第一篇:农业法律法规讲稿
农业法律法规讲稿
一、农业法律体系及概念
农业法律体系概念:指调整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农业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行政法规有:《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地方性法规有:《湖南省实施(种子法)办法》、《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城镇蔬菜基地管理条例》、《湖南外来物种管理条例》。
部门规章有:《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湖南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主要权利
(一)、农业生产资料管理权。主要有登记审定权,质量监督权,广告发布审查权。
(二)、行政处罚权。
(三)、行政许可权。
(四)、农业行政事业收费权。
(五)、植物检疫权。
(六)、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权。
(七)、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权。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权。
(九)、农业投入保障权。
(十)、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权。
三、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概念: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集中行使本部门行政执法职权,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农村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行为包括三个要素:
1、主体要素:农业执法行为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2、权力要素:农业执法行为是行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职权的行为。
3、法律效果要素:农业执法行为是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应当具有法律意义,行政相对人必须履行。
(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范围 《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依照农业(种植业)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我局行政执法工作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为农服务管理、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登记、审定、批准及质量安全管理,植物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内容
从概念上分析,广义的农业行政执法是指农业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律法规的一切活动,是农业行政主体的法律行为。根据行业性质一般认为农业行政执法包括农业行政许可、农业行政确认、农业行政检查、农业行政处罚、农业行政征收和农业行政强制等六个相关联的具体内容。
1、农业行政许可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应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审查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并通过颁发许可证等形式,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如农业投入品的登记与审定,农药广告的批准发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颁发。
2、农业行政确认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采用检疫、检验、鉴定等方法,就农业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相对人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进行审查、甄别,并通过证明、登记、认定书等形式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3、农业行政检查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是否履行法定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性行为进行单方面、强制性了解。通过行政检查、督促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义务,发现并纠正违法行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我局根据上级要求、工作安排或受理投诉举报,依据《种子法》的规定,检查种子经营者是否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是否建立了种子经营档案以及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等等。
4、农业行政处罚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依法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作出法律法规禁止性行为(即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农业行政征收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为了国家和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依法依规以强制的方式取得具有法定缴纳义务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金钱或实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6、农业行政强制
是指农业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植物携带检疫对象要强制销毁(无害化处理),在农业执法过程中的查封、扣押措施等。
四、农业法律法规常识释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释义
《种子法》由全国人大制定,2000年12月1日生效。
1、什么是种子?什么是假劣种子?
《种子法》第2条规定,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系列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种子法》第46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下列种子为假劣种子:①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品种种子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的;②种子种类、品种、产地和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①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用种标准的;②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③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④杂草种子比率超过规定的;⑤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种子法》第47条规定,由于不可抗拒力原因,为生产需要必须使用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种用标准的农作物种子的,应当经用种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违反《种子法》第46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种子法》第59条规定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种子法》第20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本种子、常规程源种子、主要林良种的生产许可证,由产地县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产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种子法》第26条规定: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者必须先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或变更营业执照。一般种子经营许可证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县级审核,报省级核发;种子进出口经营许可证,省级审核,报农业部核发。
3、《种子法》第17条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未经国家审定通过、也未经省级审定通过;二是在审定公告的适宜生态区域外推广的。
4、种子监管领域的几种违法行为 ①经营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
下列农作物种子应当加工、包装后销售:有性繁殖作物的籽粒、果实,马铃著微型脱毒种薯。
下列农作物种子可以不经加工包装销售:无性繁殖的器官和组织(根、茎、枝、叶、芽、细胞),苗和苗木,其他不宜包装的种子。
②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种子法》第35条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③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 商品种子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档案,种子经营者应当建立经营档案,并保存2年。
(二)《农药管理条例》释义
《农药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制订,1997年5月8日生效。这里所称的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①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②预防、消灭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③调节植物、昆种生长的;④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⑤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常见的几种农药监管领域的几种违法行为:
1、未取得农药登记或者农药临时登记,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农药。
《农药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实行登记。《农药管理条例》第20条:禁止收购、销售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农药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或者使用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
上述违法行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40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处违法所得1-10倍的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以下的罚款)。
2、生产、经营假、劣质农药
《农药管理条例》第31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农药。下列为假农药:①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②所含成分的种类、名称与生产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相符的。《农药管理条例》第32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劣质农药。下列农药为劣质农药:①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②失去使用效能的;③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上述违法行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机关将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43条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使用农药的
《农药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农药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农业部公告规定:自2004年6月30日起,不得在市场销售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有机农药。
4、生产、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
《农药管理条例》第16条: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有说明书。第20条规定: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第33条:禁止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释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全国人大常委制定,于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1、立法意义:概括为四个要求,即: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是保障百姓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填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空白的要求。
2、什么是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条第1款: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法第2条第2款: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3、国家如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4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予以公布。
4、哪些农产品不得销售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①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②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③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才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④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⑤其它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四)《湖南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释义
《湖南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5月27日第22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1、外来物种的概念: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无天然公布,来自境外、省外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物种。其立法意义是为了加强外来物种的管理,防治外来物种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如:一枝黄花(加拿大),福寿螺、水葫芦、革命草、巴西龟等,我省已多达97种,严格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妨碍了我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外来物质管理:本条例第3条规定坚持审慎引入,严密监控,防治结合,公众参与的原则。
3、管理的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外来特种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卫生等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外来物种管理的有关工作。
《外来物种管理条例》分总则、引入、监测、防治、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36条。
(五)其他农业行政处罚常见的几种违法行为
1、破坏耕作层土壤或未按照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方案的要求剥离耕作层土壤的违法行为。
认定依据:《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剥离可能遭到破坏的耕作层土壤,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将耕作层土壤恢复利用;第23条第1款: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方案的要求剥离耕作层土壤。
处罚依据:《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31条:违反本条第19条、第23条第1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被占用耕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2、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
认定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2条: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禁止冒用前款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处罚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51条,违反本法第32条规定的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篇:农村法律法规专题讲稿
农村法律法规专题讲稿(西舍路乡人民政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我准备了一篇关于农村法律法规的专题讲稿。农村的法律法规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在这里我结合农村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相关知识。
一、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合理的利用农村土地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关于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我不想单纯的去搬那些生硬的条文,我想结合实际的事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
1、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承包方式的规定是:“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2、农村土地承包期限:耕地为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为30至70年。
3、土地承包的原则: 一是按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是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三是承包方案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是承包程序合法。
4、农村土地承包的合法程序是:(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4)的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5)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方案。
5、下面结合相关事例谈谈土地承包合同问题。
(1)例: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农村户口家属可以继承他的承包权吗?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吗?
答案:承包人过世的,应判断他所在的承包合同内其他人员是否在世,如果都不在世了,属于全户消亡,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合同内还有其他成员,那么这份合同依然有效,发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如果该家属和土地承包人是同一户口的,则不发生继承,可以继续承包;如果不是同一户口,则不能继承承包地,只能继承承包收益,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
(2)例:女儿出嫁后,在婆家村没有分到地,她原来的地村委会有权收回吗?
答案:妇女出嫁,在新居住地没有获得承包土地时,原有承包地不得抽回。
(3)例:大学毕业后,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农村老家的土地承包权该不该保留?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第二十七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
只有全家都迁移到了设区的城市,纳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村集体才有权收回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村集体在承包期内也无权调整你们家(家庭承包而不是个人承包)的承包地。
(4)
例:承包了几百亩土地,打算种粮食,可是付了承包款后却没有了启动资金,那么土地承包合同可以在银行贷款吗?(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能贷款?)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都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根本障碍在于法律的禁止规定。但由于农民因缺乏可抵押的财产,融资渠道很窄,扩大生产规模存在很大障碍,而现阶段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在农民的财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允许农民以家庭承包耕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目前很多地方纷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
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主要用于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产业集中发展: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和重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加大对乳品、酿酒、肉类等农产品精加工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
二是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解决农民进城购房资金需求;
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支持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促进集中成片流转土地,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四是支持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你可根据以上情况,选择适合的条款,写份贷款申请,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咨询并申请贷款
(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是农民可以将自己承包的村集体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转移给第三方经营, 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通俗点讲,就是承包农户承包土地后,如果自己不愿意种土地,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将所承包的土地再次转交其他人耕种,自己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利益。当然,被流转出去的土地一般不能改变其农业用途。
1、如何办理农村土地流转?(1)“提出申请
a.土地流出方向村民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四至、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由村流转信息员向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报送。
b.土地流入方向镇(街道)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由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办理并向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备案。
(2)审核、登记
a.流出方土地情况审核按照“属地核实”的原则,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登记。
b.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3)流转价格评估
流转土地价格由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委托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参考依据。流转面积较大的,可由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4)信息发布
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
(5)自愿协商
市、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为管理、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
(6)签订合同
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流转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7)鉴证、归档
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镇(街道)鉴证。流转面积较大的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证。合同文本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镇、市归档备案。
2、转让与转包、出租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1)转让时承包户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转包和出租没有此限制;
(2)转让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发包方同意,而转包和出租只须到发包方备案;
(3)转让后新的承包方应当与发包方建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终止,而转包和出租继续保持原承包关系。
3、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水面等应如何流转? 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水面、“四荒”地、林地以及整治开发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等,经村、组会议讨论研究,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包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后,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规范流转。对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换发证工作中,未取得天长市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证的地块,一律暂不得流转。
4、土地流转纠纷解决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
(1)协商:是由发生争议的土地承包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解决承包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解决承包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调解:是指土地承包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后,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讲理劝说,分清是非,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也是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
(3)仲裁:是指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双方根据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的事项交给仲裁机构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后,按照一定的程序作出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从而解决双方的争议。
(4)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通过协商、调解方式不能解决纠纷,也不愿进行仲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农村土地流转发生争议或者纠纷,当事人应当依法协商解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镇(街道)调解。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镇(街道)或者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关于农村土地征用的相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土地也在被不断的征用,为此,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1、什么叫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征收取得的是财产所有权,而行政征用取得的是财产使用权。
2、土地征用有哪些特征?
土地征用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法律关系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土地征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征用方只能是国家,被征用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农民集体;
(2)征用土地具有强制性;(3)征用土地具有补偿性;
(4)征用土地将发生土地所有权转移。
3、国家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
(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4)谁使用土地谁补偿的原则。
4、我国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偿费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所有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给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
关于土地征用问题,农民朋友关注的主要是赔偿问题,而补偿各地又不尽相同,那么补偿的标准是什么呢?(1)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制订。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可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2)统一年产值倍数的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3)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订。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4)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
二、农业技术推广法律制度
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1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农业技术的应用
农业技术应用是指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推广的农业技术的应用。为确保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支持和保护农业技术应用主体参与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
(1)无偿服务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2)农业劳动者享有对推广技术的选择权(3)农业劳动者享有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
3、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
为了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法》作了具体规定。a.国家投入资金; b.社会各界筹集资金; 1)集体资金;
2)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通过自身经营服务创收筹集的资金; 3)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企业事业单位等投入的资金;
4)国内外有关组织与个人提供的贷款和捐赠资金。(2)人员保障
为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推广队伍,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有关保障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
a.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b.提高从业人员素质(3)物资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资条件,如必要的试验仪器、测试设备、生产资料、试验基地等。《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的规定这些要受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转租和拍卖。
三、农村婚姻法
当前农村离婚问题呈现离婚率居高不下、当事人年龄小且结婚时间比较短、外出务工人员多、女性提出离婚的多、涉及违法行为的多、当事人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短期内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多等特点。其主要原因是打工外遏、婚外生情、草率处理婚姻问题等。司法机关在处理农村离婚案件过程中也遇到了当事人举证困难、公告送达和缺席判决的案件比例高、过错赔偿制度运用较少、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离婚后难以实现等问题。为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加强法律宣传工作和婚姻管理工作,尤其司法机关要正视问题,创造性地执行法律,充分行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通过正确贯彻实施婚姻法,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1、《婚姻法》规定应当禁止的行为有哪些?(1)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借婚姻索取财物;(3)重婚;
(4)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5)家庭暴力;
(6)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结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4)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处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3、婚姻法的“四个禁止”
(1)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3)禁止重婚。
(4)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五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5)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5、在哪种情况下婚姻是无效的(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6、《婚姻法》对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的受害人的救助是如何规定的(1)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2)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3)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7、农村妇女离婚或丧偶后留在男方村中居住是否享有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
(1)农村妇女结婚或者离婚后,户籍迁往其他乡村的,其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应当由其落户的所在地解决;
(2)如仍在原籍,原户籍所在地不得撤回她的责任田、宅基地;(3)不论是丧偶妇女,还是离婚后的妇女,都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只要户口还在原籍,就不能剥夺她的责任田、口粮田和宅
8、结合下面的事例谈谈农村彩礼的问题 【案情】
原告:艾某,男,住广饶县李鹊镇。被告:孙某,女,住广饶县李鹊镇。案由:婚约财产纠纷。
原告诉称,2001年经人介绍我与被告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同年农历11月13日经媒人之手,被告收取我见面礼等1510元。2002年农历2月6日订婚时,又经媒人之手,被告收取我礼金、衣物等共计14800元。但被告却对婚约及我们两人的交往极不负责任,给我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伤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我与被告已分手。我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彩礼16310元。
被告辩称,原告与我分手的原因是其父亲看不惯我,我并没有过错。我同意返还部分彩礼。
【审判】
广饶县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以与原告谈恋爱为前提条件,收取了原告大量的财物,这种借婚姻索取财物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不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尽管是原告退婚,被告也应当返还彩礼。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被告返还原告彩礼9500元,原告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评析】
本案属于比较典型的借婚姻索取财物纠纷案。处理这类案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彩礼的性质。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女方借婚姻成立向男方索要财物作为结婚先决条件的行为。这种婚姻俗称“彩礼婚”,这种财物俗称“彩礼”。彩礼婚是封建社会聘娶婚的一种变种形式。这种婚姻使男方获得劳动力,女方以彩礼的形式获得经济补偿,彩礼成为女子的身价费,这种婚姻究其实质是男女两家人财交换的婚配形式。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此种婚配形式,有的人相互攀比,名目繁多。这不仅腐蚀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而且妨碍婚姻自由的原则,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有害的。
2、彩礼的范围。
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男女双方交往时间较长、次数较频繁的,彩礼的数量、名目很多。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时,要注意彩礼范围的界定。一般地,男女双方自愿互相赠送的礼物或送给对方父母、近亲属的礼物,属于赠与性质;父母、近亲属送给对方的礼物,也属于赠与性质;一方婚丧嫁娶、生病长灾,对方以及其父母所送的礼物,亦属于赠与性质。这些款物,均不在彩礼之列,当然不必返还。此外,男女双方结婚前,一方送给对方家庭的食物和进行的帮工,或双方父母、近亲属为订婚提供、操办的酒席、烟、茶、糖等,一律不得追索。对所诉纠纷的财物,是索取的、不得不给的或是赠与的,因故无法查清的,可推定为赠与。
索取彩礼行为无效。我国《婚姻法》第3条第1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之所以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因为它往往将男女双方的婚姻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并非以感情为基础,带有女方自卖性质,婚姻关系的牢固性、稳定性较差,常常在男女双方结婚时就埋下婚后不和的种子,渗入了婚姻不稳定的因素,婚后常因生活琐事造成感情的鸿沟,导致家庭的破裂。当事人实施此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范,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借婚姻索取财物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订婚、退婚是民间的一种订立婚姻契约和解除婚姻契约的古老风俗习惯,这种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但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即财物纠纷,可以按法律规定予以处理。现时农村中有“女退男全部还,男退女不给补”的顺口溜,与法律规定相悖。男女双方不论哪一方退婚,彩礼均应当返还。
本案中,男方艾某提出退婚而要求女方返还彩礼,法院对其主张在界定彩礼范围后应予以支持。男方放弃部分彩礼与女方达成一致意见,广饶县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审结此案是正确的。
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
现今国家涉及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
一、法律法规
1、《土地管理法》第8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2、《土地管理法》第62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二、相关政策 1、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对进镇农户的宅基地,要适时置换出来,防止闲置浪费。2、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3、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4、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增收的若干意见》: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5、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抓紧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根据区域资源条件修订宅基地使用标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补偿指标必须依法进行,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计划管理。
6、《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7、《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农民住宅建设要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当地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农村法律常识
法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等投案,愿意接受审查和追诉的。(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分子投案以后,对于自己所犯的罪行,不管司法机关是否掌握,都必须如实的彻底的向司法机关供述,不能有任何隐瞒。
(3)必须接受审查和追诉。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犯罪分子有悔改的诚意。如果投案如实供述了罪行后又潜逃,逃避司法机关对其的侦查、审判,就不是真正的自首。
根据法律规定自首会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
5.什么叫非法拘禁罪?对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应如何处理?
