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民族问题12

时间:2019-05-14 22:1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联民族问题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联民族问题12》。

第一篇:苏联民族问题12

苏联

1、苏联民族问题的起源

苏联的前身是沙俄帝国。早先的沙俄帝国是由最初的莫斯科公国向外不断扩张而逐渐形成的,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俄,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在370年中,它先后兼并了外高加索、中亚、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横跨欧亚两大洲,被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在这个依靠武力征服迅速膨胀而成的庞大帝国内,各民族大小不一,起源不同,经济文化水平悬殊。

无论在官方政策还是在民族关系中,沙俄帝国都充斥着十足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为巩固其野蛮统治,历代沙皇均对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与奴役,唆使俄罗斯人鄙视、仇恨、欺压非俄罗斯民族。非俄罗斯地区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俄罗斯人担任,俄语为官方语言,禁止用非俄罗斯语出版书报,学校禁止用非俄罗斯语授课,非俄罗斯民族被迫俄罗斯化,并经常遭到蹂躏和屠杀。它们还经常挑拨各民族间的关系,以便从中渔利。这使得沙俄帝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斗争异常激烈。

1922年12月30日,苏联宣告成立。联盟条约规定,保证每个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但是此项“退盟权”的规定,为以后苏联的解体提供了关键性的法理依据。十月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所以苏联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苏联针对民族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法规

苏共几代领导人都认定宗教是政治异己力量,而不承认宗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积极力量,不承认广大信教群众与党的血肉联系。整个宗教界长期处于被排挤、被打压的境地,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被人为地推到了社会的对立面。尽管苏联共产党在俄共八大决议中明确规定:苏维埃俄国的宪法承认一切公民都有信教的充分自由,代表大会提请注意,绝不容许对这种权利加以任何限制,甚至在宗教问题上有丝毫强制行为,侵犯信仰自由的行为,应当受到严厉处分。但此项政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而是长期以来对宗教实行了破坏的政策,只看到宗教的消极作用,认为宗教意识不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制定宗教政策的方针在根本上也是违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规律的。如苏联共产党在第八、十、十、十六和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都曾对与组织无神论宣传相联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如在1919年3月18日至23日俄共八大纲领中指出:“俄共遵循的信念是,只有在群众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实现了计划性和自觉性,宗教偏见才能随之完全消除。党力求完全摧毁剥削阶级和宗教宣传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劳动群众实际上从宗教偏见中解放出来,并为此组织最广泛的科学教育和反宗教的宣传工作”。在1921年俄共十大《关于政治教育总局和党的宣传鼓动任务》决议中的第六条进一步指出:“政治教育总局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组织、领导和促进反宗教宣传”。

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以后,斯大林提出“越是接近新社会,阶级斗争就越尖锐”的理论。这种“左”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整个苏联党和政府的工作,也影响了苏联的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1929年4月8日俄罗斯联邦通过了《关于宗教组织的决定》,这个决定明显的受到当时“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力图削弱宗教,对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的限制较多。1936年通过的苏联宪法,也反映出这些指导思想,如第124条规定:为了保证公民信仰自由,在苏联实行教会同国家分离和学校同教会分离,承认一切公民有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和进行反宗教宣传的自由。这一规定与1918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的“宗教宣传自由”和1925年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有很大的不同。1930年代起,苏联领导人无视各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民族语言的现实,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俄语,力图使俄语成为各共和国国语。1939年,苏联政府规定各加盟共和国和民族自治地方,必须把俄语作为第一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第二语言。1958年,又规定在各民族学校里将少数民族语言课定为选修课,俄语为必修课。苏联后期,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就是从要求实行真正的“双语制”,恢复民族语言的传统开始的。1934年出版的《反对反宗教宣传中的机械主义和孟什维克主义》一书称:“宗教组织是进行破坏和有害活动的阶级敌人的组织,宗教意识形态是敌对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放弃对宗教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斗争就意味着纵容、帮助阶级敌人。”

