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忧保—推广先进经验落实民生工程
人社部从2014年开展全民参保计划试点以来,不少地方迎难而上,下苦功施巧劲,突破瓶颈,柳暗花明。江苏探索出经验,不少地方慕名前往学习。江苏经验到底有哪些特点? 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我认为至少有五个特点值得交流学习:
特点一:力度很大。一是考核实,连续三年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任务,力度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各地市以不同形式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二是认识高,认识到该计划涉及群众最切身利益,需要各方面最广泛的参与,需要职能部门最自觉的行动。三是机制全,建立了全省协调管理、宣传舆论推动、上下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营造了氛围,形成了合力,虑及当前,着眼长远。
特点二:要求很高。体现在 “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三个不漏的工作要求上;体现在参保登记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白加黑、五加二;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形象、工作场景中,最后定格成工作模式,最终收获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无论是不嫌烦、不怕难,扛重任、收边角,还是帮困解难,惠民生暖人心,都是工作人员无数汗水换来的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
特点三: 方式较活。比如,建立全省统筹、上下协调、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数据动态管理,信息交换共享,最大限度减少入户调查、信息采集工作量,激活、用活数据资源。还比如,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等,都体现了改革创新。
特点四:效果很好。一是好在彻底。这是一次宣传发动最为深入、社保人员入户调查最为尽责、社会人员参与最为广泛的工作,参保扩面的深度、广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二是好在互动。江苏经验充分体现了上下互动、内外互动、政群互动的特点。退休人员一手持手电筒,一手摸墙壁爬楼逐户登记,是内外互动;水果摊主从不愿参保到成为社保义务宣传员,是政群互动。
特点五:模式多样。江苏经验好,还在于形成了全省统筹、整体推进、各市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有特色、生动丰富的工作局面。比如,苏州动员警务室、物业管理、计生网络、亲友团等开展“全城搜索” 登记,促进了工作的社会化; 宿迁市制定“大小工具包”,促进了工作的标准化; 南京整合信息系统,打造 “智慧社保”,促进了工作的信息化。亮点纷呈,百花齐放。
江苏全民参保计划已走出关键的第一步,进入加速推进、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期待全国层面的数据集中与共享能更好地助推江苏工作,期待江苏在尽快完成参保登记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和扩大应用,也期待江苏经验更好引领全国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无忧保—“五个不出村” 优质服务惠民生
宝鸡在全国较早建立新农保制度,被誉为 “宝鸡模式”。“宝鸡模式” 成为我国出台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蓝
本。在建立新农保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按照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的要求,努力打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升级版。
□本报记者 义之通 讯 员 马小成 吴振兴
3月2日上午,在陕西省宝鸡市金河镇石桥村的社会保障便民服务大厅里,几个年龄稍大的老人正在刷卡领取养老金,还有一些村民让工作人员帮助算算账,今年手头宽裕想多缴保费,年老后能多领一些养老金。不一会,记者看到好几位村民使用社保卡在POS机上刷卡缴纳了保费。在该村便民服务大厅记者看到,这里电脑、打印机、POS机等一应俱全,各种档案资料摆放得整齐有序。记者还注意到,在窗口柜台的醒目位置,还摆放着便民服务卡、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清单、政策宣传彩页。在柜台的一角,摆放着一副便于老年人阅读书写的老花镜。
“现在的农民得实惠了,不仅每个月按时领到养老金,而且还不用出村,在POS机上一刷就行了,实现 ‘五个不出村’。”得知记者采访,62岁的张双奎打开了话匣子,他上个月的养老金是110.04元,领到之后就给刚开学的孙子买了一个新书包,孙子特别高兴„„言谈之中,老人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刚刚缴纳保费的几个年轻人围着记者兴奋地说: “以前都是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收保费,在外打工缴费很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出去打工之前,在村里的金融服务网点刷卡缴费,有些在外打工回不了家的也可以在当地银行存缴保费,既方便又安全。”
“‘五个不出村’ 就是参保登记不出村、保费缴纳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生存认证不出村。” 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主任赵文贵介绍,“用‘便民宝’ 缴费,实际上就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据介绍,银行代扣代缴保费的主要流程是:参保居民将当年保费或者现金交给负责管理 “便民宝”的人员,该管理者从自己的银行卡中给参保居民的社保卡或银行卡足额转入所收现金,为参保居民打印小票,在参保缴费登记册上双方签字确认;村社保协理员根据存款情况,制定代扣代缴清册,交县、镇经办机构。银行根据当年应缴费人员信息和缴费标准,从社保卡或银行卡中一次性划扣保费。保费划扣成功后,银行实时将保费划入基金收入户。
“实践证明,‘五个不出村’以方便快捷的经办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宝鸡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杨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行经办管理服务 ‘五个不出村’及保费代扣代缴,是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可行之路。”
宝鸡在全国首创新农保,“宝鸡模式”成为我国出台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蓝本,其筹资模式被写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在建立新农保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倾心打造 “宝鸡模式”升级版,实现了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基于此,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集体、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
建立制度创造“宝鸡模式”
近年来,宝鸡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创新和推进人群全覆盖方面,经历了 “四步走”:
