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要点
2006年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要点
(2006年1月16日)
2006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开局年、推进年。综合宏观和微观各方面因素考虑,2006年经贸和外经贸工作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困难、更有希望,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2006年,全市经贸外经贸战线将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务实苦干、开拓进取、争先进位,为实现五年增速全面超省均、总量再翻番,加快工业化、经济国际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思路
2006年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外向突破”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贸外经贸工作全局,突出招商引资主线,狠抓规模企业扩张,立足大项目支撑,坚持外向经济带动,着力企业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升工商业和开放型经济层次,加快工
— 1 — 业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为全市“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今年全市经贸外经贸主要奋斗目标是: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突破1000户;
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出口2.2亿美元;
4、实际到帐外资4500万美元;
5、境外劳务输出3600人;
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
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
8、宿迁海关开关,宿迁商检力争获得国家批准,保税仓库、监管场地开始启动; 9、5个工业园区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10、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以上十大目标确保完成,其中规模企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到帐外资及工业用电量增幅力争连续保持全省领先,招商引资力争继续保持在全市领先。
三、工作措施
今年将紧紧围绕“十大奋斗目标”,强化七项重点措施。(一)创新思路,再造招商引资新业绩。
一是全力突破外资。抢抓日韩资金“南下”、欧美资金向
— 2 — 我国加快转移的机遇,用足用好市境外招商引资基金,组织不下5次大型国外招商活动,主攻日韩,抢滩欧美,成立欧美招商局,打破坚冰,突破外资,确保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外资大幅增长,新批商投资企业达60户,协议注册外资2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500万美元。二是在招大商上下功夫。围绕市下达的4000万元招商任务,成立7个招商局,其中1个涉外招商局,分别由7名分管主任局长具体负责,每局选派2-3名业务精通、招商能力强的处长担任正副局长,明确任务,包干经费,集中主要精力、财力、物力主攻大项目。积极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化招商、网上招商等各类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以商引商和增资扩股。三是服务全市招商。依托全市经贸外经贸系统外语人才,整合社会资源,成立涉外咨询翻译服务中心,为全市涉外招商提供优质低价的公共服务平台。编印英、俄、日、韩四国语言的招商引资投资指南和《宿迁经贸外经贸必读手册》,为全市招商提供第一手资料、必备的基础知识等等。继续建设好市、县《商务之窗》,全方位宣传宿迁,推介宿迁,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好信息平台,力争信息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四是坚决兑现奖惩。严格按照市和委局下达的招商引资奖惩决定兑现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修订完善出台《2006年度委局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确立鲜明的“第一政绩”导向,根据引进项目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确定第一引资人作为市级党政机关后备干部的排序,— 3 — 并优先考虑外出考察学习特别是出国考察。对于引进外资项目的将以形成固定资产的两倍计入考核,对引进项目的集体和个人可同时获得两种先进的评比资格,等等。
(二)主攻项目,搭建工业投入新平台。
一是推进投资总量持续扩张。认真分解“十一五”期间500亿元工业投资项目年度计划,以省每年的技术改造等专项扶持资金引导、鼓励全社会加大工业投入。围绕今年8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的奋斗目标,积极开展“项目推进年”和“有效投入年”活动,借助各开发区晋位升级的契机,形成加大工业投入的竞赛高潮,以大规模的增量投入来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组织实施“4080”工程,即40项省市重点技改项目、80项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为加快我市重大工业项目的实施建设创造条件。启动“十一五”期间92个总投资1亿元上以上、20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促进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重点工业项目管理库,加强工业技改投资的信息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新型融资洽谈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发布融资项目信息、全年组织不少于4次银企项目洽谈,并邀请市外的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与宿迁一些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项目进行对接,与本地国有银行形成有效竞争,不断改善宿迁的金融环境,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全省的银企洽谈会,确保全年融资额不低于20亿
— 4 — 元。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改制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激发活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担保资金规模,创造条件加入省担保体系,全年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力争达到2亿元。同时加强与银行间的互利合作,选择2家以上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愿意承担风险的银行,扩大担保比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服务企业。
(三)夯实基础,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一是全力扩大出口规模。组织好 10次境内外展销会,其中1次华交会,2次广交会,7次境外专业展览会。对多届参加华交会、广交会但成效不明显的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让更多新获权、开拓国际市场意识强的企业参展。强化人才培训,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上广交会,阿里巴巴等网站,推动企业网上交易,缩短交易时间,提高效率。力争组织 4次以上的外经贸知识培训,及时为企业建立贸易磨擦及纺织品配额等方面的预警机制。加强企业质量认证,扩大农副产品出口。与农业部门一起,加大对农副产品出口政策扶持工作。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250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由去年的5.6%提高到11.3%。同时,着力培育服装、木材制品、玻璃、机电四大出口产品板块。二是着力推动境外劳务输出。帮助2户企业申报外经经营权,发挥市国际公司主渠道作用,争取直接外派500人以上,组织召开1-2次“走出去”座谈会和研讨会,重点指导苏玻、泗绢、双沟集团到国外投资办厂。力争建成一个市级境外劳务技能培训
— 5 — 基地。三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加强税贸、银贸、关贸、财贸等业务主管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建立并完善涉外部门定期会办制度。加快5个工业园区正式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的步伐,力争宿迁海关年内开关,宿迁商检获得国家批准,配合筹建保税仓库和监管场所,尽快就地开展海关、商检服务。
(四)抓大活小,谋求规模企业新扩张。
一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指导50强工业企业明确投资重点领域,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提高经营素质和竞争能力。全面推广苏玻经验,促进靠大、靠外、靠强。实施倾斜扶持政策,引导优良资产、优势资源向50强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加快洋河、双沟、箭鹿的改制步伐,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二是促进微小企业升级进规模。制定出台《加快微小企业进规模的实施意见》,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年销售收入在300-500万元之间的小企业、小项目通过追加投资、扩大销售迅速晋级规模企业。2006年,确保全市微小企业进规模200户以上。三是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学习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活动,加大创业辅导力度,鼓励引导各类人员创新业,创实业,创大业;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参加省局组织的各类经贸活动(省局有费用补助),扩大交流合作,不断开拓市场;加强民营企业培训工作,举办企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培训班,不断提升企业素质和水平;发挥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激励作用。在县区局申报的基础上,建立宿迁民营企业重点技术
