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03: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2011年1月16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1-2-1 11:20:16

作者: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志强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各项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协调较快发展,实际工作、效果和水平好于上年,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8.8亿元,增长30.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0.8%,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上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1.4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2.6(33%的消费)亿元,增长19.4%。外贸出口375.2亿美元,增长25.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8.5亿美元,增长20.3%。实际利用内资1633.8亿元,增长31.5%。新增就业4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3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01元,增长10.5%。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实现。

(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提速,龙头带动作用更加显现

预计全年,新区生产总值增长25%,主要指标增幅均好于全市水平。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三年实施计划基本完成。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步伐;东疆保税港区口岸开放验收获国家批复;渤海商品交易所成为全国最大的现货商品交易所,中国航空产业基金落户,累计注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机构达到917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一期投入使用,南港工业区中俄千万吨级大炼油项目奠基,中心商务区部分楼宇竣工、主体封顶,渤龙湖总部园区首期具备入驻条件;大乙烯项目投产,首架天津总装直升机试飞,首座风电场并网发电,极地海洋馆开业运营,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北港池杂货码头、国际邮轮母港等投入使用,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拓宽工程完工;天津大道、响螺湾开启桥建成通车,西中环快速路、中央大道、集疏港公路抓紧施工。

(三)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运行质量继续改善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以上,新投产项目贡献率超过65%,利润总额突破千亿元。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工业比重保持在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航空航天产业增长65%,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长45%。节能降耗保持较好水平,关停小火电机组12.5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超额完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增长14%以上。第二批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3.5%。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6.3%。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9%和20%,创历史新高。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吞吐量727.7万人次,增长25.9%。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都有新进展。

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科技领域国内外合作更加密切,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成运行,全年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累计开发新产品536项,“天河一号”、“曙光星云”计算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启动了科技型“小巨人”成长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万家。制定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年专利授权首次突破1万件,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四)投资消费快速增长,需求拉动趋向均衡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12个季度超过30%,投资增量连续3年超千亿元。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持续加强。新推出工业、自主创新产业化、区县和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170项,累计达到940项,其中450项建成或基本建成,490项抓紧建设。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得到中央检查组肯定。居民消费活跃,社区便民设施和农村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30个大型商贸载体全部建成。服装、汽车、家电等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销售家电111万台,汽车下乡销售3.5万辆,分别是上年销量的4.4倍和1.9倍。高新技术产品和内资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外贸出口增速加快,与投资、消费增速离差明显缩小。

(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县经济实力增强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全年落实各项补贴6.1亿元。粮食总产量159.7万吨,连续七年增产丰收。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建成种植业设施10万亩,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达到83%。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累计签约项目906项。示范小城镇四批试点有序推进,累计竣工农民还迁住宅1150万平方米,农村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提升,一批繁华街区、特色街区和都市工业园相继建成,泰安道地区综合开发进展顺利,梅江会展中心一期投入使用。231座楼宇入驻企业超过1万家,创意产业园区达到9家。预计全年,十五个区县增加值增长20%。

(六)城市建设管理继续加强,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

颁布实施了《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住房保障规划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升了天钢柳林地区、解放南路等重点地区的规划设计。快速路西北半环建成通车,市区77条配套道路投入使用;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设备安装,地铁2、3、9号线进展顺利;京沪高铁天津段铺轨,西站主站房主体结构完成;津港高速公路一期通车,112国道等3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成果,整修城镇道路2378公里、公路1000公里,整修楼房1.1万栋,整治社区460个,新建改造提升公园51座,建筑工地、街景立面等专项治理成效明显,450多万市民直接受益。生态城市建设三年计划任务基本完成,全年治理河道29条,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29座,绿化造林26万亩。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8天。

(七)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全面推行现场审批和联合审批,市级审批事项减少至495项,审批效率提高45%。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组建了渤海钢铁集团,津联集团、天津发展以及轻工、旅游等行业企业重组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5.3%,劣势企业退出任务基本完成。6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市54家上市企业融资规模近2000亿元。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注册户数达到38.2万户,比上年增加4.3万户,税收收入增长30%以上。

经贸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与兄弟省区市互动合作不断深化,内陆无水港增至18个,全年引进内资规模达到“十五”时期的两倍。高水平举办了夏季达沃斯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展会150余场,比上年增加15%。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起步区提前建成,入驻企业26家。对口支援震后重建率先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新一轮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工作顺利推进。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有效改善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所,加固和重建中小学校舍102万平方米。启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大学软件学院投入使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新提高。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等建成使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率先实现区域全覆盖,基本药品中标价格比上年平均再降10%。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与复查工作圆满完成。人口出生率8.7%。,稳定在低生育水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了40项文化重点项目。国家海洋博物馆落户,文化中心工程全面加快,天津电影艺术中心一期竣工,数字电视大厦一期交付使用。新建1668个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新建提升改造392个社区文化室。《解放》等文艺作品获国内外多种奖项。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举办了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天津运动员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20枚金牌。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有新成绩,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物保护、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20项民心工程高标准完成。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6%以上,三类困难企业职工整体安置全部完成。全面落实18项增加居民收入措施,城镇企业单位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5%以上,提高了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12.8%,实施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针对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情况,出台了扩生产、保供应、疏流通、强监管等八项稳定物价措施,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有效遏制了食品价格涨势。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镇五险覆盖面继续扩大。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保障性住房供应增加,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50万平方米,占全市住宅建设量的30%以上,为7.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4人,比上年下降8.5%。

在全市广泛开展的“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取得突出成效。组织市、区县、乡镇三级机关4356名干部、565个工作组,深入6194个企业、项目单位和村(居)委会,帮助解决各类问题5121个,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实施了政府服务再提速,优化了发展环境,提高了服务效率,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比重较低,区县经济实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够;城市管理还不到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需进一步加快;群众生活水平不够高,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任务仍然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总体稳定,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着力”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的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利用内资增长2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

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要把“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作为着力点。具体工作中,做到“六个坚持”: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信心决心不动摇,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坚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坚持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进一步增强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坚持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计民生,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努力实现滨海新区跨越发展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实施新三年计划,争取更多先行先试的国家改革试点。加强股权类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建设,搞好意愿结汇、离岸金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金融综合经营试点,加快保险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大飞机、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落实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积极探索船舶货物流通、资金流动、企业准入、人员进出等四方面24项自由贸易港区建设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征转分离试点。进一步完善权责到位、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新区的事在新区办。

