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20:1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

第一篇: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当今世界有两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一个是民族问题,一个是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非常突出、非常复杂、非常敏感,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在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时,我们感觉离我们很远,但2008年发生的拉萨“3·14事件”、2009年发生的新疆“7·5事件”,就使我们感觉到,民族问题对国家安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因此,我们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介绍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概况、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热点中的宗教因素、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热点、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演变对我国民族工作的警示等内容。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家了解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概况,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民族问题的困扰;掌握民族问题对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国际关系乃至世界和平的影响;认知和理解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增强从国际视角看待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穿插讨论。期间,观看1—2部相关民族问题的电影。

考核方式:论文考核。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2学时)

本章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之一:关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理论。包括民族的定义、民族的形成、民族的发展演变和民族的消亡。通过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揭示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科学认识民族现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民族

(一)民族定义

1、人们对民族的不同认识

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但它是一种古老的历史现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人们对民族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古希腊学者曾使用“民族”一词,并开始记述民族的一些特征。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西方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使用日益普遍,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开始对民族进行新的界说。nation——民族;

中国古代有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也对民族的特点有过记述。《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北面、东北——胡;东面——夷(东夷);东南、南方——越(东越、南越等);南方、西南——蛮(南蛮);西北——狄、戎等。“东夷、西狄、南蛮、北戎”

中国使用和定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是在19世纪后半期。

2、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1913年,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民族特征论述的基础上,在分析当时欧洲和俄国民族实际情况,批判国际机会主义者唯心主义民族理论过程中,给民族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标志。

共同语言是民族的一个特征。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共同地域是民族的又一个特征。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是民族形成的物质条件之一,对民族的其它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有制约影响作用。

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的第三个特征。它主要是指经济的联系性,或叫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第四个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综合反映,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历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是抵御民族同化的深层堡垒。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维族、回族中一个人受侮,视为整个民族受侮辱。

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4、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民族共同体不同于氏族、部落共同体。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氏族、部落是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血缘联系不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

民族共同体不同于种族共同体。民族是具有四个共同特征的人们共同体;种族是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们集团,它是以生理特征为区别的标志的。

民族共同体不同于国家共同体。国家不—定要有共同语言,如多民族国家;民族则必须有共同语言。

民族共同体也不同于宗教共同体。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宗教共同体是基于同一宗教信仰组成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是基于四大特征组成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与宗教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一个民族的人们可以同时信仰多种宗教,可以改信不同宗教,几个民族也可信仰同一种宗教,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是同一个民族;宗教不是组成民族的必备条件,也不是划分民族的基本标准。

5、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实践运用

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大贡献,在中国的民族识别等工作实践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民族识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结合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取得很大成就。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o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民族学家黄现璠对壮族的确认,方国瑜对纳西族的确认,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现时,在全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人口大约有73万人。

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例如僜人在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为:僜人Dengren。僜人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积累与发展,衍生出灿烂辉煌的多民族文化,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数千年代代相传,绵延不息。在众多的民族之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民族成分因其独特的习俗和文化而尚未识别,如夏尔巴人、克木人、白马人、摩梭人等。这些特殊的民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旅游的拓展,激发了人们的地理发现热及民间和传媒自发的考古兴趣,使得深居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慢慢被熟知。夏尔巴人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夏尔巴人,是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群,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他们深居深山老林,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后因为向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让英国登山家亚瑟·韦克菲尔德感叹不已,他写道:“这是老人、妇女、男孩和女孩组成的花花绿绿的搬运队伍,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他们背着80磅的器材设备却能攀登自如,一些妇女甚至还背着孩子!晚上,这些„高山搬运工‟睡在帐篷外边,只找一块大岩石挡风,他们似乎并不在乎夜里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

(二)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特定人们共同体存在形式。

第一,民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地缘关系的确立是基础。第三,国家的建立为某些大民族形成提供了政治保障。

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的民族,其社会性质是不同的。

2、民族形成的过程和时间

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氏族、部落之分。

从氏族部落解体到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社会过程。

到原始社会末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发生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分工又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一切加速了氏族制度的瓦解,为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逐渐向民族的地缘关系过渡,前者最终被后者所取代;氏族部落的分散的地方局限性逐渐被民族的统一性所取代。

