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高中教育职教论坛发言材料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自1982年建校,其前身是紫阳县农业职业中学,1993年改名为紫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址在紫阳县蒿坪镇。进入新时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紫阳县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的春天。紫阳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资三千万元在县城建立新校区。2008年6月学校更名为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1年8月正式启用的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位于紫阳县城关镇,前临瀛湖风景区,后依巴山逶迤峰。毗邻210省道和包茂高速紫阳高客站,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校区占地55亩,建筑面积22000余平米,可容纳1500余名学生就读及进行“人人技能、就业再就业、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短期培训。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现有教职工42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二分之一以上,学历达标率百分之九十。学校主要开设有信息技术类、应用电子类和农学类专业。有1个茶叶实训基地,5个企业实训基地。学校成为本省为农服务示范校、市级职教先进集体,在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校职高长班及联合办学在校生1252余人,每年各级各类培训在1200人次左右。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秉承“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的培养目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新途径,基本形成“长短(班)结合,招生、办学、就业一条龙服务”的办学模式。自1982年建校以来,我校已向当地和东南沿海企业输送3000余名中等技术型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制定了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操作性强的年度计划;定期有计划的开展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工作,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和熟悉教育教学工作。
2、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使学校迁建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近几年中、省、市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在县委县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得到了中省灾后重建项目2000万元资金的支持,职教中心顺利的由蒿坪镇迁往县城,实现了几代职教人的梦想。同时我们也争取到了32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望于今年底在新校区
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这些工程的完成并投入使用将从根本上改变我校办学条件,必将为紫阳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3、狠抓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我们制定了教职工考勤、教学常规管理与评估、班主任管理与评估、财务管理、学生管理规定及年度职务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规范了师生的行为,为维护正常稳定的办学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职校学生基础差,表现差,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改革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力求学生天天有进步,年年有发展,毕业后能较好的适应社会工作需要,我们的做法是:降低文化基础课的难度,加大个人素质训练内容,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力争让每一名学生能学有所长,通过调整,本校各专业各年级的专业课和素质课占总课时的70%以上。强化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注重学生技能训练,体现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技能上作文章。首先是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技能课程比重,不断
拓展专业课程内容,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具体技能要求;其次,尽力筹集资金,添置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实训室的开出率、使用率;抓住机遇我们建成了40余亩的精品茶园,并于县茶叶研究所、盘龙茶厂、和平茶厂等企业开展合作使这些企业成为我们的教学实习基地,满足了我们的教学实习的需求。第三,大胆创新,为配合社会实践活动调整了教学时间,既保证了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又保证了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在第六届市技能大赛上,我们参加了四个项目的竞赛,获得了两个三等奖,有了零的突破。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每学期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讨,组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深入到课堂,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一大批的年轻教师,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主要做法是:由于专业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边教边学,为使他们尽快能适应专业课的教学,必须加大培养力度,一方面采用“送出去”,抓住一切培训学习的机会送这些教师到省内外高校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校本教研,对年轻教师首先是从教学常规的培训开始,我们对近几年调入和新分配的教师采用老带新、下达学习任务与目标定时检查评估、上汇报课等方法培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三,对每个教师下达了学期发展目标,从教学常规规范化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再到技能实训、学生动
手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通过听汇报课、公开课、公开评课、撰写论文等方法推动这些目标的实现,几年来取得较好的效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师会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专业课教师大都会制作、使用课件授课,学生动手能力大大得到加强,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同。
4、与企业合作,成功的实施了社会实践活动。为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完成学业,我们于二O一O年六月至十月组织全校学生200多人到江苏昆山宏志电子企业进行了四个半月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使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学生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获得了一百多万的收入,同时我们还与富士康、苏州华硕电脑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合作关系,为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物质保证,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的好评。
