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服务型政府报送材料
强化风险控制,构建景区长效监管机制
什刹海地区是文化旅游功能街区,全境面积5.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万,区域内集中了北海、景山、恭王府花园、宋庆龄故居等一批国家保护单位。90年代后期,什刹海环湖形成酒吧街商圈逐渐成为北京城市文化新名片,是国内外游客体味老北京民俗的首选之地。“吃烤鸭、逛胡同、泡酒吧”,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来宾在北京的一种时尚。
近三年来,什刹海工商所在在监管标准不断提高、监管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什刹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服务监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风险控制为重点,以日常巡查和“弹性巡查”、“错峰巡查”相结合的景区长效监管机制,有效保障了什刹海地区经济发展秩序的健康良好运行。
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是什刹海旅游功能区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
北京奥运期间,什刹海工商所紧扣景区特点,突出监管重点,大胆突破,因地制宜,逐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涉外景区监管模式,在平安奥运保障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奥运之后,什刹海工商所把奥运期间总结的经验认真加以梳理总结,将构建什刹海旅游景区的长效监管机制作为工作的重心,积极实践探索。
长效监管机制的具体思路一是从内容上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建立信息互通制度。从人员培训、协同检查、信息共享。采取与以洋酒协会、烟草专卖、商务局合作的方式,通过与烟草专卖、商务局协商,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每月进行一次联合检查,逐步建立放心消费酒吧街。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和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对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二是从形式上建立景区巡查制度。制定出景区巡查内容、时间、范围、人员、方式、标准,根据季节的变换、业态的变换而进行适量调换,保证景区巡查经常性,延续性和完整性。建立了执法、服务、维权于一体的平台,将触角延伸到区域的各个方面。旅游功能街区巡查小组按照巡查班次不变,人员不变,职责不变,标准不变,时间不变的“五个不变”,确保景区秩序。
三是从力量配备上,建立景区巡查调度制度。整合巡查力量,建立旅游功能街区执法小组,将奥运会期间支援场馆的外派返回人员充实到小组中,结合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巡查,形成功能街区执法小组巡查与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巡查的交叉巡查网络。
二、强化风险区域控制是落实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奥运会后,我们把奥运期间总结的经验,建立起以风险控制为监管重点的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划定了风险控制核心区、延伸区和扩散区,实施分层次,分区域,抓重点的网格管理。
我们将什刹海旅游功能街区全区域划定为以临湖街边的核心区、以环湖周边的辐射区、以湖外其他区域的延伸区,作为风险级类的划分。从涉及的区域范围上:将重点风险监管的范围从奥运会前的酒吧街到奥运期间的什刹海环湖,继续延伸到什刹海旅游功能街区全区域,做到区域监管无盲点。从涉及的行业范围上:将重点风险监管的行业从奥运会前的食品行业到奥运期间的小发廊、小歌舞厅、棋牌室、三轮车的整治,到奥运会后的全行业,做到行业监管无盲区。
在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上,我们也有了许多创新。首先,成立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所长为责任人的二级网格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对二级网格内风险点进行发现、监控、消除和上报。
其次,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在积极消除风险点和及时向分局指挥中心汇报的同时,定期把掌握的风险点、风险控制的情况向街道办事处及卫生、环保、公安、消防、房管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达到对风险点的群防群治的目的。
例如:对无照经营食品的取缔过程中,采取向卫生、环保部门发出报告函,告知存在的风险点和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向房管部门发出报告函,告知为无照经营提供场所所要负的法律责任。
第三,建立风险联席评估制度:通过与洋酒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和部分厂家工作人员对全所干部进行知识培训,配合检查酒吧经营的酒类及食品。防范假酒、劣质食品的出现。
第四,强化网格监管风险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层级网格事权。三级网格负责风险源的发现,风险信息的采集和风险点的控制,风险的预见。二级网格负责对风险业态的分析。对风险信息的筛选、归纳和评估;可控制风险消除的力量调度和指挥,不可控制风险的上报。通过日常巡查的直接采集和社区寻访、投诉举报、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认真搜集风险控制信息,确保监管无死角。
三、完善创新监管模式是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必然需要。“日映荷花,月耀酒吧”。什刹海旅游区,不仅仅是白天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每当华灯初放,酒吧街更像是京城一颗闪耀的夜明珠,吸引着众多的人们休闲放松。
打破“朝九晚五”式的监管方式,完善适应旅游景区的“夜巡制”。将“弹性巡查”、“错峰巡查”固定下来,变“临时性巡查”为“常态巡查”。具体做法为:一是为消除时间差带来的监管盲区,确保了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根据酒吧、餐饮问题突出的特点,以旅游景点周边经营场所为重点风险点,根据业态特点坚持开展“常态巡查”,将工作时间延长到晚10点,监管重点也相应地在检查主体资格、经营范围,执照悬挂和食品台帐的基础上,侧重强化所经营食品的品质保真、有效期限检查。
在重点风险点的控制上,采取了时间上分段、班次上错峰的方法,分白班、晚班和夜班,将监控时间延长至晚上。白班从早8:30-17:00,白班重点风险点的监控由网格责任人负责,主要职责以网格内,一、二类大街的巡查;晚班从17:00-22:00,晚班重点风险点的监控由带班所长负责,主要职责是带领值班干部对以酒吧为主的什刹海环湖巡查;夜班从22:00-次日早8:30,夜班由带班所长和夜班值班干部负责,主要职责是对夜间出现的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二是在力量配备上辖区工商所成立晚间巡查小组,辖区工商所内人员全部投入到晚间巡查工作中,三个副所长每人带领一个巡查小组,每日对辖区进行巡查,每天将结果登记在电子督导档案及督导日志上。确定出可能引起问题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监管。结合集中执法和常态巡查,开展了以景区三轮车、旅游商品等重点风险点的专项整治,将执法力量作用于关键点,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是在景区设置流动监管服务车,建立了为宣传法规、维权服务、巡查执法的快速反应平台。流动监管服务车使环湖巡查及时、快速执法,更快捷、更迅速地解决消费者投诉举报问题,及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辖区工商所创立使用有中英文对照的什刹海景区工商服务手册,借助这份精确的消费地图,为中外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篇:打造服务型政府
打造服务型政府
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马克思本人就提出“公仆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民主权的工具,其一切活动都围绕为人民服务而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对我国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国政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国家政务职能的组织,必须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各项承诺,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建立起新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公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中间层级政府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冗余。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应当具有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对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
