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3:4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成府发〔2009〕31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15号)精神,完善我市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

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各区(市)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业务办理、关系接续和日常管理;国土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被征地农民的界定;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政府社保资金的筹措、安排、使用以及监管;民政部门负责符合政策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被征土地所在地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原征地单位(或征后实施单位)、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提供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的相关基础资料、人员名册及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名册;其他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职能,通力协作,从稳定和发展大局出发,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坚持分类参保,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一)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主要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年满16周岁的原在册农业入口。该类人员按以下规定享受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疗救助。

1、基本养老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8%的缴费比例(其中个人承担8%),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午。基本养老保险费由被征地农民个人、当地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补足。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际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问。被征地农民参保后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当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本人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后,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

2004年3月15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的通知》(成府发〔2004〕19号)。按照《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以上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该类人员以《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川办发〔2008〕15号文规定的缴费比例,计算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同级政府补足。该类人员和按照《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从2009年1月起,享受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

2.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上一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徽费基数,按7 5%的缴费比例,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基本医疗保险费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被征地农民参保后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当按规定继续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在继续缴费期间及在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后,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08年4月11日以后,参保时已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参保后按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参保时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以上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建立基本医疗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3、失业保险。2008年4月11日以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以上且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失业保险制度的规定,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缴费标准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24个月本人户籍所在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含门诊医疗补助金)。失业保险费一次性缴纳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纳入失业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按《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与当地其他城镇失业人员一致的失业保险待遇。

4、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城市医疗教助条件的,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

(二)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按照《成都市农民养老倪险办法》(市政府令第152号)的规定执行,医疗保险按照《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55号)的规定执行。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

(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移民安置,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四)2008年4月11日以前,已按《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府发[2004]19号)规定安置了的被征地农民,从其规定。2008年4月11日以后,成府发[2004]19号文不再执行。

三、明确筹资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由被征地农民个人、同级政府共同承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不足部分及其余社会保障资金,按城镇批次实施土地征收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办理土地 征收的列入划拨和出让土地成本。

四、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审查

各区(市)县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中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区(市)县政府在上报土地征收方案时要对上述情况作专项说明。

市劳动保障、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查关。对未贯彻执行本《通知》要求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相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五、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各地要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督。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核定和资金发放管理,具体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财政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及时发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川办发„2008‟15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精神,完善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促进规范管理,根据省政府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按照国发„2006‟31号、国办发„2006‟29号文件要求,各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负责实施征地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负总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编制及实施工作,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参保业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征地补偿和

被征地农民享受社会保险缴费补助的审核审定,以及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的解缴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补助资金;民政部门负责符合政策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公安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对象按城镇人口补偿安置的确认;其他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职能,通力协作,从“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分类指导,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移民安置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一)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内,按批次征收土地在城镇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和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征地需要在城镇安置的被征地农民,按以下方式建立社会保障:

1.养老保险。批准征地时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8%的缴费比例(其中被征地农民个人负担不高于8%),根据批准征地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足额缴纳养老保险

费的时间确定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被征地农民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被征地农民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改策。

2.医疗保险。批准征地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每年由当地政府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本人不缴费,其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从政府土地收益中列支。尚未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地区,可以将这部分被征地农民暂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单建统筹,每年按照当地规定的单建统筹缴费标准缴纳医疗保险,享受住院和门诊大病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当地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应及时转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

批准征地时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重新在城镇就业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按照统筹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就业的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地人民政府对上述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可根据本人年龄和当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规定,给与一定缴费年限补助,用于建立医疗保险关系,所需经费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

3.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和失业保险费的筹集办法、比例仍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失

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发„2004‟1号)执行。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无业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在批准征地时一次性缴纳失业保险费,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服务并给予相应补贴。

4.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城市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

(二)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按以下方式建立社会保障:

1.养老保障。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地方,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未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地方,要按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方的标准,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县级人民政府要予以资金保障并保证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水平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医疗保险。积极支持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被征地农民,要将其纳入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

三、明确筹资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各地在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中,要明确和落实社会保障资

金渠道。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当地政府共同承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安置被征地农民所需的个人缴费不足部分及其余社会保障资金,按城镇批次实施土地征收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办理土地征收的列入划拨和出让土地成本。

四、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实施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发„2006‟31号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知情、参与等民主权利。市(州)、县(市、区)政府在上报土地征收方案时要对上述情况作专题说明。