第一步: 创设制度,较早试点。2007年,宝鸡在全国较早创建了新农保制度,并从当年7月1日起,较早在全国开始试点。2007年11月,宝鸡市被人社部门列为 “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2008年,该市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实现制度全覆盖,试点工作比国家层面提前了两年,制度全覆盖比国家层面提前了四年。从2009年11月起, 全市整体被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范围。
第二步: 坚持探索,弥补短板。2008年,在继续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同时,宝鸡市继承和发扬建立新农保制度模式和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从当年起在部分社区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范围,2010年在全市实现制度全覆盖。该市的试点工作比国家提前了三年,制度全覆盖比国家提前了两年。2010年,该市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2011年,该市被列为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
第三步: 统筹城乡,整合制度。2011年,按照相关要求,宝鸡市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机整合、无缝衔接,建立了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到了制度统一、标准统一、城乡一体。该市在全国、全省较早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第四步: 强力推进,应保尽保。2012年,宝鸡市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工作,基本做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该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参保扩面,不断提高参保率,扩大受益面。截至目前,全市参保人数已达156.3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9.8%,待遇享受率达到100%,实现应保尽保。
2008年,相关领导在宝鸡视察调研后指出,新农保 “宝鸡模式” 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可以说是财政出小钱,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某调研组调研后认为,宝鸡新农保代表了中国8亿农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2011年,相关领导来宝鸡专题调研,对宝鸡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完善提升添彩“宝鸡模式”
“在推进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四步走’ 的基础上,宝鸡市立足本地实际,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增强制度吸引力。” 赵文贵说。
一是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根据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和居民希望提高缴费标准的愿望,将个人年缴费档次设定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适当提高缴费补贴标准,规定给每个参保人每年补贴不低于30元,参保居民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政府补贴标准相应增加,最高达到200元,多缴多补,多缴多得。
二是建立长缴多得机制。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对45周岁以下居民,在其参保缴费达到规定的15年前提下,每多缴费一年,领取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在原基础上每月增加10元,鼓励城乡居民尽早参保、持续缴费。
三是提高享受待遇水平。在现有的基础养老金75元基础上,适当提高水平: 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70至79周岁110元,80至89周岁120元,90周岁以上130元。凤县、太白县由县财政为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再增加20元,使各年龄段基础养老金分别达到120元、130元、140元、150元。
四是出台特殊人群政策。重度残疾人参保,在享受全国层面、省级层面有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县(区)财政再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补贴。中、轻度残疾人按规定正常参保缴费后,市、县(区)财政再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补贴。
五是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全市统一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即参保居民正常死亡后,在一个月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终止、户籍注销等相关手续,其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一次性享受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的1000元至1600元不等的丧葬补助金。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平台建设,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大力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全市13个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较早实现了陕西省 “AAA”级标准化档案室和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双达标;积极推进不同业务领域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广泛开展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在全市13个县区市民中心、123个镇(街)、1683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公共服务中心(站),在123个镇布设银行网点189个,1411个村安装 “便民宝”,全市村级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了95%。
一是配齐配强人员,充实经办力量。为每个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落实工作人员编制12至18名;为每个镇(街)公共服务中心配备1至3名协管员;为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公益性岗位,至少有1人作为协理员负责办理各项业务。目前,全市各级专兼职经办人员已达到2786人。
