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养护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养护总公司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养护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日常养护、维修施工、除雪防滑、绿化等道路养护施工作业行为,保障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及车辆的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养护公司道路日常养护、维修施工、除雪防滑、绿化等养护作业安全管理。
第三条 总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是全公司安全管理最高职能机构,除对全公司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隐患整改工作外,并负责对事故结果做出处理决定。
第四条 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坚持“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各基层单位(各养护分公司、桥梁维修队、作业组)应加强日常养护、维修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要依法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养护分公司、桥梁维修队均应按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小组和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所辖区内的安全教育、监督、隐患整改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检查、监督。安全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保证安全生产无事故。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本单位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体干部职工是直接责任人。第二章 安全宣传及教育
第六条 对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常鸣。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就是效益”的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第七条 坚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和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制度,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总公司每月召开二次安全例会,分公司每周召开一次。及时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第八条 参加养护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有特殊要求的工种,应经专业培训获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操作。
第九条 各分公司要在明显位臵书写永久性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在明显位臵悬挂标准的安全旗。
第三章 养护施工作业的种类
第十条 公路养护作业包括以下内容:(一)维修路面病害所进行的施工作业;(二)桥涵维修、改建、加固工程;
(三)公路其他构造物如挡土墙、护岸、护坡、石笼、边沟等砌筑工程施工与维修;
(四)沿线设施、安保工程、交通标志安装和维修作业;(五)路基整形、路面保洁,桥涵、边沟清淤;(六)公路除雪防滑,水毁抢修,绿化作业;(七)其他涉及已建成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第十一条 养护施工作业的种类,按占用路面时间长短分为:(一)移动性作业:作业地点不断变化,作业范围不超过1个车道,如路面保洁、公路除雪、防滑作业、绿化栽培、浇灌、修剪及桥梁、路面检测作业等;
(二)临时性作业:施工地点相对固定,作业时导致路面全幅封闭、半幅封闭或间歇通行,国省干线不超过5个小时以及县级公路不超过12小时,如抢险保通、安保工程和沿线设施修复、公路平交道口路病害处理等;
(三)固定式作业:施工地点相对固定,作业时导致路面全幅封闭、半幅封闭或间歇通行,国省干线超过5个小时以及县级公路超过12小时,如整段大面积路面病害处理、桥涵维修改建等。
第四章 养护施工作业的申请与审批
第十二条 固定式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向总公司提交审批方案,由段法规股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同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示5日后才能实施,突发事件可先实施抢险保通,然后在48小时内上报法规股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特殊的临时性作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也应上报,以便取得路政或公安交警部门的协调配合,疏导指挥现场交通。
第五章 养护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公路日常养护、维修施工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一)路面维修施工作业必须按作业控制区交通控制标准设臵相关的渠化装臵和标志,并设专人维持交通;
(二)在高路堤路肩、陡边坡等路段养护维修工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注意防备危岩、浮石滚落;
(三)在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路段养护(抢险)作业时,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应设专人观察险情;
(四)公路进行绿化带的栽培、浇灌、修剪时,要按作业控制区交通控制标准设臵相关的渠化装臵和标志,并设专人维持交通,移动浇灌设备前后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或绑扎红色示警旗。
第十五条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设:
(一)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应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组成,其布设必须按国家《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规定执行。
(二)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摆放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臵,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恢复正常交通。
(三)养护作业区域的安全设施一旦设臵,在未完成作业之前,任何人不能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设臵、扩大或缩小作业控制区范围,应用清楚和确定的方法引导车辆驾驶员以及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区域,所有安全设施要处于清晰可见和良好的状态,确保养护施工作业区安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注意留存现场整体和局部安全设施照片资料,照片要带有必要的参照物,能清晰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和安全设施所指示的内容。
第十六条 日常养护、维修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一)施工现场应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注重安全教育,组织安全培训;
(二)特殊作业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三)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责任人,负责对现场实施安全管理,纠正违章违规行为;
(四)养护维修施工人员在作业区必须统一着桔红色安全标志服(套装),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背心,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等;
(五)养护维修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作业区内活动,不得擅离作业控制区,不得随意横跨、穿行开放交通的半幅公路;
(六)日常养护作业人员统一着桔红色安全标志服(套装),路面作业时面向来车方向,及时避让异常行驶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七)日常养护、维修施工向路外撮铲养护和施工废弃物时,要注意观察过往车辆和行人;
(八)严禁在道路两侧燃烧杂草杂物,对容易被风吹动刮飞杂物一律采取掩埋处理;(九)交通量较大的路线尽量采用清扫设备进行清扫,作业设备要遵守交通规则,并设臵明显的移动作业标志;
(十)日常养护、维修施工人员必须驾乘符合法律规定的交通工具,禁止在路上拦截、搭乘其他过往车辆;
(十一)禁止在能见度差(如夜晚、大雾天)的条件下进行路面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
(十二)任何人不得强迫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十三)绝对禁止认知能力有缺陷、思想意识不健康、有突发疾病隐患的人员参与道路养护施工作业。第十七条 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一)为确保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安全,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应符合以下规定:
1、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车身应统一喷涂醒目黄色规定图案作为安全示警标识;
2、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驾驶室顶部明显处应设臵黄色示警灯,对于特殊车辆(驾驶室高度不足),应在其最高部位顶部明显处设臵,且在车箱板尾部最高处增设黄色示警灯;
3、对于配备车箱板的养护作业车辆要在后车箱板悬挂移动性施工作业标志,车箱高栏处悬挂施工指示标志(自卸车除外);对于没有车箱板且发动机后臵的施工机械,要在其发动机后盖外侧悬挂施工作业标志或车身绑扎红色示警旗;
4、施工作业标志、红色示警旗及施工指示标志尺寸、样式按《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
5、对于临时性雇用的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应按有关规定作如下安排: a、雇用时间超过15天粘贴反光膜或粉刷油漆,b、雇用少于15天的悬挂施工作业标志,或配臵施工作业标志灯(黄色示警灯或爆闪灯)。
(二)养护作业的所有机械运行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统一管理,统一调派,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操作技能。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考核。养护作业车辆不准带病出车,不准随意掉头和逆向行驶,夜间行车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禁止疲劳、饮酒或醉酒等违规驾驶;(三)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三检制”: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的观察制度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四)路面维修施工期间,施工车辆须开启作业标志灯及双闪警示灯(在作业区内作业除外);
