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自主中享受快乐
让学生在自主中享受快乐
——读重庆特色学校材料看我校特色创建 上谷学区中心校满杖子小学 于海平
近段时间,我拜读了《人民教育》一书中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从创建特色学校的理论支撑、方法指导、成果展示以及典型经验介绍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论证,我感觉到思路宽广了许多。在理论上有收获的同时,也感觉到很大压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规律。创建特色学校是摆在每一位学校领导、每一位老师面前需要深思的话题。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关键在于发掘个性、打造个性,经过积淀就会形成特色。随着学校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乐学”教育内涵的发展,我们应着眼于如何实现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人生的方向,为实现人生价值打好基础的目标。
我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方向。下面就把如何让学生在自主中享受快乐打造学校特色,向各位同仁做一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营建优美环境让学生体验快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因此要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就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用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文字语言净化校园,文体活动丰富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建筑都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每一名学生都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在清雅的环境中工作。我校在乐学教育主题下,确立教师专心工作,学生乐于学习的办学理念。
在教育局的大力资助下、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拼搏,打造经营出了优美的育人环境,并使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能感受得到。教学区书香满园,住宿区家一样的温馨,活动区生龙活虎,餐厅秩序井然。班级文化上了档次,学生与老师共同设计、布置、打造班级这个家。在板块上共同勾画美好蓝图,在板报上书写心声,将自己作品尽情展示,在学海中尽情畅游,在小组间形成竞争,一起进步。学生成为了主人,在学校、在班级体验到了快乐。
二、实施自主管理让学生追求快乐
学校里只有老师、学生这两个角色。离学生最近的是学生,学生最好的伙伴是学生,学生相处最长的是学生,学生最爱倾吐心声的是学生。所以在学生管理上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管理学生,也就是自主管理。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证明实施自主管理是可行的。
(一)建章立制 形成系统
制度规范行为,制度是管理的坚强后盾,是育人、树人的尺子。一套强有力的、人文化的、系统的管理制度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激励。
学校与学生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强制、人文出发,制定宿舍管理规定、餐厅管理规定、楼道管理规定、教室管理规定、操场管理规定、学生请假规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的出台,使学生更加了解了学校,知道了一名优秀的学生该怎么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指导,形成了激励。
(二)完善组织 形成网络
有了制度好比雕刻家找到了好的材料,只需要精雕细刻。学校为了更好的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成立了学生会这个组织。他们是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是学生的指导者。
学生会由二十八名学生组成,分为班级管理组织,课间管理组织,就餐管理组织,宿舍管理组织。负责晨会、早读、午检组织;间操带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放学站队;上下楼秩序维持;课间秩序整顿;各种活动的开展;就餐秩序的管理;饭菜质量的监督;住宿生的管理。这么多的工作,他们做得井井有条,甚至有的方面超出了既定目标。
学生会由德育处直接领导,组与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会成员的指导,解决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这样就组成了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位一体的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学生管理网络。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做,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钻研业务。
学生会的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小到一年级,大到六年级。是经过德、学、礼、能综合评价选拔出来的,是班级的佼佼者,是学生信服的人。他们为能加入学生会而感到光荣,感到快乐。其他学生以学生会同学为标杆,努力克服缺点,不断的进步,把加入学生会作为自己的向往。这样就形成了以点带面、以点连线、遍地开花的局面。
(三)表彰奖励 形成激励
一张奖状、一个本、一支笔在大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学生眼里那是宝贝,在家长眼里那是荣誉。只要是学校的奖励,学生、家长都会把它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会在人前炫耀,因为那是一种评价、一种肯定、一种荣誉。
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十大明星”评比。有的学生可能学习不好,但他爱劳动,把班级卫生清理的干干净净;有的学生可能不遵守纪律,但体育比赛他总是拿第一;有的学生可能体育不好,但他画的画人人赞赏。所以学校从学科、合作、艺术、创造、健体、纪律、礼仪、安全、卫生、劳动十个方面进行评比奖励。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把成为校园明星作为自己的追求。
在班级内依托分组教学进行小组评比。班级设立“践行六个一优秀我争先”为主题的评比栏,从“做一位守纪的公民”、“讲一口文明的语言”、“穿一身整洁的衣物”、“上一堂正规的课程”、“当一名学习的标兵”、“创一个和谐的团队”六个方面进行评比。班级根据班级特点,学校要求制定详细的、易于操作的小组评比细则。评比采用积分制,各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减分。由专人负责评比工作,每日学生、小组的表现记录在本上,每周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小组周评比,每月进行一次月评比,每学年进行一次年评比。经过小组评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集体利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三、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快乐
开展各项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发展,让学生享受快乐。
(一)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改变传统的活动项目、活动方法。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开展跳远大王选拔赛、跳绳大王选拔赛,既可以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又能让学生个性得以展示,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校园在我心中”、“我看学校精神”等演讲比赛。“家乡的历史”等征文活动。“我和老师说说心里话”、“为家长洗一次脚”等社会实践活动。
我坚信,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打造出独特的学校文化,实现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的办学目标,创建成为特色学校。