二是强化基础建设,筑好服务平台。宝鸡市委、市政府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四级服务平台建设大到场地选址、服务窗口设置和工作内容、人员配备和服务规范,小到所有设施的规格、颜色、安放位置等内容均进行了统一。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市本级、13个县区已分别建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全市123个镇(街)、1683个村(社区)建成临街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15至60平方米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站),对各级经办机构从形象标识、内部管理、政务公开、经办流程、服务行为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形成了“四级管理、三级经办” 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服务体系,打造市、县(区)、镇(街)和村(社区)四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平台,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市、县(区)两级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市财政为每个县(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筹措建设经费300万元,在此基础上,县区财政自筹建设资金,保证了四级服务平台建设需要。加大政府补贴,从2007年7月至2015年底,市、县(区)两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资金8.08亿元,均按时到位,确保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
四是依托示范引领,抓好辐射带动。按照部、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点建设的要求,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从2011年起,宝鸡市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 “经办管理服务示范县(区)” 创建活动。已建成一批示范县(区)、镇(街),并加以表彰,推动了全市经办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该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到今年底全市所有县(区)有望全部达标。
“五个不出村”打造“宝鸡模式” 升级版
在创建制度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按照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的要求,努力打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升级版。
政策是基础,平台是前提,服务是核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重点是服务,难点也是服务。为实现 “钱从银行走、数据网上流、服务不出村” 的经办管理优质服务目标,宝鸡市在全面建成四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村级金融服务网点的同时,在全市各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普遍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积极开展 “学习、创新、务实、服务、廉洁”五型经办队伍创建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把最好的服务呈献给广大城乡居民。目前,已基本实现参保、缴费、领取、年检、查询 “五个不出村”优质服务目标。
一是把握 “两个关键”,实现参保登记不出村。一是配齐人员设备。按要求配备村级业务经办人员,落实相应待遇,承担经办业务。统一为全市所有行政村配备电脑和打印机,满足工作需要。二是简化经办流程。积极探索创新更为简便的参保流程,改革个人参保登记信息记录方式,实现个人全部参保业务均在村公共服务站办理。
二是畅通 “两个途径”,实现保费缴纳不出村。一是探索缴费改革。督导金融机构健全完善村级金融服务网点保费收缴功能,努力实现参保业务信息系统与银行信息系统无缝实时对接。在试点基础上,将村业务经办人员收缴保费,改成使用银行卡或社保卡由银行代扣代缴,实现足不出村可缴费。二是完善村级收费。对于不具备条件实现代扣代缴的村,在进一步完善村级收费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代扣代缴过渡。
三是完善 “两个渠道”,实现待遇领取不出村。一是加强金融网点建设。研究制定业务经办合作银行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竞争机制,通过基金转存定期存款额度调节等多种激励措施,督导银行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发放和收缴服务体系,在镇、村全部设立 “养老保险便民服务点”,安装 “便民宝”,并完善功能,规范流程和标识,实现足不出村可领取。二是积极推进上门服务。针对部分山区边远村固定电话安装困难的现实,协调督促业务经办银行利用无线移动POS机,上门发放养老金,努力实现“服务到村、便利到家”的服务目标。
四是挖掘 “两个资源”,实现权益查询不出村。一是挖掘现有网络资源,实现网上查询。将全市每月更新后的参保及领取待遇等信息数据及时上传,参保居民通过互联网登陆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工作网站,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查询个人账户情况。二是挖掘优质服务资源,实现电话查询。指导各县区印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便民服务卡”,并及时发放到参保居民手中,告知业务咨询及个人账户查询电话,方便居民拨打电话获取个人账户信息或咨询政策,实现多渠道、多途径查询和咨询。
五是坚持 “两个结合”,实现资格年检不出村。一是坚持集中年检与上门年检相结合。每年4月份,在村设立年检服务点,镇(街)、村(社区)经办人员采取面对面或通过虹膜认证等办法,集中组织领取待遇的城乡居民进行年检。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由经办人员上门入户进行年检,确保年检不出村。二是坚持直接年检与间接年检相结合。对于全市范围内未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居民,采取在现居住地就近年检后,再向户籍所在地通报的方法;对于长期在外打工、居住的居民,采取邮寄照片、视频或电话核实等手段进行间接年检,方便城乡居民。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这是实现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的基础性工程。” 宝鸡市人社部门负责人张田力说,“全面推进经办管理服务 ‘五个不出村’ 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践行群众路线和 ‘三严三实’ 要求、解决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问题的具体行动,是做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更是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广大城乡居民的热切期盼。”
荨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负责人赵文贵(右三)带领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听取意见。
第三篇:民生工程与新农保
合肥市近年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实施工作。2007年,合肥启动实施12项民生工程,各级投入5.6亿元;2008年实施省定民生工程18项,2009年实施省定民生工程28项,2010年实施民生工程33项,各级预计投入资金近25亿元,达到2007年的4倍多。4年来,在实施省定民生工程的同时,合肥市还因地制宜,增加实施了多项市级民生工程。通过省、市民生工程的实施,四年各级财力累计投入超过90亿元,在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惠及城乡居民500余万人。