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逐渐形成;民族是人类社会最初形成的国家的伴生物。民族形成的过程,是和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过渡的过程相一致、同其始末的。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确立初期的过渡时期形成的。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第一,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原生民族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一般都经过了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的过程和部落联盟的阶段。

第二,从原生民族分化组合形成次生民族。在原生民族形成后的演变过程中,有分化、同化、组合现象,这一过程中民族重新组合或形成有它自己的规律。

第三,资本主义殖民制度下形成再生民族。在资本主义殖民制度下,大规模的洲际移民,在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大洲混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民族类型。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三)民族发展

1、民族发展的一般动力和制约因素

民族形成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社会生产力,分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由落后转向先进,民族由低级阶段转向高级阶段。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结构是影响和制约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因。民族关系是影响和制约民族发展的重要外因。自然条件对民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民族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类型

民族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民族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形成以后,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发展阶段。民族和它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等基本历史类型。

不同的民族类型,标志着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

3、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第一,民族社会的正常发展。按照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正常的民族发展模式。

第二,民族社会的滞后发展。民族过程长期滞留在某种社会形态中,未能及时实现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变和过渡,被认为是落入了滞后或畸形发展的轨道。

第三,民族社会的跳跃发展。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民族的跳越性发展。民族跳越性或跨越式发展,只有在具备一定内部条件,同时受到外部因素强烈影响和刺激的推动下才能发生。民族跳跃性发展对民族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这种发展也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4、民族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物质生产的发展与物质文明。民族发展的主要内容与社会生产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制度文明。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第三,精神生产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包括民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精神信仰等。

第四,族体形态的发展与体质文明。包括族群生命力和个体生命力的增强和优化。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民族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5、社会主义社会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为民族融合创造条件的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进道路。社会主义时期,在保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内容的前提下,民族特点得到发展,各民族之间共同性日益增多,差别性日益减少,各民族日益接近。但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四)民族消亡

1、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将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走向消亡,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民族消亡不是指个别民族的消失,而是指世界各民族的特征和差别的最终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实现。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实现的标志和结果。

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不能用人为的、强迫的、爆发式的突变方式来实现。

民族融合是一个过程。民族融合因素的不断积累为民族融合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

民族融合因素是指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相互交往联系中出现的共同性的因素,是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习俗、信仰等各方面逐渐形成的实现民族融合的某些必要条件。

民族融合因素和民族融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是有区别的概念。

民族的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民族消亡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民族消亡的条件和时间

民族融合是在全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的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决定性因素。民族消亡这一自然历史过程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这一物质力量的高度发达。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消亡不可逾越的物质基础和历史阶段。社会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是民族消亡的重要条件。

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融合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任务之一。

总之,全世界各民族高度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民族融合必要的前提条件。

3、民族消亡的途径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根据民族发展的规律,指出了民族消亡的途径。民族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历史规律。

民族消亡是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的。

民族特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客观发展过程,决定了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独特的过程和特点。

民族发展与民族消亡间是辩证关系。民族特点的充实与民族融合因素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互为条件的。民族越是发展,民族间共同性的东西越多起来。到了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

但是,民族融合是客观规律,民族融合不能作为人们的行动纲领和口号。人为地干预和违背民族发展规律是非常有害的。在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理论上曾出现过差错的历史教训应该记住。

二、民族问题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民族问题的概念

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方面讲,民族问题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发生的一切矛盾问题。从广义上讲,民族问题还涉及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和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2、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

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以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民族关系。

间接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或其他国家机关的矛盾和问题。民族问题的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对立、经济利益冲突、文化碰撞、军事对抗„„

3、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民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民族差别的存在。这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因。民族差别通常是指每个民族在四个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差别在民族社会中普遍存在,一旦有条件,它就会在民族之间交往接触过程中,成为产生民族问题最直接、最基本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的诱因。二是人为因素。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内部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扩展、延伸到民族之间,导致民族问的压迫剥削和矛盾斗争,进而形成为民族之间的对抗关系;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执政党和政府由于某些主观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有关民族政策、措施不当,而出现民族问题。