全面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基本建成中新生态城起步区,推进生态住宅及119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搞好五个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年内10栋以上楼宇投入使用;南港工业区完成一期造陆正式开港。建成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太重重型装备基地等项目,加快新型运载火箭二期、中俄千万吨级大炼油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北疆电厂二期、铁狮门双塔、洛克菲勒中心等项目。

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城际机场线建设,开工建设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南疆中化仓储等项目,抓紧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神华煤码头二期、铁路西南环线及南港一线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津城际延长线、津汉快速路、西中环快速路、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等项目建设。集疏港公路等全部建成,拓宽唐津高速公路。启动轨道交通建设。

(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高端产业高地

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年内销售收入超百亿集团达到30家,发展壮大一批千亿集团,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航空航天加速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和太空站建设;石油化工重点推动中沙碳酸聚酯等项目;现代冶金支持渤海钢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装备制造抓紧建设北车、南车轻轨;电子信息大力发展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实施好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华锐风电、友达光电等项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围绕节能环保、新型信息与网络、生物技术与健康等七大产业,重点实施动力电池、中聚高清数字电视、波音复合材料二期、汽车数字化装配技术与装备等20项研发转化项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洽谈、商品展示,吸引国际大型采购商来津发展,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创新营销方式,提高竞争能力。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资本和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引进和设立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建设滨海中储物流园、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大型项目;支持发展投资管理咨询、软件开发和高技术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恒隆广场、津湾广场二期、水游城等一批大型商贸设施,泰安道地区综合开发项目基本建成,打造一批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年内建成玉圭园、米立方等20个重点旅游项目和梅江皇冠假日等10家五星级酒店;加强社区商业中心、标准化菜市场和早餐网点建设;积极拓展文化、老龄、网络、健身等多样化消费。新兴服务业,重点培育10家创意产业园,年内培育一批纳税超亿元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会展经济。进一步梳理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南开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全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坚决执行各种标准,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子牙“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市级循环经济试点扩大到100个,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产业链。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年内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电炉。

狠抓高水平好项目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完善政策、改进审批、强化服务,健全项目建设长效帮扶机制,力争940项大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000亿元,确保70%项目竣工;即将推出的180项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启动。继续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深化落实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工作,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加强招商载体建设,优化引资结构,发挥好各级招商引资攻坚克难工作组作用,重点围绕区域总部、结算中心、销售中心、创意及外包和龙头项目加大招商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全年引进内资达到2000亿元、外资到位额超过120亿美元。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形势稳定。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办好融洽会,建立市场化招商模式。继续面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充分运用股权投资、集合信托、融资租赁等创新模式,破解资金难题,全年直接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4个重点领域和89个技术方向,组织好200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力开发270项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攻克一批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和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促进信息安全、数字化现代装备等创新集群向产业化集群转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全年有效专利突破3万件。

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面启动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抓紧实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14项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运用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对现有中小企业进行嫁改调整。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5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300家,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上市发展。

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同国内国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推进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探索政府、企业、金融互动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打造现代中药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模式。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40个、工程中心20个。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力争全年引进4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100位高层次科技人才。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科普工作。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区县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新建高标准种植业设施10万亩,保持合理菜地保有量;建设4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9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11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达到85%。

抓好示范工业园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园区拓展区建设。落实好郊区县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全价值链招商,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严防项目盲目引进和园区无序发展,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基本建成前三批25个试点,高标准完成647公顷年度土地复垦任务,第四批示范小城镇全面开工。新建农民还迁住宅1000万平方米,竣工600万平方米,20万农民迁入新居。适时启动农转非、村改居、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化一改”试点。提升文明生态村创建水平,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改造。

(五)着力增强载体功能,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高标准搞好规划。深化落实空间发展战略,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海河中游地区、各区县总体规划、镇规划和乡村规划。深化市域综合交通、空间管制区、生态体系、河流水系规划。完善教育、医疗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做好七里海湿地等的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重点打造梅江、侯台等一批大型公共绿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中心城区北部区域、天钢柳林地区等区域路网,实施拥堵路段改造,新增城市道路450万平方米。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和地铁2、3、9号线建成投入运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与京沪高铁同步投入使用;加快津秦客运专线、铁路地下直径线建设;完成地铁5、6号线征地拆迁,启动31座车站建设。开工蓟汕高速公路联络线一期、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塘承高速公路二期等工程,津宁高速公路、112国道等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0公里。梅江会展中心二期主体完成。加快南水北调干线及配套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停车楼、停车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天津”。

深入整治市容环境。继续奋战300天,推动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力争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好效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整修,提升海河上游夜景灯光体系。做好旧楼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和废气、噪声治理。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达到80%,实现里巷道路硬铺装。改造提升绿化25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26座公园。综合整治8080栋区县建筑和95条道路。进一步优化完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布局结构。深化“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高地。实施新一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张贵庄等13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397公里。完成12项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修建区县截污管道160公里,启动独流减河治理工程。完成第一热电厂供热转换。对外环线内10吨/时及以下246台燃煤锅炉实施改燃并网。植树造林20万亩。力争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83%以上。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推进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整合,规范区县审批程序,完善现场审批,将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联合审批程序。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理顺市区两级分配关系。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大企业重组力度。整合资源,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北方演艺集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加速民营企业成长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

提升开放经济层次水平。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来津发展贸易,培育壮大本地出口企业。扩大国际服务外包承接规模。提高优质特色产品出口比重,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兴贸创新等出口基地建设,做大手机、半导体等传统产品出口。鼓励外向型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助中小企业联合建立境外公共服务销售平台。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深入推进产业化招商,继续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和内资规模,引进一批龙头和关键配套项目。支持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搞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办好矿业大会,深化与京冀及环渤海地区交流合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七)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造50所公办幼儿园,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高中实验项目。加快推进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等项目,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继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规范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健全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加强区县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卫生资源调整,完成南开医院、肿瘤医院扩建工程,抓紧天津医院、环湖医院、胸科医院等项目建设,启动中医一附院、中医二附院、第二儿童医院等迁址新建和海河医院三期扩建项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8%。以内。