非法拘禁罪,是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非法拘禁罪的处罚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殴打、侮辱”,主要是指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对被害人实施了殴打、侮辱行为,如打骂、游街示众等。
(2)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是指在非法拘禁过程中,由于捆绑过紧、长期囚禁、进行虐待等致使被害人身体健康受到重大伤害的。“致人死亡”,是指在非法拘禁过程中,由于捆绑过紧、用东西堵住嘴导致窒息等致使被害人死亡的,以及被害人在被非法拘禁期间自杀身亡的。
(3)如果在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是指在非法拘禁的同时,故意使用暴力损害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或者杀害被害人,致使被害人伤残、死亡的。
6.什么叫拐卖妇女、儿童罪?受何种处罚?
拐卖妇女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的行为之一的。根据《刑法》第240条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拐卖妇女集团的首要分子;(2)拐卖妇女三人以上的;(3)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4)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6)造成被拐卖妇女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7)将妇女卖往境外的。
7.什么叫抢劫罪?受何种处罚?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因为它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刑法将它列为重罪。
抢劫罪与其它侵犯财产的犯罪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的限制,哪怕你只抢到一分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抢到,但只要你是以抢劫财物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就构成了抢劫罪。
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8.什么是抢夺罪?对携带凶器进行抢夺的犯罪,应如何处罚?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携带凶器抢夺的,应当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所谓“携带凶器”,是指在抢夺时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凶器的行为。由于携带凶器往往会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或者精神强制,不敢进行反抗,所以其危害程度较之普通的抢夺行为大得多,有一定的抢劫罪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刑法规定,对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9.什么是盗窃罪?受何种处罚?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10.虐待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吗? 根据刑法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治、强迫过度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情节恶劣的行为就构成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1.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应受到什么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对有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治安管理处罚常识
1.哪些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下行为应受治安管理处罚:(1)扰乱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工具秩序、交通行驶秩序和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2)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3)对寻衅滋事的行为;(4)对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非法活动;(5)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等管制器具的行为;(6)盗窃、损毁公共设施,移动、损毁国(边)境标志设施、影响国(边)境管理设施的行为;(7)对妨碍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8)组织、胁迫、诈骗未成年人或残疾人进行恐怖表演、强迫他人劳动节、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9)胁迫、诈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10)侵犯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11)对殴打、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12)对虐待家庭成员和遗弃没有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行为;(13)侵犯通信自由的行为;(14)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毁损公私财物的;(15)冒充他人招摇撞骗的行为;(16)伪造、变造倒卖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公文、证件、印章以及有价票证、船舶户牌等行为;(17)妨碍文物管理的行为;(18)破坏、污损坟墓或者毁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的,不发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不听劝阻的行为;(19)卖淫、嫖娼、拉客招嫖及引诱及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的行为;(20)组织播放淫秽录像,组织或进行淫秽表演以及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等淫乱行为;(21)为赌博提供条件或参与赌博的行为;
2.治安管理案件由哪个机关管辖?
《治定管理处罚法》第7条规定,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具体来说,治安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几种? 《治定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4.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应承担处罚责任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5.醉酒的人趤反治安管理,应受到处罚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6.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哪些?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⑴情节特别轻微的;
⑵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⑶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诈骗的;
⑷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⑸有立功表现的。7.应当从重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哪些?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0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1)有较严重后果的;
(2)教唆、胁迫、诈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4)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8.对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怎样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规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譬如,甲教唆忆去盗窃,那么甲承担盗窃的法律责任。
9.对结伙斗殴的寻衅滋事行为,怎样处罚?
寻衅滋事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斗殴的;(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10.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害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害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11.对殴打、伤害他人的行为,怎样处罚?
殴打、伤害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12.虐待家庭成员和遗弃没有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1)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2)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13.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8条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4.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毁损公私财物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毁损公私财物,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8条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5.出租房屋人不履行管理法定义务,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7条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6.赌博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的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17.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8.哪些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6条规定,以下三种行为,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1)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2)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
(3)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
19.对于治安管理处罚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0.行政拘留怎么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3条规定,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21.治安处罚中,哪些情形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4条规定,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2)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3)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2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多长的期限内将受到追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这一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四、私有财产、集体财产、国有财产常识 1.私有财产包括哪些范围?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私有财产主要包括:
(1)收入。主要包括以下收入形式:工资;从事智力创造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物质权利;因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所得;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所得;从事个体经营的劳动收入、从事承包土地所获得的收益等。
(2)房屋。(3)生活用品。
(4)生产工具和原材料。(5)其他动产不动产。(6)储蓄、投资及其收益(7)上述财产的继承权。
2.侵犯私有财产会造成什么后果?
《物权法》第66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因此,侵占、哄抢、破坏私人合法财产的,应当承担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触犯刑法的,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哪些财产属于集体所有?
根据《物权法》规定,集体所有的财产包括:
(1)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2)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3)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4)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4.针对侵犯集体财产的行为,怎么办?
《物权法》规定,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做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5.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由哪个来行使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规定,包括三种情况:
(1)上述财产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2)上述财产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3)上述财产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6.国家能不能对集体财产或者个人财产进行征收?
所谓征收是指国家以行政权取得集体、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行为。《物权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由此可见,在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对集体财产或者个人财产进行征收。但是,也要注意: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7.哪些财产属于国家所有?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国家所有:(1)国有土地;(2)矿藏、水流、海域;(3)野生动植物资源;(4)无线电频谱资源;(5)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6)国防资产;(7)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8)国家机关直接支配的财产和国有事业单位直接支配的财产。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8.挖掘、发现的埋藏物和拾得的遗失物应如何处理?
根据《物权法》规定,公民、法人对于挖掘、发现的埋藏物、隐藏物,如果能够证明属其所有的,而且是根据现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其所有的,则归其所有,如果是该埋藏物、隐藏物的所有人不明,也不能归挖掘人或发现人所有,而应归国家所有;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必须无偿归还失主,而不能据为已有,但拾得人因此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如保管费、喂养费等)失主应予偿还。
9.怎样追回自己的遗失物?
根据《物权法》规定,对于遗失物,所有权人等权利人有权追回。该动产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动产丧失占有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动产的,所有权人等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10.所有权人、遗失人领取遗失物时,必须支付报酬吗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的保管费等必要费用。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向拾得人支付报酬。由此可见,在悬赏寻找遗失物的情况下,应当支付报酬。
五.债权、债务常识
1.私人借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私人借款应该注意:(1)借款时要写书面借据,写明借款日期、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借款利率、还款金额等情况,由双方签字;有担保人的,还应写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由担保人签字。无担保人的,借据一式两份,借款方、出借方各持一份;有担保人的,借据一式三份,借款方、出借方和担保人各持一份。(2)私人借款的利率约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否则,计收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2.所有的借贷行为都会受到法律保护吗?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以下情况的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1)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无效,如果是由出借人的行为造成的,只返还本金;如果无效是由借款人的行为引起,除返还本金外,还应返还利息。(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属于违法的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3.遇上“欠债不还”的情况怎么办?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因此,持书面借据并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人如到期不还,债权人必须在2年内向债务人要求归还,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只要债权人不断主张权利,就不断增加时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根据《合同法》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借款、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补充协议”以明确还款期限。也可以根据《合同法》第206条关于“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内返还”的规定,有权要求债务人随时返还全部借款。诉讼时效自首次要求还款之日起算计。超过2年后,如债权人起诉,可依据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精神处理。
4.还款时没有收回借据,也没有打收条,出借人再行追索怎么办? 在发生借贷行为的时候,双方当事人都要注重证据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识淡薄,还款时不索回借据,也不向出借人索要收据。一旦出借人再凭借据追索借款,就会引发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的办法是:(1)由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证明借款确实已经偿还;(2)通过合法的录音、录像方式提供借款已经偿还的证据。如果不能提供有利证据的话,借款人可能要为此付出双份的钱。
5.农民向信用合作社借款要注意些什么?
农民在生产或创业中往往需要向信用合作社借款,要注意向信用合用社借款有一定程序。通常先由农民本人向信用社提出借款书面申请,申请时要说明借款种类和用途,并需要提供有偿还能力的担保。因此,借款人要准备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或一定的财产作担保;如果借款方自己不能提供担保,但由于特殊情况又需要借款,也可以提供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保证人。一旦借款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保证人连带承担偿还本息的责任。借款人提出申请后,信用社要进行审查,认为借款种类和用途符合有关规定,同意借款后,10.虐待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吗?
根据刑法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治、强迫过度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情节恶劣的行为就构成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1.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应受到什么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对有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依法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遵守。
6.借钱时没有约定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债务怎么履行?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如果借款时双方出于帮助和信任,约定不支付利息或当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那么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支付利息。
7.债务人失踪了,怎么办?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由此可见,债务人失踪这一法律事实并不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消亡,债务人所欠债务可以由他的财产代管人从其财产中给予偿还。当然,债权人必须在经过法定的程序之后,才能实现债权主张。首先,要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已超过2年的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通过法院查明梁某的财产,并确定财产代管人。最后,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由代管人从失踪人(债务人)的财产中支付还款。
8.买东西时,商店老板找钱多找了100元,这个钱应该归谁所有? 根据《民法通则》对不当得利的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不当得利应包括原物以及原物所生的孳息。就是说,作为利益受害方的商店老板有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获得利益的一方有返还其不当得利的义务。因此,这个钱应归商店老板所有。
9.邻居不在家,为了帮邻居收割地里的麦子而支出的费用可以要求偿还吗?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叫无因管理。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因此,邻居不在家,为了帮邻居收割地里的麦子而支出的费用可以要求偿还。
六.农地产权常识
1.农民可不可以私自建房? 不可以。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农民如果需要宅基地建房,首先要按照乡、镇、村建设规划统一安排。在此基础上,农民还要依法经过申请,申请批准后,才能获得所申请的宅基地使用权。
不经申请批准私自建房的行为是违法的。国家不但不予保护,还要强行拆除。
2.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随意自由转让吗?
不可以。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由农村村民各户长期使用,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人采用出租、出卖、抵押或宅基地入股搞联营等方式转让空闲宅基地。当事人之间转让空闲宅基地的任何协议均属无效行为,宅基地所有人有权收回非法转让的宅基地。
由于房至和宅基地不可分,因而对房屋的转让也有一定限制,只能在本集体成员或本集休的企业之内转让。3.批来的宅基地可以空闲不用吗?
不可以。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使用权登记,收回土地。
4.房屋建起之后,就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吗?
不一定。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乡镇企业依法取得自己所建房屋的所有权的前提是,要取得所占用土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而不能想建就建。否则,不仅不能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还要承担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5.自家修建的房屋,可以继承、出租、出卖吗?
可以。根据《物权法》规定,农村房屋属于所有人的合法财产,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农村房屋所有人有权对房屋进行处分行为,包括出卖、出租或出典等。
同时,房屋作为公民私人财产,依照《继承法》规定也可以继承。6.在租住房屋时,加盖了一间房,所有权归谁?
