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时间:2019-05-14 03:1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第一篇: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企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社会稳定,发挥了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共同性

1、凝聚人心,树立共同愿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要靠企业里的精英和广大职工,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是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摆上了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企业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诸多的文化理念。

2、树荣誉感,打造团队精神。“我与企业共荣辱”或“我与企业共存亡”等,这是众多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荣辱观、价值观,所谓“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即强调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企业荣辱观的提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引导企业职工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规范,提倡企业团队的协作精神,企业的荣誉是全体职工的荣誉,是靠全体职工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得来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名牌企业,必然有一支荣誉感极强,团结协作极强,科学文化素质极强的团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企业,一定是没有创新发展的活力,更不可能长久地兴盛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社会成员所理应坚守的,不可突破的基本行为规范,从而为我们的职工和企业指明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3、集归宿感,创建职工之家。任何职工都想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任何企业也都想选择一个好的职工。职工从走进企业的那一天,就把自己的期望和家庭的期望带进了企业。开明开放的企业,也是把企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职工身上,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归宿感,职工的归宿感和企业的归宿感集中到一起,便产生了共振、共鸣效应,这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就增添了一种“家”的元素。企业总是希望自己的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于是“以企业为家”的口号便提了出来,甚至“厂兴我兴,厂衰我衰”的口号也随之附出。为了鼓励职工爱岗敬业、坚守岗位,一些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出不穷。人们认为家是和谐的、幸福的港湾,企业家们就大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的氛围,使职工死心踏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二、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和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觉悟程度。有的企业领导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文化觉悟程度很高,十分重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发展就快,企业文化氛围浓厚,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创新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低不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认识上的差别体现出对文化觉悟程度的高低。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倡导,职工认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使命、共同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习俗成规的文化意识形态。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因此,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二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着管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缺乏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和制度去保障实施,不能把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停留在普通的口号上、会议上和媒介上,而是要做到“十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规划、有措施、有制度、有投入、有阵地、有活动、有宣传、有效果。三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经费和物资投入上的差别,主要突出表现在缺乏资金和物质设施。有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投资数十万元以上,有的企业都很少投资,甚至推给企业工会了事,靠薇薄的工会经费支撑。文化建设要靠有经费物资保障,没有经费投入,就象大树没有水分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建设的投资,是企业根本的投资,是树人树企业的需要,当然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标准。由于当前非公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加上文化的发展处在起始和趋于成熟的阶段,必然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不利因素。譬如,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由于企业的功利性原因,重视强调发挥人的奉献作用的同时,有忽略人的体能、素质和体面劳动价值的一面;有的企业效益的增长率与职工工资和生活水平的增加不相匹配,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文化建设还存在协调不一致等,都是对劳动关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是在以后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需要加予重视和协调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平台和机制

判断一个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要有一定的标准。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八条界定标准,其内容是: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缴纳工会经费。这八条标准,既是对企业行政行为,也是对企业工会行为的考量,是靠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而这八条标准的实现途径离不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工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工会组织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从企业层面上讲,企业行为是否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谐”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和程度。由此可见,我们推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与和谐文化体系相对应的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应当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平台和机制。那么,应当建立哪些平台和机制呢?一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包括工会文化在内的全面管理制度,由行政和工会分工负责,各侧重一面。二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从行政管理到人、财、物的资源配备,做到有标准、有目标、有考核、有监督、有激励。三是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文化活动平台和阵地。如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平台,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培训的平台,开展各种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的平台,丰富职工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平台等,根据企业条件、开办学校、职工书屋、网站、俱乐部、体育场馆等。

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发展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尤其需要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职工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由这支队伍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必将有序的推动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培养和造就这支企业的文化队伍,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要为这支队伍快速成长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把它们的创新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建设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更好更快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成为企业文化战线上的一支坚强有力的先锋队,担当起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重任。

第二篇:浅谈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企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与社会稳定,发挥了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最近,通过对我区一批和谐劳动关系非公有制企业的调查研究,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探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为推动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推进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共同性

我们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问卷、参观等形式,对南京LG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江苏德兰集团、刘长兴餐饮有限公司、江苏颜氏企业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商茂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进行了调研活动。这些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共性问题都是围绕企业发展,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切入点是“以人为本”,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体作用。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他们有如下四个方面共同性:

1、凝聚人心,树立共同愿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要靠企业里的精英和广大职工,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是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摆上了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企业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诸多的文化理念。如南京LG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是家中外合资股份公司,洗衣机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年销售额数亿元,他们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一流管理”,公司上下都围绕打造品牌,创一流水平的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把企业的远景规划变成全体职工的共同愿景,激励职工奋发图强,在“一流”上下功夫。即使在金融危机面前,创外汇订单减少5000万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内需,开辟新的市场,能够平稳地渡过危机,在一流上创出奇迹。江苏德兰集团是一家多行业性企业,以“努力做好创新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运用“德盛兰馨、博厚载物”的文化视角,以“德兰”两字作为企业文化之魂,凝聚职工之心。他们从企业的“经济关系责任、社会关系责任、自然关系责任、伦理关系责任”四个方面规划和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江苏颜氏企业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提出:诚信经营、工作高效、求得客户、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用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不仅把职工的心愿与企业的愿景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客户的心愿也与企业联系到一起,谋求与企业共同发展。

2、树荣誉感,打造团队精神。“我与企业共荣辱”或“我与企业共存亡”等,这是众多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荣辱观、价值观,所谓“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即强调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企业荣辱观的提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引导企业职工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规范,提倡企业团队的协作精神,企业的荣誉是全体职工的荣誉,是靠全体职工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得来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名牌企业,必然有一支荣誉感极强,团结协作极强,科学文化素质极强的团队。LG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如此,德兰集团这支新型企业亦如此,刘长兴餐饮有限公司这支“老字号”品牌企业更是如此。一个没有荣誉感的企业,一定是没有创新发展的活力,更不可能长久地兴盛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社会成员所理应坚守的,不可突破的基本行为规范,从而为我们的职工和企业指明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在我们调查的十二家企业中,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都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条件,提出一些符合时代潮流,适应企业发展的具有荣誉感的口号和目标,号召职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干,围绕企业荣誉干,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使企业不断地创新发展。

3、集归宿感,创建职工之家。任何职工都想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任何企业也都想选择一个好的职工。职工从走进企业的那一天,就把自己的期望和家庭的期望带进了企业。开明开放的企业,也是把企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职工身上,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归宿感,职工的归宿感和企业的归宿感集中到一起,便产生了共振、共鸣效应,这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就增添了一种“家”的元素。企业总是希望自己的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于是“以企业为家”的口号便提了出来,甚至“厂兴我兴,厂衰我衰”的口号也随之附出。为了鼓励职工爱岗敬业、坚守岗位,一些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出不穷。人们认为家是和谐的、幸福的港湾,企业家们就大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幸福的家的氛围,使职工死心踏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江苏颜氏企业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族文化为背景的企业,他们在企业文化中宣传传统的中国文化时,鼓励广大职工学国学,讲孝道,推崇诚信务实、与人为善的优良品德。在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方面,投资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开办南京华厦老年大学,利用《颜氏文化报》、《华厦老年报》等媒介、宣传平台等各种工具,大力宣扬华厦精神、颜氏精神和公司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为了让职工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利用重大节日对全公司职工进行节日慰问,召开座谈会、茶话会、欢庆活动等;每年逐月逢季组织开展评比“优秀党员”、“优秀员工”活动,召开表彰大会予以物质奖励和加薪进级,激励公司员工以企为家,奋发进取,为企业作贡献。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现在招工条件上其中就明确二条:一是愿意做公益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二是孝敬父母老人。在待遇机制上,也是明确二条:一是给公司员工的父母没有养老金的发放赡养费,二是职工被评上“优秀员工”给员工父母家庭加发慰问金。企业文化创建职工之家的理念和氛围,外延已扩展到公司员工家庭,渗透到社会,融公司大家与员工小家为一体,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也保障了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4、发挥优势,共建共享企业文化成果。