— 6 — 改造项目库(每年更新一批),并积极向省局推荐申报项目。围绕“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确立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开通并运行宿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网,做好维护更新工作,记分发挥其政策引导、交流工作、沟通信息等作用。四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政策措施,引导各地加强集聚区(乡镇民营工业区)规划,鼓励跨区划合办产业集聚区;鼓励项目企业向集聚区集中、转移;树立典型,加大扶持力度。公布全市乡镇企业产业集聚集区前20强,开展创建市示范产业集聚区(集群)活动,做好申报省重点产业集群(100个)准备工作。2006年形成营业收入上亿元的集聚区30个,5亿元以上集聚区3个。五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全力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度,保障全市工业企业生产需求。认真履行电力行政管理职责,继续加强有序用电管理,推广实施电力需求侧项目,做好煤电计划衔接、煤炭订货、重点电厂上网电量计划等工作,服务全市招商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大国电宿迁、苏源热电和宿迁热电三家地方电厂电煤运输协调力度,保障运煤船只享受苏北运河优先过闸计划,同时加强原材料和大宗工业品的运输协调,保证企业重要物资运输,建立快速通道。
(五)科技强企,着力提升企业新形象。
一是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全年确保建设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实施1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
— 7 — 二是加快新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10项国家、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提高我市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力争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00个,新产品销售率达28%。三是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引导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品牌,形成一批行业“单打冠军”。2006年,力争新创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各20个以上。四是走资源节约、内涵式增长的路子。积极落实“十一五”循环经济“2211”工程,今年组织实施20项清洁生产审核项目,重点推动绿陵化工园和耿车废旧物资回收利用2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加大贯标力度,推动全市所有规模企业贯彻实施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
(六)培育市场,实现贸易流通业新跨跃。
一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按照推进“连锁企业规模化、规范企业连锁化、连锁门类多元化”的要求,重点培育苏果、华城、普马特、五星等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连锁企业,2006年力争连锁业占商贸流通业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二是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商业设施建设咨询论证联系会议和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听证制度,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稳妥推进车用乙醇汽油实施工程,不断完善对成品油、煤炭经营、拍卖、典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特殊行业和特殊商品行业的监管,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管理。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组织赴外地学习考察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经验,组织全市现代物流实务培训班,重
— 8 — 点培育2家现代物流企业,促进传统的运输、仓储、物资、货代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积极打造第三方物流,降低社会运作成本。四是整规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商业欺诈、农资打假、安全、房地产、建筑市场、税务市场、食盐市场和电信市场等11项专项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五是巩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进一步实施信用“四个一工程”、“重合同、守信用”、“消费者信得过”、“百城万店无假货”、“争创价格诚信单位”、“建设金融安全区”、“企业信用三项制度”等主题诚信活动,着力推动全市企事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七)苦练内功,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学习、服务、创新、廉政”八字方针,努力创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四型”经贸外经贸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学习,抓好培训。广泛开展“读一本好书、作一次讲座、撰一篇调研报告”“三个一” 活动。进一步完善每周一课、培训交流、推荐选送等学习培训制度。重点培训职业经理人、报关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师等各类急需人才。将培育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作为“实事工程”全面推进。逐步建立经贸外经贸系统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保障和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努力提高机关干部为经济发展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为外地客商服务三种本领。二是强化服务,优
— 9 — 化环境。进一步完善联系重点企业、联系“三资”企业、联系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制度。在抓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制、重大事项(政策)公示制和项目申报半日办结制,努力实现项目收费标准最低、服务功能最全、服务效率最高“三最”目标。进一步推动政风行风热线和服务“窗口”建设,积极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微笑服务和公平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措施,从实际出发,研究并推动市县出台加快区域工商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配套意见。在系统内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信息快速反应、数据调查反馈等机制。增加宿迁经贸网、外经贸网两网信息,以及上报两办、省经贸网和省外经贸网信息,力争保持领先地位,大力宣传全市上下在“工业强市”和“外向突破”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三是勤政廉政,塑好形象。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大力弘扬务实苦干和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四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腐能力。进一步完善干部述廉、勤廉公示以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教育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廉政跟踪督查卡和廉政档案建设。四是完善体系,强化管理。在全市经贸、外经贸系统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对各县区经贸局、外经
— 10 — 贸局,委(局)处室三个不同层面实施招商引资、工业强市和外向突破发展专项考核,实行“月考核,季点评,半年预兑现,全年总奖惩”,通过定期督查通报,制造不平衡,形成紧张快干、勇争一流的生动局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第二篇:市外经贸要点
1、做大招商平台。积极拓展“5?16”和“9?8”两个重点招商平台的聚合、辐射功能,促进和带动招商引资的有效开展。今年第十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突出项目、突出对台,着力构建区域性经贸合作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借助招商平台,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武夷新区和延平农业合作示范区等两个载体的开发建设,抓好《关于鼓励台商投资的若干意见》落实,把“5?16”打造成促进对台合作的品牌。继续深入开展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完善和健全项目推介和信息互动平台,提高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组织参加境外的产业招商推介会和项目说明会,加强与外商的联络与合作。今年我们继续开展外经贸系统创业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外经贸局继续予以表彰和奖励,在今年的创业竞赛方案中,加入了机关党建“三级联创”的内容,占100分中的6分,希望今年机关党建工作也能取得新突破。
2、改进招商机制。把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发挥七个省级开发区的有效功能,做好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引导企业入驻,实现产业对接。重点加强闽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改进招商工作机制,我局与闽北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签订紧密协作协议,调动和发挥外经贸部门的客户资源优势,利用闽北工业园区的用地和政策优势,双向互补,探索建立招商引资的新模式。由开发区管委会、市外经贸局共同寻求第三方投资机构合作,实现园区的整体高效开发。为此,我们正与有关部门对有关的政策及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促进新的招商工作机制进入实质性运作。同时,建立完善项目推介机制,实行专业招商;构建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发挥异地商会、政府驻外机构、企业驻外窗口作用,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完善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监测管理,为重大项目报批、落地、投产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
