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行动的农村幼儿园协作教研
基于行动的农村幼儿园协作教研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中心幼儿园
张勤华
[内容提要]一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最根本的是从教学研究中来,源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运用。在我们这样一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唯一的途径就是把教师引领到研究的道路上来。园本教研是实施新教育实验的主要途径,它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合作劳动开辟耕地,发挥1+1>2的功效,使各种教育活动得到整合,激活科研细胞,提高课程教学能力,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让教师的理想在这里绽放,分享教育的快乐,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为幼儿园品牌的建设引渠,开掘活水源头。
关键词:协作 互动 行动 分享
一个团队给予一个人的帮助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体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激情,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提供足够的平台,一个协调一致、和睦融洽的团队能给每一位成员一份良好的体验。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使其在团队中感受积极的氛围,在团队中工作得更顺利、心情更愉快!
一、在和谐合作的教研氛围中协作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集体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整体效应,更需要团队的合作。我园注重在园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凝聚力的教研团队,团结互助、不分彼此,创造师师、师幼共同成长的和谐教科研究氛围。
1.主题教学研讨,体现教研合作精神。课程是有局限性的教材蓝本,而教育是灵活多样的,教材中的有些活动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幼儿园实施缺少现实的条件,我们无法让孩子体验和感受,这样的主题内容是很难实施的。于是我们选择了替换,将符合本地开展又有利于幼儿学习的乡土内容代替了不适合的一些活动,实现了调整、充实、更新的园本化过程。如大4班的健康游戏《跳皮筋》,新教材上有两首儿歌“新旧歌谣” 和“颠倒歌”正好与民间游戏“跳皮筋”配起来。而以前流行的皮筋游戏的儿歌“小河水,哗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采来的棉花交国家,国家心里乐哈哈”。现在已经不适合,于是就把这两首儿歌用到了游戏中,在《亮眼看世界》主题中生成了这一健康活动。这是教师们合作研读分析教材的效果。
2.乡土环境创设,展现协作劳动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教育者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活动情境,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
为此,我们教师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幼儿园最具特色的是乡土环境布置,有各种布艺挂饰,稻草编制,芦竹、芦苇花、竹制品等等。这是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做出来的成果,每当中午幼儿午睡时间,空班的教师就会聚集在一起编的编、缝的缝、剪的剪,布艺蔬菜水果挂满了走廊、摆满了超市;芦竹帘子供幼儿作品展示。
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上年级里有共同的特点又有班级的特色,象小班组在区域中都投放了用纸盒制作的手指套圈;中班组用布制作了许多布艺水果布置成水果超市;大班组挖掘了许多民间教玩具运用于开展幼儿健康游戏。
3.教具资料积累,实现教具资源共享。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有一环。教师们利用空班时间,为下一周主题活动做好准备工作,共同制作教玩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保证每个活动在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每一个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也节省了许多教学资源。如小班组有一位具有美术专长的老师,为许多活动绘画教学图片;大班组在《亮眼看世界》主题中用服装厂用剩的线圈制作“望远镜”,《动物,我们的朋友》中制作了许多的动物头饰、动物小图片;又如中班年级在进行《香香的蔬菜》主题中,中(4)班准备的蔬菜印章让其他三个班级轮流使用,实现了教育的资源共享。
二、在村级教研组的互动交流活动中生发效益。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村幼的教师分散在各村各点,平时教师们在一起研讨的时间不多,村幼的两个教研组充分利用隔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与中心的教研组进行积极的互动,组间的教研互动交流让中心示范引领发展。
1.学习运用,突现乡土教研特色。每次的活动,各村幼教点的老师就会从四面八方积聚到一个地方,有时活动的地点定在较偏的地方,有的老师就要行20多里的路来参加教研活动,但老师们丝毫没有怨言,她们总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次活动中,因为她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集体协作研究的快乐享受。村幼的老师把中心的教育信息及时引用过来在村幼开展,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总是主动提供各种教学的便利,各自优势互补,快乐分享。如上学期村幼中班组开展的《利用乡土资源 开展教学活动》的专题中,徐紫梅老师看到中心幼儿园区角的草垫很好玩,考虑到农村多的是稻草,就发动家长为每个幼儿制作了一个,设计了一个健康活动《草垫乐》在教研组执教公开课,得到了全组教师的好评,然后大家对该活动进行分析评议修改,后来此活动设计获得了平湖市优秀活动方案设计二等奖。这是协作研究的成果。
