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大演讲家演讲稿
各位评委: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的赵泽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论中国好声音对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中国好声音火遍大江南北,所以我今天也简单谈谈这个节目。我认为中国好声音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次充分演绎。
关于互联网思维,网上风靡的版本有很多个,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是繁复冗乱,但我更认同的一个版本是: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互联网思维的来龙去脉,其中阐述的“独孤九剑”分别是: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据我观察,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风靡和其中的“独孤九剑”浑然一体,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次演绎,今天我只从用户思维进行简单口述。
用户思维是好声音成功的核心思维,来自腾讯视频的数据显示,好声音在电视首播24小时获得的点击量突破1.2亿,其后几乎每期节目蝉联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收视冠军”。用户思维有三个法则,分别是:得“屌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和用户体验至上。作为年度综艺王娱乐节目好声音在制作和演绎上都深谙屌丝欢喜,四把转椅的精妙设计和导师的精心挑选让屌丝深感自己如临殿堂、“高大上“,在这个人人自称“屌丝”而骨子里认为自己是“高富帅”或“白富美”的浮华时代,好声音无疑为屌丝们提供了一个享乐空间或是心灵圣地,甚是如鱼得水。在兜售参与感方面,无论是现场观众的零距离互动还是利用新媒体微信的摇一摇有奖活动,或者是在重返巅峰的为被PK掉的学员转椅助返,好声音是把用户放在了明显的互动位置。在决定四位导师的冠军学员卡位战中,均以现场观众的投票为依据,以及大众评审团的参与都很好的调动了现场氛围,故好声音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所以用户思维贯穿好声音始末。
第二篇:演讲家孔子的演讲稿
组长:徐振帅
记录员:宋铎泓 组员:黄振亮,任广宇,李俊达,曹震宇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人呢,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学家,同时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就在当代,世界各地都有纪念孔子的祠堂,他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毫无疑问,孔子在很多的方面都有不低的成就,一生写满了辉煌,但也充满了辛酸。
很多人理解的孔子都像我刚才所讲的那样吧?可是在我看来,孔子还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讲家。口说无凭,我这里当然有相应的证据。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理解演讲的含义了吧。所谓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情感,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演讲者是演讲的核心,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应具备的品质都在孔子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1、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演讲就是如此,作为演讲者应该有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标准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如此才能把正确的观念传播给听众。毫无疑问的,孔子正具有了这种品德,他的一生都在向“善”推崇“以仁治人”,这不正是思想品德修养的体现么。
2、文化学识的修养。中外一切优秀的演讲家的经验都证明,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演讲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不断地加强文化修养,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作为一个演讲者,只有专门知识还不够,还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这一点我想不必我说了吧,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座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能够教育出来如此多的优秀弟子,孔子的学识见解无疑是很丰富的。
3、思维能力的修养。演讲者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丰富、活跃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孔子的学派建立正说明了他的创新意识,想象能力。
4、表达能力的修养。演讲是一门综合的、高级的语言表达艺术。一个演讲者必须具有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修养。这里还要贵在实践。孔子的教学过程和现在是大不相同的,不像现在有ppt、黑板、投影仪等高科技的授课方式,当时的孔子就只能凭借自己的一张嘴来授课。而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如此多的优秀弟子,孔子的表达能力就显而易见了。
5、心理素质的修养。说这点之前,我想要问下各位知不知道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在孔子年过半百以后,他去各国宣扬自己的学说,希望有君主能够接受并实施。由此看来,孔子是极其自信且有勇气的,在他学说不被接受的时候,他又能继续启程,可见他的坚持和乐观。而这些正是一名成功的演讲者必须具备的。我这里有一个偷师得来的孔子成功的秘密,不知道各位想不想知道呢?
所谓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学识的增长来自于积累,自信的积累和锻炼来自不断的实践,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来自不断地实践。只有坚持不放弃才能够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在今天的演讲中学习到了解到一些新的知识,当然,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进行自我的理解。
谢谢您的到场倾听,谢谢,再会!