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基本完成文化攻坚战第一批重点项目,实施第二批重点项目。文化中心土建工程完工。全面建成3800个村文化室。搞好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创作电视剧《辛亥革命》等一批重大题材文艺作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快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办好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组织好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继续做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筹备工作。

(八)更加注重改善民计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面落实困难群体帮扶解困政策,切实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计民生结合起来,扎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积极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启动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推进与国家共建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发展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实训基地。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稳步提高群众收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范围,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920元调整为1070元,增长16.3%;力争城镇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5%以上。连续第七年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长11.8%;同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水平。继续提高优抚补助和低保、特困救助标准。拓展增收空间和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坚持以完善覆盖从业人员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实施更为积极、灵活的社会参保政策。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减轻职工群众医疗负担。对就业、医疗、住房、生活及其他困难群体加大帮扶解困力度。实施全市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政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年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产运销衔接,降低经营费用,搞好“农超对接”和放心农产品流通。加强价格监管,强化价格监测,严格依法查处哄抬价格、恶意炒作、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完善价补联动机制,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全面实施“建设三种住房、发放三种补贴”规划,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200万平方米、19万套,向8.5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更好地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着力改进综治信访工作,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突发事件。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做好消防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学校、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安全防范,提高各类事故、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各位代表,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奋勇争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二篇:天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

天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全市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积极实施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各项举措,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水平提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

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5亿元,增长36.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0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0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2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086亿元,分别增长20%和27.7%。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1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200元,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速,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滨海新区生产总值6200亿元,增长23.8%左右,主要指标增幅好于全市水平。综合配套改革第二个三年计划启动,国务院批准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展开,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和创新政策全国领先,累计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管理机构2400家,成功举办第五届“融洽会”,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等领域改革有序实施。功能区开发和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具备封关条件,未来科技城落户滨海高新区,中心商务区60余栋楼宇气势初显,临港10万吨级航道通航。南港国家原油储备基地、鸿富锦电子等项目开工,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高银117大厦等建设进展顺利,中航直升机、长城汽车一期、中粮佳悦等建成投产。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内陆“无水港”发展到21家,港口、口岸和保税功能不断向腹地延伸。

(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保持强劲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工业利润超过1400亿元。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工业比重保持在90%以上,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调整提速,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完成

1淘汰炼钢、焦炭、水泥、印染等落后产能计划。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3%,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7%。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旅游设施建成运营,“邮轮经济”、“假日经济”效应凸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金融创新比较活跃,全市73家小额贷款公司稳健运营,渤海商品交易所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港口货物吞吐量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50万标准箱。南开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商务租赁等新兴服务业后劲十足。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内外科技资源加速集聚,首批90个863计划项目签约落户,新增国家级、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1家。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87个子项实现产业化,累计开发新产品760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9个。全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累计达到2.1万家,其中“小巨人”超过1000家,新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92家。全市有效专利突破4万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

(四)投资消费持续扩大,需求拉动更加均衡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连续4年超千亿元,装备制造、新兴服务业、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新推出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340项,累计达到1280项,全年完成投资3300亿元,年内竣工200项,累计达到700项。70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82项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有一半实现当年开工。消费市场比较活跃,城乡便民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25.5万台(件),增长30%;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2辆,增长27.8%;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以上。外贸出口与投资、消费增幅的离差收窄,对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30%以上。

(五)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区县经济竞相发展

农村“三区”联动发展。粮食生产连续第8年增产丰收。31个示范工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全面启动,累计签约项目1335项、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新增设施农业11.6万亩,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和5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全年新开工农民安置住宅1000万平方米,累计有40万农民迁入新居。“三改一化”试点基本完成。新建文明生态村139个。中心城区加快高端服务载体建设,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封顶,泰安道综合开发部分项目投入使用。全市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67座,新引进企业1500余家。预计全年,区县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3.4%。

(六)城市载体功能提升,市容面貌发生更大变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西站、南站与京沪高铁同步投入运行,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收尾。地铁9号线试运行,2、3号线装修调试,5、6号线启动建设。塘承、津宁和112国道等高速公路竣工,新增通车里程100公里。南水北调天津境内干线工程全面建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高标准整修建筑5239栋、整治道路571条、改善社区350个、新建和改造公园22座,新建和提升绿地2427万平方米,海河夜景灯光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生态市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综合治理河道38条,新建污水处理厂14座、铺设配套管网397公里,第一热电厂关停、供热转换工作圆满完成,陈塘庄热电厂搬迁改燃工程启动。全年植树造林27.3万亩。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320天。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年内新建和改扩建53所幼儿园,提升改造432所乡镇和村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程。海河教育园区一期7所职业院校入驻,二期工程启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卫生资源加快调整。肿瘤医院防治综合楼投入使用,南开医院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5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与发布完成。人口出生率为

8.5%。,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成,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设立了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功举办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基本建成100个乡镇文体中心,农家书屋覆盖全市3706个行政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创作推出《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华子良》作为唯一京剧作品参加“五个一工程”全国巡演。天津女排实现联赛“五连冠”,泰达足球队勇夺全国足协杯冠军。承办了世界女子水球联赛总决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要赛事。成功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承办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有新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物保护、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八)民计民生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高标准完成20项民心工程。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1.7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9.3%,人均增长16.5%,比上年加快4.2个和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医保,参保率超过90%;养老保险覆盖55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走在前列。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万平方米、23.9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新增发放租房补贴1.03万户。“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9%,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价补联动机制“扩面调标”,33.7万低收入群众纳入补贴范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九)改革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行政审批效率提高。现场集中审批率超过95%,综合审批效率累计提高80%,向滨海新区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10项,率先实现了区县行政审批统一规范。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实施二轻与飞鸽等7家集团重组,改制国有企业58户,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6.8%。全年发行企业债券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3%。落实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2亿元。民营经济实力增强,全市民营企业达到16.7万家,注册资本1.1万亿元,实现税收增长35%。

