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典籍讲稿(第一讲2012)
国
学
典
籍
讲
稿
张三夕 2007年9月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开场白:关于课程设置(各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教师和考试的说明 内容概要:“国学”是我国传统学术或固有学术的简称。本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解国学的基本内含,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分朝代或专题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学典籍,并适当介绍国学的某些专门知识,如经学、小学、目录学等,使学生对国学能够有一个基本了解,以扩大他们的文史视野,为进一步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奠定传统文化的一定基础。教
材:1.高华平主编:《中国文化典籍选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定价33元。出版社停印,可借阅或找相似的教材。
培养方案所列参考书目:
2、章太炎《国学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朱自清《经典常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中华书局
5、张舜徽《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王先霈《国学举要·文卷》
湖北教育出版社
教学安排:教材分六个专题;本人教学计划四个专题。考
试:学期结束时当堂笔试
对
象:1.文学院2007级文学类研究生;2007年9月—12月;教室9—21。人数170人。
2.文学院2008级文学类研究生;2008年9月—12月;教室8201。人数114人(其中留学生2人)。
3.文学院2009级文学类研究生;2009年9月—12月;教室8411。人数126人。
4.文学院2011级文学类研究生;2011年9月—12月;教室6201。人数98人。
5.文学院2012级文学类研究生;2012年9月—12月;教室8313。人数95人。
课前准备(资料等):
1.学生花名册;班干部或研究生会负责人联系方式;教材准备。
2.讲稿。
3.教材及参考资料。
4.教室音响
第一讲
国学典籍概述
一、什么是“国学”?
(关于“国学”概念理解的歧义)
什么是“国学”?这是当代“国学热”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国学热”引发的一些争议,来源于人们对“国学”概念理解的不同。王锟《国学的原义、演变及内核》:“国学,见于周代,其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一句话,在古代,国学就是国家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周孔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献,其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光明日报》2008年9月8日,第12版国学版)有的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复兴国学就是主张尊孔读经;有的人认为“国学”是与西学对立的学问,提倡国学,就是反对西学;还有的人认为“国学”就是“国粹”,坚持国学,就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等等。实际上,“国学”是20世纪初才开始通用的、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不对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澄清,就无法展开对国学问题的有效讨论,并达成基本的共识;就会形成甲说甲的“国学”,乙说乙的“国学”,要么相互冲突,要么互不搭界。
广义地讲,“国学”是指中国学术文化、中国固有学术、中国本土学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或简称。它的同义词是“国故”或“中学”。这是被《辞海》等工具书固定下来的某种约定俗成。但是这种定义非常笼统,进一步推敲,就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对“国学”内容的时间断限及其与西学关系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
金景芳、吕绍纲在《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研究国学〉》一文中指出:“国学指未曾染指西学的中国学问。晚清学者讲‘中体西用’的与西学相对而言的中学应当就是国学。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新学不应在国学的范围内。”(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而《国学大师丛书》的总体编辑钱宏认为:“所谓国学就其内容而言,系指近代中学与西学接触后之中国学术,„„今之所谓国学,起码应拓宽为:近代中国学子用考据、义理之法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之学术。这些文献,按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划分,为经、史、子、集。”最后归结为:“‘国学’概念,实指:近代以降中国学术的总称。”(见百花洲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大师丛书代出版说明)
“国学”到底是指“未曾染指西学的中国学问”,还是指“近代中学与西学接触后之中国学术”?如果说按照前种理解,那么,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等人的学问都是染指西学的中国学问,人们凭什么把他们称为“国学大师”?显然这种理解有不合适处。如果依据后种理解,那么“国学”的范围是否过于宽泛,人们为什么不把中国哲学史或文学史称为“国学”?显然这种理解在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制中也有不合适之处。
正确理解“国学”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国学”是民初西学进入中国后,中国学人对本国固有学术的一种称谓或坚持,它是晚清流行的“中学”概念的继续。就“中国学术”而言,“中学”取“中”,“国学”取“国”,两者均强调其研究对象为中国学术,研究者乃中国学人。“国学”概念意在排除以外国学术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以及由外国学者来研究的中国学术,后者通常被称为“汉学”或“中国学”。“国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都带有明确的“中国特色”的指向或意蕴。
二、“国学”概念是近代中—西学术二元架构的产物,没有西学,就没有国学。乾嘉以前中国就没有“国学”概念,中国学术史长期只有“汉学”、“宋学”、“理学”、“考据学”等主导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它是与西学完全不同的知识谱系,比如训诂学就是地道的 2 国学;作为研究方法的国学,它既可以坚守传统的义理、考据学,又可以借鉴西学,今天中国学者研究训诂学实际上已经在借鉴西方的语言学和解释学等理论和方法。因此,国学与西学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尤其是在现代化、全球化或后现代的语境下。
三、“国学”概念虽然缺乏统一的严格界定,但自上世纪初到本世纪初,已经沿用一百多年,说明这个概念在研究中国学术某些论域时是有效的,否则,它早已过时,或昙花一现。坚持这个概念,对于坚持中国固有学术传统,反对民族学术文化的虚无主义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企图用振兴国学的口号来振兴中国学术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则应分别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同时,在与西学的交流、共存中成长起来的“国学”,它又是动态的、开放的,它绝不意味着是固步自封、排斥西学的儒教“原教旨主义”;更不意味着是简单的“复古”。
在当代“国学热”中,大家要关注一些国学研究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北大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报刊(北大国学研究院办的《国学研究》、光明日报国学版,年度报告等)、网站(国学网,首都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主办)以及国学大师的成就和著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张舜徽先生等)、国学培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武汉大学高价国学培训班,2009年时一年二万八千元学费)。
案:目前以书代刊最具规模的当数汕头大学中文系的《新国学研究》,由著名学者王富仁教授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富仁教授于2003年由北师大调往汕头大学,在汕头大学校方与李嘉诚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创办了《新国学研究》丛刊。据创刊号“编者的话”介绍:该刊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目前只刊发特约稿件,不接受外来投稿。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王富仁教授的《“新国学”论纲》,长达163页,至少也有10万字。王富仁教授的《“新国学”论纲》,与我们讲的“国学”有区别。参看《文艺研究》今年第2期。
二、国学典籍有那些?