2.教玩具流动,让各村孩子都享用。在村幼的各教学点都有一些全镇教师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的教玩具在区域活动中,有“趣味积竹(浙江省民间教玩具制作比赛二等奖作品”“竹飞机”“呼拉拉”“布沙包”等,这是教师们经过共同商讨后的决定。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会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几件教玩具送到活动的村幼儿班,让该点的幼儿享用到教研组全体教师对孩子的这份爱心。然后到下次活动的时候再转移到另一个村幼教点,让教玩具流动到每个村幼,实现了在流动中的教玩具资源共享。3.一起活动,相互借力。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参加集体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集体想办法、出主意,做到“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积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村幼的老师到中心幼儿园参加活动,开展同年级教研组互动研究,有时安排两个教研组各提供一堂研讨课,比较分析,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在培训培养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建立调研组织,抓教学常态管理。在期初制定的研训工作的指导下,教科室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深入教师、深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成立了有园领导、教科室和教研组长等一些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小组,通过对半日各环节活动、课堂教学、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等方面设计调研表,坚持每周半日逐班进行调研,抓好教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调研使教师明白了要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自己平时的精心组织和管理,需要教师合理地安排组织幼儿一日活动,需要立足于平时的扎实工作。
2.分层培训,彰显教师个性。幼儿园有名师培养三年发展规划,各教研组有骨干教师培养目标,教师个人有个人成长计划。我园利用省市级开展的各种研训活动提供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培养,比如,让教研组长与平湖市实验幼儿园的教研组长结对学习;让三年内新教师与实验幼儿园的教师结对学习;让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参加学科教学听课活动,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专业化,找准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
3.结对帮带,做好新教师培养。通过师徒结对、指导帮带,新教师上岗两周内上“亮相课”,三个月内上“过关课”,学期上汇报课。师徒结对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专门有一本记录本)。学期结束师徒各写一份指导和学习总结。因此新教师总是很快能成长起来。
四、在教科研训一体中发挥整体功能。
我们立足本园特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重视科研促训,挖掘资源优势,强化教学过程的实效性研究,通过教——研——训三位一体的园本研训方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几年来,我园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导向,以课题带动教学研究。教研组有研究专题,中心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1.“专题式”研究,激活科研细胞。
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一只鸟会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无论是自然界的鸟儿,还是我们人类,想要飞得高,想要有所成就,离不开他人给你的推升之力。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相互借力、彼此提携,那么,大家前进的步伐会整体加快,成功指数也会比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时高得多。以“问题研究法”带动课题研究,把平时教学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组的研究专题,在问题中生成课题,激发了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活力。
2.课题公开实践,提高课题的互动研究。
雁南飞以“V”字型队列飞行。当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大雁则立刻跟进,由于向上气流的浮力,把整个雁群一起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单飞时,飞升能力至少增加了71%。这就好比分享共同目标与集体感的人可以更快、更轻易地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因为他们凭借着彼此的冲劲和助力而向前行。大雁运用集体力量的典范告诉我们集体协作研究的力量。我们结合周六教师园本培训时间开展课题公开实践活动。每月一个课题进行公开展示,结合课题性质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区域活动展示,有游戏活动展示,有课堂教学展示等等。
当我们工作遇到困难,内心感到忧惧和无助、犹豫不决时,我们最需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发自内心的鼓励,它可以使我们战胜自我,可以使我们跨出决定人生的重要一步,这时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巨大力量。课题公开实践就是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解决教师个人在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将单个的研究成效进行整合。如2006年11月25日沈美玲老师的课题公开活动之前,教科室针对她的课题的特点,提议应该设计几份个案调查表,让课题组的人员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的个案记录,这样便于对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她研究的是一个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课题,她针对目前幼儿大多有独占心理这一现实问题,觉得要改变幼儿的行为态度首先要塑造幼儿的美好心灵,她设计了一个小班综合活动《快乐分享》。在活动中让课题组的人员分工做好对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看幼儿活动中的行为改变过程,从而判断课题活动的成效。然后再把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以及已经开展的一些活动向全体教师作了介绍。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智慧,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人的智慧,沈老师抓住时机把平时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抛出来让大家思考,获取其他教师的建议。
