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
于 瑾 江汉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最终实现从“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到“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将取决于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文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实践证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一、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HSE工作
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企业领导对HSE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承诺上,还应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定期主持召开HSE例会,签发HSE文件,组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为HSE管理方案的落实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HSE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实施。怎样才能获得这种HSE文化呢?
1.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
可采取以下方式:在企业内部广播站、电视台定期或不定期地播放HSE新闻,包括管理体系的实施进度、工作动态、典型事例等;编制HSE月度信息公报,利用简报向全体员工公布不安全行为、状况、事故隐患、员工反馈意见等;在工作场所树立HSE标志牌,标明有关HSE的方针、目标、制度、规定等;组织开展HSE问卷调查,针对员工对HSE的理解程度、对本岗位HSE职责的熟悉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开展HSE宣传周,宣传体系建立的意义以及体系的要素、模式和有关要求等;组织HSE知识竞赛,宣传HSE基础知识。
2.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
首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集团公司、企业有关HSE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领导承诺、职责、HSE管理体系的原理、原则、功能及控制方法等,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在体系实施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其次,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集团公司、企业有关HSE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标准、HSE的基础管理知识、本部门、本岗位的HSE职责等。
三是对执行层的培训。人员主要包括基层单位负责人、班组长、安全员、员工等,培训重点应放在实施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员工的HSE职责以及作业指导书上,使执行层人员明白遵守方针、程序和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清楚其工作区域存在的实际或潜在的HSE风险, 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HSE益处、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的作用及职责、了解不遵守程序的潜在后果等,在培训过程中不断用事例进行说明。
三、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剖析,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2.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3.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
4.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
四、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一方面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五、抓好HSE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部分企业在体系运行初期,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HSE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HSE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企业的HSE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HSE主要考核内容包括部门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HSE兑现情况,部门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一岗一责制”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未能履行HSE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企业成立专门的HSE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HSE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HSE业绩表现,对照年度HSE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HSE体系的有效运行。
六、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七、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企业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对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做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HSE职责,因而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企业每年必须对HSE管理体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内部审核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需要有高层管理者协调,只靠安全、环保、职业卫生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强,因此企业领导对内审应重视,管理者代表应亲自组织实施并审批内审报告。
二是在现场审核时,审核小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可采用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在与员工进行面谈时,发问清楚明了、态度温和,从简单问题着手,由浅入深,避免提带有侵犯性的问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最好沿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主要的危害和风险区,充分利用审核检查表,详细记录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准确判断。
三是内审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纠正措施的落实及其跟踪审查,只有将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因此,审核完成后受审核方应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内审员进行跟踪验证,督促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完善后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严重不符合项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一般不符合项在1个月内完成,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篇: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1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1)双击自动滚屏
于瑾江汉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最终实现从“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到“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将取决于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文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实践证明,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一、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HSE工作
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企业领导对HSE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承诺上,还应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定期主持召开HSE例会,签发HSE文件,组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为HSE管理方案的落实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HSE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实施。怎样才能获得这种HSE文化呢?
1.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
可采取以下方式:在企业内部广播站、电视台定期或不定期地播放HSE新闻,包括管理体系的实施进度、工作动态、典型事例等;编制HSE月度信息公报,利用简报向全体员工公布不安全行为、状况、事故隐患、员工反馈意见等;在工作场所树立HSE标志牌,标明有关HSE的方针、目标、制度、规定等;组织开展HSE问卷调查,针对员工对HSE的理解程度、对本岗位HSE职责的熟悉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开展HSE宣传周,宣传体系建立的意义以及体系的要素、模式和有关要求等;组织HSE知识竞赛,宣传HSE基础知识。
2.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
发布者:yy 发布时间:2005-6-3 阅读:3355次
首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集团公司、企业有关HSE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领导承诺、职责、HSE管理体系的原理、原则、功能及控制方法等,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在体系实施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其次,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集团公司、企业有关HSE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标准、HSE的基础管理知识、本部门、本岗位的HSE职责等。
三是对执行层的培训。人员主要包括基层单位负责人、班组长、安全员、员工等,培训重点应放在实施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员工的HSE职责以及作业指导书上,使执行层人员明白遵守方针、程序和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清楚其工作区域存在的实际或潜在的HSE风险,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HSE益处、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的作用及职责、了解不遵守程序的潜在后果等,在培训过程中不断用事例进行说明。
三、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剖析,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2.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3.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
4.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
四、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一方面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第三篇: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
2008-08-19 16:13:08 阅读14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最终实现从“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到“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取决于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文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1各级领导亲身参与HSE工作
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进体系前进的动力。企业领导对HSE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承诺上,还应表现在亲自参与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定期主持召开HSE例会,签发HSE文件,组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为HSE管理方案的落实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在体系实施过程碰到诸如HSE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2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理解和认同这种管理体系,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如何获得这种HSE文化呢?一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二是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对执行层的培训。
3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a)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结合《事故汇编》,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复盘,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b)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c)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d)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