第三篇:十大毕业典礼演讲
盘点:最牛的十大毕业典礼演讲(组图)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
1.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05年,斯坦福大学 精彩语录: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的33年内,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多次都是“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7.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Sumner Redstone),2002年,凯洛格商学院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精彩语录:如果你在28岁时悲叹命运的不幸,你应该听从下面这三条来自一位在过去50年中从来没有悲叹过的人的忠告: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门;
追逐梦想,但立足现实; 这与财富无关,而是与成功有关。
10.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2007年,圣母大学
精彩语录:通过你的决心让自己脱颖而出,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设定一个目的,你将定义你自己的目标。努力工作并实现你的梦想。
第四篇:演讲家
林华,作家、学者、演讲家、资深媒体工作者。上海儿童少年基金会爱心大使。
1953年,我出生在一个非常本分的知识分子家庭,严格而规范的家庭教育在我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我把这称作是我生命的底色。
个人的履历极为简单,依次是6年小学、9年知青,4年大学,24年记者编辑生涯。
6年的小学启蒙,培养了我在文学方面的初步爱好并使我建立了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因此而受用终身。
9年的知青生涯,使我学会了一个农民赖以生存的全套本领,从此以后能够胜任各种艰苦的劳作。这段北国经历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增加了我生命的跨度。
4年的大学教育,我以全优生的成绩毕业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使我具备了一个文化人起码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24年的专业经历,不仅训练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训练我的思考力。使我有机会从本质上接触到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认识了各行各业许多极为优秀的精英人士,这些难得的阅人与阅世的经验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展了我的精神世界。
至今为止发表过的文字300万字。多次获得各类刊物的佳作奖。其中值得提及的奖项有两次:
《妈妈啊妈妈》(报告文学)获全国新闻出版署、全国记者协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首次全国女性题材评选一等奖。
《关于妇女参政的断想》(论文)获上海社会科学院成果奖。
出版过各类作品集近十本。
上个世纪的代表作是随笔集《断想》。
新世纪以来已有五本新作出版——
《林华对你说》
《聆听——林华访谈录》
《美妙时光》
《有个女孩慢慢长大》 《上海女人的动感地图》
每本书出版后专业评价和市场反响都不错,甚至还能偶尔上上排行榜。
现为上海妇女学会理事。2001年荣获该学会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上海妇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上海妇女学会成立20周年特别颁发的《上海市妇女研究突出贡献奖》。
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2001年出任上海儿童少年基金会“爱心大使”,2004年继续连任此职务。这是我至今最为看重的社会荣誉。
2003年,以爱心大使的身份将本人的肖像制作成当年的有奖明信片。2005年,再一次以爱心大使的身份将本人的肖像制作成特别纪念版邮票。
1990年随同上海妇女交流团出访香港,出席香港妇女团体联合举行的一个大型义演活动。
1994年受联合国妇女基金会邀请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妇女会议。
1995年访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访问该国皇室和妇女团体的第一位中国女记者。2000年随同上海各界交流团出访日本,出席上海与大阪友好城市二十周年年盛大庆典活动。
从1984年起应邀开设各类社会文化讲座。随着社会需要量的扩大,讲演的次数逐年递增。至1994年起每年均为100场,21年来累计听讲者已超过100万人次。
影响较大的讲演题目有——
《女性的理想和理想的女性》
《关于妇女成才的思考》
《关于妇女参政的思考》
《生活方式面面观》
《现代家庭采访见闻》
《做一个好家长是一生的功课》
《风采与魅力——关于当代女性形象的思考》
《女子看书》
《女子情趣杂谈》
《女人的修养从语言开始》
《重塑自我、再次出发》
《关于我们这座城市,关于我们自己》
《放眼看世界》
《走向成功》
《面对新世纪,你准备好了吗?》
《天天拥有好心情》
《关于我们这个性别的节日》
《女性时代精神漫谈》
《我们应该是精彩的》
《做一个可爱的上海女人》 《漫谈都市人的素养和魅力》★
以上内容组合而成“林华系列专题讲座”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近年来,常常会在各类媒体上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1994年应邀担任上海电视台财经节目的专家主持。
1995年应邀担任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夏娃世界》特别节目的主讲人。同年此节目被东方电视台拍摄为三集同名电视系列专题片。
1996年应邀担任上海有线电视台《林华对你说》女性访谈节目主持人,同时兼任该节目的策划与撰稿。其间制作的节目曾经多次获奖。
1997年参加《江山如此多娇》全国电视知识大赛。先是获得上海赛区冠军,而后代表上海出征,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全国江山状元(即总冠军)。
1998年应邀担任浙江卫星电视台《人生AB剧》节目嘉宾主持。
1999年应邀担任东方广播电台《关于我们这座城市、关于我们自己》系列节目主讲人。同年开始与网络发生联系,常常应邀去各个网站的嘉宾聊天室作客。
2000年应邀担任杭州电视台《月末聊天站》节目嘉宾主持。
2004年起应邀担任上海东方电台《三个女人一台戏》节目嘉宾主持。2005年应邀担任杭州电视台《约会林华》节目嘉宾主持。
我觉得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细致而具体的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说写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举办一些引人入胜的讲座,并运用传媒的力量尽可能地扩大这些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而打动一些人,说服一些人,有时甚至还能够改变一些人,这确实让我觉得很开心。
能够开开心心地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想实在是我的一份幸运,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和把握好这份幸运的。
第五篇:关于家的演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深情背诵,哦不,是演讲的题目是,家。家,居也,在字面上看吧,是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发现,屋下还有一只猪,若按现代的观点看,何以安身,有房有车,这猪,倒是拿来骑也未尝不可,还是骑牛吧,但却为牢,不妥不妥,咳,好,我们言归正传,谈谈我心目中的家。
在我心目中,家,一个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不论它价值几潘,是否面朝大海,春,依旧暖,花,照样开。你们会用哪个英文单词形容你们的家呢?是home?还是family?或者其他,但我,毫无疑问,中者,family,family,拆开来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有爸爸,有妈妈,这是我第一个家。但,圣经旧约中写到,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结,于是形成了我们第二个家,家中有妻子,屋下添一女,即为安,安,定也,这样的家,给我一种安定安心的感觉,想必这也是大家都渴望的吧,既有安,当有宁,在繁体字里,屋下,从心,从皿,是为宁,意思是有饭吃就安心了,这样看来,我的要求还是挺多的,既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又有妻子,可遮风避雨,无饥饿之劳,可人那,总是贪心,我不贪图金银,可我贪图安乐幸福,屋下再添一子,子,爱也。家,是爱的传承,是爱的延续。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
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
One Family,One Dream!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