3.完善教科研制度,推进教科研行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有集体的存在,因为集体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每个教师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兴趣爱好,有着不同的事业追求,他们生活在同一集体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循。为此我园规定了教科研工作的一些规章制度,比如将教科研工作与教师评优考核结合起来等等,设计了教师业务档案卡,记录下教师的成长轨迹。发挥人人参与课题的实际意义,依此促动每位教师踏上教科研究的轨道。
在协作、民主、和谐的教研工作氛围中,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互相尊重、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这是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师在集体中受到关怀,体会其中的温暖,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分享集体共同劳动的快乐和幸福。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有益的实践行动。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学前教育研究》
第二篇:作文协作教研
“师生协作教研”活动让作文教学师生双赢
丰收中学郑瑞祥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又必须依托于有效的训练方式。反观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传统的“一文一批”式,师生各唱各的独角戏。学生面对教师“一厢情愿”的文题埋头苦想,不管自己是否愿意写还是有啥没啥写,最终都得写,这是任务。再看教师的作文评价,教师是埋头苦干挑灯夜战几个晚上,耗费大量的心血,面对一大堆或好或差的作文,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教师也完成了任务。而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后,一般只是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不再研究无人问津了。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存在的典型问题是师生在写法上缺乏应有的交流,看法上也不尽一致。批改并没有促使学生去审视,去改正,去创新,批改成了一种无效劳动。这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师生出力而无所收获的苦果。怎样才会实现师生在作文教学上的高效双赢,是很多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从2013年3月份我校开展的“师生协作教研活动”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通过近一年的摸索,让我校的语文教师找到了一条实现作文教学师生双赢的途径,我们真正看到了作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对于作文训练效果的有力提升。
我们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紧紧依托《新课程标准》中“作文评价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师生互动起来,让生生互动起来。”这条标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了整个写作训练过程,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体现出师生协作学习。
1、尊重主体,激发创造。
在作文训练前征集学生建议,看看学生对于本次写作训练想写点什么,即体现了学生的课堂自主,又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兴趣。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学生写作兴趣、激情是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要大力加强学生写作思维的激发,促使其直接转化动力,真正做到了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
2、优化模式,促进创新。
创新作文评价方式。“师生协作教研”模式下的作文评价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参与。我采用“一文多评”“分层评改”的方式,具体通过自评自改──生生互评互改──师生评改交流──教师总评──评后自改升级”这几个环节进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文一批”式中师生各唱各的独角戏的被动低效局面。
“一文多评”“分层评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教师合作的优势。让师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气氛中讨论、修改、评价同学的习作,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种由教师组织、指导,由学生既写作,又参与批改的“双向实践”活动,是对新教学观“活动化教学”基本理念的大胆尝试,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互评互改的实践活动中来,激发学生作文批改的兴趣,让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了作文批改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评改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读给其他同学听,让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提出疑问,寻求大家的意见,寻找最佳的方案。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探索,积极体验,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影响,相互赏识,从而启迪学生思维的灵感,真正实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种师生共同批改作文的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在民主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自强、自主的人格,可起到一举多得,互动双赢的作用。