在卫国战争时期,大批宗教组织和宗教信徒都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与祖国人民共同德国法西斯的入侵。此时,苏联党和政府对原有的宗教政策做了调整,停止了反宗教宣传,对宗教组织的打击也有所放松,使宗教组织和活动有所恢复。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执政以后继续实行“左”的宗教政策,继续大量地关闭教堂、祈祷所,取消宗教组织的注册。这种作法大大伤害了教徒的宗教感情,加剧了他们的宗教狂热和宗教极端主义。实践证明,对宗教组织采取无情打击和坚决镇压、消灭的政策,是苏联执政党在宗教政策方面犯的又一个重大的错误。所以,进入80年代后,当苏联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危机发展起后,宗教组织也成为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分裂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社会力量。

舒尔茨在1982年的一次讲话中说,从宗教信仰到政治活动,只有一小步距离,他强调利用共产党国家幸存下来的教会组织,参加反对共产主义的和平攻势由此看来,一旦执政的共产党解除了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的警惕,后果不堪设想。从列宁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执政党都能够高度警惕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渗透的活动。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执政后逐渐改变了过去对教会的行政命令,宗教政策有所松动。1987年末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理论形成并推出,在苏共提倡执政多元化、社会民主化和多党制的背景下,苏联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解除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的警觉。例如,在纪念基督教传俄100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苏联党和政府给与大力支持。而且,在1988年6月6日至9日苏联国内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戈尔巴乔夫对牧首的接见,苏联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对庆祝活动的充分报道,形成了更为浓厚隆重的气氛和声势,大批外国教会人士也借机访苏。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9月召开苏共中央全会,提出了要革新党的民族政策,扩大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利等一系列主张。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正式修改宪法,取消了宪法中有关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文,实行总统制。从此,苏共处于多党“自由竞争”的在野境地。1990年,苏联政府任命尤里卡尔洛夫为苏驻梵蒂冈特命全权大使。从此,苏联为外国敌对宗教势力渗透敞开了大门。1991年年底,原苏共党内第二号人物、主观意识形态的苏共中央书记利加乔夫在谈到苏联的历史悲剧时说:“我们没有及时看清联盟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我们总以为,我们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是保守者和改革者之间的矛盾。但是,国家的主要危险却是民族分离主义,还有民族主义运动,它们最终瓦解了苏联。”

第二篇:民族问题

一、关于新疆七·五事件

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共同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① 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性。②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③ 切实加强对外宣传。

建国以来,国家修建了新藏、川藏、青藏等以国道和14条省道为主干的通往西藏的公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拨5072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

(一)西藏问题不是民族问题

1、和平解放后,西藏受到了中央无微不至的关怀,得到全国各民族兄弟的无私援助。

2、在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政策方面,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少数民族,享受着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待遇。

3、藏族干部一直是西藏干部队伍的主体。**集团和一些人所谓的“西藏问题”,根本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分裂中国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历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坚决反对;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历来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坚持捍卫。

(二)西藏问题不是宗教文化问题

(三)西藏问题不是人权问题

1、《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

2、旧西藏,人分三级九等,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的人身自由,农奴无生存权。直到和平解放后,百万农奴才享有了真正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3、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西藏和平解放后,经济多年连续保持12%的增速,政府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其子女免交学杂费和免费吃住的政策。

4、**集团一直宣传“保护人权”,多年来非但没为西藏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不断损害境内西藏各族人民利益。

(四)西藏问题的实质

1、西藏问题的要害是“西藏独立”.2、“藏独”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3、“藏独”是西方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

1、现在西方一些势力坚持冷战思维,要西化、弱化中国,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这种分裂活动是逆历史潮流的,既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藏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处于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民族面前,这场时断时续地折腾了近一个世纪的闹剧,是不可能出现**集团所希望的结局的。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数十年间,“西藏独立”是西藏僧俗贵族中一小撮亲帝国主义分子为维护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维护自己的特权和既得利益而在帝国主义帮助和纵容下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表面上看,这些人鼓吹“西藏独立”,似乎是为西藏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但实质上不过是西藏封建农奴主这个没落阶级的垂死挣扎。

统一、稳定、繁荣、强盛的中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成长的摇篮!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我国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共同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族平等团结,既是创建新中国的重要历史基础,也是建设国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政治保证。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个、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第三篇:民族问题

(一)十八大规划各民族和谐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

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指出少数民族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①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基础公共服务水平。③着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④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⑤加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族地区发展的智力支撑能力。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和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民族工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⑦继续加大民族工作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对外和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水平。⑧努力构建民族事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族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