4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说明记录在体系运行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应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5抓好HSE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部分企业在体系运行初期,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HSE职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原来的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HSE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企业HSE方针和目标的实现。HSE主要考核内容包括部门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HSE兑现情况,部门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一岗一责制”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本部门专业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对未能履行HSE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企业成立专门的HSE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HSE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HSE业绩表现,对照HSE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HSE体系的有效运行。
6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应强调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二是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三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7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企业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对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HSE职责,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企业每年必须对HSE管理体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内部审核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只靠安全、环保、职业卫生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强,需要管理者代表亲自组织实施并审批内审报告。
b)在现场审核时,审核小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可采用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在与员工进行面谈时,发问清楚明了、态度温和,从简单问题着手,由浅入深,避免提带有侵犯性的问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最好沿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主要的危害和风险区,充分利用审核检查表,详细记录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
c)内审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纠正措施的落实及其跟踪审查,只有将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因此,审核完成后受审核方应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内审员应进行跟踪验证,督促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完善后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严重不符合项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一般不符合项在1个月内完成,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篇: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要点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要点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
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2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理解和认同这种管理体系,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如何获得这种HSE文化呢?一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二是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对执行层的培训。
3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a)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结合《事故汇编》,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复盘,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b)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c)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
d)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4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说明记录在体系运行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应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5抓好HSE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部分企业在体系运行初期,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HSE职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原来的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HSE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企业HSE方针和目标的实现。HSE主要考核内容包括部门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HSE兑现情况,部门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一岗一责制”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本部门专业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对未能履行HSE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企业成立专门的HSE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HSE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HSE业绩表现,对照HSE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HSE体系的有效运行。
6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应强调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二是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三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7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企业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对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HSE职责,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企业每年必须对HSE管理体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内部审核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只靠安全、环保、职业卫生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强,需要管理者代表亲自组织实施并审批内审报告。
b)在现场审核时,审核小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可采用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在与员工进行面谈时,发问清楚明了、态度温和,从简单问题着手,由浅入深,避免提带有侵犯性的问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最好沿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主要的危害和风险区,充分利用审核检查表,详细记录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
c)内审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纠正措施的落实及其跟踪审查,只有将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因此,审核完成后受审核方应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内审员应进行跟踪验证,督促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完善后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严重不符合项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一般不符合项在1个月内完成,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第五篇:HSE办-管理体系运行报告-2017(推荐)
2017年HSE办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HSE办作为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自公司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今,始终保持着有效的运行状态,其产品、活动及服务实现过程中,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均得到有效辨识与控制,各项管理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基本满足公司持续发展需求。现将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方面向评审组作如下汇报,并为管理评审决策输入可靠依据。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我办按照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进行了描述,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及各个过程的控制。在后续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使得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稳步提高。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
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针是经过集团指令,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体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三个承诺:一是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二是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三是做到预防污染的承诺,并且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框架。方针突出了安全、环保、遵规守法重要性,体现了企业的宗旨,融入了公司的发展规划。
从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我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比较适宜。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
今年公司共制定环境目标5个,职业健康安全目标6个,其中: 目标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重大以上生产、设备、火灾事故为0,重大环境违规事故为0,重大人身伤害(伤残等级8级以上)和职业病事故为0,负伤率小于1%;(2起),全年一般以上各类等级事故不得超过4起。
达成以上数据说明公司合法合规达成目标。
达成措施:废弃物减排16年在15年基础上易耗品申购量下降10%,17年与16年持平,使用可重复使用物品替代一次性易耗品;公司内减少不必要的退货;加强废弃物分类考核、列入部门绩效;大力发展水性涂料替代油性涂料。公司内四级检查(班组自查、保安检查、HSE办巡查、部门自查)确保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经常性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列入一、二级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内部审核情况
内部审核的有效实施,是评价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也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公司依据各体系覆盖部门所承担的条款要素,我办积极参与ISO办主导的内部审核,HSE办对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审核组对HSE办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审核过程未发现不符合项。通过审核收集的证据表明,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持续有效。其审核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和标准的理解,也同时提高了公司内审人员审核水平与技能。
管理评审
HSE办按公司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规定,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编写了1份文件《HSE办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运行结果表明,本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正常,符合GB/T 19001、GB/T 24001和GB/T 28001等国家标准的要求。HSE办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认证机构审核组的认证审核。
HSE办
201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