研究国学典籍从哪里入手? 傅璇琮《开拓领域
扎实基础》:“国学研究,概括起来,即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我个人认为,文献学应当是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而文献学基本骨干之一的目录、提要之学,则一向被视为入门之学”。(《光明日报》2008年10月13日,第10版国学版)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了解中国古代的典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问题是中国有那些典籍。
从数量上讲,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仅以清乾隆时所编集的《四库全书》为例,就收书3461部(一说3474种),共79309卷;存目6793部,93551卷。而当时清政府所掌握的典籍多达10254部,172860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统计:现存古典文献总数不少于八万种(包括单刻本、丛书、地方志、小说、戏剧等)。
【背景】:《四库全书》的编纂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依靠强盛的国力,组织全国360多名学者用10余年时间编纂的大型丛书(或可称为“大百科全书”),按经史子集分类标准来编排。它涵盖了清代中期(18世纪)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典籍,是中国古代传世文献的最大集结。它收书共3461种 3(一说3474种),79309卷;存目6793种,93551卷。两者相加,一共有典籍10254种,17286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经过了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程序,从图书的征集到图书的整理、底本的选定以及底本的抄写、校订,都有专人分工负责,编成后要进呈皇帝御览。总纂官是纪昀、陆锡熊。在编纂过程中若发现有所谓“违碍文字”则要销毁原书,据统计,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销毁书版8万多块。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编纂,四十七年(1782年)编成并缮写一部告竣。其后又陆续缮写六部,分藏于北方四阁即北京皇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南方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另有副本一部藏翰林院。经过战乱,北方四阁中文源阁本与圆明园一起毁于英法联军;文溯阁本1966年为战备需要移于甘肃省图书馆;文渊阁本20世纪40年代被国民党带到台湾,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从承德移藏北京图书馆。南方三阁仅存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七部中保存完好的是文渊阁本和文津阁本,前者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后者也由大陆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有人把文渊阁本和文津阁本的集部与史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阁本集部共收书1273种,存有差异的有788种,占62%,其中,研究人员将文渊阁本中未见而文津阁本收录的文章辑为《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一书,有15册之多。史部收书566种,存有
①差异的有290种,占51%。这种现象说明,在《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和流传中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我们使用这部大书时要注意版本差异和文字异同。
关于典籍数量的统计,还有一些说法。如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做过一项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间所出版的书,现存大约十五万到十八万种(见《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6约10日第1版)。
这数量巨大的典籍按四部分类法,在类别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经、史、子、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籍是:
1.十三经: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汉代把《易》、《诗》、《书》、《礼》、《春秋》 列于学官,名为五经,唐代先合《周礼》、《仪礼》、《公羊》、《榖梁》为九经,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代又增《孟子》,到明代合称十三经。我们可以用较简单的记忆方法记住这些书名:易、诗、书、三礼、三传、孔、孟、孝经、尔雅。
2.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间确立的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1921年北洋军政府下令把柯劭忞的《新元史》列入正史,开明书店合排为二十五史;1978年,中华书局继二十四史点校本成书后,又校点排印了《清史稿》,从此合称为二十六史。
3.诸子集成:子书原来指士人所撰之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兴盛于战国时期,又 延续到后代。从内容上看,早期子书主要是谈论政治和哲学思想,后来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医疗、术数、宗教(道教、佛教)等。“诸子”指先秦各学派,到汉初有“诸子百家”之称。民国时国学整理社编辑《诸子集成》,主要是旧注,“文革”后中华书局编辑出版《新编诸子集成》,多数为新注,还在陆续出版。
4.集部:所谓集主要指诗文集,集众篇为一书。分总集和别集。
总集,收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或多种体裁的作品(参看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修订版,第55—59页)。我们推荐大家特别关注按朝代收录某种体裁的所有作品的这类总集。① 参看邢宇浩:《文津阁〈四库全书〉刊行》,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3日,第1版。诗:(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2)《全唐诗》(清彭定求等奉敕编,中华书局1960);(3)《全金诗》(清郭元釪编,中华书局1986);(4)《全宋诗》(编委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5)《全明诗》(编委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陆续出版)。词:(1)《全唐五代词》(张璋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全宋词》(唐圭璋辑,中华书局1965);(3)《全金元词》(唐圭璋辑,中华书局1979)。文:(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65);(2)《全唐文》(清董诰等奉敕编,中华书局1983);(3)《全宋文》(曾枣庄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巴蜀书社1988年起陆续出版)
别集,个人作品集,有自编,也有他人编的,前者如白居易自编《长庆集》,生前分藏五处;后者如杜牧《樊川文集》,由他的外孙裴延翰编辑而成。
三、为什么要读典籍?
1.丰富人生经验的需要。人生有两种经验:现实经验与历史经验。现实经验的丰富靠 阅历,靠见多识广,而历史经验的丰富靠典籍。典籍是历史经验的重要来源。《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上》:“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典籍不一定都是圣人写的,但它们确实凝聚着古人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体会人生的丰富性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说明一个人同时需要读书和实践两方面的经验。
2.古为今用,从典籍中寻找处理今天事务的依据、智慧和启发。历史和现实总是有惊 人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关系不能凭空建立,而必须通过对典籍的阅读。1958年底,毛主席读《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批语:“这里所说的群众性医疗运动,有点像我们人民公社免费医疗的味道,不过那时是神道的,也好,那时只好用神道。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大约有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了,贫农、下中农的生产、消费和人民的心情还是大体相同的,都是一穷二白,不同的是生产力于今进步许多了。„„一穷二白古今是接近的。所以这个《张鲁传》值得一看。”“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来得及将农民中的上层和中层造成资本主义化,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联盟,却在几十年中将大多数农民造成了一支半无产阶级革命军,就是说,替无产阶级造成了一支最伟大最可靠最坚决的同盟军。”日本商人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获得商战智慧的成功事例也说明阅读典籍的现实功用。
3.改善生活的品质,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造福于后代。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既 要看物质条件,同时也要看精神享受。在基本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享受就成了最重要的生活内涵。判定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不在于你穿了什么品牌的服装,开什么名牌车,而在于你读了多少典籍,读了多少书。一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不仅使自己受益,而且使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受益。书香门第的孩子,或者说家有典籍可读的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成功的机会或概率总要比不读书家庭的孩子多一些。西方人从小给孩子读典籍的习惯很有用。中国人从小让孩子背典籍的传统也很好。在我们留给后代的遗产中,除了钱财外,最好还有典籍或藏书。
4.在知识经济时代,典籍是我们保存人文传统、追寻生活的诗意的重要途径。现代是 一个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是一个图像泛滥、视觉冲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如何保存我们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以及终极关怀,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我个人认为,阅读典籍也许是绕不过去的出路。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感官刺激的社会,是一个购买注意力经济的社会,是一个逐步丧失生活诗意的社会。我们不能把生命中非常宝贵的感觉、注意力全部交给商业化的利润驱使,而应始终将一部分感觉和注意力放在诗意生活的追求上,放在对典籍的阅读上。
(夕阳、江滩、大海、高山、聆听、天籁、禅意、田园、世俗社会的灯火„„)
四、怎样读典籍?