(二)民族问题的特性

1、普遍性:民族问题在世界多民族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目前,全世界共有2000(一说3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截止2008年,联合国会员国为192,2011年7月南苏丹分裂出去建国,成为第193个)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民族多,国家少,这就决定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是单一民族国家。而且,民族分布地域与国家疆界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历史上的移民、战争、文化传播、经贸往来等各种原因,民族的分布地域逐步扩大,超出一国或几国范围之内。如遍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现象,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陕西村(这些人被称为东干人,已达近12万)、美国加拿大的唐人街。事实上,在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纯粹的完全没有任何异族成分的“单一民族国家”。大多数人认为,日本是个单一民族国家,其实,在日本北海道北部沿海就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阿伊努族,人口仅有2.5万人,还有近70万的朝鲜人。

一个国家多个民族的存在,就必然产生民族问题。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在日常交往中,各民族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摩擦,而且很容易上升到民族利益、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的层面上。同时,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殖民时代的民族侵略民族隔阂,以及现行政权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失当等(如元朝实行的等级制度,日本对华侵略),也造成了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普遍存在的状况。当今世界不存在民族问题的国家很少,只是问题有轻有重,矛盾有大有小,表现是否突出和不突出。

2、敏感性:容易引发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问题一般涉及的不是社会的个别或少数成员,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一个民族一旦在诸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就会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往往会因此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并有可能很快从一方面的问题,波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从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地方,甚至一场足球赛、一次交通事故都可能引起武装冲突,像小孩打架这样的小事也会触发两个民族的仇杀。

新疆“7〃5”事件性质——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起因误导为“6〃25”韶关旭日玩具厂群殴事件。2009年6月25日23时许,在旭日国际有限公司实习的女生黄某某在厂内准备回宿舍时,被一名新疆疏附县男员工追逐,从而引发疏附县员工与其他员工的争执、斗殴。造成120人受伤,其中2名员工死亡。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这次事件是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煽动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向BBC表示,有1万名维吾尔人,因为不满当局对广东韶关玩具厂发生的涉及维吾尔人的群殴事件的处理,走上街头和平抗议,要求当局惩罚幕后黑手,“释放”被强迫到内地工作的维吾尔族人。乌鲁木齐“7〃5”事件已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的156人(汉族134人、回族11人、维吾尔族10人、满族1人)

3、复杂性:政治化倾向显著,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世界民族问题的政治化倾向显著。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于在原有国家内获取的政治空间,而是要彻底冲破现有国家的束缚,建立起完全独立的民族国家。如,阿塞拜疆境内纳卡州亚美尼亚族人企图脱离阿塞拜疆,进而同民族母国亚美尼亚合并而导致的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争;土耳其境内建立库尔德斯坦独立国家的运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谋求独立问题;南亚次大陆锡克人的分离运动;泰米尔猛虎组织企图建立“泰米尔伊拉姆”的独立国家;车臣的独立运动等,都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政治倾向最为突出的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往往和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世界范围内,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全球的热点和难点。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民族冲突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宗教之间的差异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纠纷。对许多民族来说,宗教信仰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宗教组织、宗教礼俗也支配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家庭婚姻。宗教的介入加剧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增强了民族问题的敏感性,使原本就是复杂多端的民族问题难以解决。如在前南斯拉夫,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纠缠在一起,非常复杂。塞尔维亚族、黑山族、马其顿族以信仰东正教为主;斯洛文尼亚族、克罗地亚族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穆斯林族(一部分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因信仰伊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民族)、阿尔巴尼亚族信仰伊斯兰教。在科索沃地区,塞族与阿族的矛盾分歧不仅表现在民族的不同上,也反映在宗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差异上。一个美国基督教牧师焚烧古兰经,引发阿富汗数千人示威。联合国驻阿机构遇袭,导致12人死亡,7名联合国雇员被杀(2011.4.1)。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就会影响民族关系。

