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知识讲稿
环境保护知识讲稿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今天我主要想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环保问题,希望我们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去争当环境保护小卫士,做一名环境保护志愿者。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参与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来分三个方向进行讨论。
一、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
二、我们身边的环保问题有哪些?
三、同学们能够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你看在我们上学的来回路上,整洁的道路旁随处可见绿树红花,茵茵绿草,相信大家的心情与我一样,都感到十分惬意与舒适。但如果路边充满了垃圾,时不时传来臭味,你一定会觉得大煞风景。其实,我们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环保、护绿。
如今,环境污染已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经常看到报道因水源污染,有人吃到水中的鱼而中毒;因空气中的尘埃、车辆尾气、烟雾等造成人们得呼吸病比例不断增大;更有甚者,严重污染带来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诸如沙尘暴、酸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也许有些同学就会问:那这些环保问题我们又解决不了,是专家们的事情,是大人的事情,跟我们没多大关系。其实,你们错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一些细小的破坏累积而成的,在我们农村就存在一些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号召大家一起来加入到保护环境行列。
再讲我们身边的环保问题前,我想先做个调查,在上学的来回路上以及平时玩耍时有没有同学从未往地上乱扔过垃圾?从没有扔过的请举下手告诉我。
多的话:看来我们有部分同学做的还是很好的,思想觉悟很高,其他同学得努力了。
少或没有的话:看来大家都很诚实,这也说明了我们还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好了,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农村公共区域的环境污染
现在我们乡村的公路修的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敞整洁,而且由政府出资,每条道路都有保洁员在负责清扫,不隔多远路旁就有个垃圾池可以扔垃圾,可是尽管保护措施做得这么好,总有那么一些零星的垃圾在破坏美观,你像在对面村部,一到周末放假,拿着手机来用无线网的,骑着单车来玩的人聚集在一起,毫不夸张,一两天整个前坪就成了个垃圾堆,街上对面的那条河里,也时不时漂浮着一些脏东西。
其实,我们扔的这些垃圾是有很大污染的。
首先污染空气。垃圾在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其次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很容易被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也会进入地下水体;如果将垃圾直接弃入山塘、河流、湖泊,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
还有土壤渣土化。垃圾不小心落入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到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所以说我们随手一扔的垃圾其实危害很大!
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也和日常生活相关,就是我们的家庭环境卫生 这几年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家里的门上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人来贴上一个小红纸,有的写着最清洁、有的写着清洁、有的写着不清洁。这就是政府为了督促我们广大家庭搞好自己门前屋后卫生,维护好我们生活环境的美观整洁所采取的一项行动:每季度环境卫生大评比。我知道每位同学都想自己家里贴个大大最清洁,我现在教教大家家庭卫生评比的标准:
1、我们要看房屋四周有没有污水溢流现象、家里喂养的鸡鸭等家禽有没有实行圈养、杂物堆放是否整齐;
2、屋边、水边、田边、路边有没有陈年垃圾,房屋内外有没有做到干净整洁;
3、要做到垃圾分类处置,并定点管理。
垃圾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回收垃圾;二是可回收垃圾;三是危险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一般包括食品残渣、各类灰尘、以及小件无回收价值的纸张、干果壳、烟头、烟盒、一次性筷子、烂布、各种塑料袋、复旧木制品、尿不湿等。这类垃圾要自行焚烧填埋。
可回收的垃圾包括:我们用过的各种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废纸、橡胶制品和纤维制品,这类垃圾要告诉家长收集好,等保洁员上门回收。
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农药瓶、抽真空的杀虫气雾剂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这类垃圾一般不能混入普通垃圾中,要科学处理,送废品收购站回收。
你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环境保护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那同学们能够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呢?
最后,我给大家提几个要求:
1.作为一名当代小学生,应该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自觉地节约能源;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
2.从今天起,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爱护花草树木,坚决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路边环境和公共场所环境,看到地上有垃圾、绿化带里有果皮,及时清理,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杜绝不文明行为!
3.也是要格外注意的,我们要争当环境保护小卫士,向家长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小手拉大手,在家里,争做环保的带头人。带领家长一起参与环境保护中来,说服家长严格按照门前责任三包搞好屋前屋后卫生,鸡鸭实行圈养,垃圾分类处理,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保证自己的家庭干净又环保,迎接环境卫生大评比。好的,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记着:小行为事关大环保!谢谢大家!