第三篇: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随着中国的入世,随着现代企业服务品质的提高、随着人民群众对服务期盼质的提高,更随着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继大连、上海、北京等城市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举措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改进作风,着手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改进自己的服务,重塑新形势下的政府形象。党的十六大召开,新一轮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高潮已经兴起。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首先是形势逼人、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与民主化已是当代四大国际性潮流。这四大潮流交互作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利避害,各国纷纷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调整,而政府在这种调整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再有,中国入世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大多是针对政府的,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精干、政策更具透明、为官更加清廉、服务更加优质、效率进一步提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管理型计划型向学习型服务型民主型转变。其次是社会需求和百姓的期盼。服务的水平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政府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准和内容。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服务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亮点和热点,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其标志是:中央领导抓服务,新闻媒体炒服务,人民群众盼服务,社会各界看服务,各个行业争服务。不仅流通行业重视服务,制造业也在靠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服务行业抓服务,垄断业也在争打服务牌。而一直在积极倡导服务的政府的服务质量最关键也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在此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和现代服务的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乃是人心所向和最佳选择。第三是打造政府品牌,提升政府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经济文化服务全球化一体化使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既城市竞争的时代、以服务的水平能力作为评价企业乃至政府城市选择合作伙伴的时代、客户选企业、企业选城市、市民选政府的选择时代。政府和城市要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首先要靠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凝聚力。公务员有了服务的意识,政府有了服务的能力,城市有了服务的环境,距离再远的企业、再挑剔的企业、再牛气的企业,也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与发展。否则,不仅外地外国的企业望而却步,而且本地的金凤凰也会背你而去,而去选择能为自己提供优良服务适于自己发展的城市。一个没有吸引力、没有品牌企业的城市政府是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市民、包括公务员不喜欢不选择的政府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大连市创建了温馨舒适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和全天候旅游城市;青岛市培育了一大批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以情满旅途为代表以情为核心的服务品牌,创建了品牌城市和品牌政府;上海市则建立了全员学习全员培训的学习型城市;苏州则提出和制定了创建文明城市群的规划,北京市广州市则提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思路。我们要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搞好城市的研究和定位,打造城市的特色和政府的品牌。城市靠政府打造升值,城市提升政府的品牌效应。
第四,政府服务严重滞后的现状增加了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政府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本应在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延伸和跨越上走在社会的前列,但由于离市场较远和旱涝保收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优越感满足感,使许多公务员缺乏相应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在改进服务上缺乏动力压力,因此喊得多做得少,口号多措施少。与现代企业相比,与群众需求相比,许多政府机关的服务观念滞后效能低下,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发展的机遇,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进步,必须尽快转变观念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
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政府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工程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观念的革命、机制的创新、流程的再造和职能的转变,需要从公务员的意识到政府的机制流程进行观念更新、服务转型。
(一)、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机制和氛围,不断激发政府和公务员的创造力,使大家更加勤奋聪明快乐的创新服务。构建危机文化,强化忧患意识,保持居危思进的精神状态;构建信息反馈文化和交流共享文化,提高团队的学习效益;构建创新文化,鼓励自我超越;构建反思文化,倡导系统思考;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积极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确立全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是一篇内涵很深外延很广的大文章,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社会课题。近几年,现代企业进行了四次服务革命,继语言革命、空间革命、手段革命之后已经和正在进行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革命,为服务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应强化培训,搞好文化对接,为公务员认真的补一补服务和服务文化课,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全新的视觉,给自己、部门、市民、企业给予科学的定位,摆正好位置、调整好心态、演好服务角色,为主动服务用心服务创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今首先应确立以下观念:顾客(纳税人、企业、市民乃至自己周围的其他人,以下统称顾客)是衣食父母,顾客为中心;顾客是总裁,顾客定生存;顾客是朋友,待客献爱心;顾客是自己,将心来比心;顾客就是质检员、要用真情换真心;来者都是客,要一视同仁;服务是分工、是角色、是本份、是资源、是资本,是便利、服务是简单、服务是能力,服务是政府的DNA、是管理、是生命线、是硬道理、是文化、是事业、是灵魂、是追求、是乐趣、是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是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崇高的忘我的境界。还有“服务不是口号、不是手段、不是赔本买卖、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经营业务向经营客户转型”“客户体验是服务转型的通行证”等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不断提升服务顾客的核心能力。