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查关。报省政府批准土地征收的,上述情况说明材料由市(州)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对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五、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在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中,切实搞好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落实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各地要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督。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通知》(国办法„2006‟100号)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按标准足额划入相应的社会保障资金专户。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核定和资金发放管理,具体工作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及时发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篇: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

(黔府发〔2011〕26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低起点、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二)促进充分就业与保障基本生活并重的原则。

(三)政府、集体、个人共同负担,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二、保障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征收承包耕地后,被征地家庭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与2009年当地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比例(简称“人均剩余耕地比”)不足70%(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比例)的在册农业人口,征地后农转非人员。人员身份认定按照《贵州省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程序》办理。

“剩余耕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权的耕地。

三、就业政策

(一)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后,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并处于失业状态的,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持政策。

(二)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要优先安置符合用工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招用项目所在县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贴。补贴资金从县级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具体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三)鼓励和支持仍保留农村户籍进城务工的被征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自主创业的,可优先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四)建立被征地农民“征地一户、帮扶一户”的就业失业动态管理制度,为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和就业服务。

四、社会保障

(一)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分别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对暂未纳入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县(市、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黔府发〔2009〕3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1〕76号)予以保障,60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参保后领取的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由省级财政承担;60周岁以下人员参保缴费后,每年给予30元参保缴费补贴,省、市(州、地)、县(市、区)财政各负担10元。

(二)建立参保缴费补助制度。被征地的农村户籍人员参加新农保,征地后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者也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地时年满16周岁未年满60周岁的,参保给予一定的缴费补助,累计补助15年。缴费补助标准根据人均剩余耕地比确定。人均剩余耕地比30%(含30%)以下的,每人每年900元;人均剩余耕地比30%—50%(含50%)的,每人每年600元;人均剩余耕地比50%—70%(含70%)的,每人每年300元。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补助按年划入个人账户;到待遇领取年龄时补助年限不足15年的,办理领取待遇手续时一次性补足;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缴费凭证为依据领取缴费补助金;未办理参保手续的,不享受缴费补助。

征地时已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缴费补助的,根据人均剩余耕地比增发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剩余耕地比30%(含30%)以下的,每人每月97元;人均剩余耕地比30%—50%(含50%)的,每人每月64元;人均剩余耕地比50%—70%(含70%)的,每人每月32元。已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人员,不享受增发基础养老金。

本意见实施后再次被征地,人均剩余耕地比达到新的缴费补助标准,在上次缴费补助标准基础上按已补助年限进行补差,并按新缴费补助标准按年补助,补助年限累积计算。已领取待遇的,人均剩余耕地比达到新的基础养老金增发标准,按照待遇就高原则办理。

本意见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本意见实施时符合规定条件且年满16周岁的,参照执行。

已享受现金直补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政策停止后,即可按本意见规定享受参保缴费补助或增发基础养老金。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对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给予帮助。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增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的基础养老金,从县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中列支。

(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农村低保的,作为特殊困难农村低保保障对象增发补助金。

五、资金筹集

(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精神,从2011年1月1日起,凡实施征地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要按照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的6%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二)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成果的批复》(黔府函〔2009〕255号)中明确的用地社会保障资金提取标准及各地出台的非耕地社会保障资金提取标准,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要足额计提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城镇建设批次用地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由用地人民政府缴纳。

(三)各县(市、区)财政要根据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结余、本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提取和支出计划,编制本级财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出预算,确保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四)省、市(州、地)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列入财政支出预算,用于本级应承担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及对困难县(市、区)的补助,具体办法由各级财政另行制定。

六、资金管理

(一)县级财政部门要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用地项目业主单位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及上级下达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等,均应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县级人民政府对资金平衡承担兜底责任,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

(二)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在出让收入到位时同步缴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从项目业主单位计提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在用地手续报批前缴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征地项目未获批准的,予以返还。

(三)县级财政部门要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提取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中,划出不低于5%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资金到本级财政就业资金专户,统筹使用。县级就业服务机构要编制就业资金使用计划,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

(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于本12月20日前制定次年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资金需求计划,经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汇总审核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

(五)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参保缴费补助和增发基础养老金资金需求计划,按季度将所需资金预拨到本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保基金收入户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实办理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缴费补助划入个人账户、增发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缴费补助发放等事宜,年终结算。