第二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科学性﹑生活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体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科学的学习活动中来,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着力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将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探究的氛围。
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 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新事物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有趣的磁现象》一课,认识“磁铁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玩”的情境:准备两根塑料鱼竿,一根头上有磁铁,另一根头上没有磁铁,一些鱼嘴上挂有铁环的“鱼”,让两名同学一人拿一根鱼竿进行“钓鱼”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钓上的“鱼”多。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鱼竿上的秘密,提出“为什么有磁铁的鱼竿就能钓上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体验成功喜悦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只有从疑开始,以疑引思,才能在解疑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惑;当学生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教师不应急于解惑,而应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去探究,让他们自己观察﹑讨论﹑实验﹑交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获得知识。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时,教师混合醋与小苏打时,学生会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从混合物中冒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会不会是空气”,进而让他们思考﹑讨论如何证明这些气泡是否是空气,学生自然会想到用火柴燃烧来检验。学生用火柴检验后发现火柴会熄灭,于是又产生了“这是什么气体”这一问题,课堂在不断产生新问题的推动下纵深发展。通过质疑﹑解疑﹑实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学生有了科学探究的机会,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还培养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想法、疑惑和收获,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如四年级上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证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经过观察讨论,设计出的实验方法有:往气球里吹气,扎住口,放在热水里看气球会不会有所变化;用塑料袋装满空气,封住口,放在热水里,看塑料袋会不会鼓起来;把充气不足的皮球放在热水里,试一试它的弹力有没有变化等。在开展观察和实验的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听一听﹑嗅一嗅等方式感知物质的多样性,多层次地认识事物。如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中用装了冰块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要求学生在实验后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产生的想法,在自行实验﹑汇报中,既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给予学生帮助、引导,使其探究活动在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指导合作学习,增强学习信心
要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科学内涵,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共同探究,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或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有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探究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麻雀和蜻蜓》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和麻雀翅膀的放大图片﹑蜻蜓和麻雀外形的放大图片后,可以引导学生小 组合作﹑交流讨论,将蜻蜓和麻雀翅膀、外形的不同之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适时点拨,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等方式,对麻雀和蜻蜓的翅膀﹑外形特征予以归纳概括,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内在的潜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走上“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享受科学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新疆马兰小学
内容摘要: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教师要会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赏识学生,宽容学生,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我们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适时的给予表扬,使学生从小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自主 快乐 成长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孩子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该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以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快乐成长呢?
一、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数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教学中的主旋律。
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小红在农场喂鸡的图画,问:
一共有几只鸡?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期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的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先来的6只鸡加上后来的8只鸡,一共有14只鸡;另一种是4只公鸡加上10只母鸡,一共有14只鸡。学生还发现有张开翅膀的5只鸡加上没张开翅膀的9只鸡,一共有14只鸡。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参与,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感觉非常有趣。
二、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教学片段:
我选了9位学生按照书上第41页第5题插图分别扮成3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孩子),在“公园”里悠闲地游玩,然后提出问题:“该怎么分类呢?”让其他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说说自己分类的结果和为什么这样分类?(学生激烈的开始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听听各小组是怎样分类的,同时看看台上的“爸爸们”、“妈妈们”和“孩子们”是怎样展示的。开始!