第二篇:环境保护知识进课堂讲稿
环境保护知识讲稿
同学们:
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是怎样保护环境?三是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环境?简单地说,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应该清楚三点:保护环境的“环境”,与环境卫生所指的“环境”不同,一是保护环境的范围要大得多,很大很大;二是环境是资源;三是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二个:一个是环境污染,第二个是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严重。
说到环境污染,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体会,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污染的情况。比方说汽车从我们身边开过,会扬起灰尘,汽车还排放尾气,这就是一种空气污染。还有许多工厂都要排放废水,工厂生产需要使用干净的水,这些干净的水经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水里边加进了许多污染物质,变成了废水,工厂再把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里去,就会污染河流、水渠、湖泊、水库,甚至是大海,这就是水污染。工厂在生产中还产生一些废渣,我们又叫它固体废弃物。我们生活中也产生许多废渣,我们叫它生活垃圾,这此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也会污染土壤、水域、空气,它在自然界还发生变化,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产生恶臭、沼气等有害气体。这就是固体废物污染。还有噪声污染,我们都有切身体会。还存在有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
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现在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 1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2001年),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
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有227亿吨,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1万吨,烟尘217万吨。
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产生了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最可怕的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为农产品大量的是食品。这几年在我国就出现了几起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食油的典型案件。当然农业污染最普遍的是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我们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在身体内富集,危害我们的健康。最可怕的还有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造成富集,长时期地积累在植物中和生物体内,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农业污染还通过土壤、废水、固体废物大面积地污染空气和水域,治理起来有更大的难度。
环境污染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约占三分之一,受到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各占三分之一。水环境质量,全国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Ⅰ—Ⅲ类水质,也就是水质比较好的,占29.5%。Ⅳ类水质,也就是受到轻度污染的,占17.7%。Ⅴ类和劣Ⅴ类,也就是受到严重污染的,占52.8%。声环境。交通噪声:9.5%的城市污染严重,16.5%中度污染,48.7%轻度污染,25.3%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6.3%污染较重,49.4%中度污染,33%属轻度污染,只有11.3%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2、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同学们,生态破坏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同学们也许看过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这个栏目,由赵忠祥主持的。还有《动物世界》,里面就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识。比方说:在一片草原上,有食草动物:野羊、斑马、野牛等等,也有食肉动物:老虎、豹子、狮子等等。它们总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在的。这就叫平衡。如果我们把食肉动物都消灭掉,把老虎、豹子、狮子都消灭。那么食草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繁殖,它们要吃大量的草,会把草原吃光,吃得没有草吃了,结果食草动物自己也就无法生存了,这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有的专家把它叫做“网平衡”,也有的专家把它叫做“平衡金字塔”。生态平衡的科 学概念解释不太好懂,它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结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信息的传递畅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从总体上讲是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全球的平衡。它又分成各种各样若干个系统。比如陆地系统、海洋系统。专家们为了研究的需要,又把它分成更多地系统,比如高原系统、平原系统、工业系统、农业系统,还有城市系统、农村系统等等。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问题很多,比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等。
森林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世界上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我国近10年来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就达18种,受到灭绝威胁的野生动物达近千种。现在全球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达5000种,导致与之相关联的4万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生命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就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千千万万的植物、动物组成了金字塔塔身,塔身受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3、保护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都要吃饭穿衣,都要消耗资源。同样,每个人都要排放污染物。如果我国每人每天多用1公斤水,一天就要多消耗130万立方米,一年就要多消耗4.8亿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特大型水库。同样,如果我国每个人每天多排放1公斤废水,多排放1公斤废渣,全国人民一年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天文数字。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长江、黄河,有丰富的资源,我国资源的总量,在许多方面都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如果把这些资源除以13亿人口,人均所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比如淡水资源,我国拥有地面水稳定径流量2.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但是,如果计算人均淡水占用量,用2.62万亿立方米除以13亿人口,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有2016立方米,排到了世界第88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我国北方缺水严重,国家正在计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的水调到北京去,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还有其他自然资源也是 这样,我国人均耕地占用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7%,我国用占世界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上面讲的就是我国国情的“乘除法”,我们想任何事情,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进行环境建设。同时,我国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现在也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还有,我国西北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由于干旱、森林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垦等原因,沙漠化严重。每年沙化土地约3000平方公里,比我们当阳市的面积还要大,现在北京、西安等许多大城市每年都要发生沙尘天气,甚至出现沙尘暴,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说,保护环境对我国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就是涉及国家长远的、全局的基本政策,因而需要优先考虑,必须全面地长期地坚持执行。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也许同学们会问:现在我们地球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能不能把人类送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呢?同学们展开幻想的翅膀,去进行大胆地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科学地看待这个现实,虽然我国把杨利伟送到了太空,人类的足迹也踏上的月球(美国已成功登月)。最近美国又把机器人送上了火星。但是,就目前我们已经获得的资料,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星球适宜人居住,月球上没有水,火星上现在也没有发现水。另外,如果今后真的发现某个星球适宜人类居住,如果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成本也实在太高,那也一定非常非常遥远,还没有我们今天保护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要合算得多。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现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二、怎样保护环境?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怎样保护环境? 首先,必须加速经济发展。