“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缴纳工会经费”,这是全国总工会发布的界定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的第八条标准。在所有的被调查企业中,都是符合这条标准的,尤其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企业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许多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建设工作都是依靠党工组织去做的。基本形成了“党组领导、工会主抓、行政支持,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在江苏德兰集团企业,出现了党工共建企业文化的“四同”模式,即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规划党工组织共同策划,计划措施共同研究制订,具体实施共同分工负责组织落实,文化建设经费共同筹措安排。企业党工组织根据企业发展规范和工作目标,结合企业行政领导的要求和企业员工实际,研究确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规划。工会在履行四项职能时把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融入工会工作之中,工会还大力加强职工书屋建设,举办“名师讲坛”、培训班、读书节、演讲会等,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发展。各个企业工会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引导职能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用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引导鼓励职工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做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人,发挥主力军作用;用工会这个大学校阵地大力加强企业科学文化建设,用工会的文化体育娱乐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积极进步的企业文化,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组织在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工会组织自觉地发挥工会的文化维护作用,主要是通过三个层面:一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工会通过法律、法规、条例等有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宣传,使企业和职工增强法律意识,懂得法律赋予的各自权利和义务,引导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同时工会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代表职工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二是在操作层面。工会通过制度文化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三是在物质文化层面。在企业建立职工文化学习阵地和体育、娱乐活动场所等,实现企业文化资源共享,保障职工文化权益的落实。工会在推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同时,与工会开展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工会的文化内容,促进了工会自身的文化建设,实现了共建共享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和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

从总体上看,在所被调查的12家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许多特色、亮点值得推广。从客观上看,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如何,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觉悟程度。有的企业领导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文化觉悟程度很高,十分重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发展就快,企业文化氛围浓厚,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创新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

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低不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认识上的差别体现出对文化觉悟程度的高低。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倡导,职工认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使命、共同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习俗成规的文化意识形态。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因此,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二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着管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缺乏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和制度去保障实施,不能把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停留在普通的口号上、会议上和媒介上,而是要做到“十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规划、有措施、有制度、有投入、有阵地、有活动、有宣传、有效果。三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存在经费和物资投入上的差别,主要突出表现在缺乏资金和物质设施。有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投资数十万元以上,有的企业都很少投资,甚至推给企业工会了事,靠薇薄的工会经费支撑。文化建设要靠有经费物资保障,没有经费投入,就象大树没有水分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建设的投资,是企业根本的投资,是树人树企业的需要,当然也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标准。

由于当前非公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加上文化的发展处在起始和趋于成熟的阶段,必然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不利因素。譬如,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由于企业的功利性原因,重视强调发挥人的奉献作用的同时,有忽略人的体能、素质和体面劳动价值的一面;有的企业效益的增长率与职工工资和生活水平的增加不相匹配,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文化建设还存在协调不一致等,都是对劳动关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是在以后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中需要加予重视和协调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平台和机制

判断一个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要有一定的标准。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八条界定标准,其内容是: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和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开展工作;依法缴纳工会经费。这八条标准,既是对企业行政行为,也是对企业工会行为的考量,是靠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而这八条标准的实现途径离不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工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工会组织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从企业层面上讲,企业行为是否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谐”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和程度。由此可见,我们推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与和谐文化体系相对应的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应当搭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平台和机制。那么,应当建立哪些平台和机制呢?

一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包括工会文化在内的全面管理制度,由行政和工会分工负责,各侧重一面。

二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从行政管理到人、财、物的资源配备,做到有标准、有目标、有考核、有监督、有激励。

三是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文化活动平台和阵地。如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平台,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培训的平台,开展各种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的平台,丰富职工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平台等,根据企业条件、开办学校、职工书屋、网站、俱乐部、体育场馆等。

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发展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尤其需要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职工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由这支队伍作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必将有序的推动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培养和造就这支企业的文化队伍,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要为这支队伍快速成长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把它们的创新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建设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更好更快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成为企业文化战线上的一支坚强有力的先锋队,担当起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重任。

第三篇:和谐企业文化与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企业文化与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和谐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文化的力量融合劳动关系,实现劳资双赢,是树立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新途径。因此,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会责无旁贷。

一、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都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以教育职能为例,无论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还是文化技术教育,本质上都是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教育职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这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当前,在职工中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节约、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并把诚信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这既是对以往工会履行教育职能的直接继承,也是对新形势下对工会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再比如工会的参与职能,从过去的“三老四严”、“两参一改三结合”、职代会,到现在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集体合同制度,都是企业文化的 制度性沿革。再比如建设职能,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劳模评选等工作,也都是企业文化的题中之义。从这个意义上看,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动力促进工会重点工作,是对工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体现

