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风险隐患的规避、识别和管控(演讲稿)
浅谈风险隐患的规避、识别和管控(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
我是XX。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安全生隐患识别、风险防控的一些粗浅看法。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浅谈风险隐患的规避、识别和管控。
在展开论题之前,我必须怀着悲痛的心情,再次提及一起离我们并不远的亡人事故。或许,在场有些领导、同事都能猜到。是的,我说的就是XX亡人事故。事故的经过,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不过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事故发生后,公司下发了相应的通知,而我也立足岗位思绪万千,故而也有了今天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1、规避隐患,需要养成规范作业的习惯,建立安全意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是被人的意识支配。很多行为动作重复多了,也就变成了每个人的习惯,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每个人的潜在意识。要养成好的习惯,那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范作业。当规范作业、规范工作已经成了我们工作中理所当然的习惯,自然也就会很好的杜绝作业过程中隐患的滋生,事故的出现。就我的工作而言,大到天然气体制分析,小到设备清洗,只有认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杜绝隐患的滋生,最终养成好的习惯,安全理所当然水到渠成。
2、识别隐患,需要多学、多看,扎实业务能力。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夸奖某人“见多识广”,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本质。对于我们的工作同样适用,想要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隐患,就必须同类型安全事故看得多,识别的同类型隐患范围广、深度深。而这一切就必须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比如多参加、认真参加各类“安全经验分享”,又比如认真干活摸清楚、吃透彻业务范围类的各项工作隐患点、风险源。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要在生产工作上技术过硬,在安全隐患识别过程中更要技术过硬。
3、管控隐患,需要本里有账,心里有数,手里有活儿。我们可以通过认真执行规程来规避隐患,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来识别隐患,我们也必须有台账、有措施来控制隐患。隐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变量。客观存在,是因为我们不能克服设备老化、自然气候等客观因素,而之所以是变量则和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就我的工作而言,因为经验的积累和传递,我们会有一个实时更新隐患台账。对于台账的内容,我们必须做到心里有数,每次开展同类型工作的时候都格外关注隐患源,并且必须手里有活儿,对于不同台账都要有应对措施,即便真的发生了事故,我们也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比如,一旦检测到硫化氢气体,那我们就需要格外小心,防治硫化氢泄漏;如果硫化氢真的泄漏了,那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远离硫化氢并佩戴防护面罩等等。
以上三点是我的一些工作中的简单认识,不足之处请给位领导、同事多给予指点。最后,我想送给在座各位一句著名诗人北岛的名言:安全是安全者的通行证,违章是违章者的墓志铭!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规范生产做起、养成好的安全习惯,让事故与我们渐行渐远。
渠县分厂 李玥
第二篇: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营市泰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东营市泰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故障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强化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能力,切实做好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二、组织机构风险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安全设备部,xxx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职责:
1.负责对全公司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各小组成员负责各自部门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2.根据选定范围或系统的大小或复杂性实际情况,采用实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风险控制现状和采取新措施的可行性等因素,确定评价结果。
3.针对评价结果,对风险分别按保持现行控制措施、采取新的控制措施或制定目标与管理方案等进行控制策划、明确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
三、风险评价支持文件及实施工具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化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试用版)》、《风险评价管理规定》、《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分析(SCL)记录表》。
四、确定风险评价范围
风险评价要覆盖到整个的工作范畴,包括:常规、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区的设备设施;所有的作业场所。
1、常规活动主要指正常生产、维护和服务活动、非常规活动主要指异常和紧急情况的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区域的活动,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承包方、供应方以及外来参观检查人员的活动;
3、所有进入作业区域的设施,即包括公司的设施,也包括承包方或外来人员的活动;
4、所有场所,包括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等所有场所。另外,评价时还要考虑到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比如,要作业的储罐或管道曾经储存或运输的介质;将来万一发生泄露时公司的应急处理方案等。
五、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所选择的方法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容易为全体员工所接受,掌握,并且能和实际相结合,能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找出实际的风险,所以选用的方法为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无论是那种方法,都需要确定一个共同的评价准则,以保证将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公司所确定的风险评价准则一般从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严重度(S)两方面来确定,可能性可以特定危害事件发生频率,员工胜任程度,有无制度或规程,有无定期检查,有无监测,报警、联锁等设施考虑;后果严重度可以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环境影响情况和声誉影响情况等考虑。根据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的不同情况,将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分成不同的级别,两者相乘,便是特定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R),也确定了风险的级别。
六、安全风险评价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实施
在使用工作危害分析和安全检查表两种方法时,为了充分进行辨识与评价,被评价部门一般需要列出作业活动清单和工作区域、设备设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一般由各部门按岗位列出。在列作业活动清单时,主要列出被评价部门自身的作业活动,常规的作业活动操作,工艺流程更改、巡检、维护等一般比较容易列出,值得注意的是异常和紧急情况时的作业活动也要列出,不要遗漏,列出清单后,根据作业活动清单由工作小组运用工作业危害分析法对每一项作业活动进行逐个分析、评价。工作区域/设备设施清单一般由被评价部门按作业区域列出,在列出工作区域/设备设施清单时,被评价部门可能有不同的工作区域或装置,应将每个区域列出,并且还要列出每个区域的有毒有害材料/物质、设施以及其他的工具,如空气呼吸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等。列出清单后,对每一个工作区域、每个区域的有毒有害物质/材料、设备设施及其他工具要进行安全检查表分析。
应该注意的是;在分析时,首先要针对现状进行分析,把现存的危害和偏差逐一找出。比如,编制某一规格反应器的安全检查表,在对现状分析时,如有10台同规格的反应器,就要对10台反应器逐一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其可能发生的偏差与后果分析,可用一个检查表,找出此规格的反应器可能发生的偏差与后果,进而进行风险评价。
七、进度及效果控制
风险评价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整项风险评价工作是由风险评价工作组组织,以每个部门为单位来实施的,这需要安全部专人布置、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保证每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地实施风险评价。
八、结果的核实与汇总
由于参与风险评价每位员工经验不同,取分标准很难一致,所以工作小组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核实与汇总,核实与汇总时,工作小组一般要分层进行,先由被评价部门分别汇总、核实,然后将确定的一定分值以上(比如10分以上)的风险报至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来核实和汇总,确定公司的重大风险,并列出清单。