5、努力搞好招生安置工作。通过与四川、西安等地职业学校联办和校本部招生等办法完成了年度招生计划;通过认真考察,全面实施订单培养,保证就业,学校在深圳、苏州设有就业办事处,与昆山富士康、苏州华硕电脑,大志电脑,上海比亚迪等大型公司企业签订了定单培养协议书,学生入学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就业环境好,工作轻松,安全有保障,2009年、2010年毕业生在公司就业、包吃包住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最高可达4000多元。得到了
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和用人企业的较高评价。
6、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短训工作。近几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人人技能工程培训、就业培训及涉农服务类的短期培训。主要做法是:一是联合各中学,开展人人技能培训,我们在毛坝中学、高桥中学、蒿坪、双安、瓦庙、焕古、东木等十几个乡镇中学开展了针对初高中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二是积极与县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农业局、茶叶局等部门合作,大力开展茶叶、畜牧等涉农产业方面的培训,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由于学校办在蒿坪,办学条件极差,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长期处于“学生招多了撑死,招少了饿死”的恶性局面,办学举步维艰,即使这样学校一班人不放弃不等待,总是积极争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获得了这些可喜成绩。
第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是学校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紫阳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灾,财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为支持职教事业的发展,在项目安排、资金调配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倾斜和政策上的支持;省市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在方方面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才有了学校今天的发展。
第二,学校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以干克难,探索创新的精神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尽管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办学艰难依然如故的坚守了三十多年,终于迎来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因此我们把团结奋斗、以干克难、求实创新的精神归纳为 “黄家山精神”。
第三,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稳定发展的组织保证。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注重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的吸纳消化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使学校的管理卓有成效而富有活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合作是学校发展的源泉。职业教育注定了必须是开放式的教育,无论是招生、实习、就业或者是开展短期培训都必须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开展合作,我们深知合作的重要,学校认真开展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校合作及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拓展了渠道。
三、今后学校的努力方向
1、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学校发展制度化。
2、敦促政府整合县域职教资源,充分发挥职教资源规模和质量效益,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把我校建设成为安康市电子技术专业实训中心。
4、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质量立校,管理兴校”。
5、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争取三年内在校长班学生数达到1200人左右;每年各级各类培训在2000人次以上。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学习型学校,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为把以上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确立了近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力求在一年时间内基本完成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指标要求,市级联评结果达到优秀等次;努力争取用三年时间创省级重点职教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二篇:教育论坛发言材料
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材料
朱集镇三间堂小学校长——徐培杰
各位领导、校长 下午好:
一、听了陶老师的报告有感
聆听了陶继新先生的精彩报告。首先打动我的就是陶老师那渊博的学识,谦逊的人格、博大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听陶老师的报告真正是精神享受。陶老师从
一、思想引领教育行动,二、文化成为发展源泉,三、智慧成就非凡事业,四、和谐构筑人文环境,五、个性打造学校品牌,六、奋争抵达特殊境界六个方面以生动丰富的案例和图片,给我们介绍了36位名校长的治校之道,可以说是感受颇深、收获颇丰。陶老师开始就以思想引领教育行动为题,讲了一所学校发展的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校长的思想水平,一个富有思想的校长,可以使一所前途无望的学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而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则可以将一所原本很好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不管如何兢兢业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在列举的各位名校长中,有思想厚重的孙先亮校长。以构建“责任、卓越、大气”的学校文化,而知名的张彤校长。以“崇真尚本,追求进步”为办学理念的张彤校长。王崧舟校的“新成功教育。李克兴校长的二十五字教育观爱心即教育、态度即能力、活动即成长、习惯即成绩、兴趣即动力更是对我启示很大。倡导“厚德做人 博学做事”,在做事中体现做人的黄敏校长。
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名校长对于国学经典运用的熟练程度,如研读儒家文化的朱闩根校长,他的师德十条都是引用论语或道德经中的名言。来教育引导学生,如要求学生宽 容:就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 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半部《论语》治学校的张斌利校长,张斌利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但是近年来却引来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为什么会有这一奇观呢?张斌利校长讲的 一句话就是学校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得益于论语。他说读《论语》能领悟教育真谛,读《论语》能优化生命质量,读《论语》能探求治校之道等。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有点这样的文化底蕴,说话是不至于去搜肠刮肚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啊,向陶老师学习学习。
