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稿-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5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千年前,中国人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而且只用了几十年,令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
现在,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全世界都在为中国式发展鼓掌叫好。可是,只有我们真真正正生活在中国的子民知道,这繁华的背后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变得如此珍贵。
国内污染影响整个世界;中国紧邻化工企业的癌症村;污染物让粮食镉的含量全部超标,中国已经有八百万英亩的土地被重金属严重污染。中国正在成为最大电子垃圾倾倒场;垃圾焚烧炉的不合理设计污染大气;即将遭遇核冬天般的极寒天气;日益严峻的淡水危机;藻类大爆发;把石油焦当燃料;空气污染严重,死亡人数惊人。
基于此现状,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西藏自治区普兰县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五年来这里有3万多头牛羊退出,肥沃的水草地,现在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多年罕见的黑颈鹤来这里筑巢了。今年,又有100多只黑颈鹤在这里安了家。我们予以尊重,予以生存领土。自然休养、生态补偿,用更加尊重自然规律的保护方法,守护着这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和国际水源地。目前,中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从五年前的553个增加到602个,全国性的湿地保护体系初见规模。
生命永续的奇迹正在这里不断发生。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自然相处,就是顺从与适应的关系,我们无法改变自然,却可以循着它的规律行走,大禹治水,采取了疏而不堵,动物在地震之前,也是成群结队地迁徙。
人类和大自然比力量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可以顺应自然的力量,只要我们好好保护。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高围塘低作堰顺应山势水势,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它是古代成都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由于过度砍伐,这个曾经繁华富庶之地,变成了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贫困地区,这一切,让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忧心忡忡,为了治理长汀的水土流失,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长汀人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在长汀一次次摸索和实验下,终于找到了先种草给地表降温,草种活之后再种树的方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治理,长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68.2亩,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到生态家园的改变。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清晰判断和生动实践。
--长白山珲春的森林里,东北豹这种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身影,又频繁出现。
秦岭山脉,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在这里生活,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目前全球唯一一只野生棕色大熊猫。
美丽的南海,全球存活率不足千分之一的小海龟,被悉心呵护。长达半年的喂养可以让它们免受天敌侵害,之后回归大海。
藏羚羊曾一度遭到捕猎,最严重的时候数量从100万只下降到7万只,现在这里已经恢复到20多万只。
这五年,中国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绿色,让生命跳动。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曾一度面临退化危机的草场正在变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对大自然友善相待,这碧海蓝天、洁净沙滩,就是它给予的最好回报与馈赠。
从2013年开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接连出台,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PM2.5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建设美丽中国,还要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战。
仅2016年,中国就退出钢铁产能6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2.9亿吨。更多的企业,在依靠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的激励下,展开了生产流程的绿色再造。
在山东,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条筒子纱智能染色线正在调试。它能将每吨纱的用水量从过去的130吨压减到80吨。201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了23.9%。
福建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消灭了任何有害烟尘。这项被国外垄断了二十年的技术,已经被中国攻克。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还在建设。它们产生的电能每天能够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19.7%。
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民族的未来。
中央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化作一次次行动。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31个省市区,问责人数已超万人。
今天的中国人,对祖先休养生息的辩证法则,给出了新的诠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今天,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不再是GDP的增长,而是这些能反映出我们的生态环境正逐步变好的数据。
人类正在从生态危机中觉醒,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个选择应该是所有人类成员应有的公德和文化自觉。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同时,良好的政治建设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保障。取与舍之间起最重要的意义是平衡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能为了经济牺牲环境,而必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平衡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最后,用总书记的一句话结束本次讲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谢谢大家。
第二篇:生态文明讲稿
生态文明建设宣讲讲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及生态文明
1、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到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2、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 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方位全过程的一项神圣事业,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难以承载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自觉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主要追求数量的扩张到主要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创新“竞争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调整,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破解工业文明自身不可能克服的弱点、弊端,将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使被束缚和废弃的生产潜能得以释放,形成新的产业和增长点,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解放和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形成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生的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低耗、无公害的新型优质生产力,是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百姓需求内容在不断升级变化。我们 不仅要满足其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还要满足其对生态产品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然而污浊的大气、黑臭的河水、污染的食品等等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成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障碍之一。生态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生建设的“短板”,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还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目的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紧迫任务。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等切身利益,人人拥有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享有生态服务福利的基本权利。生态政策的制定过程必须是民主参与的过程,才能充分体现民意,才能保障民众的生态权利和社会的生态正义。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生态技术,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我国科教更加进步的动力源泉,科学创新、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条件。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和消除不良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既不可能有富足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生态文明是生活更加殷实的前提与条件。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和民生改善中存在矛盾的汇集点,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将成为其他四大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塑造新兴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建设;通过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加深上层建筑与群众需求的紧密联系,推动政治建设;通过弘扬生态文明、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环境质量,维护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这一短板不及时补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难以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三、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要精神
