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与蔡守秋教授商榷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与蔡守
秋教授商榷
王竹 四川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上发表《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一文(下简称“蔡文”),并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10期转载,因此笔者有幸于11月初拜读。三读全文,发现文中有许多重大失实和谬误之处,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澄清事实,并就若干问题求教于蔡守秋教授。
一、关于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
作为对话的前提,有必要作出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以便读者事先充分了解“蔡文”的相关情况,避免笔者的叙述先入为主,进而更利于理解本文的观点。
(一)“蔡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蔡文”篇幅较大(约3万字),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整个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大背景作一个铺垫,大致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绍了杨立新教授于2005年3月22日到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华环境法论坛”发表的“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讲演(此次讲演的讲稿下简称“杨讲稿”),并对“杨讲稿”的部分观点表示了肯定性的意见后,话锋转到了第二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德国民法典》90a条的不同理解”上。该部分是对“杨讲稿”中提出观点的质疑与批评,分为“(一)对轻视和贬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观点的质疑”、“(二)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特殊物’的质疑”和“(三)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三个子标题。第三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分为“(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两个部分。在文末,“蔡文”将其在对“主流法理学中‘主、客二分法’的弊端”批评时得出的结论,上升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
(二)关于注释
1.蔡文的注释问题
“蔡文”文献注释分脚注和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6、7、8、9、14为参考书,但在文中并未标出页码,而这些未标出页码的注释,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恰恰是“蔡文”曲解“杨讲稿”的关键。根据通行的学术规范,对引用文献的总结性引用,应标记涉及文献的页码;直接引用的,应标明引号中文献所在页码。笔者不辞辛劳,将“蔡文”注释涉及参考文献对应页码补充如下,以便读者查证:
参考文献6: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2-14、66、127、131页 [1]。
参考文献7: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页。
参考文献8:[美]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9~16页,第91~92页。另外,根据笔者的查证,认为还应该加上以下参考文献为宜: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4页。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于宁:《当代法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关于法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综述》,载张文显主编《新视野新思维新概念: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版 [2]。
参考文献9:[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14:王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页。
2.注释位置问题
“蔡文”的注释位置的安排,也颇费心机。“蔡文”两次提到的“德国国内法学界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该宪法条款确认了动物的宪法权利” [3],这实际上纯粹的是蔡守秋老师一厢情愿的想法(详见后文),此处仅从注释角度予以说明。根据笔者对比查证,“蔡文”注释给出的互联网地址 [4]实际上是“动物科学团体联合会”(Federation of Animal Science Societies)网站转载的CNN网站2002年5月17日的报导 [5]。“蔡文”在注释中给出的原文是“The state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protecting the natural foundations of life and animals in the interest of future.” [6]这是修订后的《德国宪法》第20a条“为了后代的利益,国家负有保护生命和动物的自然基础的责任。”对应的原文,而注释所在的位置两次均刻意安排在“使德国成为承认动物的宪法权利的第一个欧盟国家”之后,让读者稍不留神便容易误认为是被引用文献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误导式的注释范式。
3.本文的注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当然,学术规范问题并非本文主要关注的话题,在此略去不表。本文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商榷有据,采取以下注释方式:第一,对于直接引用“蔡文”话语,使用引号标记,标明在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所在页码,为节约篇幅,注释标记为“蔡文,n页”。第二,因“杨讲稿”书面仅刊载于“资讯动态”,考虑读者难以获得,在逐字对比后,提供蔡守秋教授认同的网络地址,以供读者检索,文章不作页码注释。第三,引用的网络资源,标记网址和最后访问时间。第四,网络检索数据如无特别说明,以google和百度为限,数据库检索以“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和索引数据库为限。
二、“蔡文”对“杨讲稿”的歪曲与误解
(一)关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与“杨讲稿”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此理论是在物权法不断发展,物权客体范围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杨立新教授近年来提出的对物进行类型化研究的一种新思路。考虑到部分特殊物具有的生命伦理价值和部分特殊物的特殊存在、支配和保护,我们考虑在物制度内部建立一般物与特殊物的理论框架,以便确定对不同类型的物进行不同的法律规制,因此提出建立法律物格制度:把物分为不同的法律物格,明确对不同物格的物确定不同的支配规则,明确民事主体对它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们的不同支配力,对它们进行不同的保护。我们设想,把物分为三个法律物格。第一格是生命物格,是具有生命的物的法律物格,是民法物格中的最高格,例如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就具有最高的物格地位。生命物格的物承载的是生命伦理价值,任何人行使支配权时,都要受到严格的规则限制。第二格是特殊物格,像虚拟财产、货币、有价证券、空间等,都是特殊的物,由特别的规则进行规范。第三个格是一般物格,即对原有体物体系进行的扩充和重新梳理。提出物格制度的基本目的,就是区分不同的物的类型,确定不同物格的物在民法中的不同地位,明确人的不同支配力,以及进行支配的具体规则。
提出这个设想的理论基础是,在市民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物质形态,一个是人,一个是物。法律人格是罗马法的创造,当时确立的人格制度是分等级的,分为自权人、他权人,并有人格减等制度。可见,法律人格制度在初期的时候,是分为等级的,根据人的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不同的权利。只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彻底推翻了人格不平等的制度,建立了全面平等的人格制度和人权观念,实现了人人平等的现实。在当代,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民法的物的变化必须予以重视。社会的进步引起了人格的平等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却将市民社会的最简单的物的形式,引发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单一的物的结构被打破,应当构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新型的物的制度。因此,就应当对物进行类型化。借鉴法律人格制度的基本思考,民法也应当建立法律物格制度,以适应当代物的变化,对物进行类型化的研究,确定不同的法律规则。物格制度的提出,是借鉴历史上对法律人格制度建立的基本经验,反其道而行之,法律人格制度是由复杂、多样、有等级转向简单、单一和无等级,而法律物格制度则是从简单、单
一、无等级转向复杂、多样、有等级,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创造法律物格的基本制度及其基本结构。
作为一名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老师能够注意到民法学者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是非常宝贵的。但认为杨立新教授是在“环境法论坛”上提出的这一思想,并以“杨讲稿”作为唯一评论对象,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事实上,“杨讲稿”中就明确提到了物格思想最早的来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10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501会议室召开了“精神损害赔偿专题研讨会” [7]。“在这次讨论会上,有的同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既然规定了损害特定纪念物品的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如果伤害或者致死家养的宠物狗,是不是也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由此,我就想到是否能以物格的思想来涵盖物的类型化呢?如果设立物格制度,从而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物分出各种不同的等级,把物加以类型化,是不是就会解决对动物的保护问题呢?”
此后,杨立新教授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集中研究,在《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发表《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一文(下称“杨文”,区别于“杨讲稿”)。2004年9月10日,“民商法前沿论坛”邀请杨立新教授作题为“是否可以建立法律物格制度”的讲座。“杨文”的发表和该次讲座记录的公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8]。2005年底,司法部批准了杨立新教授申请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截止到2006年底,课题组成员已经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对网络虚拟财产 [9]、尸体 [10]、动物 [11]、死胎 [12]、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 [13]、人体医疗废弃物 [14]、胎盘 [15]等纳入研究的特殊物进行了个别研究,并将相关理论写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物权法》教材 [16]。作为一名当代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很难有理由说没有看到《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蔡文”不对这一系列“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相关论文和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学术探讨,反而单独以对“杨讲稿”为批判对象,值得商榷。
(二)无中生有的引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资讯动态”是合适的学术引用对象吗?
(1)谁在引用“资讯动态”?
检索“中国期刊网”所有专业、所有论文从1979年到2006年所有论文的引文部分可以发现,只有“蔡文”引用了“资讯动态” [17]。查询“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数据库”和“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社科版)”,建库以来也没有相关引文。又以“清华大学”、“环境法”、“资讯动态”为关键词检索了互联网,仅检索到蔡守秋教授的《法律关系新论》一文的注释中引用了“资讯动态” [18],此文实际上是蔡守秋教授《调整论》 [19]一书的第二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蔡守秋教授成为在学术研究中引用“资讯动态”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人呢?
(2)“资讯动态”是什么?
“资讯动态”,是由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交流性质内部资料,不定期出刊,内容包括中心动态、国内外动态、“清华环境法论坛”讲座记录等。可见,“资讯动态”本来就是内部交流性质的信息类材料,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出发,本身就不适合作为学术资料引用,从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受到学界认同的。而“蔡文”引用“杨讲稿”所在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0],实际是指出刊日期为2005年7月1日的总第12期,这同样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注释方式。
2.“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是什么?
“杨讲稿”可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网站上下载 [21]。该记录后被原样刊载 [22]于“资讯动态”总第12期第8-16页。通过蔡守秋教授2005年9月22日重庆大学法学院的专题学术报告文稿 [23]注释5可以确认:“杨立新:《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2005年4月18日刊登。”与“杨立新民法网,2005年4月18日刊登。” [24]的讲稿内容一致。为了进一步确保准确性,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检索,发现了“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一文前后在内部整理过程中一共实际存在过的三个版本,除了前述“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和杨立新教授个人网站上刊载的讲稿,还有一份2006年3月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网站改版后重新公布的版本 [25]。
3.无中生有的独家表述——“资讯动态”上没有写什么?
(1)关于“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经过笔者逐字查看,上述三个版本均无“蔡文”所说“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的字样 [26],那么也就是说,蔡守秋老师所持“《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也根本不可能有的内容,那么“动物是人”是谁说的呢?互联网检索的结果是,只有蔡守秋老师自己认为他人使用过这样的表述 [27]。显然,作为一个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作出“动物是人”的表述。
因此,“蔡文”第二部分“(三)对将《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标题以下万余字的内容 [28],完全是蔡守秋教授无中生有,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批判。对此部分内容笔者将不作任何回应,学界自有公断。
(2)关于 “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与“立法上的败笔”
“蔡文”提到:“将“动物不是物”这一严肃的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理念解释为当代民法典中的‘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 [29]、“杨教授„„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权宜之计、是立法上的败笔” [30]。经查,“杨讲稿”无此措辞,笔者以“动物不是物”分别组合“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检索互联网和中国期刊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除了“蔡文”之外,其他文献无此表述。连“这仅仅是个别人的解释或观点” [31]都谈不上,纯属无中生有。
(三)谁在“轻视和贬低”?
1.我国学界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讨论情况
1990年8月20日《德国民法典》修订,将第一编总则编中的第二章“物”更名为“物,动物”;在第90a条中明确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对动物准用有关物的规定”。“蔡文”认为“立即引起了法学界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学界与民法学界对动物法律地位及其有关法学理论问题的争论。” [32]以笔者的涉猎范围,第一篇提到这一法律修改的是高利红博士的《动物不是物,是什么?》 [33]一文,这还得感谢郑红、贾红梅翻译的《德国民法典》由法律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 [34],否则针对这一修改的讨论可能还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延迟不止10年。关于《奥地利民法典》1988年3月10日第285a条新增规定,则要感谢张新宝教授翻译的《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于2001年12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35],相信这也是高利红博士论文没有提到这一修改的直接原因。
有意思的是,蔡守秋教授发表在《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上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一文,有如下表述:“大家知道,法律是人制定的,不同法律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甚至人有不同的定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义。例如„„有的法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人与人的关系’(即法律将物拟人化,如有的法律规定动物不是物、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则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仍然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36]。笔者冒昧求教,不知道蔡守秋教授举的例子是不是《德国民法典》?但如果是的话,何来“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
2.“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
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情况 [37],我国学界提到“动物不是物”的论文不足50篇,在这其中还有部分论文只是顺带提到了该条文 [38]。逐个查看这些文献的观点,主流学说仍然对“动物法律主体资格”持否定态度 [39]。在这样的一个讨论基础上,“蔡文”何以就认为“这种争论对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就“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突破了现代民法的‘人、物二分法’和‘主、客二分法’” [40]呢?这样的结论是否显得有些武断呢?