让我感触最深启示最多还是把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小学创办成全国名校的杨瑞清校长,他宁愿舍弃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心朴在农村,扎根农村。做为一名行知人在教学中和教育管理实践中把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总结了“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对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理念行知人总结了“做人是最根本的教育”。在杨校长的带领下他们植根乡土学校,努力践行着:小学校、大教育;小学校、大文化;小学校、大事业的理念。让农村儿童享受优质教育。
听了陶老师的的报告,对我讲可以说是一次震憾,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说我们暂时没有象名校长那样把学校搞得那么好,但我们会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校长,让我们的乡村教师,学会爱,爱教育事业,爱我的学生。“让每位农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为所有乡村老师创造优质生活”,我们要努力向这些名校长学习,用读书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扎根农村,立足本职,放眼世界,勤学习,多思考,好好工作。
二、谈一下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点做法
走创新之路 办优优教育
几年来在市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镇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辛俊魁助理,辛助理到任后第一天就到我们三间堂小学与校长们交流谈心,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帮我们定目标、定规划给我们打气鼓劲,还经常深入课堂指导工作,在辛助理带动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居弱图强,齐心协力,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提高,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成就优质教师”为先导、“打造优质课堂”为载体,“构建优质校园”为渠道,“培养优质学生”为目标的符合农村小学发展的创新之路——办农村小学的优质教育。
(一)、“优质教育”的诠释
“优质教育”是指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康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的教育。无论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优质教育一定是能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并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校园里的生活充满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人被忽视和被遗弃,处处皆教育。
(二)、优质教育遵循理念
理念——创办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最优质的教育。目标——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办学方向——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教育与发展。
四种途径——成就优质教师、打造优质课堂(我是课堂小主人)、构建优质校园、培养优质学生、(三)、成就优质的教师
要使育人者优质首先应让育人者从内心身处爱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把职业当做事业的工作热情,有一种衣带见宽终不悔的工作激情。首先要唤醒和启迪育人者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人生最大幸福的高尚幸福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 一,要确保全体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以及健康生命的可持续性;第二,学校领导要以自身高尚人格、优良作风和人性化的管理,为教职工提供和营造心情愉悦的条件与环境;第三,能为每个育人者搭建展示其智慧才华的舞台,开阔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使人人都能体验自身价值。
1、培养教师工作激情为前提
力所能及为老师们的生活、学习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如新分配教师到校报到之前,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千方百计为教师创设最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减少青年教师的思家之情。在青年教师的工作过程中关心个人问题(教研室安排专人负责新分配教师的婚姻问题)、经常谈心交流、有问题及时解决。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使青年 3 教师在学校有幸福感,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静下心来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2、为老师们的发展搭建各种平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名老师同样也应该有自已的雄心壮志,走出乐陵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师。这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好高骛远,只要有付出就肯定有回报。三年来,为给老师们搭建学习发展的平台,我们不怕花钱、力所能及给老师们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到现在为止我们教师已到:济南、潍坊、泰安、青岛、济宁、博兴、淄川、东营、沧州及德州市内各县区等多处学校学习交流。达百人次。并多次争取市级优质课的决赛在我校举行,多次请外校教师到我校交流上课,请市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齐鲁名校长李升勇、德州市教研室孙敬东主任到校指导工作,本校也多次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
3、扎实推进教师基本功提高的工程
学校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的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上下功夫。引导教师多练字、规范写字,每天写粉笔字最少20个,多次组织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教师书法比赛。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天读书一小时。为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的自我发展与成长,2010年至今,我校共推荐六名青年语文教师先后加入到乐陵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教师读书会”中,为三间堂小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辛助理讲的一名话让我记忆优心,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就象农业而不是工业,孩子的培养需要老师们的辛勤培育、精心浇灌、施肥等才能成才,关健是给它一个适合于他们的环境。)
