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3:5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而奋斗

(2008年7月15日)

顾东武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郭永平主席的委托,代表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开创全省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会工作回顾

省工会十一大以来的五年,是陕西跨越式发展由构想走向现实的五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奋进,加快发展,陕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全省广大职工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再一次证明,我省工人阶级不愧为改革开放的先锋,不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愧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工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整体工作水平大幅跃升,充分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目标,深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为主题,广泛开展重点工程建设立功竞赛、重点行业劳动竞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等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赛职工每年达百万人次,竞赛领域覆盖全省六大特色经济和八大支柱产业,成为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五年来,全省职工提合理化建议71.5万条,完成技术革新12.6万项,评选推广省级职工创新成果325项、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28项。大力培养选树时代典型,宣传弘扬劳模精神。五年中,我省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6名,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00名,省先进集体100个;有11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8个单位和班组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今年启动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25个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坚持五年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促进了广大职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4个单位、27个班组、29名职工受到全国 “创争”活动领导小组的表彰。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取得新成绩。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常委会开展 《工会法》执法大检查,纠正了侵害职工和工会合法权益的一些突出问题。积极参加《陕西省劳动监察条例》、《关于依靠职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 〈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的制定,为工会工作创造了条件。省政府和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为从宏观上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五年来,省总工会提出的依靠职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解决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保等16项议题,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逐步得到解决。全省10个市和70%的县相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市总工会主动加强与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代表组织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为重点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有了新发展。推动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在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达到90%以上,外资企业达到70%,一部分民营企业也在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建立职代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达到90%以上,非公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取得突破,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在探索中逐步推进;1510家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制度,1419家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监事制度。积极宣传和推动实施《劳动合同法》,监督纠正了一些用人单位规避法律、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2007年省政府首次授予19家企业 “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以“安康杯”活动为载体,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全省特聘的1204名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在煤矿灾害预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市县三级工会参加了国务院开展的以乡村 “五小”企业为重点的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叫响 “有困难,找工会”口号,履行对职工的 “三项承诺”: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没饭吃没衣穿,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失学,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发生意外。省总和10个市、杨凌示范区、73个县级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一些行业和企业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站,基本建立起全省工会帮扶体系。五年来,各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接待和处理职工信访(含热线服务)事案5.6万人次,代理诉讼2392人次,终结有较大影响的劳动争议疑难积案20多件;救助困难职工20.8万人次,发放困难救济金8352万元。五年来,各级工会元旦春节期间筹集款物3.08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和困难劳模107.2万人次; “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5550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7.4万名。五年来,各级工会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19.2万人参加技能培训,帮助13.6万人实现再就业。坚持每年举办全省工会促进再就业大型免费职介洽谈会。组织实施“农民工权益维护年”活动,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督促企业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参与国企改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市总工会成立参与国企改革领导机构。各级工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同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省总提出《关于依靠职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下发执行,对规范企业改制、保障职工权益和维护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围绕企业改制和政策性破产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深入调研,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职工的呼声和意见,工会提出的多数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编写《与职工谈国企改制》等宣传材料,积极引导职工理解和支持改革。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参与国企改制和政策性破产工作的意见》,指导企业认真开好职代会,确保职代会程序合法规范,坚持改制破产方案经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积极协助党政妥善处置企业群体性事件,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稳定。

工会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以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和农民工入会为重点,推进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探索和深化“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有效实现形式,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业街、工程项目等建会和发展会员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基层工会组织达4.6万个,工会会员450.2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82.7万人;与五年前相比,基层工会组织增加1.3万个,会员增加100万人。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努力推动企业工会解决机构设置、维权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创建模范县区工会和“六好”乡镇街道工会活动,县级和乡镇街道工会工作上了新台阶。继续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五年来又有68个基层工会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78个基层工会获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工会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10个市、105个县区和部分省级产业工会主席实现了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了工会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工会干部作风的转变。各级工会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省总进行的农民工状况、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问题、职工经济权益实现状况等十多项重点调研,为做好工会工作打下了基础,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大,五年间全省近5万名专兼职工会干部参加了轮训、岗位培训或专业知识培训。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工会基层女职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地方工会经费基本实现委托地税代收,省总本级经费2007年突破7000万元。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

“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踊跃捐款捐物,抓紧生产救灾物资,尤其是铁路、公路、医疗卫生、教育、电力、通讯等战线职工在抢险救灾中做出了特殊贡献。省总和各级工会特别是汉中、宝鸡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与灾区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力以赴,竭尽所能,积极帮助受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和募集资金达1.8亿元。在职工中涌现出一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宁强县教师王敏、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分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47个单位获得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同志们!过去五年工会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和全国总工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陕西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向一贯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向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工会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劳动关系和经济利益矛盾更加复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难度加大,一些工会干部维权的意识和自觉性还不够;工会服务职工特别是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和作用发挥不够,上级工会指导、帮助、服务基层工会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维护基层工会和工会干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领导机关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依然存在,工会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自觉接受党对工会的领导,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保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指针;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这是工会组织最根本的组织体制;必须坚持推进工会理论、体制和工作创新,这是工会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归结起来,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省工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坚持正确方向和取得更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全局,就要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牢牢把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一个能够加快发展,而且必须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给工会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更加重要。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快,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构成更加复杂,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的任务更加艰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工会参与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管理和民主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工会作为联结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更加突出。总之,新世纪新阶段,职工群众、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都更加重视工会的作用,工会的社会地位更加重要,工会的活动空间更加广阔。全省工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就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首先必须抓好经济发展,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省十一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陕西经济欠发达而又具有后发优势的基本省情出发,作出了实施跨越式发展和赶超战略,把陕西建设成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西部强省的战略部署。建设西部强省,反映了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自觉投身建设西部强省的伟大实践,是全省工人阶级光荣的历史使命,也是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任务。全省工会要努力激发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全面提升职工政治、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在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建设西部强省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就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切实履行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就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职工为本、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宗旨,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职工为本,必须一切依靠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把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组织既要突出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又要注重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权利;既要突出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搞好具体维护,又要注意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搞好源头参与、宏观维护,建立健全维权长效机制。全省工会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工会维权机制,努力推动解决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线职工收入偏低、超时劳动严重、社会保障不落实、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很好落实等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毫不妥协地向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要全力推动我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积极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谋利益。要特别关心困难职工群体,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工会的三项承诺。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就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是增强工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工会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我们所要改革的,是工会自身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工会的具体组织体制、组织形式、领导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理念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就是用改革的精神破解工会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寻求增强工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工会社会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工会的工作和活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各方面的改革息息相关,要自觉把工会自身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把握,使工会的改革建设与各方面的改革相适应、相协调。要充分尊重基层和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措施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三、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走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职工群众的新期盼,谋划好完成好今后五年工会的各项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省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今后五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以完善维权机制、推动改善民生、提高职工素质为重点,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为保障,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一)紧紧围绕我省实施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型战略的新要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