租住房屋又加盖的,所有权归属要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处理:(1)租户在加盖前己征得房主同意,并且双方对房屋所有权问题有约定,那么按约定办理;(2)虽经同意,但未有约定事后也未协商一致,则房屋所有权仍归原所有人,对改建、扩建的费用,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3)事先未经房主同意,则不仅房屋归房主所有,改建、扩建的费用房主也不予补偿。添加物能够拆除的要拆除,拆除时给原房屋造成损害的,租户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7.村民继承了父母亲遗产之后,是否就取得了两块宅基地? 目前我国对农村的房屋继承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立法精神,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农村村民因继承取得多处住宅的,村民可以出卖多余的房屋,也可以维持原状自住,但不得翻建继承房屋。房屋损坏后其宅基地应当依法收回。
8.村民把房屋卖掉,还能再申请宅基地建新房吗?
《土地管理法》对农户的宅基地和面积都作了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根据这一规定,农村村民买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因此,村民将房屋卖掉,不能再申请宅基地。
9.农民新建住宅需要使用土地怎么办?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民新建住宅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用地申请,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理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宅基地用地申请得到批准后,农民按照规定,提出房屋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建设高度等,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后方可施工。
10.与邻居发生了宅基地纠纷,怎么办? 如果是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涉及相邻权的纠纷,应当按照《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处理。一方在使用的时候不得侵权另一方的相邻权。
如果发生了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属纠纷,应该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来处理。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如果是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则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当然,也可以将争议提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调解。
七.农村土地承包权常识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什么要求?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2.可以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吗? 可以。但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8条规定,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后,再签订承包合同。
3.农村土地承包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4.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有多长?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5.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能够随便变更或解除吗?
不能。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6.《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第一,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规定在承包期内,原则上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第三,强调了对妇女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四,对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作出了规定。
7.《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妇女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8.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保护?
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分两种情况:(1)在土地二轮延包中获得了承包权的,必须将承包地还给原承包农户继续耕作。乡村组织已经将外出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别的农户耕作的,如果是短期合同,应当将承包收益支付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合同到期后,将土地还给原承包农户耕作。如果是长期合同,可以修订合同,将承包地及时还给原承包农户;或者通过协商之后给予或提高原承包农户补偿的方式解决。(2)对外出农户中少数没有参加二轮延包、现在返乡要求承包土地的,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如果该农户的户口仍在农村,原则上应同意继续参加土地承包,有条件的应在机动地中调剂解决,没有机动地的,可通过土地流转等办法解决。
9.农户欠缴税费或土地撂荒,其承包地是否要被收回? 不被收回。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以欠缴税费和土地撂荒为由收回农户的承包地,已收回的要立即纠正,予以退还。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前收回的农户撂荒承包地,如农户要求继续承包耕作,原则上应允许继续承包耕种;如原承包土地已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人员,应修订合同,将土地重新承包给原承包农户。
10.企业占用基本农田种树,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市、县、乡(镇)政府未经承包农户同意,与企业签订的承包、租赁或提供农民集体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植树的合同,属无效合同。林业部门不得颁发林权证,已颁发的要立即收回并注销。已经植树的,当地政府应做好工作,限期将其移植至非基本农田;在规定期限不能移植的,允许农民拔树种田。
11.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如何承担?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其所负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论是个人经营的还是家庭经营的,都不以投入经营的财产为限,而以个人所有的财产或者家庭共同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如以其家庭共有财产承担责任时,应当保留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和无生活来源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和生产工具。
八.民事侵权常识
1.什么样的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一般侵权责任则须具备四个要件:(1)行为人的行为违反法律,包括直接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违反社会公德、国家政策、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2)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人身损害;(3)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对其行为及损害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
如果具备了这四个条件,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致人损害,由谁来承担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及其影响,缺乏相关处理事务的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民法中将其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后果只能由其监护人承担。
未成年人的临护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近亲属。这些亲属与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有法律上的扶养扶助关系。由于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为了促使监护人精神心管教好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以预防其违法行为发生,法律规定追究监护人的监护责任。
3.建筑物及其设施的倒塌、坠落造成的损害,谁来承担民事责任?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是指人工建造的附着于土地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的设施,如房屋、桥梁、码头、堤坝、隧道、涵洞、埋设的管道、路标、电线杆、广告牌、脚手架、缆车、索道、护路林木,等等。
法律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建筑物及其设施的倒塌、坠落造成的损害,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当然,如果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够证明建筑或者其他设施的塌落花流水是设计或施工的原因造成的,其承担民事责任后有权向设计人或施工人追偿。
4.义务帮工中,因意外事故或帮工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人身损害,谁来承担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义务帮工中,因意外事故或帮工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人身损害,被帮工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被帮工人的过错造成的,则应当由被帮工人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5.饲养动物致使他人损害的,谁来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即使无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损害是由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饲养人和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应当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第三人是谁一时难以查明或者第三人暂无赔偿能力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先承担民事责任,之后向第三人追偿。
6.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时间限制吗?
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严格时间限制,这在法律上被叫做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或者有效时间。在法律规定的时间里,权利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即使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再保护其权利。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分四种情况:(1)一般时效二年。(2)特殊时效一年,主要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等四种情况。(3)特殊时效三年;譬如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4)最长诉讼时效二十年。即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时效最长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九.婚姻法、继承法常识 1.结婚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根据《婚姻法》规定,结婚应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自主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当然现实生活中婚姻当事人的组织、父母或亲友,比较客观地帮助结婚双方更全面、周密地处理好婚姻问题不在排除之列。(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这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离婚的条件是什么?有几种形式? 离婚是夫妻双方依照法律的规定,终止婚姻关系的行为,是夫妻关系的合法解除。离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双方有合法的婚姻关系,即双方是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去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进行结婚而取得的婚姻关系;(2)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感情确已破裂是指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是确实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应当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事实的存在。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既可以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也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
3.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 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从领取结婚证起,到一方死亡或离婚时止的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对共同财产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夫妻在财产上的义务也平等的,对于共同生活中的支出及债务,都应以共同财产负担。
4.哪些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1)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2)因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3)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4)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5)因赡养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6)其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除此之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其他债务有:(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各自接受父母分家析产的财产,确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而继承分得的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2)夫妻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时因继承分得的债务也应为夫妻共同债务;(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如果生产经营的收益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另一方也分享,由此而产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4)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第三人不知道该约定的,所欠第三人债务应属夫妻共同债务。
5.男方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起诉离婚? 《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这一规定是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6.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是与父亲共同生活,还是母亲共同生活? 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离婚双方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子女的生活问题。
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是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除外。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应该尊重双方协议。
7.离婚后,女方能否在原来夫妻共有的房屋里居住?
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宅基地是根据住户的情况,以户为单位划分的。根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0条规定,农村批准宅基地,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离婚后,妇女的宅基地,应受到法律保障。如果男方阻止女方使用宅基地建房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男方应当在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同女方协商使用,保证女方离婚后有房屋居住。
8.夫妻离婚后,责任田应怎样处理?
责任田是农民与村委会签订的农业生产责任承包合同,由承包者耕种、收获。从所有权上看,责任田是国家或集体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所以,离婚时,不能把承包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但离婚当年责任田的收获可以作为家庭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分割。
9.嫁出去的女儿还有继承权吗?
新社会中男女平等。妇女享有与男人相同的权利义务。
《继承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因此,嫁出去的女儿同样也享有继承权。10.寡妇能带着财产改嫁吗?
能够。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的规定,寡妇所带的财产主要指:夫妻共同财产中分割给寡妇的那部分;继承丈夫遗产的部分。这属于寡妇的个人合法财产,理所当然能带着财产改嫁。如果未成年子女由改嫁寡妇抚养,还可将子女应得的一份遗产一并带走。
11.遭遇家庭虐待或遗弃、家庭暴力时,应该怎么办?
受虐待、遗弃或遭受家庭暴力时,受害人要有维权意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受害人对虐待、遗弃行为有权提出请求,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应受害人请求,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法律规定对非法行为人予以行政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既可以向妇联求救,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寻求保护。未成年子女受家庭暴力侵害的,还可以向学校、少年福利机构等请求帮助。
12.孩子入学年龄有法律规定吗?
有规定。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十.“五保”规定常识
1.哪些人可以成为“五保对象”?
五保对象是指农村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1)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2)无劳动能力的;(3)无生活来源的。2.确定“五保对象”有一定程序么?
有。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3.“五保对象”供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保对象”供养的内容包括:(1)供给粮油和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5)妥养办理丧葬事定。“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4.供养“五保对象”的经费是从哪儿来的?
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和实物,应当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中列支,不得重复列支;在有集体经营项目的地方,可以从集体经营的收入、集体企业上交的利润中列支。
十一.劳动法常识:
1.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需要办理就业证卡吗?
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规定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不再需要办理就业证卡。
2.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工伤?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发生了工伤怎么办?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确保个人权益得到维护。根据规定,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
4.农民工怎样进行劳动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申请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对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其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
为残情发生变化,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复查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进行鉴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5.农民工有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吗? 有权。(1)在已经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地区,农民工有权参加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应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农民工患病时,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有关医疗保险待遇。农民工因工负伤、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依法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2)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的所有职工,包括农民工,应该参加养老保险,履行缴费义务。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职工,在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保管其个人帐户并计息,凡重新就业的,应接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也可按照省级政府的规定,根据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申请,将其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凡重新就业的,应重新参加养老保险。(3)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6.企业破产,劳动者的工资和安置费怎么办?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依法破产倒闭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应得的工资。在破产清偿中企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程序,首先支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
破产企业的职工的安置费,由企业按照其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暂时尚未就业的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发给基本生活费,再就业后停止拨付。自谋职业的可一次性给付安置费,标准不高于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3倍。各地可根据安置对象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安置费标准,对不同工龄的破产企业职工有所区别。破产企业职工在领取了一次性安置费且自谋职业的,即为在业人员,不再享受失业救济。
7.农民工享有休假权利吗? 享有。根据规定,主要包括:
(1)法定节假日。包括:新年(元旦)、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劳动节(5月1日至3日)和国庆节(10月1日至3日);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2)病假。任何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病假假期。
此外,农民工还依法享有女职工产假、依法参加社会活动请假等。8.劳动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9.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10.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实践,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此外,应当注意,《劳动合同法》第69条作了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即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11.“小时工”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吗?
《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这表明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工”已经法定化,“小时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为劳动关系,双方可以订立劳动合同。
12.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23、25条的规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法定情形有:(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事项的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这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13.劳动合同签订了就有效吗?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26、27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14.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后,劳动者能领取报酬吗?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28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15.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投资人变了,劳动合同还要继续履行吗?
要继续履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16.劳动合同可以变更吗?