对内对外经贸合作势头较好。411家外资企业增资额增长78%,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占全市的77%,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累计达到150家,国内500强优势企业达到187家。成功举办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国际矿业大会、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津洽会”等大型会展活动165场。我国首部3D动漫电影走出国门,天津钢管公司赴美投资建厂。新一轮援疆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对口支援西藏、青海、甘肃等工作扎实推进。

“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历时半年的活动中,各级服务工作组共协调解决基层各类急难问题5629个,解决率达到93%;24小时开门服务电话解决企业群众诉求24.91万个,解决率达到98.7%;30条帮扶政策基本落实,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品牌不够多;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中小企业融资难、负担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化;群众生活水平不够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管理还有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篇: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黔府发〔2011〕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请结合实际安排好相关工作。

今年是实施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开展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变;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方位招商引资;着力加强交通建设,促进发展条件根本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地、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2011和部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步之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为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扎”、“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更好更快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 1

印发给你们,“加速发展、“作风建设年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省委、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

二〇一一年二月一日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常委扩大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增强、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好于预期,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本完成。

当前,我省面临着既要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转变;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方位招商引资;着力加强交通建设,促进发展条件根本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上述要求,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重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转”、又要“赶”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我们既要充又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为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更好更快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13%;工业增加值增长2

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紧紧围绕年初安排“十一五2011”活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20%,占生产总值的比3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省委活力牢“加速发32

”规划主要目标基年经济工作的总深入贯彻落实、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按国家下达任务落实。主要工作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城镇化率达到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预期目标是硬任务、现实要求,必须全力争取实现,其中投资增长目标要确保实现。为此,要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开展“项目建设年一是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设,谋划一批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利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点领域,发展能力,谋划一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的重大项目;围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谋划一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在较长时期保持较高水平。都要明确建设进度和具体责任人,抓进度,形成尽可能多的实物工作量。发挥效益。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和工作推进力度,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按照大平台,实现大融资”的要求,整合政府掌握的资源、资产和资金,把融资平台做实,增强政府投资能力;加强政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规模,满足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必须确保完成。工作目标是缩小与全国差距的”活动为抓手,大力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围绕加快黔中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形成滚动机制,狠抓在建项目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收尾项目要确保按期竣工交付使用,进一步规范和简化项目三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同时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紧紧围绕我省发展的重点领域,3

围绕交通、水使投资强度每一个项目抢工期、尽早采取“搭建谋划硬指标,围绕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谋划一批带动力围绕增强可持续二是抓好项目建设。确保更多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产业链长的项目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省外、国境外有实力的投资者到我省投资兴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争取中央企业扩大在我省的投资规模。按照“有意向的项目不签约不放松,签约的项目不进资不放松,进资的项目不开工不放松,开工的项目不投产不放松”的要求,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五是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增强各级政府服务意识,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免则免”的原则,与投资主管部门同步配套下放项目管理权限,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依法行政,执法检查。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资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划,将推进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地区和部门,部门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投资目标任务。

第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源产业。重点抓好清镇、兴义、都匀、桐梓电厂建设,力争机容量180万千瓦以上。推进盘县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一批电源项目。矿建设力度,打造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矿项目,力争新增煤炭产能快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二是优势原材料产业。推进毕清、六兴、黔北等煤化工基地建设,建成兖矿开阳年产50万吨合成氨等一批项目,加快水矿老鹰山煤化工、黔桂天能煤焦化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中石化织金煤制醋酸等项目。推进开磷、瓮福、织金等精细磷化工基地建设,抓好瓮福、目。抓好贵阳、遵义等铝工业基地建设。提升改造钢铁工业,调整优化铁合金产业,推进贵钢迁建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造业。推进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造等民用航空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毕节力帆电机公司汽车电机电器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做优贵烟品牌,做大做强白酒产业,重点实施贵州茅台酒技改工程。推进赤水20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六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抓好落实。推进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上大压小争取国家尽快核准肥田、2000万吨以上。加大煤层气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开磷集团食品级和电子级磷系产品产业化等项4

编制全省重大工程项目推进计建立健全责任到人、”改建、六枝电厂、织金电厂等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和大重点抓好民用无人机制12万辆载货汽车生产线、贵阳航空四是特色优势轻工产业。“十二五规范行政建立固定资产投全程跟进、一是能2011年新增电力装龙凤等一批大型三是装备制做强”新增2万千升明确职责,万吨竹浆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中冶纸业黔东南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项目。推进制药企业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五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发展。推进振华集团年产15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产业化、贵州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百灵制药原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六是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编制和实施全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进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第三,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编制和实施《贵州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的全覆盖。的同时,加快把其他八个市(州、地)政府所在地发展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扎实抓好贵阳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的一批重点县城和中心镇加快发展。道建设,围绕城市骨干路网,系统抓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融合发展,镇辐射带动能力的载体。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快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政策措施。半径的黔中经济区建设,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加快六盘水、合配套改革。编制和实施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的政策支持。育特色产业,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和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二是加快重点城市和城镇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遵义、贵阳—安顺、贵阳三是发展城镇经济。使工业园区成为带动商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创新城镇化发展机制。五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和实施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六是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都匀、凯里黔中城市带建设,支持快速完善农民工在住房、大力推进以贵阳为中心、“毕水兴经济带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

管理和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促在推进贵阳城市发展推进城市之间的连接通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增加就业、壮大城镇经济和提升城充分发挥服务业带动就业和提升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各项政策,加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一小时经济圈为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规划修编和实施工作,支持毕节、推进统筹城乡综”规划,支持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培对县域经济发

黔西南加快发展。促进东南部加速发展。

第四,夯实发展基础,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稳定农业生产。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范围,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确保杂交水稻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以原产地引种和良种繁育体系、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为重点,实施生猪养殖“5511”工程、“1000万头肉牛”和“1000万只肉羊”工程,水果和中药材为重点,产规模,确保蔬菜、油菜、烤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万亩。继续推进油茶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民财产性收入。乡村旅游,引导农民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第五,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内完工,新增铁路通车里程渝黔等铁路项目建设。水至普安、普安至兴义等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大力实施高速公路”工程,凯里至雷山5个项目至江底、杭瑞高速遵义至金沙段和省高六盘水至盘县、等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场扩建,开工建设六盘水等机场。二是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和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完成275座病险水库治理。万亩。积极开展毕节夹岩水库、200加强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和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支持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加快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110公里。加快推进贵广、长昆客运专线和成贵、开工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235公里。建成国高沪昆高速贵阳至清镇、汕昆高速板坝49410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新建新增烟水配套工程面积普安五嘎冲水库、以蔬菜、油菜、烤烟、1200万亩、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385亿元。三是努力拓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