4、国际性: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表现之一,世界上跨境民族的存在。跨境民族(或跨国民族),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相邻的国家间跨国境线而居的同一民族。跨境民族久居边境、跨国而居的特点,决定了跨境民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国外的同源民族发生连锁反应,引起他们的声援和抗议,甚至牵涉到邻国政府的介入,引发边疆地区动荡以及邻国间关系紧张。例如,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2500万俄罗斯人特别关注,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用武力来保护境外俄罗斯人的平等权利。斯里兰卡境内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斯政府于1997年采取大规模行动时,印度境内的泰米尔人迫使印度政府对此做出积极回应,9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进行军事协助和食品支援,使猛虎组织得以保存。泰国南部的马来族在其邻国马来西亚是主体民族,这使得泰国同马来西亚的关系始终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表现之二,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方面。当今世界,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是国际社会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少数民族问题往往被放在人权的议题下讨论,从而产生了国际社会中的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这样,民族问题也就具有了国际性,通常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甚至会形成国际社会的干预和制裁。从现实实践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发达国家,通常会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的内政,推行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遏制他国的发展等。

如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1999年3月24日,为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北约宣称南联盟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或“大屠杀”,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当时,欧美为策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闹独立,美国公然将已被其列为恐怖组织的“科索沃解放军”从恐怖名单上删除,使其摇身变成了“自由斗士”,并以暴力行动对付塞尔维亚驻军和塞族人。而当塞尔维亚政府进行反击时,美欧则借此发动科索沃战争,并最终促成科索沃公投独立。(科索沃解放军根本没有能力挫败自己的敌人,到1997年11月,据估计,被美国正式列为恐怖组织的科索沃解放军只能召集到仅仅的200人。)

5、重要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六个关系到”:关系到国家主权,关系到领土完整,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边疆巩固,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6、长期性:民族共同体将长期存在,其消亡是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后。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利益的多元性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同时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关系进行破坏„„,各种民族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比如民族意识。

目前许多民族问题出现了三个基本动向:一是“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二是“国际化倾向。”三是民族问题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表现在它与恐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恐怖主义正在日益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在民族问题上制造事端 推行其“西化 ”和“分化”战略,增加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三)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内容主要是:一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低,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因民族差距的存在,在经济权益、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还时常发生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纠纷。“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换言之,主要是缩小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同繁荣的问题。其特点主要是四个交织:

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四)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存在将是长期的。这是由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第一,民族特点、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只要民族长期存在,就会有民族差别;只要有民族差别,就会有民族问题。

第二,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这是民族问题长期性的又一个原因。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没有消失,国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第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的残余,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这也是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

第五,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影响的长期存在,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长期历史遗留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也将长期存在。

第二篇:民族问题

一、关于新疆七·五事件

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共同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① 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性。②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③ 切实加强对外宣传。

建国以来,国家修建了新藏、川藏、青藏等以国道和14条省道为主干的通往西藏的公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拨5072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

(一)西藏问题不是民族问题

1、和平解放后,西藏受到了中央无微不至的关怀,得到全国各民族兄弟的无私援助。

2、在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政策方面,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少数民族,享受着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待遇。

3、藏族干部一直是西藏干部队伍的主体。**集团和一些人所谓的“西藏问题”,根本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分裂中国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历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坚决反对;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历来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坚持捍卫。

(二)西藏问题不是宗教文化问题

(三)西藏问题不是人权问题

1、《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

2、旧西藏,人分三级九等,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的人身自由,农奴无生存权。直到和平解放后,百万农奴才享有了真正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3、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西藏和平解放后,经济多年连续保持12%的增速,政府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其子女免交学杂费和免费吃住的政策。

4、**集团一直宣传“保护人权”,多年来非但没为西藏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不断损害境内西藏各族人民利益。

(四)西藏问题的实质

1、西藏问题的要害是“西藏独立”.2、“藏独”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3、“藏独”是西方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

1、现在西方一些势力坚持冷战思维,要西化、弱化中国,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这种分裂活动是逆历史潮流的,既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藏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处于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民族面前,这场时断时续地折腾了近一个世纪的闹剧,是不可能出现**集团所希望的结局的。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数十年间,“西藏独立”是西藏僧俗贵族中一小撮亲帝国主义分子为维护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维护自己的特权和既得利益而在帝国主义帮助和纵容下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表面上看,这些人鼓吹“西藏独立”,似乎是为西藏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但实质上不过是西藏封建农奴主这个没落阶级的垂死挣扎。

统一、稳定、繁荣、强盛的中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成长的摇篮!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我国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共同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族平等团结,既是创建新中国的重要历史基础,也是建设国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政治保证。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个、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第三篇:民族问题