可以。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前,合同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原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减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从实践看,变更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第三篇:农业实用法律法规规章目录
农业实用法律法规规章汇编
目
录
一、综合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江苏省行政许可监督暂行规定》
3《江苏省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4《江苏省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暂行规定》 5《农业部实施行政许可责任追究规定》 6《农业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 7《林业行政许可听证办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9《江苏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 10《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 11《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18《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
二、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类
19《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20《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
21《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22《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23《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 24《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
25《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
三、农业类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29《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30《农产品包装盒标识管理办法》 31《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32《苏州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34《江苏省实施〈农业推广法〉办法》 35《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 36《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37《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38《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39《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40《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 41《江苏省种子条例》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43《植物检疫条例》
44《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45《江苏省植物检疫管理办法》 46《农药管理条例》
47《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4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9《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0《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办法》 51《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 52《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53《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54《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55《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56《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57《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58《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试行办法》 59《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60《农药产品标签通则(规章)》 61《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62《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 63《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四、林业类
6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66《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 67《森林防火条例》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 6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70《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71《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72《苏州市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条例》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4《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 7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76《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 77《森林病虫防治条例》 78《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79《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80《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81《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82《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年检制度规定》 83《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 84《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 85《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86《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87《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88《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89《江苏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 90《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 91《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92《林业统计管理办法》
93《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五、畜牧兽医类
9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9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96《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 97《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98《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99《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100《种畜禽管理条例》
101《江苏省种畜禽管理实施办法》 102《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103《兽药管理条例》 104《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 105《兽药注册办法》
106《兽药质量监督抽样规定》 107《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108《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109《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110《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11《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11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11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114《饲料采样办法》 115《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116《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117《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 118《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规章)》 119《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120《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等管理办法》 121《江苏省动物防疫监督抽样管理暂行办法》 122《江苏省动物防疫证、章及标志管理暂行办法》 123《江苏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124《江苏省动物诊疗管理办法》 125《江苏省动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126《江苏省检疫合格动物产品分割包装加封验讫标志暂行办法》 127《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128《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29《进口兽药管理办法》
130《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标志图案的通知》 131《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32《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33《兽药药政药检工作管理办法》 134《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135《苏州市生猪屠宰销售管理办法》 136《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 137《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138《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六、农机类
13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 140《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141《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办法》 142《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43《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 144《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 145《拖拉机登记规定》 146《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147《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 148《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14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50《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151《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七、渔业、水产类
152《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15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154《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 155《苏州市水产种苗管理暂行办法》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57《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 158《苏州市渔业管理条例》
15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 16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162《江苏省内河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16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 164《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进出渔港签证办法》
八、其它类
165《蚕种管理办法》 166《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167《草种管理办法》
168《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四篇:教育法律法规及师德规范讲稿
第一课时:教师法的诞生及其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建国以来专门为教师制订的第一部法律,是教师队伍管理的“母法”。教师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立法过程
1986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教师法的提案和建议。此后不久,原国家教委据此反复修改形成了《教师法(草案送审稿)》。
1990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对《教师法(草案送审稿)》进行讨论、修改,再次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形成《教师法(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务会议审议。
1992年10月,国务院将教师法草案撤回,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并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对《教师法(草案)》作进一步修改,之后提交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此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全面审议、修改,并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历时八年,是在总结建国四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广泛听取意见 1 的基础上制定、颁行的。至此,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诞生了。
3.立法宗旨
《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把国家尊师重教的方针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意志。总则第一条对其立法宗旨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国家通过制定《教师法》,通过法律明确确认教师的基本权利,规定教师应享有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规定政府、学校,各行各业及公民的职责,规定侵害教师合法权利的法律责任,对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高低。通过制定《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的任用、培养、培训、考核等作出规定,使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标准,优化教师队伍,以尽快在我国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3)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改革的步伐还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内容、方法、教育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教育能否振兴和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制定《教师法》,依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4.法律地位
《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它的制定和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5.适用范围
《教师法》总则第2条规定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里的“各级各类学校”是指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这里的“其他教育机构”是特指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少年宫、地方中小学教研室、电化教育馆等教育机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第二课时:《教师法》关于教师的权利
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国家对教师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它一般由如下三部分构成:(1)教师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也可称积极行为的权利。如《教师法》规定:“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2)教师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利,如《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3)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诉诸法律,要求确认和保护的权利。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以下六项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③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权利的行使。
【案例一】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被侵犯 张某某系某第一高中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余载。由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在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中某篇 论文主张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上因人施教,教学工作要有针对性,而不能不顾对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那样只会把工作搞砸,误人子弟。此文见报后,受到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教学论文二等奖。张某某本人不仅刻苦钻研理论,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付诸实践,他利用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上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张某某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由于张某某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被评为县模范教师,获得县教育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
年底,县教育局某位领导找到张某某,想让他的侄子进入张某某任教的毕业班,但由于该领导侄子的成绩较差,张某某按照学校的规定婉转地拒绝了该领导的要求。事隔不久,某县教育局突然收回张某某所获的模范教师称号,收回所得奖金,理由是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意见挺大,张某某不配得模范教师称号。张某某得知此事后大为吃惊,立即找县教育局交涉,要求县教育局承认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保护自己辛苦得到的荣誉称号。但县教育局不予理睬。张某某所在学校议论纷纷,人们传说张某某出了问题,要不怎么会被剥夺“模范教师”称号?张某某为此精神恍惚,精神压力很大,以至住院月余,花去医疗费500余元。在朋友的指点下,张某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县教育局非法剥夺自己的荣誉称号,给自己造成了精神损害和经济损失,要求人民法院判令县教育局返还荣誉证书及奖金,并在原有范围内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某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方法,用它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张某某所撰写的教育方面的论文,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对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的观点,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已在实践中得到 广泛应用、重视,证明是可行的。县教育局所说的“张某某撰写的论文哗众取宠,没有实际效果;张某某教学模式老化,学生反映意见挺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县教育局未经认真调查,只凭领导个人好恶(本案中所提到的领导在剥夺张某某荣誉的称号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未依法定程序便剥夺张某某的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及奖金,构成对张某某荣誉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判令:县教育局返还张某某模范教师的荣誉证书及奖金500元;在原有范围内为原告张某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400元等。
教师依据法律规定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国家赋予教师职业的特定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或阻挠。本案县教育局的某领导打击报复教师张某某的行为,侵犯了教师享有的合法权益,县教育局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创造性劳动。(2)有权将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等,撰写成学术论文,著书立说。(3)参加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参加依法成立的学术团体并在其兼任工作的权利。(4)有在学术研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学术争鸣的自由。但应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按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进行讲授,不应任意发表与讲授内容无关且有损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个人看法。
【案例二】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被非法解聘案 某县重点中学物理教师王老师,平时喜欢钻研业务,常在有 关刊物上发表一些物理教学论文,也经常外出参加一些有关的学术活动。为此在学校里引起争论颇多,有褒有贬。褒者如张校长,认为应当在教师中提倡王老师的这种业务钻劲,贬者如分管教学的李副校长则认为如教师都像王一样,时不时请假外出开什么会,把课程调来调去,那学校不全乱套了。
王教师与主管教学的李副校长同上初三物理课,二人在教学问题上曾存有意见分歧。本学期开学不久,王老师收到将于五月初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的通知,即刻便去了校长办公室告诉了学校领导,当时张李两校长都在。张校长表态说支持王参加学术会议,但强调必须安排好课程,不得影响初三学生的毕业和升学考试。王老师回答一定做好安排,决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李副校长则未表示任何意见。王老师与自己任课的4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都取得了联系,在开会前便采取换课和利用自习课时间把把将外出几天的物理课提前上了,并给学生布置了练习作业等。
会期五天,但王老师只参加了有自己发言的那次大会,开了两天会便匆匆赶回学校。回校后,王老师被刚升为正校长的李副校长解聘了。王老师找李校长理论,却无法在校内解决问题,只好向教育局反映情况并提出申诉。教育局在未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处理通知:学校对擅离职守教师的解聘是合法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局对此给予支持。考虑到王擅离职守的原因是参加学术会议,给王一个改正的机会,现调往某初级中学任教。王老师不服这一处理,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市教育行政部门接到王老师的申诉后,很快派人到王所在学校进行认真调查,既听取了李校长的意见,也找其他教师了解情况,并设法找到了已调离本校的原校长了解当时的情况。这件不复杂的案件很快便一清二楚了,但县教育局感到撤销学校的决定会影响新任校长的威信,影响该重点中学的教学管理等等,因而拖而未决。最终市教育 行政部门作出支持该教师申诉请求的决定,于是,县教育局通知学校改正错误的解聘通知,还王老师以任教权,后王老师主动提出调往另一重点中学。
该案例反映了学校领导者及个别行政领导因个人的情感好恶而公然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无视教师正当的权益,甚至故意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法事实。《教师法》第七条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王老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事前请示过领导,并作好任课安排,张校长的表态应视为学校的批准,继任校长无权借口自己不知道而认定王老师擅离职守,故其解聘无正当理由,该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利。
3.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这是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有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并就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2)教师有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恰如其分的评价。(3)教师有权运用正确指导思想、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者休息的权利的具体化。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支付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课时报酬、奖金、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其他各种津贴在内的工资收入。(2)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等方面的各种待遇和优惠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学校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简称民主管理权。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权,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具体表现。(2)教师有权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形式以及其他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讨论学校发展、改革等方面的重大事项,以保障教师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6.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有权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从而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2)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采取各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保证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同时,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要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课时:《教师法》关于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通常,它有两种不同形式:(1)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即必须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教师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消极义务即不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不得体罚学生的义务。(2)绝对义务与相对义务。绝对义务是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例如教师不得侵害法律所保护的任何公民的基本权利。相对义务指对特定人承担的义务,如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中只对学校承担义务。我国现行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它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教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教师不仅应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率,而且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由于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他们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也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它包括以下几方面涵义:(1)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全面贯彻国家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能一味重视智育,追求分数,偏重书本知识,而把其他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与教育方针相违背的,应予以纠正。(2)教师应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制定的具体教学工作安排。(3)教师应当履行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职责,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如果教师不按聘任合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造成工作损失的,应依据《教师法》第37条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三】教师擅离岗位被除名案
某中学数学教师高某,1995年7月称其父亲病危,需请假一天前往照顾。一周后,未见高某返校,校长经多方了解,才知其已在广东省某公司任职,校长急电催其返校,当高某返校时,已累计离岗41天。由于高某的离岗,致使他所任的高三两个班的课落下很多,给教学工作造成很大损失,学校依据有关制度,在全校大会上对高某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给予了行政处分,扣发高某脱岗期间的全部工资和奖金。1995年9月开学后,高某再次擅离岗位,校方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高某作出除名处理。高某不服,向这所学校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学校撤销对其作出的处理决定。
教育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维持了学校的处理决定。在这个案例中,学校对高某的处分是合法的。依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教师 应当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学校有权予以解聘。高某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擅离岗位不履行教学义务,造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得不到完成,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方面的全面规范。
其基本涵义包括:(1)教师应自觉地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之中。(2)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内容上,要遵循宪法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学生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相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相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条是我国《宪法》等有关法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进行陷害。”我国《民法通则》第 101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给予了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国家各类大法之所以对人格尊严都作出规定,是因为人格尊严是权利人最基本的精神权利,权利人的各项人格权利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格尊严的要求,表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学生作为权利人,虽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受教育者地位,但同样享有人格尊严。现实中,由于忽视了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使学生的这一权利往往容易受到侵犯。尤其是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特别关怀,使他们也能健康地成长,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能侮辱、歧视他们,不能泄露学生隐私,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实中,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包括罚打扫全校卫生,罚超长时间跑步,罚站、罚抄写大量作业,更有甚至用某些数学工具打学生等,因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或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泄露学生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四】 教师污辱、体罚学生引起的法律纠纷案 某中学初二学生潘某,因上课迟到被老师周某罚站两天半,椅子也被周某拿走,强迫她下课也站着,并在下午放学后实行罚跑。此后,潘某因迟到、因答不出问题等原因,又多次被老师罚站、罚跑。这期间,周某把潘某调到第一排单独一个人坐,并说谁表现最差、最坏,就和潘某坐,孤立、侮辱潘某,严重伤害了潘某的身心健康。