阅读典籍的方法因人而异,没有一个适合所有的人的最好的或固定不变的方法,但可以 有若干针对不同对象或不同目的的相对较有功效的方法。当我们介绍下面这些方法时,还假定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家有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或者说,借助注释和辞典能够读懂古文。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就必须先解决“识字”的问题,也就是清人所说的“先识字后读书”。我们不主张大家读翻译成白话文或现代汉语的典籍。
1. 精读“元典”。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页3解释:“元典” 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原典、长(长幼之“长”)典、正典、大典、善典、美典、上典、宝典等意蕴。冯先生认为,元典是各民族“青年时代”(既不是混沌的“儿童时代”、幼稚的“少年时代”,也不是成熟的“壮年时代”)的创造物。如印度的吠陀文献和佛典,波斯的《古圣书》,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和《新约》),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首推“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乐》亡佚)。某些先秦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如《论语》、《孟子》被儒家列为主要经典,《老子》、《庄子》则被道家和道教列为主要经典。此外,一些专科创始之作,也被该学科视为经典,如《孙子兵法》是军事学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茶经》是茶学经典。此类典籍因其原创性而赢得不朽,其精义至今为相关专业所尊崇,成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见页6—7)精读元典,应该成为我们阅读典籍的最重要的环节。元典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对元典的阅读,也应该是终身的。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 Books)的课程,要求学生精熟若干经典(参看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见《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页310—311)。
2.博而能一。这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博通与专精的读书方法,它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博而能一,四字最要。不博,则苦其空疏;不一,则忧其凌杂。于此致意,庶思学不致偏废,而罔殆之患可以免。”博览群书,在当今信息社会尤其重要,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你对典籍的了解就很有限。但如果所有的书都是随便翻翻,泛泛浏览,没有对某些重要典籍的反复阅读,你对典籍的认识也就很肤浅。毛泽东读史给人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一方面通读《二十四史》,最近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此书1996年曾出版过大16开的影印线装本,价格昂贵,编号限量发行);另一方面又精读《资治通鉴》,据说这本书他一生先后读了十八遍。他还要求许世友等将军读《红楼梦》,一遍不行,要读 6 七遍、八遍才行。
3.八面受敌法。苏东坡总结他少年时的读书经验是,一部书分作数次读,每一次只侧重一个方面的问题,如第一次只注意“兴亡治乱”,“勿生余念”,第二次只注意“事迹文物”,其他类推。苏东坡认为,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读书“当如入海,百货都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他还认为,这种“八面受敌”法,与一般的“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以后写作时,无论遇到哪方面的问题,都能联想过去的读书心得加以发挥(见《又答王痒书》,《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六,又参看《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上》页174)。《文史通义博约上》:“苏子瞻教人读《汉书》语,凡数过而尽之,如兵、如礼、乐,每过皆作一意求之而后贯彻。”郭沫若读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读书法对于做学问、写文章特别有效,但它要求读者必须有做笔记的习惯,或者写批语的习惯。
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上》批评苏轼读书法:“不过经生决科之业„„未可进言与学问也。苏轼之言,进退皆无所据。„„以求学问则不足,以务举业则有余。„„苏轼之学,出于纵横其所长也,揣摩世务。切实近于有用,而所以凭以发挥着,乃策论也”。章氏批评人们“以苏氏类求误为学问”。
4.解构主义读法。所谓解构主义读法,指读一本书时吧注意它的体系或篇章结构,而是注意它的一些细节或具体的观点、看法,包括一些语句、文笔和修辞。钱钟书的经验。比喻:高楼大厦坍塌了,有用的是一砖一瓦。钱钟书《读〈拉奥孔〉》:“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哲学系统经不起历史的堆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已经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流传,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经遭到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的一些木石砖瓦仍然不失为可利用的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所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
【参看】 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该文认为“陈寅恪与钱钟书代表着本世纪最重要的两大诗学范式”,前者“开创了一种以诗证史、以史解诗的学术方法,代表了古代的一个主流传统,即知人论世、比兴说诗的传统在现代新的复苏”;后者“开辟了一种以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艺术学配合以说诗的学术方法,代表了古代的另一个传统,即修辞、评点、谭艺的传统与西方新学的融合”。
钱氏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生平寒士,冷板凳命运,一遇吹擂就如坐针毡。”
5.好读书,不求甚解。对于那些不以做学问为职业的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嗜好的读书”,以区别“职业的读书”,见1927年7月16日在广州知用中学的讲演《读书杂谈》)来说,陶渊明的这种读书方法颇值得借鉴。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休闲”式的读书,并不是毫无用心,陶渊明接下去还有两句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见《五柳先生传》)所谓会意的内含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能够达到这种读书境界的人,也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快事。鲁迅先生说得好:“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出处同上)陶渊明的读书与他的生活态度相关,他欣赏的生活是“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今天,许多人都活得很累,很需要陶渊明式的读书休闲。当然,以休闲的态度读典籍与以休闲的态度读时尚读物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并不反对时尚阅读或快餐文化,我们想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在经典阅读与时尚阅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避免 7 让长期的快餐文化弄得自己思想迟钝,感觉“肥胖”。
6.通过书目提要,有计划的读书。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本目录书,对于阅读中国传统 文化典籍很有帮助。一本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前中华书局有繁体影印本,1997年又出版了简体横排整理本。这本书可以结合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来读。晚清张之洞在《輶軒语》中指出:“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另一本是《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就任四川学政时所作,试图解决当时好学青年“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问题,初刊于光绪二年(1876),1929年范希曾补正。这本书再版重印过几十次。鲁迅先生对这个书目也比较肯定,鲁迅批评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以及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等书目没有什么用处,如果要弄旧学,“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读书杂谈》)。
期待大家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三年或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读书计划。
第二篇:精华讲稿:第一讲 民俗概论
第一讲 民俗概论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学发展到今天,有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这样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分析其中原因,正如民俗学家陶立璠所说:“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又熟视无睹。”要了解“民俗”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作为词汇的“民俗”与作为学科的“民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词汇的“民俗”作为词汇的“民俗”在中国早就出现:《礼记·淄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管子·正世》曰:“料事务,察民俗。”《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作为学科的“民俗”:民俗一词是有“民”(folk)和“俗”(lore)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从民俗学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什么是“民”和什么是“俗”的观点非常多,而且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民俗”一词的概念的界定也是难以把握,以致于众说纷纭,观点庞杂。世纪 40 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就载有民俗一词的简明定义达 21 条之多。比如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
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民俗如何分类?
民俗的最早分类标准出现在英国。英国民俗学会于 1890 年出版的由高莫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是:
(1)观念和信仰民俗,包括迷信的信念和举动、关于自然物的迷信、关于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关于冥界生活的信条和一般迷信等;(2)旧传的风俗,包括节俗、礼俗、嬉戏和地方风俗等;
(3)旧传的叙事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趣谈、寓言、深化、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和旧传等;
(4)民间成语,包括韵言、母歌、谜语、谚语、诨名和方言等。显然,这四类民俗事象中,民间文学占有绝大部分,至于其他民俗类别也仅是作为旧有的遗留物被看待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
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在其《民俗学手册》一书中把民俗事象分为三类:
(1)信仰与行为,包括大地与天空、植物界、动物界、人类、人工制品、灵魂与冥世、超人的神灵、预兆和占卜、巫术、疾病和民间医术。
(2)习俗,包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人生礼仪、职业和工艺、历法、斋戒和节庆、游艺、体育和娱乐。
(3)故事、歌谣、俗语,包括故事、歌曲和民谣,谚语和谜语,有韵的俗语和俚语。这种分类虽对以前之分类有一些修正,但仍没有摆脱民俗研究对象异常狭窄的弊端。
日本学者柳田国男也采取了民俗事象三部分分类的方法,他于 1932 年在民俗学会上的讲演中指出,民俗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习惯(生活技术),包括居住、服装、食物、生产、劳动组织、家庭、村落、交际、婚姻、诞生、成年礼和青年集团、死亡、法事活动、祭神、占卜、舞蹈、竞技与音乐、儿童游戏等;
(2)口碑(语言艺术),包括新语创作、新词、谚语、谜语、诵词、小儿语、歌谣、说唱、民间故事、传说等;
(3)感情、观念和信仰,包括情趣、趣味、禁忌、畏惧、崇信、祈祷等。柳田的分类标准对于日本民俗学界影响较大,其后的日本学者仅是对这种分类方法给予必要的补充和修正。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分为三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分四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分十一类: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科学技术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
在这里,我们将民俗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民俗、行为民俗、意识民俗。所谓物质民俗,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感觉到的有形的实体性民俗,因而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根据文化物质可以分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种标准,可以将物质民俗划分为生活民俗和器用习俗两大类。生活习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等三大类。器用习俗包括生产工具习俗、劳动对象习俗和民间工艺习俗等。
所谓行为民俗,指的是受思想和观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各种风俗习惯活动。它可以划分为行为活动规范民俗和行为活动方式民俗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生产民俗、交通民俗两大类,后者主要包括技术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游戏娱乐民俗等。
所谓意识民俗,是指意识在民俗中占主导地位的民俗。通常,人们又称之为“精神民俗”、“心意民俗”、“信仰民俗”等。它可以分为信仰民俗、语言民俗、禁忌民俗等几大类。
语言民俗指的是民间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又称“民间口头文学”或“口碑文学”。按照语言民俗的内容和传承表现,这种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可以划分为讲述、歌唱和讲唱等三类。
所谓讲述语言民俗,指的是依靠叙述性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一类语言民俗事象,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和熟语等四种不同类型。
所谓歌唱语言民俗,指的是以歌谣或民歌的形式来予以表达的语言民俗事象,又称之为“歌谣”,主要有情歌、礼仪歌、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和儿歌等类别。
所谓讲唱语言民俗,指的是既说又唱、韵散兼行的一种语言民俗。这种语言民俗或以讲述为主,或以歌唱为主,往往带有叙事长诗的性质。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等。
三、民俗的本质是什么?
