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一、专项支出项目概况
(一)文管办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拟定南平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文物管理信息、统计工作;
2、宣传、贯彻、落实《文物法》等法律、法规;
3、负责组织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负责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开发利用等业务工作;
4、负责监督、指导文物行政执法,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重大案件;协助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有关工作;做好文物、博物馆安全监管和安全保卫督察工作;
5、负责推动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博物馆(纪念馆)的业务工作,协调博物馆间的交流和协作;负责文博行业教育培训有关工作等。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文件精神,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及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及专项调查工作。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安排此项目资金。
二、专项支出项目实施基本情况(—)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组织管理及执行良好,制度管理规范,人员和设施等均保障到位。
(二)项目的财务管理状况
2016年度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专项资金总投入5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一般预算),实际支出5万元。在确保满足项目顺利开展工作所需资金的同时,力求将项目投入控制在成本目标范围内。
(三)主要经济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可持续影响等情况
该项目基本完成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行及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及专项调查工作。
三、专项支出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专项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及项目计划建设实施。目前,完成了《闽北文物之窗》宣传工作,开展朱子文化和万里茶道文物调,摸清文物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二)项目绩效分析
通过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指导辖区博物馆业务工作,抓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基本完成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项目存在问题
该项目存在资金申请进度滞后。
(二)项目改进措施
我办将针对该专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协调好资金申请与项目进度之间的关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我办也将以这次绩效评价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探索,深入研究解决薄弱环节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下一步将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进一步优化,建立更为合 理、更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篇:2016级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16省级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项目
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直部门2016专项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闽财绩函〔2017〕1号)要求,我厅认真部署绩效评价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福建省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的函》,组织有关承担项目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并对各单位上报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评价工作由省教育厅直接负责实施。省教育厅是负责全省教育行政管理的省政府组成部门,与师资建设有关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草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和组织实施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全省各级各类学籍学历教育;负责义务教育的统筹指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指导全省教育督导工作;组织编制省级教育部门经费预决算草案,按规定负责省级教育经费的管理;主管全省教师管理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籍学历管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体育卫生、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安全等工作;指导全省学校条件装备、校办产业和基建工作等;指导协调职业教育和成人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和基础能力建设;指导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部门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工作;主管教师工作,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二)项目基本情况 1.中小学培训项目
2016年省教育厅组织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包括乡村教师校长培训、高中校长教师培训、特教教师校长培训、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和重点县师资帮扶,计划从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培训2.46人。本培训由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集美大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等11所院校(单位)共同承担。
2.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
2015年4月,我厅制定《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闽教人〔2015〕37号),着力推进“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计划从2015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投入6000余万元,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为我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培训学科(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3000名,重点培养我省产业发展及自贸区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
才。2015年10月,我厅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省内和台湾高水平大学分别设立4个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其中校务管理干部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设在厦门大学和台湾逢甲大学,人文社科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设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台湾东吴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2个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设在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和台湾逢甲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中小学培训项目