潘某的学习成绩因此急剧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潘某开始出现精神方面异常,长时间吸气,眼神含有委屈,睡梦中常常喊“罚站”、“我不是坏孩子”,发展到后来语言混乱,直到最后在家中打父母,砸东西,到学校上课,楼上楼下追打老师。之后经该市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诊断潘某患上“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潘某住该市脑科医院治疗。潘某言语少,动作慢,记忆差,病情尚未根本好转,学习也被迫中断。潘某及其家长将该校告上法庭。
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师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体罚学生的案件,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警示是深刻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做教师的,要以宽容的态度,关爱全体学生,让每一个有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信任。
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规定,原国家教委早在1984年就发布过《关于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重申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要管教管导,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特别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能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并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这些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即使是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指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极易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产生自卑、怯懦心理,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肢体损伤,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并且容易引起家长与教师的纠纷。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此项义务是教师应严格遵照并履行的。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一义务有两方面涵义:(1)教师制止的范围是特定的。主要指教师在学校工作和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活动中,对侵犯其所负责教育管理的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给予制止。(2)教师批评和抵制的范围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师自然更赋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教师对社会上出现的有害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现象,有义务进行批评和抵制。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较强的专业性工作。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保持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据美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预测,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上半叶是每五年增长一倍,而目前已达到了每两年增长一倍。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胜任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第四课时: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它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在批判继承历史遗产和吸收国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二)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
《教育法》第7条规定了继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三)教育公益性原则
《教育法》第8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第25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四)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教育法》第8条第二款规定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国家实行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在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中,不允许宗教团体和个人办学进行宗教教育,不允许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教师在学校有权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和宣传,但不得强迫学生不信仰宗教,也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学生.(五)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教育法》第9条确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具体而言有以下三层意思: 1.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这种权利是由宪法来确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2.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平等.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关系到国民素质和国家命运的免费教育.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质量如何,将影响到公民以后的职业选择的机会和竞争能力.所以,该阶段不仅要让所有的适龄公民都能上学,而且要保证他们受到质量相当的教育,获得尽可能平等的教育效果.3.义务教育阶段后,即初中教育后,公民的入学机会,竞争机会,成功机会均等.由于存在学生分流的问题,所以初中教育阶段后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就体现为入学机会均等,竞争机会均等,成功机会均等等.(六)帮助特殊地区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
《教育法》第10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七)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原则
《教育法》第11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八)鼓励教育科学研究原则
《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九)推广普通话原则
《教育法》第12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十)奖励突出贡献原则
《教育法》第13条规定:“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这是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表现.它有利于提高教师及教育工作的社会地位,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使命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第五课时: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案例分析
一、关于教育秩序与学校财产的案例分析
1.扰乱教育秩序与破坏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教育法》第72条第1款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1〕女儿被留家观察 父亲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被拘留 2003年5月,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孙家村村民郑某,在各方全力防治非典的紧要关头,滋事扰乱当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关山派出所治安拘留.孙家村郑某的儿子从疫区返乡,因与在孙家村小学上学的妹妹有接触史,校方依照通知规定,在例行对学生的身体检查中,要求女儿在家留观14天.其父对此不满,5月6日一大早就到学校问缘由.校方作出解释后,郑某仍然不理睬,在学校内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骂教育组工作人员,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
案例中郑某在校方作出解释后,仍然不理睬,并在学校内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骂教育组工作人员,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扰乱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关山派出所依照《教育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将郑某传唤至派出所,并对其治安拘留14天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拘留等.2.侵占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教育法》第72条第2款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 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教育法》第73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校舍供人非法经营 液化气酿成惨剧
某小学教学大楼底层原用于值班,3月份借给外地某燃料厂,该厂用其作为驻此小学所在地的办公室.6月8日下午,房间里发生可燃性气体爆炸,造成9人烧伤的重大事故,其中有2名教师,2名学生.据了解,该燃料厂未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就擅自在此地非法经营燃料液化气,并将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放置于学校教学楼处.事后,有关部门对该厂驻此地办事处进行了严肃处理,取消了其营业执照,并责成其在经济上对受伤师生作出赔偿,学校也为此受到上级部门的批评.对于这样一起重大恶性事故,该厂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该厂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即擅自经营燃料液化气,本身已属违法行为;该厂将办事处设在学校,侵占学校场地,并且将易燃,易爆品放置于学校教学楼处,尤其危险,加之管理不善,最终酿成恶果.显然,该燃料厂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同时,学校方面在这场事故中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作为人员集中之地,不能将校舍,场地随意出租他人,尤其是非法无证经营者;学校内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此,学校同样违反了《教育法》第73条规定.近年来,关于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使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校园内非法摆设摊点,非法改变学校场地用途,进行放牧,种植作物,打场,堆物,取土,堂等.这些行为均从不同程度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责,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责任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关于校舍与设施的案例分析 《教育法》第22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成成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能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小学管理规程》第46条第2款规定:“要定期对校舍进行维修,发现危房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案例3〕学生因教室倒塌而受伤
某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该乡的一所小学设在两间破旧的土坯房中,校长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校舍问题,可由于乡财政严重不足,一直无力解决.1997年秋天,当地连续几天下大雨,本已破旧的土坯房墙体开裂,门窗变形,情况更为危险.为了赶教学进度,学校仍然让学生们上课,终于酿成悲剧,其中一间土坯房倒塌.一名学生牛某被埋在废墟中.好在校长及老师们奋力抢救,将其送往县医院救治,牛某方获救,但伤势较为严重.谁应该为牛某的受伤承担责任,牛某应该怎么办?牛某有权获得学校赔偿.某乡虽是贫困乡,但不能因此而让学生在危房中上课,在校舍发生严重危及师生安全的情况下,学校没有采取及时有力措施,让学生撤离教室,仍然组织上课,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责任.乡政府未能及时解决学校危房问题,也要承担责任.牛某有权要求学校和乡政府承担责任,并有权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处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供学生,教师及其他员工学习,教学,居住,锻炼的校舍,场地,教具,体育设施等,在结构,功能上,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确保使用安全等,这些均属于教学设施有危险.《教育法》规定的明知校舍或者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负责房屋维修及教育教学设施购买,保管,维护的单位和个人,不认真履行职责,发现隐患不及时报告或者通知有关人员.(2)设计,建筑校舍及设计,生 产教育教学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在设计,建筑,生产过程中因设计失误,粗制滥造及偷工减料造成不安全的隐患,已发现,察觉有危险而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故意隐瞒真相,欺骗学校及有关人员.(3)学校及其他机构的负责人,教师及其他员工,已经知道或发现校舍,教育教学设施不安全,可能发生危险事故而不及时报告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修缮.(4)教育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员,在得知有关部门事故隐患或隐情报告后,推脱搪塞,久议不决或有其他玩忽职守及严重官僚主义等.三、关于违法向学校和学生收费的规定
《教育法》第74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7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除收取杂费,借读费之外,未经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联合批准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对超出规定的收费,学生有权拒交.”《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治理中小学校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不准把社会对学校的乱摊派转嫁到中小学生头上,对违反规定的地区和学校,要给予内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有关责任人员以纪律处分并公开通报.四、关于教师,学生,学校民事权益的案例分析
《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有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教育法》第80条还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4〕 教案姓公还是姓私
2002年4月的一天,重庆市某小学的高老师要写一篇教学论文, 在经过认真准备,查阅大量资料后,她还想补充一些素材丰富论文的内容.这时,她忽然想起自己当教师这些年上交给学校的那些旧教案应该能派上用场.于是,她要求学校把她以前上交的教案全部还给她.几天之后,学校只还给她四本教案,这大大少于高老师上交的数量啊.这十几年来,高老师共交给学校48本教案,其他的在哪里呢之后,高老师多次找到学校,要求学校把她的教案全部给她.在她的一再催促下,校方最后告诉她,老师们交上来的旧教案一般都放到教导处,如果两年后没有老师取回,学校就把它们统统移交到档案室,而档案室再保留两三年后就自行处理掉.所以,高老师的40几本教案已经没有了.一听说教案都被处理掉了,高老师可不干了:这可是我的劳动成果啊,学校凭什么扔了这次她非要和学校较较真儿.高老师和学校争论的第一个焦点,是教案究竟应该属于老师还是属于学校.高老师认为,学校当初把教案本作为办公用品发给老师,就等于把所有权转移给老师,教案就成了老师的个人财产.但是校方却说,他们只是提供教案而已,提供不等于财产转移.于是,高老师又提出,当初学校提供的教案本是空白的,老师拿到后已经加进了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教案本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本子了,而是有教师的个人创作在里面,她是有著作权的.学校认为提供教案只是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每位老师的教案都是他的工作成果,是一种职务行为,应该归学校所有.双方争执不下.2002年5月,高老师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起诉书,要求学校返还她的教案44本,赔偿损失8800元.高老师面对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的学校打这场官司,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毕竟她热爱这所学校,热爱这份崇高的职业,也热爱那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们.2002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高老师和学校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她撰写教案等教学工作必须接受学校的安排,管理和领导,这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因此驳回了高老师的诉讼请求.高老师不服, 向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2002年10月,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全国首例的教案官司.经审理,法庭认为高老师要求学校返还教案是一种物权要求,是《民法》的调整范围,因此指令南岸区法院重新审理此案.2003年10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教案官司重审后做出判决:教案本是学校发给高老师的,性质上属于学校财物,教案属于工作成果,学校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法律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案都无明确规定,高老师要求返还教案的要求于法无据.高老师败诉.虽然学校赢了官司,但这件事也给学校提了个醒,由于教案所有权问题没有法律依据,教育部门也没有相关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是按自己的惯例行事,因此很容易引出各种各样的纠纷.为了避免类似矛盾再次发生,学校已经明确规定,教案属于学校所有.败诉后,高老师仍然不服,她又向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沈志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评案:如果说学校收教案是为了检查高老师的工作,检查你到底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没有,完成了工作任务没有,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好不好,一旦这个目的实现以后,教案本身失去它的意义了.高老师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交上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教案应该说已经属于学校了.所谓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构成要件,一个就是有了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意志情感,第二它必须是独创的,所谓独创就是不是抄袭的.第三,作品还要求以法律规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最主要受保护的作品是文字作品.著作权保护是保护别人不能未经许可随便使用你的作品,如果说学校没有经过高老师的许可把这它出版成册拿去发表了,这个行为本身是侵权的.至于你这个作品的载体,这几本教案被人盗走了或者放火给烧掉了,都不侵犯高老师的著作权.当然,教案里有老师的心血,但是你把这个东西交给学校的时候,你是作为学校内部的一个职工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而教案是表现你怎么样完成这个任务而交上去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义务给你保管这些东西.高老师如果认为这个是作品,你 自己就不要让它灭失,应该保留作品的载体,我们把它放在电脑里也可以,存在软盘里都行,甚至复印了都可以.结果高老师怠于行使自己的责任,学校就更没有这样的义务替你保管这些东西了.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这种官司我们不主张不鼓励,打官司未必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协调解决,和平解决可能是能够让双方双赢的一个更好的途径.[案例5] 学生中奖却被学校占有
1999年,16岁的彭某和她的同学在某中学的组织下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快乐老家”节目.参加活动前.学校让每位学生交了25元活动费.学校还规定,如果中了奖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中,彭某成为幸运观众,并摸到了6800元的大奖,但学校说按照事先约定,大奖应由学校统一安排.彭某该怎么办,她有权拥有奖金吗学校这样做违法吗 彭某可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本案中,彭某交了25元活动费,并成为幸运观众自己摸到了6800元的大奖,彭某是该大奖的合法所有权人.学校让其交出该6800元奖金,侵犯了彭某的财产权.至于学校所依据的与彭某事先就奖品的归属所达成的协议,因彭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协议未经过彭某父母的同意,不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讼”.彭某年仅16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处理自己或者家庭较大数额财产的民事行为能力.这6800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财产,彭某不能独立实施处分行为.其相应权利需要由她的父母行使.因此,学校与彭某的约定奖品归学校所有,其行为是无效的.据此,彭某可就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六课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1.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师职业?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教师的“德”
“德”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个有威望的人称之为德高望重;如果做了损人利己的事,会被人骂为“缺德” “看这人德行”。
今天我们讲的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据有关部门不久前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第十二位的;数中偏下。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不好的,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
教师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行业抹了黑。“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句话警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是说,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 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 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2.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我国《教师法》在第八条中规定:“教师不得污辱学生,不得体罚学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但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防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体罚现象,还有时发生,个别还相当严重。
有的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侵犯学生隐私; 没收学生物品; 限制学生自由;
(上面几点,如果学校有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定,不能算不守法。)
3.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 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不敬业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作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当着和尚还老想着能不能不撞钟!
二是个人利益至上,功利心太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再小也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再大也不干,见活就推,得空就蹓,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教学成绩一塌糊涂。
三是缺乏教学激情,倦怠心理严重。
四是课外辅导、因材施教,这些基本的职业要求对他们来说都成了过高的奢望。干起工作讨价还价,缺失奉献精神。
五是不爱岗,从事厌恶教育事业、厌恶学生。谈不上乐业、勤业、精业。第七课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1.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不关爱学生表现:
有的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而是当成盛装“知识”“美德”的容器; 不与学生沟通。师生感情淡薄,有如呢菩萨高高在上,毫无表情。重智轻德,只教书不育人,只做经师不做人师;
亲疏倾向明显。爱富嫌贫;爱乖巧听话,厌个性鲜明学生;爱成绩好的,厌恶成绩差的;亲家长有权势的学生,疏家庭贫困学生,疏普通百姓家庭学生;爱白天鹅,不爱丑小鸭等等;
五是动撤给学生贴标签。伤人一刀,身上留痕。伤人一语,心上留痕。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掉一个天才。教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魔鬼教师”。
六是体罚学生没商量。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羞辱学生,体罚甚至变相体罚,不尊重家长,对 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和心灵虐待;
2.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但是:
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导致学生违纪甚至违法
有的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连书也不好好教。
3.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不为人师表具体表现:
一是部分教师品质不良,文明习惯不好:
二是上课衣着不得体。穿着浓装艳抹,追求时髦,却教导学生如何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三是不遵守校纪校规。经常上课却迟到早退,要求学生重义轻利,自己却为蝇头小利与人争吵,不注意公众形象。四是语言粗俗,随地吐痰;
五是个别教师家庭道德败坏,不能正确处理家庭内部关系; 六是工作中不讲相互配合,不讲团结,不顾大局,要么是整天牢骚满腹,跟领导撒气、闹意见;要么是采取极端行为,到处乱举报,乱告状。
4.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江苏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他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第八课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一、一些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问题 一是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
有的教师只注重提高学历,只满足于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注重以良好的师德熏陶学生,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降到最低层面,变成了典型的“教书匠”;有的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照本宣科,一本教案用到老,不注重进修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水平长期低下;有的教师只重视职称的提高,不重 视人格道德的提高,忽视道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只图安逸,不思进取,以文凭、职称掩盖自己道德水平的低下。
二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是报以满腔热情,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家长制作风严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是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给予心理压力、呵斥和 责骂。有的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甚至漫骂。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导致有些教师除了以强制性手段让学生听课、维护课堂秩序外,根本无法把学生的心拴在课堂上。
三是变相体罚和体罚时有发生。
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对学生动辄罚作业、罚劳动、罚站,午餐时不让吃饭,到放学时间不让学生回家,以致一些本来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劳动、作业等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成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可谓得不偿失。极少数教师素质低下,不注重师德修养,甚至打骂学生。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法》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给学生的身心留下创伤。
伤人一刀,身上留痕。伤人一语,心上留痕。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掉一个天才。教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魔鬼教师”。(2003年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系教师打击学生致一名学生自杀)
四是“乱收”、“乱拿”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
有的教师在物质享受诱惑下,采取各种方式向家长、学生伸手。一些教师不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是用“补课”、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做“挡箭牌”,收取学生费用,拒不执行中央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极少数教师不仅收受学生财物,甚至明确地向家长开口要钱、要物,家长迫于压力,不得不拿。这些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师德警示案例
各位老师: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学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风,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也就不可能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也就不可能有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也就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换句话说,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无形资产,她的巨大价值在于能形成一种具有长久效力的磁场,不断放射出影响社会、家长及青年学生的磁力。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所学校立足现实与未来都必须狠狠抓好的一种软件建设,是学校取信于社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案例: 案例一:暴力教师刘丽娜
2016年3月19日上午,一名19岁的女教师刘丽娜第一节课便让41名学生全部站着上,不允许写字。第二节课更为离谱,竟让学生依次伸出手,而她则用削铅笔的小刀子划孩子的手心。刚开始,她还是用刀背,但从第二个开始,便改用刀锋,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削铅笔刀划伤出血,全班顿时哭声一片。据刘丽娜称,她之所以有这样的动机,只是为了孩子们“好好学习”。据悉,刘丽娜已被刑事拘留,对该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侯村镇总校部校长和东高固村小学校长已被撤职。
案例二:恶语伤人六月寒
2003年4月12日,重庆一名女中学生丁婷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因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老师询问了原因,并用木板打了丁婷,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整个谈话过程中,丁婷一直在哭泣。10时30分,丁婷回到教室上第三节课,正是汪老师的语文课,整节课丁婷都趴在桌上小声哭泣,并写下遗书,表达了对汪老师及家庭、社会的怨恨。然而汪老师对丁婷在课堂上的举动并未在意,下课后,也没留意其去向。12时30分左右,丁婷从学校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类似的新闻真的是太多了,而且性质极其恶劣。虽然这只是少数教师的所为,但它的影响作用太广泛了,由此可见,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是最可悲的。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操守 师德不是一种规章,也不是具体的规定,更不是口号或标语,而是教师要时刻明确的,用于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职业操守。
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是教师的第一位素养,无德无以为师,做教师必须先学会做人。
每位教师都要时刻树立师德意识,处处用师德来规范与要求自己的行为,教师必须立于形表,教师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做的人。
每位教师都要明确师德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业操守,师德最根本的职业表现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负责任、不敬业、不务正业、不信守教师操行的人永远做不好教师。
既然大家选择了这个职业,一定要遵守师职业道德规范,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老师来说,细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列举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处理好这些细节,有助于降低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
34(1)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来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硬梆梆的敲打声刺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使学生讨厌,更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在一个学生面前谈论另一个学生的不是。
