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国学,新励志”演讲稿
老国学,新励志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深夜里,一个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起几颗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虽然疑惑,商人还是弯腰捡起了几颗石子。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居然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他立即后悔不已: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当我们感叹时下社会的道德危机和文化孱弱,不经意间亲近传统文化经典时,多少人会像故事里的商人般感慨:这么珍贵的宝石,为何没能多捡一些呢?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黑夜里前行,却没有听到那个提醒的声音?
当我拿到谷园的《人生四书》时,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犹如听到黑暗中那个提醒的声音。谷园用自己亲身的奋斗经历、自己多年的知识储备、以及自己对当前社会生存的深入思考,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耗尽了多少个苦读书生毕生精力的国学经典,简之又简,易之又易,撷取“四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圣贤格言,畅谈自己从中领悟的智慧,宛若朋友间心存谦和、睿智幽默的侃大山,将“四书”从我们高高仰望的神秘莫测拉回普通百姓的生活,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古句,通过活泼生动的演绎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成为引导人生之路的警句恒言。
谷园从“人为什么活着、应当怎样活着”入手,整合四书的经典名言,通过对人生、世界、人性、人格、为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且生动的解读,从而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中规中矩地走正道,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勤勤恳恳地干事业,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谷园讲,中庸是一种凡事都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和处理的极高的境界。钱钟书的解释就更通俗一些:中庸就像做菜,火太猛烧焦、火过小不熟,过犹不及。中庸并不是代表落后、保守、消极,而是代表一种积极而平稳的做事方法。
不论什么年代,规规矩矩、低调、不张扬的生活方式和做事风格,确实都是容易被埋没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善于自我包装和炒作的人,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甚至名利双收。但是,前者的方式一旦成功,就是可以真正站得住的脚;后者则常常“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谷园用现代俗语进行解读:“夜想千条计,天亮照样卖豆腐。”这样一来,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语就可轻易被大家所理解。冲动是魔鬼,凡事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是必要的。不过,也不能思前想后没完没了,正反两方面都想一下,最好的或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的结果自己也能承受,就可以放手去做。这个世界是靠行动型的人来改变的。
松下幸之助讲过一个问题:有的设想在资深的专家、技术骨干看来,根本没法做成,可交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年轻技术人员,却都能实现。经验不可靠,思想也不可靠,实践才能出真知。
《论语》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孟子》是帮人确立人生方向的,《大学》是教人如何看清世道格局的,《中庸》是教人如何做事的。对个人来说,这四方面在人的一生中极其重要,缺一不可。可以说,谁读懂了四书,谁也就读懂了人生。阅《人生四书》,在对经典的回望中,反思自己人生的意义,才能谱写充满希望的未来。
华夏出版社
第二篇:新三分钟励志演讲稿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 三分钟励志演讲稿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陈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论实干》。实干顾名思义就是实实在在的干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干。像老黄兔一样埋下头来做自己的事情就是实干。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得实干。实实在在做有用的事情。如果每天喊口号似的我要做多少题目要看多少页书而不付出行动的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成功一定不会青睐你。因为你是活在口号中而不是活在实干中。大家应该都知道王进喜的事迹。在石油要从油井中喷出的紧要关头如果他不用身体去和水泥而是站在旁边干着急结果有会是怎样众所周知魏书生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请大家假想一下假如魏老师做的和说的不一样结果有会是怎样肯定的如果他们不去实干不付出行动那么他们就不会成功。实干造就了一代代成功人物。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实干尤为重要。如果不是医务工作者的实干SAS就不会这么快被攻克如果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干我们今天的生活就不会这么好。推荐“竟职演讲”文章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如此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平时肯实干的同学成绩就会好。相反的那些平时没事做整天生活在口号当中一到考试就临时抱佛脚的人成绩就会差。所以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实干多做实事少喊口好。只有实实在在的做有用的事知识才会一点点的积累学识才会一步步的提高。为了自己理想的实现。为了在高考场上一举夺魁。我们必须从现在起踏踏实实走路。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我们要一个个的落实。不能让它们成为一纸空文。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推迟。要做到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知识点要一个一个过关。学习是一个持恒的过程。每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落到实处而且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这样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就像我们写《创新日记》一样。“实干”二字说出口容易写出来也不难难就难在其意实实在在的干。而且要不得持之以恒的干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谁能够持之以恒的踏踏实实的学习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实干如同一叶船桨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实干如同一只萤火虫照亮并指引我们前行的路实干又如同一只信鸽带着我们的梦想飞向远方。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班级为了我们的第一请投身于实干中去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 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演讲未必都使用演讲稿不少著名的演讲都是即兴之作由别人经过记录流传开来的。但重要的演讲最好还是事先准备好演讲稿因为演讲稿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对思路的精心梳理对材料的精心组织使演讲内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条理。其二可帮助演讲者消除临场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演讲稿特点 主要区别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 见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主要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 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第二、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