3、增强外贸后劲。着力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著名展会,扩大产品出口渠道。重点组织我市的纺织服装、竹木工艺、绿色食品等企业,参加香港夏季礼品展,法兰克福秋季消费品博览会,拉斯维加斯秋季服装服饰博览会,掌握第一手客户和信息,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参展给予补贴。结合我市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出口基地。重点抓好以延平为主的机电及轻纺加工出口企业集群,邵武、顺昌为主的木竹制品出口企业集群,建瓯、松溪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集群,浦城、建阳为主的生物化工出口企业集群,在工作上重点指导,政策上重点扶持,服务上重点加强,使之成为我市出口的骨干基地。加大服务力度,完善外贸出口预警监测机制与应急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加快物流建设,引进船代、货代等相关配套机构,拉近与港口的距离。改善通关环境,完善关贸、检贸、税贸协作的大通关联系会议制度,积极推进“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等措施。
4、积极推进“走出去”。鼓励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和设立境外贸易网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创办境外企业,促进产品、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加大宣传“走出去”战略,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级和省级境外投资优惠政策补助。组织企业参加“9?8中国企业投资项目对接会”以及商务部组织的相关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上举办的境外投资、外派劳务以及境外工程承包培训班等。指导相关企业做好境外企业年检、绩效评价以及境外企业统计等工作,及时掌握境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5、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以党建促经济,以竞赛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建“五好支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第四轮“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互动联动”,切实把联动村当作本单位的一个科室,一体运作,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加强效能建设。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方法、新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以服务基层企业为落脚点,狠抓机关效能建设,重新修订并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考评细则,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六公开”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深入企业调研,研究解决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外经贸干部的政策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廉政建设,结合机关实际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做到教育为先、关口前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廉政约谈,做到防微杜渐,切实树立和保持外经贸机关良好的对外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认真落实社会治安治理责任制,切实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围绕开展建设“平安单位”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同时,进一步加强人事教育、宣传信息、安全保密、法律、档案、计生、老干部等方面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市外经贸要点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2007年市外经贸工作要点(xiexiebang推荐)
文章标题:2007年市外经贸工作要点
2007年,根据全省外经贸工作的主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今年我市外经贸工作的重点是,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围绕我市“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发展布局,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工业园区,突出重大项目招商,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促进外
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利用外资:可比口径合同外资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实际到资4.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验资口径实际到资按省上下达数4000万美元。
外贸出口:出口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1、做大招商平台。积极拓展“5•16”和“9•8”两个重点招商平台的聚合、辐射功能,促进和带动招商引资的有效开展。今年第十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突出项目、突出对台,着力构建区域性经贸合作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借助招商平台,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武夷新区和延平农业合作示范区等两个载体的开发建设,抓好《关于鼓励台商投资的若干意见》落实,把“5•16”打造成促进对台合作的品牌。继续深入开展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完善和健全项目推介和信息互动平台,提高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组织参加境外的产业招商推介会和项目说明会,加强与外商的联络与合作。今年我们继续开展外经贸系统创业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外经贸局继续予以表彰和奖励,在今年的创业竞赛方案中,加入了机关党建“三级联创”的内容,占100分中的6分,希望今年机关党建工作也能取得新突破。
2、改进招商机制。把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发挥七个省级开发区的有效功能,做好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引导企业入驻,实现产业对接。重点加强闽北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改进招商工作机制,我局与闽北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签订紧密协作协议,调动和发挥外经贸部门的客户资源优势,利用闽北工业园区的用地和政策优势,双向互补,探索建立招商引资的新模式。由开发区管委会、市外经贸局共同寻求第三方投资机构合作,实现园区的整体高效开发。为此,我们正与有关部门对有关的政策及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促进新的招商工作机制进入实质性运作。同时,建立完善项目推介机制,实行专业招商;构建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发挥异地商会、政府驻外机构、企业驻外窗口作用,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完善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监测管理,为重大项目报批、落地、投产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
3、增强外贸后劲。着力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著名展会,扩大产品出口渠道。重点组织我市的纺织服装、竹木工艺、绿色食品等企业,参加香港夏季礼品展,法兰克福秋季消费品博览会,拉斯维加斯秋季服装服饰博览会,掌握第一手客户和信息,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参展给予补贴。结合我市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出口基地。重点抓好以延平为主的机电及轻纺加工出口企业集群,邵武、顺昌为主的木竹制品出口企业集群,建瓯、松溪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集群,浦城、建阳为主的生物化工出口企业集群,在工作上重点指导,政策上重点扶持,服务上重点加强,使之成为我市出口的骨干基地。加大服务力度,完善外贸出口预警监测机制与应急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加快物流建设,引进船代、货代等相关配套机构,拉近与港口的距离。改善通关环境,完善关贸、检贸、税贸协作的大通关联系会议制度,积极推进“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等措施。