按照教育厅工作安排,2016年我厅先后下达三批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培训计划和名师“送培下乡”活动的通知,对省级培训项目和培训经费进行了统筹安排,明确培训要求和任务目标。各培训院校(单位)能够按照培训项目的要求,认真开展培训前调研,制定培训方案,组建由高校、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本单位的资源优势,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使项目管理更加规范、经费使用更加合理。为保证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各培训院校(单位)还为培训学员提供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食宿条件。
为提高培训质量,引入赛马机制,对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乡村校长助力工程的培训单位进行公开遴选。经申报
院校陈述、答辩、专家评议,确定福建教育学院等11所院校具有承担乡村教师校长培训资质。
为加强调训管理,解决多次反复调训的问题,从2016年8月起,我厅委托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省培统一调训工作,由该中心汇总各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和名额分配方案后,集中一次向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教育发文调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教育局和学校的负担。
截止2017年5月,共有3.27万人参加;还有3个班次计划于2017年7月开班。
2.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
我厅着力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按照《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执行各类培训计划,2016年底,我厅下发《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师资闽台联合培养工作的通知》(闽教师〔2016〕84号),要求各中心进一步提高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求省内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应依托所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由专人负责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培养中心负责人由分管校领导担任。各培养中心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影响力,遴选确定台湾合作高校,科学制订培训方案,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突出闽台合作培训特点,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参训学员经培养中心考核合格 的,颁发由省教育厅监制的结业证书。考核不合格的,向学员派出院校通报,并调减该校参训名额。参训学员享受派出学校有关海外、国内访问学者同等待遇。
截至到2016年,累计参训人数达816人,其中厦门大学228人,福建师范大学203人,工程学院212人,厦门理工173人。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1.中小学培训项目
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共安排经费4958.96万元,并按承担任务数分别拨付到各培训单位,拨付率100%。截止2017年5月,实际报销了支出3922.37万元,支出率为79.1%,具体支出如下:住宿费554.10万元,伙食费630.12万元,场地费119.86万元,讲课费1055.07万元,交通费118.24万元,资料费92.71万元,其他1352.27万元。其中,“其他”项中有1017.32万元用于资助乡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重点县师资帮扶等。因部分项目为跨跨培训方式,有部分项目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如泉州师范学院承担的特教教师(非特教专业中从事智障教学)培训班、特教校长班,乡村小学校长班因派出学校人数少、无法脱产培训,只能安排在暑期开班,导致2016的省级培训项目要到2017年9月才能完成,所以部分资金需跨继续使用。
培训经费的使用能够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与规定执行。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会计核算规范,信息完整,财务处理及时。
2.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
2016年,该项目共累计拨款962万元,其中厦门大学95万元,福建工程学院420万元,福建师范大学189万元,厦门理工学院258万元,资金到位率达100%,实际支出962万元,支出实现率达100%。
我厅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应遵循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注重效益、专款专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挪用、挤占、截留资助经费,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我厅要求各培养中心每年1月15日前向省教育厅提交培训有关工作汇报材料,并将资助经费使用情况予以报送,同时要求各培养中心所在高校要加强资助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并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项目绩效分析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在各培训单位全力配合下,顺利完成绩效评价工作。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1.选用评价指标
接到本次项目绩效自评任务后,我厅认真学习了闽财绩函〔2017〕1号文件精神,在对2015年的评价指标体系进
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并征求承担单位的意见,最后确定今年的绩效评价指标。本次设置的评价指标结合培训项目的实施方式和特点,设置了涵盖投入、过程(管理)、产出与效益三大类考评指标,基本反映出项目专业特点、绩效水平和绩效目标。自评指标体系共分一级指标3个:投入(30分)、过程(30分)、产出与效益(40分);二级指标11个,包括: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培训数量、培训质量、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三级指标25个,将评价指标全部细化到三级指标,同时给出了个性化的量化评分标准。
2.明确支出经费范围
对照“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的项目,参考省财政厅的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我厅对自评表的填写内容作出统一规定,明确要求自评表“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情况”按住宿费、伙食费、场地费、讲课费、交通费、资料费、其他等项进行填写。
3.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我厅采取先培训单位自评,再组织审核、复评,省教育厅总评价的方式,最后提出评价报告。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6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目前正按计划进度全面推进,并在培训质量、社会效益、可持续效益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2016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已经完成,取
得了良好效果。
1.培训质量进一步提升
各培训单位以规范化建设、提升培训质量为重点,严格按照《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培训质量管理。福建教育学院制订了《关于加强培训规范化制度建设的意见》,建立了“教学督导制”“检查评议制”等八项制度,组织编写《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课程指南》。