九、事故隐患治理与控制的策划
公司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要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措施一般有一下几类:
一类是马上要整改的,应根据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多从硬件上着手,比如,在计划的事件内进行检修,在计划的时间内更换一段腐蚀的管线等,管理方案要明确完成的时间、负责人或负责部门、所选用的方法以及所需要的资料等。
另一类是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或执行不好或问题没有及时发现、纠正的,一般从管理上加以控制,没有相应规定的要建立规定,规定执行不好的加强考核;问题没有及时发现,纠正的、加强检查与整改。还有一类是已在公司控制之中的,那就进行维持管理。
风险评价的结果除了反应风险的级别外,还会反映出一些实际存在的危害、现在的控制措施以及建议/改正的控制措施,对实际存在的危害,尤其是现场存在的危害,应马上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如编制管理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等,以达到对风险的控制。
十、持续与改进
工作小组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生重大变更时,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价,而重新进行风险评价,一方面包括对原有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审,另一方见面是具体要进行的风险评价。所谓风险评价的评审主要指所识别出的风险有没有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充分有效,具体要进行的风险评价也包括几种情况,一种是对新的风险,比如新、改、扩建项目、引进新工艺、新设备等,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另一种是对变化了的风险,比如公司通过实施管理方案控制的风险;风险发生了变化,也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价;还有一种常规的风险,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风险评价的评审,可以每年进行一次,对常规的风险,重点要对现状进行评价,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作业行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评价。
另外,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但由于外来人员和外来设施的不固定性,公司在集中进行风险评价时较难进行,公司应对其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在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价,对评价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具体实施作业活动之前,对其进行教育和检查,检查其风险评价的结果,检查其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作业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查与监督。
风险评价的改进则包括逐渐引入新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扩大评价范围,对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采取更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等。
第三篇: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山东磐金锻造机械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要求,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长效机制,制定本方案。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公司规范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规范各单位内部控制,促进各单位全面风险管理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两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2 任务目标
力争用一年时间,全面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实现信息化管控,逐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标准化信息化共同支撑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工作原则及步骤:
第一步:由公司组织全公司班组长以上人员学习两体系相关内容;各单位自行组织全员学习。
第二步:各单位按照手册对本单位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将风险点进行分级上报安环科。
第三步:安环科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对全公司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理和管控方案进行分级管理,制作标示牌悬挂,做好培训。
第四步:治理完善阶段 第五步:持续改进阶段 3 术语及定义
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3.2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3.2.1 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3.2.2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风险分级:
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1级为公司级,由安环科等职能科室与车间共同管控;2级为车间级,由车间及安环科级共同管控;3级为班组级,由班组及车间共同管控;4级为岗位级,由岗位人员及班组共同管控。4引用文件 4.1《安全生产法》
4.2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 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4.3鲁安发【2016】16号及潍安办字【2016】21号 4.4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5、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两体系建设的全面组织调度以及组织各单位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6、职责及分工
6.1董事长: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定期组织召开“两体系”建设进度会议,并组织制定体系建设的进度计划,做好各类相关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负责组织制定相应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的安全投入,贯彻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6.2分管副总:协助董事长做好公司两体系建设的各项完善工作,是分管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全力支持安环科开展两体系建设工作,并督促落实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全面掌控,督促落实各相关单位全体员工对两体系建设的学习情况,严格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完善各类工作。
6.3 安环科:负责组织公司级综合性检查,制定综合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负责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及制度,对各单位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督落实;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以及“一企一册”的填报备案。对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对各个风险控制点悬挂警示标示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6.4 设备科:负责公司设备设施(含特种设备、安全设施)、动力介质、构建筑物等专业安全检查,组织制订专业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设备隐患进行治理。对公司存在较大风险或重点管控的设备设施加大日常的巡点检,做好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行。对相应的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
6.5 供电科:负责公司电气设备设施(含安全设施)等专业安全检查,组织制订专业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电气隐患进行治理。对公司存在较大风险或重点管控的电气设施加大日常的巡点检,做好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行。对相应的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
6.6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检查及监控、风险排查分级及车间班组级风险点的管理。对本单位的车间级风险点要做到定期巡查,监督好班组及岗位级风险点的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6.7班组级岗位:对确定的班组级、岗位级风险控制点要做到每班巡查,做好记录存档。6.8排查范围
6.8.1各单位应制订风险点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排查方案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
6.8.2 风险及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
6.8.3 各种安全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包括检查项目或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内容。