让我们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人民富裕了,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投入生态建设。我们保护环境,是要创造现代生态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学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识,将来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环境污染严重是突出的环境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时,我们要治理已经有的污染源。原来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减轻。为了防治污染,我们国家不仅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还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只要我们严格地依法办事,就可以实现污染防治的目标。
第三,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也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1999年国家作出决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从2002年开始,国家又有计划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国家还进行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我们当阳市2000年4月10日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现在,国家又在全国开展生态盛生态市、县的创建活动。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同样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等等。
第四、要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环境保护同样要严格依法办事。现在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是有法可依了,关键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环保工作区域大、工作繁重,执法不严的问题确实存在。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揭露了一批违法的环境案件,在电视上都暴了光,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要我们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管理,可以少花钱而控制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环境科学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何科学地保护环境,还有许多深刻的课题需要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我们在考虑如何治理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就提出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等等观念;当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治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又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党的十六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现在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环境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所以我们必须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搞好环境保护,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六,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这个全局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全球的整体性,所以环境保护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定。联合国也设立了“环境规划署”这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全世界的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也参加这些协定的签订。
三、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同学们可能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样的口号: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也许要问:我是一个学生,我能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能!完全能!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下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爱护花草树木。
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认识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爱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一种物种如果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现在的科学水平技术来说,想让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同学们要爱鸟护,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和有益天敌。
3、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任何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比方说: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方便,有许多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饭盒、筷子、方便袋、纸巾。一次性用品是一种对资源的很大浪费,也是对环境很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塑料制品,它们进入环境以后很难降解,在很长的时间对环境都有危害,据有关科学家测算,有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100年都有危害。其实,使用一次性用品也不卫生,有些一次性用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当遇到高温的时候它们更容易分解,进入我们人体。所以我们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厉行节约。
资源紧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实际上就是节省了资源。例如,纸是用木料制成纸浆做成的,我们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森林。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铝粉、锑粉和无机盐。当鞭炮点燃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四处飞扬,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烟尘和纸屑落在地面上,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同时,爆炸声如雷贯耳,据测定,普通鞭炮爆炸时噪声在100至120分贝之间,而单个闪光雷爆炸的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7 鞭炮还经常炸伤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唱卡拉OK、看电视放小音量,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爱护环境卫生)。
8、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9、向有关部门检举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提倡当面指责)。
10、刻苦学习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准备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同学们,环境保护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广泛的前途。现在,在我国重点大学里都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技大,都有环境保护系。环境科学涉及面很广,它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综合学科。环境科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还有许多科学高峰等待同学们攀登。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要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欢迎大家投身环境保护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建设好生态文明,把祖国建设得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新鲜、环境更优美!
第三篇:环境保护教育(讲稿)
官仓镇中心学校环境保护教育
(讲 稿)
讲解人:王正安
为了使我们自己的家乡更美丽、环境更干净、空气更清新、生活更舒心,全靠我们每一个公民,共同携起手来,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作为我们小学生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我们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注意自己身边的小事,首先自己不能去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事。
二、时时刻刻记住:“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要以“我”的行动,影响自己身边的人,以“我”的行动带动身边人,让更多的人也像我一样,时时刻刻都参加到环境保护中来。
三、从小事做起:(1)、在任何地方,都不会乱扔果皮、纸屑之类的垃圾;
(2)、在任何地方,只要看见有可拾垃圾,都要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箱;(3)、在任何地方,只要看见有乱扔垃圾的人和事,都要主动进行劝导或制止;
(4)、在家里,要主动影响自己的家人,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家人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5)、始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洗衣服、勤洗脸、勤剪指甲、勤理发;(至少每个星期换洗一次衣服、洗一次澡、每天早晨必须漱口洗脸、晚上必须漱口和洗脸洗脚;自己的房间每天清理一次,并开窗通风1小时。)(6)、不乱吃零食、少吃生食。
二O一五年六月四日
第四篇: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讲稿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讲稿
马秀萍
同学们、广大团员:
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二、怎样保护环境?