2010年民生工程主要做法: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民生工程管理创新。今年以来,全市新制订和修订民生工程政策40项,其中涉及项目实施类28项,组织管理类12项,初步形成从源头立项、过程监控、后期管护、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规范文件。
一是突出民生工程后续管理。在今年出台的《合肥市民生工程管理办法》中,对八项重点环节,组织领导、项目分解、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宣传管理、后续管理、监督管理、考核等做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在后期管护环节中,要求按照“谁建谁管”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其次,规定各县区、开发区负责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的管护责任、管护资金筹集与使用、设备管养与更新、产权确定与移交等事项。市直牵头部门负责落实建成项目管理和运行情况督查工作,确保项目有效运行。
二是严格执行《合肥市实施民生工程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今年新出台了县区政府、市直部门、民生工程联络员三项职责,按照牵头实施部门与综合职能部门不同定位,在分工、协调、管理等具体细节上进行了明确,为责任追究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全面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年初,通过考核,市政府首次对8名成绩突出的民生联络员进行了表彰,对未能全面完成实施任务的部门,取消了表彰资格。根据2010年省民生工程考核办法的变化,在今年的全市考核办法中新增一条,对未能进入省单项考核前三名的牵头实施单位,取消评优资格。
(二)强化督查检查,提升民生工程整体进度 一是创新督查方式方法。在全市大规模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5-7月份,通过“回头看”活动,共审核检查2007-2009民生工程资金66亿元,走访受益群众980人,实地查看工程建设点5000多处。全面梳理了三年来我市民生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对“回头看”活动中曝露出的具体问题,分类梳理,限时整改。全市“回头看”活动后,8月份又及时组织了县区互查,检查落实“回头看”活动中问题的整改。
二是创新督查活动的民主参与。出台《关于加强民生工程实施工作中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充分发挥政府、群众、媒体主体作用上,做到“三位一体”,提升民生工程民主决策水平,完善民生工程民主方法运用,受到省里充分肯定。
(三)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氛围 一是超前谋划宣传任务。从年初开始,就将宣传工作作为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同步推开。首先,市民生办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意见》,明确全年民生工程宣传重点和阶段性任务。其次,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民生岗位宣传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借鉴包保责任制相关做法,通过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层层落实宣传任务。
二是活跃宣传形式。开展了民生工程宣传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进校园“五进”活动。通过民生工程一堂课、一封信、一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扩大民生工程影响。
三是夯实宣传基础工作。一方面强化专刊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先后向省直部门报送信息超过100篇,编发简报30期,信息报送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去年与省政府《决策》杂志共同编辑出版合肥民生专刊基础上,今年又与省委《江淮》杂志、省政府《决策》杂志合作进行了合肥民生工程专版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市民生工程在全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知名广告策划企业,开展民生工程整体形象设计推广活动。
合肥市新农保实施情况
2009年12月,肥东县被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县,2010年元月7日正式启动实施至2010年2月8日,完成参保登记达54.3万人,参保登记率为84%。已有30.1万人参保缴费,收取个人账户资金6392万元,至2010年6月底,肥东县已有136083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5729万元,发放率达99.7%。
新农保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一是基本原则。新农保制度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的基本原则;
二是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我县农村居民,均可在户口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三是个人缴费标准。个人年缴费标准,国务院和省政府指导意见均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为适应我县不同人群的参保需求,在国家和省规定的个人年缴费标准五个档次的基础上增设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五个档次。同时为提高保障水平,我县还建立鼓励农民多缴费的激励措施,对长期缴费的参保农村居民,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缴费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加发1%,最高不超过10%。
四是政府缴费补贴。农民缴100元,政府补贴30元(其中省财政承担20元,县财政承担10元),对于选择较高缴费档次,每增加一个缴费档次,补贴标准另增加5元,增加部分不超过20元。财政补贴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参保缴费的,县财政按最低缴费标准100元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并同时享受政府缴费补贴。对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人员除享受选档缴费补贴外,县财政再增加财政补贴20元。
五是享受待遇标准。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按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0元,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第四篇:2010年十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焦作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落实2010年省十项民生工程情况的
自查报告
今年,我局承担省委、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中的农村骨干路网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两大类工作的落实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十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对自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各直属机构迅速行动,扎实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十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落实。从整体上看,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到我局的均进展顺利,大多数工作已接近尾声,其中部分工作任务已圆满完成。