3.德国学界的反应
在德国民法学界,对所谓“《德国民法典》中的本意” [41]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该条提出了积极评价,但权威学者如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 Medicus)和科拉(Kolher)均认为德国动物保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将动物当作权利主体来看待的看法是荒谬的 [42]。而事实上,由于在民法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对动物的特别规定,因此德国法学界近年来的主流观点认为,动物保护思想主要应当纳入价值评判问题,如依照《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评判一项合同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或者体现于关于损害赔偿的第251条第二款第2句的特别规定等 [43]。可见,“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德国最终被作为民法内部的一条公序良俗判断标准,并体现于对动物特殊保护时的非财产性考量上,这正是德国学者对该条文经过16年司法实践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和应有地位的务实总结。
4.没有“与时俱进”便是“贬低”?
对于此事,国内部分环境伦理学者与环境法学者,给予高度的积极评价,“蔡文”更认为是“与时俱进” [44]。而民法学界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作为学术评价,均无可非议。但“冷静”的学者没有跟着“兴奋”的学者欢呼激动,作出不同的学术评价,就是所谓的“轻视、贬低” [45]吗?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只是表示有不同观点,只要能够真正做到有根有据,论证严密,就无所谓“轻视、贬低”,只有观点的赞同和反对之分。
5.“白马非马”,所以“动物不是物”? ——再看诡辩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蔡守秋教授认为主流法理学用诡辩术来否认、化解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见后文)[46],那么到底谁在诡辩呢?“蔡文”认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物具有物质性、实在物„„‘连人也可以看做物(如人物)’,人物还分大人物、小人物” [47]。这种调侃真是让我等耳目一新。可见,“蔡文”理解“动物不是物”体现出一种语言上的路径依赖,认为动物就是“动的”物,这实际上是混淆了语言逻辑与形式逻辑,试问,是否可以因此推导出植物就是“植的”物,生物就是“生的”物呢?
这样理解“动物不是物”的观点,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名家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诡辩论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有三点诡辩,与“蔡文”逻辑相应的是第一点:“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句话在逻辑学上指的是 “马”、“白”、“白马”这三者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白”是颜色,“马”是形状,两者本身就已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怎么能综合成“马”这一种动物呢?
没有想到,公孙龙的诡辩竟然形式上契合于主流的拼音语言。据学者考证,“动物不是物”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法律规定中,而在语言学不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是因为在立法规定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动物不是物”的国家,其立法语言中的物和动物并无种属关系 [48]。所以,上述三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起码在语言上容易让人接受,没有字面上的矛盾。根据笔者的进一步考证,在除现代汉语之外的其他世界主流语言中,“动物不是物”的表述都不存在字面矛盾:在除众所周知的英语为“Animals are not things”外,德语中动物为Tier,复数为Tiere;物为Sache,复数为Sachen,BGB90a条“动物不是物”表述为“Tiere sind keine sachen”。在瑞士法中,德语同前述,相应的法语为:“Les animaux ne sont pas des choses”,其中animaux为动物的复数,choses为物的复数。荷兰语为“Het dier is geen zaak”。意大利语为:“l,animale non è l,oggeto”。日语中,动物为とぶつ,物为もの,动物不是物表述为とぶつがものじゃなぃ;俄语中,动物为животное,物为вещь,动物不是物表述为“животное не
является вещью”。拉丁文动物为Animal,物为res、动物不是物为Animal non est res。如果蔡守秋教授能够参照这些语言来理解这一比较法上的新动向,在讨论 “动物不是物”时,就不会感觉存在逻辑矛盾了。说到这里,笔者倒是明白过来,其实也不必绕道外文做语言上的“体外循环”,按照古汉语的表述习惯,“动物不是物”应该表述为“兽非货也”,如果这样表述,中文也不存在问题。可见,望文生义的理解“动物不是物”,明为推导,实为诡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四)“没有说”或者“没有说全”也是错?
在一般的学术对话性文章中,大多是指出对方观点的不足或者对文章提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证,“蔡文”不但“无中生有”,还对“杨讲稿”没有提到或者没有说全的观点提出高标准,耐人寻味。
1.没有说“环境法”
“蔡文”指出,杨立新教授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时,并没有说“因为„„它违反了环境资源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 [49],因此值得检讨。言下之意,凡则“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者,不但要反对,还必须用环境法的观点进行反对,还必须“论及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理和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 [50],否则还是不完全符合“蔡文”的标准。笔者认为,从民法角度出发,认为“因为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它违反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民法社会的基本秩序”,所以“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瑕疵。人格权是近代民法学的基本范畴,驳倒一个民法学命题依据“传统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民法秩序”非常的符合正常人思维和学理规范。况且,“杨讲稿”在切入正题之前,已经作出了说明“我对环境法研究不够,所以在开讲之前,我稍微说明一点,我这次讲座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谈法律物格的思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想。”那么对于民法学对环境法学在动物保护上提出的协同意见,“蔡文”为何仍然提出如此的高标准,笔者深表不解。
2.没有说“动物权利”
“蔡文”问到:“不知什么原因,杨教授从不谈‘动物权利’,而只谈‘动物人格权’。笔者揣摸,他不可能是反对‘动物人格权’而赞成‘动物权利’,他只能是认为‘动物权利’就是指‘动物人格权’,或者他所谓的‘动物人格权’就是指‘动物权利’。” [51]通过对“蔡文”全文表述和相关文献的仔细分析,可能蔡守秋教授真的是没有看过“杨文”,也的确倒是没有刻意回避民法法律物格法律制度的相关论文,否则“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就不会被“揣摸”误认为是否定“动物权利”。“杨文”开篇便指出“对于动物权利的种种主张,归根还在于动物是否具有法律人格的问题”。这是一种民法学的理论判断,我们这里说的“权利”,就是以法律人格为前提享有的民事权利,我们否定的是动物的法律人格。至于“蔡文”及其相关文献所用的关于“动物权利”的表述,是否为同一所指,值得推敲。
我们认为,从“蔡文”和“杨文”的对比理解可以得知,“蔡文”引用文献译文中的“权利” [52]与民法学中的使用“权利”具有不同的含义。众所周知,权利有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之分,我们所说的是法定权利,指的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因此,法定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特定概念,是基于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而产生的权利。“‘道德权利’一词可以用来表达所有这样的权利:它们是先于或独立于任何法规或规章而存在的权利。‘道德权利’可初步区分为习惯的权利、理想的权利、凭良心的权利及履行的权利这四种具有特定意义的。[53]而“蔡文”所谓的“动物权利”,是“道德权利”,更多的是从道德角度所作的论述,仅具有道德的意义。如作为“蔡书”重要参考文献的环境伦理学者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一书,开宗明义便指出:“对‘权利’一词的使用带来了大量的混乱。现在,我们只需知道,有些人是在哲学或法律的特定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有的人则用它意指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所具有的人类应予尊重的内在价值。” [54]显然基于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的不同,我们不能将环境伦理学主张的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画等号。细究起来,有些法律学者根据环境伦理学赋予动物权利的主张即认为动物法律人格的存在,其实是从根本上未对法律的“权利”概念予以准确把握 [55]。
3.没有把相关学科说全
“蔡文”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不仅仅受到环境伦理学的影响,也受到当代其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它是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体现”,进而认为“是当代自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与以笛卡尔的‘主客二分化’为特征的现代科学(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长期斗争或论战的产物。”而“杨讲稿”仅仅局限于环境伦理学的影响 [56]。对此,笔者有三点浅见:
第一,请看“杨讲稿”第二部分的标题“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分析‘动物人格权论’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本来就是仅仅从环境伦理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因为“杨讲稿”反对的“动物人格权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为求谨慎,杨立新教授还提出“我主要是从事民法研究的,所以许多见解未必符合环境法界的看法,我只是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因此,自然达不到“蔡文”所要求的从整个“当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进行的“长期斗争或论战”的高度。
第二,所谓“后现代主义”,是哲学领域对现代化的一场哲学反思,“后现代科学”一词是1964年由弗洛伊德·W·马特森提出的 [57],一直面临“伪科学还是科学革命”的争议。自然科学方面,笔者曾有幸参加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相关项目 [58],也大约了解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和环境学,与这场争论几乎无关。恕晚生直言,所谓“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概念,实在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列举,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学科交叉意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三,如果“蔡文”要强求“杨讲稿”作学理上的全面列举,才能满足这种论证的全面性要求,那么根据“蔡文”的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包括“上帝” [59],笔者建议增加列举“宗教学”;为了特别照顾到文章的结论“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 [60]还要增加“哲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列举。为了保证不“挂一漏万”,建议“蔡文”修订概括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受到包括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环境伦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宗教学’、‘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可能更为全面、妥当。
三、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民法学
笔者偶然发现,“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与子标题“(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并未形成逻辑论证。那么,长达万余字的非逻辑表述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对民法学直接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
只要稍作学术观察便知道,《调整论》出版后饱受争议,蔡守秋教授作出的理论回应,集中体现在对主流法理学的“主、客二分法”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解读和八大弊病上 [61],实际上是对“蔡书”第八章“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 [62]相关内容整理、细化和延伸。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理论框架在“蔡文”中是首次在期刊论文上直接套用到了民法学,只不过主流法理学的八大弊病只有五种列举体现在民法上 [63]。正是这种直接的套用,才导致了上文提到的“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与子标题之间不形成逻辑论证的谬误。为简化叙述,论证方便,笔者将“主、客二分法”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自负为民法学的“七宗罪”,可谓“罪孽深重”;五大弊病自诊为“五种病”,可谓“病入膏肓”。两相对比,可见“蔡文”文中民法学之“无可救药”,亟待“调整论”之“灵丹妙药”,期待“药到病除”。
主流法理学到底是否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因而确有如“蔡文”所说的“七宗罪”,笔者不敢妄加评判,但至少确信自己了解民法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蔡文”所说的如下情况可能有待进一步考证,笔者将民法学的通说脚注式的补充于民法学“七宗罪”和“五种病”之后,供学界参考点评:
(二)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七宗罪”
1.对“七宗罪”的民法学注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一、二宗罪“(1)将民法社会的结构截然划分为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这两大部分,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民法人与民法物、民事主体与民事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2)将民法人截然划分为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意志)和人的身(身体)这两个方面,不重视人心和人身之问的相互联系、转化和统一,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如人的语言、行为等)”。可参照“蔡文”后文:“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应该是指不承认“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 [64],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众所周知,“法律行为”理论是民法学的核心理论,民法是权利法,权利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民法就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哪里存在所谓的“‘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 [65]?当然,中国民法学的确不研究“上帝” [66],整个大陆法系乃至英美法系的民法学也不研究上帝,是否信仰上帝是宗教信仰问题,不是法学问题。中国民法学研究“高等动物”,比如我们的物格制度,而事实上,罗马法上有许多关于“高等动物”的规定。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与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67]是不可能的。
第三宗罪“(3)将所有关系截然划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不承认或千方百计地化解介于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之间的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民法学不承认所谓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物与物的关系”,因为“主物、从物”或者类似的所谓“关系”与民法学上的法律关系不是一回事。至于“千方百计地化解”,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法律关系,也自然没有必要了。
第四宗罪“(4)认为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即“主体人”,民法中的物与民事客体是合二为一的即客体物,人永远是主体,人不能是客体;物是客体,物永远是客体,物不能成为主体。”民法学通说认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蔡文”后文的了解 [68]可以得知,“蔡文”所谓“人”,只是自然人,因此与“蔡文”有不同见解。而现代民法的民事权利客体,主流教科书都写得很清楚,包括物(物权客体)、行为(债权客体)、人格利益(人格权)、身份利益(身份权)、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等 [69]。