三、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环境?简单地说,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应该清楚三点:保护环境的“环境”,与环境卫生所指的“环境”不同,一是保护环境的范围要大得多,很大很大;二是环境是资源;三是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二个:一个是环境污染,第二个是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严重。
说到环境污染,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体会,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污染的情况。比方说汽车从我们身边开过,会扬起灰尘,汽车还排放尾气,这就是一种空气污染。还有许多工厂都要排放废水,工厂生产需要使用干净的水,这些干净的水经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水里边加进了许多污染物质,变成了废水,工厂再把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里去,就会污染河流、水渠、湖泊、水库,甚至是大海,这就是水污染。工厂在生产中还产生一些废渣,我们又叫它固体废弃物。我们生活中也产生许多废渣,我们叫它生活垃圾,这此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也会污染土壤、水域、空气,它在自然界还发生变化,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产生恶臭、沼气等有害气体。这就是固体废物污染。还有噪声污染,我们都有切身体会。还存在有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
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现在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2001年),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
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有227亿吨,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1万吨,烟尘217万吨。
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产生了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最可怕的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为农产品大量的是食品。这几年在我国就出现了几起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食油的典型案件。当然农业污染最普遍的是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我们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时间长了,就会在身体内富集,危害我们的健康。最可怕的还有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造成富集,长时期地积累在植物中和生物体内,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农业污染还通过土壤、废水、固体废物大面积地污染空气和水域,治理起来有更大的难度。
环境污染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约占三分之一,受到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各占三分之一。水环境质量,全国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Ⅰ—Ⅲ类水质,也就是水质比较好的,占29.5%。Ⅳ类水质,也就是受到轻度污染的,占17.7%。Ⅴ类和劣Ⅴ类,也就是受到严重污染的,占52.8%。声环境。交通噪声:9.5%的城市污染严重,16.5%中度污染,48.7%轻度污染,25.3%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6.3%污染较重,49.4%中度污染,33%属轻度污染,只有11.3%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2、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同学们,生态破坏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什么是生态平衡呢?同学们也许看过中心电视台《人与自然》这个栏目,由赵忠祥主持的。还有《动物世界》,里面就介绍了许多生态平衡的知识。比方说:在一片草原上,有食草动物:野羊、斑马、野牛等等,也有食肉动物:老虎、豹子、狮子等等。它们总是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存在的。这就叫平衡。假如我们把食肉动物都消灭掉,把老虎、豹子、狮子都消灭。那么食草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繁殖,它们要吃大量的草,会把草原吃光,吃得没有草吃了,结果食草动物自己也就无法生存了,这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大自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体系,因而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平衡。有的专家把它叫做“网平衡”,也有的专家把它叫做“平衡金字塔”。生态平衡的科学概念解释不太好懂,它是这样解释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结稳定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运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信息的传递畅通,这种相对稳定状态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从总体上讲是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全球的平衡。它又分成各种各样若干个系统。比如陆地系统、海洋系统。专家们为了研究的需要,又把它分成更多地系统,比如高原系统、平原系统、工业系统、农业系统,还有城市系统、农村系统等等。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问题很多,比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等。
森林对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世界上的森林大约减少了1/4。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受到威胁的是人类。我国近10年来发现已经灭绝的珍贵野生动物就达18种,受到灭绝威胁的野生动物达近千种。现在全球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达5000种,导致与之相关联的4万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生命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就是金字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千千万万的植物、动物组成了金字塔塔身,塔身受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3、保护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都要吃饭穿衣,都要消耗资源。同样,每个人都要排放污染物。假如我国每人天天多用1公斤水,一天就要多消耗130万立方米,一年就要多消耗4.8亿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特大型水库。同样,假如我国每个人天天多排放1公斤废水,多排放1公斤废渣,全国人民一年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天文数字。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长江、黄河,有丰富的资源,我国资源的总量,在许多方面都排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假如把这些资源除以13亿人口,人均所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比如淡水资源,我国拥有地面水稳定径流量2.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但是,假如计算人均淡水占用量,用2.62万亿立方米除以13亿人口,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有2015立方米,排到了世界第88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我国北方缺水严重,国家正在计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的水调到北京去,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还有其他自然资源也是这样,我国人均耕地占用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7%,我国用占世界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上面讲的就是我国国情的“乘除法”,我们想任何事情,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和决策。
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进行环境建设。同时,我国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现在也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还有,我国西北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由于干旱、森林植被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垦等原因,沙漠化严重。每年沙化土地约3000平方公里,比我们当阳市的面积还要大,现在北京、西安等许多大城市每年都要发生沙尘天气,甚至出现沙尘暴,形势十分严重。所以说,保护环境对我国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这样,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就是涉及国家长远的、全局的基本政策,因而需要优先考虑,必须全面地长期地坚持执行。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也许同学们会问:现在我们地球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能不能把人类送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呢?同学们展开幻想的翅膀,去进行大胆地设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科学地看待这个现实。虽然我国把杨利伟送到了太空,人类的足迹也踏上的月球(美国已成功登月)。最近美国又把机器人送上了火星。但是,就目前我们已经获得的资料,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星球适宜人居住。月球上没有水,火星上现在也没有发现水。另外,假如今后真的发现某个星球适宜人类居住,假如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成本也实在太高,那也一定非常非常遥远,还没有我们今天保护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要合算得多。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现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二、怎样保护环境?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怎样保护环境?