4、积极推进“走出去”。鼓励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和设立境外贸易网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创办境外企业,促进产品、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加大宣传“走出去”战略,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级和省级境外投资优惠政策补助。组织企业参加“9•8中国企业投资项目对接会”以及商务部组织的相关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上举办的境外投资、外派劳务以及境外工程承包培训班等。指导相关企业做好境外企业年检、绩效评价以及境外企业统计等工作,及时掌握境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5、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以党建促经济,以竞赛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建“五好支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第四轮“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互动联动”,切实把联动村当作本单位的一个科室,一体运作,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加强效能建设。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方法、新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以服
务基层企业为落脚点,狠抓机关效能建设,重新修订并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考评细则,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六公开”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深入企业调研,研究解决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外经贸干部的政策素质和业
务能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廉政建设,结合机关实际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做到教育为先、关口前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廉政约谈,做到防微杜渐,切实树立和保持外经贸机关良好的对外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认真落实社会治安治理责任制,切实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围绕开展建设“平安单位”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同时,进一步加强人事教育、宣传信息、安全保密、法律、档案、计生、老干部等方面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2007年市外经贸工作要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市外经贸工作要点。
第四篇:外经贸工作情况汇报
外经贸工作情况汇报
今天,全省外经贸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首先我代表济宁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祝贺。对周厅长、孟厅长、刘厅长,省外经贸厅各位处长,枣庄、临沂、聊城、菏泽等兄弟市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作为东道主,我们将认真领会和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做好各项外经贸工作。下面,就济宁市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今年以来济宁市经济和外经贸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宁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目标,把握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总基调,突出抓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八项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预计全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30亿元、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2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5亿元,增长51%。
据商务部公布数据,1—11月份,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1个,增长7.6%;合同外资金额11.87亿美元,增长114.9%;实际使用外资2.04亿美元,增长48.1%。据海关统计,1—11月份全市进出口完成17.01亿美元,增长31.5%,其中出口10.56亿美元,增长45.7%;进口6.45亿美元,增长13.4%。对外承包劳务新签合同额98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100万美元,外派劳务人员1398人次。
预计到年底,我市可全面完成全年外经贸任务目标。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50%,完成直接利用外资2.32亿美元,增长57%,完成进出口18.5亿美元,增长28.1%,其中完成出口11.3亿美元,增长38%。
今年我市外经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得益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上,省外经贸厅十分关心济宁的发展,各位厅长多次带领业务处负责人来济宁调研,在工作指导上、项目审核报批上、重点项目推进上,给予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济宁市继续“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外经贸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在全市百分制社会经济综合指标考核体系中,直接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占到了16分。市领导先后主持召开了6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会议、外经贸工作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和经验交流会议,仅带领开展的外经贸和招商引资调研活动就达20多次。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都把外经贸摆到当地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抓推动、抓落实、抓进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和涉外部门,创新思路,破解瓶颈,调度督导,以饱满的热情抓招商、抓项目、抓出口,形成了推动外经贸事业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和浓厚氛围。
二是得益于继续把招商引资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济宁市进一步明确了对外招商的新思路。对全市招商工作规划了“瞄准五大招商领域、创新七种招商方式、建立健全五大招商制度”的总体思路。着力在推动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上下功夫、求实效。倍耐力轮胎、兖矿集团、太阳纸业、山东联诚、如意科技、山推机械、菱花集团、樱花纺织等企业,相继签约了一批利用外资大项目。在工作中,济宁市把加快直接利用外资到位作为“总抓手”,立足完成全年目标,加大了外资项目落地的调度和协调力度,对量化的指标实行周调度、旬汇总、月通报,对重点外资项目跟踪督促落实,促进了外资到位。在省外经贸厅的大力支持下,倍耐力轮胎、太阳纸业、银河胶带等三个外资项目列入全省十大重点外资项目进行推动,省领导亲自召开现场会议,解决项目洽谈和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了这些项目出资、到位进度。三是得益于抓主要矛盾,破解招商引资“瓶颈”。按照全省外资工作“突破欧美”的总体部署,我市在抓好日韩招商的同时,积极谋求突破欧美,一批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欧美投资项目陆续启动。目前,济宁市吸引欧美投资额已达7.84亿美元。仅今年前11个月,欧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1.77亿美元,占全市直接利用外资的86.9%,同比增长372.6%。美国伊顿、德国德固赛、德国西门子、德国格林、意大利倍耐力、意大利萨维奥、荷兰帕特、法国德普勒、美国国际纸业、美国中盈集团、美国捷马、加拿大麦格纳、巴西CVRD公司等20多家著名欧美跨国公司进驻济宁。另外美国EP、丹麦柔纶、意大利奥雷帝诺、瑞士期奈波等与济宁市的合资合作正在积极洽谈和推进之中。针对招商引资规模小、领域窄的现状,济宁市提出了破解区域招商、乡镇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瓶颈”的新思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对邹城、兖州、菱花集团、山推机械、倍耐力轮胎等招商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针对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东部突破兖州,西部突破嘉祥”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县域外经贸快速发展。兖州市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完成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20万美元,嘉祥县接洽了一大批外商投资合作项目,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12个县市区直接利用外资占到全市的65.1%,提高了23.4个百分点,进出口占全市的76.3%,大大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四是得益于抓企业招商,推动大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济宁市千方百计把大中企业推到招商引资第一线,立足谈大项目、干大项目、干成大项目。对与我市有协作关系、有合作意向的世界跨国公司,积极争取合作、推进合作;对外资企业,千方百计促其增资扩股;对骨干企业,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对重大项目,逐一成立项目推进组,一条龙推进。仅今年就有4个外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签约建设,批办的外资额过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21个。这些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成为推动济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五是得益于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面对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技术壁垒不断增加的情况,济宁市及时启动了出口预警机制。