(五)施工运输车辆应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六)养护作业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应在作业区内指定地点停放;(七)施工运输车辆进出施工作业区时,应当注意观察并避让其他过往车辆;
(八)禁止其他社会车辆进入、停靠施工作业区。第十八条 施工作业区安全管理:
(一)材料、机具、设备等施工物品摆放停放要在作业区内,整齐有序;
(二)维修施工单位负责施工作业区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施工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施工废弃物,确保路容路貌整洁;
(三)施工作业区内长、大型设备进行施工作业时,应保证吊杆、传送带等悬出部分不能伸出作业区,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四)在养护维修作业中,可用以下设施进行渠化交通:锥形交通路标,布设间距宜为10—20米,用于夜间作业时应有反光功能,同时在施工路段起始端、终止端50米范围内要采取大密度设臵安全锥筒方式。也可采用安全带、路栏、施工隔离墩、防撞桶(墙)以及其它征得路政、交警部门同意的安全隔离方式;
(五)作业区应为施工运输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进出口处应设专人负责,须着反光标志的桔黄色背心,手持红、绿旗指挥施工车辆从指定的出入口安全出入;
(六)施工作业现场夜间不能撤离的,施工单位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现场保证至少两人进行值守,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2、负责施工现场夜间安全维护,确保正常交通通行秩序;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遇有重大情况及时上报;
4、保障通信渠道,确保联络畅通;
(七)进行山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在视距条件较差、路线弯道较急、坡度较大路段,要做好交通指挥,作业区的布臵应考虑弯道及纵坡的影响适当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八)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作业区上游10米-50米处布设防冲撞装臵。
第十九条 桥梁、涵洞养护施工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路桥梁、涵洞维修施工现场要专门设臵养护施工作业时的交通标志;
(二)桥梁养护施工作业时,应首先了解架设在桥面上下的各种管线,并注意保护公用设施(煤气、水管、电缆、架空线等),必要时联系相关单位配合处理;
(三)在桥梁栏杆外进行作业时,须设臵悬挂式吊篮等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
(四)桥下通航、通行的桥梁维修时,提前上报并在两端规定位臵设臵标准的安全标志设施,夜间须设臵警示信号,必要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取得配合;(五)维修作业现场用电、乙炔氧气、钢筋操作设备等要执行相关及行业技术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培训;
(六)交通量大、设计车速较高路的段桥涵日常养护也要按作业控制区布臵要求设臵相关的渠化装臵或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专人维持交通;
第二十条 雨雪天气的养护作业要求:
(一)在傍山易落石、路面易过水、有河无桥、易积雪路段、易结冰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适当位臵设臵标准警示牌和必要的文字提示,提醒过往驾驶人员减速慢行、谨慎驾驶;
(二)坚持“三雨”上路:雨前预防、雨中抢险、雨后修复,及时排除路基、路面积水,及时清除路面、边沟、桥涵淤积杂物;
(三)坚持以雪为令,及时除雪防滑、除冰,确保公路通畅。各分公司应加强冬季扫雪防滑工作,一旦下雪,应及时组织人员、机械上路清雪除冰,铺撒防滑料,在急弯陡坡、长大纵坡和重要的城市进出口,及时铺撒防滑料和融雪剂,桥面、水泥混凝土路面采取机械配合人工除雪,不用或少用融雪剂,减少融雪剂对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的化学损伤;
(四)对歪斜、倾倒的防护设施及时进行扶正维修,同时抗洪抢险、除雪防滑作业车辆和人员要认真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保证抢险和除雪防滑作业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第二十一条 安全标志牌的设臵要求:
(一)交通标志应按《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规定进行设臵;(二)使用标准一致的标志牌;
(三)公路交通标志应当保持良好状态,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修复、完善、更换,倾倒的标志应及时扶正;
(四)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
(五)路段过长和特殊位臵还应补充必要的其他文字提示牌,设臵位臵《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规定,版面清晰醒目,内容简洁明了。
第二十二条 在夜间进行养护施工作业的,养护施工路段内的照明应满足相关要求。
第二十三条 雾天不得进行路面养护施工作业。确需雾天进行抢修时,应在上报审批后封闭交通作业;所有安全设施上须设臵黄色施工警告灯号。
第二十四条 抢险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路因自然灾害、异常气候等造成险情时,立即启动既定的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修复;
(二)抢险作业按有关规定在工作区两端设臵安全设施。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臵标志;
(三)设臵抢险作业控制区后应尽快消除交通障碍和不安全因素,恢复公路畅通。
第二十五条 养护安全信息管理:
(一)各单位必须坚持路况巡查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和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二)及时掌握所辖路段的路况和养护施工信息,凡是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施工作业情况,侵害路产路权的案件,都应及时将信息汇集并及时上报,同时将收集和转发的养护安全信息认真予以记录并存档;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密切联系沿线群众,以便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全面掌握所辖公路的详细情况。
第六章 办公驻地及休息点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分公司、休息点(道班)、临时驻地,要强化值班值宿(不安排女职工值夜班),加强“四防”清除事故隐患。
第二十七条 应急物资、临时存放的燃油要摆放有序,远离火源,做好相关的消防工作。
第二十八条 及时更新老旧破损电器、电气开关、供电线路,办公驻地、休息点必须配备漏电保护装臵,室内长期无人时要关闭电视机、电水壶、电热风、电褥子等电器电源。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食堂要做好饮食卫生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各养护分公司必须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和督察,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消除安全隐患,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全面安全生产检查。
第三十一条 总公司将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督查、检查、考核,着重于对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并将施工、作业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对管理不善、监督不严、执行不力,导致的重大施工作业安全责任事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视情节予以行政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对于养护施工作业人员、车辆及现场安全维护设施等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一经发现应立即制止,并提出警告,限期整改。
第三十三条 完成养护作业、维修施工后,需清理现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并告知有关部门后,方可撤出作业现场,使整个过程有始有终。
第八章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第三十四条 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救援人员,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三十五条 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积极抢救,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做到及时准确,不得知情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防止信息倒流。
第三十六条 各基层单位应接受交通安全部门的依法管理,不服从公安交警部门的管理,造成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的,自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与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具体实施参照《凌源市公路段规章制度汇编》(二○一一年四月修订)第六篇第九章事故处理办法之规定。
第九章 安全目标及安全责任
第三十八条 实现“八个零”(即死亡、重伤、中毒、失盗、爆炸、设备、火灾、交通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全年杜绝责任死亡、重伤事故;责任轻伤事故不超过6人;财产损失不超过年总产值的3%。
第三十九条 认真执行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检查办法,会同有关领导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和安全措施,年终做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评比工作。
第四十条 公司及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把安全纳入工作日程,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总责,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和重点部位检查、指导工作,为基层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外部环境。
第四十一条 各分公司经理和兼职安全人员对所属单位出现的事故要及时做好调查、分析、处理工作。事故单位及有关人员要做好有关资料的整理证明,在2日内报送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死亡、重伤、财产损失在1000元以上的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口头报告;轻伤及财产损失在1000元以下的要在当日内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第四十二条 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总公司与各分公司、分公司与道工个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分公司负责人每人交纳风险抵押金100元。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按责任状要求一次兑现。