2012年8月21—23日,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必然要求。

(四)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2012年12月5日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四篇: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常识。

(2)比较区别“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知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制度)。

(4)掌握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即“三个尊重”。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与迁移。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和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

重点难点

新型的民族关系;三个尊重;民族团结的意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出复习内容(板书)专题:民族问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回顾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其中,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因为人数相对较少,被称作少数民族。

探究: 你知道我市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瑶族、苗族、回族、侗族等。

2、56个民族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3、56个民族在地域上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亲缘关系。

4、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为确保少数民族行使自己的民族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政策(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 助、和谐。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温馨提示:以上两个问题要比较区别。一个是“新型关系”,一个是“处理原则”。

7、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不对。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8、你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是什么吗?

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问题基础知识复习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来联系实际,共同探究几个问题。

二、活动探究

今年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了64周年。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某校团委也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1、请列举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1)西部大开发(2)青藏铁路(3)援藏工程(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2、你认为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有何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3)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请为宣传民族团结拟写一幅宣传标语。

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4、请为此次纪念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① 图片展览 ② 主题班会 ③ 征文大赛。唱民族团结的歌曲,绘画,演讲等。

5、如果你参加此次征文(演讲)大赛,请写出你的提纲。

提示:要结合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来做答。

① 新型的民族关系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 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三、材料分析

1、我国56个民族是一家。但是,境内外的敌对分子一直没有停止妄图分裂我国的行动,不断制造混乱,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材料由学生来读题。)

(1)你认为“打砸抢烧”分子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生命健康权、财产权。

(2)你认为“打砸抢烧”分子的行为有何危害?

影响了民族团结,影响了祖国统一,影响了社会和谐。

(3)党和政府认为“打砸抢烧”分子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

(4)处理“打砸烧抢”事件,我们应遵循的处理原则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处理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温馨提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指导思想”是相同的,不变的。2、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藏汉同胞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震救灾一线,他说:“抗震救灾的胜利,就是民族精神的胜利”。

根据材料二回答:

(1)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请写出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抗震救灾的胜利,就是民族精神的胜利”。你是怎样理解的?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巩固今天复习的民族问题专题。从2009年开始,民族问题在学考中占有15%的分值,请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祝同学们成功!

第五篇:浅谈新疆民族问题

浅谈新疆民族问题

摘要: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压迫、民族歧视、隔阂的社会阶级根源虽然已被消除,但由于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和民族差异而产生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在新疆,地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关键词:新疆

民族问题

对策研究

民族问题概括地说,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这表现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全过程。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一 新疆民族概况 1.1关于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简言之,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这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得以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准,缺一不称其为一个民族。

1.2新疆民族问题的现状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全区世居民族13个,现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有8个民族跨国界而居。现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常住人口为1846.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6.4万人。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是“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居”。全区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600公里。

千百年来,新疆主要的13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伴随这新疆独特自然环境的沧桑变化,在不断的东迁西移、西北转换中又受到不同宗教思想的浸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反映在服饰、饮食、人生礼仪、婚姻丧葬、宗教信仰、喜好禁忌和文化艺术等等诸多方面。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但是各民族毕竟有不同的历史发展、心理状态、风俗习惯等等,民族差异仍然存在并且会长期存在,各民族矛盾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并会长期存在。由此可见,新疆民族的实际现状必然会存在很多民族问题。二 新疆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从外表上看,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和中国其他北方城市没有甚么区别,但实际上,新疆的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中国五个自治区里面最敏感的。新疆是一九五五年成立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对自己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充满期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到所谓的民族区域自治权有名无实,包括外人在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等各个新疆城市的大街上,很难感受到这里的少数民族气氛,是因为这个大约有二百万人的城市人口中,四分之三的人是汉族。只有在乌市的南门一带的二道桥市场等地你才会发现维吾尔人。其他新疆城市,工厂,企业,银行,海关,机场,机关,油田...都是如此。兵团更不用提了---与当地人无缘!。新疆和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国接壤,两地的民族相同,维吾尔人,哈萨克人等民族居民的外貌和语言文化,和中亚地区的邻居是一样的甚至很多人还是亲戚,漫长的边界可以很容易地越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向西开放」,利用经贸联系来化解新疆和中亚邻国之间可能发生的民族问题,新疆每年有几十万外国游客,其中有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和中亚邻国,这些游客大多数是到新疆作小生意和探亲的。除此之外,中国还采取了内外两种方法,化解民族问题,从外交上来说,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等五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每年的八月底进行元首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解决民族问题。对内来说,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面,新疆土地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越来越像内地移民的乐土。新疆当地民族经济发展中很少收益:失业,贫穷,贫瘠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外地移民。当地民族越来越感到自己被边缘化!国家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没有注意带动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到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就业。引起一系列社会后果,使民族关系潜伏危机。

