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分析实践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分析实践报告
摘要:正确良好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事关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小组开展针对城乡环境的调查分析活动,通过自身实践,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做出分析调查。
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0日——2014年8月15日
调查主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调查地点:成都、西安、深圳、重庆、达州、都江堰、泸州(河流、郊区)调查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状态,我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我们可以用我们努力来帮助人们提升环保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与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调查概况:在调查期间,进行七所城市的河流,空气质量,水质量的监测,咨询了当地的环保部门,对居民,生活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做出了对这六所城市的环境质量问题的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的的建议。具体内容:
调查阶段具体进行了监测,问卷的调查形式,对七所城市的的天气,河流以及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具体如下: 空气: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监测、评价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7月25至8月12日期间,城市空气质量优3天,良12天,轻度污染1天,中度污染2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0天。各项评价指标中,SO2与CO 达到年均值二级标准,其它各项指标PM10、PM2.5、NO2及O3分别超过二级年均值标准0.66、0.8、0.075和0.61倍。
位于深圳的宝安区,经过调查得到201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在27~209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合计为26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1.8%,其中达到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9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5.5%;达到空气质量良的天数为16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6.3%;达到空气质量轻度污染的天数为8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3.8%;达到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的天数为1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3%;达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天数为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1%;2014年全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17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0.014毫克/立方米)上升21.4%,无日均值超标;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45毫克/立方米,比2012年(0.046毫克/立方米)下降2.2%,日均值超标率为5.8%;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0.081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0.074毫克/立方米)上升9.5%,日均值超标率为6.8%;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1.214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1.021毫克/立方米)上升18.9%,无日均值超标;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0.046毫克/立方米,比2012年(0.047毫克/立方米)下降2.1%,日均值超标率为15.1%;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平均浓度限值(0.040毫克/立方米、0.070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是宝安区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水质: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渭河干流及支流、无定河干流及支流的80个断面开展监测评价。开展监测的80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8.75%,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8.75%,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50%。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8mg/L、1.076mg/L;与2013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5.26%,氨氮平均浓度下降17.1%;与2012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18.2%,氨氮平均浓度下降24.1%。
根据地表水的检测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文件的要求。古蔺水体检测得知,丹桂、石宝、黄荆的水质在Ⅰ~Ⅱ之间水质清澈甘甜,以下是这三个地方的河流干道,能清楚的看到河里无垃圾,环境优美。
成都的河流情况如下: 主要有西河流域,江安河流域,府南河流域东风渠灌区,清白江流域,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成都的河流,污染也日益加重了,其中府南河和清白江流域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以城市和工业的综合污染为主,重金属和化工污染影响较大,其他河流域,污染较轻。府南河南河和江安河为例: 府南河的Hg,Pb,Cd,As,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河流点流域段水质为中度污染,达标率为23.1%。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个,占23.1%,劣Ⅴ类水质断面5个,占38.5%,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属于 化工污染,成都近年来,用水呈紧张趋势。河流的污染治理 迫在眉睫。发现问题:
(一)、空气问题
工业城市雾霾严重,空气中所含有工业微粒较多;城市空气PM2.5含量普遍较高,空气环境质量差;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净化空气效率低;
居民对空气质量满意程度低。
(二)、水问题:
(1)水源地保护尚未完全达到规范标准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未拆除建筑物或建设项目,存在不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现象。如:自来水公司的保护区范围内存在安置小区、排污管网等建设项目;自来水厂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存在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且一级保护区范围无法实施封闭管理,生活污水、农村面源、交通运输风险隐患并存,对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
(2)多源头供水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一方面,各民营水厂管理水平及设施配备参差不齐、水源地保护情况复杂、制水工艺差异较大、供水管网老化、水价因制水成本不一形成多种价格,且大多数水厂无双电源或自备电源,停电就停水。另一方面,生产的自来水在供给产能充足的情况下,却因多头供水的格局而不能全民共享,造成水厂优质资源的浪(3)水质检测结果公开程度不够
政府部门虽然定期对供水全程进行了监控和检测,也在部分区域进行了公示,但在走访调研中,仍有居民反映相关部门对水质检测数据的公开程度不够、鉴别水质安全的基本常识不具备、用水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4)环境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在继续加大,群众对水环境保护的投诉也时有发生,我市保护成都市饮用水源的责任越来越大。目前,我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仍然偏低,雨污分流管网还不完善;重金属污染,徐渡垃圾填埋场、向峨垃圾处理场的渗漏液等对水环境影响潜在一定环境风险。解决对策:
(1)继续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 对老污染企业和项目 , 要实行分期分批整治。对规模小、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能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企业 , 坚决依法实行关停。严把环评审批关以避免新的污染源产生。(2)在大气混合层厚度小和雨水洗刷能力最低的季节 , 应该特别加强对各企业环保设备的监管力度 , 环境监察部门应重点突击检查 , 监督除尘脱硫等设施的正常运行。(3)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使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几乎所以政策领域的变革,改变过去各个部门封闭的、分割地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的做法,把环境保护与其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结合起来,这样做既有利于环境本身,又可以提高其他政策的效能,这就要求重庆市政府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政府要依照此体系,完善机构设置。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对政府及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环保法规的各项具体行为进行界定。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或贯彻不力导致辖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部门、机关给予相应处分,使领导的“乌纱帽”和其所负责的区域环保是否达标挂上钩。此外,还要给环保部门下放实权,权责明确,才能贯彻有力。(4)政府环保部门应切实做好环境的监测调查工作。近日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针对日益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监督检疫站。今后,对于类似的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以加强对空气污染原的监控;实施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或日报预报,使社会有关各方及时了解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情况。使一些污染物排放较大的单位和对空气污染物敏感的人群能预做准备。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并可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环境质量信息。同时,政府可以投资兴建以监控、信息、检测等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环境指挥中心,配备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加强环境监理标准化建设。(5)立足现有规律、规章和制度,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监督。为使环境保护工作根深蒂固的开展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6)政府应利用经济手段来治理工矿企业。企业是各种污染物的主要产生者和排放者,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以削减排污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企业改变观念,拚弃环境保护部经济的成见,树立起重视环境更益于经济的观念。宣传和执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这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对破坏环境和随意排放污染物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单位,(7)按照污染种类,数量和程度进行罚款或征收排污费;对排放污染物损坏群众健康或造成财产损失的排污单位,责令向受害者赔偿损失;对利用废弃物生产的产品给以减免税收或其他经济上的优惠;实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予以征税收费等制度。(8)制定严格的标准,控制扬尘和废气污染。关闭不合格的砂石料场,对于建筑工地拆迁工地要求工程承包商在工地周围加高护屏,并在四周的临时交通道路上铺盖沥青;(9)对一些非回镇土要随时运出市区。要求运货车加盖遮篷,以免建筑材料散落街头。各公司要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过滤塔等先进设备来净化含油脂灰及有害的二氧化硫的废气。化工厂应利用管道将生产过剩中产生的废煤气及其他含有臭味的气体,经过管道输送到煤站燃烧,变成无害的碳酸气体和水蒸气,然后经过高大的烟囱排向高空。(10)利用行政手段削减机动车污染。政府应执行严格的地方规章制度,禁止销售未达国家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淘汰尾气超标车;安装电喷和三元催化装置;加快机动车燃料改造,用天然及电力等清洁能源;同时,可以开设电车等无污染车辆。(11)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建立城市立体绿化体系。
(12)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环境保护关系到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环保科技,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13)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三、总结与收获: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们进行暑假实践活动,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分析,确定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认为环境质量好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当去关注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久前我们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不错的的成效,我发现乱扔垃圾的少了,垃圾站多了,街道比以前更整洁了,树木变得更多了,可是也存在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进行这个主题的调研,综合各地的情况,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小组的各位同学同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自己的调研,有的调查了当地水质环境,有的调查了绿地面积,有的调查了空气质量情况,有的调查了工业,工厂的环境状态,虽然调查的对象不同,但和主题紧密联系,都属于城乡环境的一部分,对于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环境调查的过程中,采取了,网上查找,实地勘察,问卷采访,等多种方式进行采访和调研,实地的感受到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小组的成员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我们加强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很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调研的过程中,也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最后提出我们小组成员各方意见: 1.继续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 对老污染企业和项目 , 要实行分期分批整治。2.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使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政府环保部门应切实做好环境的监测调查工作。3加强绿化,扩大绿化面积。4.广泛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5.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以坚决的反击 6.建立更多的垃圾回收点,和垃圾站。7.定期进行相关的环境整改工作。
第二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实践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
一、城乡环境现在存在的问题
内江河面有漂浮垃圾,桥头有暴露垃圾堆,污水直排河内;数条街以街为市,保洁不及时;居民院落内“牛皮癣”多,杂物乱堆,小区不整洁。市中区占道经营,杂物乱堆,存在卫生死角无人管理,居民院落内随意堆放杂物,乱涂乱画。东兴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建筑垃圾成堆、污水四溢、垃圾乱扔。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及农贸市场垃圾、污水较多,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比较普遍。