一年来作文教学上的“师生协作教研”实践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潜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优化模式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空间,启动创新思维,准确发表独特见解,促进创新能力提高,形成由“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全面实现了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师生双赢。
第三篇:协作 成长——教研协作区工作总结
协作 成长
——小学第五协作区2014春工作总结
宏桥小学作为小学第五教研协作区的牵头单位,同协作成员单位沙窝、八里、新集中心校一道,紧紧围绕“协作 成长”这一发展主题,全面构建互助、互补、互动交流平台,以科学严谨的工作计划,扎实有效的活动开展,规范标准的过程管理,向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可持续的高品质协作区又迈进了扎扎实实的一步。
我从四个维度汇报协作区工作思路与作法: 一个主题
即“协作 成长”这一主题
“协作”只是过程,是方法,是思路,成长才是最终目标,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统一思想,健全机构,科学规划,后勤保障,开学第一个周末,我们就组织协作区成员单位召开协作区工作会,四校校长、业务副校长齐聚宏桥共商新学期发展规划,成立协作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由邱洪慧任组长,耿恒铸、彭广侃、岑先锋任副组长,业务副校长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活动办公室,胡伟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与统筹,并紧扣教体局学期工作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互相学习学校管理为基础,以学科竞赛和学生活动为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活动。围绕“协作”做文章,紧盯“成长”抓创新,并设立教研基金,每校每期3000元,作为活动开展和表彰优秀教师经费,有力保障协作区活动的高效运转。两条主线
即教师培养和课堂改革,两者相互依存,教师通过课堂改革得以锻炼和培养,课堂改革又依托名师成长而不断深入,首先走出去,我们组织协作区校长、业务副校长到湖北博达学校参观,又组织骨干教师到淮滨学习三疑三探课改模式,到红安列小开展教改观摩活动,同时借力今春教体局组织的外出序列培训活动,共派出70名青年教师到外学习培训,然后组织协作区教师论文比赛,收集教师学习心得一百余篇,并择选上报教研室参评,同时组织学习汇报课60余节,通过校内评比,向县推送优质课10节。其次,练内功。①4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了两轮信息技术能力运用培训,并组织了达标测试,要求人人过关。②为了教师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组织“一帮一”教学结对子活动。从启动仪式到过程管理,最后举行汇报课达标评比活动,让又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再次,大练兵。关于课堂改革,我校的“121”三段式课堂模式在我协作区开展铺开,并辐射到其它协作区,本学期,围绕这一课改模式,协作区组织了两个层面四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一层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分学科优质课比赛,4月25日我们在沙窝中心校举行协作区数学优质课比赛。我们四个成员学校每校推选一名青年教师参赛,集中评比交流,宏桥的代晓英、沙窝中心校的匡元梅获得一等奖,代小英这节课还被教研室推选参加市级比赛。5月20日,协作区语文优质课大赛在八里中心校举行,本次活动,宏桥的王蕾、八里的阮佩、沙窝宋三君、新集的郭秀荣四名青年教师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赛课评比,县教研室原副主任李垠亲自担任评委,并为与会四十多名青年教师作了一场“语文教学的新出路”的精彩报告。5月29日,协作区还在新集金水小学开展英语七步法教学观摩培训会,宏桥、八里、新集三校青年教师各主讲了一节研讨课,“七步法”课题组成员郭明、孔清叶担当评委,并结合三节观摩课,以课代训,就七步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正确运用与几大误区同到场教师进行了交流,除了青年教师培养,第二层面就是教学能手的培养与管理。在打造名师团队的同时,发挥他们的示范推动作用,我们特组织了教学能手课改观摩会,4月21日,协作区教学能手石爱玲、秦祯祯、陈娟、孔清叶、汪姮、胡军、张海芸齐聚宏桥,展示精心准备的七节课改示范课,课课精彩,给与会100余名教师奉上了一道精神大餐,将于“121”、“七步法”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项活动
即,校园文化共创,班级管理共享,学科竞赛同步。
校园文化共创,宏桥小学自倡导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三个发展办学思想以来,积极向协作单位推荐,共创以“三个发展,活动育人,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目前成员学校处处能感受到三个发展的校园文化。
班级管理共享,宏桥小学班级管理分四块,即,班级自治委员会、班级文化建设、每周争章先锋、每月一评的每月一星活动,沙窝、八里、新集三校不同时间组织班主任来我校交流班级管理方法和模式,同时,我校还注重六年级毕业班思想工作,组织学生观看了邹越教授的励志教育演讲视频《让生命充满爱》,6月17日,组织开展了毕业典礼,激励了学生,幸福了教师。
学科竞赛同步,我们共组织了数学竞赛、作文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和古诗诵读比赛,都由我校提供试卷,统一组织,同一标准组织评比,真正实现城乡孩子同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四点设想
1、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研水平。
今秋我们将本着“121”三段式课改过程的困惑与问题,走进“三疑三探”创设地南阳西溪实地观摩学习,丰富提升我们的“121”三段式课堂。
2、扩大师生交流规模,让更多教师参与练兵活动。
坚持原来的各项交流活动的同时,我们设想丰富教师、学生交流互动形式。如:合办教师趣味运动会、教师书法比赛,学生手拉手,角色换位等活动,真正拉近城乡师生情感。
3、构建协作区督导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由各学校教导处各选一个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巡回到各协作成员单位督导各项常规管理,规范过程管理,有效规避管理缺口,提升管理水平。
4、拓展跨区教育联盟,提升协作交流品质。