(四)、打造高效的优质课堂以“我是课堂小主人”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建生动、活泼、富有活动力的课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思维,是我校积极探索的方向。在乐陵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2010年开始进行的“语文同步拓展阅 读”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深入研究,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课堂小主人”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以“过关斩将”的课堂模式,通过灵活多变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统的课堂变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在课堂小主人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各学科中得到初步运用,同时又创设了故事课、读书交流课、作文自评课、新闻综述课等课型,每学期学校都搞一些如经典诵读比赛、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我想信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肯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五、构建优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愉悦的学习环境
1、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独有的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利用农村学校土地面积广,种植花草树木种类多这一优势,要求老师们经常带学生深入到实践园中去劳动,并观察各种花草树木的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劳动实践定期写观察日记。同时,整理相关资料让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发挥作用,让树木、花草、房屋、土地说话,赋予它们以文化内涵。如树木可以从种类、名称、俗名、生长特性、种殖方式等多方面加以讲解,成为一种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资源,让学生去记住、去了解、去探索。
(2)收集已过时的、而在以前具有实实在在用处的,并在人类劳动史上曾起到不可磨灭作用的农具,如石碾子、碌碡、石砘子、木耧、水车、木车轮、木车盘、木犁等,也让它们走进学校,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发展演化过程,感受劳动者劳作的艰辛,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历行节俭、反对浪费)。
(3)农村教师都有自己独特、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如有的老师会嫁接果树、种植蔬菜、养殖动物、还有老师会一些民间的艺术等等,5 这都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内的花草树木的修剪与嫁接,都是在我们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来动手操作的,我们要求学生把整个过程写下来、讲出来。让这些花草树木成为学校的纪念碑,走出校门后多年的学生都会挂念母校、想念着母校的一草一木。
2、狠抓学生“四姿”习惯的养成
我们狠抓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四姿”即坐姿、写姿、握姿、读姿。倡导学生“姿势不端不写字,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养成。学校每天都拿出20分钟的写字时间,教师专门指导,同时为促进学生的练字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必组织一次由全体学生参加的写字比赛、作文比赛,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把一、二等奖作品装定成册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分发到各学班,同时在每学期的学校的校报上大肆宣传表扬。同时对成绩较好的该班课任老师给以表扬奖励。
3、用爱心抚平留守儿童内心的创伤
我校留守儿童达在校学生的75%,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例如有的孩子,平时的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很差,甚至在上学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学相邀一起出去打牌、玩耍,家人以为在校读书,学校以为生病在家,影响非常恶劣。找到他爷爷和奶奶协调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说:“教育孩子我们也不懂,我们给他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全靠老师帮忙教育。”对此我们有何话可说呢。
我们针对留守儿童较多问题,要求老师们要当好他们的爱心妈妈或爸爸。孩子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我们努力把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温馨乐园,老师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当心理失落时有老师的关心与痛爱,当感到孤独时有同学们友好的呼唤与帮助。让他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能得到全面的教育茁壮、健康地成长。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站,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家。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留守儿童各种活动制度、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6 亲情电话、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网络、留守之家等关于留守儿童方面的各种活动室。建立对贫困留守儿童资助制度,让他们每两周能与外面的父母视频交流一次,以缓解他们思念父母的心情,从而能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4、上学、放学,门口礼仪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我们的每处小学在上学、放学时,学生都会根据自已的回家方向自动排成两队,规范有序,几年来在学校上、下学时没有出现一起因拥挤而出现的碰伤事故,得到周围群众的好评。
5、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硬化了校园内学生活动的场地,2012年4月刘局长到了我们三间堂小学,看到操场上高低不平,暴土扬场,学生活动后一身土,刘局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排板整修操场。在刘局长大力支持下,中心小学建起三百米炉渣跑道,硬化两个篮球场地,为乡镇小学之首。眼睛保健操、古诗韵律操、周一升旗、故事大王比赛、小主持人评选、校内广播、各种健身活动、已有序开展。本学期争取在体育活动方面班班有特色,有的班以顽踢健子、有的班呼啦圈、有的班顽仍沙包等。同时在器乐方面争取每个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教会学生一种或多种乐器。让学生在我们学校得到全面的发展。
7、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构建“书香校园”。
为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打造书香校园,我们根据市教研室的指导和要求,组织了部分语文骨干教师,精心编制了《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教材》、《经典诵读》等校本教材各一套。规定了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应读书的篇目。上学年又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新购置图书近6万余元,从上学期开始,我校每周必上一节读书交流课、故事课、新闻综述课等,以促进学生阅读、表达的有效性。
三、以后的设想
我认为:创新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能以长期生存的需要,我们学校正在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发展之路,过程中有坎坷、有挫 折是在所难免的,虽然我们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尽仁意的地方,我认为可贵的是,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特别是让我感动的是陶老师在做了两天的报告后不辞辛苦,到我们三间堂小学进行把脉指导。在肯定我们成绩的同时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想信在陶老师的引领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三间堂小学全体教职工一定会持之一恒、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真正实现全面育人,育优质人才,“办农村小学最优质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