第十章 安全档案制度
第四十三条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档案,按市处“五盒制”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安全资料要求统一、规范按分类装订。
第四十四条 要做好本单位安全会议、教育、自检、隐患整改各项记录,及时、准确、全面填写报送“安全检查报表”。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开始实施。
第二篇: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养护中心:
为加强青银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养护工程管理,保证养护作业安全,我处制定了《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见附件)。现下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并在执行中不断总结完善。
附:《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二○○六年六月十二日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青银(河北段)高速公路的各项养护工程施工作业,尽量减少养护作业对车辆造成的影响,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避免或减少因养护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养护作业安全生产目标
重大安全事故率:0.00%
一般安全事故率:≤2.00%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管理处所辖高速公路范围内所有养护管理及各项工作过程及其在本条高速公路施工全过程:包括管养人员、材料及设备等。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管理处养护科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规范及养护安全生产的目标要求,负责对本条高速公路的养护作业和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生产指导、监督、检查,制定并完善处养护科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五条各养护中心严格按照处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法规执行,及时把养护作业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反馈处养护科,尽量杜绝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第六条养护中心要定期组织现场养护安全管理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选拔安全防范意识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控制,保证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及他人的安全。
第三章养护人员、安全作业管理
第七条养护人员和养护设备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路作业。
第八条不得在作业区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烟火的地方严禁抽烟和使用明火。
第九条养护人员上路必须着工作装或标志服,夜间作业应着反光标志服,同时着装要符合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养护人员上路作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得在作业区外活动。
第十一条养护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符合上岗条件,并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合理使用设备,严禁无证操作。
第十二条登高作业人员应具备合格的身体条件,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生产保护装置。
第十三条占用车道的一般养护作业、施工,要提前通知路政科,对标志摆放听从路政巡查人员的指挥,对大修工程的施工,施工前承包商要向路政科申请获准后方能施工。
第十四条路面清扫、标志和防撞护栏更换等人员上路工作要规范作业,工、器具等材料设备不得随意摆放,不得任意横向穿行高速公路。
第四章养护安全作业交通控制
第十五条交通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车辆顺利通过作业区,保障养护作业的安全。
第十六条日常维修保养作业,不需要占用车道时,应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需要占用车道时按照第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专项工程或大修工程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
一、专项工程或大修工程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划分为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度区和终止区。
二、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得小于1500m,警告区内每隔一定距离要设置有关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m,最后一个标志离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的间距不得小于150m,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m—300m之
间。警告区内应设置限速标志、前方施工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应保证车辆在接近上游过渡区时的车速不大于40Km/h。
三、过渡区:分上游过渡区和下游过渡区。上游过渡区长度为65—100m,在上游过渡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下游过渡区长度应大于30m。
四、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一般为80m,其与上游过渡区之间应设置路障。
五、作业区:作业区是养护作业人员、设备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其长度根据养护作业或施工需要而定。作业区与社会车辆行驶的车道之间必须设置隔离装置。作业区布置要为工程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
六、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不应小于30m。在终止区的末端,应解除所设限速标志。
七、在上游过渡区内应设置作业标志车,车尾朝着车流来向,车尾必须挂有导向性标志和限速牌;车身颜色为醒目的桔红色,车本身必须安装黄色频闪灯和防冲撞装置。
第十八条养护作业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黄色频闪灯,作业区内应装置照明设备。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对不按本办法要求进行养护作业的人员及单位,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停止作业、罚款处理,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负担。
第三篇:甘肃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甘肃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公路养护生产安全开展,确保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路养护作业是全省公路系统依法对所管辖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保洁、养护、维修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公路应急措施等工作。
第三条 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普通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边施工边通车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建设、改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实行省公路管理局监督,公路总段(分局)监管,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各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同时接受当地安监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的监管,各级路政、交警部门应依法履 行相应职责。
第六条 省公路管理局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制定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管理目标、管理办法,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二)全省公路系统养护安全生产监督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组织开展全省公路系统安全教育培训。
(四)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收集汇总全省安全生产的有关信息和数据。第七条 公路总段(分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规范和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二)负责管辖路段养护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并自觉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
(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彻底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四)负责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五)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报送相关安全信息及报表。
第八条 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规范和办法,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
(二)负责管辖路段的公路养护安全生产,落实养护生产专职安全员制度。
(三)具体负责排查安全隐患,对一般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四)实施养护作业区的布设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五)负责养护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安全培训。
第三章 养护作业区管理
第九条 为确保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畅通,养护作业应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及省局的规定,设臵安全、规范、标准的养护 作业区。