宏桥小学已于郑州经三路小学、周口实验小学、平桥实验三小、红安列宁小学构建了跨区教育联盟,在合作交流中尝到了甜头,如,郑州经三路小学的大课间模式、与平桥区三小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红安列宁小学的课程开发、周口实验小学的传统教育,都为发展学校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我们计划把协作区单位也拉入这一教育联盟,全面提升协作交流品质,为新县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小学教研协作活动小结
红旗片区小学教研协作组活动小结
——唐西片中心小学“班班通”工程经验介绍会
10月19日上午,红旗片区小学教研协作组各成员学校共三十多人参加了唐西片中心小学举办的“班班通”工程经验介绍会。会上,唐西片中心小学伍陆斌校长以“持之以恒,再创辉煌”为题就“班班通”工程的背景、目标任务、建设要求、管理与应用、经费保障、技术要求、目标考核等作了详细介绍,分管“班班通”工程的郭国福副校长以“化蛹为蝶,踏上腾飞路”为题分别从设备管理有措施、课堂应用有实效、校本培训有力度、资源共享有特色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与会各位领导、老师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唐西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课堂观摩了应用“班班通”设备的课堂教学。唐西片中心小学分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曹勇主任还亲自为与会人员就如何操作 “班班通”设备作了详细的讲解。会上片区各成员学校领导、老师积极交流经验,其中农村小学如何应用现代教育设备,如何充分使用现有的农远设备、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工程最大效益成为了与会人员共同探讨的焦点。
总之,我校“班班通”在江西省赶上了首班车,起到了先行者的探路作用。因此,在管理、应用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总结、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更加有效地利用好“班班通”设备,更加有效地利用好优质教育资源,让这些设备和资源为提升办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作用。
唐西片中心小学
2011年10月26日篇二:第二教研协作区教研活动小结
罗山县第二教研协作区教研活动工 作 小结
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05】2015.10.23 在学习中交流 在交流中成长---课堂教学大比武综合学科微型课比赛活动小结 为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有效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协作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10月21日上午,罗山县第二教研协作区课堂教学大比武综合学科微型课评比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综合楼二楼大会议室如期举行,在全体参赛教师的积极参与及全体评委的辛勤工作下,教学比武活动顺利拉下了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本次比武活动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本次比武活动,是根据局教研室要求,为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由点向面铺开的对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检阅活动。比赛规则为:
1、抽签排序开展微型课比赛活动。
2、做课教师做课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上场与下场之间要衔接紧密,无故缺席将视为放弃比赛。
3、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所有参赛教师均为评委,对所有教师的作课进行打分并签名(自己除外),最终以分数高低评出一、二等奖。一等奖占40%,二等奖占50%,10%不获奖。
4、分数的最终审定在教研协作区的四所学校的教研员共同关注中完成计分、核分、总分任务,每位教研员必须签字以示公正。这样的比赛,对教师来说,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使得教学教研变得扎实而灵动,课堂变得绚丽而多彩!大部分参赛教师以实际行动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尝试,基本达到了本次教学比武活动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协作区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具体来讲,本次活动有如下特点:
一、目的明确。
根据第二协作区工作安排,结合局教研室要求,如期组织开展了此次大型教学比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实施周密严谨。
1、本协作区于10月13日在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本协作区教研工作安排会。制定并公布了此次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核定参赛教师26人。
10月13日在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本协作区教研工作安排会。
2、全体参赛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协作区各学校校长、教研员亲自指导、全程跟踪,各学科评委认真履行职责并积极组织评比活动。
竹竿中心校袁印校长、龙山中心校蔡传友校长全程参与教研活动
龙山中心校教研员张俊武老师、莽张中心校教研员王军老师在认真听课
3、在听课过程中,程序井然。做课教师也是评委,他们全程跟踪听课,认真而客观地评分。
赛课教师正在抽签比赛顺序、登记比赛信息
随后从26名参赛教师中评选出10个一等奖,他们是:莽张中心校的张向丰、郑晓芳、罗山第二实验小学的黄玲玲、石敬宇、汪莹莹、冯磊、陈远寅、龙山中心校的范利华、陈晓、竹竿中心校的耿协梅等老师。14个二等奖,他们是龙山中心校的陶玲玲、龚宁、杨涛、周丽、张丽、童永坤、莽张中心校的陈玲、王华、童董艳、竹竿中心校的王文娟、胡波、王玉洁、拓朝军、罗山第二实验小学的张立俊,其余选手未能获奖。篇三:2014教研活动总结 2014上学期高三数学组工作总结 侯麦琴