第五宗罪“(5)认为人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这是“蔡文”直接套用的主流法理学的第五宗罪,同时是在套用“哲学基本派别”的框架。民法学界近年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重物轻人”的“物文主义”,强调“人文主义”。“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 [70]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维,民法学界无人持这种观点。
第六宗罪“(6)认为人有内在价值和意志自由,有法律主体资格或法律主体地位、享有法律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物没有内在价值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意志自由,物没有法律主体资格、法律主体地位,没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人支配物。”不仅仅是民法学认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本观点也认为,物的确没有意志自由。我们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就是要对物进行类型化,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建立人对不同法律物格的物支配力不同、支配规则不同的新体系。
第七宗罪“(7)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只能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体现和运作,民事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的关系。”民法学的基本观点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无需更多注释。
2.结论:“七宗罪”是简单化、绝对化的贴标签
“蔡文”引用“杨讲稿”的“从民法的基本方法论或者说民法的哲学立场观察,民法社会的基本构成结构,是人与物,这是市民社会的两种基本的物质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物质形式的存在。”谈的是“物质表现形式”,这的确是民法哲学的基本看法。从上述笔者对“民法学七宗罪”所作的注释可以得出结论,“蔡文”所谓“‘主体等同于人、客体等同于物’是传统民法学理论的底线”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而民法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关于合伙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的第三主体地位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这样的认识也有些过于绝对化了。
(三)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
1.对民法学“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的分析
第一种病:“民法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僵化的、绝对的划分的弊病。” [71]这是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一“主流法理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僵化与绝对的划分的弊病” [72]直接套用到民法学的成果。“蔡文”认为“由于坚持僵化的‘人、物二分法’,民法学者无法科学、正确地回答如下问题:‘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什么’;‘克隆人、试管人、冷冻人是什么’;‘胚胎是什么’;‘人体(人的身体、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等)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权利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行为到底是人还是物’;等等。”并在后文列举了大量的众所周知的案例和知识 [73]。笔者根据民法学的基本常识和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如下:动物不是物,动物是特殊物 [74];试管人、冷冻人是人;胚胎在母体内是母体的一部分,出生后是人;人的身体不能整体的被认为是物,但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等是物 [75];人的权利就是权利,在民法上体现为民事权利;人的行为就是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上行为有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 [76]。民法学除了对上述问题有明确的观点外,还研究了蔡守秋教授没有提到的问题,如连体人 [77]、植物人 [78]、变性人、胎盘 [79]、人体医疗废弃物 [80]、基因、个人信息等。另外,“蔡文”认为“高等动物(包括今后出现的人工人、克隆人等)[81]„„可以作为人与物之外的第三种实体出现。”真不知道所谓的“人工人”和“克隆人”和高等动物是否是种属关系?以笔者所知,“克隆人”的民法定位是极具伦理争议性的话题,而这恰恰是全球伦理学界最为头痛的问题,民法不宜越俎代庖,“蔡文”给出如此确定之结论,并纳入高等动物之类,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第二种病:“民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合一为的弊病。” [82]此为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之四“主流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的对应与矛盾” [83]套用到民法学上的结论。“蔡文”认为,杨立新教授所担心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危言耸听 [84],而真正危言耸听的可能正是蔡守秋教授自己:“民法学为了维护除了人就是物的逻辑,开始了‘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逐渐将人的身体、人的器官、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克隆人都界定为物,结果异致物的泛化(包括物的所有权的泛化)。” [85]以笔者所涉猎的范围,民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法学一直坚定的认为“活人之身体,不得为法律上之物” [86],“人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与主体、客体范畴完全不搭界的概念,是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内容。“人的器官”作为人身之一部分,自然的由身体分离之时,当然为法律之物 [87]。因此,没有任何民法学理论在进行所谓的“‘物化世界’的十字军远征”,“蔡文”自己的说法才是危言耸听。另外,笔者也从未见到任何民法学者“把所有自然资源(包括水流、大气等)和整个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迁徙性动物等)都视为物”,至于“蔡文”所担心的“民法就可以将世界上所有一的东西(包括大气流、日月星辰宇宙)都可以视为民法中的物,都可以建立物权”更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对此问题,民法学早在罗马法阶段便有清醒认识,在交易中不可及的东西,如太阳、月亮、星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物 [88]。
第三种病“民法学者对类似法律条文在解释中采用双重标准的弊病” [89]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六“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人’的僵化观点,当遇到客体是人、主体是物的情况时,往往采用自相矛盾的不同标准和不同概念,将客体是人解释成客体是物,将主体是物解释成主体是人。” [90]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四种病“民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的弊病 [91]。”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三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主流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与实质” [92]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五种病:“民法学所坚持的‘只有人才有权利’的观点的弊病。” [93]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八“某些主流法理学者为了维护其‘物不能成为主体、物不能有法律权利’的观念,当出现物特别是高级动物成为法律主体或享有法律权利的事实或案件时,往往不惜采用‘以我为人的代表’、排除异已的蛮横的、武断的态度。” [94]直接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三到五种病其实都是犯了法学常识的错误,是对“客体”与“对象”的混同,这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予以了明示“一些人也是另一些人的行为作用对象即客体” [95]。关于客体和对象的差别,刘春田教授分析得简明而深刻:“对象是具体的、感性的、客观的范畴,是第一性的,它是法律关系发生的客观基础和前提”,而“客体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客体是抽象的、理性的范畴,是利益关系即社会关系,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对象即法律事实与一定的法律规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象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96]因此,当“蔡文”引用蔡守秋教授引以为豪的几个例子:“禁止买卖妇女”与禁止“买卖大熊猫”、“禁止虐待妻子”与“禁止虐待牛马”、“精神病人、白痴病人、婴孩致人损害”与“大熊猫、老虎致人损害”、“某甲打伤某乙”与“某甲打伤某狗”、“某甲监护的某精神病人致人损害”与“某甲监护的某老虎致人损害”等 [97],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解释“主、客一体化”时,只不过是在这种错误的思维上越陷越深罢了。
按照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的列举,有“三种病”民法学没有具体的犯:“主流法学中关于法律调整对象的模糊与矛盾”、“主流法理学关于法律关系概念和理论的模糊与矛盾”和“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两分法,当在法律案件或法律控制的活动中遇到不属于这两种关系的其他关系或第三种关系时,特别是遇到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采用如下诡辩术来否认、化解这种关系” [98]。笔者猜测,这是整个中国主流法学界的通病,民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还不具有“通病独占”的能力,因此不予直接套用。但按照“蔡文”的逻辑,民法学实际上也是犯了这“三种病”的,只是还不够突出,不够典型,未能独占而已。
2.结论:理论框架的庸俗化套用
“上海环境热点”网站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庸俗哲学》的千字小文章,自然比不上蔡守秋教授80万字的《调整论》来得洋洋洒洒,但道理也说得明白:“‘可持续性发展’听起来有点洋腔洋味,但它可不是舶来品,它是老祖宗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发明啊。老祖宗早就用现在已渐感生疏的高度警醒高度凝练的语言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警示后人,不要‘杀鸡取蛋’,不要‘竭泽而渔’。” [99]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重要的是意识、态度而不是理论的预设和前提的统一,否则理论框架会流于庸俗化的简单套用,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在对庸俗经济学家的批判中体现出的对庸俗哲学的批判。所谓庸俗哲学,就是学究气地、拼盘式地把通常的观点整理一番,就宣布发现了新的真理,不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而是抓住现象反对本质,对本质的无知就是其反对本质的理由。庸俗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包装陈货当作发展,越肤浅的观点越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笔者认为,保护动物不是“调整论”的专利,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解读也不是任何学科或者个人的“释经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法学领域对庸俗哲学的批判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期待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协作与对话
民法法律物格,是杨立新教授在研究民法物的制度时提出全新思想。这个课题在国内外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民法课题。我们认为,对当代物的范围的扩展,物的种类的新生,都必须在民法中进行新的界定和规制,否则,对于新类型的物就会丧失法律的规制。民法法律物格课题研究的基本宗旨,就在于研究当代民法所面临的物的种类不断扩展,法律对其进行规制的规则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民法所应当采取的基本对策。特别是目前正在制定民法典,其中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物的制度的制定,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在民法总则中,提出法律物格的概念,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物格体系,根据具体的物所处于法律物格中的不同物格,确定人对其的不同支配力,确定不同的保护方法,制定不同的支配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根据这些不同的物的种类所制定的不同规则,妥善处理有关民事纠纷,安定社会,稳定社会秩序。从理论意义上说,这是民法理论关于物的制度的最新创造,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是填补民法关于物的研究的一个空白,是在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提出这个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丰富民法总则的内容,扩大民法的社会效益,完善物权法的具体规则,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最大难点,就是当代社会的物过于庞杂,对于许多新的物的类型,民法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动物保护的问题,在激进的环保主义者的影响下,对民法理论产生了一定从冲击,比较法上的立法例也出现了“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混杂的形势面前,民法理论必须清醒,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制定科学的、可行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法规则。我们旗帜鲜明的否定对动物赋予人格权的观点,并提出了“动物法律物格的确认及其民法保护的六大立法对策” [100],这是民法学者对环保主义和保持和谐社会生态的积极响应。在保护动物的问题上,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没有根本性的分歧,具体的路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不同,但殊途同归。未来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更多的应该是协作与对话,而非谬误与曲解。民法学近年来也在逐渐开展与法理学、宪法学、经济法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还主动吸取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精髓。笔者也非常希望,部分环境资源法学者能够与民法学一道,避免曲解,平等对话,促进学科交流和法学发展。
笔者在参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完备体系的民法学理论中,创设新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困难。本文尽管对“蔡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回应,但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法理学和法哲学基础研究,集中探讨物的概念及其与财产的关系、物与物权客体的关系,分别研究具体特殊物所处的法律物格和相应的特别制度,最后整理成书出版,供学界参考、批评和指正。
注释: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博士生。本文在外文翻译上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明德民商法研习社李翀(德语、荷兰语)、李钧(意大利语)、刘隽(日语)、赵琪(俄语)、马海峰(拉丁文)等数位学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但本文文责自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 笔者之所以将若干注释精确到页,是因为“蔡文”引用文献出现若干歪曲和误导之处,如“蔡文”5页所谓“放任自流的特定资源(如公海、荒山之兽)”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之用语,乃曾氏之独有。曾世雄先生原文为“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人人各凭本事取得之。”(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公海”与“公海之鱼”,真可谓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公海、荒山之兽”可以作为整个自然资源的例子,而“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顶多是野生动物的例子,切不可混同。对曾世雄先生其他几处文献的歪曲和误导,读者可根据页码自行查证对比。