6.8.4 隐患单位对排查出的风险及隐患进行分析、汇总,建立台账,并将风险及隐患信息和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6.8.5对于检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隐患单位按照“定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三定原则及时整改。
6.8.6 对检查出的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点,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做好分级,编制风险点登记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风险点名称及风险点的详细位置;(二)诱发的事故类型及伤亡/财产损失预测;(三)风险等级及管控责任部门;(四)采取的管控措施;(五)存在的隐患情况;(六)应急处置主要措施。
6.8.7 在风险及隐患治理过程中,隐患责任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6.8.8公司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公司安委会应当及时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6.8.9 各组织检查的单位应定期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
6.8.10 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两体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6.8.11两体系领导小组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以上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实施。
山东磐金锻造机械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0日
第四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模板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山东宏升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共安全生产法》
《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省人民政
府令2016年第303号)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
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山东宏升新型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等要求。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山东宏升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际,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3.1 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建设。各部门在安全生产部的组织下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3.2 工作目标: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9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3.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主体责任。
4.职责分工
山东宏升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
主 任:王明强
副主任:王元新赵旭光
成 员:赵孝宝张建春王宗强孙新文齐川马志刚 刘春江刘作强王军 赵敏
主任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办公室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副主任职责:具体负责《山东宏升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公司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术语和定义
5.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风险(R)=可控制实施状态(M)×暴露的频繁程度(E)×事故的可能后果(S)
注:本公司使用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
5.2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5.3风险点
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5.4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5.5风险评估/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5.6风险分级
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定为“红、橙、黄、蓝(深蓝、浅蓝)”四级。)
浅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深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7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5.8风险信息
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5.9重大风险
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5.10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6.风险点识别方法
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风险点识别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以生产区域工段进行划分;其中每个工段按照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不同进行进一步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
6.2 风险点识别方法
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7.风险评价方法
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MES)进行风险等级判定。
在完成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负责本工段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报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办公室,办公室组成风险分级小组共同审核和逐项评定,最终完成风险分级。
分级标准参照附件:《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中表1、2、3相乘后的积对照表4得到风险程度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依据《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进行编制,按照《工程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措施》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进行制定控制措施。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纵深预防效果,企业应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及运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记录表格详见附件。每个记录表格的按照指南附件规范填写,各项记录保存不低于三年。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总则 1.1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16号令)和相关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1.2为更好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司成立以经理为组长、主管副经理为副组长、各单位(部室)一把手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安排布置工作。
1.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开展。硬件要从生产工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监控手段着手;软件要从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着手。
1.4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和危害程度,结合生产实际,把公司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划分为三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有关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治理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使用等措施进行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
2隐患排查的职责范围和要求
2.1 各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健全并实施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并督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负责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业人员负责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2 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按管理权限组织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2.3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修改完善,监督、检查、考核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