一个学期紧张的工作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在学校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顺利地完成了教研室制定的各项教研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各位老师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地进行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和三轮综合复习。现将本教研组这学期的教研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据本年级、本学科特点,在征求了其他教师的意见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本着务实的原则,力争有效指导本学期组内教研。重点落实好高考的二三轮复习,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还通过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每次活动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1、根据指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材、大纲、教法,主要工作是针对高三二三轮复习展开。教研活动中,我们除了确立本学期的复习重点,大家还提出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进行探讨,组内教师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二轮复习要针对高考常考点,常考题型进行专项复习,重要知识重点
落实。同时要求每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注重同科之间的经常交流,相互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三轮综合复习进行综合训练,在训练中注重题目的精选,精炼,针对易错点有进行了纠错训练。
2、上好教研公开课,上课之前老师们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教学实际中,都上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且有都能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都很好。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家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3、认真听评课,无论是组内教研课还是推门课,教师都认真的进行深入的评课,评课中每个老师都积极发言,纷纷指出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受益非浅。
4、及时、认真地检查教案、作业。在检查中看到本组老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并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加大对本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
4、针对班级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教研活动水平和经验不足,在各位教师的支持和努力下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学教研工作,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总之,一学期下来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
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五篇:发挥协作功能,提高教研效果
发挥协作功能,提高教研效果
辽源市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晓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球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可以说,21世纪是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国家教育部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教研工作的策略。
1.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而设立的新课程,是一门新的学科,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纲要》在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方面明确地提出了任务,同时也十分明确地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与“读、写、算”同样重要的认知工具。
2.新的环境。信息技术课要在微机室进行教学活动,有别于普通教室,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学生面对的不是一块黑板而是瞬息万变的荧屏,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学习空间,可以
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自主探究知识的奥妙;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与同学之间的争论和研讨更重要的是新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新的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主动的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采集信息包括;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包括;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包括;表达、发表、呈现信息等。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转为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这是全新的学习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
信息技术课有以上三个方面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新特征,由此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必然改变。也必然要求我们按照信息技术课特点决定教研策略,探索新的教研思路。
二、准确评价信息技术教师水平,选择教研工作方法。
1.新的队伍。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的课程,也必须有一种新的教师队伍来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而对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又有较高的要求。首先他必须是好的教师,要懂教学,要掌握教学规律,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其次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娴熟的利用信息媒体,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保证学习顺利进行。只懂计算机的操作而不懂教学的人是不能够胜任的。一些信息技术课教师以前从事软件制作工作。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使他们从后台走上了讲台,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往往会手忙脚乱;还有一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认