总书记指出,要改进干部的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表明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更加坚决,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一)“两个清醒认识”指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方向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 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清醒认识”,不仅要求我们做好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当前,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这种紧迫性,既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也体现在民生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上。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发展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水体水源污染、大范围雾霾天气、山体滑坡、土壤沙化石漠化严重,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环境质量,要求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到放心食物。但是,环境问题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有自身的规律,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客观分析、理性决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畏难、不推诿、不懈怠,努力取得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既看到希望,更充满信心。同时,要及时公开生态环保信息和治理进展,争取群众的理解和参与,为解决污染难题提供“正能量”。
“两个清醒认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一句空洞的口号,依然固守“GDP至上”的旧思维,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
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发展和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讲话中,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十八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保护优先方针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总体上看,我们对保护优先理念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甚至没有落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担心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当两者没有大的冲突、环境保护不挑战经济发展核心利益时,地方政府一般能坚持保护优先。但两者若出现矛盾,特别是涉及大的项目需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时,一些地方政府担心错过发展机会,一些官员干部担心影响政绩,就很难做到保护优先,就是做了也多是表面的、被动的、不情愿的。强调保护优先,可谓一语中的,切中了问题要害。
(三)科学谋划国土开发,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生态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谋划,为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美好家园提供了保障。
生态红线。我国生态资源丰富,但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划定生态红线,对区域内地区限制开发、重点保护。“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或脆弱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三大区域。
第一条是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指的是水源涵养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等。城市发展需要安全健康的水源,这是一条经济社会的生态保护安全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条是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保护红线。即重大生态屏障红线,可以为城市、城市群提供生态屏障。建立这条红线,可以减轻外界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和风险。广东韶关便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第三条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红线,是为保护的物种提供最小生存面积。红线就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非常紧迫。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总书记讲话中的新亮点,是科学处理发展同保护关系问题的创新思路。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 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安全红线,相当于给发展设置了一条警戒线,有利于遏制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可以说,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就要严格遵守。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四)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因此,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这一工作重点的确定,是我们党以人为本、关注群众利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是反映民意、顺应民心的具体举措。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总书记指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环境执法,搞好行业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解决一切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 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把良好的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五)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强化环保责任追究惩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成绩斐然。但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重大环境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风险日益加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后,责任追究却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很难受到应有的处罚。其结果是,政府形象受到损害,法律失去尊严,群众丧失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靠制度的严格执行提供重要保障。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导向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就能进一步让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具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和科学规范。
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强化环保责任追究制度,着重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追究盲目决策者的责任,既是一种防范,也是一种警醒。这就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引进项目时,要树立“决策终身负责制”的理念,要切实考虑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做出决策,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责任政府意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四、文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文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地处珠江、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普者黑国家4A湿地公园;有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广南坝美田园风光;有被称赞为“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广南八宝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是主要污染物污染减排压力增大。文山现在及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资源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过“十一五”减排工程的实施,现在污染物减排的空间容量已非常有限,加之全州两污项目建设配套不足,成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重要制约因素,污染减排的压力增大。
二是虽然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石漠化治理、重金属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农村环境污染逐步突出,出境河流污染治理成果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仍然较大。
三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生态理念尚需普及。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思想;少数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观念薄弱,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民间环保组织发 展相对滞后,代表公众环境利益与生态文化诉求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力量尚未形成气候。
四是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设置还不够科学,考核评价的方法还不够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监管机制效率不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尚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行和环保执法还不到位。
五、群策群力,共建“美丽文山”
州委八届三次全会指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努力建设山清水净、地绿天蓝、生态灵秀的‘美丽文山’”。建设“美丽文山”,就要群策群力,使文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使文山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一)建设“美丽文山”的总体目标
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人民的新期待,建设“美丽文山”,必须为实现这样的总目标而努力:一是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二是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体制更加完善;三是使文山作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得实效,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四是使符合文山资源环境承受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力推进;五是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41%提高到52%以上;森林蓄积量 由2010年4761万立方米提高到5776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45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1.3215吨标准煤下降到1.246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0年的1.461吨/万元下降到1.2866吨/万元,五年下降1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超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这样,文山就可以做到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绿色经济具有较强支撑力,成为美丽云南建设的示范区。