生1:我就按家庭进行分类,一个家庭就归为一类。(台上的同学立即按家庭站成了三群。)
师:不错,谁再说说你的方法?
生2:我按男女进行分类,男生一类,女生一类。(这时,台上的小演员们乱成一团,甚至有的站错了位置,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师:台上的家庭要听清楚分法后,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继续!
生3:我是按照爸爸一类、妈妈一类、孩子一类分的。(台上的小演员们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活动就这样热烈地进行着,学生给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法:有的按照高矮分类,有的按照头发长短分类,有的按照衣服颜色分类…… 我不禁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感到高兴。
在《分类》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比较,我体会到了新思想指导下的新教法带给孩子们的无穷乐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的教学活动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教师要赏识学生,宽容学生,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我们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我校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移民吊庄小学,一方面学生流动性大,另一方面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畏惧,老师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要用放大镜看他们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例如:李严宝同学是一位来自同心的男生,他性格内向,课堂上不怎么发言,有一题:若规定向东为正,—3米表示。我看到他举手,马上让他回答,结果他带着同心的乡音回答:“—3米表示向北走3米。”话音刚落几个男生异口同声说“错”。并伴随着讥笑声,李严宝同学脸一下子红了,我一边让李严宝同学坐下,一边正视那几个调皮的男生说:“李严宝同学是紧张回答错,但他能举手回答,他比你们勇敢、自信。你们应向他学习。”我又让李严宝同学重新回答,并让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只见李严宝同学嘿嘿一笑,坐下继续学习,又有一次李严宝同学的作业做得不好,我给他的批语:字
写得很漂亮,你能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题,使作业本像你自己一样帅气吗?以后的数学课李严宝同学听得很认真,也经常上黑板做题,他还经常帮助同桌学习。像杨丽丽,杨刚,马莹珍,于波,马小明等同学,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千方百计发现他们的亮点,他们不交作业时, 主动找他们谈心,作业出错是我就单独给他们讲解错在那,我会对他们说“现在抓紧学习还来得及,以后有机会回报父母,看看现在的父母是多么的苦,天不亮出门,天黑才进门……”。我还帮他们找了师傅,慢慢地,他们在课堂上能回答问题,字也写得端正,上课也不再做小动作了,甚至杨丽丽、于波还买课外书自己做,不会的问老师和师傅,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尽管他偶尔还犯错,我都能宽容,并积极鼓励,让他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的兴趣,找到学习的乐趣。错误使他们亲近数学,喜欢数学,他们几个从数学成绩刚开始不及格,到现在成绩稳定在良好以上。
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课改倡导的评价取向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激励,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自信,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赞美、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我的学生禹秋实曾经和我一起讨论过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
禹秋实的想法是把两个分数交叉相乘(分子乘分母),哪两个数乘得的积大那边的分数就大,我不太相信他的做法,然后我和他就一起验证,结果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其实就是应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分母相同,所以不考虑分母,直接把分子相乘。同学们也认为他的解法很妙,我也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于是我又想到如果两个分数是带分数怎么办?然后学生和我再次验证整数部分相同时方法和禹秋实说的方法一样,整数部分不同时就要换做法。我就恰当地对他进行了评价:禹秋实同学很爱动脑子,他的想法也很好,我们就给禹秋实同学的解法取个名,叫“秋实解法”,大家说好不好?没等我话说完,大家已经用热烈的掌声对他表示了祝贺。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不仅要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从教学角度来说,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以及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的见解。
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只有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让师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体验幸福
让师生在阅读中享受快乐,体验幸福