针对禽流感对农副产品出口的影响、欧盟及美国对纺织品出口的限制、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各涉外部门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指导企业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扩大出口。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大型贸易洽谈会,先后组织150余家企业参加了华交会、春秋季广交会、纽约纺织品服装展览会、日本商品展、德国纺织品展、科隆食品博览会等20项贸展活动,有800多人到会参展洽谈,会内外成交金额达7.6亿美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是得益于不断创新机制,为外商投资提供规范化服务。今年以来,济宁市进一步加强了利用外资制度化建设,制订并落实了外资调度会制度、大项目调度制度、外资项目跟踪和代办制度、项目责任制度、外商投诉制度等五项制度,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组成专门班子进行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建立了外商投诉24小时受理制度、投诉当天即时通报制度和投诉限时办结制度。总投资3亿欧元的倍耐力轮胎项目,是济宁市第一个实施外资项目代办制的项目,市政府组织,市外经贸局牵头,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限办结,从洽谈、签约到外资到位,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鉴于一期合作的顺利,意方承诺将尽快投资5000万美元,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这也是我市明年一季度外资的来源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各项指标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东部先进市相比,与周边兄弟市相比,我市外经贸无论在规模上、速度上,还是在质量档次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县市区外经贸发展仍然不均衡,现有的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过慢,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全省下游,全方位、多领域、大开放格局尚未形成。另外,我市外经贸人才缺乏,特别是通晓国际商务法、专业外语、精通国际贸易及商务谈判的人才更少,影响了全市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水平的提高。
二、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明年外经贸新的突破
2006年我市外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继续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奋斗目标初步确定为:直接利用外资增长50%,外贸出口增长25%,外经各项指标增长20%。
一是立意更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外经贸工作。继续把外经贸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第一“要务”,作为“天字号”工程。市政府继续与各县市区、各部门签订外经贸发展责任状,加强领导、任务分解、责任明确、严格考核、措施落实“五个到位”,真正形成“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新局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链条式管理环节责任追究体系,项目一经接触,从洽谈到考察、协议、合同、注册、动工建设、投产达产,每一个环节都明确到部门、到单位、到人头,建立起一整套的责任体系,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的成功率。
二是区域更广,坚持全面提升县域外经贸工作水平。在区域发展上:膨胀兖州、邹城、曲阜及高新区直接利用外资总量,加快曲阜新区、嘉祥、鱼台、梁山、汶上招商引资步伐,扩大微山、金乡、泗水出口规模及品牌优势,提高市中区、任城区外向型经济比重,做到东西部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市县域外资占比达到70%以上。在园区发展上:依托现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对接国外大公司、大集团,引进关联度高、有利产业集聚的外资项目。在强乡镇发展上:重点推动新兖镇、长沟镇、北宿镇等20个强乡镇的利用外资,确保明年每个强乡镇都有外资进账,并集中精力突破利用外资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
三是领域更宽,坚持发挥外经贸在经济发展当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招商引资方面:继续加快制造业利用外资步伐,推动汽车及机械制造、煤化工、生物工程、纺织服装和医药食品五大制造业基地的招商引资。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对外招商力度,推出城市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热、道路等一批公用设施项目向外商推介,引进国外客商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加大服务业对外招商力度,推出10家大型商贸企业对外合资,引进外资创办现代物流企业、中介咨询机构、科研开发中心等新型服务业项目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行业,逐一落实招商引资目标,引导外商投资参与建设与经营。加大农业领域对外招商力度,重点推出30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外招商。在对外贸易方面:培植骨干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抓好外贸出口“345”工程,推动30家重点外贸出口企业、40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和50家重点民营企业出口。大力拓展新兴国际市场,积极开拓中东、东欧、南亚、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市场,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开展战略性投资,解决我市资源瓶颈和有关产品贸易壁垒等问题,努力办好兖矿集团、如意科技、樱花纺织、鲁抗集团等企业在国外的合作项目,推动我市矿业开采、纺织服装等优势长线产业的境外转移。
四是方法更实,坚持在创新外经贸工作方法上求实效。全力推动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商会招商等。在五大产业体系中做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聚集。突出山推股份、伊顿液压、重汽商用车、里能集团、如意科技、樱花纺织、大型煤化工等企业,发展为其配套的上下游外资项目。明年重点开展“双百对接”活动,选择百家骨干企业与国外关联度较高的百家大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选定100名在我市投资企业的外商及海外招商代理、海外驻华外资机构商务代表作为我市招商引资联络人及中介代理,实施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力争在专业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等方面走出新路子。
五是服务更好,坚持优化高效配置政府资源。进一步完善济宁市涉外部门联系会制度、重大项目联合推进制度、招商引资调度督导制度。加强关贸、检贸、税贸、银贸协作,及时研究解决事关外经贸全局的重大问题,形成信息共享、服务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外经贸政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鼓励外商投资、扩大外贸出口、促进开发区建设、促进会展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商务部济宁商务之窗、中国孔子经贸网,提高网络招商和服务水平。
三、以高度责任心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实现明年一季度“开门好”
(一)抓目标。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济宁高新区、曲阜新区、市直各部门签订外经贸目标责任状,逐一分解下达2006年全市招商引资和外经贸任务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抓考核。拟于二月份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对2005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兑现奖惩。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指标的进行通报批评。凡完不成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两项指标的县市区、部门取消评奖资格,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一把手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三)抓招商。在召开全市企业、乡镇招商引资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再召开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文教卫生等领域的专题招商工作会议。把济宁市的众多企业、乡镇推到招商引资第一线,使济宁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实现大的突破。计划一季度,市政府组织,在日韩和欧美举办二次专题招商活动,重点推动在手、在谈项目的进度。
(四)抓项目。明年一季度,我市力争实现外资到位1.5亿美元。为完成这一目标,重点抓好在手的意大利倍耐力轮胎二期投资、荷兰帕特公司与山东联诚汽车零部件及工程机械配件、立功科技与雪花淀粉合资合作等十大重点项目,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到位步伐,为完成全年利用外资打好基础。
(五)抓出口。明年一季度,力争完成进出口5亿美元,其中出口3.3亿美元。为此将组织力量,对去年参加各类展洽活动成交的重大贸易订单,进行排查帮促,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使企业做到应出尽出、快出早出。
圣诞节和元旦快到了,在这里,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圣诞、新年快乐!也真诚地希望省外经贸厅以及各兄弟市的领导,能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留下好的经验和做法,供我们学习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新一年的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工作。