2.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
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乡村校长主力工程,对乡村教师校长开展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乡村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校治理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2016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参训教师创历届新高,重点县教育局反映送培内容和形式贴近重点县一线教师需要,送培下乡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可以“现学现用”,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既实现了名师“送培下乡”活动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又推动了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可持续效益进一步显现
在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福建教育学院能深入学员所在学校进行训后指导,邀请当地其他学校教师一同参加,实现训前训后一体化,并扩大了培训辐射面,发挥了“种子教师”的作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充分筛选、加工培训生成性资源,累计生产了1000多份文本案例资源、1.6
万G专家讲座/幼儿园活动视频资源,为培训课程选修提供了课程资源,也为扩大培训覆盖收益面提供了可能。
4.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成果显著
通过选派新办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闽台两地进行研修,学习台湾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对促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两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两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绩效分析
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设立了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2个3级指标,制定了可量化、可操作的评分细则,并依此进行绩效评价。现对22个三级基本指标得分情况进行逐一分析如下:
1.投入(30%)1.1时效情况(6%)(1)自评得分:6分。
(2)绩效分析:所有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启动。1.2项目立项(18%)1.2.1训前调研(5%)(1)自评得分: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能积极认真开展训前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1.2.2培训师资(7%)(1)自评得分:6.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在本专业有较高知名度的培训团队。
1.2.3方案论证(6%)(1)自评得分:5.4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能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开展培训方案论证工作。
1.3资金落实(6%)1.3.1资金告知情况(3%)(1)自评得分:3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在资金到位后能及时告知项目组。
1.3.2资金使用率(3%)(1)自评得分:1分。
(2)绩效分析:各培训机构在计划时间内启动培训项目,但有些项目周期长、须跨年才能完成;但也存在部分项目不及时结算的现象。
2.过程(30%)2.1业务管理(20%)2.2.1管理制度(5%)(1)自评得分: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度较健全。
2.2.2管理机构(4%)(1)自评得分:4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有专门培训管理部门,人员配备充足。
2.2.3制度执行情况(5%)(1)自评得分:4.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能认真执行培训管理制度,且培训档案资料齐全。
2.2.4保障条件(6%)(1)自评得分:5.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保障条件较好。2.3财务管理(10%)2.3.1财务制度健全性(5%)(1)自评得分:5分。
(2)绩效分析:培训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2.3.2财务管理有效性(5%)(1)自评得分:5分。
(2)绩效分析: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做好培训经费安排、使用和管理。
3产出与效益(40%)3.1培训数量(6%)
3.1.1参训人数(3%)(1)自评得分:3分。
(2)绩效分析:参训人数超计划数。3.1.2结业人数(3%)(1)自评得分:2.5分。
(2)绩效分析:大部分参训教师能顺利结业。3.2培训质量(10%)3.2.1培训针对性(5%)(1)自评得分:4.6分。
(2)绩效分析:培训方案能围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进行设计,并根据学员情况进行调整。
3.2.2培训实效性(5%)(1)自评得分:4.6分。
(2)绩效分析:培训形式能根据对象特点和内容要求,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3.3社会效益(10%)3.3.1示范引领(3%)(1)自评得分:3分。
(2)绩效分析: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我省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培训班学员经常参加各级公开课、讲座等活动,积极培育年青教师。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写入多项重要文件,在闽台两地产生
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3.3.2 均衡发展(3%)(1)自评得分:3分。
(2)绩效分析:培训名额向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参训学员积极参加送培送教活动。
3.3.3质量提升(4%)(1)自评得分:3.7分。
(2)绩效分析:学员返校后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发挥骨干作用,提升本校教学质量。
3.4 可持续效益(8%)3.4.1培训资源(4%)(1)自评得分:4分。
(2)绩效分析:各培训单位重视培训资源建设,通过实施省级培训项目,进一步丰富培训课程资源。
3.4.2培训模式(4%)(1)自评得分:4分。
(2)绩效分析:各培训单位能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探索互联网时代教师培训新模式,引入微信、app等工具,丰富培训工具,提高了培训效率。
3.5 服务对象满意度(6%)(1)自评得分:5.5分。
(2)绩效分析:综合各方面调查,总体满意率较高。综合以上三方面绩效自评结果,得分为 94.3分,项目
评价等级为优秀。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 1.培训班级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
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级管理还是以人工管理为主要手段,信息化程度较低,如签到,还是以手工签到为主,存在代签冒签问题。
2.训后跟踪指导不到位
因培训经费管理与总额等问题,致使无法开展持续性的训后跟踪指导。
3.培训机构质量管理标准还需加快制订
培训质量是体现培训机构培训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针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手段。
4.经费使用率有待提高
因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教学活动是以学年为单位,中小学教师培训只有以学年为周期,才能落实按时施训、学用一体,故培训计划安排和项目设计是按学年进行,导致现行培训通常需跨自然年安排才能完成计划任务;有些项目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需采用分阶段培训的方式,因此培训周期较长,这些都使得经费使用周期长、结算慢,导致绩效评估自评表中的经费使用率较低。