一、农村公路完成情况
农村公路建设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为民要办的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对照工作目标,积极动员,迅速行动,加强监管,攻坚克难,经全市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超额完成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现汇报如下:
(一)落实情况
2010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24个249.8公里,桥梁22座计926延米,计划总投资16665万元。
截至目前,完成建设里程295.8公里,占省计划249.8
公里的118.4%;完成危桥改造任926延米,占省计划的100%;完成总投资17585万元,占计划16665万元的105.5%。其中:
1、县乡公路项目68个189.1公里,总投资12885万元;
2、通村公路94个项目106.7公里,总投资2134万元,占计划投资1214万元的176%;
3、桥梁22座,共计926延米,投资金额2566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农村公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是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我市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把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市里和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县市区和乡镇及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工作目标,保证了农村公路工作的扎实开展。
2、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倒排工期,确保完成建设任务。为保证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市各级交通、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建章立制,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一是倒排工期。从年初开始就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要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11月底前完成。在建设中,认真做好月、季度施工计划,倒排工期,组织好施工的每个环节,以月工程量保季度,以季度保半年,以半年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典型引路。通过召
开动员会、交流会、现场会、汇报会等形式引导各县市区查找差距、认清不足、比学赶帮超,通过典型引路,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三是狠抓督导。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经常深入各个施工现场,督导和检查工程进度及质量,定期通报工程进度情况,在全市掀起了抓质量、抢工期、促进度的建设高潮。四是重点管理。对完成任务难度大、问题多的项目实行重点控制,安排专人负责督导。要求各县市区落实责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督导,盯紧项目,‚加人、加机械、加班‛,多开工作面,利用有效施工时间加班加点施工,精心组织,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3、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建设高质量农村公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围绕‘宣传、质量、规范、发展、民生’的主题,强化科学管理,严格施工程序,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实施社会齐抓共管。通过抓市场、抓源头、抓制度、抓监管,实现了质量意识明显提高,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目前我市农村公路质量保障有力、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运行有效,质量责任追究严肃、监督有力,建设项目优良率逐年提高。
4、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成立宣讲团,搭建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宣传‚三
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深入到各乡镇村(特别是有建设任务的村)进行广泛宣传,将宣传活动延伸到了乡镇村和施工工地,深入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从而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5、组织人员编写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宣传材料,教育、引导施工队伍,增强工程质量意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规范施工操作程序,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查、培、送、服、推‛工作,推进质量年活动。
6、抓业务技术培训。先组织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技术人员集中进行质量培训,再由各县市区农村公路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各乡镇分管领导、行政村干部、群众义务质量检督员、施工队负责人分批进行现场培训,现场讲解,示范操作,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7、完善和推广‚专群结合‛的管理模式,实行质量监督大串联,发挥综合监督效力。相关领导挂联落实处,政府包片,交通部门包段,乡镇包点,挂包责任制有声有色。
为实现质量管理全履盖,除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外,继续从社会各界、项目所在乡镇、村委聘请农村公路建设‚义务监督员‛,对本辖区的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形成了市、县交通、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深入筑路工地督质量,各乡镇派人随时随地现场巡查质量,村民代表守质量,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继续实行建设项目公示制度,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在工程现场设置公示牌,标示工程项目名称、规模、投资、各参建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质量指标、投诉举报电话,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广泛发动群众监督。
推广人大监督、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构筑有效的综合监督网络。