[2] 有趣的是,关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同一观点的总结性引用,从2003年到2006年,蔡守秋教授在四篇不同的文章中,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注释版本,且注释位置、内容均有变化:在2003年出版的《调整论》中标注了3个注释,涉及的5个文献均标注了页码(参见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825-826页);同年发表在《法商研究》上的论文同一文献的涉及的注释就变成了4个,但涉及的文献减少为4个,仍然有页码(参见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到2005年,同一文献的注释就只剩下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个,仍然保留了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码(蔡守秋:《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现代法学》2005年第6期);到2006年“蔡文”发表时,只剩下一个注释,并省去了所有的页码(参见蔡守秋:《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从学术规范的角度看,这似乎也是需要解释的问题。
[3] 蔡文,8、14页。
[4] http://。
[19] 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0] 蔡文,8页。
[21] http://erelaw.tsinghua.edu.cn/envLecture/hjflt_dianziban_yanglixin.doc。
[22] 为保证网上讲稿与“资讯动态”上刊载的内容是否一致,笔者专门联系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负责“资讯动态”编辑工作的同学,确认“讲稿选登”栏目的制作流程是从网上下载近期的讲稿,除文字校对外,不作任何修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3] http://sub.whu.edu.cn/sqcai/talks/t55-68.doc。
[24] http://。
[100] 参见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出处:载《判解研究》2006年第5期
第二篇: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与蔡守秋教授商榷(王 竹)
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
--与蔡守秋教授商榷
王
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上传时间:2007-6-2
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上发表《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一文(下简称“蔡文”),并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10期转载,因此笔者有幸于11月初拜读。三读全文,发现文中有许多重大失实和谬误之处,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澄清事实,并就若干问题求教于蔡守秋教授。
一、关于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
作为对话的前提,有必要作出基本问题的简要说明,以便读者事先充分了解“蔡文”的相关情况,避免笔者的叙述先入为主,进而更利于理解本文的观点。
(一)“蔡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蔡文”篇幅较大(约3万字),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整个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大背景作一个铺垫,大致介绍了杨立新教授于2005年3月22日到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华环境法论坛”发表的“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讲演(此次讲演的讲稿下简称“杨讲稿”),并对“杨讲稿”的部分观点表示了肯定性的意见后,话锋转到了第二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德国民法典》90a条的不同理解”上。该部分是对“杨讲稿”中提出观点的质疑与批评,分为“
(一)对轻视和贬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观点的质疑”、“
(二)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特殊物’的质疑”和“
(三)对将《德国民法典》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三个子标题。第三部分“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分为“
(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
(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两个部分。在文末,“蔡文”将其在对“主流法理学中‘主、客二分法’的弊端”批评时得出的结论,上升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
(二)关于注释 1.蔡文的注释问题
“蔡文”文献注释分脚注和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6、7、8、9、14为参考书,但在文中并未标出页码,而这些未标出页码的注释,恰恰是“蔡文”曲解“杨讲稿”的关键。根据通行的学术规范,对引用文献的总结性引用,应标记涉及文献的页码;直接引用的,应标明引号中文献所在页码。笔者不辞辛劳,将“蔡文”注释涉及参考文献对应页码补充如下,以便读者查证:
参考文献6: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2-14、66、127、131页[1]。
参考文献7: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2页。参考文献8:[美]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9~16页,第91~92页。另外,根据笔者的查证,认为还应该加上以下参考文献为宜:李光、任定成主编:《交叉科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4页。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于宁:《当代法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关于法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综述》,载张文显主编《新视野新思维新概念: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版[2]。
参考文献9:[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页。
参考文献14:王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页。
2.注释位置问题
“蔡文”的注释位置的安排,也颇费心机。“蔡文”两次提到的“德国国内法学界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该宪法条款确认了动物的宪法权利”[3],这实际上纯粹的是蔡守秋老师一厢情愿的想法(详见后文),此处仅从注释角度予以说明。根据笔者对比查证,“蔡文”注释给出的互联网地址[4]实际上是“动物科学团体联合会”(Federation of Animal Science Societies)网站转载的CNN网站2002年5月17日的报导[5]。“蔡文”在注释中给出的原文是“The state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protecting the natural foundations of life and animals in the interest of future.”[6]这是修订后的《德国宪法》第20a条“为了后代的利益,国家负有保护生命和动物的自然基础的责任。”对应的原文,而注释所在的位置两次均刻意安排在“使德国成为承认动物的宪法权利的第一个欧盟国家”之后,让读者稍不留神便容易误认为是被引用文献的观点,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误导式的注释范式。
3.本文的注释
当然,学术规范问题并非本文主要关注的话题,在此略去不表。本文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商榷有据,采取以下注释方式:第一,对于直接引用“蔡文”话语,使用引号标记,标明在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所在页码,为节约篇幅,注释标记为“蔡文,n页”。第二,因“杨讲稿”书面仅刊载于“资讯动态”,考虑读者难以获得,在逐字对比后,提供蔡守秋教授认同的网络地址,以供读者检索,文章不作页码注释。第三,引用的网络资源,标记网址和最后访问时间。第四,网络检索数据如无特别说明,以google和百度为限,数据库检索以“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和索引数据库为限。
二、“蔡文”对“杨讲稿”的歪曲与误解
(一)关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与“杨讲稿”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此理论是在物权法不断发展,物权客体范围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杨立新教授近年来提出的对物进行类型化研究的一种新思路。考虑到部分特殊物具有的生命伦理价值和部分特殊物的特殊存在、支配和保护,我们考虑在物制度内部建立一般物与特殊物的理论框架,以便确定对不同类型的物进行不同的法律规制,因此提出建立法律物格制度:把物分为不同的法律物格,明确对不同物格的物确定不同的支配规则,明确民事主体对它们的不同支配力,对它们进行不同的保护。我们设想,把物分为三个法律物格。第一格是生命物格,是具有生命的物的法律物格,是民法物格中的最高格,例如 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和宠物、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就具有最高的物格地位。生命物格的物承载的是生命伦理价值,任何人行使支配权时,都要受到严格的规则限制。第二格是特殊物格,像虚拟财产、货币、有价证券、空间等,都是特殊的物,由特别的规则进行规范。第三个格是一般物格,即对原有体物体系进行的扩充和重新梳理。提出物格制度的基本目的,就是区分不同的物的类型,确定不同物格的物在民法中的不同地位,明确人的不同支配力,以及进行支配的具体规则。
提出这个设想的理论基础是,在市民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物质形态,一个是人,一个是物。法律人格是罗马法的创造,当时确立的人格制度是分等级的,分为自权人、他权人,并有人格减等制度。可见,法律人格制度在初期的时候,是分为等级的,根据人的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不同的权利。只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彻底推翻了人格不平等的制度,建立了全面平等的人格制度和人权观念,实现了人人平等的现实。在当代,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民法的物的变化必须予以重视。社会的进步引起了人格的平等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却将市民社会的最简单的物的形式,引发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单一的物的结构被打破,应当构建新型的物的制度。因此,就应当对物进行类型化。借鉴法律人格制度的基本思考,民法也应当建立法律物格制度,以适应当代物的变化,对物进行类型化的研究,确定不同的法律规则。物格制度的提出,是借鉴历史上对法律人格制度建立的基本经验,反其道而行之,法律人格制度是由复杂、多样、有等级转向简单、单一和无等级,而法律物格制度则是从简单、单
一、无等级转向复杂、多样、有等级,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创造法律物格的基本制度及其基本结构。
作为一名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老师能够注意到民法学者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是非常宝贵的。但认为杨立新教授是在“环境法论坛”上提出的这一思想,并以“杨讲稿”作为唯一评论对象,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事实上,“杨讲稿”中就明确提到了物格思想最早的来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10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501会议室召开了“精神损害赔偿专题研讨会”[7]。“在这次讨论会上,有的同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既然规定了损害特定纪念物品的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如果伤害或者致死家养的宠物狗,是不是也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由此,我就想到是否能以物格的思想来涵盖物的类型化呢?如果设立物格制度,从而把物分出各种不同的等级,把物加以类型化,是不是就会解决对动物的保护问题呢?”
此后,杨立新教授就开始了相关问题的集中研究,在《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发表《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一文(下称“杨文”,区别于“杨讲稿”)。2004年9月10日,“民商法前沿论坛”邀请杨立新教授作题为“是否可以建立法律物格制度”的讲座。“杨文”的发表和该次讲座记录的公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8]。2005年底,司法部批准了杨立新教授申请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截止到2006年底,课题组成员已经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对网络虚拟财产[9]、尸体[10]、动物[11]、死胎[12]、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13]、人体医疗废弃物[14]、胎盘[15]等纳入研究的特殊物进行了个别研究,并将相关理论写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物权法》教材[16]。作为一名当代著名环境法学者,蔡守秋教授很难有理由说没有看到《法 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蔡文”不对这一系列“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相关论文和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学术探讨,反而单独以对“杨讲稿”为批判对象,值得商榷。
(二)无中生有的引用
1.“资讯动态”是合适的学术引用对象吗?(1)谁在引用“资讯动态”?
检索“中国期刊网”所有专业、所有论文从1979年到2006年所有论文的引文部分可以发现,只有“蔡文”引用了“资讯动态”[17]。查询“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总汇数据库”和“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社科版)”,建库以来也没有相关引文。又以“清华大学”、“环境法”、“资讯动态”为关键词检索了互联网,仅检索到蔡守秋教授的《法律关系新论》一文的注释中引用了“资讯动态”[18],此文实际上是蔡守秋教授《调整论》[19]一书的第二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蔡守秋教授成为在学术研究中引用“资讯动态”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人呢?
(2)“资讯动态”是什么?
“资讯动态”,是由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交流性质内部资料,不定期出刊,内容包括中心动态、国内外动态、“清华环境法论坛”讲座记录等。可见,“资讯动态”本来就是内部交流性质的信息类材料,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出发,本身就不适合作为学术资料引用,从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受到学界认同的。而“蔡文”引用“杨讲稿”所在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20],实际是指出刊日期为2005年7月1日的总第12期,这同样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注释方式。
2.“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是什么?
“杨讲稿”可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网站上下载[21]。该记录后被原样刊载[22]于“资讯动态”总第12期第8-16页。通过蔡守秋教授2005年9月22日重庆大学法学院的专题学术报告文稿[23]注释5可以确认:“杨立新:《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办的《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2005年4月18日刊登。”与“杨立新民法网,2005年4月18日刊登。”[24]的讲稿内容一致。为了进一步确保准确性,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检索,发现了“关于建立法律物格的设想”一文前后在内部整理过程中一共实际存在过的三个版本,除了前述“资讯动态”上刊载的“杨讲稿”和杨立新教授个人网站上刊载的讲稿,还有一份2006年3月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网站改版后重新公布的版本[25]。
3.无中生有的独家表述——“资讯动态”上没有写什么?(1)关于“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
经过笔者逐字查看,上述三个版本均无“蔡文”所说“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人”的字样[26],那么也就是说,蔡守秋老师所持“《资讯动态》2005年第12期”也根本不可能有的内容,那么“动物是人”是谁说的呢?互联网检索的结果是,只有蔡守秋老师自己认为他人使用过这样的表述[27]。显然,作为一个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作出“动物是人”的表述。
因此,“蔡文”第二部分“
(三)对将《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理解为‘动物是人’的质疑”标题以下万余字的内容[28],完全是蔡守秋教授无中生有,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批判。对此部分内容笔者将不作任何回应,学界自有公断。(2)关于 “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与“立法上的败笔”
“蔡文”提到:“将“动物不是物”这一严肃的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理念解释为当代民法典中的‘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29]、“杨教授„„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有关‘动物不是物‘的规定是权宜之计、是立法上的败笔”[30]。经查,“杨讲稿”无此措辞,笔者以“动物不是物”分别组合“权宜之计”、“挂羊头卖狗肉”、“障眼法”检索互联网和中国期刊网,除了“蔡文”之外,其他文献无此表述。连“这仅仅是个别人的解释或观点”[31]都谈不上,纯属无中生有。
(三)谁在“轻视和贬低”?