第五篇: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的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全力推动我市经贸、外经贸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会议之所以把经贸和外经贸两方面的工作安排在一起进行研究部署,目的就是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强化工业立市的意识,强化抓住机遇主动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走对外开放路子的意识,强化借助外力做大做强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实现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和增加效益、增加充分就业的目标。刚才,会议表彰了在去年经贸、外经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还制订印发了银企联谊、重点调度和考核奖惩三项制度,目的就是激励大家见贤思齐,通过政策激励、制度规范,促进全市上下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加丰硕的业绩。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去年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情况
(一)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在改制过程中,按照“全面改、彻底改、改彻底、改出成效”的原则,坚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坚持企业改制与招商重组相结合,坚持改制与处置不良资产相结合,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合法利益,市属和大部分县属实体性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市场主体培育迈出重大一步。通过改制,仅市直就解除企业债务16.6亿元,盘活资产7.69亿元,招商重组引进资金6.37亿元。一些改制企业已经显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如xxxxxxxxxxxx
(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后劲明显增强。去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是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实现销售收入469.3亿元,增长40.4%;产品销售率达到98%以上;实现利税、利润46.6亿元和21.2亿元,分别增长53.1%、91.3%,增幅居全省前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6.9%,提高10.2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用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31.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83次,比上年加快0.1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7.4%,下降1.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7亿元,增长8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7%,其中技改投资完成83.5亿元,增长60%;过亿元的技改项目达到50个。
(三)工业经济结构趋向优化。一是主导产业培植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培植六大主导产业的要求,坚持政府推进、市场运作、借助外力、高点起步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拉长整个产业链条,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精心运作,如xxxxxxxxx。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利税大户培植取得明显成绩。去年,国家重点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4家和1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4%,提高2个百分点;利税过亿元和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4家和39家。三是以工业为重点的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32.5%;实缴税金16.8亿元,增长56.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0.9%,提高14.5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64.5亿元,增长97%。
(四)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去年,全市各级克服招商竞争日趋激烈,调整思路,积极应对,坚持“六个结合”,主动出击,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1个,合同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5.6%和114.3%,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引资市外到位资金120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其中工业引资到位资金77.2亿元,增长93%。英国布列坦尼、日本古河机械、中国航天科技、中国重汽、九鑫集团、新疆特变电工和泰国正大、加拿大德通、美国诺马特、上海德垄光彩投资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投资的大项目陆续落户我市。这不仅为我们发展引进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对我市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良性冲击。
(五)国内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较大成绩。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出口加工大户培植和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投资合作、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业务,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全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4.23亿美元,其中出口3.1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0.4%和36.3%,特别是工业品出口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总值2.87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完成0.8亿美元,分别增长41%和23.8%。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是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全市共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431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67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8%和41.9%;派出各类劳务和研修生2061人次,期末在外人数6982人,同比增长12.7%,按照全省统一口径,我市对外承包劳务列全省第5位。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市经贸和外经贸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经贸、外经贸战线上全体同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向奋战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目标,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刚刚结束的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是对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完成。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巨大基础性作用,还确定了一个自我加压、奋力赶超的工作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0%以上;技术改造投入突破100亿元以上,增长40%;销售收入过亿元和利税过千万的企业