2.4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引导职工增强排查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2.5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单位,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发包、出租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
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分包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各级管理者、各专业管理部门和全体职工都有责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和各自管辖的范围内,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制止违规违纪行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3.2 事故隐患排查分二级单位、车间(科室)、工段、班组四级,分别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或各专业管理部门、二级单位、车间(科室)、班组负责人组织实施。排查的形式有:日常巡查、季节性排查、定期排查和小分队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和综合大检查。
3.3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按照“五定四不推”的原则组织实施。即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整改资金、定整改时限、定整改标准,且班组能整改的不推工段、工段能整改的不推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厂矿、厂矿能整改的不推公司。
3.4 各二级单位行政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对本单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管理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本单位重点防范、监控的安全风险,提出事故隐患辨识标准;
(二)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建立资金专项使用制度;
(三)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并包括安全检查、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建档监控、信息报告、资金保障、奖惩和举报奖励等内容;
(四)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列入本单位安全培训课程,使从业人员明确岗位责任,掌握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工作台账应当包括:各类安全检查,风险评估(评价)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记录;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报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信息报表;
(六)根据安全检查性质,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各类安全检查表(卡),从单位、车间、班组(工段),到每个作业岗位,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七)建立健全并落实岗位职工自查、班组(工段)日查、车间周查、单位月查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在用设备及其安全设施、有关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其相关装置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3.5 各单位车间级负责人是本车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台账;
(二)加强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其相关装置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有效运行;
(三)及时排查并消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及其他不安全行为;
(四)及时排查并消除物的危险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业的不安全方式;
(五)按时报告事故隐患及其排查治理情况。
3.6 各单位班组(工段)长是本班组(工段)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二)落实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重点交接清楚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现场安全状况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三)对照安全检查表,对作业环境、安全设施、生产系统、措施落实和作业人员的情绪状态、健康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排查治理作业现场动态事故隐患;
(四)加强现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测仪器仪表等安全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使用、安全有效;
(五)应及时排查并消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及其他不安全行为;
(六)及时排查并消除物的危险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业的不安全方式;
(七)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及其排查治理情况。
3.7 全体职工是本岗位和本人作业过程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一)清楚本岗位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二)上岗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做到不安全不工作,不安全不操作;(三)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及其他不安全行为;(四)及时查找、消除并报告事故隐患和险情;(五)身体欠佳或者情绪异常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六)掌握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当采取的措施,遇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同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3.8矿业公司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综合大检查,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管理人员参加,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绩效指标和基础管理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检查。
3.9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生产、技改、检修情况,组织专家安全检查、每月一次的评价式安全检查,对重大风险和高风险作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督查。
3.10 专业管理部门根据专业技术特点和管理要求组织开展专业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的重点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3.11 各级、各专业检查发现的隐患和处理情况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向受检单位交底,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情况。
3.12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检查单位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任单位按照“五定四不推”的原则,逐项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按期完成整改,并向检查单位呈报《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申请验证。
3.13 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立即治理的隐患,应制订应急防范措施和限期治理的计划,并按管理程序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备案,治理完成后及时销案。
3.14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停止使用的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检查维护,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3.15 各单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状况及产生原因;隐患危害程度和治理难易程度分析;事故预防措施和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16 各类专业安全检查应在检查结束一周内由牵头负责单位将检查总结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3.17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各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有功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18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各级各有关部门报告。接到事故隐患报告的单位,应当按照责任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跟踪治理。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3.19 出现下列情况时,各单位、专业部门应当及时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一)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布或者修改时;(二)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改变时;(三)发生事故或者险情时;