确保黄桶至织金、1号线。推进遵义至黔江、驾欧至荔波、黎平至洛香、加快推进贵阳龙洞堡国际机20个续建骨干水源工“五小”水源工程1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六盘水双桥水库等一批大中型

茶叶、辣椒、努力扩大生800万亩、六沾复线年“县县通松桃至铜仁、晴隆至兴义10278六盘140肉类总产量达到万吨。增加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一是推进以快速开工建设沿河至德江、独山至平塘、公里。加快建设乌江航运工程,建成西南争取建成遵义机场改扩建工程,万个,水库的前期工作。抢抓国家编制《中小河流防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山洪灾害综合防治规划》机遇,加强沟通衔接,推动我省相关项目的实施。三是加快电力、通讯、邮政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城市配网建设与改造的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省内500千伏主网架和“西电东送”主通道建设。继续实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程。推进“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第六,大力发展服务业,业。组织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规划,金马物流中心、铜仁金滩物流配送中心、发市场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引银入黔产品和服务,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信息、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会展业。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红色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交通体系向旅游景区延伸。能力。继续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大旅游商品研发、生产、营销力度,加快旅游商品产业化步伐。州城等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动漫产业园区。做好2011年首届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博览会相关工作。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四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推进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政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业。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七,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排。按照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完成。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节能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生产。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工程,推进贵阳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建设,支持保险公司创新推动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万村千乡市场五是启动贵阳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推进贵阳二戈寨物流配送基地、毕节远航物流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接待开工建设贵州文化广场、”、“农超对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淘汰落后产能,7

遵义都匀农产品综合批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推进多彩贵”等工程。积极发展家六是促进一是深入推进节能减实施重点全面推行清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编制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规划,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企业建设,争取将六盘水市纳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一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实施粉煤灰、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低碳技术。三是加强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公益林建设,完成营造林3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市“两湖一库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和铜仁、毕节等地锰、汞、铅、锌污染区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第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实施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300余所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断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学校创建工作,中职招生校聚集区建设。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在职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特色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育工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社会发展科技保障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好进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病、传染病、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体育运动会。”、中心城市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重点,抓好环境污染治理。”行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乌江、三岔河、都柳江等流域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三是推

1100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万人以上。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推进花溪高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继续推进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做好向城乡居民提供计划免疫、扎实推进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办好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8

“两基”教育成果,不实施农村推进重点实验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培妇幼保抓好重大疾平方公里。四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贵阳继续开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职业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第九,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深化省直管县改革,稳步推进强镇扩权试点,认真落实支持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环保收费改革,合理调整城镇供水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对居民用电逐步实行阶梯电价。与对口帮扶城市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台,深化与周边省市及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作的能力。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贸易区。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和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电力、铁路、公路、通信、社会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等行业。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创业计划计划”、“骨干企业培训计划

第十,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工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抓紧编制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做到扶贫到户、措施到人,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扶农村计生户10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和促进劳务输出。促进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员实现就业,扶持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三是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人以上。新建11术培训和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落实《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总量和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万户小老板工程”、“重点领域扶持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做好高校毕业生、1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创建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二是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泛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平提高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个体经济腾飞计划”,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二是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6万人以上,帮助2010—20209

三是加快非公有制”、“私营企业倍增一是实施扶贫脱贫攻坚50万人,帮提高非公有制企3万就业困难3个省级农村劳动力转认真贯彻继续完善覆

推进 万万户,支持自15所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整合培训资源,大规模开展农村适用技)》,不断提高全省人才四是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0万人、150万人、159万人和166万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扩大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试点范围,力争参加新农保人数达到260万人以上。提高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五是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万户,力争将所有一级危房改造完毕。万套、公租房082万套,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难、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新增解决问题。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5%以上。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站、3200个农村移动通讯基站,新增然村通电话。七是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建设农村沼气池15万户。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完成个村的村庄整治任务,完成料试点工程范围。八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抓好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做好市(州、地)级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建设的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建成个农家书屋、1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电影放映,组织“文化三下乡程。抓好7600名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务室。组织实施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建一个安康医院。十是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城区城镇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保护站,基本完成全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69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82万套,基本解决我省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505亿元,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新建300850个行政村实现光纤接入、80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扩大小水电替代燃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建设,333个农民文化家园、4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个县级体育场馆“雪炭工程”,完成”演出500场次以上。九是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新建和改扩建新建或改造2建成3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前端监控点达到10

136981000个自100400020024万场农村公益500个村级计生服新4个地级市中心2个救助10万个以上。

新开工建设廉租房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六是实施基础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个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个民政精神病院,完成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防止出现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平安贵州”建设。

第四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工作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xx”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县按照“一个核心、五个加快”的总体部署,积极抢抓省市地区发展政策机遇,全面推进“四个宝应”建设,主体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13%和15.9%。完成财政总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28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5%。

(一)产业发展稳步向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部工业实现开票销售462亿元、增长12%,入库税收12.5亿元,设备抵扣税、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7.6%和13%。净增开票销售过亿元企10家、10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模企业57家、净增42家。重点产业推进继续加快,输变电装备、轻纺化建、有机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宝胜集团加入中航集团、开票销售突破150亿元,森萨塔公司开票销售突破10亿元。新开工亿元项目20个,宝胜特缆、宝生聚酯、兴发铝业、渔光互补太阳能发电等重大项目将陆续投产或部分投产。建筑市场持续扩张,拥有资质企业113家,施工产值351亿元、增长20%,县外“双包”面积1900万平方米,境外施工产值2500万美元。服务业扩容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8亿元、增长15.9%,占gdp比重提高到3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增长15%;服务业税收较快增长,已占税收总额50%以上。五洲国际、时代国际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新创市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认定总部企业1家。着力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区创成扬州唯一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物流业态多元化发展,宝胜物流创成省级物流示范基地。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成功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节,新增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泰山殿佛教旅游街区项目启动实施,安大路轴线景点规划建设。房地产业健康运营,开工建设商品房45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72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30万平方米。农业经济质量提升。新增设施农业2.5万亩,有机农业面积增至2.1万亩。建成农业园区175个,总面积达38万亩。粮食生产总产量突破96万吨,实现“十连丰”,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产养殖面积45.5万亩,水产品总量15.8万吨。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85%。农业利用“三资”16亿元,荷仙集团实施股权重组。5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2万户,创成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创成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3个、市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新创农业“三品”64个。创成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1个,获批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