分别达到110户以上,其中过80亿元的1户,过20亿元的2户,过10亿元的3户,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户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合同利用外资达到4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亿美元,分别增长60%和100%,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5亿美元,出口4亿美元,分别增长25%和33%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既面临机遇和有利条件,也有挑战和困难。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第一,全球经济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美、日经济都出现大的转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年世界经济可增长4.1%;美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预测,~年美国经济增幅将达到4.3%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产业的升级和制造业的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正在加速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年世界投资报告》分析认为,全球投资流量将在~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我国不断完善的开放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对跨国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调查,全球最大的1000家跨国公司,有1/3把中国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87%的美国在华企业欲扩大投资;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有一半将在3年内把生产基地外迁,其中70%准备投资到中国。第二,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1万亿大关,以住房、汽车、电子通讯、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三,我市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上,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加工制造业成本相对低廉;尤其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较好的思想、组织和物质基础,全市上下想发展、议发展、盼发展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明显增强,工业发展的支撑点增多,去年竣工投产的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术改造大项目达到161项,按设计能力可新增销售收入110亿元,利润11.6亿元,税金6.9亿元。
从挑战和困难因素看,一是我市经济总量孝结构不尽合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去年实现469.3亿元,仅相当于海尔集团2002年销售收入的66%。工业经济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发展还不够快,经济的外向度低。工业品出口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尽管去年我们实际利用外资增了一倍多,也只有1.5亿美元,在全省仅高于枣庄、聊城、菏泽、莱芜,比荣成一个县级市还少1亿多美元。二是市场开拓面临的压力增大。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产品出口、市场销售特别是商贸流通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点对象。三是面临政策调整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将重点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建设,对东部地区的支持将会有所减弱;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市的纺织服装、化工、机电产品等大宗产品出口影响尤其明显;国家对投资过热的行业和领域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开发区、收紧银根,抑制重复建设,全国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有所回落;钢铁、煤炭、棉花等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暴涨,必然造成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四是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在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基础设施和物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审时度势,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开放的意识、竞争的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并重视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经贸、外经贸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借助外力,膨胀总量,做好以外促内的文章。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入世之后,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已无国界之分,企业竞争实际上是国际竞争。针对我们企业规模孝装备水平低的现实,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坚持高点起步的原则,瞄准国内特别是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并认真消化、吸收,搞好创新,来改造和装备我们的传统产业,借助外力,膨胀规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外力,以外促内,要集中力量打一场利用外资的攻坚战。在力量布局安排上,实行细化市尝分工负责,对日韩、美国、港台、欧洲和新马泰地区五个市场的招商工作,分别由我和同道、承芳、华勇、宋鲁五位同志负责,市政协赵成道主席也参与对港台的招商工作,市外经贸局、招商办、经贸委、开发区、贸促会等部门具体牵头和承办。在活动方式上,坚持搞好六个结合: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主要是调度项目、统一宣传政策和搞好服务,包括关键时候出去开发布会、对重点项目进行推介等,大量、具体的招商工作以企业为主、以项目为主、以分散为主。二是境内与境外相结合。一方面要直接到国外、境外包括港台招商,一方面要瞄准境外公司在国内办的企业或设立的办事处,加强联系,直接对接,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三是全面出击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动员社会力量,只要有项目,可以打破细分市场的界限直接走出去招商,这是全面出击。重点突破是责任部门对分工市场要搞好协调,组织调度,重点招商引资。四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要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官员和企业走出去招商,又要利用各种机会把境外、国外的客户请到泰安来进行考察洽谈、举办招商会等。五是引资与增资相结合。在打好引资攻坚战的同时,注意做好现有外资企业的工作,通过诚信和高效优质服务,使他们坚定信心,进一步增资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六是专业招商与社会招商相结合。整合各种招商资源,在充分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的同时,瞄准重点地区、重点目标,组织专业小分队出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时,要注重发挥好国外中介机构和相关机构的作用,组织搞好委托招商。
(二)练好内功,承接转移。
要巩固改制成果,充分发挥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经过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努力,我市企业改制取得很大成绩,今年主要是搞好扫尾完善,巩固改制成果。对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要加快减持步伐,最大限度地转让国有资本;对上年结转的尚未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要加快步伐,抓紧完成;对破产企业,进一步做好资产的处置和重组工作。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继续做好国有重点煤矿的破产关闭工作。特别是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倍加珍惜在改制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轻装上阵,以市场竞争主体的姿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和推进企业发展上来,以充分显现改革、改制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动力和活力。
要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企业。认真总结汽车产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培植的基本经验,争取在其他几个主导产业的培植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市计委、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进行研究,根据产业发展方向,搞好产业培植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把培植主导产业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通过重组、联合、技改、引进、新建等途径,迅速膨胀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控制力,尽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年内要在汽车、电工电器、无机非金属材料三个主导产业培植方面率先取得新的突破。要突出抓好利税大户培植。坚持扩张规模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并重,继续从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选择在同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采取重组、联合、新建、技改等措施,加大推动和扶持力度,争取抓出大的成效。