深入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为主题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重点推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等优势特色产业的立功竞赛,旅游、会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创优竞赛,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点工程竞赛。特别要精心组织好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开展的“抗震救灾作贡献,重建家园立新功”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激励职工在劳动竞赛中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推动竞赛活动向非公企业拓展,向科技、管理、营销领域延伸。把竞赛活动的重点放到基层,动员组织职工广泛参与,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断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组织职工学习钻研新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进一步推动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重视培养一线工人中的创新人才。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多层次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开展,五年内省级技能大赛参赛职工达到2万人、工种达到500个,在促进广大职工技能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搞好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推广高技能人才的绝技、绝招、绝活。挖掘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先进操作法,做好命名推广工作。发挥职工技协在技术协作、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围绕政府确定的节能减排工作规划和重点目标,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献计出力。发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通过“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窍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活动,开发和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适用技术。引导职工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一个家庭。

按照我省发展壮大“一县一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强县步伐的要求,县级工会要在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大工业配套产业中发挥作用,积极探索在县域经济中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完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和制度。积极参与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研究,加大立法参与、政策参与力度,推动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权益方面的地方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争取《陕西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尽快出台。重视发挥各级人大中的职工代表和各级政协中工会界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坚持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开好省市两级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级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联席会议制度在县一级的全覆盖。

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要把企业重大决策、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领导班子廉政建设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切实保障职代会法定职权的落实;要不断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关键是把职代会制度融入到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之中,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民主管理工作。企业改制政策、财务状况、资产处置、出资人资金到位、选择经营者等重大情况必须向全体职工公开。企业改制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实行校务、所务、院务公开。不断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职代会及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在小企业集中的地区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实现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全覆盖,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达到80%以上。建立和规范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不断提高职工董事监事参与决策的能力。

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市三方机制,实现县级三方机制的全覆盖,推动三方机制向产业和乡镇街道延伸。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大力推动各类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与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用人单位通过与工会平等协商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为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提供法律、政策、技术上的帮助。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切实在平等协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履约率,不断增强集体合同的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逐步建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全部签订集体合同,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达到70%以上。在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大力推进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提高女职工权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推动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中的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形成党和政府主导、三方组织实施、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创建活动格局,严格创建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在推动各市普遍开展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创建活动覆盖面,发挥创建活动对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作用。

加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积极参与各级人大常委会劳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配合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侵权案件。当前要高度重视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违法行为工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坚决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报告会、讲座、征文、读书心得交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职工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职工,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鼓舞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职工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入开展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各类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职工的评价考核标准及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全省“创争”活动再上新水平。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引导职工爱读书、读好书,五年建成“职工书屋”全国示范点105个、省级示范点1645个。推动各级政府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制定和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各类企业都应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依法保障职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权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切实关心劳模的工作和生活,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职工文化艺术基地、职工艺术家命名活动,打造陕西职工文化工作品牌。开展全省职工文艺调演等示范性文化活动,为职工文化搭建平台,推动基层职工文化活动深入发展。加强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和管理,推动各级政府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服务广大职工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继续搞好向基层单位、向农民工送文化送电影活动。进一步加强工会新闻宣传工作,重视借助主流媒体,整合工会新闻宣传力量,发挥网络优势,突出对广大职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宣传,突出对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帮扶困难职工活动的宣传,突出对新形势下工会社会作用的宣传。

(四)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要求,保障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推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各级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大龄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依法监督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和裁员行为,稳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保障广大职工的就业权益。搞好工会就业培训机构和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职工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继续举办大型免费职介洽谈会、联合办学订单培训。协助政府搞好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支持自主创业。

积极参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普通劳动者报酬。积极参与制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制定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收入管理办法,建立企业经营者收入与本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相联系的机制。协助政府加强对劳动定额和劳动工时的监管,建立健全劳动定额标准体系,制定行业劳动标准,督促企业纠正劳动定额过高、劳动时间过长问题。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推进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纠正随意压低和克扣职工工资、不支付加班工资、减少职工福利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抓紧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推动政府完善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协助政府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把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重视做好改制和破产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接续工作,推动落实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推动解决集体企业和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问题。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稳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提高工会劳动保护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坚决杜绝“生死合同”。支持职工抵制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保障职工的紧急避险权。开展以岗前检查为重点的“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职工自检自查活动。督促和协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卫生措施,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