(二)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人才战略加快实施。引进支柱性产业紧缺人才245人、储备性人才3800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00人、专业技术人员3860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60人。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获批国家高新企业7家、省级以上高新产品102个,新建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10家。获批省重点创新项目13项、双创计划5项、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0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5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项。获专利授权1229件,新增注册商标650件、省著名商标7件。载体建设强势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169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竣工亿元项目10个以上。开发区纳入全省南北共建园区范围,区镇共建、区企共建实现新突破。开发区北区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建成科技综合体厂房15万平方米,招租入驻企业16家。安宜镇、县城周边4镇及氾水、曹甸、柳堡等重点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1.65亿元,新驻企业62家。14镇工业集中区累计开发面积3.1万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4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21家。投资融资渠道渐宽。新增金融机构贷款40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8亿元,余额存贷比73%,新增存贷比124%。银企合作签约授信并落实贷款46亿元,授信落实率达95.8%。仁恒实业在香港主板上市,晨化、宝粮、宝莲等引进风投基金,宝胜科创发行公司债券,宝胜集团申报中期票据,赛尔达申请发行集合债券。部门上争非普惠性无偿资金10.5亿元。开放经济调整优化。外贸出口持续较快增长,自营出口5.4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100万美元,分别增长15%和32.6%。拥有出口通关a类企业19家、占全市30%,骏升、森萨塔出口增长40%以上,成为首批出口超亿美元企业。外资项目审批权下放我县,到账外资8400万美元。新登记私营企业1996个、个体工商户4

611户,有限公司认缴注册资本金实际到账72亿元。

(三)城乡统筹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省道237宝应段三期路基工程完成,氾水运河大桥主桥合拢,宝应船闸实现通航,省道331进入工可研阶段。大三王河、金宝河通水,宝射河灌区改造完工。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配套管网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城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千亿粮食产能工程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推进。完成220kv上安线改造,开工建设110kv齐心变。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白田南路、苏中南路、淮江大道南延,兴阳南路、安宜北路、邗沟北路等提升改造,莲花路、宝射路等新城区间路启动建设。白田路三线入地,完成泰山垃圾中转站、东升农贸市场改造。整治老旧小区2个。供水配套管网、主次干道绿化亮化、交叉路口渠化改造等功能项目同步实施。公安“三所一队”完成土建工程,消防大队升级改造项目竣工交付,城市规划展示馆总体布局基本完成。村镇建设进程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十个一”工程加快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安宜镇、开发区等四个镇一区创成市级“四有一责”建设达标镇。创成星级康居乡村79个,省市级验收村庄环境整治村2982个。新增工商登记三大合作组织78家,新创市级以上“五好”示范社20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累计84.4万亩,240个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16.7万户。公益事业协调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先进县”、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接受省级验收,均获好评。新农合及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参合农民受益259.3万人次。建立全民健康档案67.6万份,免费为10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6公里,改造危桥55座。更新节能环保公交车37辆,新辟城乡公交线路4条。新增电气化镇(村)29个。农村改厕2.3万座。竣工交付保障性住房1.1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经适房160套,筹集公共租赁房400套。改造农村草危房628户。

(四)民生保障改善提升。就业社保能力提升。采集就业岗位4.4万个,推荐就业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新增各类保险参保对象2.2万人、征缴各类保险基金10亿元。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总数均达12万人以上;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总数分别达28.8万人和6.1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城乡低保保障达9909户、1.9万人,五保供养、重残补助提标到位,弱势群体救助范围继续扩大。民生支出稳步提高。集中财力落实民生实事,各项民生财政支出26.4亿元、增长17.4%。其中偿还高中阶段债务3800万元,校安工程及校舍改造投入62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提标新增支出4100万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环境整治、农桥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资金投入3亿元。争取乡镇卫生院建设性债务省补资金700多万元。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按省标及时拨付,公教人员津补贴提标政策有效落实。重点事业加快发展。建设改造校舍2.3万平方米,新城高中建成投用,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氾水高中跻身省四星行列,高考、对口高考达线率持续位居扬州前列。成功承办省第三届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节。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基药制度实施巩固提升,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推行。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6个,政府回购民营医院6家。建成市卫生镇1个、省市卫生村10个,建成省“慢病防控示范县”。县文化中心土建竣工,氾水文体中心等镇村文体阵地建成投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面完成。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免费开放。大运河宝应段遗产点整治通过国、省验收。

(五)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谐。计生政策全面落实。人口出生政策生育率99.8%,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改造提升计生指导站,建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验中心。计生惠民政策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生育关怀项目基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新增耕地1.2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6万亩。获批独立选址项目、点供项目各4个,争取用地指标3027亩。新批建设用地4289亩,盘活存量土地1781亩,增建工业厂房41万平米、追加投资29亿元。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营造成片林9000亩,林木覆盖率达21.2%。主要河流水质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标天数比例达98%,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标准。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履行环保竣工验收。削减化学需氧量876吨、氨氮109吨、二氧化硫72吨、氮氧化物41吨。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其他事业同步协调。人武人防、双拥优抚、侨务台务、民族宗教、对口支援、烟草盐务、工商物价、统计档案、妇女儿童、老龄人、残疾人以及地震气象、防震减灾、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二、**年计划安排的主要目标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开局之年。我县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抢抓省支持苏中苏北结合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围绕“四个宝应”建设,突出项目建设核心和“五个新进展”,精心谋划、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化学需氧量削减2.5%。

