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

时间:2019-05-14 21:1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

第一篇: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

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

位人事管理被规范

7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其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法规形式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及工资收入等热点问题予以明确,是事业单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

日前由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为适应事业单位改革需要,该条例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及法律责任为内容,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

针对个别地方出现事业单位招聘因人设岗的“萝卜招聘”问题,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早在2005年,原人事部就曾作出类似规定。新条例的出台,意味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将从部门规定上升为法律行为。

在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问题上,条例也释放出了明确信号。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的又一重要举措。

条例也对签订长期合同作出新规定。按照以往规定,在本单位工作满25年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新条例指出,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可以签订长期合同。

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将衔接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点解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衔接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已达8.2亿人。其中城镇职工3.22亿人、城乡居民4.98亿人。暂行办法主要从两项制度的衔接时点、衔接方式、资金转移、待遇领取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定。

暂行条例指出,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为界限实行双向衔接,满15年的可以从城乡居保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不满15年的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保。

暂行办法还规定,无论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累计计算权益;对重复领取待遇的,清理后只保留一种待遇。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需建立地质环境预警预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促进地质环境监测组织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和监测成果应用等制度化和规范化,我国将于7月1日起施行《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地质环境预警预报制度,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及时公布地质环境预警预报信息。

针对因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办法强调,相关责任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能力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相应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或者擅自移动地质环境监测设施,不得妨碍地质环境监测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实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实施

时事政治:北京人事考试网提供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新闻事件: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实施。通过了解北京最新时政,可以帮助京考考生积累更多申论热点及行测常识技巧等,预祝考生备考成功。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最新新闻,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决 定》施行后,台湾居民可凭有效台胞证,无需办理签注,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留、居留。眼下网络上“55度杯”“柠檬杯”热销,但不少消费者网 购到的却是“山寨”版本。从7月1日开始,新修改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将实施,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如果接到投诉后,经审查认定是专利侵权的,电商平台就 要及时删除或屏蔽相关网页。上海市将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月缴存额上下限,京津冀首批协同标准将实施,7月1日起,从中央到地方,一批法律法规将开始 实施。

台胞来往内地免签

7月1日起,公安机关实施取消台胞签注政策,台胞持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台胞证)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居留,无需办理签注。同时,公安机关年内将实施电子台胞证。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的决定》取消了涉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办理签注以及签注签发管理的相关规定。据此,公 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或委托的有关机构自7月1日起不再办理台胞签注,口岸边检机关不再查验台胞签注,台胞仅需持有效的台胞证即可来往大陆并在大 陆停居留。

新修改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实施 网购到“山寨”专利产品可举报

眼下网络上“55度杯”“柠檬杯”热销,但不少消费者网购到的却是“山寨”版本。从7月1日开始,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如果接到投诉后,经审查认定是专利侵权的,电商平台就要及时删除或屏蔽相关网页。

专利管理部门的这一决定,主要是根据将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修改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更好维护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保护领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执法部门发现我国目前专利保护不力,需 要进一步强化和完

北京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善专利行政执法。同时,随着展会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如何有效解决展会期间和网络环境下的专利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据介绍,相比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新修改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在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方面 进行了完善,并且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加强展会和电子商务领域行政执法等内容,将为进一步规范专利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保护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充分 维护市场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设置“嘉宾主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设置“嘉宾主持”等。通知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

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主持人上岗管理规定。新闻、评论和访谈类节目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辅助性主持岗位;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主持人应承担节目的串联、引导、把控等功能,不得设置“嘉宾主持”,嘉宾不能行使主持人职能。

通知还要求加强主持人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加强主持人和嘉宾教育培训,做好主持人资质清查和主持人、嘉宾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从业队伍管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于近期开展广播电视职业资格管理专项检查工作,并要求各广播电视机构抓紧制定本单位职业资格管理办法,加强执业注册和执业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京津冀首批协同标准实施