完善工会帮扶网络,进一步做好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推动全省县级普遍建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困难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普遍建立困难职工援助站。加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拓展范围,完善方式,提高水平,注重实效,把援助中心办成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加强工会信访工作,搞好工会法律服务和援助,帮助调解和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解决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困难。发挥工会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十大帮扶行动,进一步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推动工会“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继续开展以“交友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多形式帮扶活动。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坚持以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联系为核心,以加强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会组建,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改进工会领导机关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大力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把工会建设成为党领导的,独立自主、充分民主、职工信赖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一)以加快工会组建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体系。按照工会组织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继续加快工会组建步伐,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根据我省实际,建会的重点是外商和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入会的重点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中的职工、国有企业中的农民工、被派遣劳动者、新社会阶层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人员、分散在社区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坚持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基层工会组建数和会员发展数每年净增10%,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建会率2012年达到100%。中心城市总工会要切实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组建工作的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基层工会的组织形式,重点是大力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进一步改进建会入会方法,把自上而下的工作与自下而上的工作结合起来,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启发职工依法建会、自觉入会上。适应加快工会组建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公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推进“六好”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重视研究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的组织、干部、经费问题,当务之急是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干部力量整合,做到工会组织有机构、工作有人干。加强县级工会工作,推动县级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适应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建立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会工作,充分发挥产业工会在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协调劳动关系、指导服务基层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建立和完善工会内部民主制度为保障,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基层工会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工会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内部的民主,建立健全工会内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实行会务公开,保障会员群众在工会内部事务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层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听取会员意见,由会员代表大会或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基层工会要按照广大会员的意愿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基层工会领导班子要切实按照工会章程实行民主选举,进一步改进候选人的提名办法和选举方法,完善民主程序,积极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要建立和完善由会员群众监督评价基层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的机制。贯彻实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下功夫解决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的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发挥作用不充分的问题,推动企业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机关工会建设,发挥工会在组织职工参与机关内部事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关心职工生活、活跃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三)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工会领导机关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会领导机关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把主要工作放在宏观参与、为基层工会服务、保护基层工会干部权益上。要通过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等,就涉及职工利益和劳动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与同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平等协商、解决问题;参与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有关涉及职工利益问题的重要政策、法规。要从全局的高度,对工会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理论政策研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帮助基层工会出主意想办法,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开展工作。要建立基层工会干部维权保障机制,在基层工会干部为履行职责而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为他们说话,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工会领导机关要防止和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活动。

(四)加强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造就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十分重要和迫切。工会干部特别是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首先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重点是为职工说话办事、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组织、宣传、引导职工的能力,协调矛盾、处理复杂问题尤其是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工会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是要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职工的疾苦,贴近职工的感情,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进一步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协助党委做好工会干部管理工作。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培训、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尤其要加强劳动经济、劳动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五年内全省所有专兼职工会干部至少接受一次系统培训。通过聘请“工会工作协理员”、“工会干部组织员”,大力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

(五)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继续推进工会财务改革,加强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民主管财。进一步深化全省工会经费委托地税代收工作,切实推动市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财政列入预算并统一划拨给同级工会工作取得进展,不断增强各级工会财力,到2012年省总本级经费收入实现翻一番。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经审会组织建设,配好配强专兼职工会经审干部,加大审查审计工作力度,坚持把工会的所有经济活动纳入审查审计监督之中。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推进工会企事业发展与改革,强化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不断完善工会网站体系。做好工会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工会全局工作服务。加强我省工会与国际和地区工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工会的国际影响。

各位代表、同志们,陕西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今后五年全省工会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和全总的领导下,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而奋斗!

第二篇:在山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在山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山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山西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全国总工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职工,劳动模范和工会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工会工作的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进步,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可喜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全省广大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饱满的劳动热情,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山西转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和崇高品格,谱写了山西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山西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支付工会邻里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配齐配强工会领导班子,制定进一步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意见,把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会组建等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加以落实。省人大制定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法规政策,及时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积极开展执法检查。省政府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支持力度,省政协每年都对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问题进行视察和调研,所有这些,都为山西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西省工会十一大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在省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谋跨越促转型百千万立功竞赛活动,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加大工会组织组建力度,涌现出阳泉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等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调百日攻坚行动。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星级帮扶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送温暖,金秋助学,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三大品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探索推行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资由上级工会分级负担工作,实施省总工会机关干部五联系制度,等等为推动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工会工作面监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一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我代表全国总工会,对山西各级工会组织提几点希望。

一,组织引导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创先争优建功立业,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规划目标任务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山西各级工会一是要按照全总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的要求,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等转型跨越四大核心战略任务,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竞赛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二是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下岗失业职工转岗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加快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展示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三是要纪念寻常90周年为契机,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工人阶级的历史贡献,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历史贡献,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筑牢肩负时代使命,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推动企业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是在加强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处等制度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同志和王逃国同志对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以工会为主体的送温暖,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是要积极推动贯彻实施《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认真推动解决农民工,劳动派遣工等群体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四是要把握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培育和谐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三,积极推进两个普遍,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

努力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重点,一是要按照党工共建创先争优的要求,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积极推广阳泉又措并举,二次覆盖

等经验做法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要把抓组建与抓规范结合起来,切实推进县级乡镇社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工会主席产生和激励保护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工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工会活力。二是要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切实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推动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和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努力实现两同步,两提高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是要切实加强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要向实践学,向基层学,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要积极思考和研究问题,当前要大力加强对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认真梳理以往工作中的效做法,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提升,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二是要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要立足特色,发挥

优势,拓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科学把握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特点的规律,努力破解当前工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关于运用网络,手机,微博等新技术以及协商协调等新方式,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疏导职工群众情绪,回应职工群众关切,解决职工群众问题,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满腔热情地开展工会工作,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职工群众工作,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依赖的职工之家。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在山西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会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为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预祝山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第三篇:在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在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2013年11月2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县广大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团县委、县妇联、县文联、县科协、县工商联、县残联等群众团体,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和全县广大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五年以来,在县委和市总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会组织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经济建设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主动协调劳动关系,健全维权机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坚持和发展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深化厂务公开,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和促进再就业工程,倾情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维护了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各级工会组织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实现了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团结动员全县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五年,是我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责、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五年;是工会工作全面提升、积极探索工会工作新路子的五年。我们为全县工会组织所创造的优异成绩感到由衷高兴,为全县职工所展现的时代风貌和伟大创造力而倍受鼓舞。