(二)、搭建服务平台,重树服务形象。要继续开展“创三优一满意”文明机关、文明窗口、文明处室活动,要以优质服务的规范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从小事入手,在点滴处规范,达到八条标准:完善的服务设施;幽雅的服务环境;严密的规章制度;整洁的服装仪表;文明的服务语言;优雅的服务行为;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站姿挺拔、坐姿文雅、行姿稳重、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文明礼貌、作风严谨、办事利索、表达准确,讲普通话、谦虚自信、彬彬有礼、气质高雅、风度翩翩。自觉做到十八个字和八句话,十八个字是:站相迎、笑相问、双手接、快速办、亲手递、提醒送。八句话是:您好开口请字当头;谢谢再见站立送走;快速准确一丝不苟;有问必答说细说透;征求意见有错必纠;顾客误会忍让宽厚;周到服务不分童叟;热情相助排难解忧。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体察民情,说实话办实事,为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彻底解决“吃、拿、卡、要、冷、硬、拖、顶等百姓反感的问题,由“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变成“四不(不推不拖不训不傲)”“四民(想民亲民便民为民)”、做到“四公(公开公平公正公道)”、“四办(马上办热心办主动办办的好),达到“四心(让市民放心、舒心、称心、贴心)、“四满意(基层满意百姓满意同行满意上级满意)。
(三)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要借鉴现代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政府,变管理型服务为服务型管理,寓管理与服务之中。积极提供为个性化差别化亲情、智能化、品牌化的服务。要把现代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规范引入机关内部,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实施阳光工程,建立绿色通道,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开设“政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四全服务(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便民服务、首接责任制,领导接待日、挂牌服务、热线网络服务。使公共服务职能集于一处,办事项目明晰上墙,服务咨询全面提供,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则是考评工作的首要标准。让服务对象跑一次腿、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完一切手续,甚至打一个电话上一次网就能把事情搞定。市民来此办事方便快捷如沐春风。这样一来,不仅缩短办事的等候时间,减少服务成本,而且摆正了政府与市民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由民求官变为官为民,公正廉洁高效、把为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缩短了市民与政府的心理距离。
(四)建立市场链机制,各部门相互协调支持。建立以群众基层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领导为群众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各部门互为顾客相互服务高效运行的大服务机制。各部门视做相对独立的服务主体,相互承诺明确自职责,量化考核绩效挂钩。建立信息绿色通道,广泛征求和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与个人收入挂钩。
(五)创建学习型城市(小区机关),浓厚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学会经营城市让城市增值。要让城市美起来、亮起来、绿起来,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生产力,也是真正的服务)。要总结经验宣扬典型,扶正祛邪,整顿市场,创建诚信至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互帮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服务环境。努力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为企业提供文化理念服务,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开发各种智力资源;建立全民学习的氛围和机制,举办各种经常性的市民夜校,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积极探讨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帮助人们更新观念分享资源,提高素质,潇潇洒洒生活,明明白白的工作,高效率的创新、高效益的拼搏;引导和帮助企业打造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打造政府和城市的品牌,提升城市政府的服务品质。
第四篇: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任务之一。指遵循社会公正和民主,按公共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法定机制和程序而组建起来的,为公民提供满意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由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首先提出。在我国,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主张,并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要求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由四方面基本关系决定:(1)普遍公民主权基础上的民主与宪政关系: 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质和政府为公民服务的地位;(2)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主体,政府为市场经济服务;(3)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为公民社会服务;(4)直接公共服务与间接公共服务的关系: 前者是满足公民的直接需求;后者是通过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满足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基本特点是:(1)以民为本的政府;(2)职能有限政府;(3)法治政府;(4)信用政府;(5)廉价政府;(6)民主参与政府;(7)不断自我完善和创新的政府。
(上述辞条引自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五篇:服务型政府
1、公共服务的定义: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2、加深理解:
(1)全能型、管制型、低效率政府模式——服务型、高效率的政府模式的转变: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
管制型政府的特点在于:命令式、一统化、,人情、经验、弱则行政,导致失去监督、专权、全能型政府无限扩展。
(2)服务向政府的定位:
公共服务是政府主要职能之一。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提供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3)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有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服务型政府:
是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将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5)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特点:
①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真正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
②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命脉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等,作为公共财政和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
③合理分权是完善政府治理、优化政府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问责制政府,实现合理权限划分、权利下放,提高行政效率,减轻财政负担。
④强调法制,依法办事。
⑤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
(6)服务型政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①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
②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
③提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
④提供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