7月1日起,三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将实施。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除高速路应用ETC系统,今后将在部分大型停车场推广ETC收费系统。

记者从北京市市质监局获悉,京津冀三方将围绕环境治理、产业对接和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发布实施更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江苏省内居民可异地补领换领身份证

7月1日起,本省居民身份证丢失或有效期满,可凭本人有效证件或单位证明,在省内异地向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

省内异地办理,是指申请人常住户口在所在区县以外的省内其他地区,即省内跨区县、跨省辖市办理。适用对象是在本省登记常住户口、身份证丢失或有效期满需要在异地补领、换领的人员,不含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人员。

甘肃省将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大检查

即日起,各地交管部门将对安检机构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设施、检验工作流程、从业人员资格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核查。对核查中存在弄虚作假、抽借充 数、资质过期的,一律停止受理核发检验合格标志业务。各支队要组织有经验的查验员对检验监管系统启用以来

北京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所有审核通过的重点车辆定检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核 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车管处将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对核查中检验业务有明显违规嫌疑等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核查、处理的,要追究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调整后,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500元上调至16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2.2元上调至13.3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400元上调至15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1.4元上调至12.5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 1300元上调至14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0.5元上调至11.7元;四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00元上调至1340 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9.7元上调至10.9元。

最低工资标准中包含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最低工资标准中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以及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条件下的津贴等。

云南省户籍改革 非婚生育可落户

云南省人民政府于5月29日正式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份实施意见在户籍改革方面实 现很多突破,如放宽城镇(除昆明市主城区外)直系亲属投靠落户条件,满足条件的三代内直系亲属可投靠落户;农转非后不适应城镇生活的,可以将户籍迁回农村 原籍;放宽城镇租赁性质的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条件(除昆明市主城区外),实际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租赁性质的合法稳定住所且办理合法手续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 直系亲属可以申请在租赁性质合法稳定住所落户等。

上海市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上海自7月1日起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月缴存额上下限。上海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由2013年月平均工资调整为2014年月平均工资。

2015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2290元,比2014增加了174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3924元,比2014增加了298元;月缴存额下限为254元,比上增加28元。

北京中公教育

第三篇: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凸显六大新变化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凸显六大新变化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李华平律师

自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起,历经数年,终于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委会得以通过,在千呼万唤后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由此可见事业单位有关人事管理的立法难度。

2014年5月15日正式公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现行人事制度管理相比较,有以下六大新变化,值得注意:

一、放宽了对受聘人员单方解除合同的限制

现行适用的《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规定,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即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该规定要求聘用人员单方面提前解除合同,必须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否则,要6个月后再次提出并未能协商一致的,方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该规定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聘用人员的人才柔性流动。

《条例》第17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条例》该规定与《劳动合同法》基本相一致,赋予聘用人员单方解除合同权利;同时,基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又保留了双方可另行约定有关解除聘用合同的内容。该约定赋予了双方的意思自治权利。

与现行规定相比较,《条例》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聘用人员单方解除聘用合同权的限制。当然,保留约定除外的规定,也给予了聘用单位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因此,事业单位为了适用2014年7月1日起《条例》的施行,修改《聘用合同》文本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这在教育单位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缩小了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范围

《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2】35号)规定,符合以下两种情形受聘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订立:

1、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的;

2、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其中,“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可按在本单位及国有单位工作的工龄合计已满25年掌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的,必须同时满足离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双10”规定。

《条例》第14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与现行规定相比较,《条例》取消了“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的”的规定,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聘用单位应当订立至退休的合同的范围,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聘用合同用工的僵化,又让广为诟病的“在不同事业单位或国有单位工作的受聘人员,由最后的聘用单位来承担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不公平义务”的问题得以化解。这样的规定值的肯定。

三、调整了对受聘人员试用期设定的条件

《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规定,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被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

《条例》第12条和第13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与现行规定相比较,《条例》对设定为12个月的适用期的聘用合同期限做了明确要求,即不得订立低于3的聘用合同期限。同时考虑到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应届毕业生调整为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这也体现了应届毕业生和初次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权利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受聘人

员和聘用单位双方的权益,值得肯定。除此之外,试用期的设定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四、列举了聘用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的特别情形

《条例》列举聘用单位可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三种特殊别情形,分别为第15条、第16条和第18条。其中《条例》第15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这与《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中规定的“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相比较,条件更为宽松,实在令人费解。如此规定真是“羡煞”在企业工作的劳动者,这让在企业内工作因“连续旷工3天”即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情何以堪?