工会和我县各群众团体都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共同的事业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团结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建功立业,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既对群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相信,全县职工,一定能更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新一届县总工会一定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我县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领导下,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成就、开创群团工作的新局面,为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张艳在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职工力量

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张 艳

(2008年4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江苏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精神,争取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在江苏工运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我省工会十一大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工 会工作的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省总工会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 美好建功立业。现在,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省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我省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增长2.8倍,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加快,是江苏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 民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也是全省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为建设新江苏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五年来,全省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怀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坚定信念,识大体,顾大局,满腔热忱地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推进和深化江苏经济体制改革作出无私奉献;全省职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为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立新的功勋;全省职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以时代精神引领社会 风尚,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省职工发扬奋勇拼搏、甘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抗击“非典”、洪涝灾害和罕见冰雪灾害等重大危急关头,众志成城、抢险 救灾,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的时代风采。过去的五年,江苏工会组织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社会转型中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大规模的国企改革、职工分流,在推进改革中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空前繁重;非公企业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迫在眉睫;大批农民工进城,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组织、引导、服务职工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前,各级工会组织在省委、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江苏改革发展的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解难题、开拓进取,宏观参与取得新进展,服务全局做出新贡献,维权机制建设创造新经验,工会工作再创新业绩,成为江苏改革开放以来工运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拓展宏观参与渠道,着力推进地方立法,是工会工作保持正确方向创新发展的五年

——在 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委召开全省工会工作会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各市、县(市、区)和各产业、厅局党委相继提出贯彻意见和 措施,全面建立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定期召开工会工作会议、把工会工作列入同级党委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同步考核、以及上级工会协管干部等多项制度;地方、产业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10个市、74个县(市、区)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或副职级配备。全省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有了坚实的政治、组织、制度保障。

——省、市、县(市、区)工会与同级政府普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研究解决了许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成为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套有效工作机制。工会配合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视察,逐步建立党政主导、工会主动参与、社会协同配合的维权格局。五年来,省总与省政府联席会议先后就提高劳模待遇、建立困难职工救助机制、开展职工职业病防治、推进企业工资协商、加强职工困难帮扶中心建设、促进职工技能提升等涉及全省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

——全 省工会积极参与和促进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发了我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工资支付条例》、《劳动合同条例》、《集体合同条例》、《安全生产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一办法六条例”,并批准施行《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这些具有江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形成体系,构成对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广泛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组织引导职工弘扬劳模精神,提升自身素质,是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增强的五年

—— 在江苏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中,全省工会广泛开展“重点工程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节约增效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千百万职工投 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系列劳动竞赛,在我省经济发展和建设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大工种职业技能 竞赛在全省范围连续多年层层开展,参加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术练兵的职工超过千万人次,30多万名职工在竞赛中晋升技术等级。五年来全省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21万件,实施85.6万件,共创造(节约)价值78.8亿元;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8.5万项,实施技术发明1.6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7万项,共创造(节约)价值209.3亿元,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全省工会大力培养选树时代典型,弘扬劳模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为我省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五年来,我省评选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150人,表彰省劳模、先进工作者1016人,被誉为时代先锋的张云泉等一批著名劳模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37名农民工分别被授予省劳模和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有163名为江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台港澳和外籍人士被授予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各级工会积极评选“十佳文明职工”、“五一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五一巾帼标兵、标兵岗”,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

——全 省工会连续五年组织职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期职工形象”主题教育,成为建设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 队学习”在企事业单位职工中蔚然成风,涌现了全国劳模邓建军、十七大代表吴淑玄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型职工典型,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级工会在职工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引导职工自觉投身“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

三、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大力推行工资协商,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是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务卓有成效的五年

——全省工会上下联动,在企业普遍推行工资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促进政府富民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总工会与省政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开展工资协商的意见,各地党政全面部署推进措施;省、市、县工会普遍开展了“要约行动”,积极培育典型,实施“515”工程,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加强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目前,全省17.2万家企业实行工资协商制度,覆盖职工872.5万人。据万家企业调查,在综合措施的推动下,2005年以来95%的企业职工年均增加工资7-14%。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全省工会积极协助政府制定完善对困难职工的各项帮扶政策,市、县(市、区)工会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特困职工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等扶贫帮困五大救助机制,实施常年帮扶。五年来,通过职介、培训、小额借(贷)款扶助创业等途径,帮助46.1 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为特困职工家庭发放医疗优惠卡3万多个,7.2万人次享受医疗优惠,减免医药费2568万元;协助政府向特困职工提供廉租房 2846套,为6717户减免房租;向11.7万名特困职工子女提供教育救助;与各级党委联手组织50多万名党员干部帮扶16.2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已帮 助8.7万户脱贫解困,深受困难职工群体和各级党政的赞誉。

—— 全省工会集中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协助政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地工会不辞劳苦帮农民工讨欠薪,督促企业为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 险;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清凉”、“送温暖”、“金秋助学”、“女职工健康行”、春节安全返乡返城等多种活动,努力为他们办实事;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介 绍、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农民工读书站、“会员超市”、“惠民医院”,帮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

——全省工会围绕安全生产全局,打基础、建机制,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在各类企业普遍推行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获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推动10万家企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协议书”,8.48万家企业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1703.5万人次参加“安康杯”竞赛;推广海安县的经验,组织300多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温家宝总理三次批示给予肯定;连续五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在我心中”系列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工会建立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职工安全健康保障机制,为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积极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创建和谐企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全省工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先行单位的实绩为示范、以维护职工权利的高度责任感为动力,在全国率先推行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积极探索把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和职工董监事四项制度有机整合,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拓展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保障职工知情参与、协商共决、评议监督等权利,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全省17.7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18.3万家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职工962万人。