由于本人知识浅薄、思路狭窄工作过程中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职教论坛》杂志社征稿启事
《职教论坛》杂志社征稿启事
刊名:职教论坛
英文刊名:Vocational&TechnicalEducationForum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周期:旬刊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1-7518
CN:36-1078/G4
邮发代号:44-77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职教论坛
创刊时间:1985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复合影响因子:0.350
综合影响因子:0.278
【发表吧】——最权威、最专业、最诚信的论文发表平台
本刊辟有“名家视野”、“特稿”、“理论经纬”、“高职研究”、“教坛视点”、“教研理论”、“教改新浪”、“百家论苑”、“海外纵览”、“名校巡礼”等20余个栏目。通过《论坛》,既可以了解我国职教的今日热点、高层动态和理论走向,又可知晓职教风采、职教人物和各地快讯。
职教论坛》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可使作者投搞有规可循,特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一、稿件应有创新内容,应观点明确、资料准确、结构严谨、表述清楚、文字简明;本刊特别欢迎原创性学术论文,严禁抄袭剽窃作假,作者文责自负。
二、单篇稿件全文不少于5000字。本刊在不影响文章主要观点表述的前提下,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删改,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说明。
三、来稿内容依次为:
(一)题目: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不含副标题)。
(二)作者姓名:宜署真名。
(三)摘要:300字以内,以第三人称对全文进行准确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勿用“本文”、“笔者”等主语。
(四)关键词:3—7个,应选择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术语。
(五)基金或课题项目:注明基金或课题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
(六)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七)正文:包括引言、相关研究述评、研究主体、结论;文中标题序号依级别为:
一、(一)、1、(1)。
(八)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采用顺序编码制,将阿拉伯数字置于圆圈内,如:①,用上角标在文中标引,注释内容按顺序置
于文后。
(九)参考文献:务必核对准确并注明详细出处,未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文括号内,如[1],用上角标标明,参考文献内容按顺序置于文后。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1.M——专著、C一论文集、书写格式为:序号.著者.书名[M](或[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J——期刊文章: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题目[J].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3.[N]——报纸: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题目[M].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OL——联机网络文献,书写格式为:作者.题目[OL].年 ̄月 ̄日,网址网页。
5.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
6.对于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四、文中插图与表格要清晰、整齐,用序号标明,并命名图题和标题。插图应使用电脑绘制,勿用网络下载或扫描的图表。
五、来稿交已排成电子版的文档,统一使用word格式保存。
七、在稿件后注明作者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
第四篇:聊城市第四届高中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聊城市第四届高中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改革体制
创新理念
激发活力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茌平一中
马洪明
8月21日我市的高中素质教育现场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聊城一中的诸多作法给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会后茌平一中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聊城一中的先进经验。我们深为聊城一中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感动。聊城一中创新办学理念,全体教师“不仅对学生的阶段发展负责,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思想深刻地感染了我校广大教师。聊城一中的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按照工作实绩聘任职级,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优劳优酬的内部管理机制对我校教师触动颇深。聊城一中构建的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以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研究课三大板块为支柱的课程体系为我校课程改革带来了启迪。聊城一中推行的语文二二二制课型、英语一二三制课型、体育自主选课制度等,增强了我们深化课堂教学的信心。聊城一中大力实施的“低重心运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聊城一中的自主教育方式,为我校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拓展了路子。
9月10日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学管理干部又来到聊城一中学习经验。参观学习后学校专门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就所见所感,畅所欲言。班子成员深入地思考并讨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聊城一中的领导能想到并能推行有效的管理体制,为什么基本相同的作法在聊城一中就能见效、就能出成果呢?我们与聊城一中差在哪里?又是怎样差下 来的呢?为此大家一条条地分析了我们与聊城一中的差距,查摆问题,并初步找出了学习聊城一中的结合点、切入点。大家一致认识到聊城一中的成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改革必须敢于突破传统的或保守思想的束缚,动真的、干实的;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要有新体制,要靠体制激发活力;要努力改进对教职工的考核办法,用考核引领学校改革,用改革深化考核,改革要与职工利益挂钩;要突出研究学生学情,突出人文关怀;要改变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近几年茌平一中也在不断探索学校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有的改革还不到位,有的改革贯彻不力,有的想到还未做到,有的意识到该办但至今还未办,有的领域还未曾涉及。