设置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接收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投诉举报电话,并对质量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
8、加强监管,建立奖罚机制。为确保我市公路建设又好又快的完成,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焦作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力度,强化检查管理,加大检查频次,以抽检数据说话,促进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强度、密度、厚度 等主要指标的质量抽检,确保主要技术指标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对工程建设项目关键部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抽查,同时开展不定期巡回抽检、县与县交叉互检等工作,对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全市通报,作为项目质量考核依据。对质量控制不严或降低标准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予以通报和新闻媒体曝光,列入工程建设‚黑名单‛,不准再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
9、对质量工作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
孟州市农村公路管理所将具备强制式350型以上拌和机和配备电子记重式配料箱,作为参与农村公路工程招投标的强制条件,不仅杜绝了机械设备差的施工队进入施工现场,而且杜绝人工配比不科学的现象,施工进度比传统设备提高近三分之一,路面强度等各项质量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
武陟、修武等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积极结合县纪委监察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责任追究法办》,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不出问题。
高新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在施工中统一采用商品混凝土,有效确保了混凝土面层工程质量。
沁阳市农村公路管理所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乡道建设的实施意见》(沁政[2010]15号),一方面明确乡镇办事处的责任,并将其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落实建设资金,设立乡村道路建设统筹基金,由市财政统筹调控,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加快了工程进度。
10、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新改建项目按有关要求设置安全设施,将路肩培护和平面交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制定安全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二、城市公交工作落实情况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我局承担的另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一年来,我局着力增加公交车量数量,加强城市停车场所建设和城市交通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汇报如下:
(一)落实情况
2010年市委、市政府着力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在资金、政策上予以积极支持,市长孙立坤、副市长贾书君多次深入公交总公司进行调研,对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出要求,使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开展。投入1000万元购置了30台燃气大客车,并顺利投入使用;积极谋划城市交通长远发展,优化公交线路,调整公交运营时间,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城市交通更加畅通。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1、积极投入人力物力、更新公交车辆。市政府今年投入1000万用于更新公交车辆,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为办好这件关系民生的大事,我局组织专人积极配合市招标办搞好招投标工作。招投标工作2010年5月25日开始,6月28日结束,中标单位是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合同要求,30辆燃气大客车已于8月20日采购到位,九月上旬全部投入使用。由于政府投资力度大,资金到位及时,30辆绿色环保大客车较好地缓解了乘车难的矛盾,低入口、人性化设计、温馨的图案都受到了乘客的好评,交口称赞这一民心工程。
2、科学调整运营时间,优化公交线路。为适应我市城
市框架不断拉大随之带来不断增长的客流需要,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我局积极优化公交线路,公交公司线路规划小组结合城市建设格局和道路发展进度,认真收集分析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反映的出行问题,在充分掌握群众出行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路优化调整意见并报请市交政府批准后实施。2010年共优化调整10路、13路、14路、30路四条线路,延伸12路、37路、15路、7路四条线路,延伸线路长度16.5公里,增加线网长度11.8公里,填补了建设街、友谊路、龙源路、金山路、怀玉路、碧莲路6条道路公交覆盖空白,提高了线网覆盖率,优化了线网布局。并根据冬夏季节特点,结合广大市民的作息时间,合理调整公交车冬、夏运营时间,视客流情况适当延长部分线路末班车运行时间,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市公交是1958年成立的国有企业,人员多,负担重,多年来靠职工集资购车,形成了不少历史债务,使企业的简单再生产难以延续。2007年以来,政府加大对公交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深得民心,使我市公交的车况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分担市民出行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恳请市政府继续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增加购买公交车辆,在市内某些路段开辟公交专用车道,缓解城市拥堵的矛盾,促进公交的发展,使公交更好地完成服务市民的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公共交通的步伐。
第五篇:滨湖区围绕科学发展落实民生工程
无锡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
简
第34期
报
无锡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月7日
我市召开指导检查组第二次工作交流会
元月6日,我市召开指导检查组第二次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各联系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进展情况和指导检查组督查指导情况,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谋划和部署。