——全 省工会依法推进企业、乡镇(街道)、行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由工会主持调解劳动争议;各地方工会与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创立“诉调裁调对接”制度,把大量进入仲裁、诉讼程序的劳动争议,先由工会组织调解,或由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多数争议案件都得到及时解决。积极参与《江苏省劳动争议调解实施办法》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新模式。五年来,全省85.7%的企业组建劳调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3万件,调解成功结案率75%;97%的市、县、乡镇、街道建立区域劳调组织,覆盖企业21.43万家,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3万件,调解成功率94%。

——全省工会联合劳动保障部门、企业联合会和 工商联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以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管理环境,发 挥工会的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建立稳定协调的新型劳动关系,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良好 局面。目前在县(市、区)评选基础上,已评选市级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1907家,省、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432家。

五、过去的五年,全省工会创建“党工共建”机制,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是工会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省、市、县工会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普遍创建“党工共建”的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工作联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制定配套制度,形成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生动局面,得到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肯定并予以推广。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各级工会创造多种组建形式,集中力量攻克大型外资企业建会难点,推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外企、民企工会组建率分别达86.4%和80.1%;各级工会努力探索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非正规就业人员入会的新途径、会籍管理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全国总工会制定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组织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建立工会主席权益保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2007年底,全省共建工会组织28.6万个,会员总数1283.4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达512.8万人,与五年前相比,工会组织增加11.29万个,工会会员增加403.8万人,我省工会组建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乡镇(街道)工会建设不断加强,已经成为指导服务基层工会的重要组织力量。五年来,一批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总工会,全省涌现出500个“省百强工会示范乡镇”,许多地方健全了乡镇、村、企业和街道、社区、企业,两个城乡“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有力地加强了县、区工会工作。

——省总工会连续8 年组织开展争创“工会工作十强县”、评选“工会工作创新奖”、争创“工会工作模范市、县(市)、区”活动,形成持久的学赶先进的激励机制,对于加强工会基 础建设,推动工会工作创新,营造党政重视工会工作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全 省工会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了工会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坚定信念靠得住,服务全 局有作为,竭诚维权重实效,心系职工零距离,遵章守纪形象好,敬业奉献争一流”,正成为工会干部的自觉实践。各级工会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实施教育培训五 年规划,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6万期,培训各级专兼职工会干部99.36万人次;培训各类工会专业人员19.2万人次,提高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进一步转变作风,健全联系基层制度,深入实际,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会工作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省各产业工会围绕工会重点任务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工作,协助主管部门解决行业职工的突出问题,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 全省工会锐意改革,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工会事业健康发展。工会经费税务代收、财政代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大了依法收缴力度,工会经费持续增长,保障了为 职工维权和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以审计为基础的审查监督力度加大,为促进收管用好工会经费和推进全会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 作用。工会资产基础管理和监管力度加大,劳福事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保障了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为职工服务的水平。——全省工会对外交流工作坚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和平外交服务,30对友城工会遍及亚非欧澳美五洲,对台港澳工作有声有色,对外宣传成效显著,对外实质性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江苏工人阶级不愧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为我们党最坚实、可靠的执政基础,不愧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奋战在全省各行各业的职工群众和先进模范人物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江苏工会组织没有辜负省委的期望和职工的重托,胸怀全局、心系职工,挑战困难、负重奋进,创造了社会转型期开拓工运事业的新经验,引领全省工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长期以来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全省各级工会干部和全体工会积极分子致以亲切的慰问!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感到,江苏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省委、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探索充满艰辛。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新时期工会建设,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这是推进工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工会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 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体现在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落实加强工会工作的各项制度,从而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不断推进工 运事业发展的工作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先决条件。社 会转型时期开拓工会工作,无先例可循、无陈规可守,只有敢于直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抓住创新的机遇;只有勇于迎接新挑战、攻克新难关,才能迈上发展 的平台;只有注重从群众的实践中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总结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才能在继承中推进工会理论、体制、工作创新;只有注重从基层的创造中汲取不 竭的动力,才能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的活力。