首先,必须加速经济发展。让我们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人民富裕了,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投入生态建设。我们保护环境,是要创造现代生态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学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把握更多地文化知识,将来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环境污染严重是突出的环境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时,我们要治理已经有的污染源。原来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减轻。为了防治污染,我们国家不仅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还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只要我们严格地依法办事,就可以实现污染防治的目标。
第三,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也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1999年国家作出决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从2002年开始,国家又有计划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国家还进行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我们当阳市2000年4月10日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现在,国家又在全国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的创建活动。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同样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等等。
第四、要严格执法,加强环境治理。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环境保护同样要严格依法办事。现在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是有法可依了,要害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环保工作区域大、工作繁重,执法不严的问题确实存在。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揭露了一批违法的环境案件,在电视上都暴了光,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要我们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治理,可以少花钱而控制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环境科学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何科学地保护环境,还有许多深刻的课题需要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我们在考虑如何治理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就提出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等等观念;当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治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又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党的十六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现在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环境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所以我们必须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搞好环境保护,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六,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这个全局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全球的整体性,所以环境保护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定。联合国也设立了“环境规划署”这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全世界的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也参加这些协定的签订。
三、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同学们可能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样的口号: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保护环境,造福子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也许要问:我是一个学生,我能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能!完全能!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下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爱护花草树木。
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熟悉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爱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非凡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一种物种假如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现在的科学水平技术来说,想让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同学们要爱鸟护,不吃野生动物,非凡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和有益天敌。
3、注重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废弃物假如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任何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假如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比方说: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重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方便,有许多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饭盒、筷子、方便袋、纸巾。一次性用品是一种对资源的很大浪费,也是对环境很严重的污染。非凡是塑料制品,它们进入环境以后很难降解,在很长的时间对环境都有危害,据有关科学家测算,有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100年都有危害。其实,使用一次性用品也不卫生,有些一次性用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当碰到高温的时候它们更轻易分解,进入我们人体。所以我们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厉行节约
资源紧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实际上就是节省了资源。例如,纸是用木料制成纸浆做成的,我们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森林。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铝粉、锑粉和无机盐。当鞭炮点燃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四处飞扬,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烟尘和纸屑落在地面上,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同时,爆炸声如雷贯耳,据测定,普通鞭炮爆炸时噪声在100至120分贝之间,而单个闪光雷爆炸的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鞭炮还经常炸伤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唱卡拉OK、看电视放小音量,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爱护环境卫生)。
8、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9、向有关部门检举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提倡当面指责)。
10、刻苦学习知识,增强环保意识,预备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漂亮。
同学们,环境保护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要刻苦学习,打好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建设好生态文明,把祖国建设得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新鲜、环境更美丽!