第十条 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一)路面病害维修处治等小修养护作业;
(二)养护维修工程;
(三)在公路护网内、行车道外进行的维修、安装等作业;
(四)横跨或穿越高等级公路所进行的施工;
(五)路面清扫保洁,打冰除雪等作业;
(六)其他涉及已建成高等级公路的作业。
第十一条 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一)一般路面病害维修等小修养护作业;
(二)养护维修工程;(三)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的维修、安装等作业;
(四)横跨或穿越公路所进行的施工;
(五)路面清扫保洁,打冰除雪等作业;
(六)其他涉及已建成公路的作业。
第十二条 养护施工作业按占用路面时间长短分为:
(一)移动性作业(作业地点不断变化,作业范围不超过1个车道),如公路除雪、防滑作业,绿化带的栽培、浇灌及路面检测作业等;
(二)临时性作业(施工地点相对固定,作业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
(三)固定式作业(施工地点相对固定、作业时间超过4个小时,包括单侧整幅封闭施工)。
第十三条 养护作业区按养护规模实行养护作业区布设方案审批制度。
(一)小修保养由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负责审批;
(二)普通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工程、水毁修复工程、高速公路中修工程由总段(分局)负责审批;
(三)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以及交通环境复杂的项目需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设计,由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审批;
(四)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施工作业需要临时占道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并向社会发布公告。
第十四条 公路养护作业按养护作业的性质分为高等级公路养护作业区布设和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作业区布设,并实行安全警戒等级制。
(一)高等级公路养护作业分为五个安全警戒等级。
1.一级安全警戒(全幅中断),代号A1。
迅速封闭公路,启动交警、路政、收费、养护联动机制,引导车辆就近驶出高等级公路。
2.二级安全警戒(半幅封闭),代号A2。
高等级公路因路面大修、沉陷、水毁、桥隧涵损坏等造成半幅行车受阻,应采取借用对向车道通行,交警和路政应配合作业,路政上路人员不少于3人,并至少有一辆路政车执勤,作业区出入口应有专人24小时值守。应按要求设臵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对交通流完全隔离,确保车辆按安全提示行驶。
3.三级安全警戒(单车道封闭作业),代号A3。
高等级公路路面修补、灌缝、中央分隔带波形护栏维修及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时,应封闭一个车道,分内侧车道封闭养护和外侧车道封闭养护作业区控制,路政应配合作业,路政上路人员不少于1人。在养护作业缓冲区应设臵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作业区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避免车辆驶入作业区。
4.四级安全警戒(不占用主车道的养护作业),代号A4。
高等级公路应急车道、路肩、边坡及桥梁下部维修安装作业时,宜采取封闭应急车道的养护作业方式。
5.五级安全警戒(移动养护作业),代号A5。
高等级公路保洁、除雪防滑时,宜采用移动养护维修作业。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应布设移动式安全标志;作业机械配备闪光箭头和车辆闪光灯时,可不布设移动式标志。机械除雪防滑时,交警和路政人员应出警配合,实行交通管制后采用移动养护维修的方式作业。
(二)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作业
普通干线公路分为四个警戒等级。
1.一级安全警戒(公路中断),代号B1。
当全幅路面养护作业时,养护单位按图示布设养护作业区。应按要求设臵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对交通流完全隔离,确保车辆按安全提示行驶;交警和路政人员应现场指挥交通,路政上路人员不少于3人,且有一辆路政巡逻车,专门负责交通管制;作业时作业区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
2.二级安全警戒(公路半幅通车),代号B2。
公路因路面大中修、沉陷、水毁等造成半幅行车受阻,应采用受阻路段半幅通行半幅封闭进行施工,应按要求设臵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确保车辆按安全指示和控制车速行驶;交警和路政人员应现场指挥交通,路政上路人员不少于2人,专门负责交通管制;作业时作业区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
3.三级安全警戒(不占用行车道的养护作业),代号B3。
公路路肩、边坡、清理边沟等作业时,应采取封闭路肩养护作业方式。
4.四级安全警戒(临时定点或移动养护作业),代号B4。
公路绿化浇水、清扫、除雪防滑等,宜采用临时定点或移动养护作业方式。采用机械保洁时,应在清扫车的后部安装移动式标志。
第十五条 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成立专门的养护作业区布设班组(队),负责养护作业区的布设和撤除工作,以及养护安全设施的巡查、扶正、补充、更新等工作。
第十六条 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负责检查养护作业区布设,须按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严格做到无安全保护设施,不上路养护作业。并将布设情况摄像(或照相)保存影像资料,高速公路可利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监督。
第十七条 养护施工作业前,公路总段(分局)应利用广播、报纸、网站、短信、可变情报板、公告等多种方式为公众发布养护作业信息。
第十八条 非应急抢修、抢险等特殊作业,不得夜间进行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夜间养护作业控制区应布设照明设施、施工警示频闪灯和语音提示设施,照明宜覆盖整个工作区,降低照明光源产生的眩光,施工警示频闪灯和语音提示设施应处于开启状态。
第十九条 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设施的布设与移除,应按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臵。布设应从警告区开始,向作业终止区推进,并确保已摆放的安全设施清晰可见;作业区标志移除与布设顺序相反,警告区标志移除与布设顺序相同。
第二十条 当原有公路设施与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安全设施相冲突时,应及时覆盖或移除原有公路设施;当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安全设施移除时,应恢复原有公路设施。
第二十一条 在养护作业时,作业单位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作业区布设和现场安全设施布臵情况,并填写养护作业安全生产日志(见表3)。
第四章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第二十二条 公路系统各级单位必须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使用高效”的原则,及时、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并建立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公路总段(分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检查及处理情况须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省局。
第二十三条 按照“五落实”(“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彻底整治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率达到100%。
第二十四条 安全隐患排查的对象和范围为公路养护施工和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主要排查在公路养护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影响过往车辆行车安全的公路缺陷。
第二十五条 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具体负责排查安全隐患,对一般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公路总段(分局)负责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经常性督查和指导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治理或列入重大隐患治理计划,对隐患治理资金缺口和相应的治理方案及时上报省局。
第二十六条 重大安全隐患发现后,要报相关单位部门备案,严格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第五章 事故处理及信息报送
第二十七条 养护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按有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及上级单位报告,不得隐瞒不
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第二十八条 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去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应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第三十条 按照省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如实上报事故快报。
第三十一条 事故报告包括的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救援情况;其他情况。
第三十二条 省公路管理局、总段(分局)、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应逐级确定信息报送联络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为公众提供路况信息,做到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公
开。
第六章 安全生产资金管理
第三十三条 在制定养护费用支出预算时列支小修保养专项安全费用,用于日常养护作业的现场安全保障支出;在编制大中修工程施工图预算时编制安全专项费用,用于大中修工程的现场安全保障支出。
第三十四条 总段(分局)对安全专项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全额用于养护生产作业安全保障支出,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和安全设施台账。
第三十五条 财务、审计等要部门要督查落实安全费用使用情况,对违规使用安全费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
第七章 安全教育培训
第三十六条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确保每个养管站(养护工区)、专业化养护队的专职安全员持证上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比例不得低于从业人员总数的2%,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达到 80%以上。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要坚持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省公路管理局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负责养护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