必须始终坚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职工主体作用,这是工会组织肩负的神圣职责。工人阶级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一以贯之地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把职工群众共建新江苏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起来,工会组织才能融入大局、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 果,工会工作才能在江苏发展的历史新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始终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这是工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以职工为本,真心实意为职工服务,是所有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必须以主动的意识、超前的预见、积极的作为,主动为职工维权;必 须增强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健全维权机制,依法为职工维权;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用科学的态度协调、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切实为职工科学维权,从而赢 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赖,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必须始终坚持维权机制建设、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工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主线。维权机制建设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载体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保障困难职工生活为目标的帮扶救助机 制、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预警调解监督为重点的劳动争议预防调处机制是江苏维权工作 的特色,只有抓住机制建设,才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必须始终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素质,这是加强新时期工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基 层活力决定整体的实力;干部队伍素质制约工会组织在全局中的作为。只有切实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在创新中激发活力,才能把基层工会建成“组 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显著、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只有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宗旨,在实践中提升素质,才能建设一支熟悉政策法 规、精通工会业务、善于协调矛盾、热忱服务职工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回 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会工作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服务发展的思想理念、工作内容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维权能力和工作 水平与职工的维权需求还有差距;非公企业工会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遇到许多现实矛盾有待改革完善;工会理论、机制、工 作创新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几年,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工会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机遇难得、责任重大。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委全会提出的新任务,工会工作迎来发展的极好机遇。一 是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工会组织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赋予了神圣的历史使命。二是在党的十七大和今年全国人代会期 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勉励江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继续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朝着率 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工会组织带领全省职工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 新江苏”的新征程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新一届党中央书记处集体研究工会工作时,要求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 来,对新时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和加强工会工作做出许多重要指示,为工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四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落实十七大精神,根据江苏发展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化拓展“两个率先”的部署,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注重”的新要求,为工会组织动员全省职工建设新江苏赋予了新的责任。五是在省委和各级党委领导下,经过几代工会工作者的奋斗,为我省工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所有这些,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工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实现新时期工会工作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革,工会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繁重的任务。一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深 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增多,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二是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 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等新的任务,都对工会如何转变服务发展的理念,创新服务发展的模式,组织全省职工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 功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非公企业职工已经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和重要对象,农 民工正在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社会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带来劳动关系矛盾比较突出,工会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四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能力与广大职工的意愿 要求还存在差距,更好地履行维护职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现实课题。五是职工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更加迫切,工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建设理性表达诉求机制,提 高职工队伍素质,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政治任务更加紧迫。六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省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素频繁流动,工会工作面临着更加开放、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更加重大。面对新的挑战和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全面履行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努力推进江苏工运事业蓬勃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把工会工作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去审视,在落实省委“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六个更加注重”新要求的进程中,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 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 展道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努力扩大工会覆盖面、提高工会凝聚力,团结和动员全省 职工为推进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省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紧紧围绕更加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组织职工群众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江苏“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就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江苏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引导和组织广大职工建新功、创伟业,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开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在全省广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以创一流素质、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内容,动员职工群众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劳动竞赛;继续深化十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推动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争创服务明星活动,促进我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争创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活动,组织女职工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要积极推动竞赛活动由公有制企业向非公企业拓展,由一线生产职工向科技、管理、营销人员拓展,把更多职工组织到竞赛中来;要不断丰富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让竞赛与改善企业管理方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与弘扬企业精神、建设和谐文化相结合,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要从行业、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把竞赛激励机制与实行利益原则有机结合,让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职工创新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在职工中普及创造学知识,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开展百万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活动,实施《江苏省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五年规划》,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实际,做到 “精

一、会

二、学三”,力争每年有5%的职工晋升技术等级;推广首席工人、职业技能带头人制度,提倡以职工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技术人才、高级技工和能工巧匠。各级技协要进一步做好技术协作、项目推广、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为实现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变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展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组 织职工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竞赛,围绕各地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动员职工为节能减排献计出力,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效能的先 进水平,结合企业和岗位实际找差距、查原因、订措施,努力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见行动。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操作方法,评选表彰节能减排的先进典 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作贡献。

二、紧紧围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新要求,保障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落实改善民生的政策,协助政府办好惠民实事,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深化工资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 动各类企业全面建立工资协商机制,是落实“劳有所得”,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实施富民工程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行业、区域和企业工资协商,依法规范工 资协商运作程序,重点协商工资标准、增长水平、劳动定额、计件单价等内容,探索劳动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推动企业逐步建立职工工资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和劳动定额的监管,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制度,为企业工资协商提供服务。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积 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 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重视做好改制和破产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的接续工作。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设,加强群众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协助政府加大对困难职工家庭的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使帮扶中心成为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广泛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办好“会员超市”,做好“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女职工健康行”等帮扶困难职工的实事。

推动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推动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协助政府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就业岗位的流失,稳定就业。建立工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小额借(贷)款“三位一体”的帮扶创业工作机制,培育再就业示范基地,开辟新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加强工会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建设,进一步扩大培训数量,注重培训效果,协助政府保障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全面完成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

协助政府有序推进农民工工作,着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普遍推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劳动计酬手册等制度,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全面促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促进解决社保在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帮助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开展对他们的就学救助。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机制建设,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健全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职工安全健康保障机制,以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为主要抓手,切实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继续实施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深化 “安全在我心中”企业安全文化系列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依法推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深入开展“创建劳动保护合格、示范工会”活动,努力遏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紧紧围绕更加注重扩大人民民主的新要求,完善职工民主管理的体系和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广大职工的热切期盼。各级工会要代表和组织职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畅通职工参与管理表达诉求的渠道。各级工会要认 真实施《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积极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强化国有、国有控股企业职代会在参与企业决策、审议通过涉及职工利益重大事项、民主评议监督企业领导干部等方面的职能,加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扩大非公企 业职代会制度建制面,完善区域、行业职代会,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和效果;完善职工代表的产生和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他们联系职工、代表职工参与管理的作 用;深化厂务公开,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考核制;全面推行集体协商,规范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力争全省企事业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三项制度建制单位5年内达到22万家,百人以上企业建制率超过90%,百人以下企业达80%左右。

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从源头维护职工权益。积 极参与和配合国家《社会保险法》、《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和我省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健全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与人大、政府、政协 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合作,发挥工会组织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工会界委员的作用,加强群众性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建设;畅通工会信息、信访、“12351”职工维权热线等多种联系职工的沟通渠道,引导职工增强法制观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深化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动员职工共建共享和谐企业。切 实加强领导,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整合力量,建立健全基层单位自主创建、持续创建和全员创建的机制,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深入发展,使之成为 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双方主体行为、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劳动经济和民主权益的有效载体。广泛开展创建活动评估改进行动,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调动职工 和企业两个方面积极性,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各地工会要引入社会客观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继续深化工会建家活动,以企业效益 增长率、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率、劳动争议降低率作为衡量创建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争取5年内企业参与创建活动面达到80%。积极拓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创建,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营造环境,以企业和谐促进区域和社会和谐。

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及时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和江苏省“一办法六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努力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切实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对容易积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早介入、早协调、早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依法推 进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区域性劳调组织建设,努力做到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作用到位。完善工会主持和参与的基层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 相衔接的制度,探索多种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发挥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工会公职律师、兼职仲裁员和特邀调解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调处劳动争议的成效,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紧紧围绕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职工队伍

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各级工会要在大文化建设中,引导全省职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建设新江苏的生动实践,把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工程。