第五篇:环境保护知识竞赛2014
环保知识竞赛题库
判断题
1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2我国绿色食品标志是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组成。(√)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 为噪声。(√)4 我国不是个贫水的国家。(×)社会上广泛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为白色污染。(√)无污染,绿颜色的是绿色食品。(×)
7.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大熊猫。(√)
8.热带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9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谁污染,谁付费”是国家的环保政策。(√)土壤也会被污染。(√)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
13绿色植物可以降低噪声。(√)
14草坪可作为环境中的“吸尘器”和“灭菌器”。(√)
15.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16、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17、绿色社区就是绿化社区。(X)
18、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20、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21、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2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3、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4、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5、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26、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可以拨打12369免费电话,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投诉。(√)
27、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X)
28、排污收费行政处理决定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通知当事人。(X)
29、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0、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X)
32、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X)
33、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34、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35、水电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X)
36、建筑及装饰材料、通风空调系统、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隐性杀手”。(√)
37、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38、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越多越好。(X)
3平时,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 为噪声。(√)我国不是个贫水的国家。(×)社会上广泛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为白色污染。(√)7 无污染,绿颜色的是绿色食品。(×)
8.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大熊猫。(√)9.热带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10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途径。(√)骑自行车外出是环保时尚的。(√)“谁污染,谁付费”是国家的环保政策。
(√)13 土壤也会被污染。(√)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15 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16 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
17臭氧是有害健康的元素。
(×)18绿色植物可以降低噪声。
(√)
19草坪可作为环境中的“吸尘器”和“灭菌器”。(√)20废旧电池是危险有毒废物。(√)
2.用布袋代替胶袋是环保的行为。(√)2.电磁场会危害人体健康。(√)
23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是有刺激味的。(×)24汽车尾气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物质。(√)25.白天在公共场所应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
26.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27.一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应提倡植树造林。(√)28.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资源。(√)
29.我国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30.21世纪是环保世纪。(√)
31.塑料瓶不是可回收的资源。(×)32.玻璃是可回收的资源。(√)33.报纸是可回收的资源。(√)3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资源。(√)
35.在有树林分布的公园里,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新鲜,因为这里灰尘少,还与树木的光合作用有关。(√)
36.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7.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是一氧化碳。(×)
38.我们国家负责环境保护的最高机构叫做国家环境保护部。(√)39.夏季是室内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
40.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一次性商品。(×)41.废电池对环保的危害很小。(×)
42.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标准。(×)
43.我国环保事业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4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徽是大熊猫。(√)45.太阳能属于绿色清洁能源。(√)46.每年4月7日是世界无烟日。(√)
47.燃烧生活垃圾对大气层会产生污染。(√)48.我国的植树节是从1979年开始的。(√)
49.经常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属于环保的行为。(×)
50.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无限的节约生活,会直接降低我们的生活标准。(×)
51.提倡、低碳生活并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而是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基础上,实行节能减排。
(√)
52.过年的时候少放鞭炮、少开私家车也是低碳环保的行为。(√)53.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54.多植树是环保的表现。(√)55.煤炭属于绿色清洁能源。(√)
56.虫眼越多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57.出门之前关上电视、关掉电灯这是环保的行为。(√)58.酸雨对人体有危害。(×)
59.过度运动是环保的行为。(×)60.环保活动我们应该大力提倡。(√)
选择题:(5道填空题也在此出)
1.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每年(B)举办。A.3月12日 B.4月22日 C.5月12日 D.7月22日
2.对于过期的化妆品怎样处理(C)
A.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B.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 C.扔进有毒有害垃圾桶 D.继续使用,不要浪费
3.垃圾分类最早从哪个国家开始(C)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4.我国的爱鸟周是每年(B)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A、三 B、四 C、五 D、5.塔里木盆地中心生长着我国古老树种“沙漠英雄”——(B)的原始森林。
A.梭梭 B.胡杨 C.红柳
6.工业三废是指(C)。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7.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B)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A.节电与电能 B.光与光能 C.节能与能源 D.核与核能 8 冷冻食品的制造要使用(B)倍于新鲜食物的能量。A.二 B.五 C.六 D.十
9.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_A__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 10.按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_____ 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B)
A、Ⅰ B、Ⅱ C、Ⅲ D、Ⅳ
11.PH值小于___的雨水称为酸雨,小于___被称为重酸雨。C A、5.6 4.9 B、7 4.9 C、5.6 4.5 D、7 4.5
12.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B)。
A.0.275 B.0.785 C.0.89 D.1.25
13.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C)%为宜,放得过多和过少都费电。A.100 B.60 C.50 D.80
14.根据空气_______与高度的关系把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热层)、外大气层(外层)(A)
A密度 B厚度 C温度
15.一节1号电池能使_____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A)
A、1平方米 B、1000平方米 C、10平方米 D、100平方米
16.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选出你听说过得正确的(C):
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24年 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83年 C.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17..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的最严重的破坏是:(C)
A.城市、交通建设占地 B.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D.使用化肥使土壤酸化板结
18.关于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C)
A.实行计划生育 B.划定农田保护区 C.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土地沙漠地
19.达到同样照明效果,一支好的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约(10%—20%)A、10%-20% ; B、30%-40%; C、70%-80%。
20.现代化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三类?