民俗作为一种包容异常广泛的文化事象,其属性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一种属性就能够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民俗的全部本质所在。
(1)民俗:生活与文化的复合体民俗既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以饮食为例。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外在的、表面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化的生活、生活化的文化。生活一旦被民俗化后并非永远处在模式阶段,生活的模式也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当这些新内容融入到生活当中,又会在承传原来生活模式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生活模式,进入民俗又一轮的传承与变异。
★思考:一般的生活事象与民俗事象的区别?
(2)民俗:原生态文化(3)民俗:不成文程式化规矩
四、民俗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与集体性 2.稳定性与模式性 3.传承性与变异性
五、民俗的功能
关于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钟敬文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实际上,这四种社会功能都是以规范功能为核心的,其他功能都是由规范功能派生的。在这里,我们认为民俗拥有两大社会功能。
(1)民俗的社会调节与控制功能
所谓民俗的社会调节与控制功能,指的是民俗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对其流行范围内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识所具有的约束作用,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及意识进行规范,以维护这种民俗所流行区域内民众群体利益的一种社会管理效应。在社会规范中,参与社会调节和控制的文化事象大体有法律、纪律、道德和民俗等四 种。而民俗是这四种中存在最为广泛的、约束面最宽的调节与规范。民俗能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根本的原因在于民俗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程式化规矩属性。某种民俗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一种法约性效应,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言行乃至意识等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民俗对社会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力,表现为一种软控制的特征。这种控制有时甚于法律的控制。
(2)人生塑造与教育功能
民俗在个人成长和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功能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调节与控制功能,这种功能往往是通过个体仪对于已有民俗的规矩和约束力的接受并认可而予以实现的,只有当个体认可并接受民俗的规矩和约束力,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才能够使民俗对于个人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民俗对于人生塑造和教育的功能呈现为全方位的特点,带有异常明显的广博性。民俗对于人生的教育和塑造内容涉及到道德品质、生产技能、生活技能、体能训练、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民俗的教育重点在于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
第三篇: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
第一讲 青年的心理健康
第一讲
青年的心理健康
主讲内容:
一、健康的概念、二、青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当前我国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四、青年常见的心理疾病
一、健康的定义
《辞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宣言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
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
二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五是能够抵抗感冒和一般性的传染病;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七是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八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九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十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新的健康观
1,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要超越“第三状态”.
二、青年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一个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安宁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重于躯体健康。不论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只要我们拥有心理健康这一最重要的内在资源,生活最终都会向我们展示它的美好,并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一)心理健康概念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给健康下定义时,也包括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躯体的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了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虽然各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可以同时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查;
(1)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去考察,即不仅考察人的情绪、情感机能,而且要考察人的认知、意志和个性心理机能。
(2)把人放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看人的心理机能同一定的环境之间是处于一种什么关系状态,即人如何接受环境影响,又如何去影响环境。(3)把人放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去考察,看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如何。这是判断、评价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最终的标准。(4)把人的心理放在一定的年龄关系中考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水平,与不同的环境发生关系,有着不同的实践活动领域、内容和形式,因而,心理保健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不同,判断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不同。青年期,正是其心理结构和心理机能蓬勃发展的时期,迅速走向成熟而有尚未完全成熟时其突出的特点。因此,衡量青年心理健康标准,应当采用与青年年龄发展阶段相应的标准,应当采用与青年年龄发展阶段相应的标准,即把青年与儿童少年区别开来,又把他们与成年人区别开来。
三、青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并且能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适度。
第三,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第四,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拥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第五,意志健全。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为,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自制力,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第六,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第七、社会适应良好。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的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较快地适应自己所处的各种环境;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既有高于 现实的理想,又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能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第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应具有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青年由于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以及社会化的特殊要求,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妨碍了人际关系、妨碍了个人潜能的发挥;致使青年主观满意度降低、学习效率下降,使青年陷入心理困扰和痛苦,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最极端的情况可能导致自杀。因而,关注青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对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是促进青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工作。
四、青年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一)入学适应问题
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而引发的消极心态
学校我不满意!专业我不喜欢!老师水平一般!饭菜味道更一般!一女大学生嫌学校的校门太破,刚进学校就退学复读。
嫌军训太辛苦 内蒙古某高校一女大学生要退学
暂时的目标缺失导致的迷惘心态 光环褪色而导致的失落心态
(二)学习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
(三)人际关系问题
1、人际关系不适、2、社交不良
3、个体心灵闭锁
(四)恋爱与性方面的问题。
(五)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
(六)人格缺陷
自卑、孤僻、偏 执、虚 荣、(七)情绪困扰
焦虑、抑郁、愤怒、屈辱、冷漠
(八)犯罪
虚、空
第四篇:高级作物栽培学课程讲稿(第一讲)
第一讲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
一、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作物栽培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作物栽培的漫长历史中,由经验记载、农艺探索到对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深入研究而逐渐演进形成的。