5.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工作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同台湾高校相比,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所在的省内4所高校工作热情、工作状态不如台湾高校,具体工作
不够精准细致,甚至存在个别中心充当“二传手”把工作任务进行转包的情况。二是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以及台湾个别联合培养高校,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具体需求,存在培训课程和培训需求脱节的情况。三是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学员普遍反映在台2周培训时间过于仓促,总体效果有限,难以系统学习台湾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内容。四是对省内4个培训中心的监管不够到位,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整。
四、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推进培训班级管理信息化
计划今后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培训班级管理模块,以实现培训管理到班、到人。
(二)加强训后跟踪指导
要求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微信、QQ群的现代即时通讯工具,建立训后跟踪指导机制,为参训教师返校提供实践提供即时指导咨询服务。
(三)加快制定培训机构评估标准
计划在2017年下半年,委托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师(校长)省级培训机构培训评估标准(试行)》,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促进培训机构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同时,督促培训机构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力争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创造最大的培训效益。
(四)提升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做到“一期一方案、一班一主题”。二是充分发挥各培养中心办学优势和影响力,整合校内外和省内外培训专家资源,分学科(专业)组建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以台湾知名大学、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大陆高水平大学、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为主,同时聘请行业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授课。三是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跟岗实践、企业观摩,以及随堂听课、实验室参观、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四是健全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采取学员满意度调查、专家抽查、委托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培养质量进行考核监管,实行退出机制,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承担培训工作。五是定期组织各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进行工作交流,要求各中心建立完善培训成果转化机制,将培训课程进行再加工,设立课程资源库,开发培训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拓宽师资闽台联合培养的辐射广度和深度。要求各
选派院校要支持参训学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校本研修、建立教师工作坊等方式,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能力,应用到课堂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大学习成果转化和应用。
福建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2017年6月15日
第三篇:2016年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
2016年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绩效自
评报告
根据《东方市财政局关于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运行跟踪及项目自评的通知》(东财〔2017〕264号)要求,我乡立即组织人员对2016年100万以上的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经自查,我乡项目需绩效自评的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各村道路、路灯、水利等公益性项目建设。每年年初该项经费下达后,我乡及时将该项经费拨付给15个村委会,用于基建设施建设,其中11个村均为20万元,4个村为25万元。我乡在拨付该项经费到村委会后,经村委会讨论决定用于建设急需解决的基建设施,经报乡党委审批符合使用范围后,由村委会担任业主实施项目建设,我乡负责监督,不参与和插手村委会该项经费的拨付,由村委会按照进度拨付。
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绩效总体目标为解决15个村委会基建设施建设不足问题,绩效目标受益人口为11614人,该经费绩效总体目标均已实现。该项经费的拨付解决了15个村委会基建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我乡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资金到位情况。我乡在预算安排资金绩效申报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总金额为320万,经市财政局审核后该经费为320万,该资金已全部下拨到我乡。
(二)资金使用情况。经我乡财政所统计后,该项经费共拨付320万元到15个村委会,已全部拨付到位,15个村委会的基建设施建设已全部建成完工。
(三)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我乡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发展项目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发展项目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发展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四)规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发展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
(五)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乡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发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边境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我乡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320万,在实现绩效目标过程中未超出上级拨付的专项建设资金。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完成质量
在施工队进村施工后,我乡以驻村领导和村“两委”干部为工程验收小组成员,不定期对该项工程进行检查跟踪,并征求村民意见及时反馈给施工队要求对其整改,经我乡验收小组验收后该项目质量合格。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该项资金的拨付改善了15个村的基础性设施,解决了多个村委会出行难、饮水难、路灯少等多方面的问题,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我乡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够广。一是农村建设加快,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增加,对需要的资金也进一步加大。二是资金建设能力有限,不能覆盖整个村庄的建设和选择多项措施建设,减少了整个村庄建设的多样性。
(二)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六、下一步加强管理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通过乡政府对各村急需的项目建设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各村急需项目的重要性,达到资金能合理利用,妥善解决各村的民生项目。