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干部队伍日的整体管理水平还不高,创新意识还不强;骨干教师数量不足,传帮带任务艰巨;一部分老教师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高;有的青年老师不太安心教学工作;不少老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明显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明显不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现实;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课改的成效还不显著;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管理和教学的难度加大;学校硬件建设还不能充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等。这些是一中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必须靠改革、创新、发展来克服和解决。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决心以学习聊城一中为契机,激发活力和动力,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下去。1.学习聊城一中模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当前茌平一中有两个校区,教职工470人,教学班120多个,规模大,管理难度大。为此我们将继续完善中层干部的竞岗制度。今后我们要把重点转移到中层以上干部的再学习、再提高上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考核,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要健全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制度,引导学校广大干部带头多读书、多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借鉴聊城一中的考核办法,正在修订和完善考核制度,量化教职工工作业绩,为全员聘任创设必要的条件。在今年的中高级教师职务评审中我们突出业绩量化,不少老师说“评上评不上,自己心里就亮堂”。今后还要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做好跟踪管理、走动服务的诸项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要防堵管理领域的“真空”,探索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让管理出质量、出效益;要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我将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深入一线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树立正气,营造风气,用热心、诚心、关心保障教职工的利益,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
2007年暑假东西校区实行了人事改革,从管理层次到全体教职工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下一步学校将出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举措,核心是进一步强化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年级组负责制,建立健全质量考核与监控机制,把体制改革深入到每一岗位和每一位教职工。
2.借鉴聊城一中的作法,下大气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06年 3月学校主要领导干部两下河北衡水中学,4月结合学校出台了《茌平一中课堂教学改革试行意见》,精简了各学科课时、学科课时划分出讲授课时和测试课时,安排小测试、大测试、自助作业,要求各学科建立起听课记录、学案、反思试卷等,规定了课堂教学中要继续落实“三动”“五字方针” 又提出了“两个五分钟”“五主五让”等要求和原则,一年多来不少备课组一直在认真落实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当高
一、高二两年级效果最为明显。但改革还不平衡,有的备课组强调学科特点改革的进程还慢,有的教师理想观念还滞后,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改革的步子还迈不开。本学期我们要求各年级组要克服阻力,不折不扣地去落实课改要求,并把检查督促课改的落实作为年级工作的重点,当前突出要抓好一周一次的集备,抓好每周的测试试题准备和批阅、考试后的反思。
课改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效率,其关键是改变“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大力鼓励老师们尝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思议习、整体优化”的思路,完善目标导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学习法、层次教学法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更多的学生,努力降低难度,降低教学、训练、测试等方面的重心,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提高复习课和讲评课的质量。目前复习课、讲评课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主打课型,其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复习教学的成败。我们提出复习课教学力求把握“五个三”:一是掌握“三度”(深度、广度、密度),二是突出“三性”(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三是关注“三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科),四是找准“三易”(易混、易错、易忽视的问题),五是做到“三准”(练习准、讲解准、改进措施准)。讲评课坚决防止和反对简单对答案、发答案的低级作法。注意问题归类、方法归类、知识归类、规律归类,作好补偿、反馈、纠正、提高,在管用、有效上下功夫。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开展听评课活动,督促督促老师落实要求。
改进课程评价机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起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上提出“三评”即:课前预评、课上测评、课后补评。课前预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实际,及早发现问题,预测可能有困难的学生,有重点地加强课内辅导。课上测评,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应,通过重点抽样、随机抽样等迅速了解学情,适时指导,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课上慢生提问,中生补充,优生讲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反馈给老师。课后补评,通过分析学情,对少数未达标的学生由优生帮助他找出错因,改变题型或数据再练再评。教师及时检查督促,在需要的时候个别辅导。老师们都意识到“三评”细化了学生学习过程,减少了学生前进的阻力,鼓起了学生向上的勇气,必须有坚持好,运用好。
抓好常规教学环节的落实。聊城一中的低重心运行、教学案一体化、常规教研等能够开花结果,就是他们看准了的就办、办就办出效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既有定性的规定,也有定量的规定,责任具体,奖罚分明,日常管理 与个人利益挂钩。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借鉴。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虽是老声,但要常谈,常规管理常抓常出新,常抓常有效。抓常规不是难在制定措施上,而是难在如何去落实措施和保证措施见效上。长期以来一部分干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平时懒得做过细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最后一锤子买卖。素质教育现场后我们严格要求各部门把抓常规当作头等大事,把部门常规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还细化了常规教学要求,本着“高站位决策,低起点运行,精细化管理,走动式服务”的原则,将备、讲、批、辅、考各环节的督查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责任告知、戒免、追究制度。用制度管常规,靠责任强落实。今后还要向聊城一中那样进一步强化年级组负责制,让年级组真正成为教学组织的实体。