识,更缺乏教学经验。由此可见,为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新的理念。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全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内容要求教师必须有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第一.要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和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缺乏信息素养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新“文盲”。因此,要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重要的工具学科开足开好。
第二.信息技术课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使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学设计要突出实践活动,要在“做中学”,“学中做”。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探索并与其他学科整合。
3.新的角色。信息技术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采用新的方法,教师要改变教师角色,从知识得垄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切不可以继续以讲为主,而忽略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所以,信息技术课的教研活动也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进行实践和操作。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说明了教研工作方法不能循规蹈矩,必须探索新的思路,根据学科特点,教师状况,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三、全面总结信息技术课教研经验,发挥协作教研功能。
目前,各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数量不多,研究能力有待于提升。
研究部门信息技术教研员也是实力不足。特别是还有各学校设备的添置、维修还要占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教研工作往往是力不从心,或者是顾此失彼。所以单单依靠教育部门的教研力量是不够的。近几年来,西安区教育信息中心,采取了协作教研方式,挖掘了潜在的教研力量,扩大了教研队伍,促进了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1.教师之间的协作校本教研。
每所学校都有几名信息技术课教师,但是往往是自己负责自己班级的教学,缺乏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形成有效地学习共同体。近几年来,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深入学校与信息技术课教师共同研究,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教研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教研。并且要求每次研究活动要有具体的方案,有教案,有记录,有总结。使校本教研真正有创新、有成效,有收获。
2.学科之间的协作渗透教研。
区教育信息中心提倡信息技术课教师每学期都要观摩其他学科教师的授课,目的是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学习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同时邀请班主任老师深入信息技术课堂,了解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帮助信息技术课教师改进教学工作。达到教育教学理念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的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校际之间的协作观摩教研。
区教育信息中心每学期都要组织校际之间的协作研究。一是组织信息技术课的评优活动,每校推荐两节信息技术课,互相观摩。然后进行讨论,评课。二是组织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
同课异构教学研究,由信息中心确定研究课题,每校各自准备,然后轮流听课,进行比较研讨。
4.区级之间的协作学习教研。
校际之间的研讨活动有效地扩大了研究范围,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信息技术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但是还没有突破区域之间的界限。为了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尽快的提高水平,更好的学习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这学期,我们与辽源市龙山区联手,开展了区域之间的教研活动。目前,我们共同听课40节,受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所以,我们准备扩大我们协作教研的氛围,增强我们研究的能力。
我们认为: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教师队伍的状况,教研队伍的状况,开展协作教研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可以最及时的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经验。第二可以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的教研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第三可以解决教师队伍,教研队伍尽快提供的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方面,实践方面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提高。所以,可以说协作教研有效地解决了新的课程,新的环境,新的内容,新的队伍,新的理念,新的角色等方面的问题,科研有利于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