天安乡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31日
第四篇: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市州、扩权县主管部门自评提纲)
说明:请按照自评提纲格式,结合《省财政厅关于开展
2012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川财预〔2012〕61号)的有关要求,以及附件
4《**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进行自评。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1、简要介绍该项目实施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说明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在该项目管理中的职能。
3、项目立项、资金申报的依据。
4、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
5、资金分配的原则及考虑因素,资金分配结果。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包括目标的量化、细化情况 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
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
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说明项目绩效自评采用的组织实施步骤及方法。
二、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说明项目资金申报、批复及预算调整等程序的相关情况。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可用表格形式反映)
1、资金计划。
在说明该项目全省资金计划的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分别说明各类资金计划情况,包括中央、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项目单位配套、其他渠道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
2、资金到位。
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全省资金到位情况。在此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统计各类资金到位情况,包括中央、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项目单位配套及其他渠道资金等。将资金到位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比对,并重点围绕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性及配套资金筹措能力等进行评价,对未到位或到位不及时的情况作出分析说明。
3、资金使用。
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全省资金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统计资金支出情况,并对资
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及有效性进行重点分析,包括资金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支付进度、支付依据等是否合规合法、是否与预算相符,并对自评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总体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账务处理是否及时,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结合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办法,重点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分析说明。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二)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制度建设情况;结合项目特点,总体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制度等情况。
(三)项目监管情况。
说明项目主管部门为加强项目管理所采取的监管手段、监管程序、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及实现的效果等。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一)目标完成任务量
对照项目计划完成目标,对截止评价时点的任务量完成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如未完成目标任务,应分析说明原因。
(二)目标完成质量
对照预定绩效目标,评价项目完成质量。如未完成质量目标,应分析说明原因。
(三)目标完成进度
对照预定计划进度说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如未完成进度目标,应分析说明原因。
五、项目效果情况
对照预定绩效目标,结合《指标表》中该项目效果指标,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各类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如项目功能实现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政治效益、运行保障效果、受益群体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结合项目自身特点、评价重点及管理办法等要求,围绕项目决
策、项目管理、目标完成、项目效果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评情况,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
(三)相关建议
针对项目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完善的意见及有关政策性建议。
第五篇: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琼府办〔2015〕81号)和《关于印发<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琼环防字〔2015〕5号)的要求,我区2016年淘汰黄标车任务为873辆。该项目为专项业务类,主要工作是完成2016开发区淘汰黄标车任务,并向申请补贴资金的黄标车车主发放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及奖励资金以及向2015已申请补贴资金的车主发放奖励资金。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该项目预期总目标:2016年底全面完成开发区873辆黄标车淘汰任务。
阶段性目标:按时完成每一辆提前淘汰黄标车认定和补贴资金审批发放工作。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本省级财政拨款319万元。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与财政厅《关于统筹使用黄标车提前淘汰财政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的函》(浦环函〔1819〕号)文件要求,结转2015年省级财政拨款328万元以及洋浦财政配套资金807.75万元,共计1454.75万元。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该项目针对每一辆黄标车补贴及奖励的支出,均需经过车辆认定和资金申领两个步骤,经过公安、经发、财政、环保等多部门联合审批,最后环保局向国库支付局提交支付申请,国库支付局通过银行向车主支付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
2016共发放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资金591000元,奖励资金282000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关于印发<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琼环防字〔2015〕5号)文件规定,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1.提出申请。申请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受委托人,到洋浦环保部门在公安局办证中心设立的服务点领取并填报《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认定申报表》。
2.认定和通知。洋浦环保、财政、公安、商务部门对车辆车型和补贴标准进行认定。经认定符合领取补贴条件的,通知机动车所有人依法办理机动车回收拆解和车辆注销手续。