深化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头脑,引导职工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坚定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入开 展共同理想、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引导职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江苏“三创”精神,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把个人价值追求 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引导职工带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带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两争一树”活动,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坚持以职工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活动。组织好职工 读书活动,办好职工读书屋,创建学习型企业班组,建设职工理论队伍、通讯信息员队伍、文体骨干队伍和业余文艺创作队伍。加强职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充分 发挥工会职工学校、培训机构等阵地作用,促进职工立足岗位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经验,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共建共享的和谐理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建设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管理创新为特征的企业文化。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发扬本企业优秀传统,塑造符合企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企业精神,不断提高企业凝聚力;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搭建职工自我展示 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充分挖掘职工潜能,激发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促进企业发展紧密相联,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共赢。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健全职工文化组织网络,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活跃基层职工文化生活,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寓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职工文体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锻炼体魄、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服务职工水平为重点,改革和发展工会文化事业。

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

工 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断推进工会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工会建设中去。各级工会要以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重点,以提高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建设为主线,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工会组织。

抓紧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持 之以恒地推进“党工共建”机制建设,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必须建工会”的要求,加快跨国集团和外商独资企业工会组建,突破小型分散企业、异地经营企业、流动施工企业的工会组建,加大开发区工会组建工作力度。创新工会组建形式和会员入会模式,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办法,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非正规就业人 员在内的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

完善工会组织体制,强化乡镇(街道)工会建设。坚 持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体现职工意愿为工作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经济发达、职工队 伍较多的乡镇要建立镇总工会,进一步完善组织网络、规范工作制度、探索经费保障,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争创模范乡镇(街道)工会活动,推动城乡两个 “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发挥省、市产业工会作用,进一步理顺地方和产业、行业工会关系,加强县以下行业工会组织和工业园区工会的建设。努力推行工会 联合制代表制,推进会员评家和民主评议工会主席工作,积极稳妥开展企业工会主席直选,探索非公企业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途径,推进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 设。

深入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推 进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符合条件的企业工会要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工会经费要依法独立建账,逐步提高规范化的标准。以区域、行业性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为依 托,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强化中小企业维权机制建设。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服务,帮助基层工会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市、区)对基层工会干部权益的 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保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各级工会领导班子要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领工作全局,做到政治坚定、旗帜鲜明、作风务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工作实践,坚持与时俱进。要提 高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善于运筹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工会工作社会化水平。要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健全工会领 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职工的制度,在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职工,真诚关爱职工、真情服务职工、真心维护职工利益,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以高度的政治责 任感当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和维护者,把各级工会建成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加强工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有效地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服务,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加大依法收缴工会经费的力度,夯实工会活动和职工维权的物质基础。扎实推进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水平。严格工会资产管理与运营,确保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工会工人疗休养、旅游、宣传教育、文 化等企事业单位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职工、服务社会。

各 位代表、同志们!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事业。工运事业是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神圣事业,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 联,与江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扎实工 作,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转变方式 全面提升

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临颍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时期。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目标,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团结进取,攻坚破难,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县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显著成就,把临颍各项建设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紧紧抓住第一要务求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3.2亿元,年均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年均增长3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0.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3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多,年均增长17%。我县连续三年在全市县区综合实绩考核中位居前列。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工业强县实现新突破。全力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飞地经济、退城进园等创新性举措,加快项目进驻,提高产业支撑水平,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带动力、竞争力全面提升。先后被确定为全省9个产业转移试点产业集聚区、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和10快产业集聚区之一。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结构趋于优化。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年均增长18.5%,占GDP的比重达到66.3%。食品加工、生物化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我县成为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

——突出招引闽商名企,开放发展彰显新活力。抓住用好“两个转移”机遇特别是“一张照片”效应,以招引闽商和名企名牌为重点,深入实施“三个一”工程,严格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先后招引5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户临颍,形成了闽商扎堆投资临颍的独特现象。五年来,累计引进省外资金突破50亿元,比前五年翻了两番多;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比前五年翻了一番还要多。我县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和中部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粮食生产连创新高,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1.4万吨,比2005年增加25万吨,被确定为国家粮食核心区产粮大县、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千亿斤规划重点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粮食加工、绿色蔬菜、生猪养殖、木业加工四大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初步形成颍东小辣椒、颍中无公害蔬菜、颍西优质粮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跻身于全省畜牧业发展十强县行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乡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等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领先。

——坚持规划建管并重,城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化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20万人。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的新城区初具规模,旧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形成了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6%,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

——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和谐临颍呈现新气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1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6783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3.1%。就业再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通讯等各项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职业教育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体育工作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先进县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试点县。陈星聚纪念馆建成开馆,小商桥旅游景区开发有序推进。我县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成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强化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深化党员公开承诺。干部教育培训富有成效,“一线锻炼干部,一线培养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和农村党组织“双规范”示范点创建工作高标准完成,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理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作风明显转变。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大,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过去的五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努力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还干成了一些大事要事:一是战胜2007年“8•6”特大暴风雨洪涝灾害,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二是高标准进行南水北调移民新村建设和搬迁,全国移民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是争取到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等牌子,提高了临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年创新业,五年图发展。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创大业的结果,我代表十一届县委,向所有为临颍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发展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坚持开放创新,靠扩大开放汇聚资源,靠创新使临颍永葆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牢记稳定第一责任,注重在改革发展中确保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不断增创政治优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临颍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政和社会贡献度大的大项目较少,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题需要不断破解;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与新的发展形势不太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尽快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入分析我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阶段性特征,临颍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当前,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沿海资本向内地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有利于我们吸纳要素资源、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重点围绕“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为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作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有利于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加速推进态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一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成为临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可靠保证。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全国各地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省内各县市都在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发展压力明显加大。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分珍惜并抓住用好各种新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奋发有为,努力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推动临颍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基本途径,以质量立县和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调整结构,着力项目带动,着力开放创新,着力民生民心,推动临颍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总体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五项重点。