建立高标准学生阅览室。目前高中学校老师读书少、学生少书读,急功近利,只读教材、教辅。这种状态不仅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不利新课程要求的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养、探究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标准化的考试方法和数理化的教学方式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新课程要求高中学生掌握3300-3500个英语单词,也使得英语阅读显得更为紧迫。理化生、政史地、基本能力等离不开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积累。由于科技综合楼建设工程大,我校的学生阅读课被迫停上,我们要将尽快在东西校建立起高标准的阅览室,保障学生每周不少于两节阅读课。同时加强对学生阅读课管理,做到有课必读、有读必写、有写必收、有收必评,克服无序阅读和盲目阅读,强化阅读效果。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近三年来茌平一中每年新分教师七八十人,众多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青年老师教学基本素质不高,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领会不够,管理学生的经验不多,这都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意识到一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锻造出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我们认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准确分析青年教师状况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扎实有效的培训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学校一是鼓励青年教师挑重担,大胆重用和提拔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二是学校要求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三是学校常抓不懈青年教师基本功测试、汇报课活动、讲课比赛、教学常规学习等,学校规定参加工作三年以内的教师必须参加业务学习,不参加者不能转正、定级、晋职。本学期学校还出台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导师制度,让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子,奖励成绩突出的师徒。总之经过三五年努力力求使骨干教师年轻化,青年教师骨干化。
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七鲜明的主题。我们在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如何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形势下,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问题。我们意识到首先要解放思想,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其次要统筹兼顾长远与短期、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管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等关系;重要的是加快培养教学骨干,巩固我校优势学科,培植新的高考增长点,促进高考各科类和课程标准规定的 各门功课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为一中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
教育管理的实践和聊城一中经验告诉我们管理就是创新,就是在不断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认为学校发展应抓住三个关键:
1.创新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理念,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服务的。当前迫切地是要改变过于呆板的教育方法;其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创新管理理念。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管理至关重要,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一是硬实力,一是软实力,缺一不可。
领导就是服务,态度决定高度。面对发展的机遇和改革的挑战,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勤勉工作,积极进取,才能开创新的局面。茌平一中领导班子将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将不懈努力,2008年高考奋斗目标是要实现本科上线542人。用下面两句与各位共勉:
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育教学管理论坛发言1
教育教学管理论坛发言稿
暑假期间,我一直坚持学习,读了一 些教育名家的教育著作和教育随笔,感悟很多。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其中感悟最深的几点:
第一,当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教育随笔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欣赏这样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我反复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一直感动于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想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应该很难,三天五天也许可以,但一生坚持却不容易。我不是一个太乐观的教育者,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和我们朝夕相处,他们每天都会受到我们教育者的影响,如果作为教育者都能每天做到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受到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一定不再是拒我们于千里之外,而是愿意和我们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第二,朱永新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在课堂上始终要求自己的学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理由也会有一大堆:因为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落后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了朱永新教授的这一观点,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为什么没有给自己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呢?一个大大落后于这个时代的教师怎么会教出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学生呢?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了我一个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只好很惭愧地面对这个学生。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让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陈旧和匮乏,也很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果不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势必会被这个知识社会所淘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会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从而能够带领自己的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