二、城乡环境需要治理的内容及方案
(一)要突出重点区域。
要将进出城区主要干道周边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推动整个城乡结合部整治工作。在内江城区,市中区要以脚盆田至太子湖加油站、国道321线至甜都大道、内椑北路至肉联厂等区域为重点;东兴区要以沱桥隧道至制药厂、沱桥隧道至石油指挥部、中兴路至二医院、东兴老街、内吴路至607所、蟠龙冲转盘至收费站等区域为重点。地方县区也要根据县城周边实际情况明确治理重点区域,落实责任,增添新措施,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打好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攻坚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二)要强化宣传教育。
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群众参与支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目的也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生活环境。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发动让人人知晓、个个参与。要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继续在广播、电视、报纸开辟专题、专栏,集中跟踪报道工作动态和成果,曝光陋习和治理不力的单位和地方,做到每天报纸头版有报道,电视天天有图像,电台天天有声音,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要加大社会宣传教育的力度,在城镇的主要街道、车站、城镇进出口、公路两旁和进出口、广场等重要地段树立大型宣传牌,并在全市城乡普遍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强力推进“七进”工作,采取印发宣 传资料、给市民一封信等措施,不断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要把专项治理行动与“七进”活动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共同做好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城乡结合部之所以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是一重要原因。群众丢垃圾没有垃圾桶、倒垃圾没有垃圾库,内江城区出城主要通道省道206线、内安路、国道321线等都是破烂不堪,晴天尘土满天飞、雨天稀泥到处溅。治理工作,必须把完善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作为第一位。市财政局和各县区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投入城乡结合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采购安装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建设垃圾圈、垃圾转运站,解决环卫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市交通局要将内江出城道路改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首期改造蟠龙路,解决入城道路破烂问题。
(四)要狠抓风貌改造。
目前,风貌改造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区和重点乡镇,城乡结合部基本未开展,造成城市与城乡结合部之间反差过大。部门要以绿化、亮化、治乱为重点,扎实推动风貌改造工作,让城乡结合部绿起来、亮起来,规范有序,美观大方。由政府牵头,实施城乡结合部绿化工程,市创园办和政府负责城乡结合部山体绿化,市交通局负责公路沿线绿化。由市政工程处和政府牵头,实施城乡结合部亮化工程,为城乡结合部进出城主要交通干道安装路灯。由市住建局和政府牵头,集中治理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规范城乡建筑秩序。政府要结合“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对城乡结合部临公路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五)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一要落实整治资金。要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财政要把城乡环境治理所需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及时拔付到位,确保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设备设施、工作运转所需资金。同时要及时安排出资金对内江城区城乡结合部村、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以奖代补的数额。资中、隆昌、威远三县要加大投入,确保整治工作资金落实到位。二要加大人力投入。要 2 加强管理、执法、保洁三支队伍建设,人员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市指挥部办公室要从市级部门、单位和县区抽调能力强、会管理、作风正、敢逗硬的优秀干部到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请被抽调单位的领导要从讲大局的高度给予大力支持,无条件服从。各县区及时补充治理办的干部,及时解决治理工作机构必要的办公经费和设备设施,确保城乡环境治理的管理工作对人财物的需要。
(六)要增添工作措施。
要加大暗访曝光问责力度。要在内江电视台、内江日报曝光,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处理。目前,要重点抓典型问责,动真格、见实效。要加大处罚力度。对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乱摆乱倒等行为,要从严查处,力争起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从源头上给予治理。要抓机制建设。要建立激励机制。市治理办、各县区抓紧研究适合本地区的激励机制,市财政和各县区政府要予以大力支持,激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层同志的工作积极性。要建立整治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建设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治理不反弹不回潮。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推进的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城乡并举、全面推进,既要打好城乡结合部的专项治理的攻坚战,同时也要全面推进当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面上的工作。要抓好城镇风貌塑造。对已经启动的风貌塑造,要抓紧推进。要及时谋划未来风貌塑造工作,早作准备,安排资金,快速推进,每个县区都要打造风貌塑造示范街和示范镇,以点带面全面实施。要抓好城乡清扫保洁。各县(区)政府增派人员,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工商、城管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当地配合,强有力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全力确保节日期间城乡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要狠抓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久推进至关重要,必须常抓不懈。相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各种有力有效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加大宣传教育所需资金投入力度,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民参与,大幅度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要深入扎实地推进“七进”工作。“七进”工作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和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需要长期组织 3 开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和有效措施,必须深入扎实长抓不懈。新闻宣传受众是极其有限的,代替不了“七进”工作,只有“七进”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大幅度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七进”部门(机关党工委、农办、经信委、教育局、民政局、旅游局、妇联)和配合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加大推进力度,增添工作措施,深入扎实地强力推进“七进”工作,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进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不断提高治理工作参与率、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做好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大家生活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清洁、文明、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促进内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环境说文明话,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美化环境、美化语言、美化行动、美化心灵。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消除城乡脏乱差,创建城乡新文明。崇尚文明,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树好内江形象。