1.我国学界关于“动物不是物”的讨论情况
1990年8月20日《德国民法典》修订,将第一编总则编中的第二章“物”更名为“物,动物”;在第90a条中明确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对动物准用有关物的规定”。“蔡文”认为“立即引起了法学界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学界与民法学界对动物法律地位及其有关法学理论问题的争论。”[32]以笔者的涉猎范围,第一篇提到这一法律修改的是高利红博士的《动物不是物,是什么?》[33]一文,这还得感谢郑红、贾红梅翻译的《德国民法典》由法律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34],否则针对这一修改的讨论可能还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延迟不止10年。关于《奥地利民法典》1988年3月10日第285a条新增规定,则要感谢张新宝教授翻译的《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于2001年12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35],相信这也是高利红博士论文没有提到这一修改的直接原因。
有意思的是,蔡守秋教授发表在《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上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一文,有如下表述:“大家知道,法律是人制定的,不同法律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甚至人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有的法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人与人的关系’(即法律将物拟人化,如有的法律规定动物不是物、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则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仍然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36]。笔者冒昧求教,不知道蔡守秋教授举的例子是不是《德国民法典》?但如果是的话,何来“将牛马与奴隶同等对待”?
2.“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
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情况[37],我国学界提到“动物不是物”的论文不足50篇,在这其中还有部分论文只是顺带提到了该条文[38]。逐个查看这些文献的观点,主流学说仍然对“动物法律主体资格”持否定态度[39]。在这样的一个讨论基础上,“蔡文”何以就认为“这种争论对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然后就“宣布了民法的一种新理念,突破了现代民法的‘人、物二分法’和‘主、客二分法’”[40]呢?这样的结论是否显得有些武断呢?
3.德国学界的反应
在德国民法学界,对所谓“《德国民法典》中的本意”[41]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该条提出了积极评价,但权威学者如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 Medicus)和科拉(Kolher)均认为德国动物保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将动物当作权利主体来看待的看法是荒谬的[42]。而事实上,由于在民法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对动物的特别规定,因此德国法学界近年来的主流观点认为,动物保护思想主要应当纳入价值评判问题,如依照《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评判一项合同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或者体现于关于损 害赔偿的第251条第二款第2句的特别规定等[43]。可见,“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德国最终被作为民法内部的一条公序良俗判断标准,并体现于对动物特殊保护时的非财产性考量上,这正是德国学者对该条文经过16年司法实践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和应有地位的务实总结。
4.没有“与时俱进”便是“贬低”?
对于此事,国内部分环境伦理学者与环境法学者,给予高度的积极评价,“蔡文”更认为是“与时俱进”[44]。而民法学界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作为学术评价,均无可非议。但“冷静”的学者没有跟着“兴奋”的学者欢呼激动,作出不同的学术评价,就是所谓的“轻视、贬低” [45]吗?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只是表示有不同观点,只要能够真正做到有根有据,论证严密,就无所谓“轻视、贬低”,只有观点的赞同和反对之分。
5.“白马非马”,所以“动物不是物”? ——再看诡辩论!
蔡守秋教授认为主流法理学用诡辩术来否认、化解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见后文)[46],那么到底谁在诡辩呢?“蔡文”认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物具有物质性、实在物„„‘连人也可以看做物(如人物)’,人物还分大人物、小人物”[47]。这种调侃真是让我等耳目一新。可见,“蔡文”理解“动物不是物”体现出一种语言上的路径依赖,认为动物就是“动的”物,这实际上是混淆了语言逻辑与形式逻辑,试问,是否可以因此推导出植物就是“植的”物,生物就是“生的”物呢?
这样理解“动物不是物”的观点,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名家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诡辩论命题“白马非马”。公孙龙有三点诡辩,与“蔡文”逻辑相应的是第一点:“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句话在逻辑学上指的是 “马”、“白”、“白马”这三者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白”是颜色,“马”是形状,两者本身就已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怎么能综合成“马”这一种动物呢?
没有想到,公孙龙的诡辩竟然形式上契合于主流的拼音语言。据学者考证,“动物不是物”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法律规定中,而在语言学不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是因为在立法规定“动物不是物”的国家,其立法语言中的物和动物并无种属关系[48]。所以,上述三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起码在语言上容易让人接受,没有字面上的矛盾。根据笔者的进一步考证,在除现代汉语之外的其他世界主流语言中,“动物不是物”的表述都不存在字面矛盾:在除众所周知的英语为“Animals are not things”外,德语中动物为Tier,复数为Tiere;物为Sache,复数为Sachen,BGB90a条“动物不是物”表述为“Tiere sind keine sachen”。在瑞士法中,德语同前述,相应的法语为:“Les animaux ne sont pas des choses”,其中animaux为动物的复数,choses为物的复数。荷兰语为“Het dier is geen zaak”。意大利语为:“l,animale non è l,oggeto”。日语中,动物为とぶつ,物为もの,动物不是物表述为とぶつがものじゃなぃ;俄语中,动物为животное,物为вещь,动物不是物表述为“животное
не
является
вещью”。拉丁文动物为Animal,物为res、动物不是物为Animal non est res。如果蔡守秋教授能够参照这些语言来理解这一比较法上的新动向,在讨论 “动物不是物”时,就不会感觉存在逻辑矛盾了。说到这里,笔者倒是明白过来,其实也不必绕道外文做语言上的“体外循环”,按照古汉语 的表述习惯,“动物不是物”应该表述为“兽非货也”,如果这样表述,中文也不存在问题。可见,望文生义的理解“动物不是物”,明为推导,实为诡辩。
(四)“没有说”或者“没有说全”也是错?
在一般的学术对话性文章中,大多是指出对方观点的不足或者对文章提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证,“蔡文”不但“无中生有”,还对“杨讲稿”没有提到或者没有说全的观点提出高标准,耐人寻味。
1.没有说“环境法”
“蔡文”指出,杨立新教授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时,并没有说“因为„„它违反了环境资源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49],因此值得检讨。言下之意,凡则“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者,不但要反对,还必须用环境法的观点进行反对,还必须“论及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理和行政法、环境资源法社会的基本秩序”[50],否则还是不完全符合“蔡文”的标准。笔者认为,从民法角度出发,认为“因为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它违反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破坏民法社会的基本秩序”,所以“反对赋予动物以人格权”,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瑕疵。人格权是近代民法学的基本范畴,驳倒一个民法学命题依据“传统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民法秩序”非常的符合正常人思维和学理规范。况且,“杨讲稿”在切入正题之前,已经作出了说明“我对环境法研究不够,所以在开讲之前,我稍微说明一点,我这次讲座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谈法律物格的思想。”那么对于民法学对环境法学在动物保护上提出的协同意见,“蔡文”为何仍然提出如此的高标准,笔者深表不解。
2.没有说“动物权利”
“蔡文”问到:“不知什么原因,杨教授从不谈‘动物权利’,而只谈‘动物人格权’。笔者揣摸,他不可能是反对‘动物人格权’而赞成‘动物权利’,他只能是认为‘动物权利’就是指‘动物人格权’,或者他所谓的‘动物人格权’就是指‘动物权利’。”[51]通过对“蔡文”全文表述和相关文献的仔细分析,可能蔡守秋教授真的是没有看过“杨文”,也的确倒是没有刻意回避民法法律物格法律制度的相关论文,否则“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就不会被“揣摸”误认为是否定“动物权利”。“杨文”开篇便指出“对于动物权利的种种主张,归根还在于动物是否具有法律人格的问题”。这是一种民法学的理论判断,我们这里说的“权利”,就是以法律人格为前提享有的民事权利,我们否定的是动物的法律人格。至于“蔡文”及其相关文献所用的关于“动物权利”的表述,是否为同一所指,值得推敲。
我们认为,从“蔡文”和“杨文”的对比理解可以得知,“蔡文”引用文献译文中的“权利”[52]与民法学中的使用“权利”具有不同的含义。众所周知,权利有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之分,我们所说的是法定权利,指的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因此,法定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特定概念,是基于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而产生的权利。“‘道德权利’一词可以用来表达所有这样的权利:它们是先于或独立于任何法规或规章而存在的权利。‘道德权利’可初步区分为习惯的权利、理想的权利、凭良心的权利及履行的权利这四种具有特定意义的。[53]而“蔡文”所谓的“动物权利”,是“道德权利”,更多的是从道德角度所作的论述,仅具有道德的意义。如作为“蔡书”重要参考文献的环境伦理学者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一书,开宗明义便指出:“对‘权利’一词的使用带来了大量的混乱。现在,我们只需知道,有些人是在哲学或法律的特定意 义上使用这个词的,有的人则用它意指大自然或其中的一部分所具有的人类应予尊重的内在价值。”[54]显然基于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的不同,我们不能将环境伦理学主张的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画等号。细究起来,有些法律学者根据环境伦理学赋予动物权利的主张即认为动物法律人格的存在,其实是从根本上未对法律的“权利”概念予以准确把握[55]。
3.没有把相关学科说全
“蔡文”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不仅仅受到环境伦理学的影响,也受到当代其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它是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体现”,进而认为“是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与以笛卡尔的‘主客二分化’为特征的现代科学(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长期斗争或论战的产物。”而“杨讲稿”仅仅局限于环境伦理学的影响[56]。对此,笔者有三点浅见:
第一,请看“杨讲稿”第二部分的标题“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分析‘动物人格权论’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本来就是仅仅从环境伦理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因为“杨讲稿”反对的“动物人格权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为求谨慎,杨立新教授还提出“我主要是从事民法研究的,所以许多见解未必符合环境法界的看法,我只是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因此,自然达不到“蔡文”所要求的从整个“当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进行的“长期斗争或论战”的高度。
第二,所谓“后现代主义”,是哲学领域对现代化的一场哲学反思,“后现代科学”一词是1964年由弗洛伊德·W·马特森提出的[57],一直面临“伪科学还是科学革命”的争议。自然科学方面,笔者曾有幸参加过国家环保总局的相关项目[58],也大约了解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和环境学,与这场争论几乎无关。恕晚生直言,所谓“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环境学、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的概念,实在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列举,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学科交叉意味。
第三,如果“蔡文”要强求“杨讲稿”作学理上的全面列举,才能满足这种论证的全面性要求,那么根据“蔡文”的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包括“上帝”[59],笔者建议增加列举“宗教学”;为了特别照顾到文章的结论“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共识。”[60]还要增加“哲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列举。为了保证不“挂一漏万”,建议“蔡文”修订概括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诞生受到包括当代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环境伦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宗教学’、‘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学的影响”,可能更为全面、妥当。
三、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民法学
笔者偶然发现,“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环境资源法学和民法学学者对‘人、物二分法’、‘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理解”与子标题“
(一)传统民法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和“
(二)‘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和缺陷”并未形成逻辑论证。那么,长达万余字的非逻辑表述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对民法学直接套用对主流法理学的指责
只要稍作学术观察便知道,《调整论》出版后饱受争议,蔡守秋教授作出的理论回应,集中体现在对主流法理学的“主、客二分法”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解读和八大弊病上[61],实际上是对“蔡书”第八章“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62]相关内容整理、细化和延伸。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理论框架在“蔡文”中是首次在期刊论文上直接套用到了民法学,只不过主流法理学的八大弊病只有五种列举体现在民法上[63]。正是这种直接的套用,才导致了上文提到的“蔡文”第三部分大标题与子标题之间不形成逻辑论证的谬误。为简化叙述,论证方便,笔者将“主、客二分法”范式七项基本含义自负为民法学的“七宗罪”,可谓“罪孽深重”;五大弊病自诊为“五种病”,可谓“病入膏肓”。两相对比,可见“蔡文”文中民法学之“无可救药”,亟待“调整论”之“灵丹妙药”,期待“药到病除”。
主流法理学到底是否因为没有与时俱进,因而确有如“蔡文”所说的“七宗罪”,笔者不敢妄加评判,但至少确信自己了解民法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蔡文”所说的如下情况可能有待进一步考证,笔者将民法学的通说脚注式的补充于民法学“七宗罪”和“五种病”之后,供学界参考点评:
(二)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七宗罪” 1.对“七宗罪”的民法学注释
第一、二宗罪“(1)将民法社会的结构截然划分为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这两大部分,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民法人与民法物、民事主体与民事客体之间的其他东西。”“(2)将民法人截然划分为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意志)和人的身(身体)这两个方面,不重视人心和人身之问的相互联系、转化和统一,不承认或不研究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如人的语言、行为等)”。可参照“蔡文”后文:“介于人心和人身之间的其他东西”应该是指不承认“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64],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众所周知,“法律行为”理论是民法学的核心理论,民法是权利法,权利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民法就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哪里存在所谓的“‘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65]?当然,中国民法学的确不研究“上帝”[66],整个大陆法系乃至英美法系的民法学也不研究上帝,是否信仰上帝是宗教信仰问题,不是法学问题。中国民法学研究“高等动物”,比如我们的物格制度,而事实上,罗马法上有许多关于“高等动物”的规定。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与物之间的相互转化”[67]是不可能的。
第三宗罪“(3)将所有关系截然划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不承认或千方百计地化解介于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之间的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民法学不承认所谓“物与物的关系”,因为“主物、从物”或者类似的所谓“关系”与民法学上的法律关系不是一回事。至于“千方百计地化解”,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法律关系,也自然没有必要了。