权利失衡意味着维吾尔人难找到工作,专家认为这可能导致更多犯罪,暴力倾向和分裂情绪及民族对立的情况。

维吾尔人的不幸可以从维吾尔人的高失业率和贫困率得知。根据事实,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当地大学生人的地位比外来农村移民低的地方。从政府控制的政府媒体透露,每一年大约100万名内地汉人农民工到新疆打工,其中约10-15%有组织的在新疆定居,同时大约有100万维吾尔农民劳动力成功“剩余”,几十万维吾尔人背井离乡到内地打工,还有几万个维吾尔儿童成功“流浪”。尽管在新疆找到工厂工作的“农民工”有更好的改善命运机会,但维吾尔人哪怕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长时间工作,低工资,但在本地就业机会仍然很少。

如今维吾尔人境况不错,尤其是南疆的维吾尔人,她们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但维吾尔人主要在“失业市场”、非正规部门和边缘行业,低工资部门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对“民族团结”宣传部门贡献方面,这些维吾尔人是英雄。但她们得不到宪法规定的尊重和尊严。

要解决新疆的民族不平等问题,仅仅定位于贫困地区是不够的。政策设计必须惠及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通过保证少数民族群体不受歧视(例如,在劳动力市场)来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改变使他们隔绝和受社会排斥的客观条件,并明确承认有些行为模式(包括补偿性行为)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需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却会增加民族间的不平等。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一般低于多数民族。这种状况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经济特征的差异(如教育水平和土地)造成的,而不是这些特征所产生的低回报率的结果?在少数民族群体中是否存在一种本身不断强化的贫困文化,由此印证了以往的歧视性成见?

造成生活水平差异的部分原因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生产力较低。这些地区有如下特征:地势险恶、基础设施贫乏、获得非农业劳动和接触市场经济的机会较少、以及受教育的条件较差。由于没有流动性和生活水平的地区间差异,地理差异持续存在。但是,作者还发现,在相同的地理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排除了家庭特征的影响之后也是如此。人们发现,造成民族不平等的最重要原因是生产性特征回报率之间的差异。

但是,少数民族并不是在所有特征方面都获得较低的回报率。有证据表明存在补偿性行为。例如,少数民族地理位置(即使是在边远的、不适合居住的地区)的纯回报率较高,虽然这不足以弥补他们在消费方面与多数民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多数民族群体的创收模式并不是少数民族群体战胜贫困的有效指南。仅仅定位于贫困地区也不足以解决民族间的不平等。政策设计必须惠及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并明确承认有些行为模式(包括补偿性行为)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需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却会增加民族间的不平等。重要的是要通过保证少数民族群体不受歧视(如在劳动力市场)来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并改变使他们与世隔绝和受社会排斥的客观条件。

就业是个瓶颈,新疆的教育资源配置对少数民族倾斜远远不够,让一个母语完全不同的孩子在统一起跑线竞争是极度的不公正.没有就业,城市化在加快,土地进入汉族农民的时代是早已开始,少数民族的传统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地域经济发展规划快速压缩.如果汉族人和政府的政策不能很好的考虑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新疆的未来很不乐观,靠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到如今,对新疆能源的重视,思路还是汉族和东部利益,真为新疆感到悲哀!