海阳市辛安镇第二小学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从读书开始的,没有阅读的学校就不是真正的学校。因此我们为了让师生陶冶情操、获取真知和终生发展,扎实开展了“绿色读书工程”活动。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丰富了师生的文化内涵,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让师生享受了读书的快乐,体验读书了幸福,而且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养。
一、构建网络,提供读物
完善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柜”、“个人书橱”三级书库。
(一)、图书室建设和利用。
学校图书室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知识海洋,是涵养道德的精神文明摇篮。正因如此,我校图书室的工作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特色,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硬件保证
2010年至2011年学校先后争取资金投资15万余元新建学生图书室6间、装修教师阅览室3间,更新了图书柜、图书架和图书桌。并且图书室在管理能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室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目前,我校图书室已全面实现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各项内务统计都已实现电脑操作、有序化管理。
2、图书保证:要推行课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有书读,有好书读。为丰富学校藏书量,我们每年都会为学生增购图书1000册以上。同时,我们多方争请,2011年3月,烟台司法局向学校无偿捐赠图书3000册。2011年6月,学校下属的19个村有12个村向学校无偿捐赠图书1000余册。我市教体局一次性奖励我们2万余元的图书。目前,我校图书达到12000册,生均30册。
3.开放保证: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接受教育,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消化知识、开拓眼界、查阅资料。学校决定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开放,随时欢迎学生借阅,开放时间为上午八点——下午四点分,这为学生查阅资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4、宣传保证:学校每月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每月通过本校网、《阅读导报》及新书专架,向学生报道图书室动态,发布新书通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现在我校的图书室已成了向孩子们展示图书的舞台,“亲近图书,走进智慧”已是孩子们不变的追求。
(二)、图书柜建立和使用
2010年学校根据教体局的要求每个班购置了新的图书柜,要求班级图书柜图藏书人均不少于5本,图书来源是根据烟台市教科院和海阳市基教科规定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进行购书,购书分班级统一征订(选读书目)和个人购买(必读书目)两步进行。为给家长减负,规定同级部班级图书柜的书可调换使用。学校规定每天星期二的中午和星期四下午最后一节课专门阅读图书柜的书目。
(三)、个人书橱建立和使用
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协议书要求学生在家中建立个人小书柜,藏书不少于10本,每天晚上拿出30分钟和家长共读,每学期要求家长到学校签订“亲子共读”保证书,学期末学校开展“亲子共读”读书体会和经验交流。
二、师生同读,共同成长
(一)、教师方面
1、让读书活动融入教师生活(1)采用自主研读和集中阅读。
读书活动开展以来,为了让教师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学校统一印制了教师读书笔记,命名为《书香丝语》,其内容包括:“今晨诵读”即每天早读时与学生一起诵读的内容;“品读善思”即每日读书时的摘录和感悟;“本周精华”即一则格言、介绍两位名家、给自己的三句寄语。
(2)开展“我来推荐,你来读”活动。
这一活动是利用网上资源,由年轻教师轮流负责,每周向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可以是名师成长杂记;可以是小故事大哲理;也可以是读书感悟或名篇推荐等。负责教师在每周一打印好,分发给每位教师拜读,文章最后有留有教师谈感悟的空间,命名为:我的心语。并在下周一利用周会组织教师交流。
2、以活动交流,体验读书幸福。
读书沙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交流活动,首先我们开展了“共读一本书”(《优秀教师必备的20种素养》)、“课标伴我行”、“重拾童书,走近童心”师生共读一本书,三个主题的沙龙活动,活动在学科组内开展。接着开展了“书韵流香 你我共赏”“阅读 交流 共享”“穿越文本 字里人生”三次读书活动,通过一次次的读书交流,教师感悟得以共享,收获满满。其中3名青年教师被评为海阳市优秀读书人物,4名教师撰写的读书随笔在《烟台教育》和《海阳教研》发表,8位教师撰写的读书随笔获烟台教科院一等奖。
(二)学生方面
1、博采众长 出台方案、2(1)制定方案,保障措施
我们在调查和研讨中发现,现在学生的阅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阅读量减少。二是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三是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为了改变上述弊端,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书籍,训练基本鉴赏能力。我们开展了《绿色读书工程》活动。为使活动有效开展,我们又详细制定了《辛安二小绿色读书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辛安二小师生阅读与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的制定为师生读书指明了方向,引领了方法。
(2)营造氛围,创设情景