(二)建设“美丽文山”的实现途径
从自然基础、人文条件和现实状况看,文山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应该联系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的科学谋划和不懈的努力奋斗。
1.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
主要做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特、调优、调绿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引导产业聚集,实施龙头带动、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进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和各种废水、废弃物回收分级综合利用;促进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行节地型和紧凑型城乡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2.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原则,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巩固生物多样性宝库地位。
主要做法是:立足国土空间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保护重要生态 功能区,建设与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本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划定生态红线,建设合理受保护地体系、分级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以“森林文山”建设为契机,提高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平,科学实施造林工程,培育复层、混交、异龄林,控制大范围的单一树种人工造林,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切实推进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力度,强化监测预报、动态跟踪、灾害预防工作,重点建立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破坏风险防范机制。
3.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着力建设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主要做法是:干部群众要在发展实践中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真正认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全社会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道德伦理观念;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利用有关歌谣碑刻、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等推进生态文化创新,普及生态知识,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站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建立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4.积极实施青山绿水计划,继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强 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主要做法是:抓好以“森林文山”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重点片区集中连片整治和试点示范工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及治理,推行绿色建筑、低能耗、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城乡环境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噪声、恶臭、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施工和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文山市暮底河水库和小河尾水库、砚山回龙水库、西畴小桥沟水库、麻栗坡小河洞、马关大丫口水库、丘北旧城龙潭、广南东风水库和板宜水库、富宁清华洞水库水质的监测力度;加大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响水河、南利河、西洋江、谷拉河、普者黑等重点河流流域和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监测,严禁企业利用暗流和渗漏通道违法排放污染地下水源;建立健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联防联控体系,加强重点县市、乡镇,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大气污染检测预防及控制治理,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5.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
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三是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减少认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四是突出抓好我州境内实施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滇黔桂岩溶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重点小流域、生态清洁型校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以达到人与自然(水、土、植被)和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植被,一方植被保护一方水土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共存与演化的关系。
6.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依法对生态保护、环境状况进行监管,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主要做法是:以环境影响评价为切入点,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增量;加强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管理,通过常规的和专项的检查督查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加大处罚力度,彻底扭转“违法成本低、治理成本高”的现象;开展环境问题整改后的督察,逐步开展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完善跨行政区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规范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督查制度。
(三)文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深化和完善各项制度是建设“美丽文山”、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可靠保障。
1.完善区域开发保护与环境准入机制。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不同开发区域环境保护的分类指导。在马塘工业园区、三七产业园区、砚山工业园区等重点开发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制定开发方向与规模,明确环境准入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保障环境质量达标;限制开发区实行以健全功能为主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对敏感项目举行听证会,提高环境保护进入门槛,推行行业退出与限批;禁止开发区严格执行区域禁批,完善保护区管理法规,推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建共管,开展异地就业补偿试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逐步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制定完善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保护规划。
2.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撑。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国内外关键共性技术,力争突破资源综合利用、高原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石漠化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建立重点环保实验室、环保技术服务中心、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等基础平台,培育和发展各类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普及推广。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相关的宏观科技规划、研究示范、调查评估、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环保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必要的人才储备。
3.完善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将文山列为国家、省生态补偿重点州市,加大对文山的生态补偿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投入 力度,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减免行政收费等手段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碳汇交易试点,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
4.严格监督考核。
制定完善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乡镇(办)、生态文明县(市)、生态工业园区四级创建,最终创建成为生态文明州并获省命名。落实各地区和各部门目标任务分解,制定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和意见。加强对目标责任、重点任务与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对考核优良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部门实施问责。
第三篇: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1、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
3、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4、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重要治国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五、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十八大宣示的“五位一体”是什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作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五位一体”便是其中之一。“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一起抓,并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一体”。这一重要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五篇: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答: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应当承认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各主体的生态环境权,明确目标导向和标准约束两个功能评价体系且评价体系应具有预防性特征。实践中,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面临许多困惑,如环境权未获法律确认,公众参与举步维艰;环境立法缺少纲领性文件,没有总体规划;问责制度缺失、监督不足、处罚较轻,未建立有效的救济体制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必须完善生态立法,规范生态司法,严格生态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