(10)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和抵触情绪。
(11)不要在学生面前架二郎腿,不要在教室抽烟、接电话。
35(12)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
(13)不要阻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14)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老师父母之心的体现。
(15)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您的出气筒,而是需要您关心、爱护的对象。
(16)不要在学生面前指责甚至诋毁其他教师。您的不当言论不仅会损毁其他教师的形象,也会损毁您自身的形象,还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17)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
(18)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
(19)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过错。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以上这些细节仅仅是教育教学管理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细节还需在具体工作中细心观察,耐心捕捉,认真对待。只要老师从自己做起,心中有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一定能够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寄语: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是校风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位有良好口碑的教师,做好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第五篇: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知识之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知识之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2、《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B)。
A、3%
B、5%
C、7%
D、10%
3、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D)承包,应当事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
B、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家庭
C、本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乡镇企业
D、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4、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由(B)讨论决定后,向本村村民筹集。
A、村民委员会会议
B、村民会议
C、村党支部会议
D、村民代表会议
5、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C)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
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
D、乡、镇财政部门
6、下列行为不属于农村审计机关权限的是(D)
A、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
B、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资产
C、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财经法纪、损害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行为,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D、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务收支规定
7、邮寄、承运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必须凭(A)收寄、承运。
A、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正本
B、植物检疫证书副本
C、邮寄、承运合同
D、付款收据
8、调运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时(C)
A、本省内不必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B、非疫区办不办植物检疫手续均可
C、应当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D、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必须经过检疫,未列入的,不用检疫
9、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国家禁止进境的除外)实行(A)审批。
A、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两级
B、农业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
D、市农业主管部门
10、农业有害生物预报信息和气象信息(A)A、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气象主管机构共享 B、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独享
C、只向政府提供
D、向社会公开
11、(A)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级或省级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或设立保护标志。A、县
B、市
C、省
D、乡(镇)
12、农业机械专业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核发的(A),并按照核定的维修等级承揽维修项目。A、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B、职业资格证书
C、营业执照
D、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3、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应向(D)提出。
A、市交通主管部门
B、市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C、省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D、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14、未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号牌和有关证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不得投入使用)
15、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或者破坏现场、毁灭证据,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该当事人应当承担(A)
A、全部责任
B、同等责任
C、次要责任
D、一定责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A)施行。
A、2004年11月1日
B、2004年6月25
C、2005年1月1日
D、2005年6月25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家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C)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
A、财政支持
B、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C、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D、经济调节
18、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A)使用农药。
A、农药中文标签或者中文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B、英文等外文说明书规定的方法
C、经营者讲的方法
D、电视广告宣传的方法
19、假农药是指(A)
A、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B、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C、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D、没有农药登记证、准产证、标准的
20、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应当取得(A)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1、品种权的保护期限,除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外,自授权之日起为(B)年。A.10
B.15
C.18
D.20
2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行政许可申请方式的是(D)。
A、信函
B、传真
C、电子邮件
D、电话
23、关于行政许可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行政许可决定最长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
B、延长行政许可期限,应当经上一级行政机关批准
C、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D、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每个行政机关办理的时间均不得超过四十五日
24、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B)公示。
A、报刊
B、办公场所
C、互联网
D、公共场所
25、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且该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C)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1
B.2
C.3
D.4
26、国家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C)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A、田间试验
B、田间示范试验
C、登记
D、许可
27、境内生产者生产的除微生物肥料以外的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由(A)的试验单位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
A、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B、市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C、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D、肥料生产企业委托
28、经登记的肥料产品,在登记有效期内改变(D)、商品名称、企业名称的,应申请变更登记。
A、成分
B、剂型
C、容量
D、使用范围
29、(A)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审批和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A、复混肥
B、叶面肥
C、微生物肥料
D、磷酸二铵
30、农业部根据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审意见,在评审结束后(C)日内作出是否颁发肥料临时登记证或正式登记证的决定。
A、10
B、15
C、20
D、25
3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步建立(A),每二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基本农田地力变化状况报告以及相应的地力保护措施,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施肥指导服务。
A、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
B、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 C、土地分等定级标准
D、基本农田地力动态变化报告制度
32、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种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条件,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申请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
(二)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仪器达到一般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标准;有(2)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
(三)有成套的种子加工设备和(1)名以上种子加工技术人员。
33、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5)年
34、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期满后需申领新证的,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在期满前(3)个月,持原证重新申请。
35、一年生农作物种子的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种子销售后(二)年。
36、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一年)以上的,应当将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3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集体资产依法享有以下权利(1234)。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39、以下哪些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123)。
A、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B、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C、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 D、承包方人口减少而由集体强行收回的
40、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1234)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4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的途径有(1234)。
A、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B、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调解解决
C、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向人民法院起诉
42、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可以用于下列哪些项目(13)。
A、本村范围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B、全乡统一植树造林 C、修建本村道路 D、乡内的学校建设
43、按规定批准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应当严格履行。委员会下列哪些行为,农民有权拒绝履行(1234)。
A、擅自立项或提高标准 B、超过筹资筹劳限额 C、不向农民发放负担卡 D、不向农民开具有效收据
44、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实行一事一议,必须按照下列哪些原则进行(123
4)
A、量力而行 B、群众受益 C、事前预算 D、上限控制
45、《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123
4)
A、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B、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C、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D、签订承包合同
46、植物保护行为包括(1234)。A、有害生物的测报 B、有害生物的防治 C、有害生物的控制 D、植物检疫
47、推广植物保护新技术和农药、药械新品种(13)
A、应当事先经过在推广地区试验、示范并证明其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B、可以直接在推广地区进行推广
C、不可以随意推广 D、经过农业部门同意就可推广
48、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调解植保纠纷时,进行事故鉴定的专家委员会由(123
4)人员构成。A、植保专家
B、土肥、种子专家
C、农药、栽培、环保专家
D、具有高级职称
49、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的农业重大生物灾害预报信息可利用(1234)无偿发布。
A、广播 B、电视 C、报刊 D、计算机网络
50、跨生态区组织推广农药新品种,应当(1
4)
A、经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示范
B、经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示范
C、经县级植保机构组织示范 D、通过专家论证
51、植物检疫证书一式四份,正本一份,副本三份(1234)
A、正本交货主随货单寄运
B、副本一份由货主交收寄、托运单位留存
C、副本一份交收寄单位或个人所在地植物检疫机构 D、副本一份留签证的植物检疫机构
52、在发生植物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12)
A、可以派人参加道路联合检查站进行植物检疫工作
B、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
C、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 D、经批准设立的植物检疫检查站的名称、地点应报农业部备案
53、调运出本县前必须经过检疫的是(1 3)
A、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B、列入应施检疫名单的植物、植物产品
C、列入应施检疫名单的植物、植物产品,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前 D、面粉、大米
54、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生产者使用(12)
A、生物农药 B、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C、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 D、见效快、防效好的剧毒、高毒农药
55、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12)
A、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的 B、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C、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的 D、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
56、农业机械维修企业必须接受所在地县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对其(1234)进行的审验。
A、维修质量与收费 B、工人技术等级 C、安全生产 D、设备仪器技术状态
61、劣质农药指(13
4)
A、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B、肥料和农药混合为一的 C、失去使用效能的 D、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62、农药经营者在购进农药时,应当将农药产品与(123)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
A、产品标签或说明书 B、产品质量合格证 C、农药登记证、准产证 D、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标准
63、农药产品超过质量保证期限销售时,必须报经(3)级农药检定机构检验。A、县B、市C、省D、国家
6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123
4)活动,必须遵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A、研究试验 B、生产加工 C、经营
D、进出口
65、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由(234)负责标识。
A、研究单位B、生产单位C、分装单位 D、拆开原包装进行销售的经营单位或个人
66、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品种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21)进行处理。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6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有(123)。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限期改正
68、行政机关作出(123)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较大数额罚款 D、暂扣许可证或执照
69、在哪些情况下,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134)。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B、依法给予50元以下罚款的 C、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当场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提出申请的 D、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70、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34)。
A、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B、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5%加处罚款
C、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些情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12
4)
A、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 D、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不服的
72、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23
4)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73、《种子法》规定符合下列情况(1234)可以不办理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
A、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的 B、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 C、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 D、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74、主要农作物是指:(1234)
A、稻、小麦 B、玉米、棉花、大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一至二种农作物 D、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一至二种农作物
75、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应当配备检验员。种子检验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24)。
A、具有相关专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以上文化水平B、从事种子检验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C、所在地县级以上种子管理部门推荐 D、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76、《种子法》规定因种子质量问题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的,赔偿款包括(123)。
A、购种价款 B、有关费用 C、可得利益损失 D、精神损失
77、商品种子生产者应当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载明(1234)。A、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 B、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 C、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 D、种子流向
知识竞赛试题“四五”普法检查验收抽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反对特权)是邓小平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思想的精髓所在。
2、法治和人治(是根本对立的)。
3、我国宪法性法律有(A)。A、基层群众自治法、B.游行示威法、C.计划生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和特别行政区政府长官(C)。
A、必须年满40周岁 B、必须年满45周岁 C、必须分别年满45周岁和40周岁 10,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B)通过有效。A、二分之
一、B、三分之
二、C、四分之三
11、我国的宪法监督主体是(C)。A、法院、B、检察院、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13、特别行政区实行具有分权性质的资本主义制度。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
14、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主要区别在于雇工人数的多少,分界线一般为
(8人)。
15、我国宪法的渊源有(B)。A、宪法惯例、B、宪法性法律、C、宪法判例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B)。A选举、决定和罢免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 B、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
18、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由(A)。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B、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20、选举经费由(A)负担。A、国库
B、国家和个人共同
C、被选举人所在单位
21、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A.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2、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是指(法的普遍性)。
23、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是(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4、社会主义法治所要达到的目标是(A)。
A.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B.建成在高度民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法制)国家” C.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
25、现代任何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D)。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B.法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C.法自身具有缺陷D.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6、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法律部门)。
27、法律关系根源于(B)。A.思想社会关系
B.财产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质生活关系
28、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行使违宪制裁的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下列中不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为(B)。A.国务院
B.镇人民政府
C.省人大常委会
30、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必须做到(C)。
A.公民的个别情况可以作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考虑因素B.行政诉讼活动中,国家机关与公民的诉讼地位应有所差别C.法律对穷人和富人在适用上一律平等D.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的处理要注意影响,不必太较真
3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D)。A、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34、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条件是(执法必严)。
35、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B)。
A.执政党的法律意识 B.社会法律意识 C.立法意识
D.法律思想体系
36、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38、在治国方式上,我们应坚持(法律至上)。
3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
4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16字方针写进了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4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42、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43、社会主义法制的外在形式是(依法治国)。
44、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是(依法行政)。
46、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代执行)
48、《行政处罚法》规定,作为例外,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行政处罚罚款。但在什么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拒绝交纳罚款?(不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50、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C)的行政处罚。A、行政拘留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C、罚款D、劳动教养
51、以下行政法的渊源中效力最高的是(A)。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规章
52、已经成立的行政行为,无论是行政主体还是行政相对人,都不得任意撤销或改变该行政行为的内容,该表述指的是行政行为的(A)。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54、1989年4月全国人大制定了《行政诉讼法》,第一系统地建立起了我国“民告官”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该部法律从(1990年10月1日。)时间起施行。
55、行政法是调整围绕公共行政活动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C)。
A规范国家行政权;B规范国家行政主体;C规范行政行为;D对违法行政活动的救济。
56、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基本渊源和其他渊源两部分,以下属于行政法的基本渊源的是(A)。
A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B国际条约和协定;C法律解释
D“红头文件”
58、以行政行为的作用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59、以下属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B)。A、行政许可; B、行政裁决; C、行政处罚; D、行政复议。
60、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61、行政机关应在宣告行政处罚决定后将该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在(7日)内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64、下列关于行政复议原则表述错误的是(C)。A、一级复议制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C、行政复议停止原行政行为执行原则D、合法性合理性全面审查原则。
65、下列哪种情形,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C)。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确认土地使用权决定不服的;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摊派费用的。66、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67、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C)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A、10;
B、15;
C、30;
D、60。
68、因违法行政行为造成公民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
69、二审改判无罪的赔偿义务机关为(C)。A.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B.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C.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D.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 71、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72、《国家赔偿法》规定,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最高额是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73、(B)是国家赔偿中最主要的方式。A、返还财产;B、支付赔偿金;C、恢复原状;D、恢复名誉。
74、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处罚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75、行政合同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76、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时,我国有限制的对其行使管辖权,所根据的原则是(D)。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原则
7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按本办法规定的最高刑为(C)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A . 5 年
B.10年
C . 3年
D.1年 78、犯罪客观方面是(D)。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危害结果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79、我国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80、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A)。A.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8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的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死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83、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D)负刑事责任。A.可以B.应当
C.必须 D.法律有规定的 84、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C)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投毒
D.破坏交通工具