(一)十八大规划各民族和谐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

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指出少数民族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①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基础公共服务水平。③着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④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⑤加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族地区发展的智力支撑能力。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和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民族工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⑦继续加大民族工作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对外和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水平。⑧努力构建民族事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族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

2012年8月21—23日,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必然要求。

(四)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2012年12月5日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四篇: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常识。

(2)比较区别“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知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制度)。

(4)掌握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即“三个尊重”。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与迁移。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和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

重点难点

新型的民族关系;三个尊重;民族团结的意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出复习内容(板书)专题: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回顾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其中,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因为人数相对较少,被称作少数民族。

探究: 你知道我市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瑶族、苗族、回族、侗族等。

2、56个民族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3、56个民族在地域上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亲缘关系。

4、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为确保少数民族行使自己的民族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政策(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 助、和谐。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温馨提示:以上两个问题要比较区别。一个是“新型关系”,一个是“处理原则”。

7、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不对。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8、你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是什么吗?

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问题基础知识复习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来联系实际,共同探究几个问题。

二、活动探究

今年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了64周年。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某校团委也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1、请列举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1)西部大开发(2)青藏铁路(3)援藏工程(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2、你认为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有何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3)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请为宣传民族团结拟写一幅宣传标语。

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4、请为此次纪念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① 图片展览 ② 主题班会 ③ 征文大赛。唱民族团结的歌曲,绘画,演讲等。

5、如果你参加此次征文(演讲)大赛,请写出你的提纲。

提示:要结合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来做答。

① 新型的民族关系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 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三、材料分析

1、我国56个民族是一家。但是,境内外的敌对分子一直没有停止妄图分裂我国的行动,不断制造混乱,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材料由学生来读题。)

(1)你认为“打砸抢烧”分子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生命健康权、财产权。

(2)你认为“打砸抢烧”分子的行为有何危害?

影响了民族团结,影响了祖国统一,影响了社会和谐。

(3)党和政府认为“打砸抢烧”分子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4)处理“打砸烧抢”事件,我们应遵循的处理原则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处理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温馨提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指导思想”是相同的,不变的。2、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藏汉同胞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震救灾一线,他说:“抗震救灾的胜利,就是民族精神的胜利”。

根据材料二回答:

(1)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请写出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抗震救灾的胜利,就是民族精神的胜利”。你是怎样理解的?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巩固今天复习的民族问题专题。从2009年开始,民族问题在学考中占有15%的分值,请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祝同学们成功!

第五篇:浅谈新疆民族问题

浅谈新疆民族问题

摘要: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压迫、民族歧视、隔阂的社会阶级根源虽然已被消除,但由于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和民族差异而产生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在新疆,地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关键词:新疆

民族问题

对策研究

民族问题概括地说,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这表现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全过程。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一 新疆民族概况 1.1关于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简言之,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这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得以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准,缺一不称其为一个民族。

1.2新疆民族问题的现状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全区世居民族13个,现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有8个民族跨国界而居。现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常住人口为1846.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6.4万人。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是“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居”。全区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600公里。

千百年来,新疆主要的13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伴随这新疆独特自然环境的沧桑变化,在不断的东迁西移、西北转换中又受到不同宗教思想的浸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反映在服饰、饮食、人生礼仪、婚姻丧葬、宗教信仰、喜好禁忌和文化艺术等等诸多方面。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但是各民族毕竟有不同的历史发展、心理状态、风俗习惯等等,民族差异仍然存在并且会长期存在,各民族矛盾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并会长期存在。由此可见,新疆民族的实际现状必然会存在很多民族问题。二 新疆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从外表上看,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和中国其他北方城市没有甚么区别,但实际上,新疆的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中国五个自治区里面最敏感的。新疆是一九五五年成立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对自己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充满期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到所谓的民族区域自治权有名无实,包括外人在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等各个新疆城市的大街上,很难感受到这里的少数民族气氛,是因为这个大约有二百万人的城市人口中,四分之三的人是汉族。只有在乌市的南门一带的二道桥市场等地你才会发现维吾尔人。其他新疆城市,工厂,企业,银行,海关,机场,机关,油田...都是如此。兵团更不用提了---与当地人无缘!。新疆和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国接壤,两地的民族相同,维吾尔人,哈萨克人等民族居民的外貌和语言文化,和中亚地区的邻居是一样的甚至很多人还是亲戚,漫长的边界可以很容易地越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向西开放」,利用经贸联系来化解新疆和中亚邻国之间可能发生的民族问题,新疆每年有几十万外国游客,其中有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和中亚邻国,这些游客大多数是到新疆作小生意和探亲的。除此之外,中国还采取了内外两种方法,化解民族问题,从外交上来说,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等五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每年的八月底进行元首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解决民族问题。对内来说,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面,新疆土地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越来越像内地移民的乐土。新疆当地民族经济发展中很少收益:失业,贫穷,贫瘠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外地移民。当地民族越来越感到自己被边缘化!国家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没有注意带动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到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就业。引起一系列社会后果,使民族关系潜伏危机。