A、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B、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工业处理法 C、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化工处理法 D、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21.在垃圾分类时把废纸放入哪个颜色的垃圾桶中?(B)
A.黄色B.绿色C.棕色D.白色
2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多少吨有机肥料(B)
A、0.1 B、0.3 C、0.8 D、0.5
2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__b_,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24.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是,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A),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A基本控制 B完全控制 C彻底消除 D部分消除
25.创建绿色社区的硬件要求较多。其中,哪项不是硬件必备的(C)。A、节水节能设施 B、社区绿化 C、建有亭台池榭。
26.汽车尾气中至少含有(C)种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A、50至100 B、100至150 C、150至200
27.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C)。
A、一次性用品 B、纸制品 C、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28.人们常把什么植物当作空气监测的指示植物?(A)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29.一只燕子一个夏季能捕捉多少只苍蝇、蚊子,对控制疾病有重要作用。C A、80万 B、100万 C、120万 D、140万
80.3月22日, 2月2日, 3月12日, 4月22日分别是什么纪念日?(A)A.世界水日 世界湿地日 中国植树节 世界地球日
B.世界湿地日 世界水日 中国植树节 世界地球日
C.中国植树节 世界湿地日 世界水日 世界地球日
D.世界地球日 世界湿地日 世界水日 中国植树节
30.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c__保护动物。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1.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d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32.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c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33.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a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4.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35.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C)。
A.12315 B.148 C.12369 D.12596
36.环保“三同时”制度是指(B)。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37..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是(A)。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39.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是(D)。
A.2000年5月 B.2020年1月 C.1998年12月 D.1999年10月12日
40.新疆的动植物王国,被称为神秘莫测的仙境的是(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哈纳斯 B.天池 C.阿尔金山
41.如果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能节约准煤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C)。A.15万吨 B.21万吨 C.18万吨 D.13万
42.妙用空调可节能。空调制冷时,室温调高(c)℃,制热时,室温调低(b)℃,均可省电10%以上。
A.1,2 B.2,1 C.1,1 D.2,2.43.地球表面虽然约70%被水覆盖,但能直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A)
A、1% ; B、10% ; C、20%。
44.我们每天都十分舒适地回到自己温馨的家,但是我们的家里也有污染,你知道你的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
A、卧室; B、客厅; C、厨房; D、洗手间。(厨房)
45.使用空调消耗电量很大,夏天调到多少度既相对舒适又省电?——
A、25度; B、26度; C、24度; D、18度。(26度)46.下列哪一种物质对河流或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最小?——
A、纽扣电池; B、洗衣粉; C、洗涤剂; D、食用碱。(食用碱)
47.下列哪一种发电方式采用的不是可再生能源?——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生物质能; D、核能。(核能)
48.“酸雨现象”属于(D)。
A.自然灾害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大气污染
49.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B)。
A.4月22日 B.6月5日 C.3月12日 D.3月25日
50.发展低碳的目的是(B)。
A.节约能源 B.应对气候变化 C.治理环境 D.突发奇想
5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D)经济。
A.市场 B.计划 C.泡沬 D.生态
52.以下可以减少碳排量的做法是(C)。
A.将杂物放在汽车后备箱 B.多吃肉制品 C.穿棉质衣物 D.不用电脑时选择待机
53.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54.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C)。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D.碎木
55.以下哪种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质最多?(B)
A.水煮鱼 B.烤羊肉串 C.炒面 D.煎饼
56.2009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第(A)次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其中特别提出技术创新是关键。
A.一 B.二 C.三 D.四
57.(A)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然而实际进展与预期相去甚远。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京都议定书》 C.《巴厘岛路线图》 D.《哥本哈根协议》
58.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A)。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 D、5年
59.合理的节能着装包括(B)
A.夏天穿西装打领带 B.秋冬两季加穿毛衣 C.冬天女士穿裙子 D.冬天男士穿衬衫
60.汽车在什么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A)
A.停车状态开发动机 B.高速行驶 C.中速行驶 D.超高速行驶
61.以下哪个是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正在采取的行动(A)
A.使用无氟制冷剂 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C.使用无磷洗衣粉 D.少用煤
62.色彩浓艳的衣服一般所含(A)的含量偏高。A.甲醛 B.乙醛 C.铅 D.汞
63.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B)中毒?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64.据估计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A)吨。
A.1.5 B.2.7 C.5.8 D.6.8
65.大自然中口香糖的分解约需要(B)年。
A.1-2 B.3-4 C.5-6 D.8-10 66.工厂废弃物中的汞可能造成食物的汞污染,引起人类的慢性汞中毒,以下几种食品受重汞污染可能性最大的是(B)。
A.牛肉 B.海鲜 C.青菜 D.西瓜
67.固碳也叫碳封存,包括(C)
A.物理固碳和化学固碳 B.生物固碳和化学固碳 C.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 D.物理固碳、化学固碳和生物固碳
68.对于保护候鸟,下面的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A、只要保护好它的繁殖地就行; B、要保护好水源; C、要保证候鸟有充足的食物; D、严禁捕杀行为。(只要保护好它的繁殖地就行)
69.当我们修建公路时下列哪些方面你认为是必须要考虑的?——
A、绕开保护区; B、为动物穿越公路修建通道; C、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D、A、B、和C都需要考虑。(A、B、C都要考虑)
70.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电能,请问我国发电主要靠什么?——
A、水力; B、燃煤; C、核能; D、石油。(燃煤)
7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什么太多 ——
A、人和建筑物多; B、公园和草地多; C、白天和黑夜多。(人和建筑物多)
72.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 亡,一般称为(A)。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湖泊氧化 D重金属物质污染
7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B),居世界第88位。
A 1/2 B 1/4 C 1/8 D 1/10、判断题:
1、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
2、绿色社区就是绿化社区。(X)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X)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
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9、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
10、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1、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
12、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
13、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X)
14、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X)
1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6、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动物。
(X)
17、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
18、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质是多氯联苯。
(X)
19、1997年12月9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
(√)20、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21、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危害。
(√)
22、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都可以拨打12369免费电话,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投诉。
(√)
23、长期饮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X)
24、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清洁状态。(X)
25、一物种的灭绝预示着有很多物种也可能面临灭亡。(√)
26、排污收费行政处理决定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通知当事人。(X)
27、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8、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9、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X)30、绿孔雀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X)
31、我国从宪法到环境保护法,从各种资源保护法到污染防治法,都体现了“人人享有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的权利”。(√)
3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3、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34、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35、水电是对环境友好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X)
36、建筑及装饰材料、通风空调系统、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隐性杀手”。(√)
37、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38、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越多越好。(X)
39、“可持续发展”源之于环境保护,但它是一个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的概念。(√)40、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X)
41、饮用水越纯净越好。(X)
二、单选题:
1、地球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广泛使用和排放(C)而造成的。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氟氯烃类
D、氮氧化物
2、(C)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A、大气圈
B、水体圈 C、土壤圈
D、生物圈
3、如果一个地区的(C)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A、铁
B、硒
C、碘
D、钙
4、生态系统中的“(A)”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还原者
5、自然保护区(C)部分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任何
6、我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在(D)。A、武夷山 B、梵净山 C、兴安岭 D、张家界
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提起环境侵权诉讼的时效和举证责任的承担形式是(D)。
A、二年,举证责任正置
B、二年,举证责任倒置 C、三年,举证责任正置
D、三年,举证责任倒置
8、(A)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供应者。
A、海洋
B、降水
C、湖泊
D、河流
9、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B)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A、1962
B、1972
C、1982
D、1992
10、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A)举行。A、巴西
B、美国
C、瑞士
D、日内瓦
1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C)。
A、4月5日
B、5月5日
C、6月5日
D、7月5日
12、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B)。
A、2月12日
B、3月12日
C、4月12 D、5月12日
13、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C)8月在北京召开。A、1971年 B、1972年
C、1973年
D、1974年
14、含磷洗衣粉中的(B)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A、磷酸
B、磷酸盐
C、甲醛
D、二氧化碳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C)起实施。A、5月1日
B、7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6、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了(B),联合国因此把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A、40亿
B、50亿
C、60亿
D、70亿
17、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B)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A、社会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经济
D、经济与环境
18、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会徽中的动物形象是(C)。
A、丹顶鹤
B、白鳍豚
C、大熊猫
D、扬子鳄
19、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在(D)。
A、俄罗斯
B、朝鲜
C、日本
D、中国 20、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A)。
A、蓝鲸
B、长颈鹿
C、非洲象
D、鲨鱼
24、(C)是在联合国环境署推动下制定并于1992年6月通过的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法律文件。A、《人与生物圈计划》 B、《巴塞尔条约》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湿地公约》
25、空气污染指数值在101-200范围时,空气质量为(C)级。A、一
B、二
C、三
D、四
2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B)的颗粒物。A、5μm
B、10μm C、15μm
D、20μm
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区、文教机关区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C)分贝。
A、30
B、40
C、45
D、50
28、下列物质中(B)不属于国际公约禁用的12种有机污染物。A、滴滴涕
B、氯苯
C、多氯联苯
D、二恶英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A)起施行。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4月1日 3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C)的首都。
A、泰国
B、瑞士
C、肯尼亚
D、美国
31、酸雨是指pH值(C)的大气湿沉降,包括雨水、冰雪、雾露等。A、>5.6
B、>7
C、<5.6 D、<7 32、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A)一书中第一次揭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污染。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物种起源》
D、《增长的极限》
33、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A.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重点保护动物和次重点保护动物
C.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