《条例》第16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这与《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中规定“受聘人员考核不合格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聘用单位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也有一定的变化。由“2次岗位不合格”变更为“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才能解除,连累计2次不合格都不行,如此规定,要解除不胜任工作员工聘用合同真的实在太难,聘用单位“难以胜任”。

《条例》第18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这一规定本身并未新意。只是开除处分,属于内部管理行为,其后果必然导致双方聘用合同的解除。

按照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的说法,《条例》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也就是说聘用单位可以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除了所列举的三种情形外,均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条例》并未列明事业单位不得解除受聘人员的特殊情形,比如“现有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受聘人员,现有规定是不得将其解聘,但是《条例》中并未涉及。如按照《条例》未作规定的则依照《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的说法,这种情形是可以在医疗期满后解除的。显然,这需要在《条例》施行过程中进一步明确。

五、创设了内部岗位人选竞聘上岗的程序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对招聘计划、信息发布与资格审查、考试与考核、聘 用、纪律与监督等程序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仅仅针对公开招聘外部人员适用。而事实上,内部产生岗位人员是常规性的选拔方式,但对于内部产生岗位人选并无相关程序规定。

《条例》对竞聘上岗的程序进行了创设性的规定。《条例》第10条规定,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尽管所规定的程序相对原则,但是这是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竞争性选拔人才的导向,有着积极意义。

六、明确了人事争议处理的法律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人事争议的特殊性,因此在处理程序和适用法律上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完全不同。200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布《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国人部发〔2007〕109号】以及2011年《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修正案)人社部发〔2011〕88号,对人事争议的适用范围和处理依据进行了明确。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条规定,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实践中,则完全按照《人事争议处理规定》执行。

《条例》第37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与现有规定相比,《条例》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事争议的处理程序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一致。同时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内部管理行为不服的,明确规定不属于人事争议受案范围,只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四篇: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9号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10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尹蔚民

2013年6月20日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务派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批准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对全国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许可管辖分工,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工作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应当遵循权责统一、公开公正、优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本行政机关办公场所、网站上公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期限、条件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以及监督电话,并在本行政机关网站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性报纸上向社会公布获得许可的劳务派遣单位名单及其许可变更、延续、撤销、吊销、注销等情况。

第二章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七条 申请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申请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申请人应当向许可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公司章程以及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或者财务审计报告;

(四)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以及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办公设施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清单;

(五)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六)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文本;拟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样本。

第九条 许可机关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了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第十条 许可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9号

第十一条 许可机关决定受理申请的,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许可机关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第十二条 许可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领取《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说明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四条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许可经营事项、有效期限、编号、发证机关以及发证日期等事项。《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分为正本、副本。正本、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样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印制、免费发放和管理。

第十五条 劳务派遣单位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十九条 许可机关应当根据劳务派遣单位的延续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准予延续行政许可的,应当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延续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延续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一)逾期不提交劳务派遣经营情况报告或者提交虚假劳务派遣经营情况报告,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一个行政许可期限内受到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分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书面报告许可机关,并由分公司向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许可机关提交上一劳务派遣经营情况报告,如实报告下列事项:

(一)经营情况以及上财务审计报告;

(二)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以及订立劳动合同、参加工会的情况;

(三)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

(四)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五)被派遣劳动者派往的用工单位、派遣数量、派遣期限、用工岗位的情况;

(六)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情况以及用工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9号