——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0.5%。

2、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

——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5%以上。

——规模工业产值、利税增长15%以上。

——建筑业施工产值增长15%以上。

——自营出口6亿美元。

——外资实际到账1亿美元。

——新增有限公司认缴注册资本金实际到帐80亿元。

——向上争取无偿资金12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以上。

三、**年主要项目计划安排

**年,主要围绕“四个宝应”建设的总目标、突出项目建设核心的总要求,对接落实、组织实施重点项目计划。初排新建、续建各类项目35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40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以上。其中计划实施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100个以上(不含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当年投资60亿元以上。

1、交通能源项目15个以上,计划总投资3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237省道宝应段三期、氾水运河大桥东西连接线、安大公路西安丰连接线、氾夏公路、曹安公路大中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等工程。组织实施1000kv特高压线路(宝应段)工程、110kv齐心变、110kv曹甸至安丰变线路工程、110kv

天平至射阳变线路工程、10kv以下配网建设改造工程,渔光互补太阳能发电、船舶用天然气、工业用气体等项目,以及供气环网、供热(汽)管网工程等。

2、农田水利项目2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2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土地整理、万顷良田建设、补充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组织实施小型农水重点县、蔷薇河整治、向阳河治理、宝射河驳岸、新城一横河治理、地涵除险加固等工程,以及城区水环境治理、农村河道整治等项目。

3、城建环保项目35个以上,计划总投资3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新城宝射路东西向延伸、核心区区间路配套等工程,安宜北路、苏中北路、白田北路等主干道提升改造工程,城区主次干道及广场(公园)绿化提升工程,叶挺路三线入地工程,老街巷维修升级工程等。组织实施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人防指挥中心、公交停靠场,以及城市综合体开发、城中村和老小区整改等工程。组织实施县自来水厂、潼河水厂扩建,氾水污水处理厂、南园及城北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县镇给排水(污水)管网配套、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集镇建设“十个一”工程等。

4、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3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2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生态新城高中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校安工程、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建设,新城体育场建设及文化中心续建工程。组织实施开发区医院、人医血液净化中心、疾控(药检)中心、安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妇保院扩建项目。组织实施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气象台站搬迁、泰山殿重建等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与集中居住小区(花庄、郭庄等)、重点镇农民集中居住区(氾水、曹甸、射阳湖等)建设。组织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邮政通讯设施与配套管网工程等。

第五篇: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我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7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个适宜”的奋斗目标和市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努力巩固和发展良好的局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三大需求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左右,连续15个季度增长速度超过13%,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 增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8%,削减水、气污染物排放0.53和1.5万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增长50% 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同比提高20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居民 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5%左右。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发展日趋协调,支撑条件得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仍达到97.5亿公斤,为历史上第二个 高产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增加值增长17%,机械、医药、食品、化工等优势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全球第1000架ERJ145支线喷气客机在哈交付 使用。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黄金周以及哈洽会、制博会、糖酒会等一批大型展会相继举办,会展、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 18%。扩权强县,加大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东北区域“4+3”合作模式得到加强,东北亚区域对俄、对韩经贸科技合作逐步升 级。大顶子山航电枢纽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苇亚铁路全线贯通,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三环路哈阿立交桥等工程开工建设,磨盘山水库供水二期 工程加快推进,发展的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

调整改造步伐加快,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水平稳步提高。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稳步推进,预计国家批复资金申请报告的46个工业国债项目累计 完成投资56亿元,占总投资的48.7%,22个项目竣工投产,6个项目完成验收。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8.5亿元,五大工业新区初步 形成园区相互呼应、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东轻、哈轴等重点企业改制重组不断深化,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非工业企业改制重组正在启动,企业配套 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到位资金增长32%。

城乡居民实惠增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 增长1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预计分别达到117、182、135和6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部城镇居民。城市低保人员20

万人,月人均补差额115元,实现动态下应保尽保。全面 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11.6万人纳入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差351元。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 生活费。投入资金3400万元,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3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所有区、县(市),参合率达到94.1%。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达 228万人,占城区人口的76%。全市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 21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233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6处,新建沼气池9890个,建成新农村示范住宅200多座,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尽管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与同类 城市比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县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 共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还比较多。

二、2008年计划安排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保持我市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市属外贸进出口总 额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增长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 4.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水、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分别削减3%和1%。

为实现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工程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粮食总产量保持在90亿公斤左右。突出“良种繁育、规模饲养、疫病防治”三大重点,加快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养牛超万头、养猪超5万头、养禽超50万只、养羊超万只的专业乡镇或养殖合作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建设,推进龙凤山、倭肯河、友谊等大型灌区建设,利用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旱改水”30万亩。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增加农机总动力550万千 瓦以上,机械作业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域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支持乳制品、畜禽产品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支持国家、省和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抓好已经确定的八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培育经营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 类协会为纽带,推动“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大发展。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122万人,培训农民工35万人。

加快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争取2008年农村公路建

设计划1500公里以上。抓好试点村、镇主要街路和自然屯间相连的 道路建设,尽快形成镇村相连、村屯相通的农村道路硬化主骨架。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0处,解决1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示范项 目建设,搞好村屯绿化和生态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态环境。

(二)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强自主创新,整合集约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工业增加值增长15%。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重点产品为依托,培育拥有名牌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支撑的优势产业。积极引 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把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做强,把食品产业进一步做大,把医药产业进一步做优,把化工产业进一步做精。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抓好 4G15发动机、250兆瓦等级燃气轮机、生物工程产业基地、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重点监控工业投资项目100个,投产达产项目 50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实施产业科技支撑战略。以解决支柱产业以及战略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增长点、储 备一批前沿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哈兽研兽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我市,支持哈焊 接研究所优质焊材国家工程中心二次能力建设,哈药集团现代中药粉针剂国家工程中心、动物细胞制药国家工程实验室,哈轴集团特种轴承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 工具精密复杂数控刀具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以机电、汽车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壮大医药食品集中区,改造提升化工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板块,整体提高县域 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实力。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严格执行园区规划,做好产业细划,突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规划开发区铝镁合金工业园、平房航空产业 城,完善呼兰大学城和地理信息产业基地、香坊出口加工园区建设。加大力度,整合资源,规划风电产业研发和建设。制定工业布局导向政策,从土地、税收、资金 等方面支持布局优化调整,有序推进老企业向专业园区搬迁集聚。