权利失衡意味着维吾尔人难找到工作,专家认为这可能导致更多犯罪,暴力倾向和分裂情绪及民族对立的情况。

维吾尔人的不幸可以从维吾尔人的高失业率和贫困率得知。根据事实,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当地大学生人的地位比外来农村移民低的地方。从政府控制的政府媒体透露,每一年大约100万名内地汉人农民工到新疆打工,其中约10-15%有组织的在新疆定居,同时大约有100万维吾尔农民劳动力成功“剩余”,几十万维吾尔人背井离乡到内地打工,还有几万个维吾尔儿童成功“流浪”。尽管在新疆找到工厂工作的“农民工”有更好的改善命运机会,但维吾尔人哪怕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长时间工作,低工资,但在本地就业机会仍然很少。

如今维吾尔人境况不错,尤其是南疆的维吾尔人,她们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但维吾尔人主要在“失业市场”、非正规部门和边缘行业,低工资部门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对“民族团结”宣传部门贡献方面,这些维吾尔人是英雄。但她们得不到宪法规定的尊重和尊严。

要解决新疆的民族不平等问题,仅仅定位于贫困地区是不够的。政策设计必须惠及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通过保证少数民族群体不受歧视(例如,在劳动力市场)来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改变使他们隔绝和受社会排斥的客观条件,并明确承认有些行为模式(包括补偿性行为)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需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却会增加民族间的不平等。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一般低于多数民族。这种状况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经济特征的差异(如教育水平和土地)造成的,而不是这些特征所产生的低回报率的结果?在少数民族群体中是否存在一种本身不断强化的贫困文化,由此印证了以往的歧视性成见?

造成生活水平差异的部分原因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生产力较低。这些地区有如下特征:地势险恶、基础设施贫乏、获得非农业劳动和接触市场经济的机会较少、以及受教育的条件较差。由于没有流动性和生活水平的地区间差异,地理差异持续存在。但是,作者还发现,在相同的地理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排除了家庭特征的影响之后也是如此。人们发现,造成民族不平等的最重要原因是生产性特征回报率之间的差异。

但是,少数民族并不是在所有特征方面都获得较低的回报率。有证据表明存在补偿性行为。例如,少数民族地理位置(即使是在边远的、不适合居住的地区)的纯回报率较高,虽然这不足以弥补他们在消费方面与多数民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多数民族群体的创收模式并不是少数民族群体战胜贫困的有效指南。仅仅定位于贫困地区也不足以解决民族间的不平等。政策设计必须惠及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并明确承认有些行为模式(包括补偿性行为)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需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却会增加民族间的不平等。重要的是要通过保证少数民族群体不受歧视(如在劳动力市场)来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并改变使他们与世隔绝和受社会排斥的客观条件。

就业是个瓶颈,新疆的教育资源配置对少数民族倾斜远远不够,让一个母语完全不同的孩子在统一起跑线竞争是极度的不公正.没有就业,城市化在加快,土地进入汉族农民的时代是早已开始,少数民族的传统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地域经济发展规划快速压缩.如果汉族人和政府的政策不能很好的考虑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新疆的未来很不乐观,靠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到如今,对新疆能源的重视,思路还是汉族和东部利益,真为新疆感到悲哀!