86、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89、孙某纠集李某等五人组成“地头会”,自封“大地头”,要李某等人为地头会搞钱。李某等人在三个月内抢劫六次,杀死一人,重伤三人,劫得财物若干。上述犯罪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他只参与抢劫一次。对孙某应如何处理?(C)。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对起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90、累犯应当(A)。A.从重处罚
B.加重处罚
C.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D.酌情处罚
91、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在量刑时应当实行(C)。
A.吸收原则
B.相加原则
C.先减后加原则
D.先加后减原则
92、王某因抢劫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王某又交待出曾犯强奸罪。王某的行为是(C)。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揭发
93、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情形的,则(B)。A.原判刑罚不再执行B.视为原判刑法已经执行完毕C.视为前罪刑罚的消失
D.原判决无效
94、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却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C)。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D.重新审判 96、下列情况中,可适用假释是(C)。A.姜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980年刑满释放后,她1983年又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表现B.张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C.王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D.方因诈骗罪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97、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有(C)。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累犯 C.被单处罚金的犯罪分子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98、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10年)。99、对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后,如认为必须追诉的,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00、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下列何种人?(B)A中国公民 B一般主体 C军人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01、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下列何种人?(D)A中国公民 B一般主体C军人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均必须适用下列哪种刑罚方法?(D)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
103、交通运输肇事后因何种情形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B)A.不及时报案
B.逃逸
C.隐瞒真相
D.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104、下列关于枪支的犯罪,对犯罪主体没有特殊要求的是哪种犯罪?(D)
A.非法出租、出售枪支罪B.丢失枪支不报罪C.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D.违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105、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何罪?(D)。A.受贿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106、偷税罪的成立要求的偷税数额是下列哪一种?(占应纳税额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107、王某在乘坐李某的出租车时,将公文包遗忘在出租车内,包内有现金2万元,一部手机,李某将该公文包予以藏匿。几天后,王某找到李某所在出租车公司,将李某辨认出来,但李某称未见有任何公文包,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侵占罪)108、某甲被聘用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某甲被该国有公司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其间,某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五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对某甲的行为如何定罪?(贪污罪)109、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是哪种?(D)
A.黑社会性质成员
B.黑社会组织成员的亲友C.一般主体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10、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什么?(公共财物)
115、某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龙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据为己有。龙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贪污罪)116、钱某是某省建设银行的信贷员,他于1998年4月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50万元,1999年11月案发,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A.挪用资金罪
B.挪用公款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业务侵占罪
117、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B)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118、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B)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结果不同
D.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119、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是什么?(B)
A.国家的国防利益
B.国家军事利益C.部队作战利益 D.国家主权与安全
120、拖拉机厂电工张某,自恃技术熟炼,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10多万元,张某的行为构成(D)。A失火罪 B.玩忽职守罪
C.破坏集体生产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121、某甲系省射击队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一日,某乙找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某甲行为属于什么性质?(A)A非法出借枪支罪B玩忽职守罪C非法出租枪支罪D不构成犯罪
122、甲系消防队员,一日去某百货大楼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当队长让其与其他队员补救时,甲谎称腹痛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属于(C)。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犯罪行为
D.不构成犯罪
123、乙某为了逃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料将一老太太碰倒在地,造成她的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124、被告王某是某航空公司办事处的出纳员,经管单位现金,办事处主任指令王某将本单位营业外收入存入指定银行,开立活期帐户。但王利用职务之便先后10次将7笔现金存入另外的银行,以个人名义开立定期帐户,并将差额利息9800元占为己有,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125、下列法律中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的是(D)。A 土地法
B 证券法
C 担保法
D 劳动法
127、下列行为中(C)的行为不能由限制行为人自己实施,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A 接受赠与
B 到商店购买日用品
C 买卖房屋
128、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为(2年)。
129、以下代理行为中为法律所禁止的是(C)。A 代理人根据委托书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B 未成年人的父母以未成年人的名义买房。C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签订合同。130、下列公民权利里(B)不属于民事权利。A、所有权
B、选举权
C、商标权
D、名誉权
131、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A)起计算。A、申请日
B、公告之日
C、授予专利证书之日 132、(劳动合同)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133、下列哪一种合同为自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C)
B.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显失公平的合同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于(2001年4月)由全国人大会议通过。135、在一般保证责任中,当(C)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A、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 B、债务人届期不能履行债务C、债务人经审判或仲裁并经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
136、以下哪一种情况下,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或免除保证责任?(B)。A、债务人宣告破产B、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
C、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就直接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
D、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 137、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是(2000)年颁布的。138、《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139、缺陷产品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民事责任,对产品责任的承担实行生产者(B)原则和销售者(B)原则。A.过错责任
严格责任
B.严格责任
过错责任 140、(B)不属于产品质量责任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A.民事责任
B.经济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141.我国现行的《证券法》是(1998)年颁布的。(公开)原则是证券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核心。(公正)原则是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基本要求。我国的证券市场由(证监会)代表政府实施管理。各国法律对证券发行的管理都是通过(核准制)实现的。
147、发行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148、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阶段为筹集初始资本而进行的股票发行是(设立发行)。
149、证券交易当事人为保障或获得证券价格波动利益,约定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或者放弃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的交易,是(C)。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信用交易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为(A)A劳动关系B生产关系C劳动生产关系D劳动关系及其与之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151、下列适用劳动法的劳动者是(A)。A国家机关的工勤人员;B农村劳动者;C现役军人;D家庭保姆。
152、劳动合同具有的特定法律属性主要表现在(F)。
A诺成性;B附合性;C双务性;D从属性;E继续性;F前述五项都是。153、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协议解除和单方解除)。
154、劳动法和相关法规规定的“预告辞退”和“裁员”的禁止性条件为(E)A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B患病或负伤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E前述四项都是。155、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不服,可以在(C)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A 5 B 10C 15 D 30。
156、劳动监察的对象包括(A)。A用人单位;B劳动者;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D所有劳动服务单位。
157、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各类企业及其全部劳动者)。
158、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义务由(D)承担。A用人单位;B劳动者个人;C国家财政;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
159、劳动者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终将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160、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承担如下诉讼职能(C)。
A 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决定是否逮捕、起诉B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C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预审以及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162、下列哪一种行为不属于辩护(D)。
A、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B、论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减轻刑事处罚 C、论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免除刑事处罚D、论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特赦
164、哪个属于完全免税型的国际避税港?(中国香港)165、下列(C)属于特种用途林。
A护路林
B护堤林
C母树林
D.水源涵养林,166、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167、(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
168、我国内陆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我国海域面积约为(150)万平方公里。169、国家对食盐生产实行(A)管理。A、指令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监督
D、放开
170、新征管法规定的滞纳金加收率为(D)。A、千分之--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二
D、万分之五
17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175、(B)不属于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
A 符合一夫一妻制 B 办理结婚登记C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D 男女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
177、以下哪一种不属于担保法规定的担保形式?(C)A保证
B质押
C预付款
D留置
178、下面哪一个单位可以给某企业作保证人?(D)A某 局
B某厂财务科
C某学校
D某公司
180、下列权利中不能作权利质押的是(D)。A存款单
B股票
C提单
D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181、债权人对根据(D)而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不能行使留置权。A保管合同
B加工承揽合同 C运输合同
D技术服务合同
182、下面关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抵押物清偿债务的约定中,哪一种不符合担保法的规定?(B)
A以抵押物折价清偿
B抵押物归债权人所有C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183、《产品质量法》不适用香港澳门地区
184、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我国企业质量认证采取(强制原则)。185、(C)和自愿收购是依据收购行为是否构成收购方法定义务,而将上市公司收购所作的分类。
A.敌对式收购
B.以券易券收购
C.强制要约收购
186、强制要约制度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制度。强制要约的法定持股比例为(B)。A.20%B.30% C.40%
187、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是(2001)年颁布的。191、《税收征收管理法》不适用于(关税)的征收管理。
192、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将会计档案保存(10)年。193、(C)不是税务检查的方法。A.税收保全
B.税务查帐
C.实地调查
D.税务稽查 194、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未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C)的滞纳金。A.百分之五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五 195、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总原则是(A)。
A、协调发展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环境责任原则
D.环境民主原则 196、“三同时”制度是(B)的主要内容。
A.协调发展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环境责任原则
D.环境民主原则 19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是(C)的核心内容。
A.协调发展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环境责任原则
D.环境民主原则 198、“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C、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同时投产使用
199、违反环境资源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包括(B)。A、民事责任
B.经济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我国劳动保护的任务和方针是(C)。A积极预防,安全第一; B责任重大,安全至上;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02、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达(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03、连续工龄满()年的国家公务员,退休不受年龄限制。
204、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D)的职工。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私营企业;D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
20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A)原则申报、登记和缴费。A属地管理;B属人管理;C以属地为主,以属人为辅。
206、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全部负担,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
207、女职工在法定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按月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津贴,其标准为本单位上职工月(B)工资。
A基本; B平均 ;C基本工资加奖励;
D总额。208、法定女职工的生育产假为(C)天。A 30;
B 60;
C 90;
D 120。
209、辩护人不享有下列哪一项权利(C)
A、阅卷权
B、会见通信权
C、查阅合议庭记录权
D、辩论权
210、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D)。
A、严打的需要
B、党委决定
C、人大批示
D、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11、审判监督程序又称(B)。
A、二审程序
B、再审程序
C、复核程序
D、申诉程序
212、我国人民法院共分为四级,即(B)。
A、基层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法院、终审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B、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法院、巡回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D、低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213、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多少海里?(C)A、10海里
B、11海里
C、12海里
D13海里
214、下面(B)不属于森林林种的分类。
A、防护林
B、经济林
C、环境保护林
D、特种用途林
215、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 免疫制度,实施(C)免疫。
A、自愿
B、政府指导
C、强制
D、兽医上门服务
216、国防是国家(B)与发展的安全保障。A、独立
B、强大
C、生存
217、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C)。、A、切实保护耕地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18、国家对(C)实行定点生产制度。A、工业盐
B、小土盐 C、食盐
D、卤水
219、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A)A、4%
B、6%
C、5%
D、7%
220、纳税人因偷税少缴了税款,税务机关有权在(A)追征。
A、2年
B、3年
C、10年
D、无限期 221、2004年宪法修正后,我国乡镇人大的任期为(D)。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2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之一: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B)。
A、戒严
B、紧急状态
C、应急时期
223、被处罚的单位在接到《统计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查处机关可从期满之日起,每日按罚款额的(B)加处罚款。
A.1%
B.3%
C.5%
D.10%
224、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复议采用(A)。
A.一级复议制原则
B.二级复议制原则C.三级复议制原则
D.四级复议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政法机关包括(ABCD)。A、审判机关、B、公安机关、C、司法行政机关、D、检察机关
2、法治比人治更具有(BCD)。
A、灵活性、B、规范性、C、稳定性、D、连续性
3、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AC)。A、法律化
B、经常
C、制度化
4、我国宪法性法律有(ABCD)。
A、选举法、B、立法法、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法官法
5、各国宪法应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
6、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AC)。.A、居民委员会、B、消费者协会、C、村民委员会、D、驾驶员协会
7、公民的监督权包括(ACD)。
A、批评权、建议权
B、调查权
C、申诉权
D、取得国家赔偿权
8、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ABCD)。
A、财产权、B、劳动者的休息权、C、劳动权、D、物质帮助权
9、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ABC)。
A、尊重社会公德、B、维护国家荣誉、C、赡养父母、D、社会捐助
10、中央国家机关包括(AD)。
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D、最高人民法院
1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主要特点有(ABCD)。
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C、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1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内国家权力机关,同级(AB)由它产生,对他负责。
A、人民政府、B、人民法院、C、人民政协
13、专门法院包括(CD)。
A、基层法院、B、巡回法庭、C铁路运输法院、D、森林法院
14、公民人身自由包括(ABC)。
A、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C、公民通信自由不受侵犯
15、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主要有(ABCD)。B.民主集中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精简和效率原则、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16、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包括(ABC)。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权力机关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权力机关 D.县级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17、根据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私法?(bc)。A.合同法和继承法
B.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C.宪法与刑法
D.物权法与侵权法
18、中国法适用于(ABCD)。
A.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新加坡港的油轮
B.南沙群岛 C.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
D.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19、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ABCD)。
A.违法行为
B.责任主体
C.主观过错
D.损害结果
20、在司法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需要注意的是(ACD)。
A.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特权思想
B.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要坚持当事人本地与外地有别、法人与自然人有别 C.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坚持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D.在审理刑事案件时,要注重证据
21、司法作为一种国家活动,不同于其他国的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现法律的活动,其特点是(ABCD)。A.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处理案件的活动 B.具有严格的程序性
C.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来保证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 D.一般都要作出适用法律的文书
22、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ABD)。A.一切国家机关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在我国领域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D.社会组织
23、法治国家有以下几个特点(ABCD)。A“正义之法”是法治国家的前提
B.主要依靠法律来治理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立足点
C.权利和权力合理配置并呈现良好的法律秩序是“法治国家”的必然状态 D.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当然条件
24、法律意识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ABC),从而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水平。
A.向民众免费赠送法律法规
B.多开办“今日说法”类节目 C.送县法院法官到高等院校法律院系进修
D.高级领导干部遵守法律
25、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而(AC)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A.各级法院法官
B.进城做工的青年农民
C.省长、市长、县长
D.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
26、党的十五大提出(AB)。
A.依法治国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7、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ACD)。A.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B.法律不受道德的影响 C.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
D.道德是法律的推动力量
28、法律受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D)。A.法律的存在离不开国家的存在 B.法律是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力 C.法律的性质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性质
D.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受国家影响
29、下列关于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A、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撤销该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B、经复议机关复议的侵权案件,复议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
C、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D、经复议机关复议的,如果复议决定没有加重损害,复议机关不是赔偿义务机关。30、在国家赔偿诉讼中,受害的公民死亡,以下(BD)有权要求赔偿。A、受害公民所在的工作单位;
B、受害公民的父亲; C、受害公民的姑姑;
D、受害公民的养子。
3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ABC)。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较大数额罚款;
D、限制人身自由。
32、某甲被公安机关错误拘留,后又被检察机关错误批准逮捕,请问,甲应向(B)请求赔偿。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公安机关决定错误拘留的工作人员;
D、检察机关决定批准逮捕的检察人员。
33、不予行政处罚的有(ABC)。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实施违法行为的;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 D、当事人承认有违法行为的。
34、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有权设定责令停产停业处罚的规范性文件有(ABD)。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地方性法规。
35、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D)。
A.每日按罚款数额的千分之三加处罚款;
B、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产; C、划拨冻结的存款;
D、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6、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以哪些规范性文件为依据?(BCD)。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 B、规章;
C、法律、行政法规;
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7、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权,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ABC)。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C、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D、违法后态度较好,有悔过表现的。
38、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行政赔偿范围的是(BC)。
A乱收费、乱摊派;
B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C违法对财产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D违法制定行政规章制度的。
39、以下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特征表述正确的是(ABC)
A、从主体上看,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 B、从内容上看,国家行政权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核心;
C、从双方当事人的地位看,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D、当事人,尤其是行政主体一方,不能随意处分自己手中的权力。40、合法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ABCD)。A权限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41、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是指公民经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开始担任行政职务,主要有(ABCD)等方式。
A选任;
B委任;
C考任;
D聘任
42、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是(ABC)。
A、违法事实确凿;
B、处罚有法定依据;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及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处罚;
D、当事人对处罚没有异议。
43、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原则主要包括(ABCD)。A、处罚法定原则;
B、公正、公开原则; C、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保障权利原则。