第三十八条 总段(分局)制定本单位的职工安全教育设施方案,负责对从事生产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逐级、分批、分类对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的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第三十九条 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负责对养护一线的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养护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在职工上岗前,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使岗前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八章 联动机制
第四十条 建立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运转协调的养护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养护单位在进行规模较大的养护生产时,路政和交警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养护单位搞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管制;收费单位利用路况信息短信发布平台、收费站、可变情报板等沿线设施,及时发布前方公路或区域路网内的养护作业信息。
第四十一条 对路政、交警部门实行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告知制度,进行养护生产时,填写《派驻执法人员申请单》(见附表1),路政、交警部门应履行相应职责,协助养护作业区安全管理,共同抓好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十二条 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生产时,填写《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信息发布协助申请单》(见附表2),收费部门协助发布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占道信息。
第九章 养护生产安全考核
第四十三条 安全生产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凡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取消单位评选先进资格,单位主要领导和个人考核不能评选“优秀”,情节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省局及上级单位下发的安全整改指令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取消单位评选先进资格,单位主要领导和个人考核不能评选“优秀”,情节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
第四十五条 省公路局负责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不定期、不通知安全督查。对于拒不执行本办法或执行不力的单位,直接在局网站上予以通报,通报达到三次取消评比先进单位资格。
第四十六条 省公路管理局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对总段(分局)养护安全生产进行考核;总段(分局)对所属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等基层单位的养护安全生产进行考核。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办法在实施中如与省公路管理局原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作业管理办法
规范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作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依据和目的)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城市养护作业领域市场化改革工作要求,进一步探索绿化养护作业市场管理新机制,加强本市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规范养护作业,全面提高绿化养护作业水平,促进本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含义)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公共绿地、行道树的日常养护管理。本办法所称的公共绿地,是指公园绿地、街旁绿地。
第三条(基本原则)
(一)着眼发展,提升水平。通过培育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提升绿化养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明确本市公共绿地、行道树养护招投标、市场管理、作业监管等总体要求,统一规划,分步落实,逐步到位。
(三)科学管理,强化监管。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实行分类分级养护,做到专业指导和属地化管理结合,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强化行业监管力度。
第四条(管理部门和职责)
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的监督管理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修改工作。负责本市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承发包监督及养护企业诚信记录管理等。负责本市公共 绿地和行道树养护质量督查、技术指导。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的监督管理,维护本区绿化养护监管信息平台,督促养护合同规约履行并开展养护质量巡查。
第二章 市场管理和要求
第五条(投标要求)
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作业企业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招标人对投标企业有另行要求的,可在投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第六条(养护承发包)
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进行养护作业的,应当通过市场化竞争以公开招投标、竞争比选、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养护企业,使用国有资金进行养护作业的参照执行。
养护承发包的年限一般为1~3年;各区县可根据养护质量要求和完成情况,逐年签订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管理合同。
第七条(合同及诚信管理)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在企业中标后30个工作日内将中标通知书、养护合同等信息统一录入绿化养护信息平台。
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作业企业实行诚信管理。市、区县绿化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部门应按照养护企业诚信管理相关办法,共同做好养护企业诚信记录。
第三章 养护作业要求
第八条(养护计划)
养护合同签订后,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加强养护企业养 护计划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详细的养护作业计划,安排养护管理和作业人员,做好养护作业台账记录,落实合同约定的养护任务。
第九条(养护标准)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依据《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005)》、《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DG/TJ08-19-2011)》、《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DG/TJ08-2105-2012)》等标准,开展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质量和操作规范的监管。
第十条(配备要求)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区实际,为养护企业开展养护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并根据绿化面积、养护级别、设施量多少等,明确养护企业配备相应作业人员,以及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
第十一条(人员持证要求)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养护作业企业的综合能力建设,督促养护企业对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绿化养护、行道树修剪、登高作业、安全管理等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
第十二条(权益保障)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督促养护企业贯彻《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和改善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逐步建立健全一线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第十三条(作业安全)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是养护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养护作业安全监督检查、危险作业、事故处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工作预案。同时督促养护企业根据养护要求配备相应安全管 理员。
第四章 质量监管与结果运用
第十四条(监管方式)
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质量的监管主要包括行业专业监管和社会监督。
行业监管主要采取以下三级巡查方式:
(一)养护企业自查。绿化管理部门督促养护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对照养护标准开展自查。
(二)区县定期巡查。区县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质量定期巡查,将监管情况汇总录入市绿化养护监管平台。
为进一步强化养护作业监管,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养护作业的监理制度或引入有监管能力的第三方代行实施养护过程监管,提升养护作业质量。
(三)市级督查。市绿化管理部门开展抽样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区县绿化管理部门。
社会监管主要包括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方式。
第十五条
(监管内容)
市、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实施养护作业监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养护信息录入情况。
(二)合同履约情况:
1、企业养护作业计划;