第四宗罪“(4)认为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即“主体人”,民法中的物与民事客体是合二为一的即客体物,人永远是主体,人不能是客体;物是客体,物永远是客体,物不能成为主体。”民法学通说认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蔡文”后文的了解[68]可以得知,“蔡文”所谓“人”,只是自然人,因此与“蔡文”有不同见解。而现代民法的民事权利客体,主流教科书都写得很清楚,包括物(物权客体)、行为(债权客体)、人格利益(人格权)、身份利益(身份权)、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等[69]。第五宗罪“(5)认为人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这是“蔡文”直接套用的主流法理学的第五宗罪,同时是在套用“哲学基本派别”的框架。民法学界近年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重物轻人”的“物文主义”,强调“人文主义”。“人的心(心灵、思想、精神或意志)形成物并决定物”[70]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维,民法学界无人持这种观点。
第六宗罪“(6)认为人有内在价值和意志自由,有法律主体资格或法律主体地位、享有法律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物没有内在价值和意志自由,物没有法律主体资格、法律主体地位,没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人支配物。”不仅仅是民法学认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本观点也认为,物的确没有意志自由。我们提出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就是要对物进行类型化,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建立人对不同法律物格的物支配力不同、支配规则不同的新体系。
第七宗罪“(7)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只能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体现和运作,民事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的关系。”民法学的基本观点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无需更多注释。
2.结论:“七宗罪”是简单化、绝对化的贴标签
“蔡文”引用“杨讲稿”的“从民法的基本方法论或者说民法的哲学立场观察,民法社会的基本构成结构,是人与物,这是市民社会的两种基本的物质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物质形式的存在。”谈的是“物质表现形式”,这的确是民法哲学的基本看法。从上述笔者对“民法学七宗罪”所作的注释可以得出结论,“蔡文”所谓“‘主体等同于人、客体等同于物’是传统民法学理论的底线”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而民法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关于合伙的第三主体地位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这样的认识也有些过于绝对化了。
(三)所谓民法学“主、客二分法”范式的“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 1.对民法学“五种病”和没有犯的“三种病”的分析
第一种病:“民法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僵化的、绝对的划分的弊病。”[71]这是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一“主流法理学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僵化与绝对的划分的弊病”[72]直接套用到民法学的成果。“蔡文”认为“由于坚持僵化的‘人、物二分法’,民法学者无法科学、正确地回答如下问题:‘动物不是物,动物是什么’;‘克隆人、试管人、冷冻人是什么’;‘胚胎是什么’;‘人体(人的身体、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等)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权利到底是人还是物’;‘人的行为到底是人还是物’;等等。”并在后文列举了大量的众所周知的案例和知识[73]。笔者根据民法学的基本常识和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如下:动物不是物,动物是特殊物[74];试管人、冷冻人是人;胚胎在母体内是母体的一部分,出生后是人;人的身体不能整体的被认为是物,但器官、血液以及按照自然规律从人出生时就寄生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等是物[75];人的权利就是权利,在民法上体现为民事权利;人的行为就是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上行为有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76]。民法学除了对上述问题有明确的观点外,还研究了蔡守秋教授没有提到的问题,如连体人[77]、植物人[78]、变性人、胎盘[79]、人体医疗废弃物[80]、基因、个人信息等。另外,“蔡文”认为“高等动物(包括今后出现的人工人、克隆人等)[81]„„可以作为人与 物之外的第三种实体出现。”真不知道所谓的“人工人”和“克隆人”和高等动物是否是种属关系?以笔者所知,“克隆人”的民法定位是极具伦理争议性的话题,而这恰恰是全球伦理学界最为头痛的问题,民法不宜越俎代庖,“蔡文”给出如此确定之结论,并纳入高等动物之类,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第二种病:“民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合一为的弊病。”[82]此为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之四“主流法学中主体、客体概念与人、物概念的对应与矛盾”[83]套用到民法学上的结论。“蔡文”认为,杨立新教授所担心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危言耸听[84],而真正危言耸听的可能正是蔡守秋教授自己:“民法学为了维护除了人就是物的逻辑,开始了‘物化世界’的进程(十字军远征)逐渐将人的身体、人的器官、人的行为、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克隆人都界定为物,结果异致物的泛化(包括物的所有权的泛化)。”[85]以笔者所涉猎的范围,民法学一直坚定的认为“活人之身体,不得为法律上之物”[86],“人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人的权利义务、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与主体、客体范畴完全不搭界的概念,是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内容。“人的器官”作为人身之一部分,自然的由身体分离之时,当然为法律之物[87]。因此,没有任何民法学理论在进行所谓的“‘物化世界’的十字军远征”,“蔡文”自己的说法才是危言耸听。另外,笔者也从未见到任何民法学者“把所有自然资源(包括水流、大气等)和整个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迁徙性动物等)都视为物”,至于“蔡文”所担心的“民法就可以将世界上所有一的东西(包括大气流、日月星辰宇宙)都可以视为民法中的物,都可以建立物权”更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对此问题,民法学早在罗马法阶段便有清醒认识,在交易中不可及的东西,如太阳、月亮、星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物[88]。
第三种病“民法学者对类似法律条文在解释中采用双重标准的弊病”[89]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六“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主体只能是人,客体只能是物人’的僵化观点,当遇到客体是人、主体是物的情况时,往往采用自相矛盾的不同标准和不同概念,将客体是人解释成客体是物,将主体是物解释成主体是人。”[90]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四种病“民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的弊病[91]。”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三“主流法学中侵权行为、维权行为和侵犯人、保护人的概念与实质”[92]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五种病:“民法学所坚持的‘只有人才有权利’的观点的弊病。”[93]此为主流法理学“八种病”之八“某些主流法理学者为了维护其‘物不能成为主体、物不能有法律权利’的观念,当出现物特别是高级动物成为法律主体或享有法律权利的事实或案件时,往往不惜采用‘以我为人的代表’、排除异已的蛮横的、武断的态度。”[94]直接套用到民法学上的成果。第三到五种病其实都是犯了法学常识的错误,是对“客体”与“对象”的混同,这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予以了明示“一些人也是另一些人的行为作用对象即客体”[95]。关于客体和对象的差别,刘春田教授分析得简明而深刻:“对象是具体的、感性的、客观的范畴,是第一性的,它是法律关系发生的客观基础和前提”,而“客体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客体是抽象的、理性的范畴,是利益关系即社会关系,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对象即法律事实与一定的法律规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象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两种不同的事物。”[96]因此,当“蔡文”引用蔡守秋教授引以为豪的几个例子:“禁止买卖妇女”与禁止“买卖大熊猫”、“禁止虐待妻子”与“禁止虐待牛马”、“精神病人、白痴病人、婴孩致人 损害”与“大熊猫、老虎致人损害”、“某甲打伤某乙”与“某甲打伤某狗”、“某甲监护的某精神病人致人损害”与“某甲监护的某老虎致人损害”等[97],来解释“主、客一体化”时,只不过是在这种错误的思维上越陷越深罢了。
按照蔡守秋教授对主流法理学的八种病的列举,有“三种病”民法学没有具体的犯:“主流法学中关于法律调整对象的模糊与矛盾”、“主流法理学关于法律关系概念和理论的模糊与矛盾”和“主流法理学为了维护其‘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两分法,当在法律案件或法律控制的活动中遇到不属于这两种关系的其他关系或第三种关系时,特别是遇到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采用如下诡辩术来否认、化解这种关系”[98]。笔者猜测,这是整个中国主流法学界的通病,民法学作为一个部门法,还不具有“通病独占”的能力,因此不予直接套用。但按照“蔡文”的逻辑,民法学实际上也是犯了这“三种病”的,只是还不够突出,不够典型,未能独占而已。
2.结论:理论框架的庸俗化套用
“上海环境热点”网站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庸俗哲学》的千字小文章,自然比不上蔡守秋教授80万字的《调整论》来得洋洋洒洒,但道理也说得明白:“‘可持续性发展’听起来有点洋腔洋味,但它可不是舶来品,它是老祖宗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发明啊。老祖宗早就用现在已渐感生疏的高度警醒高度凝练的语言警示后人,不要‘杀鸡取蛋’,不要‘竭泽而渔’。”[99]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重要的是意识、态度而不是理论的预设和前提的统一,否则理论框架会流于庸俗化的简单套用,陷入自相矛盾的逻辑,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在对庸俗经济学家的批判中体现出的对庸俗哲学的批判。所谓庸俗哲学,就是学究气地、拼盘式地把通常的观点整理一番,就宣布发现了新的真理,不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而是抓住现象反对本质,对本质的无知就是其反对本质的理由。庸俗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包装陈货当作发展,越肤浅的观点越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笔者认为,保护动物不是“调整论”的专利,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解读也不是任何学科或者个人的“释经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法学领域对庸俗哲学的批判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期待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协作与对话
民法法律物格,是杨立新教授在研究民法物的制度时提出全新思想。这个课题在国内外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民法课题。我们认为,对当代物的范围的扩展,物的种类的新生,都必须在民法中进行新的界定和规制,否则,对于新类型的物就会丧失法律的规制。民法法律物格课题研究的基本宗旨,就在于研究当代民法所面临的物的种类不断扩展,法律对其进行规制的规则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民法所应当采取的基本对策。特别是目前正在制定民法典,其中物的制度的制定,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在民法总则中,提出法律物格的概念,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物格体系,根据具体的物所处于法律物格中的不同物格,确定人对其的不同支配力,确定不同的保护方法,制定不同的支配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根据这些不同的物的种类所制定的不同规则,妥善处理有关民事纠纷,安定社会,稳定社会秩序。从理论意义上说,这是民法理论关于物的制度的最新创造,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是填补民法关于物的研究的一个空白,是在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提出这个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丰富民法总则的内容,扩大民法的社会效益,完善物权法的具体规则,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最大难点,就是当代社会的物过于庞杂,对于许多新的物的类型,民法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动物保护的问题,在激进的环保主义者的影响下,对民法理论产生了一定从冲击,比较法上的立法例也出现了“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在混杂的形势面前,民法理论必须清醒,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制定科学的、可行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法规则。我们旗帜鲜明的否定对动物赋予人格权的观点,并提出了“动物法律物格的确认及其民法保护的六大立法对策”[100],这是民法学者对环保主义和保持和谐社会生态的积极响应。在保护动物的问题上,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没有根本性的分歧,具体的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未来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更多的应该是协作与对话,而非谬误与曲解。民法学近年来也在逐渐开展与法理学、宪法学、经济法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还主动吸取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精髓。笔者也非常希望,部分环境资源法学者能够与民法学一道,避免曲解,平等对话,促进学科交流和法学发展。
笔者在参与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完备体系的民法学理论中,创设新的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困难。本文尽管对“蔡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回应,但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的法理学和法哲学基础研究,集中探讨物的概念及其与财产的关系、物与物权客体的关系,分别研究具体特殊物所处的法律物格和相应的特别制度,最后整理成书出版,供学界参考、批评和指正。
注释: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博士生。本文在外文翻译上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明德民商法研习社李翀(德语、荷兰语)、李钧(意大利语)、刘隽(日语)、赵琪(俄语)、马海峰(拉丁文)等数位学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但本文文责自负。
[1] 笔者之所以将若干注释精确到页,是因为“蔡文”引用文献出现若干歪曲和误导之处,如“蔡文”5页所谓“放任自流的特定资源(如公海、荒山之兽)”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之用语,乃曾氏之独有。曾世雄先生原文为“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人人各凭本事取得之。”(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公海”与“公海之鱼”,真可谓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公海、荒山之兽”可以作为整个自然资源的例子,而“公海之鱼或荒山之兽”顶多是野生动物的例子,切不可混同。对曾世雄先生其他几处文献的歪曲和误导,读者可根据页码自行查证对比。
[2] 有趣的是,关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同一观点的总结性引用,从2003年到2006年,蔡守秋教授在四篇不同的文章中,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注释版本,且注释位置、内容均有变化:在2003年出版的《调整论》中标注了3个注释,涉及的5个文献均标注了页码(参见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825-826页);同年发表在《法商研究》上的论文同一文献的涉及的注释就变成了4个,但涉及的文献减少为4个,仍然有页码(参见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到2005年,同一文献的注释就只剩下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个,仍然保留了页码(蔡守秋:《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法学理论》,《现代法学》2005年第6期);到2006年“蔡文”发表时,只剩下一个注释,并省去了所有的页码(参见蔡守秋:《从对<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理解展开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从学术规范的角度看,这似乎也是需要解释的问题。
[3] 蔡文,8、14页。
[4] http://。
[19] 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0] 蔡文,8页。
[21] http://erelaw.tsinghua.edu.cn/envLecture/hjflt_dianziban_yanglixin.doc。
[22] 为保证网上讲稿与“资讯动态”上刊载的内容是否一致,笔者专门联系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负责“资讯动态”编辑工作的同学,确认“讲稿选登”栏目的制作流程是从网上下载近期的讲稿,除文字校对外,不作任何修改。[23] http://sub.whu.edu.cn/sqcai/talks/t55-68.doc。[24] http://。[100] 参见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出处:载《判解研究》2006年第5期
第三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
2、什么是法的本质?