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技术改造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招商促技改。一是要围绕技术改造精选项目,搞好项目招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培植汽车工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重点,策划、论证和筛选一批吸引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面向日韩美、港澳台及国内南方发达地区,搞好项目推介和对接,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客商。二是要围绕技术改造精选设备,以设备引进促招商。适应国外客商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在华业务的实际,结合我们的自身情况,加强对跨国投资的研究,积极改进我们的招商引资方式,真正找到技术改造与招商引资的切入点,采取集中出击购进设备、引进技术,尔后引资的做法,走以市场换设备、换技术、换投资的路子。三是要围绕技术改造开展技术合作,以技术合作促招商。发挥我们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的优势,通过与国外客商合作,不仅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工艺等,还能通过他们带动一批企业来我市投资办厂,以此带动我市主导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一条捷径。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加工贸易与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壮大工业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结合起来,按照全省加工贸易电视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发动各类企业、经济园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努力开创我市经贸、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要强化招商和培植力度,抓大户、带群体,尽快形成加工贸易的骨干企业队伍。农牧、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潜力依然很大,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形势,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抓住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瞄准日、韩和欧美,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力争全市加工贸易增长速度尽快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年内新增加工贸易企业40家,加工贸易出口过3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
(三)制订一套办法,广觅、慎癣多筹、快上。
我们要借鉴曾国藩选人用人的经验,在招商引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坚持“广觅、慎癣多筹、快上”八个字。“广觅”,就是要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的信息,包括目标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向、企业技术水平,以及本企业所处的位置、前面的标兵、后边的追兵等,做到知己知彼,胸中有数。“慎驯,就是要在认真分析资源、技术、市场及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确定项目的规模、设备、装备水平,做到选准、选好、选精。“多筹”,就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银企联谊。这是企业推介自己、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有效形式。去年仅驻泰金融机构就新增贷款和票据贴现102亿元,有力地支援了我市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银企联谊制度,由人民银行、银监局会同市计划委、经贸委,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活动。各企业要注意加强与驻泰金融机构的沟通,及时推介自己的好项目、新项目;各金融机构要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参与论证项目,及时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合资合作。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整合人才、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上市融资。这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按照“上市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从基础入手,扎扎实实做好规范改制、企业培育、辅导上市等工作,强化指导和协调,加强与券商和中介机构的协作配合,多渠道、多形式加快优势企业的上市步伐。同时,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整合上市资源,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四是兼并联合,低成本扩张。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优质资产进入现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质量。鼓励现有企业与市内外优势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置换,改善资产和经营状况。利用优势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在保持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扩张,尽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快上”,就是
项目只要一旦确定,就要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责任人、主管单位、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的落实对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市里重点抓好249个投资过千万元特别是60多个投资过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进度要求。
(四)搞好一个服务,为经贸、外经贸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要抓好政策落实。制订并落实一项好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更是一种发展环境。对于经济发展、鼓励招商引资、扩大出口的各项政策和允诺的事项,都要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决不允许“口惠而实不至”,决不允许出现截留、中梗阻和“杂音”。尤其是对企业技术改造国债贴息、进口设备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和针对出口退税体制改革地方承担的25%部分,都要保证兑现,切实落到实处。
(2)要强化对重点项目的重点调度和重点支持。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调度奖惩制度,对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作用强的基建、技改和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定期进行督查调度,通报进展情况,在领导力量、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支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早见成效。对在重点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延缓项目建设或造成损失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要搞好配套服务。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通力协作、搞好服务。经贸、外经贸、招商办、贸促会、外办、台办、开发区、几家国资公司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在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经济发展等方面牵好头,对上搞好沟通、配合,对下搞好指导、协调,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贴身服务和“一条龙”服务。海关、商检等涉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进出口报关通关、加工贸易、企业减免税办理和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出口质量许可证、普惠制签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经贸、外经贸发展服好务、护好航。
(4)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做好经贸、外经贸工作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目前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企业经营管理、金融资本、国际贸易、高新技术等方面人才严重短缺的实际,要结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养、引进各类经贸、外经贸人才。要更新观念,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人才柔性管理,制定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办法,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服务。改制后的企业领导人,要充分发挥机制和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大发展、快发展意识,紧紧盯住世界一流水平,敢于争做行业第一,迅速膨胀企业规模,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奋斗中展示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关键。要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搞好行政许可项目和主体的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降低客商和企业获取政府服务的成本。要善于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着力抓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运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整合。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善于运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观点、市场的手段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组织带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奋力拼搏,全力推动我市经贸、外经贸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