据在浙江姚河姆渡村和陕西西安半坡村对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资料证明,距今六、七千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在长江流域开田种稻,在黄河流域辟地植粟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黍、稷、禾(特指粟)、粟、耒、麦、菽、稻等作物名称,甲骨文中还有畴(田地)、疆(边界)、井(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作井字形而得名)、圳(田边水沟)、圃等有关农业生产整治土地的文字记载,说明那时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予以记载和论述。在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农业文献。距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和已经散失的古农书共有500多种,《中国农学书录》中收编的有376种,至今保存着的有310多部。其中比较著名的如: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约公元前214年)中的《上农》篇提出重农理论和政策;《任地》篇提出利用土地的原则;《辨土》篇强调根据土壤性质进行耕作;《审时》篇讨论耕作及时与否对作物的影响。这4篇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汉代的《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是我国最早的作物栽培专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学著作之一。它论述了西汉时代粟、黍、麦、稻、稗、大豆、小豆、大麻、瓜、桑等农作物从种到收整个生产过程的农业技术,并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总原则,即掌握农时、耕好土壤、施用肥料、灌溉保墒,适时中耕和及时收获等,这些技术要点至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书》(公元534年)是我国和世界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1部农书。该书总结了西汉末年至北宋时期500多年间黄河领域农业生产经验。其主要技术经验有:耕耙耱抗旱保墒、绿肥轮作用地养地、良种选择和繁殖、林木的育苗和嫁接等等。对种植作物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否则“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基本原则。
南宋的陈旉《农书》(公元1149年)是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书中记述了南方稻麦、稻豆、稻菜等一年两熟的复种经验,讨论了水稻培育壮秧的技术。
元代的王祯《农书》(公元1313年)是综合了黄河流域旱作区和江南水稻区农业生产经验而写成的。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公元1639年)是一部70多万字的农学巨著,该书重点论述 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内容丰富,堪称我国近古农业生产的一部百科全书。系统总结了棉花、甘薯的栽培经验,如“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秆,稀棵肥壅”等14字诀的棉花栽培经验。
清代的《授时通考》(公元18世纪)是乾隆年间由官府组织编写的一部大型农书,内容是前代农书的节录和汇集,共90余万字,是汇总了古代农书的大成。
但解放前我国只有《作物学》, 如 本世纪20 年代,原颂周参照英美各国的作物学教材,编著了《中国作物论》(1923)。该书论述了30种普通作物和特用作物的性状、来历、用途、耕种法,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作为栽培学各论,黄绍绪采用美国农学会专家所拟定的作物学教学大纲,根据我国国情编写了《作物学通论》(1925),内容包括作物起源、分类、作物与气候、作物与土壤、种植制度、整地、施肥、播种、播后管理、杂草、作物病虫害、收获及收后处理等,共计21章,该书奠定了后来的作为栽培学总论的基础。
30年代至50年代初,我国有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大学丛书。各论有:《实用小麦论》(金善宝,1934)、《稻作学》(彭先泽,1935)、《中国实用作物》(孙醒东,1936)、《棉作学》(孙逢吉,1948)、《普通作物学》(张金相,1951)等;总论有:《作物学概论》(翁德齐,1937,1947)、《作物学通论》(周长信,1950)、《作物生产通论》(陈鸿佑,1954)等。而没有《作物栽培学》。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学科分工越来越细, 内容越来越深, 原有的《作物学》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从中相继独立出了《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
新生的作物栽培学一开始并没有统一的内容和研究方向,50 年代曾将苏联雅库什金的《作物栽培学》翻译成中文, 并向全国农业院校推荐作教材,1956 年我国集中了高等农业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和教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由李竞雄等主编, 于 1958 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作物栽培学》通用教材。1959 年相继出版了《中国棉花栽培学》、《中国水稻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玉米栽培学》等, 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从50年代开始我国的作物栽培学才开始逐渐走向正规,从此时开始到现在,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年代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重点是作物生育的各个环境因子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通过肥水运筹和其它措施来造就一个最理想的生育环境,使作物能够实现合理的生育进程而取得高产。代表这一时期作物栽培科学的主流方向是总结和推广劳模经验,主要是总结我国传统的种植经验、施肥技术,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看天、看地、看庄稼”。对提高产量曾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大多是经验性的模糊概念,推广应用范围一般都不大,2 所谓“高产田”的标准大致为亩产350±50kg。
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研究总结劳模高产经验的同时, 各地农业科学工作者从分析高产田长相模式入手, 开展 了土、肥、水、光、气、热等生态因素的综合研究和生理生化内部机理的研究, 揭示了作物高产的内在规律, 明确了在不同条件下作物高产形成过程中看苗诊断技术, 以及积极促进、适当控制的理论依据及运用原则。也就是说,作物栽培界的注意力由环境因子转移到了对作物本身外部形态指标的研究,重点是株高、分蘖、叶面积、叶色变化规律及其与栽培措施的关系,目的是协调田间苗、株、穗、粒和粒重的关系,培育结构合理的群体而取得高产。代表这一时期作物栽培科学主流和方向的是全国性的群体结构研究热和关于合理群体结构的大论战。通过群体结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使高产田单产提高到了每亩450±100kg的水平,但群体结构理论有它的局限性。
输入 处理 输出
可控因素 正输出(农产品)(技术、能量、物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不可控因素 负输出
(天气、地力)形态建成、物质生产、产量形成(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作物生产系统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大部分,其中输入包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作物生产系统内各种关系多呈强非线性关系,如施肥与株高、施肥与分蘖、施肥与穗数、叶龄与叶面积、叶龄与群体大小、施肥与产量等等,所以说,合理的群体结构受空间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并不反映普遍规律。因此,这类研究成果不能使大面积生产达到高产和超高产效果。
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又兴起了生育规律、指标化栽培、高产数学模型以及模式化栽培研究热潮,研究深度和单产水平都有较明显的提高,但并未摆脱经验模式。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时,只要不是田间试验所具有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当时作物栽培科学中最热门的模式化栽培为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取得不同处理的产量数据,然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作物产量与多种相关因素的经验关系式,再用电子计算机对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筛选,确定高产模式,并用于大田生产。但是数理统计常识告诉我们,所谓高产模式受到经验公式不能外推规则的严格制约,所以成果覆盖面必然不大,重 3 现性自然也很差。国外在数学模型方面的研究是这样的,原苏联农学家热衷于从大范围天气土壤带来研究和解释作物产量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欧美学者则偏重从作物生育模拟和环境模拟角度出发,采用模拟模型来解释高产栽培问题。作物生长模拟是今后作物栽培应用方面的一个发展方向。(七八十年代不仅开展了多种作物高产规律的研究 , 而且进行了稳产、优质、低 成本、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 有效地促进了作物生产的发展。此外 , 还针对干旱、盐碱、渍害、冷害、冻害等产量障碍因素进行抗逆栽培研究 , 提出保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节水栽培等有效技术措施。)
八十年代以来, 主要开展了作物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明确了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农作物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的关系, 研究了农作物群体结构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近几年, 对作物高产和超高产群体结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提出了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组合;农作物节水技术有明显突破;设施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农作物高产水平下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作物栽培学不断吸收其它学科新思想、新技术成果, 使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 ,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 , 作物栽培学已经建立了能反映自身本质内容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已从经验为主走向了科学, 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只注重农产品生产转向了商品生产, 从仅注意产中转到了注意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 从只注重作物产量转向了质量、品质、效益和环保的统筹兼顾, 使作物栽培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作物栽培取得的技术成就
1.土壤耕作技术的演变