(四)极端或者异常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时。
3.20 各有关单位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安全生产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未制定、落实应急预案的;
(五)治理不及时或不合格存在风险较大的;
(六)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的其他处罚。
3.21 各单位及各级管理者因未履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的行政责任。
4记录
4.1 《隐患整改通知单》、《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格式见附页。
4.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等资料,按照具体情况和上述内容要求编报,不再固定格式。各级、各专业检查记录,按照专业特点建立,也不再固定格式。
4.3 对事故隐患未按照职责进行认真排查、整改或未按规定上报的各类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按《舞阳矿业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及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篇: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山东磐金锻造机械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要求,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长效机制,制定本方案。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公司规范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规范各单位内部控制,促进各单位全面风险管理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两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任务目标
力争用一年时间,全面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实现信息化管控,逐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标准化信息化共同支撑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工作原则及步骤: 第一步:由公司组织全公司班组长以上人员学习两体系相关内容;各单位自行组织全员学习。
第二步:各单位按照手册对本单位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将风险点进行分级上 报安环科。
第三步:安环科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对全公司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理和管控方案进行分级管理,制作标示牌悬挂,做好培训。
第四步:治理完善阶段 第五步:持续改进阶段 3 术语及定义
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3.2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3.2.1 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2.2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风险分级: 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1级为公司级,由安环科等职能科室与车间共同管控;2级为车间级,由车间及安环科级共同管控;3级为班组级,由班组及车间共同管控;4级为岗位级,由岗位人员及班组共同管控。
4引用文件 4.1《安全生产法》
4.2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 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4.3鲁安发【2016】16号及潍安办字【2016】21号
4.4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5、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两体系建设的全面组织调度以及组织各单位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6、职责及分工
6.1董事长: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定期组织召开“两体系”建设进度会议,并组织制定体系建设的进度计划,做好各类相关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负责组织制定相应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的安全投入,贯彻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6.2分管副总:协助董事长做好公司两体系建设的各项完善工作,是分管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全力支持安环科开展两体系建设工作,并督促落实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全面掌控,督促落实各相关单位全体员工对两体系建设的学习情况,严格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完善各类工作。
6.3 安环科:负责组织公司级综合性检查,制定综合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隐患进行治理。负责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及制度,对各单位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督落实;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以及“一企一册”的填报备案。对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对各个风险控制点悬挂警示标示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6.4 设备科:负责公司设备设施(含特种设备、安全设施、动力介质、构建筑物等专业安全检查,组织制订专业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设备隐患进行治理。对公司存在较大风险或重点管控的设备设施加大日常的巡点检,做好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行。对相应的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
6.5 供电科:负责公司电气设备设施(含安全设施等专业安全检查,组织制订专业安全检查表,并督促二级单位及时对电气隐患进行治理。对公司存在较大风险或重点管控的电气设施加大日常的巡点检,做好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运行。对相
应的公司级风险管控点做到定期检查。
6.6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检查及监控、风险排查分级及车间班组级风险点的管理。对本单位的车间级风险点要做到定期巡查,监督好班组及岗位级风险点的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6.7班组级岗位:对确定的班组级、岗位级风险控制点要做到每班巡查,做好记录存档。
6.8排查范围
6.8.1各单位应制订风险点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排查方案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
6.8.2 风险及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
6.8.3 各种安全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包括检查项目或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内容。
6.8.4 隐患单位对排查出的风险及隐患进行分析、汇总,建立台账,并将风险及隐患信息和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6.8.5对于检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隐患单位按照“定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三定原则及时整改。
6.8.6 对检查出的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点,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做好分级,编制风险点登记表,应包含以下内 容:(一风险点名称及风险点的详细位置;(二诱发的事故类型及伤亡/财产损失预测;(三风险等级及管控责任部门;(四采取的管控措施;(五存在的隐患情况;(六应急处置主要措施。
6.8.7 在风险及隐患治理过程中,隐患责任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6.8.8公司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公司安委会应当及时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6.8.9 各组织检查的单位应定期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
6.8.10 重大风险及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两体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6.8.11两体系领导小组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
以上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实施。山东磐金锻造机械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