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恩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发言材料2
第8期
中共宣恩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签发人:王 恒 宣恩县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7月28日
围绕目标
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宣恩县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目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全县农业产值达4.7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0元,同比增长23%。目前,全县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春茶增收、夏粮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成效;特色民居建设进展顺利,209国道沿线特色民居示范带初具雏形;农村基 1
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一、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目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围绕建设“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的目标,确立“抓基地、扶龙头、创品牌、强服务”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特色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春茶产销两旺,实现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40%;生猪出栏16.42万头,实现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6%。一是狠抓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板块基地建设。着力优化“北茶南果高山药”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连片成块”开发,着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努力构建“百里贡茶走廊、百里贡水白柚走廊”,新建茶园2300亩,贡水白柚4000亩,目前专业村达到101个。二是狠抓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的制标贯标和品牌创建。大力推进“三品”认证,新增13家企业19个产品通过认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贡水白柚”达到2万余亩,茶叶达到2万余亩;获得欧盟认证的有机茶园达到3000亩。“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两个产品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取得新突破,对11家使用伍家台贡茶品牌企业进行督办,确保生产标准、产品包装统一。对有机果茶基地实行物理杀虫装 2
置、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种养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业行政执法“五覆盖”,安装杀虫灯4200盏,杀虫黄板70000张。三是狠抓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加大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扶持,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引导企业与大企业、大公司、高等院校联合,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新增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达到18家;新增专业合作社7家,达到130家。
二、以创建“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促进传统村落向秀美新村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特色民居建设为龙头,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家园建设,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质、民族特色鲜明的秀美新农村。一是规划先行,彰显特色。按照“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思路,选定209国道沿线和恩来、恩黔高速高路沿线,高罗乡和水田坝片区为特色民居建设重点示范区,以期形成规模效应。结合土、苗、侗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选定“青瓦白墙、飞檐翘角、栏杆跺脊、木门木窗”的标准,彰显地域特色。二是强化措施,突破瓶颈。坚持按照“资金捆绑、政策倾斜、整村推进”的原则,把扶贫、农业、林业、交通、民政、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整合资金1400万元,重点支持特色民居示范点的建设与改造,按新建每户2 3
万元、砖混房改造每户1.2万元、木制房改造每户0.8万元的标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实行补助。县财政设立了特色民居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优先配套安排路、电、水、农村沼气等基础设施,做到建一村成一村,建一片亮一片,发挥资金的聚合效益。三是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采取集中新建、保护改建与危房改造等方式,初步建起高罗乡谭家坝、板寮老街、椒园镇正龙山庄、孙家院子、珠山镇卸甲坝宜居村庄等一批特色民居建设示范点和示范区。抓住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移民搬迁安置新建房屋的机遇,打造特色民居建设示范带,有500多户搬迁户正在按特色民居统一的建设标准新建房屋。全县已完成30个试点村887户特色民居建设任务,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等涉农培训项目,结合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普及、文明村镇创建、乡土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一是用新思想武装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又注重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组织农业、宣传部门编印通俗易懂的新农村建设宣传 4
资料,送到千家万户,深入开展书籍进农户、信息进农家、文艺进农村、服务进农民等“五进”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好公民”、“时代新农民”、“致富带头人”、“党员示范岗”等评选活动,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用新技术培训新农民。以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为重点,整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资源,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农民培训。今年已培训农村技术人才8000人次,实现了全县40%的农户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三是用新风尚引导新农民。通过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和村庄环境治理项目,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下功夫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引导农民告别脏乱散差的生活陋习。结合“三万”活动,深入开展县直部门对口帮扶、文明和谐结对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精神面积发生了深刻变化,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观念深入人心。
四、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促进农民从解决温饱向致富奔小康转变
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广大农村群众。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全面加强农村小流域治理、国土整 5