我国地域辽阔, 物种多样, 耕作方式迥异, 经过研究、改进、提高, 各地基本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农田耕作技术体系。①水田耕作。南方稻田采用冬炕田和冬泡田两种耕作方式。冬炕田是晚稻收获后干耕晒垡, 使翻转垡片架空,经干湿冻融交替, 耕层土壤松疏细碎。冬泡田是蓄水防旱的丘陵山区, 收稻后干耕干耙, 翻茬入士后浸泡半月,临冬再耙一次。两种方式均在春季施入基肥后灌水浅耕, 粗肥沤田, 插稻前, 再犁浅耙。②旱地耕作。东北地区采用垄耕法为防旱抗涝; 长江流域雨水较多地区采用自主作耕法为排水散埔; 西北旱地采用砂田耕作, 渗透雨雪, 增埔保温。③深松耕法。东北地区在垄作耕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耕作法。其特点是分层深松 , 不乱土层 , 耕种结合 , 上虚下实 , 起到抗旱防涝、增温保埔 之效。其他农田耕作法还有少耕法、免耕法等, 但仅在少部分 地区采用。确定土壤耕作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作物特性、前后作关系和农耗时间, 合理安排耕作方式、深度、时间、次数以及相应的表土耕作措施。二是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壤特点, 有针对性采用不同耕作方式。三是在满足作物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下, 尽量减轻农机对土壤的破坏, 减少消耗 ,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2.育秧(苗)移栽技术的发展 农作物育苗移栽可以集中育苗, 适时移栽, 合理安排作物在口, 调节劳力 , 提早播种 , 充分利用农时季节 , 是获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水稻、棉花、玉米以及经济作物育秧(苗)有很大发 展。例如 ,50 年代水稻育秧实行 “ 三改” 技术 , 即改大秧板为盒式秧田 , 改落谷密为落谷稀 , 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 , 有效地防止烂秧 , 培育壮秧。60 年代随着双季稻的发展 , 开始推广薄膜育秧等多种保温育秧技术 , 争取积温 , 防止烂秧 , 早育早插。70 年代采用两段育秧以及温室育秧、工厂育秧等 , 对培育壮秧、延长生长期、增产稻谷起重要作用。棉花育苗移栽 50 年代始于长江流域棉区 , 随着塑料薄膜的发展应用,80 年代棉花育苗移栽面积扩大到 2000 多万亩 , 约占棉田总面积的 1/4, 使棉花增产 20%以上。玉米育苗移栽 70 年代开始在东北冷凉地区推广 , 有效地减轻低温冷害 , 延长生 长季节。80 年代玉米育苗移栽在高寒冷凉地区、丘陵干旱地区推广面积达 1700 多万亩 , 增产达 30%~50%。蔬菜作物采用育苗移栽技术更为普遍, 是解决蔬菜多茬种植、周年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3.施肥技术的改进
农作物科学施肥是保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需求、培肥得力、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50 年代农作物以施用厩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料为主 , 总结了 “ 以有机肥为主 , 无机肥为辅结合深耕改土, 不断提高肥力” 的施肥原理;60 年代化肥用量逐步增加;70 年代以后, 在化肥供应较充足的条件下, 在旱地上总结了重施底化肥的“ 一炮轰 ” 经验;80 年代痛薄地上提出 “ 化肥起步 , 增加投入 , 氮磷协调 , 以无机促有机 , 有机无机相结合” 的快速增产和培肥地力的经验。80 年代增施化肥和改进施肥方法在农作物增产诸因素中起 20%~40% 的作用。经济合理的施肥管理有助 于增强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80 年代以来开展了配方施肥 ,1990 年全国农作物采用配方施肥面积达 4.8 亿亩 , 一般增产 8%~15%, 高的在 20% 以上。
4.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主要是节水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在研究查明作物吸收水分机理和需水规律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减少水分的田间渗漏和蒸发损失 , 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丰产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制度、限量灌水原则以及节水措施的综合配套应用。
4.1 水田灌溉 50 多年来研究建立了四种节水型稻作 ①水层湿润与晒田结合灌溉型。此技术 60 年代研究推广 ,80 年代在杂交稻推广后获得广泛应用的水稻高产灌溉技术。②长期水层与晒田相结合的灌溉型。把长期水层管理同晒田技术相结合 ,使水层深浅变动符合水稻生态生理要求。③长期水层灌溉型 , 使水稻在整个生育期中处在水层覆盖之下 , 根据不同生育阶段适当调整 , 形成长期浅水、先浅后深和浅深浅几种灌溉方式。此法适宜在 水源不足的丘陵地和盐碱土稻田中采用。④干干湿湿灌溉型。在水稻返青后间歇供水 , 使稻田长期处于干干湿湿状态。
4.2 旱田作物。
地面灌溉占旱田作物灌溉面积的 90% 以上。研究推广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有: ①小畦沟灌。实行 “ 四改” 灌水技术 , 即改漫灌为沟灌 , 改深灌为浅灌 , 改长旺为短旺 , 改宽旺为 窄旺。据测定 , 春耕地灌水定额可减少 25%~50%F 作物生长季灌水定额可减少 15%~30%。②间歇水流灌溉。又称涌流(或波涌)灌溉。据试验测定 , 涌流灌水比普通灌水节水 20%~30%。③膜侧灌溉。农作物覆膜田间在膜上轧沟开渗透水孔 , 利用管道行水 , 膜孔渗透水。此法比沟灌节 水 70%。④微灌技术。包括喷灌、滴灌、雾灌技术。采用管道系统输水 , 通过喷嘴或滴头把水均匀 送往田间 , 省水省工 , 保水保肥 , 增产增收 , 是 80 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在改进灌溉技术基础上, 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有效集成 , 形成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配套 的节水高产技术体系, 尤其在优化灌溉制度和提高农艺节水效率方面进展显著。如华北平原小麦节水高产技术 , 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为突破口 , 把2m土体当成一个地下水库 , 通过播前灌底埔水调整土壤贮水及应用喧土保埔技术减少无效降水 , 增大实效耗水比例;小麦生长期间减少灌水次 数和总灌水量 , 迫使小麦利用消耗土壤水 , 最大限度腾出土壤库容 , 以接纳雨期降水 , 减少径流和 向深层入渗损失。在减少灌水的前提下 , 通过品种、播期、密度、施肥技术的组合效应 , 确保小麦 产量潜力发挥 , 该项技术使两米土体的有效贮水利用率提高了 483%, 比常规麦田节省灌溉用水 150Om/hm , 水分生产率达 15kg/hm以上。
322 6 5.旱地农作技术
我国无灌溉条件的旱作面积约占耕地的一半 , 年降雨量仅 250-500 毫米。蓄住天上水 , 保住土中摘 , 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埔和提高水分利用率 , 是早作农艺增产的关键。围绕旱作栽培的蓄水和用 水过程 , 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 研究形成了以蓄纳雨水为主的耕作技术。主要早作农业 技术措施有: ①修筑梯田。在坡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 用里切外垫法修筑梯田, 接纳雨水 , 减轻径流 , 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②深层来巴压。在麦收后浅耕灭茬 , 伏前抢时深耕纳雨蓄摘。雨后浅犁粗犁 , 立秋前细犁带来巴 , 播种前只耕不犁。③节水播种。通常采用的有深播浅盖法、沟播法、造墒播种法。④合理轮作。禾本科作物与豆科或牧草作物轮作。改善土壤结构 , 增加根系营养。⑤ 应用化学抗旱剂。如抗旱剂、保水剂 , 增温剂等 , 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和叶片蒸腾 , 改善植株体内水 分状况 , 增加地温 , 并缓慢释放水分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其他旱作方法如砂田、淹子 田、丰产沟、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以及耕祀盖升德整地保埔技术和旱作综合栽培技术。6.农作物覆膜栽培和设施栽培
农膜覆盖栽培 70 年代引入我国 , 首先在园艺作物上应用 , 使果菜产量倍增 , 并为冷凉地区和 大城市缓解了瓜菜周年供应。80 年代覆膜栽培扩大到粮食和经济作物 , 有明显的增温保士商、防虫灭 革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产增收的效果。据农业部统计 ,1990 年全国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 5000 多万亩 , 成为现代农业中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综合运用的典范 , 其发展从高寒丘陵发展到沿海平原 , 从北方向南方推进。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的西北和南方丘陵地区 , 农作物覆膜栽培增产在 1 倍 以上。被国家列为实施脱贫致富“ 温饱工程” 的重要措施。
设施栽培包括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等 , 它是人工控制自然条件创造作物良好生长环境的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栽培形式 , 能显著增加光热资源和合理利用季节 , 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设施栽培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金、资源、技术、智力、劳力高度密集型的产业,一次性投入和经常性投入均比较高。二是要求技术的严格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是脱离了自然环境而进行的“反季节栽培”,实行产期调节和周年供应。三是在人工控制下对作物的抑制和促进,使产品精致、品质优良、无公害,实现农作物高产和优质,提高商品率。设施栽培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自90年代以来设施栽培在我国发展迅速,已从城市郊区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园艺向工厂化农业发展。
7.农作物化控技术
该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一项技术。例如使植株矮健,控制徒长,防止倒伏,去叶疏花,抑制衰老,减少花荚脱落以及贮藏保解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常规措施纳入种植业,已与良田、良种、良制、良法等诸多因素组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
农作物化控栽培有三个特点:一是措施的可调控性,可根据施用时间和剂量实现促进或控制的目的。二是技术的综合性,化控并不是作物增产的灵丹妙药,必须同其他耕作栽培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三是使农业更接近目标设计可控程序的工程。通过化控栽培弥补传统栽培方法的不足,塑造植物的理想个体造型和群体发育过程。例如高杆变矮杆,晚熟变早熟,促进花芽分化,疏花疏果等,从而突破速生、密植、多熟的极限。近年来,各种化学及生物调节剂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如水稻生产中应用的各种生长调节剂已多达十余种,小麦、棉花高产的“全程化控”技术得到应用,成为质量群体控制栽培的重要途径。
8.农作物规范化栽培和模拟技术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是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微机模拟技术,组装配套最佳栽培技术措施,按程序设计实现作物最佳形态生理指标,以获取预期产量和经济效益。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是试验、示范推广完整的技术体系,把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科研成果组装在一个栽培系统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作物栽培从以经验指导转向以科学指导为主;从侧重单项技术转向运用综合栽培技术;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意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结合,从而使作物栽培研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有三种形式:①指标化栽培。在总结多年大面积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育进程优选出不同产量水平的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各项指标以获取预期产量。②规程化栽培。根据预产指标将优选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在大面积上应用。如内蒙哲里木盟农业局局推行“六统一分”规程化栽培。即统一畦式、品种、机播、灌溉施肥、治虫和分区责任管理,全盟300万亩玉米亩产达500公斤。近几年,为迎接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品质,对主要农作物的优质专用品种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和开发应用,并为产业化开发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食用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因子、吸肥特性、稻米形成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对优质食用稻产量与米质的研究,提出了优质稻“三高一少”调优保优高产栽培技术。饲用稻提出了“三壮三高”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即“壮秧、壮秆、壮籽”和“高 8 产、高蛋白质、高出糙率”的综合配套技术。优质专用小麦和玉米、大豆等同样在筛选品种基础上,形成了适合基地化、规模化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③模式化栽培。综合作物生长发育指标和单项技术,运用系统工程和电算技术,建立农作物生育轨道和高产栽培模型,为指导大面积作物高产咨询服务。如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建立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甘肃省农科院建立的春小麦综合农艺教学模型等。其他在棉花、大豆、油料等作物也建立了模拟模型。