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第四、整体性演讲稿并不能独立地完成演讲任务它只是演讲的一个文字依据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演讲主体、听众对象、特定的时空条件共同构成了演讲活动的整体。撰写演讲稿时不能将它从整体中剥离出来。为此演讲稿的撰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听众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生存环境、品位修养、爱好愿望来确立选题选择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其次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另外还要考虑演讲的时间、空间、现场氛围等因素以强化演讲的现场效果。第五、口语性 口语性是演讲稿区别于其他书面表达文章和会议文书的重要方面。书面性文章无需多说其他会议文书如大会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等并不太讲究口语性虽然由某一领导在台上宣读但听众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制好的讲稿一边听讲一边阅读不会有什么听不明白的地方。演讲稿就不同了它有较多的即兴发挥不可能事先印好讲稿发给听众。为此演讲稿必须讲究“上口”和“入耳”。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通达流利。所谓入耳就是听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不会发生曲解。具体要做到 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 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 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 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 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这样才能保证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第六、临场性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的一种交流和沟通。听众会对演讲内容及时作出反应或表示赞同或表示反对或饶有兴趣或无动于衷。演讲者对听众的各种反映不能置之不顾因此写演讲稿时要充分考虑它的临场性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缩的余地。要充分考虑到演讲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总之演讲稿要具有弹性要体现出必要的控场技巧。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第二、“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第三、“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第四、“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第五、“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
第三篇:娃娃老带新演讲稿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 老带新指导教师学期总结 《携手并肩,学习共进》
小学教育教师队伍成长过程中,以老带新模式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传承的关键,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2018年3月8日,一个美好的节日,世纪园小学为发挥老教师优势,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带动青年教师早日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开展了“老带新”结对子活动。黎暁芳是我校青年教师,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和黎老师师徒结对,成为黎老师的导师,我深知这项工作的意义及肩上的责任.回顾一个学期以来,我们携手并肩,不断进步,现在来我分享一下本学期我们老带新的成长历程:
一、自己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觉得: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了更快的让小黎成长,我会挑选典型课例,并邀请小黎参与课程进行一个二次备课,提炼出重、难点,或者找出本节课突破方法,一开始都是我先上,下课后马上利用课后十分钟进行调整优化,第二节课小黎马上再上一遍。这样,可以体现出本节课的有效性。同时,对我来说也进行了一个课后延伸和自我反思。
二、各材施各教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因为我们都有提前备课的要求,所以每次课 前我们会商量好,今天这节课我怎么呈现,你怎么呈现,我们不会每次都是我上她听,而是针对各自的备课内容来决定,比如说这节课黎老师认为不好把握,我就先上做示范。但是下一节课,她做好了准备,我就会去参与,并在第二节我的课上作出另一种调整,然后下课我们会比对一下哪一种教法更适合班上学生进行一个同课异构的小比对。并且每次课后都有及时备注上一节课的个人所想所获,对平行班的调控把握,这样也让教学相长。
三、了解学情
我们在办公室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生的问题.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于是只要有时间,我们便会针对各自班学困生一起讨论辅导方法,经常在课间及课后,都能看到小黎在我办公室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学困生的对策,并且我们对彼此班级学困生情况也很了解。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想在下个学期进行一两节换班教学,互相感受一下彼此班级的优越性和不足点。
四、针对性指导
1、小黎每周都坚持听我的课,课后我们总是针对一些关键的问 题在一起讨论,相互发表自己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2、我也坚持每周到班听小黎的课,我发现小黎在课堂中调控课 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纪律问题,于是本学期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抓好纪律。针对这现象,我在听小黎一节课后,马上对她的课堂要求作出调整。(1)口令必须规范。(2)、小黎对孩子比较温柔,所以孩子爱在课上插嘴,走神,不惧老师的威严,所以我们第二节课就主要以恪守纪律为前提,宁愿停下教学进度也要让学生统一听课,习惯听课,了解听课必须做到的纪律。这一点我在我班上课的时候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黎老师很冰雪聪明,马上就整顿了班上的课堂纪律,孩子们有了上课纪律的养成,她自己在后面的教学上也轻松不少。
五、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一次次听课磨课,我总是感受颇深,与其说是小黎成长了,不如说是我们共同受益了。比如:
1、小黎上课很有激情,每一次总是有课件进课堂,虽然简单,但是教学目标明确,使教学省力,取代挂图的一成不变。语言亲切,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同样的耐心,不悲不躁。这是我值得学习的。
2、通过一学期的反复琢磨精炼,小黎的板书符合数学教学要求,字不多,直击目标,通俗易懂,适合本年段教学,这一点我也受用不少。
3、为了让彼此不要浪费时间,私下我们两个亦师亦友,并且互相取长补短,每天都会有十几分钟的碰头说说下一节课自己的打算和要求。这样在潜意识,我们都可以对这节课进行一个课前预习。
4、每次家庭作业,我们总是商商量量,精炼每一次作业,不但有效,孩子也不累。