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投资粉刷了四排教室,每排教室设计了一个读书主题并装饰了读书宣传画和警示语,班级的墙壁都开辟了读书专栏,如:“读书明星评比台”、“好书推荐”、“风采展示台”、“书香园地”等。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蕴涵着浓浓的书香,真正实现了让校园和班级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2、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为了更好地将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我们采取了“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阅读指导”等作法。
(1)师生共读,释放激情
师生同读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作法中最朴素,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规定学生的读书时间内,和学生同背诗书、同读经典、同读名著。大声朗读是激发学生读书的最快最好的捷径,所以要求教师每周星期四的阅读课上,采取巧妙切入,投入朗读,三——五年级每节课教师为孩子朗读10分钟左右,一二年级每节教师为学生朗读15分钟左右。
(2)亲子共读,促进交流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校向每个学生家长发出了“亲子共读”倡议书,和家长签订“亲子共读”协议书,目的要求家长同逛书店、同读好书(每学期亲子共读4本)、共同交流、共同沟通。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有两个家庭被评为“海阳市书香家庭”,40个家庭被评为“辛安二小书香家庭”并利用家长会进行总结表彰。
(3)阅读指导,有效读书
我们利用每周星期四课外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介绍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等,在这三种方法中我们重点指导“精读法”,主要落实三个层面:一是望“题”。望“题”即看书的封面和目录,让学生了解作者简介和本书的基本内容;二是闻“声”。闻“声”就是在指导学生读书中,要 3 听到学生的声音,即对书中或谋篇文章的好段大声的感情朗读,对书的写作思路、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三是切“点”。切“点”就是在读书中让学生切中重点段落进行批注,即抓住主要段落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走进作者的心里,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四是写“记”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写读书笔记。
3、合理搭配、统筹安排(1)高效教学,拓展阅读
为了高效有效教好教科书,节省时间拓展课外阅读,我们采用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一节课完成,每个单元的两篇略读课文一节课完成。而且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要求教师围绕《自读课本》、《主题阅读课本》和学校规定的读书内容指导学生拓展阅读。
(2)科学规划,确保阅读
学校严格按教体局的要求,在不随意增减课时的基础上,从语文课时中调剂一节课专用于阅读。我们还规定“五一”前周一、周三、周五中午作为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晨为经典诵读时间。“五一”后到“十一”前,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的早晨作为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中午拿出20分钟经典诵读。还要求语文教师在家庭作业里要布置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星期天、节假日有计划地组织课外阅读。
4、科学评价,促进阅读
(1)建立考级评价,巩固读书效果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检阅学生的阅读成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书香校园”向纵深发展,我们实施了学生课外阅读考级评价办法。
一是考级评价的内容:
(1)阅读考级的级别设置。根据阅读量的大小,阅读考级共设十级(从二级开始),采取分级管理的形式,二、三级为初级,四、五级为中级,分别由班级或级部组织考核,学校将抽样复查;六、七、八级为高级,九、十级为特高级,由学校统一组织考核。
(2)阅读考级时间。班级阅读考级可每月进行一次(班级每两月上交一次班级学生阅读考级申请表),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期中和期末)复查。
二是阅读考级程序
(1)考级者写出考级申请,并写出自己所读书目及背诵的古诗词、经典诵读内容,同读书笔记一并交班级考核小组,以便进行考前资格审查。(2)由校级考 4 级小组审查考级者的阅读量、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古诗文和经典背诵、读书笔记、六个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级别,认为合乎要求即下发考级通知单,安排时间统一考核。三是校级考核小组按要求分别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考核达级活动。四是学校将为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考级证书。
(2)建立成长档案,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检验学生在小学五年读书生活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读书中,学生素养的发展情况,学校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建立了读书成长档案。
5、开展活动,开心阅读