会上,10位指导检查组组长分别介绍了各联系单位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和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的情况。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实践载体、丰富活动内涵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
市委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建军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学习实践活动试点第一阶段工作有序有力,扎实推进,基本达到了“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
创新”的要求,前不久得到了省委学习实践办的充分肯定。下一步,一方面要组织好学习调研成果交流会和转段工作会议,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另一方面要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超前谋划,按照“突出实践特色”的要求,着重抓好“科学发展志愿行动”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等活动载体,继续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他要求各指导检查组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真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时了解和掌握各联系单位情况,抓好重点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稳妥有序推进。
滨湖区围绕科学发展落实民生工程
滨湖区委坚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工程,千方百计让全区人民早享、多享、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一、围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谋划民生工程。该区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契机,针对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中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金融危机下日益严峻的群众就业与民生保障形势,围绕劳动保障、社会服务、拆迁安置、社区建设管理等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确定了28个重点调研课题。区委根据分工,由区领导带队派出4个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走访和发放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并形成《全区安置小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
就业问题研究》、《社区教育与教育公共服务》、《加快镇(街道)、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等调研报告。在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群众呼声的基础上,从全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排定了群众要求最为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污水管网建设、安置房建设、老新村整治、学校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扩建等十项实事工程,确保群众放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按照边学边整改要求落实民生措施。该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边学习边整改,扎实推进了四个方面的民生举措。一是不断提高劳动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2009年1月开始将全区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2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一体化。二是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质量。高标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标准提高到140元/人,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到98%。由区财政投资对社区福利院进行扩建,将床位数由100张上升到550张,满足了老年人不断上升的居住需求。三是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围绕改善区域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正式启动首个全面实行农居集中的工程——蠡湖街道农居集中工程,累计撤并自然村巷29个,将新建7个安置点约100万平方
米安置房。
三、改革创新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该区在加快落实民生工程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以制度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一是构建改善民生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形成民生事业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良性机制。注重投入机制创新,采取“冠名权”转让、入股、民营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民生事业建设领域。打造一批可支配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村(社区),以村级财力的增长解决财政的持续保障问题。二是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大力推行太湖街道怡心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街道集中管理运作模式、河埒街道稻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机构集中管理运作模式等,把改善民生落实到街道、社区。三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将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各单位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对社会事业发展成效进行量化考核,真正以工作量化、考核量化,促进民生工程落到实处,造福于民。
报: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5份),市委常委(各1份),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成员(各1份),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1份)发:各市(县)、区委(1份),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人民团体党组、部分直属单位党委(各1份),各市(县)、区委试点工作办公室(20份),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部分直属单位试点工作办公室(3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