总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1)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意志的形成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归根到底受制于客观规律。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所以说,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
(2)法是统治阶级(国家)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阶级意志性和国家意志性),体现了整个阶级共同意志或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或人民个别集团或个别人的意志,更不是个别人的特征。
(二)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要彻底认识法的本质,认识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还必须深入到那决定着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社会生产方式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培植了人们的法律需要,同时又决定着法的本质。
3、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首先,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作为社会规范,法既区别于思想意识和政治实体,又区别于非规范性的决定、命令,如法院判决。
其次,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就必然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因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五)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六)法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4、什么是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主要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在中国,法的渊源的规范性表示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认可或变动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各种法的形式。
(二)法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法的渊源指法的具体的外部的表现形式即法的内容。一指法的阶级本质,一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些特征?
(一)综合性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二)技术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
(三)社会性
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
(四)共同性
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法的直接目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任务,也是环境保护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这三项立法目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5、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
然的关系。
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社会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和立法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的起草程序有哪些?
(一)提出法案
提案者:人大主席团,常委会,专门委员,全国人大一半代表团或30人以上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法院,检察院。
(1)本身职权或业务范围内
(2)能够提案机关提出
(3)符合法定人数
(4)应采取一定形式
(二)审议法案
1、由有权机关主体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案程序通常履行由他们领导机构到有关会议再到大会审议。
(三)表决和通过法案
在中国,全国人大深意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审议法案,过半数通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其它方式。
(四)公布法(法的颁布)
在中国,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权,各国公布法的方式,基本在立法主体的刊物上或在指定的其他刊物上公布法。
多数法于通过当日公布,有的于间隔几天公布,有的公布之日施行,许多法是在公布间隔一定时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公布。
8、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2)“相生相克”律: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3)“能流物复”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
(4)“负载定额”律: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
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5)“协调稳定”律: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1)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
(2)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目的(1)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或措施,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之中,即采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措施并将其制度化。
(2)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定的制度或措施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效果进行分析。
2、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世纪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3、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效性的评估与分析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现行法律进行经济学的评估和分析。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进行经济学评估的主要范围包括:评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经济成本,以及对法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经济的分析。除此之外,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还经常运用于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1)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限制发展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取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防止不当规划和建设。从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责不同,一方作为审查者,着重环境保护的要求,一方作为建设者则希望顺利通过。而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审批标准缺乏具体规定,实践中有时发生矛盾和扯皮现象。这里有一个审批标准掌握适度的问题,限制过严,会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限制放宽,会失去评价的意义,放过不该建设的项目而造成后患。
(2)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必须明确评价单位的法律责任。
(3)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多学科配合和采用各种新技术,因而对评价的可靠性问题,综合性预测的标准与方法问题,某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如生态影响的确切表达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4)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结合的问题
过去我国的经济建设以计划为主,各种大中型项目都要按照几件管理程序进行,这就发生了基建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何结合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必要的、详细的基础资料,如拟建项目的确切规模、设备、工艺流程、“三废”排放资料往往要在总体设计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后才能提供,因此影响到评价工作的正常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5)其他行政机关先批、环保部门后审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尚未真正实现“依法行政”;而是《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有“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规定,即建设项目如果未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被其他行政机关批准建设的,可以事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公众参与有规定、无程序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而我国法律并未规定政府所有信息和审批事项都必须公开,所以即使有公众参与条款,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信息公开制度和如何参与的程序性规定,因此实践中公众依旧无法参与环境决策。
7、简述征收排污费制度。在我国,排污费是如何征收的?
(一)征收排污费制度又称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包括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
我国目前有两种意义的排污收费制度:
(1)超标准排污收费。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先规定了在我国实行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制度。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2)排污收费,即《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的,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即使不超过标准,也要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征收的排污费必须用于防治污染,不得挪作他用。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意味着购买了排污权,也不排除其治理污染、赔偿损失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单位如果拒绝或者拖延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或排污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排污收费制度是依据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污染者要承担对社会污染损害的责任。在我国,征收方法如下:
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保部门,应当根据排放费征收标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当排污费数额确定后,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商业银行应该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收到的排污费分别解缴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
9、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最有影响力的制度,也是任何自然资源法律所不可缺少的制度。我国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它主要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占有权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收益权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处分权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在自然资源上,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种权能,既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与所有权相分离。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
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方式通常有法定取得、开发利用取得、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等。自然资源所得权可因征用、所有权主体的分立和合并、依法转让、兑换或调换而变更,也可以因法律剥夺、自然资源的消失而消失。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法学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 级:环科一班 姓 名:戴宇霆 学 号:201240463117 课程论文题目: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的简介与发展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的简介与发展
学生:戴宇霆
(资源环境学院环科一班班级,学号201240463114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各界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民间组织中最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环境,公益,自然
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空间,而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员。不能离开地球而生存,自然保护就是保护地球,从而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从而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也渐渐兴起。
一、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简介
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相对于政府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环保工作等方面享有自主权;相对于市场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非营利组织(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环境利益为宗旨。以下是是五个国际性的环保公益组织的介绍,包括其主要的工作方面以及所作出的卓越成就,虽然有些做法还值得我们再三的思考,环保与科技发展的关系。1.世界环保组织(IUCN)
全名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缩写为IUCN,该组织历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由全球81个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实际工作人员已超过8500名。组织每3年召开一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IUCN旨在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并确保在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2.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0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9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该组织的标志为大熊猫。
3.全球环境基金(GEF)
GEF是关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地荒漠化的国际公约的资金机制。GEF通过其业务规划,支持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国家水域、臭氧层损耗、土地退化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重点领域上开展活动,取得全球效益。自1991年启动以来,GEF已通过1000多个项目,向14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大约40亿美元赠款,并从各种渠道吸引了120亿美元的项目融资。2002年8月,32个捐资国保证,在随后4年内,向GEF提供近30亿美元,用于GEF活动。
4.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1971年,12名怀有共同梦想的人从加拿大温哥华启航,驶往安奇卡岛(Amchitka),去阻止美国在那里进行的核试验。他们在渔船上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绿色和平”。尽管在中途遭到美国军方阻拦,他们的行动却触发了舆论和公众的声援。次年,美国放弃在安奇卡岛进行核试验。在此后的30多年里,绿色和平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 的环保组织之一。该组织继承了创始人勇敢独立的精神,坚信以行动促成改变。同时,通过研究、教育和游说工作,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的环保项目包括气候与能源项目—致力于减缓由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的气候变化,还有致力于消除有毒污染物的污染防治项目,森林保护项目品等。
5.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
在香港地区创立的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是著名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之一,还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环境组织一样,地球之友近年来也改变了就环境问题谈环境的做法,转而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及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既扩大了活动领域,也扩大了影响。自1983年成立以来,“地球之友”曾经走过一段艰辛的路。在香港的超级物质主义的大潮流下,“地球之友”仍然坚守使命,捍卫公众利益,维护环境公义,不屈不挠地推动环保,反对扩充发电厂、滥用杀虫剂、侵占郊野土地、关注过度消费、城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填海和环境管理失误等问题。二我国环保民间组织
各类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多领域、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中最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1973年,我国第一次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标志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最早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环保民间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推动民间的环境科学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1年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注册成立
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我国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这一时期是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诞生和兴起阶段。1.我国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类别
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如“国”字头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地方上的辽宁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等;
二是由民间自发组建的民间环保组织,如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自然之友”、“地球村”、环保志愿者群体、网络通联型组织、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
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
四是国际民间环保组织驻中国的机构,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规模
2、规模
2005 年7—12 月,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现状调查研究”,从数量上看,截2005 年底
1400 1200 1000
8006004002000政府部门发起民间自发形成学生组织国际驻华机构数量而截止到2008 年10 月,全国共有民间环保组织3 539 家,其中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组织1 309家,学校社团组织1 382家,“草根”的环保组织有508 家,国际环保组织驻中国的机构有90 家。
3.社会作用
1、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展的最普遍工作。
2、作为一种民间力量,环保组织对政府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开展社会监督,并且能够参与环境决策,为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现阶段,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深入农村,积极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环境中实现扶贫开发。
4、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享用权是法律赋予公众的基本环境权益。
3、我国环保社团面临的问题
一,对环保社团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门对环保社团的积极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存在重管理轻发展、重限制轻扶持的思想,缺乏积极主动促进环保社团发展的热情;一些企业尤其是污染企业担心环保社团的发展壮大,对其监督的力量加大,怕增加成本,影响发展;公众对环保社会团体了解的还不够深,环保志愿服务的意识还很淡薄。因此,导致了对我国环保社会团体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影响其生存和发。也为开展活动、吸引人才、筹集资金、招募志愿者带来了困难和阻力。