2、企业养护台账记录;
3、企业人员设备配备;
4、养护作业监理(第三方监管)情况;
5、养护质量;
6、安全管理;
7、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定额执行情况。
(三)其他合同约定情况。
第十六条(结果运用)
(一)绿化绩效考核。市绿化管理部门根据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监管情况,形成养护质量监管评估报告,作为各区县绿化养护工作的绩效评价依据。
(二)养护诚信管理。对养护质量好,并获得优良诚信记录的企业,作为资质晋升、养护中标合同续签的依据;对在养护过程中存有不良记录的企业,视情节轻重及整改情况,作为批评公示、限制投标资格或吊销企业资质的依据。
(三)养护经费核拨。区县绿化管理部门根据公共绿地和行道树的养护监管情况,权衡资金的核拨。
(四)重大责任追究。凡因养护管理不当出现的安全、质量等重大养护责任事件,应当终止养护合同,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五章 养护经费
第十七条(养护经费)
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管理经费原则上由市、区县公共财政承担。
区县绿化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共绿地和行道树养护等级编制养护经费预算,作为各级财政部门养护经费核拨的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防护绿地等可参照执行。
第十九条 绿化养护监管信息平台、养护企业诚信管理等相关办 法另行制定。
第五篇: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分公司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综合治理制度。
第二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第三条
分公司建立以行政一把手为首的各级安全生产决策体系(安全生产委员会);以单位分管领导为首的各级安全生产领导体系;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为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以工会劳动保护为主的监督检查体系;以党、团组织为主的思想政治保证体系;并且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安全生产中的群体监督作用。
第四条
分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4]213号)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足额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五条
项目专职安全人员的数量应根据项目危险工种的作业面积等具体情况适当配置,或根据情况增加兼职安
全员的数量。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应设安全总监。
第六条
分公司根据本单位的特点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组织演练,对应急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可靠性。
第七条
分公司为本单位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支付保险金。同时应树立安全生产的风险意识和保险理赔意识,有条件的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外的其他有关险种,从而将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将安全生产事故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八条分公司认真完善和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正确分配职能,责权必须到位,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九条
各级机构的安全生产责任:
一、分公司经理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分公司分管领导和/或安全总监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二、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分管领导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三、项目安全总监/专职安全员负责项目的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投入、安全交底、安全培训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是项目安全生
产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条
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切实行使安全生产否决权,并在干部的考核、升级、工资等方面推行安全否决权制度。
第十一条
分公司根据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制定、细化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已辩识的重大危险源、法律、法规及局和公司的要求,制定项目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安全责任目标的分解落实。
第四章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第十二条
分公司以上年营业额的1%(最低不低于0.5%)提取费用作为安全生产经费来源。该费用在成本中列支,单独核算。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费用的内容:安全生产费用由安全生产管理费和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两部分组成。
一、安全生产管理费
(一)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办公、差旅等费用;
(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工资、奖金、福利等;
(三)自有职工工伤保险费。
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
(一)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防护口罩、护目眼镜、耳塞、绝缘鞋、手套、袖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施
1、临边安全防护设施(楼层临边、阳台临边、楼梯临边、卸料平台侧边、基坑周边等)的材料、人工费;
2、洞口安全防护设施(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通道口等)的材料、人工费;
3、为安全生产设置的安全通道、围栏、警示绳等;
(三)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1、临近高压线隔离防护的材料、人工费
2、配电柜(箱)及其防护隔离设施、漏电保护器、低压变压器、低压配电线、低压灯泡等;
(四)脚手架安全防护
安全网、踢脚板等材料、人工费;
(五)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卷扬机等中小型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的材料及人工费;
(六)消防设施、器材
消防水管、消防箱、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沙池、消防铲等购置及安装费;
(七)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
确保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所进行的材料整理、垃圾清扫的人工费等;
(八)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含资料、差旅、培训费等);
(九)安全标志、标语及安全操作规程牌等的购置、制作及安装费用;
(十)安全评优费用;
(十一)意外伤害保险费;
(十二)季节性安全费用:夏季防暑降温药品、饮料;冬季防滑、防冻措施费用;
(十三)施工现场急救器材及药品;
(十四)其它安全专项活动费用。
第十四条
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管理
一、各单位预算部门参照本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和工程特点,编制下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并纳入本单位全年预算管理,按照规定的预算编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二、公司财务部门应于每年初,将上一本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实际投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三、预算部门或专业预算人员,根据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编制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预算,经批准后在预算范围内控制使用。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应经公司工程部门、财务部门审核,报公司相关领导批准执行。四、分包单位按照总包批准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投入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应计入总包单位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中。
第十五条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的使用
一、材料部门按照批准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进行相应的材料采购和实物调拨,并建立安全用品采购和实物台帐;
二、主体施工或专业施工清包工的项目,安全用品应由总包单位统一采购和调拨;
三、专业分包,分包工程款中含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的,总包单位应要求分包单位按照总包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确保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费的投入。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各单位安全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应按月随财务月报报公司备案。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检查
一、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评审和考核时,应把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和管理作为一项必查的重要内容,检查安全生产费用辅助帐、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安全用品实物台帐和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投入情况,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纠正;
二、公司定期对项目部安全投入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由于安全投放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三、总包方对分包方安全投入须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并