新疆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在石油产量不断增长,石油储量不断增,石油企业收入成倍增加,加地方的发展体现在了更多的内地移民,环境污染,油田企业所在地城市基础设施改善,马路在拓宽,娱乐超所增多,出疆的石油等物资增加,当地民族人口比例减少,经济改革(更多的当地矿山,勘探区域,地方企业被内地企业兼并)、国家名义收入增加,油田企业之外的世界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贫穷的少数民族人口等方方面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均,新疆人内部的差异越来越大,导致贫富悬殊愈演愈烈。为此,受到排斥的社会劣势群体“享受不到与优势群体相同的教育、医疗保障和就业机会”。

新疆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少数民族公民权利和群体权利的缺失!中央政府应该认真研究,检验新疆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当地人民感受到平等,要平等的参与新疆的发展经程并能够从维吾尔自治区发展中受益!三 新疆民族问题的对策研究

处理好新疆民族问题,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宣传教育方面

1进行新疆历史教育。历史上新疆一直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主题。先在学术上,开展与不同见解的人士(尤其是少数民族学者)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学术辩论,绝不给人穿小鞋、绝不搞秋后算账。也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戳穿谎言,还原真相。如果不允许辩论,那么真相也不会让人相信。辩论过程中,正方尽可能引用较远年代的史料为依据。通过辩论,让对方心服口服。达成共识后,共同署名发表论文和出版新疆历史通俗读物,甚至将辩论过程作为出版物的附件部分一并出版,让更多的普通民汉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新疆真实的历史状况。

2明确为什么新疆不允许搞独立?既然明确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新疆是否允许独立,就不应该只是某个少数民族单方面诉求的问题,也要听取大多数其它民族的意见。并阐述新疆独立的弊端。

3揭露极少数分裂分子的本质。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建立独立王国,与中央政府平起平坐,满足个人的权力私欲。对这些以搞新疆独立、搞分裂、破坏中国统一为理想和事业的少数分裂分子,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

4不可攻击和亵渎依斯兰教义,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穆斯林群众的信仰情感。

5在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中,教育孩子们,对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要彼此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不能因信仰和生活习惯不同而相互嘲笑和鄙视。3.2地方财政政策方面

新疆地大物博,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是分裂分子一个很有力的煽动武器。因此,国家应该考虑不仅是新疆,其它省份也一样,允许矿产资源省份从资源税中提取更多的部分归地方财政支配,专项使用切实提高地方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让地方百姓得到好处。

3.3文化教育和人才选拔录用方面

公开承认和正视民汉之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差异,帮扶和相互学习,在文化科技教育方面,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在人才选拔和任用时,必须和其它各民族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否则,易于使一个民族变得懒惰。3.4处理各民族关系方面

处理民族关系时,一律以自然人相互关系的自然法则,即民法、刑法等法律严格执行、平等地处理矛盾冲突。一律按普通民事、刑事案件处理问题,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冠以民族矛盾,在陈述案件的用词上避免使用民族名,而是使用个体自然人的名字。否则,不仅不利于扬善除恶,反而会引起同族人对那些犯罪者的同情和声援,更容易产生族群之间的隔阂。

结语

处理好民族问题,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综合表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各民族和谐发展,实现新疆社会的腾飞。参考文献:

[1].牛克林,贺萍,.改革开放30年新疆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实事求是

2009 ,(02)

[2].梁树发,彭冰冰,.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06)

[3]赵常庆.以新疆和中亚为例看国情变化对跨境民族的影响[J].国际观察,1998(6):.[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67,88,101,66

[5]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下载苏联民族问题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联民族问题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问题英语演讲稿

    少数民族英语演讲稿 facing mountain, you will feel how grand and magnificent it is; looking towards ocean, you will exclaim in surprise its people; looking up......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 解释风险: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社会......

    民族问题特点及中国目前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性”: 一是普遍性。当今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问题......

    绪论:民族和民族问题(最终5篇)

    《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讲稿:绪论 当今世界有两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一个是民族问题,一个是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非常突出、非常复杂、非常敏感,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

    学年论文中国的民族问题

    论我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作者: 01163030 内容摘要: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有重大影响。当代中国一切问......

    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

    第三章: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10课时)一、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2课时)重点介绍中东地区民族、国家的分布,阿以冲突的由来、解决及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中东地......

    苏联亡党

    保持政党先进 坚持不懈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观《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有感近日,组织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纪录片,共‚苏联最后的日子,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