城 姓名:班级:学号:乡 环 境 综 合 治 理 调 查 报 告
高 坤 经管09.3 20090742011
第三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还存 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四化”标准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还有 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主动参与不足。当前,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 作一定程度上呈现党、政“唱主角”群众参与少的“上热下冷” 的状况:一方面,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 力推进工作;另一方面,面对新时期群众宣传工作和社会管理 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因手段和条件受到限制,涪城区 宣传引导群众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进而导致群众维护 环境卫生面貌和城市管理秩序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主体作 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持续、全面开展。
(二)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中村”的垃圾柜、路灯、排 水管道、停车点等市政基础设施匮乏,不仅给群众日常生活带 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改变市民的陈旧的环境卫生意识。纳入 城市管理的近郊乡镇居民生活垃圾却仍由乡镇自收自运,缺乏 垃圾中转站和密封式垃圾清运车等设施,不仅增加了垃圾转运 成本,而且沿途洒落的垃圾还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死角盲区管理难度大。一是“城中村”小区的生活 市场和开放式小区(主要是御营新村小区)不仅基础设施条件 落后,管理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较差而且乱搭乱建、乱摆摊点、以街为市等现象突出。二是不少市属破产企业小区长期没有物 业管理,既无保洁队伍,也没有环卫设施设备,脏乱差现象较 为严重。如警钟街97 院(原市木材储运站)海峰房地产开发公 司地块乱搭乱建、饲养家禽,西山东路40 号院(原市丝绸印染 厂)宏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块乱搭乱建等。三是城区“五小行 业”(小商铺、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作坊、小旅馆)因硬件 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较低。而这些行业的有关证件的办证、监管均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管理的效力受到影响。四是环卫 清扫保洁出现盲区,临江市场外巷道、跃进东街(滨江路小学 外巷道)等公共通道未纳入市政清扫范围;涪江二桥与长虹干 道交汇处东北角地块(原属平武农业银行,后属市农业银行,现产权不明)、圣水南街三多寨东侧空地等房地产商尚未开发的 土地变成了“垃圾场”。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 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调动广大干 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是在已经形成一定 宣传教育态势的基础上,尤其要充分运用市级电视、电台、报 纸和网络、短信等宣传媒介,继续通过设立评比公示栏、永久 性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车、宣传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的覆 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积极营造浓厚 的舆论宣传氛围。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新风伴 我行”、“城管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组织 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二)突出重点,持续抓好“六乱”治理。无论是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还是城市秩序管理,治理“六乱”都是一项必须 常抓不懈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清扫 保洁,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难点部位的环境卫生 管理,努力消除卫生死角。二是加强市容秩序管理,科学设置临 时市场;进一步规范各类商家的经营行为,引导小商小贩入市经 营;进一步引导广告规范发布,尽快拆除规划范围内的各类违规 的店招及广告牌,解决乱涂乱画的顽症;加大废品收购站点的清 理整顿,坚决取缔城区废品收购站点。三是强化“门前三包、门 内达标”责任制的实施,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绵 44 阳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负责地做好各自的 工作,共同改善城市环境秩序。
(三)积极作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加快 城区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大幅度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 应把“城中村”小区和破产企业小区的治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 重点并纳入市管范围,切实解决下水管网、垃圾柜、小区生活市 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一步 做好“村改居”小区生活市场的摊位摊点的保洁工作。
(四)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力度。要建立市、区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市区协调、责权明确、齐抓共管、统一高效的工作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绵阳市创建工 作“归口管理、产权负责”的原则,按照责任大口的分工,市 级大口(部门)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涪城区要按照相关规定 和职责权限划分,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监管义务。二是 逐步探索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新模式,尽快建设好破产企业小区 的物业管理机构并配齐保洁队伍,充实街道、社区城管环卫队伍,健全工作网络。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市民教育、村规民约 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惩罚处理并重,大力宣传正面先进,狠抓反面典型曝光,对不讲文明、不守秩序的行为,要依法进 行处罚,推动治理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五)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常态管理。要从构建长效机制 入手,将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补 充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二是要进一步 45 完善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行政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广泛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 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及群众反映 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到位、造成严 重后果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2010 年3 月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江油市政协调研组