(三)围绕第三产业壮大规模、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开放带动、市场化促进、产业化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

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发力度,争取更多国内外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或代表处。推动江海证券在增资扩股基 础上实现综合性经营。支持哈商行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谋划建设群力金融商务区,制定鼓励金融产业发展政策。发挥地方金融的整体合力,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 务。

发展现代物流业。认真落实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实施意见》。组织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高层论坛,为制造企业和物流业企业融合、项目对接搭建平台。加快公路总枢纽、新香坊集装箱节点站、龙运物流园区及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业的整 体水平。

发展外包服务产业。落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着力培育服务外包大企业,加快黑龙江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基地和哈尔滨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建设,形成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

发展会展旅游业。提升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会展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各种会展窗口,吸引中外客商和游客,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13% 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7%以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亚布力旅游度假区、以劳模主题公园为重点的太阳岛风景区西区、龙凤山风景区、侵华日军 “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建设工农业旅游项目。

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扶持东鹏肉类、尚志宝兴农产品、金谷粮食等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鼓励城市连 锁经营、超市向农村延伸,支持农村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加快发展社区商业,优化老社区商业布局,完善新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四)围绕强化投资需求拉动,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动,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年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50项,10亿元以上项目15项,推进重点项目100项。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大项目,实现建 成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前期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路网改造、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成高 子至宾西铁路、哈齐城际铁路、群力热电厂、磨盘山水库供水二期、水源地污染防治、何家沟综合整治、群力新区开发、危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做好哈尔滨西站、轨道交通一期、三环路西线跨江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全力推进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35个以上,10 个项目通过验收。

拓宽投融资渠道。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和建设条件,争取国家和省把更多的项目摆放在我市。探索银政合作新模式,争取与开 发银行再签署一个额度在200-300亿元的合作协议。加大金融和资本运作力度,充分发挥现有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快融资改革和创新,扩大专业性融资公司的 领域和规模,提高市场化融资水平,积极谋划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增量、整合存量、挖掘潜力、促进合作,解决土地瓶颈制约,增加土地收益,为基础设施大项目筹 措建设资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运作,全面开放城市建设投资领域,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强化项目谋划生成机制、推进协调机制、监管服务机制和 考核奖惩机制。继续实行市领导研究大项目推进工作的例会制度,固定资产投资“在地统计、在地考核”制度,完善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平台。

(五)围绕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优化进出口结构上实施突破。坚持借助外力求发展,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振兴、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以及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等有利政策,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 巩固日、韩、港澳台等传统优势引资市场,有计划的开拓欧美市场,逐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招商代表处。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和资源,积极寻求同世界500强企 业和国内500强企业合作的契机,面向关联性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行产业链、价值链招商,点对点招商。按市场原则策划、包装项目,统筹、合理确定园区 定位,形成以市开发区为主体,各类园区为补充,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内部竞争最小的园区发展格局。完善招商引资责任、激励和重点项目服务机制。

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强力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扶持有规模、有实力、有品牌的优势企业,到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加快建设 对俄、对韩出口加工基地、科技合作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全面优化出口结构,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支持汽车、医药、电子产品、电站成套设备、深加工农副产品等 商品出口,扩大生物制药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落实扶持政策,建立重点出口商品跟踪制度,制定《哈尔滨 市出口企业奖励管理办法》。

(六)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加速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着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重点耗能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 快淘汰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关停200兆瓦小火电机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 户。加大分散供热锅炉联片并网改造力度,淘汰50台7兆瓦以下燃煤供热锅炉。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

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出台《哈尔滨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建设一批以资源节约型、综合利用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色的循环经 济项目。开发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建设依兰、方正等3个风力发电厂项目,新建、改建3个热电联产项目。启动建设市开发区和利民开发区循环经济 专业园区,推进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7.8%。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治理。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实施,文昌污水处理三期、延寿污水处理配套管网项目投产运行,双城、阿 城污水处理项目加快建设,群力、平房、信义沟、松北松浦、呼兰、太平中水、污泥处置、文昌配套管网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哈药、哈高科、省生物一厂、东轻、华尔、气化厂等6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竣工运行,三精制药、济仁药业、中石油哈石化分公司污水治理项目开工建设。

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财政、税收、信贷支持节能减排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示范工程以及产业化项目最大限度 地支持;加大监控力度,对违法和超标耗能排污单位加大惩治力度,实行严打重罚;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将节能降耗目标当成各级领导的头等任务 来抓。

(七)围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及农村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体制保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 审批效能,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深入进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机关领导问责暂行办法,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进一步理顺市与区、县(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和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各项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案,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未改制企业的 改制工作,推进物业供热、供排水、公交等公益性国有企业改革,对已改制企业进一步明晰产权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力推进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实施和完

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跟踪4户企业的试点情况,加大国有股分红、国有产权转让收入收缴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业 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改革,落 实国有农场的补助政策,促进国有农场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做好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镇的申报落实工作,稳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

(八)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务求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坚持市场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制定出台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零 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式安置,力争充分就业社区新增5%以上。落实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社保补贴,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培训高技能人才7000人,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0万人、188万人、139万人 和70万人。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城保与农保之相互衔接、顺畅贯通间的通道,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巩固城市低 保制度,完善住房、教育、就业、供暖、供水、供电、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开展就学、法律援助、劳动力输出等 农村救助工作。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改善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组织 实施农村乡镇卫生院、县级卫生医疗机构、县级计生服务站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建设,加快乡镇文化 站、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推进哈尔滨艺术中心、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和省、市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 展,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高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做好大冬会各项筹备工作。加大市场监管和调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全力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 的安全隐患,切实化解影响全局、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努力营造安全保障型生产生活环境。

下载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天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东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xxxx年,是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起始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方案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方案为切实落实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工作任务,根据《xx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和《xx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

    2010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报告

    关于荔浦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3月18日在荔浦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荔浦县发展和......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全市首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聚集了久邦数码等一批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产权交易......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宝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 宝鸡市政府网 作者:市政务公开办 阅读:121 发表时间:2018-05-09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

    关于丹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丹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丹阳市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 魏国荣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