纠正不按照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标准和数量进行安全投入,现场安全设施不到位及操作员工个人防护不达标的现象。
第五章
安全技术管理
第十八条
各项目应认真进行施工图会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或设计文件有遗漏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
分公司及各项目健全和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应向下分级进行,最终落实到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针对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双方要履行签字手续。
第二十条
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规程;必须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和作业环境。
第二十一条
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一、一般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可由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批,报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备案;
二、重要工程(特殊专业工程、大型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或分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编制,并经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三、特别重要或有特殊危险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措
施)应由分公司总工程师组织项目及分公司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并报上一级总工程师审批。必要时应聘请有关专家会审。
第二十二条
施工现场塔吊、外用电梯、井字架、龙门架、提升架、挑架、挂架、吊架、现场用电、脚手架等大型起重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安拆,应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大型起重设备及安全设施,必须经政府部门或有资质的第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六章
总、分包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十三条
实行总承包的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由总包方负责,分包方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应纳入总包方的管理体系中。
第二十四条
签订分包合同前,应确认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具备与其分包工程相符的资质等级。
第二十五条
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单独签订安全生产的专项合同或在分包合同中设置独立的条款,明确双方在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兼)职安全员的配置、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管理、危险源控制、现场防护要求及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权力、责任与义务。
第二十六条
如果分包方在施工中违章操作而又不服从总包方管理进行的,总包方应视情节对分包方给予经济处罚或终止分包合同。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业主直接发包且与总包方无任何合约和经济关系的施工方,总包方有义务在发现其施工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时立即通报业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八条
分包方发生安全伤亡事故,由总包方负责上报主管部门。
第七章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第二十九条
基础施工安全防护
一、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熟悉作业环境、条件和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分公司有关部门会审和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对施工的危险部位,要设专人进行监护;二、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时,应按土质和开挖深度遵照有关规定放坡,土质差的要支撑牢固;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在边沿设置两道牢固的、高1.2米的护栏,地下室深坑还应在护栏上加防护网,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三、槽、坑、沟边一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材料和停置机具。
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特殊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四、人工挖孔桩必须制定防止人、物坠落及防坍塌、防止人员窒息、防溺水、防毒气等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
第三十条
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
一、搭设各类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毕后需按方案和规范办理验收手续;
二、钢管脚手架拆除时,架杆、脚手板不得随便向下抛掷,下面必须设专人监护;
三、脚手架不得钢、竹、木混搭;
四、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三十一条
四口、临边处安全防护
一、现浇预留孔洞口,凡边长25-50cm的洞口,应加固定盖板;凡边长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边长150
cm以上的洞口,四周须设防护栏杆,洞口下设安全网;
二、垃圾道口、烟道口、通风道口的预制构件要随层安装,并设置防护栏。
采光井口要随层设防护栏;三、电梯井口采用可开启的标准化定型钢制防护门高1.2m,电梯井口内首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首层以上每隔两层或
m
应设安全平网;
四、楼梯通道要随层设置防护拦杆。
建筑物出入口应搭设长3-6米,且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满铺不小于5cm厚的脚手板,非出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严。梯口临边设两道防护栏;五、基坑周边,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
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
六、临近施工区域的人行通道必须支搭防护棚并设明显的标志,确保行人安全。
第三十二条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
一、项目部必须编制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实行三相五线、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制度,施工机具用电必须使用标准配电箱,并遵循“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配电箱的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应有防雨、防砸措施;二、项目部负责配电位置选择、线路敷设设计,按设计布置施工用电网络,并设专人管理。
第三十三条
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安全防护
一、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在安装和拆除时,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由专业装拆人员操作,安装后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二、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进料口必须搭设防护棚,用5cm木板铺严。
每层的卸料平台安装安全防护门,两侧应绑两道护身栏杆;三、井字架、龙门架的吊笼两侧必须封严。
要有防坠落装置或安全停靠装置,吊笼进料口必须设安全门,运行中不准乘人。第三十四条
塔吊安全防护
一、塔吊拆装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方可上岗;
二、塔吊安装和拆除必须制定施工方案,派专人监护,由专业人员操作。
安装后经监理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共同检查合格,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并发放使用证书后,方准使用;三、塔吊的安全装置(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有效,不得带病运转,不得在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大雾天气作业或超过限重冒险作业;
四、严格遵守起重机械作业的《十不吊》规定进行操作。
第三十五条
特殊工程的安全防护
一、在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方案)中,必须对施工中某危险作业区作业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治理措施。
对易发生的部位分别制定出安全技术标准、操作要领,经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二、对操作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严格按作业程序操作。
第三十六条
高处作业的防护
一、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可安排从事这类作业;
二、高处作业人员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
程和劳动纪律。所有安全防护设计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确因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位的,要报经现场负责人审批后,才能拆除,并在工作完毕后,立即复原;
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随身携带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架子工搭设架子时需穿防滑鞋。禁止抛、扔任何物品。第三十七条
物体打击的防护
一、对可能有物体打击的场所应采取屏障、隔离措施,挂设安全标志,严禁闲杂人员进入;
二、交叉作业下层作业人员的上方,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三、作业前,班组进行“三不伤害”教育,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四、作业时,严格按规程操作,严禁猛撬、硬砸、大面积撬落,放倒物体时要轻拿慢放。
禁止嬉戏打闹,禁止酒后作业,禁止往下扔东西。运输进程中,禁止人货混载。第三十八条
机械伤害防护
一、施工机械布置合理有序,避免不必要的搬运作业,原材料或半成品应放置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二、施工机械转动部分必须轮有罩、轴有套;