治、农村能源、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土地整治完成583.6公顷,安全饮水工程进入验收阶段,通达、通畅工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3%。全面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池570口,入户太阳能817台、生物质半气化炉500台,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新建寄宿制学校6所。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投资55万元建成13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深入推进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总人数达到30.02万,覆盖率95.4%。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建农家书屋91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继续推行“五议五公开”,增强村民主体意识,调动和激发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农村社会矛盾调处力度,关口前移,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农村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抄送: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各乡镇办公室。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典型发言
2008年,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由市x办牵头,市xx局、市xx学校、市xx银行参与,组成工作组进驻xx区xx镇xx村。一年来,我们工作组在原市委书记xxx,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xx的高度关注和精心指导下,在各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推进点村新农村建设,初步建成了富裕、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村庄。我们的做法是:
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xx村属平湖村,耕地面积较少,且多为低洼田,过去农民以传统种养植(殖)业为主,经济收益不高,发展滞后。工作组进驻点村后,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扶持村办企业xx气体有限公司,努力优化企业生产电脑,帮助理顺生产关系,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抓好技扩改工作,努力增强其对集体经济的输血功能。2008年,该企业年创产值32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30万元,并按期向村集体上缴了35万元的承包款。
三是狠抓种养经济。通过协会宣传、农技培训、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帮助农户切实搞好优质稻种植,搞好生猪、鸡、鸭、鱼、珍珠等养殖,向传统产业争效益。去年,全村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亩,早稻同比增产20%,晚稻增产30%以上,全年亩产接近一吨。更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全村年出栏一万羽鸭子的养殖户有4户,8000羽的有5户,生猪养殖20头以上的7户,30头以上的2户。此外,一个年出产生猪达100头的养殖场也正在建设。
四是落实增收方案。为确保农民增收目标顺利实现,工作组逐户建立了2008年增收计划台账,对该村现有的20余户困难户,还采取后盾单位党员干部联户带创的形式,实行结对帮困,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拓宽增收渠道。
二、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活环境
工作组进驻点村后,将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年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成本,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该村包括经三线道路硬化建设、村部重建、宜居新区建设、宽带网建设、有线电脑入户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并发动村民开展了多次“三清三改”及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目前,该村共完成村主干道硬化建设6.5公里;一栋建筑面积近500平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村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沿经六线两侧规划设置的宜居新区已实现杆线合一,铺设了路缘石,并进行了美化,首批17户新建住宅建设和54户原有房屋的美化打整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二批新建住宅也在抓紧建设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建秸杆沼气池40余口;免费为村民发放垃圾桶417个,并配备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有关设施,建立了常年保洁的长效机制;覆盖全村17个组540余户村民的有线电脑网和宽带网建设已经全面完成,等等。极大地改善了点村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面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当地村民十分感激,逢人便说,如今咱村里的条件比城里一点也不差了,这都搭帮x书记,搭帮工作组。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三、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
一是用制度管。为了共建乡风文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去年,我们在点村狠抓整章建制,帮助村里建立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约束。
二是用活动促。去年,我们先后召开党员大会4次、村民代表大会3次、老年会2次,下组召开村民会12次,学习十七大精神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举办了一次送文化下乡活动,邀请点村后盾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寓教于乐,让点村群众在快乐中感受文明新风。此外,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卫生大扫除,清除死角,清扫垃圾。
三是用典型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评比,设立“五好”家庭、优秀学子、文明卫生户等十项奖励措施。如在文明卫生户评选中,我们通过层层推选,评出17个文明卫生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宣传橱窗中贴戴电脑照片,带动了全村的卫生风气。
四是用设施引。我们多方筹资,在村部开辟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鼓励村民读书、上网,在全村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由于工作落实,措施到位,2008年,全村基本上实现了“三无”,即无刑事案件、无上访人员、无吸毒贩毒,社会大局稳定,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村民李顺成、陈友元,为支持村里的村部建设,二话不说,主动调让出距家门口仅一步之遥的承包土地,并多次找到我们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四、强化班子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一是配强班子。利用5月份村支两委统一换届之机,配齐配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立了工作组与支部班子定期谈话机制,积极组织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开阔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健全制度。帮助点村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肯定。
三是落实职责。为确保点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工作组对成员和村支两委同志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配合,分组包片负责,同时坚持实行一月一张工作安排表,对工作进行细化,调度到天,安排到人,并实行月中小结、月末总结。同时,对全年的17项主要工作任务做出具体安排,开列出详细的分解表,对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都一一注明。
四是充实队伍。为切实提高点村党组织战斗力,工作组与村党支部一道,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对象,采取专人培养的办法,认真抓好了青年党员、干部的发展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工作组三名同志以点村为家,倾注了满腔心血,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尊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后盾单位及市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工作组及xx村全体村民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欢迎去xx村作客!