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建立农作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模拟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等过程,解释农作物生长与环境的数量关系,接着开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90年代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其中的“小麦栽培专家管理系统”、“玉米栽培专家管理系统”、“棉花栽培专家管理系统”和“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栽培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也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推进了农作物生产管理的“精确”程度。
三、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育秧(苗)移栽的研究成果
育秧(苗)移栽是农作物栽培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成果:①水稻培育壮秧机理及防止烂秧的措施;②农作物工厂化育秧(苗)生态因子的调控;③玉米、棉花营养钵育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移栽技术;④育苗和移栽机械的研究。我国农作物育苗移栽技术及其研究成果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2.施肥原理的研究成果
①主要农作物的需肥规律,作物对营养吸收的动态和数量;②施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包括肥料性质、土壤肥力、水分状况以及气候因素等;③施肥时期、次数和方法,确定农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无机与有机相结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根据不同作物、地力、品种和密度灵活进行掌握;④从经济学角度看,作物施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最佳施肥量可能低于最高产量的需要量,但要接近更大的经济利用量,即最佳产量施肥管理技术。⑤配方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成份,设计获得预期产量所采用的施肥量和氮、磷、钾最佳配比。3.农作物覆膜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①覆膜栽培的生态效应。包括热效应,覆膜土壤比露地一般增温2~4℃;水效应,覆膜 栽培有良好的保墒、提墒以及稳定土壤水分的效果;二氧化碳效应,覆膜栽培地比露地表面二氧化碳含量高1倍以上;养分效应,覆膜栽培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矿质营养转化为速效可给态。②覆膜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各类作物一般增产300%~50%,高的在1倍以上。③探查不同海拔高度覆膜栽培的适应范围。④铺膜机械的研制,提高覆膜质量,节约用膜数量,减轻劳动强度。4.农作物化控技术的研究成果
①重点研究了化控对植物器官的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促进和控制的机理以及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专属性的筛选;②:将化控调节与作物品种、株行配置、肥水管理等结合起来,纳入农作物高产化质综合栽培技术体系。5.农作物高产栽培及其机理的研究成果
①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研究在高产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叶面积的动态消长、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以及器官建成的同伸关系。80年代在此项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出水稻叶龄模式调控、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玉米按叶龄促控管理技术等。
②农作物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关系的研究。研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的生态环境条件,群体穗、粒、重决定时期和促控调节。近几年,从作物的光合生理、栽培生理、生态因子调控等角度,探讨了农作物超高产的生态生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原理。如玉米高产栽培研究中,发现库是高产和超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在高产条件下,籽粒库的增加速率远远小于“源”的增加速率;随密度增加,收获指数下降,源库比例失调是玉米超高产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扩库、限源、增效”为主体的玉米超高产理论,实现了春玉米单产1000kg/667m2以上的目标。
③农作物群体结构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研究。重点研究作物群体发育的自动调节和反馈机理,群体冠层结构(株型、叶面积、叶角、叶片空间取向及发展动态等)与光能利用效率,群体整齐度对个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农作物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指标及其人工控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农作物合理密植提供了依据。通过合理密植,协调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以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近年来,围绕农田群体生产力与个体生产力协调、高产群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有:1)针对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条件和生态条件的高产与超高产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与示范。2)针对作物阶段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在协调个体和群体、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方面取得进展。3)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得到拓展和深化,并逐步成为重要的作 10 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4)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的研究。研究农作物高产需水特点和需水规律,作物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动态分配规律,作物高产需肥指标和比例研究以及高产栽培的营养诊断技术。5)研究了农作物落花、落果、落铃的机理和调控技术。6.初步提出农作物信息栽培的理论框架
信息栽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作物生长发育的信息表达与信息调控角度,对农作物生育进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另一方面,应用计算机和农作物生产系统信息分析,进行管理决策和技术调控,实现优质高产目标。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研究中,各种化学及生物调节剂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另外,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建立了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等,从品种选择、施肥与灌溉、病虫害防治到产量预测与决策优化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农作物信息栽培理论的提出,为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
但是,也有人认为,作物栽培科学发展到今天,由于理论、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国内外高产、超高产的事例年年有(水稻高产记录1097kg/亩(澳)、1089.6kg/亩(美国)、876.6 kg/亩(日本)、900 kg/亩(徐州);小麦940.5 kg/亩(美国,灌溉小麦)、607.5 kg/亩(美国,旱地小麦);玉米1554 kg/亩),但真正按照预订方案实施而成功者为数极少,高产经验移植推广成功率很低,大大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所以说,人们认为作物栽培科学的研究出现了危机。危机的根源有二:
(1)研究对象的不可知论阻碍了栽培科学的发展
栽培科学研究成果为什么覆盖面不大?高产记录为什么难以重复?高产经验为什么不能移植?人们往往理直气壮地用农业科学是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加以解释,这严重地阻碍了栽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生命科学是不是一定受地区性和季节性的严格限制?同属于生物科学的医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作物栽培所面对的是植物,而医学所面对的是人,二者有天壤之别。但是二者同属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研究对象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始终与环境保持密切联系,而且生长发育都具有连续性、不可逆性和难控制性。相比之下,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比人要简单得多,人具有思想、意识、情感,其生理、心理上的难控制性比植物的难度要大得多,但是医学可以做到的,作物栽培学却做不到。比如医学可以超越地域、国度、人种、性别、年龄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同,迅速而准确的对人体的病情作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而作物栽培学却严格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或天气的变化,甚至品种的 11 不同都可以使“高产栽培技术”成果变成低产。可见,作物栽培学落后并不是研究对象不可知,也不是因为环境因素太复杂,而是由于栽培学家思维方式所致。
(2)作物栽培科学没有形成本学科的方法论
作物生产系统是由“天-地-人-作物”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内既有生物因素又有非生物因素;既有确定因子,又有很多难以控制的随机因子;系统内的各种关系多呈强非线性关系,作物生产过程牵涉到许多生物学过程,内部结构、机理难以揭示清楚。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作物栽培学尚未形成一整套研究方法和完整的软、硬件配套技术,大量进行的是简单对比试验和单项研究,或把多学科研究成果简单叠加,停留于现象的描述,无法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四、未来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栽培科学现代化