江油作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县,在绵阳市委、市 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 准要求,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治理,城乡环境面 貌明显改善。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对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城市环境整治明显好于农 村,而农村环境卫生还没有太大变化,交通沿线整治的较好,偏远地方整治的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 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 保农村环境清洁优美。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参与的氛围不够。一是认为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脏、乱、差”现象在所难免,现在抓农村环境综合治 理是不分主次,人为地将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割裂开来。二是认识不到位,把环境综合治理仅仅等同于“扫扫地”、“搞 搞卫生”。实际上,灾后重建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作为重建灾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应把农村 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 结合起来,除了要求重建场地规范、整洁、有序外,更重要的 是同步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三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一些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只是一项“突击任务”,是“机 关的事”、“干部的事”,广大群众成了旁观者。忽视了环境综 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着力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习惯和良好 的卫生意识,通过共同创建与爱护优美环境,自觉形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理念,变“突击治理”为“日常习惯”。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达标。通过“一建三清五改”,农村 场镇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善。但是,清理后的 垃圾、污水哪去了?一是垃圾处理不达标。除含增、青莲两镇 交市上集中处置外,其他乡镇自建的垃圾堆放场均未通过规划 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科学建设,未配 备覆土压实设备。而这类集中污染源,如不能得到科学有效治 理,其渗滤液、恶臭气体、蚊虫孳生污染更甚于田间地头散排。二是污水处理不达标。青莲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唐 家山堰塞湖泄洪损毁,其他乡镇均无建成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置 系统。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配备不齐。绝大部分村组生活 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未启动,也 没有安排垃圾清扫、清运人员。部分修建了垃圾池的村组,由 于没有确定具体清理人员,也没有安排专门经费,未能及时清 运,导致一些地方垃圾池堆成了垃圾山。再加上一些村修建的 垃圾池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围子,没有池盖,纸屑和塑料袋 照样随风飞舞,下雨时,垃圾池里污水横溢,污染非常严重。
(三)经费筹集困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对农村环境治 理没有专项投入,而绝大多数村组负债累累,且集体收入没有 来源,乡镇财政仅能保运转,省市的相关专项经费有限,满足 不了需求,且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以项目资金下达,集中分布 在极其有限的示范村,绝大部分村组没有必须的资金支撑。
(四)村民陈规陋习改变困难。一是文明卫生观念淡薄。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要求不高,对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和影响 人身健康等方面认识不足。二是村级组织自治不力。很多自然 村还没有建立《卫生公约》,多数村的《村规民约》对环境保护、53 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收集点的垃圾不能日产 日清,公共场所无人打扫,无人监督管理或监督不力,导致保 洁效果差。三是宣传教育不够。各级各部门开展面向农村、农 民的环境卫生的宣传很少。
二、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 突击任务为日常工作,需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 机制入手。
(一)建立健全科学重建机制。加快灾后重建必须以科学 重建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统筹建设。按照“四 化”标准,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乡镇公共 服务设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结合农村 道路、农村庭院以及畜禽养殖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并与“改厨、改水、改厕、改圈舍、改道路”同步实施,有效 治理环境“脏、乱、差”。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政 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联系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二是实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具体办,治理成果与目标任务 考核挂钩。
(三)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栏 等多种方式以及制订完善《村规民约》等,让环境综合治理进 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让群众自觉成为参与者,让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倡导和谐”成为时尚和习惯。二是大张旗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 动,树立文明卫生榜样,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 理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财政 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将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治理机构 正常运转;加强收费管理,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强化 执法,环境综合治理罚没收入全部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执法队伍 和协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谁投资、谁受益”,鼓励 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基础设施保障。江油市 地域狭长,“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不 适合江油的实际,而每个乡镇各自建设填埋场,不仅财力浪费 巨大,也难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场地。建议政府组织规划部 门科学选址建设10 个左右的填埋场,辐射周边乡镇。在生活污 水处理上,建议人口较多且位于城市饮用水源涪江上游的武都 镇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可选择建设投资小、运 行管理简单的生活污水沼气厌氧处理系统。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建立执法队 伍。建议由政府规划建设部门授权各乡镇组建管理队伍,推行 乡镇委托执法。二是建设环卫保洁队伍。充分利用公益工作岗 位,充实乡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员队伍。同时,充分发挥 乡镇场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等环卫协管员的作用,划片分区包干,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三是深化环卫队伍改革。实行“管理”与“清扫作业”分离,把清扫转运推向市场,做 到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政府只保留环卫管理职能和少量管理 人员。