第三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发言材料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区的安排部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被派驻*村。现将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进驻*村委会后,积极主动协助配合基层干部开展好农村“两委”换届、区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工作,指导和开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抓好宣传,营造氛围。进村入驻后,针对部份基层干部对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有偏差,理解不全面,及时召开两委班子会和部分群众大会,利用标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宣传工作组入村工作职责,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党员干部首先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用党十七大精神武装党员村干部头脑,引导他们把握政策方向,掌握工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二是协助基层干部,搞好指导工作。按照“帮忙而不添乱,协助而不代替”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指导不指挥,帮忙不包办,监督不对立,到位不越位,对内做好出谋划策,对外当好桥梁纽带,并主动配合基层干部开展好农村“两委”换届,健全村领导班子。通过近年来扎实有效的工作,做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各项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并获得了农业增产、经济增量、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
三是深入调研,熟悉村情。为熟悉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有效指导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除自身抓好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涉农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等有关知识外,积极深入村组与农民交真心,换真情,做朋友,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突破口、话语权,较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并顺利开展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四是做好事,办实事。根据调研了解掌握的情况和村民的要求和愿望,积极实施街道整修,庭院绿化,沿街沿路开发,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投资办企业,组织开展物流配送等,实施农村道路、科技信息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引导农民建立沼气池,节水灌溉工程和农民安全饮水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村经济落后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困难。近一年来的实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和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教育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学用新技能的能力弱,掌握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把宣传教育贯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让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努力引导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二是充分发挥发改委工作职能,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我区的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会议发言
新农村建设会议发言
科学筹划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镇实际,积极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三大文明建设,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新形象”风貌初步显现。
一、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构建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
我镇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抓龙头,带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逐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我镇抓住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这个“牛鼻子”,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一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二00四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山亭区生猪养殖繁育合作社”、“山亭区昌盛肉鸡养殖合作社”、“枣庄市丰园池田藕发展合作社”、“枣庄市岩马渔业合作社”4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合作社 农户”的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农户2000余户加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户均增收3000多元。二是依托水果资源优势和流通优势,大力推进恒温库建设。先后建成山亭区祥泰果蔬、天力、宏祥三座大型恒温库。目前,全镇储藏规模达到10000吨,连续两年被评为枣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二)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积极申报农产品商标,稳步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先后申报了“仙玉莲”牌池田藕、油桃、苹果,“岩马”牌鲤鱼、鲢鱼、鲫鱼和斑点叉尾回鱼等农产品商标5枚,叫响了南赵庄村池田藕、姚沃村水蜜桃、寺沟地瓜、岩马水库网箱鱼品牌,在市场上牢牢站稳了脚跟。二是扎实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重点抓了南赵庄池田藕、岩马水库网箱养鱼、寺沟村地瓜、欧峪村油桃、姚沃村富硒苹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其中南赵庄村池田藕二00四年通过省农业厅食品安全中心“高产无公害开发”鉴定,二00五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藕苗远销江苏、浙江、新疆、甘肃等地。姚沃村、西岩下村等4处果园成为省级果树样板园。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化特色养殖。以优质肉鸡、生猪、淡水鱼为重点,着力培植具有一定特色的标准化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岩马水库库面网箱发展到6000架,淡水鱼养殖品种达10个,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张庄、陈山等村与滕州盈泰集团签约的“合同鸡”养殖户达100多户。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针对山区、库区人多地少的实际,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充分发挥本镇石材、纸箱、网箱养鱼、水果储存等产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先后建成金卯石材厂、宏祥恒温库等10多家民营企业,安排本镇剩余劳动力700余人。今年初,苏州香山古建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动工兴建苏州香山古建(﹡﹡)公司,建成后可安排200名劳动力就业。二是积极联系外地企业,帮助输出本镇剩余劳动力。在浙江诸暨市设立劳务输出联系点,每年联系输出剩余劳动力4000多人。全镇劳动力输出达12000人。三是积极争取市、区“阳光培训工程”支持,采取“订单”形式培训农民。二00四年以来已累计培训农民500多人,转移就业率达到100。
二、加快镇村建设步伐,为构建新农村打造发展平台
我们坚持工业与农业统筹考虑,各村与镇驻地统筹规划,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进一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一)全面提升镇驻地小城镇建设水平。在区建设局的帮助下,邀请省村镇建设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科学制定了镇驻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具体工作中,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不断加快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镇驻地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结合“村村通”工程,镇财政配套资金180多万元,硬化了镇驻地主街道;搞好了镇驻地统一供排水设施建设;在区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万元对全镇东西主干道高压线路进行了整改;新建了省级高标准中心法庭;扩建改建了敬老院;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新建成龙腾学校,提升了我镇教育教学条件。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配套资金380多万元,硬化“村村通”道路46.27公里,尤其是岩马水库主副坝道路贯通,彻底改变了﹡﹡镇交通不便状况。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先后实施了投资300万元规划面积1200亩的张庄--朱元流域区级土地整理项目、投资500万元规划面积2000亩的龙虎坡流域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和投资1350万元规划面积9048亩的英雄岭流域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共整平高标准土地15000多亩,实行了山、水、林、田、路、树、电综合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同时,加快了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有线电视工程建设进度,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
(三)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导向,搞好村建设规划,抓好村容村貌整洁、街道扩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二00五年顺利完成张庄、姚沃2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和望母山、岩马、欧峪3个区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为改善群众