1.未来栽培学的目的
(1)充分发挥现有良种的遗传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最大限度地克服天气和地域变化的影响,定向控制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实现稳定增产和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四大目标的有机统一。
(3)彻底克服盲目性,实现栽培管理程序化、自动化和数量化,提供人人都可以掌握的作物增产高新技术。
借鉴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来改造和提高作物栽培科学的水平,未来栽培学研究的重点和管理的依据是作物本身。因此,未来栽培学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就对作物生育状况进行快速、精确的诊断,并按预订的指标定向控制作物生育的一门高新技术。其主要内容,近期是以作物对环境条件所作出的内在反映为依据的栽培技术体系,将来则是以作物生理代谢指标为依据的栽培技术体系。
2.栽培科学现代化要解决的理论技术问题(1)必须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
作物生产系统是由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变换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结构、具有生产功能的有机整体。田间生长的作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动力系统。在该系统内变量极多,众多变量中又有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每个变量本身的变异有的是连续的,有的是不连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若明若暗的。具体地讲,作物生产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但最优的天时、恰当的地利、合适的人和并不一定是清晰的、唯一的和单目标的,而往往是灰色的。要弄清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的机理就离不开天气、土壤、田间生长的其它有关生物学实体(杂草、病虫害等)以及人类所进行的耕作管理。因此,土壤-大气-农作物-管理就构成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要实现作物栽培科学现代化,必须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重新认识作物生产系统的本质特征,探讨高产栽培研究方法论,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否则作物栽培科学的总体水平将不会有重大突破。
(2)用正确的方法处置不同性质的问题
按处置方法的不同,现代科学问题包括:正问题,即首先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然后输入参数得出相应的输出。信息、机理已弄清楚的问题,可采用此种方法。反问题,在未弄清楚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先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统计数据确定模型和参数,然后就已知的输出反推出与之相应的必须的输入。农业生产问题、作物栽培问题就属反问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农学家却习惯于按照正问题的方式处置该问题。因此,对高产栽培中的同一问题,同一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的研究者会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其根源就是未弄清问题的属性。
3.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虽然作物栽培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作物栽培面临着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面临着种植业增效增收的现实困难,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约束加剧的形势。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发展走向、生存空间与地位。因此栽培学界应瞄准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动向,紧紧抓住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超前进行攻关研究,不断创造与推进适应不同地区多样化优质农产品持续增产增收的栽培新技术、高技术及其理论,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这应当成为新世纪作物栽培学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当代农业科学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主导的宏观系统科学的发展,农业科学进入了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迅速拓展的新时期。一是原有的学科继续分化,新兴的学科不断产生;二是农业科学的一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又趋向于交叉和综合。
作物栽培学科必须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新形势,采用整体、系统、宏观、多维的思路,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密切注视基础自然学科研究进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引进新理论、新思维;同时,特别要适应我国商品农业发展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视野,延伸研究领域,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
13(1)高产栽培技术向节本增效和提高资源效率方向发展。
在近年来作物栽培研究领域取得的大批成果中,大批综合技术成果中的创新点多集中在节本增效上,节水高产栽培与节肥增效技术方面尤其突出。从发展势头看,农作物生产“以高效促持续”的思想逐步得到认可,也成为农作物栽培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2)栽培技术研究由单纯高产向优质栽培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需求,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无论是在大宗农作物,还是一些经济作物上都呈现出强劲的需求趋势和应用前景。尤其加入WTO后,提高农产品品质已迫在雕,发展优质专用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栽培技术需求强烈。因此,作物栽培技术发展方向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尤其在适应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方面,农作物品质的定向栽培调控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
(3)技术创新从单项技术突破向配套技术的集成方向发展。
随着作物栽培科技的发展,单项技术突破贡献份额不断缩小,愈来愈多的是依靠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在新品种应用基础上,栽培技术多数作为配套技术应用的。因此,在农作物生育与产量形成调控中,综合应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优质高产目标是现代栽培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4)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变得更为重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对农作物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要求日趋强烈再从加入WTO后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角度出发,进行基地化生产是必然趋势。“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已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应用,反映出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趋势。农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必然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特点,根据市场、农产品加工需求,建立各类作物的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化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这是农作物栽培发展的重要任务。
(5)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需求增加
目前,我国农作物的设施栽培面积已接近200万hm2,设施作物栽培技术的生产需求愈来愈大。然而,与大田作物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对设施栽培条件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显得更重要。包括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品种搭配、作物轮作技术、生态因子控制与协调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等理论与实践将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
(6)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变得愈来愈广泛。
利用新型生物制剂、生物技术手段及产品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以及广泛应用现代 14 信息技术,开发实用的农业信息技术系统,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发达国家的农作物栽培趋势看,一方面要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新成果,如新品种、新制剂、信息技术等;另一方面也要挖掘出传统技术的潜力,如覆盖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这种发展趋势反映出,作物栽培的传统技术需要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提升和改造。
第五篇:国学典籍双语背诵1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大學
Translated by A.Charles Muller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The way of great learning consists in manifesting one's bright virtue, consists in loving the people, consists in stopping in perfect goodness.知止而后有定;
When you know where to stop, you have stability.定而后能靜;
When you have stability, you can be tranquil.靜而后能安;
When you are tranquil, you can be at ease.安而后能慮;
When you are at ease, you can deliberate.慮而后能得。
When you can deliberate you can attain your aims.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Things have their roots and branches, affairs have their end and beginning.When you know what comes first and what comes last, then you are near th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