七、职责分工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和征地社会保障手续报批审核等工作,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促进就业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动态管理、审核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申请等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参保登记、基金征收、社保待遇发放等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拨付与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用地项目报批、征地面积确定;农业部门负责土地政策确定、被征地农民承包土地的认定;民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按城乡低保条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审核,发放低保金;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被征地农民身份申报、审核和管理,参保缴费补助资金需求计划的编制上报,享受参保缴费补助及增发基础养老金人员定期资格认证等工作。

八、组织领导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充实乡(镇)、街道办事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力量,核拨工作经费,确保政策落实。

(二)建立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筹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农委、省移民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市(州、地)、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

(三)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工作;要注意研究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资金管理,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虚报瞒报征地数额、剩余耕地数额等信息享受参保缴费补助和基础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停止待遇发放,限期收回已享受金额,并依法追究责任。

(五)各市(州、地)政府(行署)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凡2008年以后各地用地项目报审社会保障方案时,各级人民政府及项目业主单位承诺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2011年底前必须拨付到位。

本意见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过去相关规定与本意见不符的,以本意见为准。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15号)

标题: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08〕15号)发文号:川 办发〔2008〕15号 关键词:社会保障 征地农民 签发单位:四 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签发时间:2008-4-11 是否有效:有 效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

川办发〔2008〕15号(二○○八年四月十一日)

为深入贯彻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精神,完善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政策,促进规范管理,根据省政府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按照国发〔2006〕31号、国办发〔2006〕29号文件要求,各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行一把 手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 问责制”。负责实施征地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负总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 化督促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编制及实施工作,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参保业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征地补偿和被征地 农民享受社会保险缴费补助的审核审定,以及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的解缴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补助资金;民政部门负责符合政策 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公安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对象按城镇人口补偿安置的确认;其他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职能,通力协作,从“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确 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分类指导,建 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 的在册农业人口。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移民安置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办 理。

(一)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内,按 批次征收土地在城镇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和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征地需要在城镇安置的被征地农民,按以下方式建立社会保障:

1.养老保险。批准征地时年满16周 岁的被征地农民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8%的缴 费比例(其中被征地农民个人负担不高于8%),根据批准征地时被征地农民的实际年龄,按照从16周岁开始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间。被征地农民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应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被征 地农民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时,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改策。

2.医疗 保险。批准征地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 岁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每年由当地政府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本人不 缴费,其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从政府土地收益中列支。尚未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地区,可以将这部分被征地农民暂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单建统 筹,每年按照当地规定的单建统筹缴费标准缴纳医疗保险,享受住院和门诊大病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当地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应及时转入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所需资金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

批 准征地时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 被征地农民,重新在城镇就业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按照统筹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 就业的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地人民政府对上述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可根据本人年龄和当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规定,给与一定缴费年限补助,用于建立 医疗保险关系,所需经费从政府土地收益中解决。3.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 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和失业保险费的筹集办法、比例仍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发〔2004〕1号)执行。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 无业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在批准征地时一次性缴纳失业保险费,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服务并给予相应补贴。4.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城市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

(二)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农业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按以下方式建立社会保障: 1.养老保障。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地方,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未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地方,要按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方的标准,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 围。县级人民政府要予以资金保障并保证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水平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医疗保险。积极支持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符合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被征地农民,要将其纳入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医 疗救助范围。

三、明确筹资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各地在 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中,要明确和落实社会保障资金渠道。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当地政府共同承担。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从其所得的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安置被征地农民所需的个人缴费不足部分及其余社会保障资金,按城镇批次实施土地征 收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城镇规划区外按建设项目办理土地征收的列入划拨和出让土地成本。

四、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实施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发〔2006〕31号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 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知情、参与等民主权利。市(州)、县(市、区)政府在上报土地征收方案时要对上述情况作专题 说明。

各级劳动保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审查关。报省政府批准土地征收的,上述情况说明材料由市(州)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对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被征 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五、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各级劳 动保障、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在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中,切实搞好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落实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征地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各地要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 督。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通知》(国办 法〔2006〕100号)规定,国有土地使 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 支两条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按标准足额划入相应的社会保障资金专户。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核定和资金发放管 理,具体工作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及时发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