(一)着力打造两个百亿主导产业,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临颍大发展,关键在工业。要更加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要通过五年的努力,使食品产业产值增加100亿,把电子电器产业培育成产值超百亿的新兴产业。一是以建设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为重点,做强做优食品主导产业。要利用好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这张金字招牌,外抓宣传推介,内抓内涵建设,形成休闲食品主导产业突出、名企名牌集聚、相关产业配套的产业特色,引领我县食品加工业发展方向。扶持行业龙头,带动食品加工业整体提升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完善休闲食品产业体系。健全完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检测检疫体系,确保临颍食品安全、放心。到十二五末,休闲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形成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休闲食品研发、生产、检测和交易基地。二是以发展电子电器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抢抓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今后五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产业集聚区电子电器工业园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到“十二五”末,电子电器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扶植生活用纸制品、生物化工等产业,尽快形成新兴主导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科技、涉农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酒店、餐饮、休闲、商贸等生活服务业,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辣椒产业园、产业集聚区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农产品重点市场,配套发展冷藏保鲜设施、流通加工设施、质量检测设施和信息平台,形成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我县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积极发展大中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使其成为新老城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力业态。进一步挖掘南街村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完善小商桥、陈星聚纪念馆等旅游景区建设,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着力农业现代化,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乡镇经济为平台,努力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按照“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突出特色、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致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后五年,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区域特色种植规模,进一步壮大三大特色产业,即着力发展壮大颍河两岸优质高产粮食产业带、颍东小辣椒产业带和107国道两侧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调整畜禽结构,重点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到2015年,优势集聚区畜产品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70%。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把促进乡镇经济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鼓励、支持和引导各乡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高乡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争创全省百强乡镇、全市十强乡镇和五快乡镇。各部门要支持乡镇工作,服务乡镇发展,帮助乡镇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项目和资金。健全完善乡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各乡镇竞相发展,形成各展所长、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土地、林地合理收益、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创建宅基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激励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拓宽农村投资领域和范围。四是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发展。以打造县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为目标,努力构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辐射点,乡乡相连,干支相交的县域交通网络。

(三)着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镇化是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全局性举措。要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龙头、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辐射点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一是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一闸两河三湖”生态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相关度高、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开发区。以产业集聚区建设辐射拉动旧城区改造,制定老城区控制性详规,引入市场机制,加大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实现新老城区互动协调发展。通过5年的努力,把县城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5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二是加快推进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合理布局、组团发展、群众自愿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镇倾斜,支持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的重点镇加快发展,建成人口超5万人的中心镇1个,人口超3万人的中心镇2个以上,其他乡镇逐步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区。抢抓我县被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机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好新型农村社区示范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十二五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达到20个以上。

(四)着力招商引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临颍大发展,希望在开放。要坚持外向兴县不动摇,靠开放集聚资源,倾力打造开放高地。一是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抢抓“两个转移”不断加快的历史机遇,在巩固原有招商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提高招商成效。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名企名牌”,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推进我县企业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央企的战略合作,争取在引进央企强企上有突破,努力做到引一个企业、带一个产业,引一个项目、进一批企业。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实效,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二是不遗余力抓项目建设。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的原则,把落地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作为首要任务。优先谋划实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重点抓好恒安、亲亲、雅客、中大天然等重点项目推进落实,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工业整体实力。着力打造休闲食品、电子电器、生活用纸制品、闽商工业园、木业、机械特色工业园区,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产业规划调整,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或特色园区,增强集聚区的产业支撑和带动能力。

(五)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临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和谐是临颍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和使命,更加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一要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投入,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覆盖面。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逐步提高群众各类保障标准。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二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兴办学前教育,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为我县工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培养输送技能型实用人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统筹规划、合理配臵,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竞技体育,把临颍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足球强县。抓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三要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建立完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坚持书记大接访制度,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技防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临颍大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我们一定要围绕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要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素质能力。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注重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深入群众学习调研,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掌握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做到谋划发展有思路,推动工作有办法,解决问题有措施。

(二)树立正确导向,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形成讲党性、讲真理、讲正气、讲原则的党内政治氛围,使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工作上来,形成推动我县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求,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大胆提拔重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看公论定取舍”的用人导向不动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那些德才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一线锻炼干部,一线培养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等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发展主战场的热情和干劲,激励和引导干部在推进重点工作中比成绩、比贡献,为我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致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深化“三级联创”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组织体系、党员队伍、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着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坚强堡垒,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投入到全县各项建设事业中来的战斗集体,推动基层民主、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努力争创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四)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务实重干之风。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陈旧观念,做到在破旧立新中持续解放思想。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经常深入企业、基层和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争当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模范。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谋划决策、实施规划、推动工作要以实为本、以干为先,紧紧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工作,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事业扎实推进。

(五)狠抓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力。健全各种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大力倡树廉政文化,促进党员干部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抓好大案要案查处,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对腐败现象从重打击。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同志们,目标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下载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陕西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跨越 奋力开创永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9日) 郭 行 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凝心聚力 干事创业 全力推进万荣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尧林 (2011年6月1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转型跨越科学发展 进位赶超再铸辉煌 为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2日) 毛 克 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团结一致 开拓创新 构建平安和谐新XX——在2006年11月6日中共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XX镇委员会书记 XXX各位代表:在党的十......

    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迈向现代化 建设幸福城 共同开启江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朱民阳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

    思南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 为加速推进富民兴思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思南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24日) 胡 洪 成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县经济社会......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曾瑜) 解放思想精诚团结 奋勇争先 为实现脱贫强县设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

    镇纪委在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转变作风 狠抓落实 立足本职 搞好服务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在中共XX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各位代表: 我受XX镇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