新疆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在石油产量不断增长,石油储量不断增,石油企业收入成倍增加,加地方的发展体现在了更多的内地移民,环境污染,油田企业所在地城市基础设施改善,马路在拓宽,娱乐超所增多,出疆的石油等物资增加,当地民族人口比例减少,经济改革(更多的当地矿山,勘探区域,地方企业被内地企业兼并)、国家名义收入增加,油田企业之外的世界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贫穷的少数民族人口等方方面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均,新疆人内部的差异越来越大,导致贫富悬殊愈演愈烈。为此,受到排斥的社会劣势群体“享受不到与优势群体相同的教育、医疗保障和就业机会”。

新疆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少数民族公民权利和群体权利的缺失!中央政府应该认真研究,检验新疆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当地人民感受到平等,要平等的参与新疆的发展经程并能够从维吾尔自治区发展中受益!三 新疆民族问题的对策研究

处理好新疆民族问题,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宣传教育方面

1进行新疆历史教育。历史上新疆一直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主题。先在学术上,开展与不同见解的人士(尤其是少数民族学者)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学术辩论,绝不给人穿小鞋、绝不搞秋后算账。也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戳穿谎言,还原真相。如果不允许辩论,那么真相也不会让人相信。辩论过程中,正方尽可能引用较远年代的史料为依据。通过辩论,让对方心服口服。达成共识后,共同署名发表论文和出版新疆历史通俗读物,甚至将辩论过程作为出版物的附件部分一并出版,让更多的普通民汉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新疆真实的历史状况。

2明确为什么新疆不允许搞独立?既然明确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新疆是否允许独立,就不应该只是某个少数民族单方面诉求的问题,也要听取大多数其它民族的意见。并阐述新疆独立的弊端。

3揭露极少数分裂分子的本质。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建立独立王国,与中央政府平起平坐,满足个人的权力私欲。对这些以搞新疆独立、搞分裂、破坏中国统一为理想和事业的少数分裂分子,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

4不可攻击和亵渎依斯兰教义,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穆斯林群众的信仰情感。

5在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中,教育孩子们,对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要彼此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不能因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而相互嘲笑和鄙视。3.2地方财政政策方面

新疆地大物博,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是分裂分子一个很有力的煽动武器。因此,国家应该考虑不仅是新疆,其它省份也一样,允许矿产资源省份从资源税中提取更多的部分归地方财政支配,专项使用切实提高地方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让地方百姓得到好处。

3.3文化教育和人才选拔录用方面

公开承认和正视民汉之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差异,帮扶和相互学习,在文化科技教育方面,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在人才选拔和任用时,必须和其它各民族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否则,易于使一个民族变得懒惰。3.4处理各民族关系方面

处理民族关系时,一律以自然人相互关系的自然法则,即民法、刑法等法律严格执行、平等地处理矛盾冲突。一律按普通民事、刑事案件处理问题,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冠以民族矛盾,在陈述案件的用词上避免使用民族名,而是使用个体自然人的名字。否则,不仅不利于扬善除恶,反而会引起同族人对那些犯罪者的同情和声援,更容易产生族群之间的隔阂。

结语

处理好民族问题,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综合表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各民族和谐发展,实现新疆社会的腾飞。参考文献:

[1].牛克林,贺萍,.改革开放30年新疆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实事求是

2009 ,(02)

[2].梁树发,彭冰冰,.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06)

[3]赵常庆.以新疆和中亚为例看国情变化对跨境民族的影响[J].国际观察,1998(6):.[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67,88,101,66

[5]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下载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问题英语演讲稿

    少数民族英语演讲稿 facing mountain, you will feel how grand and magnificent it is; looking towards ocean, you will exclaim in surprise its people; looking up......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 解释风险: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社会......

    苏联民族问题12

    苏联 1、 苏联民族问题的起源 苏联的前身是沙俄帝国。早先的沙俄帝国是由最初的莫斯科公国向外不断扩张而逐渐形成的,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俄,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

    民族问题特点及中国目前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性”: 一是普遍性。当今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问题......

    学年论文中国的民族问题

    论我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作者: 01163030 内容摘要: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当代中国一切问......

    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

    第三章: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10课时)一、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2课时)重点介绍中东地区民族、国家的分布,阿以冲突的由来、解决及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中东地......

    绪论五篇范文

    绪论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建立基本概念,明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从生理学角度介绍生命的基本特征,掌握稳态、兴奋性、反应和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