居住、生活环境,连续3年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荒山绿化任务,完成可视山头工程造林3.6万亩,疏残林补植2.1万亩,“四旁”植树8.3万棵,全镇绿化率达47。注重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关停涝坡、郝楼等废旧塑料加工点162家,基本杜绝了污染源。
三、夯实党建基础,为构建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
我们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进步。
(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0五年初利用村“两委”换届之机,精心组织,务实操作,坚持让事业选人,不让事业等人原则,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同时,深入开展了以“五个好”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了《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了农村党员执行党的政策水平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认真搞好了普法活动,通过邀专家上课、发放宣传明白纸等活动,全镇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继续深化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执行村帐镇管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大力开展文明村、户创建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十星级”党员,为党员示范户挂牌,为文明信用户挂牌等,广泛进行“八荣八耻”教育,进一步端正了党风政风,纯洁了村风。
(三)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积极开展了“代理妈妈”活动,共救助面临失辍学儿童206余名;投资75万元,进行了敬老院第二期工程建设,新建住房40间,全院住房达到100间,达到上级规定要求;投资380万元,新建教学楼6座,改造校舍危房11处,配齐配新全镇中小学课桌凳,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镇中心卫生院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市级百姓满意医院;加大岩马湖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宣传,搞好景点开发,二00五年顺利通过省和国家旅游局验收,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们﹡﹡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形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中共中屯乡党委书记—邓兴
中屯乡于1984年建区,1988年建乡,面积有7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集镇距县城15公里,全乡辖7个村190个村民组,2008年末人口有63950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850人,有耕地29788亩,林地24509亩,森林覆盖率达 21.5%,人均耕地0.48亩,人均有粮245斤,人均纯收入1350元,有集贸市场5个,村组公路115公里。中屯总体上是:人口大乡,经济小乡,人多地少,生态恶化。
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新概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我们乡镇干部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就如何建设好新农村?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来说是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我乡党委政府拟定了基本工作思路:强党建,重法制,抓两生,夯两基,调结构,创和谐。拟定了基本经济发展思路:稳粮、保烟、壮煤、兴畜、培园、促加、活商、抓劳。
一、强化思想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 1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乡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不仅是加快我乡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乡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全乡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强化宣传作用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群众全面理解20字方针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切实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觉悟,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乡近年来几个新农村建设点取得一定成效经验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选好、配强本两委班子成员,加强培训教育,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三、强化教育引导
我乡是人口大乡,是农业人口大乡,造就新农民是首要问题。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近年以来,我乡把培育新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切实抓紧
抓好“普九”工作,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建、扩建和改建农村校舍,经过多年的努力,全乡学校基本形成花园式学校。二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借助农科院及新农村指导员在我乡扶贫之机,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三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素质修养。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水平,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强化新农村指导员管理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省、市、县来到基层,他们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从一定角度讲,是新时期人才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的倾斜,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是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工作要求,要求指导员驻村后立即深入村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严格考勤制度,杜绝“走读”现象,加强对指导员的管理,随时掌握指导员去向,并如实填报驻村出勤、缺勤情况,以此作为考核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创造学习的平台,提高指导能力,要求指导员列席参加各种专题学习会、干部职工会等,积极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平台,每月召开一次指导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
会议、政策和文件精神,并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经验总结会、决策调研会,提高指导员工作水平。
五、强化干部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我乡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改善,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资金投入
近年来,党的主要政策倾向农村,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是历史上空前的。就我乡而言,学生生活补助、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医疗保险配套资金、农资补贴、煤炭补助、防震保安、农村电网改造、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等,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税费改革前,全乡农业税统筹提留每年不超过100万元,雄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农村的空前发展史无前例。我乡坚持把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来,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作文章。多方筹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全乡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提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乡群众住房、交通、用电等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呈现出一片和谐的社会农村新农村建设气象。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三农”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全乡29800亩耕地全靠老天,纯自然的靠天吃饭,全乡原有的主干渠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绝大部分老化失修严重,水利续建和改造的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建房没有整体长远规划,全乡85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生存空间小,造成农村房屋建设坐落无序,保护耕地任务艰巨。三是人畜混居,垃圾未入池,四处乱倒,环境卫生差,改厕、改圈、改栏势在必行。
二、农村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虽然实现了“普九”,但因人口基数大,家庭负担并没减少,贫困现象仍然突出;虽然实施了农村医疗保险,但作为农村家庭,一旦有了重病,报销比例再高,返贫现象也会在一夜之间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乡风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乡农村还普遍存在婚丧嫁娶
大操大办,崇奉封建迷信等一些旧习俗,亟待破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上的作用不明显,有的村党组织涣散,没有起到很好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思想认识还不很清楚,“等、靠、要”的意识较强,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认识模糊。在部份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相当部份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上面发钱,群众享受,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不强。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励,以更大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扑下身子,扎实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