创建书香校园关键在于把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活动坚持下去,发扬下去。为此,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班级读书会开展“三会”(好书推荐会、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三赛”(读书演讲赛、经典诵读赛、读书知识赛),“三展”(读书笔记展、读书心得展、学生编书展),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有利地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
6、定期评价、表彰先进
读书评价十分有利于读书活动的深化,遵循这一规律,班级每周进行评选一次“阅读之星”活动,来推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每月评选一次“书香班级”(流动红旗),每学期评选一次“读书小明星”,来推动学校读书的热潮。
7、读写结合,双轨运行
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获得习作的“源头活水”呢?我们通过《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形成了一套积累习作素材的方法:语言文字积累——生活素材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并推行了“读写结合,快乐成文”作文写作指导方法。学生通过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积累了大量的材料。通过检查和统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期写日记60余篇,写读书笔记30余篇,写读后感20余篇,小练笔20余篇,大小作文达16次,其中学生自编书每班达6本以上。以上的积累和写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每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我校学生的作文质量优秀率达40% 以上,良好率达75%以上,及格率达100%。其中3名学生写的文章在《红蕾》刊物发表,十几名学生写的文章在县级以上获奖。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就让我们在书海中用心采撷,在细细地品读后,在静静地思索后,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沐浴永恒!静读万卷书,稳走千里路!愿我校“绿色读书”活动,走向灿烂!
第五篇: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分享,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班有一位活泼可爱,淘气又赖皮的小伙子。
他,有一个温馨的名字。他,也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开朗、活泼的小男孩。日常生活中,总是跟班里的同学玩成一团。可是,我多次发现我们在举行分享会的时候,他从家里带回来的零食基本没有动,而是全程索取其他同学的零食。当时,我还以为他只是霸道而已,所以只抢别人的。但我已经留意他这个行为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总是会有这个毛病,自己的东西总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与家长沟通,找准切入点。我联系他的父母,向他们提出自己发现孩子不愿意跟别人分享的这个问题。然后了解孩子在家中分享的情况。得知孩子在家中也不乐于与邻居们分享,然而据我了解,他父母是大方得体的人,为何他会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呢?所以,我与家长约定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分享。
二、日常生活中,找好机会相机引导。日常生活中,我常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通过获得的奖品而跟同学们分享,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他们从而明白分享快乐的道理,并且常会找他聊天,了解他不愿意分享的原因:发现他不是不愿意把东西与其他人分享,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不敢与别人分享。
三、当与家长再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他在父母鼓励的情况下会与大人分享。可是更多的时候,当他伸手把好吃的东西给予大人一起分享的时候,这时大人们都会说:“不用,谢谢你!我们是逗着你玩的,你自己吃吧!”简单的一个谢绝会使孩子觉得你们都在“耍”他。无形中就会造成伤害他的自尊。就类似“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当下一次别人再向他要分享的时候,他便自然下意识地去保护自己,防止自己再次被“耍”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班级举办活动的时候,我总是在一边鼓励他,让他主动去跟别人分享,然后再说说自己分享后的感受。让他从中一点一滴的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慢慢的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
四、懂得分享的快乐。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孩子赢得玩伴,使孩子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 处、共同享受,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心理健康,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当这个学期,我们班再次开展分享会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行为让我非常的吃惊,我看到班里有一个小伙子拿着一大袋的东西,到处跟别人分享,并且一边分享,一边笑着。我好奇走过去问道:“这次是妈妈告诉你要分享的吗?”他很自豪的答道:“没有啊,是我自己主动跟他们分享的。”听到这里,我心里已经笑了。因为这个小伙子,已经懂得了分享的快乐了。
看到他由原来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到主动与同学们分享的转变,让我明白到教育无处不在,教育力量的强大。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