44、陈某在街上乘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0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BD)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45、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BD)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46、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C.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D.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E.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F.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47、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赃款,乙出卖后获款4000元,但还未来得及分赃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甲与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B.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属于间接正犯
D.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48、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29只)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AB)
A、盗窃罪B、投毒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49、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CD)。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50、陈某趁珠宝柜台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51、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C)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52、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AC)A.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由于甲尚未出卖乙女,对拐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对丙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53、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撬、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ABC)
A、走私假币罪B、运输假币罪C、故意伤害罪D、妨害公务罪
54、甲为其弟乙逃脱处罚,送给正在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长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退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D)
A.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丙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55、警察A在有配偶(B女)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有一子,为此借用D的现金3万元。D多次讨债,A无力偿还,于是A将公务用枪(无子弹)作借款质押物抵给D,约定A还款时,D将枪支归还。3个月后,A仍未还款,D便将枪支送给外甥E玩耍,E在一周后使用该枪支抢劫某银行储蓄所现金20万余元,关于A将枪支质押给D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D)
A、A的行为既不属于非法出租,也不属于非法出借,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成立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B、A的行为本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故不成立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C、由于枪内无子弹,A的行为不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故不成立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D、对A的行为以滥用职权来论处较为合适
56、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哪些?(BD)
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帐户 B、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 C、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
D、旅馆业、饮食服务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57、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D)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
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三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
58、下列哪些情形应以抢劫罪论处?(AB)A、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B、携带凶器抢夺。
C、聚众哄抢公私财物,为抗拒抓捕而以暴力相威胁。D、聚众“打砸抢”因而毁坏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
59、“四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BCD)。
A、各级领, 导干部
B、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
C、青少年
D、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60、以下哪几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CEF)
A赔礼道歉
B开除留用
C恢复原状
D判处徒刑
E排除妨碍
F消除影响
61、以下哪几种情况下会导致合同无效?(ACD)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B合同在订立时显失公平
C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E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62、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有(AB)。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男女双方不是直系亲属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办理了结婚登记
D举行了婚礼
63、婚姻法中规定了相互之间有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亲属关系有(ACE)。
A父母子女
B女婿与岳父母
C养父母与养子女
D继父母与无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E非婚生子女与父母 64、(ACD)属于担保物权。
A留置
B定金
C质押
D抵押
65、以下哪几种情况下,保证人不再承担或免除保证责任?(AB)
A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而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
B对于一般保证,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C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D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66、以下组织不能做保证人:(BCD)
A有限责任公司
B国家机关
C学校
D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67、不能设立抵押的财产包括(ABC)。
A土地所有权
B教育设施
C社会公益设施
D国有土地使用权
E国有企业资产 68、可以设立权利质押的财产有(AD)。
A依法可转让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B存款单
C提单
D依法可转让的股份、股票
E支票、汇票 69、担保法规定的担保形式有(ABCE)。
A定金
B抵押
C保证
D预付款
E留置 70、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B.统一监管与自律相结合原则
C.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
71、征税对象包括(BD)。
A.社会组织
B.资源
C.个人
D.行为 72、环境资源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ABCD)。
A.协商
B.调解
C.诉讼
D.行政处理
73、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包括(ABCD)。
A劳动行政关系;B劳动服务关系;C劳动团体关系;D劳动争议处理关系。74、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ABC)。
A维持最低生活原则;B权利义务对等原则;C实行社会化原则。75、森林的作用主要有(ABCD)。A、蓄水保土
B、调节气候 C、改善环境
D、提供林产品
76、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ABCD)。A、预防
B、控制
C、扑灭
D、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E、治疗
77、(BC)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开展国防教育。
A、民兵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D、学生
E、干部
78、矿产资源管理国家所有权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A、租赁权
B、使用权
C、占有权
D、收益权
E、处分权
79、严禁将以下几种产品作为食盐销售(ABCD)。A、液体盐
B、工业用盐、农业用盐 C、用井矿卤水晒制、熬制的盐产品
D、不符合国家食盐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盐产品 80、民事主体中的自然人包括(AB)。
A本国公民
B无国籍人
C胎儿 81、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BC)。
A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B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10周岁以下的自然人
82、可以确定为父母已死亡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有(ABCD)。
A兄、姐
B外祖父母
C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
D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83、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的条件为(AC)。
A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
B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
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
D因战争下落不明的从下落不明之日起满四年 84、法人的成立要件包括(ABC)。
A依法成立
B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D有法人代表 85、以下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AC)。
A签订合同
B拾得遗失物
C收养子女
D讲课
E立遗嘱 86、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为:(ABD)
A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B行为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C经过批准
D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87、下列属于债权法律关系的有(CDE)。
A收养协议
B保险合同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E不当得利
F劳动合同 88、证券发行主体包括(CD)。
A、国家
B.地方政府
C.有限责任公司
D.其它企业法人
89、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有(ABC)。
A.发行股票的文件 B.发行新股的文件 C.报告
D.公司收购报告 90、税收强制征收的措施有(AC)。
A.责令缴纳
B.税务查账
C.阻止出境
D.税务稽查 91、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ABD)。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92、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AB)。
A.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
B.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
93、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ABCD)的方针。A、普遍护林
B.大力造林 C、采育结合D.永续利用
94、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ABCDE)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
A、隔离
B、扑杀
C、销毁
D、消毒
E、紧急免疫接种
95、(CD)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A、小学
B、幼儿园
C、高等学校
D、高级中学
E、党校 96、土地资源有以下属性(ACD)。
A、位置的固定性
B、区位的差异性
C、利用的可持续性 D、总量的有限性
E、供给的稀缺性 97、食盐是指(AD)的盐。
A、直接食用
B、企业生产用
C、锅炉软水用
D、食品加工用 98、国税部门征收的税种有(A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车辆购置税 99、纳税申报的方式有(ABC)。
A、直接申报;
B、邮寄申报;
C、电子申报;
D、电话申报。
三、判断题
1、国家机关、企业单位、全体公民必须依法办事,各党派除外。(错)
2、我国法学家们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概括为社会主义法制的“16”字方针。(对)
3、劳动、受教育、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错)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采取的是代议制。
(对)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上级组织,只存在居住地范围内的基层社区。(对)
6、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资分配为辅两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错)
7、我国审判机关实行的是四级两审终审制。(对)
8.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为三年,其余各级任期为五年。(对)
9、我国宪法第12条明确规定公民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
10、我国宪法的渊源不包括宪法性法律。(错)
11、行政主体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错)
12、听证程序适用于一切种类的行政处罚。(错)
13、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包括隶属关系和指导关系。(错)
14、行政许可的前提是个人、组织要提出申请。(对)
15、以行政法的内容为标准可将行政法划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错)16.对于法规、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以此类规范性文件作为判案依据。(错)
17、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对)
18、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是行政立法,而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错)
19、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相互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它是一种单方性的行政行为。(对)
20、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行政处理的决定。(对)
21、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错)
22、行政复议不停止原行政行为执行,即在行政复议进行中,被申请复议行政行为依然有执行力。(错)
23、对金融、国税、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错)
2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对)
25、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不承担责任。(对)
26、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也是犯罪故意。(对)
27、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由于疏忽而未预见到,所以不能算犯罪过失。(错)
28、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对另一人较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是紧急避险。(对)
29、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30、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犯罪。(对)
31、“四五”普法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即:逐步实现由增强全市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全市各项管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法律手段转变,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对)
32、著作权法对作者的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没有期限限制。(对)
33、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可撤销的合同。(错)
3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和受赠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错)
35、只要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要求负有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错)
36、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应当将抵押物交给抵押权人。(错)
37、在依法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内,如果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自律性管理或者采用事后监督方式,能够予以规范和约束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错)
38、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对)
39、行政机关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撤回或者变更行政许可决定,给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错)
40、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
4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
42、只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民事主体。(错)
4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对)
44、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发展权。(错)
4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错)
46、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错)
47、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
4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错)
49、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单位,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错)
50、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只能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对)
《法律知识问答》复习题题(见《法律知识问答》中的模拟试题)。
《法律知识问答》、《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两本书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导干部
B、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
C、青少年
D、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60、以下哪几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CEF)
A赔礼道歉
B开除留用
C恢复原状
D判处徒刑
E排除妨碍
F消除影响
61、以下哪几种情况下会导致合同无效?(ACD)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B合同在订立时显失公平
C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E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62、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有(AB)。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男女双方不是直系亲属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办理了结婚登记
D举行了婚礼 63、婚姻法中规定了相互之间有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亲属关系有(ACE)。
A父母子女
B女婿与岳父母
C养父母与养子女
D继父母与无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E非婚生子女与父母 64、(ACD)属于担保物权。
A留置
B定金
C质押
D抵押
65、以下哪几种情况下,保证人不再承担或免除保证责任?(AB)
A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而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
B对于一般保证,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C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D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66、以下组织不能做保证人:(BCD)
A有限责任公司
B国家机关
C学校
D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67、不能设立抵押的财产包括(ABC)。
A土地所有权
B教育设施
C社会公益设施
D国有土地使用权
E国有企业资产 68、可以设立权利质押的财产有(AD)。
A依法可转让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B存款单
C提单
D依法可转让的股份、股票
E支票、汇票 69、担保法规定的担保形式有(ABCE)。
A定金
B抵押
C保证
D预付款
E留置 70、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B.统一监管与自律相结合原则
C.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
71、征税对象包括(BD)。
A.社会组织
B.资源
C.个人
D.行为 72、环境资源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ABCD)。
A.协商
B.调解
C.诉讼
D.行政处理
73、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包括(ABCD)。
A劳动行政关系;B劳动服务关系;C劳动团体关系;D劳动争议处理关系。74、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ABC)。
A维持最低生活原则;B权利义务对等原则;C实行社会化原则。75、森林的作用主要有(ABCD)。A、蓄水保土
B、调节气候 C、改善环境
D、提供林产品
76、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ABCD)。A、预防
B、控制
C、扑灭
D、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E、治疗
77、(BC)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开展国防教育。
A、民兵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D、学生
E、干部
78、矿产资源管理国家所有权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A、租赁权
B、使用权
C、占有权
D、收益权
E、处分权
79、严禁将以下几种产品作为食盐销售(ABCD)。A、液体盐
B、工业用盐、农业用盐 C、用井矿卤水晒制、熬制的盐产品
D、不符合国家食盐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盐产品 80、民事主体中的自然人包括(AB)。
A本国公民
B无国籍人
C胎儿 81、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BC)。
A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B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10周岁以下的自然人
82、可以确定为父母已死亡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有(ABCD)。
A兄、姐
B外祖父母
C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
D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83、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的条件为(AC)。
A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
B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
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
D因战争下落不明的从下落不明之日起满四年 84、法人的成立要件包括(ABC)。
A依法成立
B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D有法人代表 85、以下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AC)。
A签订合同
B拾得遗失物
C收养子女
D讲课
E立遗嘱 86、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为:(ABD)
A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B行为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C经过批准
D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87、下列属于债权法律关系的有(CDE)。
A收养协议
B保险合同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E不当得利
F劳动合同 88、证券发行主体包括(CD)。
A、国家
B.地方政府
C.有限责任公司
D.其它企业法人
89、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有(ABC
A.发行股票的文件 B.发行新股的文件 C.报告
D.公司收购报告90、税收强制征收的措施有(AC)。
A.责令缴纳
B.税务查账
C.阻止出境
D.税务稽查 91、税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ABD)。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92、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AB)。
A.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
B.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
93、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ABCD)的方针。A、普遍护林
B.大力造林。)C、采育结合D.永续利用
94、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ABCDE)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
A、隔离
B、扑杀
C、销毁
D、消毒
E、紧急免疫接种
95、(CD)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A、小学
B、幼儿园
C、高等学校
D、高级中学
E、党校 96、土地资源有以下属性(ACD)。
A、位置的固定性
B、区位的差异性
C、利用的可持续性 D、总量的有限性
E、供给的稀缺性 97、食盐是指(AD)的盐。
A、直接食用
B、企业生产用
C、锅炉软水用
D、食品加工用 98、国税部门征收的税种有(A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车辆购置税 99、纳税申报的方式有(ABC)。
A、直接申报;
B、邮寄申报;
C、电子申报;
D、电话申报。
三、判断题
1、国家机关、企业单位、全体公民必须依法办事,各党派除外。(错)
2、我国法学家们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概括为社会主义法制的“16”字方针。(对)
3、劳动、受教育、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错)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采取的是代议制。
(对)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上级组织,只存在居住地范围内的基层社区。(对)
6、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与按资分配为辅两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错)
7、我国审判机关实行的是四级两审终审制。(对)
8.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为三年,其余各级任期为五年。(对)
9、我国宪法第12条明确规定公民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
10、我国宪法的渊源不包括宪法性法律。(错)
11、行政主体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错)
12、听证程序适用于一切种类的行政处罚。(错)
13、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包括隶属关系和指导关系。(错)
14、行政许可的前提是个人、组织要提出申请。(对)
15、以行政法的内容为标准可将行政法划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救济法。(错)16.对于法规、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以此类规范性文件作为判案依据。(错)
17、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对)
18、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是行政立法,而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错)
19、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相互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它是一种单方性的行政行为。(对)
20、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行政处理的决定。(对)
21、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错)
22、行政复议不停止原行政行为执行,即在行政复议进行中,被申请复议行政行为依然有执行力。(错)
23、对金融、国税、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错)
2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对)
25、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不承担责任。(对)
26、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也是犯罪故意。(对)
27、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由于疏忽而未预见到,所以不能算犯罪过失。(错)
28、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对另一人较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是紧急避险。(对)
29、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30、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犯罪。(对)
31、“四五”普法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即:逐步实现由增强全市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全市各项管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法律手段转变,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对)
32、著作权法对作者的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没有期限限制。(对)
33、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可撤销的合同。(错)
3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和受赠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错)
35、只要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要求负有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错)
36、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应当将抵押物交给抵押权人。(错)
37、在依法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内,如果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自律性管理或者采用事后监督方式,能够予以规范和约束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错)
38、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对)
39、行政机关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撤回或者变更行政许可决定,给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错)
40、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
4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
42、只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民事主体。(错)
4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对)
44、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发展权。(错)
4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错)
46、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错)
47、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
4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错)
49、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单位,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错)
50、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只能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对)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原文地址:http://bbs.zjgwy.cn/read-htm-tid-3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