(六)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一是明确责任。要明确政 府主管部门的责任、乡镇政府的责任、社区村社的责任、单位 业主的责任,做到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合力推进。二是严格 考核。要把队伍建设管理,硬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制订与落 实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促进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三是 定期督查。目督办、监察局、综治办要定期督查,发现问题要 限期整改,逾期严肃问责。
第四篇:德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情况调查
德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情况调查
一、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九寨沟会议”,市委117次常委扩大会议和市委、市政府“8.12”会议,县委十一届第126次常委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治理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德阳市《关于“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并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斗硬了奖惩制度。
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8月17日,德阳市党委及时召开了党政领导、办事处总支书记、居委会专职副主任、场镇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会上,党委书记李昌良同志传达了县委第十一届126次常委扩大会议关于“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工作会议精神,镇领导专题研究了“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工作方案,查找出在治理活动中面临的工作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专题部署会议。
为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及上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村、到户,8月20日我市召开了由全市干部职工、场镇单位、村三职干部共同参与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专题部署会议,会上具体对以下几方面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1、乡村治理工作。农村治理工作,按照政府100号文件内附目标责任书要求,各村要落实机构,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社长、骨干党员为成员的村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社落实3-5名劝导员,协助村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进行劝导工作。同时要求每周各村环境治理小组深入院落检查一次,对达不到要求的将按照目标责任进行考核。
2、场镇网格管理。场镇网格管理落实责任及监督制度,对场镇各网格主管领导、居委会负责人电话予以公示,以便接受群众的监督。
3、全市环境卫生大检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对全镇29个村和两个居委会进行大检查,主要采取“一看”、“二问”,“一看”看是否有标语,是否张贴倡议书,“二问”直接问群众,看是否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员会,对“奋战100天,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是否了解,对于未落实的村将按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
4、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发现卫生问题,即时给区域负责人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未予以整改,或者两次因同一问题而被通报的,连片领导、办事处书记将受连带责任。
第五篇:20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2011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改变环境卫生面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大坪村经济发展,按照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的总体要求,我村委会深入贯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切实做好大坪村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
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于改善我村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营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实践,是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是优化环境的管理工程、群众需要的民生工程、促进发展的务实工程、检验干部的作风工程。村组干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扎实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二、整治措施
(一)工作要求
1、合理安排石柱子安置点物管及保洁人员,对辖区范围内“脏乱差”和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集中清理。
2、全面发动干部、群众等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
3、加强组织保障,确立城乡环境领导工作机制,对安置点内违章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切实加强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
4、全面推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工作目标
全面治理“七乱”(即:摊点乱摆、车辆乱放、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杂物乱堆、乱搭乱建),基本达到“农村四好”标准(即: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美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标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素质,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1、安置点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搞好院落、村道环境卫生整治以及乱堆乱放、违章搭棚等问题。
2、对非物管院落,即林盘院落散居户。由村干部带头,积极组织人员,逐一进行排查治理,确保林盘院落散居户治理全覆盖。
3、消除安置点内垃圾死角,污水外溢。
4、清除小区内的垃圾杂物,对垃圾实行每日集中清运,环境卫生达到整日干净。
5、继续控制施工工地堆码物污染,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实现道路环境卫生秩序的长效管理。
6、清理各类脏源,小区及周边环境秩序、卫生。
7、对怀鸡路延线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分段管理,责任到人。
三、监督自查
1、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自查制度,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定期开展调查,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对外公布,严格问责。
2、要求所以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严防死守,齐心协力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做到组织措施,人员落实,责任区域和点位划分落实。
3、总结上年工作,对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严格追究问责制,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力促进,并推动我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4、所辖区域整治不到位将扣除责任人绩效工资。由村委请专人帮助整治。
文井江镇大坪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