三、施工机械的防护按《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机
械设备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有毒有害物品的防护
一、使用前应检查有毒有害物品标识是否齐全、清晰正确且在有效期内;
二、剩余的有毒有害物品,严禁随意倾倒于地面或下水道中,应存在指定的容器中,并及时回收;
三、根据有毒有害物品的种类、性质、作业环境等实际情况,考虑采取下列防护措施:戴防毒面具、戴防腐蚀手套、穿耐腐蚀鞋、戴防护眼镜。
第四十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防护
一、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和堆放场地应按施工总图布置的位置设置,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适宜消防器材,要设“严禁烟火”的标志牌。
必要时划定防火区,区内严禁烟火;二、项目部应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措施和火灾防范措施进行经常性检查。
第四十一条
粉尘的防护
一、消除或减少粉尘来源;
二、在粉尘环境中(金属除锈、砼工施工、木工棚)的作业人员,应视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戴口罩、防护眼镜、防护帽等;三、经常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如电焊、砼工要定期体检。
第八章
安全教育
第四十二条
分公司健全和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本单位员工和分包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典型经验、事故教训和文明施工等。
第四十三条
分公司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试情况建立档案,对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课和补考达到合格,才能上岗,使职工充分了解工作环境中重大危险源的防范和潜在事故的应急等必备知识。
第四十四条
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本项目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第四十五条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按规定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后,还必须接受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专职安全员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100%,严禁无证上岗。
第九章
安全检查
第四十六条
分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公司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分公司对项目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检查,月底将检查情况报公司主管部门;项目部每周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专项检查。项目专职安全员必须实行全日巡检制度,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
促责任人整改。
第四十七条
项目部每月应召开一次的安全例会。
第四十八条
作业班组要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当天的施工任务布置安全工作,并做好记录。作业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
分公司及各项目根据施工期间气候变化,及时增加防洪、防风、防冻等季节性安全检查,还应特别注意做好重大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对检查情况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第十章
文明施工
第五十条
分公司及各项目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综合整治和管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和现场实物状态的监控,并坚持“四全”的动态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使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五十一条
各类施工现场的围墙、大门、临建和标牌等必须统一执行总公司CI标准及有关规定,并保持整洁、完好、美观。施工现场应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环境、作业条件、生活条件、安全防护用具等。
第五十二条
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必须张挂“五牌一图”及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危险部位必须安装醒目的安全警示,安全装置、设施等必须用油漆涂刷警示标记。
第五十三条
施工现场内的各类机具、架料和施工材料应按现场平面布置图放置,堆码整齐,帐物相符,并设置标识。
第五十四条
施工区内应设置安全通道并设立明显标志,安全通道应满足人员紧急疏散的要求。
第五十五条
食堂、厕所应符合卫生要求,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现场应有保健、急救措施。
第十一章
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第五十六条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没有发生伤亡或物损的险兆性事故),必须按照“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责任人员得不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及时、认真地处理。
第五十七条
发生安全事故后,项目经理和项目有关管理人员应首先迅速组织抢救遇险受伤人员,指导现场紧急救护,组织人员救险排险,防止险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五十八条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和上级规定的事故分类及相应报告程序,按照程序迅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上报或虚报。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逐级上报,并在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第五十九条
发生安全事故后,必须按有关事故调查处
理程序,组织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的原因、伤亡和物损情况,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和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
第六十条
在事故调查中,项目部负责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安全事故的有关资料、证据和相关证人,接受并配合调查人员的现场查证。事故现场必须经调查人员现场查证并做出有关指令后方可进行清理,恢复施工。
第六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安全事故均有权检举、控告和投诉。对隐瞒事故不报者要加重处罚。对打击报复检举、控告和投诉单位(个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触犯法律的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十二条
分公司及各项目全面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在规范和完善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范围与内容的基础上,按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并进行严格考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应对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明确对各级主要责任人的物质奖励与经济处罚,使安全生产与各级主要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第六十三条
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成效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荣誉表彰或物质奖励:
一、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确定的内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取得显著成绩的;
二、在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方面,有重大技术改进和重大合理化建议,并经实践证明确有显著成效的;
三、防止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或在事故抢救中有功的。
第六十四条
物质奖励的资金来源可在单位奖励基金和安全管理罚款中列支。
第六十五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人员,应予以处罚或处分:
一、未能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保证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未能足额配备相关人员的;
二、未能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确定内容的;
三、施工项目不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
四、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安全事故的;
五、不按照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造成严重安全事故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的;
六、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险情,既不采取防范措施又不及时报告,而发生安全事故的;
七、由于设备超过检修期限运行,或设备有明显缺陷,或没有防护装置造成事故的;
八、对上级或安全检查部门提出限期解决的安全隐患不积极整改而造成事故的;
九、发生安全事故后,不积极组织抢救抢修工作,导致
事态扩大,或事故后不汲取教训,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第六十六条
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和处分包括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一、经济处罚视事故等级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在1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情节严重的可从重处罚;
二、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留用、开除;
三、对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六十七条
本规定由分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六十八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