3.获取证明。机动车所有人将黄标车交售给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由该企业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到公安车管部门验证车辆办理注销登记后,将出具的《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和公安车管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书》交给机动车所有人。
4.申请补贴。机动车所有人或者受委托人,到洋浦政务中心经发局设立的服务点领取《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资金申报表》,提交《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申请材料,经初审通过后流转环保、财政部门审批。
5.支付补贴。商务、环保和财政部门完成审批后,环保部门填写支付申请,财政部门通过转帐的方式及时将补贴发放给机动车所有人。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针对洋浦873辆黄标车淘汰任务,按照海南省《关于切实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制定颁布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关于提前淘汰黄标车的通告》等文件。借助洋浦电视台、开发区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淘汰政策。因琼E黄标车机动车所有人大部分不在洋浦本地,为了鼓励机提前淘汰,2016年12月在海口设立办事处,开展受理淘汰工作。多措并举,鼓励黄标车机动车所有人积极参与提前淘汰,领取补贴和奖励资金。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为确保完成我区黄标车淘汰任务,洋浦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局会同洋浦财政局、洋浦经济发展局和洋浦公安局共同开展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工作,制定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关于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的通告》包含了认定补贴、奖励流程及补贴奖励标准等,并向社会公告。
符合海南省规定的“黄标车”范围,且车牌号为琼E的车辆,到洋浦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领取并填报《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认定申请表》。
1.认定程序
(1)环保部门(环保局)认定:是否属于黄标车。
(2)公安部门(公安局)认定:a.车辆类型b.是否为海南省注册登记且车牌号为琼E的机动车c.是否属于当及之前达到强制报废的车辆d.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e.是否属于自然原因、交通事故等导致直接报废的车辆。
(3)财政部门(财政局)认定:是否属于财政供养单位的车辆。(4)商务部门(经发局)认定:是否享受国家老旧车报废更新 政策补贴。(5)环保部门(环保局)认定:是否符合领取提前淘汰财政补 贴的条件。
通知:认定符合领取补贴标准的,通知机动车所有人依法办理机动车回收拆解和车辆注销手续。
获取证明:机动车所有人将黄标车交售给海南兴业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回收,由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将《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和公安车管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书》交给机动车所有人。
2.申报程序
已经获取《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和《机动车注销证明书》,到洋浦政务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局服务窗口领取并填报《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补贴资金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个人:《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及《机动车注销证明》原件、机动车登记证书复印件、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车主书面委托书原件及复印件、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与机动车所有人同名的个人银行储蓄存折复印件; 单 位:《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及《机动车注销证明 》原件、机动车登记证书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和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车辆注册单位书面委托书原件及复印件、代办人身份原件及复印件、与车辆注册单位同名的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和帐号复印件。
审核材料:(1)经发局(初审):确定车辆及车型;(2)安监环保局(复核):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补贴条件;(3)财政局(最终核定):是否符合补贴条件。
审批符合补贴和奖励条件后,环保部门填写支付申请,财政部门通过转帐的方式及时将补贴发放给机动车所有人。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项目支出主要是对提出申请的提前淘汰黄标车机动车所有人给予资金补贴和奖励,包含了2016的淘汰任务的补贴和奖励资金、2015已领取补贴的补发奖励资金。所支出资金严格按照《海南省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海南省高污染排放机动车提前淘汰财政补贴和奖励标准执行。完成2016年洋浦淘汰黄标车任务支出873000元。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1)项目的实施进度
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洋浦淘汰黄标车任务。(2)项目完成质量
2016洋浦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的101.03%,但其中仅有少部分车主申请补贴和奖励资金。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机动车特别是黄标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多集中在低空层面,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是形成的二次污染物(PM2.5、臭氧、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是造成灰霾现象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特别是加快淘汰黄标车,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民生举措。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2016洋浦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的101.03%,其中仅有少部分车主申请补贴和奖励资金,支出873000元。主要的原因一是大部分琼E机动车所有人不在洋浦区域,分布于海南各个市县;二是部分琼E机动车原注册公司已注销或吊销,但车辆未过户给现实际使用人,存在物权不明确的特殊情况,不符合现行的淘汰补贴政策。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过测评,项目运作完成了2016洋浦淘汰黄标车任务,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保障洋浦环境空气质量不下降。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本项目综合得分86分。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实施提前淘汰黄标车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了机动车所有人主动将黄标车淘汰,减少机动车空气污染。但因历史原因,曾有部分公司在洋浦注册,公司车辆登记琼E车牌,目前这些公司的登记注册状态分为注销和吊销两种,且绝大部分为吊销状态,但车辆未过户给现实际使用人,此种情况车辆实际所有人是否拥有合法产权无法界定,因此无法通过车辆过户进行补贴淘汰,如过户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建议进一步探索完善此类黄标车淘汰程序,在减少机动车大气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