二,环保社会团体的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环境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而政府对环保社会团体的资助极少,加之社会公益捐助意识淡薄,环保社会团体提供有偿服务获取生存资金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环保社会团体经费严重不足,生存困难。
三,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监督的渠道不畅
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对环保社会团体实施环境监督,心存戒备和疑虑,持消极态度,导致环保社会团体不能正常参与环境的一些政策研究、法规建设、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等重要活动;再加上环境听证制度、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不能实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
四,公众参与环保社会团体的活动还不普遍
其主要原因是公众对环保社会团体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加之
一些公众的环境意识不强,导致参与环保社会团体的活动还不普遍。
五,参与国际民间环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国际民间环境交流非常活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环保社会团体的数量虽多,但很少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4、对策
1.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政府对环保社会团体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应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政府在转变职能中应将环境公共服务职能转由环保社会团体实施。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环境公共资源,实现环境公共资源的社会化和资本化,倡导促进公益捐赠,让环保社会团体能够公平参与环境公共资源的使用。建立促进环保社会团体发展基金,为环保社会团体的活动和能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环保社团应该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有效管理与严格自律是环保社会团体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有效管理就是政府部门在监督和规范管理的同时做好引导服务,环保社会团体强化内部管理,认真履行宗旨,按法规和章程办事,发挥集体决策职能,避免个人说了算。
3.加强培训,提高能力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环保社会团体的培训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拓展环保社会团体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民间环境交流合作,借鉴经验,促进发展。
结束语
民间环保组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有效地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效能,不仅能改善公众栖居的生活环境,更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尽管起步较晚,在自组织能力、自律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然而我们不可否认,民间环保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定会走向成熟和完善,也必将在我国环境保护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民间环保组织的责任也将更加艰巨,它有义务、有责任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www.china-socialwork.org孙志祥:《 北京市民间组织个案研究》
第五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论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论文
浅析南街村工厂排污对乌江沟水环境 的危害及治理方案
学院:法学院 年级:2014级 班级:法学三班 姓名:孟静航
学号:1413424048 联系方式:***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一、乌江沟水环境污染现状.................................3
(一)乌江沟当地村庄水污染现状........................3
(二)乌江沟周边村庄水污染现状........................4
二、乌江沟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5
(一)南街村工业发展的污水排放........................5
(二)生活废水和其他废弃物造成的污染..................6
(三)农药和化肥方面造成的污染........................7
三、乌江沟水环境的治理方案...............................7
(一)强化(南街村)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措施....8
(二)进一步加大乌江沟附近村庄的环保建设的资金投入....8
(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9
(四)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治建设,严格环境执法.....10 【参考文献】............................................1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号称“红色亿元村”的南街村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而在河南临颍县三家店村,却有条“臭名昭著”的乌江沟。村民反映有“大同世界”美誉的河南南街村将未经治理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进了乌江沟,下游几个村子上万名村民百姓的生活用水被严重污染,这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农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乃至人们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制约性因素。目前,环境保护部就《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虽然新水污染防治法并未出台,但由此可见我国对水污染现状更加重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治理方案。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乌江沟水环境现状及治理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乌江沟,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一、乌江沟水环境污染现状
(一)乌江沟当地村庄水污染现状
提起河南临颍南街村,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社会主义小社区”“亿元村”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词组,而在南街村那一片惹眼骄人的繁华背后,却有一万多人数年以来一直生活在痛苦、疾病和无助之中。
冬天的乌江沟看上去像一汪死水,从东至西就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穿村而过,在村子中央的低洼地带留下一潭巨大的死水,没有波澜,没有生机。据村民们反映,别看现在乌江沟“看上去没有啥”,“一到夏天啥就都来了”。夏天的乌江沟“生机勃勃”,冲天臭气,大花蚊子、长尾巴蛆„„这些该来的东西会一样不少地衍生、泛滥。那时,乌江沟中的腥臭刺得村民睁不开眼,人不敢往跟前去。白天,黑色的长尾巴蛆从沟中成群结队地浩浩荡荡爬向两岸,“爬得村里满地都是,没法看。”一不留神踩在脚下啪啪作响,又恶心人又吓人。为阻止蛆爬进家中,沟两边的村民不得不在自家院门前撒上石灰粉。“有时清早起来,一睁眼就会看见窗台上爬着黑蛆,恶心得连饭也吃不下去。”一提起这些,村民们的恐惧和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近10几年来,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粮食造成减产,而且直接威胁着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正如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中指出,“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亚于洪灾和旱灾,已经到了迫在眉睫、非 解决不可的时候了”。①
(二)乌江沟周边村庄水污染现状
乌江沟虽然从源头到淮河穿越了数个乡镇,但是最为深受其害的却是临颍县三家镇的三家店村及潘庄村、西华县奉母镇的冯庄、沟刘及后邵等五个村庄,因为乌江沟从上述这五个村庄穿村而过,污染严重的河水直接影响到了沿河两岸近在咫尺的万名村民的饮用水源。
三家店村原来的饮用水用的几乎都是自家备有的小压井,水清色正、甘甜可口,但是进入90年代后,村民们就再不敢用这些小压井取饮用水了,因为污染严重的乌江沟已经严重的渗透进了地下饮用水源,导致村民疾病多发。于是全村人凑了钱请来了漯河市环境监测站的人对乌江沟三家店村段水质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显示②:该处水质化学需氧量每升达20毫克,是国家规定标准的8.36倍;高锰酸盐指数每升40.80毫克,是国家同类标准的4.08倍;而在三家店村采集的四份地下水,总大肠杆菌最多者达每升230个,少者每升也有89个,分别是国际标准的76.67倍和23倍;总硬度高者为每升1470毫克,低者为每升628毫克,分别是国家同类标准的3.27倍和1.40倍。农村饮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1983-1985年调查表明③,大肠菌群超标率达 86%,全国约有7亿人饮用这种超标水;有1.6亿人饮用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水;饮用含氟化物和含盐量超标的人数也较高,分别为7700万人和1.2亿人;有5000万人口饮用氯化物超标的水,①②汪恕诚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J】.中国水利,2001,(11): 6—9. 天涯论坛 . 《南街村的污染问题》 ③曹风中 .中国环境与健康报告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饮用硝态氮和硫酸盐超标的人 口也大约均有3400-3500万。1993年调查表明,饮用大肠菌群超标水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饮用有机污染物超标水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达21.5%。我国人群患病的88%、死亡的33%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
二、乌江沟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一)南街村工业发展的污水排放
乌江沟原本就不是一条河。它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旱涝保收时遗留下的产物。在旱季乌江沟根本就不排水,当时虽然也有一部分临颍县的生活污水排放到乌江沟,流不到多远就被土壤吸收了。乌江沟之所以像现在这样常年排污,与南街村集团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南街村集团所属的包括啤酒厂、彩印厂在内的二十多家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都排向了乌江沟。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引进和增加,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很多企业由于自身经济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大多数的乡镇企业中并没有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摆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大量的乡镇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人到河流、农田或是水库中,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在相关部门的处罚治理上往往会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没有进行严格的落实,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环 境带来极大的威胁。①这也是造成乌江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二)生活废水和其他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南街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乌江沟的农村生活当然也存在了这样的问题。其中,生活垃圾主要有菜叶、瓜果皮、废旧物品、塑料袋等,而且这些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从当前乌江沟周边村庄的实际现状来看,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应用,很多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回收和治理,很多的村民会直接把垃圾扔进河道、沟渠中,使其在水流下进行自然消解,这样就会使水体中化学成分增加,酸碱度失调,不能直接灌溉和取用,导致农村正常用水的不便。另外,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人们的居住又往往比较分散,导致垃圾的产生和堆放也较为分散,这对水污染的防治是极为不利的。据了解,我国的生活垃圾数量巨大,3亿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1 kg计,9亿农村人口,每人每天产生0.5 kg计,每天共产生75万t,全国每年合计将增加生活垃圾27375万t。同工业垃圾一样,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在城郊和乡村堆放,这不仅占去了大片的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也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
①②吕佳.李艳松.《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 第 9期
李贵宝 .污水资源化及其农业利用(污灌)的对策【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9—12.
(三)农药和化肥方面造成的污染
对于乌江沟本地村民来说,农药和化肥方面造成的污染随着当地农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被应用到农业种植中,而当地农民为了尽可能多的实现经济效益也加大了使用量,根据国家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农村水污染由农药和化肥所引起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统计①,2004年化肥年使用量高达4637万t,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化肥使用量为4l1kg·h m,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安全上限为(225kg·hm);这就表明,农药和化肥同样会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更污染了乌江沟的水环境。
三、乌江沟水环境的治理方案
根据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水利部和国家环保局的有关政策,确定21世纪初叶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 质量为目的,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并重,结合农村的 资源优势、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水的高效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施农村废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实现农村社会和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②”
①②梁维敏 .梁 潇.王 缇《浅谈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2011一01 一05 李贵宝.王东胜.谭红武.朱 瑶.《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2003年4月 第1卷第2期
(一)强化(南街村)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乡镇企业的污染仍是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必须在长时间内面临的难题。当寻找到乌江沟的源头也就是南街村东南角。在其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变电站的中间,只见一股污浊不堪的水正从一个排污口涌流而出,阵阵臭气扑鼻而来。污水穿过一座小桥,浩浩荡荡一路东去。而在小桥的西边,还有一排七个并列着的排污口,排污留下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辨,沟中的大片淤泥至今也未能干涸。而一旦这些排污口全部使用,其排出的污水流向也只有一个:乌江沟。因此,解决乌江沟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就要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制建设。对危害、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期实行关、停、并、转、迁。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县级与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 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二)进一步加大乌江沟附近村庄的环保建设的资金投入
对于乌江沟水污染问题,三家店村的村民目前的境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去年年中,有关部门决定在三家店村实施“深水井人畜饮水给水工程”,并委托临颍县水利局进行初步设计,确定了供水设备及主管线建设由三家店镇集体解决,分户支线由村民自己承担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投资概算共需资金53万元,目前地方已筹集了20万元的资金。一眼160米的深水井于去年底打好,今年春节前,三家店村的村民在每户支付了220元的管道钱后用上了卫生水。虽然 污染源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目前三家店村村民的吃水基本没有多大问题。
因此,各级政府作为本辖区环境质量的责任者,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把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把公共财政可利用的有限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效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更好的解决乌江沟水污染的问题,让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虽然三家店村村民的吃水基本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另外几个村子的乌江沟水污染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临颍县环保局的张副局长提到①,像过去五六十年代,人们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所以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使农民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或者对重点农户特别是农村地方干部进行有组织的环境教育。
乌江沟水污染之所以到了如此地步,虽然绝大多数原因指向南街村乡镇企业的排污,但是也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群众本身。此次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中添加了第七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这一章第一百零三条【水环境质量、重点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突发水环境 ①天涯论坛 . 《南街村的污染问题》 事件等信息】规定①:“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质量信息、重点监管排污单位名录及其重点监管排污单位水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水环境信息。定期发布水环境状况公报。”第一百零五条【重点排污单位公开信息】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自行监测方案、主要水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接受社会监督。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开。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机制。” 在乌江沟问题上,我们同样应该把握公众的实际需求特点,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还要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积极发挥监督机制作用,然后进一步的采取措施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四)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治建设,严格环境执法
对于乌江沟水污染问题,首先就要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增强环境立法的可操作性,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人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实施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其次,要加大对环境违法的惩治力度,避免出现“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对不执行 ①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七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超标排污以及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对象要重点查处。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予以禁止,并且对一些迁移的工业也要做好制度上的规范。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重视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从制度上形成一种警戒,从而构建良好的水污染防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石国强,郭建,孙慧莲.当前河北新农村建设中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3—67.
【2】吕佳.李艳松.《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第9期 【3】潘淑君,周其文.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07(4):47—49.
【4】潘碌亭,吴坤,杨学军等.我国农村污水现状及处理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5):223—225.【5】王薇,俞燕,王世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1):59—62.
【6】梁维敏,梁潇,王缇.浅谈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天津农业科学,2011(03):142—144.
【7】李贵宝.污水资源化及其农业利用(污灌)的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9—12.
【8】万华玲.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传 播,2011(19):29-45.
【9】天涯论坛.《南街村的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