5、每一次单元考试,我们也会针对知识性的不足,商量着怎么给孩子加强辅导,找出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适合的课题习题,这样比独自闭门造车更有效率。
本学期教研课上,小黎教学轻松,算理清楚。期末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很替她开心。同时我也定出了下学期的小目标,主要针对学困生“乐学、优学”而努力。
一个学期短短几个月时间,虽然忙忙碌碌,但也充实满满。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没有波折,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成为他们的铺路石,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学校主力军,是中年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今后的指导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为学校“老带新”工作的顺利推进,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小黎,你愿意与我结伴继续携手并肩,学习共进吗?请大家一起来听听黎老师“不吝赐教,助推成长”心路历程。
第四篇:国学经典励志故事
范仲淹苦学
选文导读
人世间一切的横逆、灾难和困苦,都是磨炼英雄豪杰心志的洪炉和铁锤,只有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才能为国家担负起艰巨的任务,创造光明的前途。请记住:“人生路,处处风雨阻;莫畏难,有志事事成!”
范仲淹苦学
朱熹
范仲淹二岁而孤[1],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2]夜昏怠[3],辄[4]以水沃[5]面;食不给,啖[6]粥而读。既仕[7],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8]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9]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10]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1]。”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现孤儿指失去双亲,无亲人。[2]或:有时,或者。[3]昏怠:昏沉困倦。[4]辄(zhé):往往,总是。[5]沃:浇,这里指“洗”。[6]啖(dàn):吃。[7]既(仕):考取功名后。[8]谗(chán):说别人坏话。[9]妻子:妻子与孩子。[10]诵:吟诵。
[11]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往往用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选文鉴赏
本文表现了范仲淹读书发愤、勤勉;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远大的抱负;生活节俭;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尤其让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纵观古今中外,每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任末好学勤记
选文导读
勤学的成语、典故非常多,如: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一心一意、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聚精会神、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夜以继日、好学不倦、韦编三绝等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文化中“勤学”文化的内涵。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1]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2],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3],暗则缚[4]麻蒿[5]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解
[1]笈:书箱。负笈:背着书箱。[2] 庵:小草屋。
[3] 映星望月:指在星月下读书。[4]缚:绑。[5] 蒿:蒿草。
参考译文
任末14岁,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平日里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的地方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件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终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选文鉴赏
《任末好学勤记》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不动笔墨不动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二是读书应有选择,“非圣人之言不视”,其意是应读好的、有益的书。
第五篇:国学《苏老泉》教案
[《三字经》教案之二——《小学国学教案精品集》]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一、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建议] 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2.理解句意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2)指名读,正音。
(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建议]
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句子的教学,采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起交流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3.拓展阅读
(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大器晚成的苏洵》(见《三字经》第136页)
(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3)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
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寒夜读书 [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摘抄诗中表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
(5)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的。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建议]
新课标非常重视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这一部分的教学希望通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阅读、背诵、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积累、深化对本次所学《三字经》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4.自由创编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建议]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并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创编”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5.总结延伸
(1)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
(2)课后,自由组合成小组,为自己创编的“新三字经”编歌、编曲,并歌唱。[建议] 为语文学习增添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识记了学习内容,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