(七)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应当向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上一劳务派遣经营情况报告。

第二十三条 许可机关应当对劳务派遣单位提交的经营情况报告进行核验,依法对劳务派遣单位进行监督,并将核验结果和监督情况载入企业信用记录。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一)许可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交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许可机关不予受理、不予行政许可。

劳务派遣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和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交虚假材料取得行政许可的,许可机关应当予以撤销。被撤销行政许可的劳务派遣单位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劳务派遣单位未申请延续的,或者延续申请未被批准的;

(二)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终止的;

(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或者《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向许可机关申请注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应当提交已经依法处理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及其社会保险权益等材料,许可机关应当在核实有关情况后办理注销手续。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许可机关作出的有关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实施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超越法定职权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在办理行政许可、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四)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许可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吊销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 劳务派遣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劳务派遣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19号

经营许可证》的;

(二)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

(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

第五章 附

第三十四条 劳务派遣单位在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6月30日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2013年7月1日后应当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执行。

本办法施行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后,方可经营新的劳务派遣业务;本办法施行后未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不得经营新的劳务派遣业务。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一批法规文件10月1日起施行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一批法规文件10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陈菲)10月1日起一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施行。其中,《公安机关督察条例》规定群众投诉警察违纪,督察机构须及时出警;《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实行登记管理。此外,根据一些部门下发的通知、准则,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新政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等都将从10月1日起实施。

群众投诉警察违纪 督察机构须及时出警

修订后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为了进一步完善督察工作程序,提高督察工作效率,条例规定:一是对于群众投诉的正在发生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督察机构必须及时出警,给予现场处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人;二是投诉人投诉事项已经进入信访、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的,督察机构应当将投诉材料移交有关部门,督察机构不再重复受理。此外,条例还规定,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国家对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实行登记管理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制定这一条例,是为了保持和提高国防科研生产能力,加强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管理,保障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条例规定,国家对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实行登记管理,对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购建的用于武器装备总体、关键分系统、核心配套产品科研生产的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处置实行审批管理。条例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军工关键设备设施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并对其占有、使用的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名称、规格、性能、状态、数量、权属等基本情况作完整记录。

证监会规范基金销售 放宽销售机构准入条件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明确了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的法律性质、调整了基金销售机构准入资格条件。

修订稿调整了基金销售专业机构的准入条件,将组织形式放宽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合伙企业等形式;将出资人放宽至具有基金、证券或其他金融相关从业经历的专业个人出资人;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人员最低数量从30人放宽至10人。为鼓励销售服务创新、引导和促进基金销售机构进行差异化、专业化、高附加值的营销服务,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基金销售体系,修订稿中新设了增值服务费,鼓励销售机构按照质价相符的原则,提高对基金投资人的服务质量。同时规定了增值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收取方式,明确了投资人自主选择的权利。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新政策实施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下发的通知,10月1日起将实施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

通知称,2010年6月1日启动节能汽车推广以来,我国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节能汽车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为继续引导和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降低油耗水平,根据行业节

能技术进步、油耗标准推进等情况,决定对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通知还称,推广补贴标准不变,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继续给予一次性3000元定额补助,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正式实施

根据国家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照相关规定,网游企业需要按照流程及时报送需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并且要严格将经过实名验证被确认为“提供虚假身份信息”的用户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通知还强调称,所有网游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进行开发部署,不得随意更改实施方式,扩大或缩小系统功能权限等,违者将被停止其网络游戏出版运营和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甚至取消其相关许可。

证监会发文规范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

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准则》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准则共19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求相关机构建立离任审计和离任审查制度,规定了应当接受审计和审查的人员范围;二是对离任审计和审查报告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每类人员的报告内容都有具体规定,包括任职期间个人的履职情况、考核情况、机构及个人的合规情况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发现的问题;三是对离任审计、审查工作提出了全面、客观、公正等方面的要求,并对违反准则规定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

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部分法律法规

下载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批法律法规7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被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