繁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繁昌县国土资源局文件

繁人社„2010‟106号

关于印发《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

经研究决定,现将《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特此通知

繁昌县人社局繁昌县国土资源局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繁昌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省政府要求,我县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新的征地补偿标准。为切实做好新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关于印发繁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办法的通知》(繁政„2009‟100号)和《关于繁昌县征地补偿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繁政办„2010‟34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适用对象

1、自2010年1月1日起,凡具有我县户籍,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被征地农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对男年龄在16-59周岁、女年龄在16-54周岁之间的被征地农民可自主选择参加新农保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资金分配

2、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补贴及补齐被征地农民新农保养老金。征地补偿款中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由各镇政府负责筹集并上缴县财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专款专用。

3、征地补偿款中用于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以下简称“参保资金”),原则上分项平均分摊给征地时被征地农户的全部家庭成员,作为其个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费用。村委会应按户对被征地农民家庭成员和征地等情况进行初审登记,并经镇政府审核公示。对家庭成员户籍全部迁出本县或已

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其参保资金以货币方式一次性支付。

4、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被征收,按规定从土地补偿费中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后的剩余款项,应当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或参保人员的缴费补助,其方式由村民会议民主确定;从安置补助费中提取的参保资金, 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参保人员的缴费补助;安置补助费中用于货币补偿资金的分配方式由村民会议民主确定。

5、各镇政府应足额筹集参保资金,并对参保资金设专户管理,按时足额为被征地农民代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参保资金结余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年龄未满16周岁的和在校学生,各镇政府应在其年满16周岁或学业期满,用其参保资金根据个人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险种和缴费标准代缴养老保险费。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可适当用其参保资金资助学业。

三、参保缴费

6、对选择参加新农保的,各镇政府应在征地当月及以后每年1月根据参保人申报的缴费标准和金额将参保资金缴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专用存折,由县农保中心划入个人帐户。参保资金不足缴纳新农保个人缴费的,所缺资金由个人承担;符合新农保领取待遇条件时参保资金有剩余的,剩余参保资金以集体补助形式记入个人账户。已领取新农保待遇的,参保资金全部以集体补助形式记入个人账户。集体补助的资金由各镇政府缴入新农保财

政专户,并将缴款单及补助人员名单、补助金额等信息登记成册,交县农保中心记入个人账户。

7、对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上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各镇政府应按月将参保资金缴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专用存折,由县地税部门代征养老保险费。已在企业参保的,各镇政府应逐月按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标准将其参保资金以货币方式支付给农户。征地时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可用参保资金一次性向以前延伸补缴达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相应年限。参保资金不足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所缺资金由个人承担;被征地农民符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时参保资金有剩余的,剩余资金以货币方式一次性支付。

四、社会保险待遇

8、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按新农保政策规定享受待遇。已享受新农保待遇的,从集体补助记入个人账户次月起,增加计发新农保待遇。增加计发待遇为新增记入个人账户的金额除以增加计发待遇时参保人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因参保资金缴纳延误,导致被征地农民不能按时享受相应新农保待遇的,延误期间的待遇由各镇政府补发。

9、耕地全部被征用(含耕地被征用50%以上后,剩余部分人均不足0.2亩)的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符合领取新农保待遇条件时,参保资金所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低于以下标准的,不足部分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补齐。

征地时年龄55周岁以下(含55周岁)的,保底标准180元; 征地时年龄56周岁的,保底标准170元;

征地时年龄57周岁的,保底标准160元;

征地时年龄58周岁的,保底标准150元;

征地时年龄59周岁的,保底标准140元;

征地时年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保底标准130元; 耕地部分(50%以上)被征用的,参保资金所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低于以上标准乘以被征地比例的,不足部分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补齐。本实施细则施行前耕地已部分(50%以上)被征用的被征地农民,本实施细则施行后,耕地再次被征用的,参保资金所计算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低于以上标准乘以新增加的被征地比例的,不足部分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补齐。

10、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享受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新农保待遇不得重复领取。

五、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

11、对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免费提供2次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优先提供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托底就业。

12、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可给予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对进入创业园创业的,按规定给予场地费减免和水电费补贴等。

六、其他规定

13、被征地农民的资格认定由县人社、国土、农业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审核确认。

14、本实施细则由县人社局和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15、本实施细则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本细则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其基本生活保障仍按繁政„2004‟33号文件规定执行。

下载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