从劳动关系演进史看,企业管理的人文化趋向,也是部分地吸收了工会价值观的结果。企业在合法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职工的需求考虑更多、更全面、更人性化一点,目的就是提高工人物质权益和精神权益的实现程度以及合理配置程度,而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待遇,是其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不反对企业追求效益,而是要在企业价值观与工会价值观的契合点上、在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总体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各个维度寻求平衡,这是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点,也是工会维权必须坚持的原则。尽管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但推动这一建设,有助于实现工会的主张———维权。因此,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这就是寻求职工与企业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双方的具体利益交错在企业里,其文化价值也交错在企业里,于是才有可能形成共同的信念,这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企业文化。

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以文化资源为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都有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中,文化不仅仅具有反作用力,同时也能发挥“第一推动”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融合各种矛盾,包括劳资矛盾。先进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时代价值观,也是劳资关系的平衡器,是企业发展的助跑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当前,这个推动力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实现劳资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和为贵”,既崇尚法律,也崇尚和谐文化。现实生活中,一些劳动纠纷的圆满解决,是工会干部和法律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和双方,最后让双方当事人都达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工会处理劳资矛盾,既要坚持依法维权,也要用和谐文化弥合利益冲突,这也需要工会积极参与并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浅议工会在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一、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工会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妥善的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工会在企业中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通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来提高全员素质,培养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感情,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信任,不断改善企业人际关系,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职工之间的真正和谐。

二、把握好工会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切入点

一是把握好民主管理是和谐企业的基本标志,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的切入点,强化企务公开,促进职代会建设。

二是抓住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灵魂,发动职工、贴近职工、凝聚职工,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三、处理好现阶段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企业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企业当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政治权利的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渠道与方式、就业安置、职工之家建设等一些职工关心的焦点的问题进行完善解决,让职工先居安而后乐业,既给职工一个快乐的工作空间,又给企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

四、把握好工会在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完善全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颁布,给企业工会工作又带来了春天,工会要结合企业特点建设特色工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做有为工会、在职工群众中做满意工会、在企业对外窗口上做品牌工会,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之,工会代表和维护好广大职工利益的同时,也要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不断以建设和谐工会组织为契机的同时,更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的和谐。

企业工会要立足于办实事

首先,要转变工作作风。企业工会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然而,在有的企业里,工会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思进取,漠视职工,形式主义,4 官僚主义,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等等。这些工会领导干部必须转变作风,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工会工作才能营造出和谐企业的氛围。

其次,要常“送温暖”。要把过春节“送温暖”活动变成“常流水”。工会各级组织要了解贫困职工的家庭生活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人人参与的保障制度,为困难职工编织可靠的安全网。尤其要注重建立和完善特困职工档案,对有重大疾病和特殊困难的职工,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其三,要钻到“矛盾窝儿”里化解矛盾。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用工制度的市场化,使企业出现了多种矛盾。比如因劳动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或因职工经济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包括以延长工作时间、降低计件工资标准掩盖职工低收入现实,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职工工资连续多年得不到提升的现象还有发生。再比如因职工民主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给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不和谐因素。为此,企业工会工作,必须钻到这些“矛盾窝儿”里解决矛盾,做些实事。

总之,企业工会工作要做、可做的具体事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只要是职工群众最需要的、能给职工群众排忧解困的、能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的,去做了,做好了,才是真正实在的工作,才是最大的和谐。

第四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管理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是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全民事业单位,自1996年4月正式建成通渡。南码头位于雨花台板桥镇五胜村,北码头位于江浦县桥林镇滨江村。是连接南京绕城公路、104、205等国道以及沪宁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已拥有5艘全省最先进的28车360度全回转汽渡船,设计通行能力为每日4000辆,航行距离约为1.5公里,配备了电视监控、雷达导航、无线通讯、电子计重和微机售票等先进设施。近年来,渡运正逐步走上以渡运主业为主,“物流基地、养殖基地、修理基地”等其他副业为补充的多元发展的道路。交通大部制改革后,汽渡处内设6个部门,工会作为单设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现有干部职工203人,其中事业编制30人,借聘用职工173人,人员入会率100%;全处现有工会小组12个,工会委员会由5人组成。

近年来,汽渡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活动,有力促进了汽渡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重视“创建工作”,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列入长期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上确保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行政管理职能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

二是制定了“汽渡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小组成员、职能科室。

三是利用汽渡处办公自动化及民主管理网络、宣传栏等设施对创建工作面向全处进行大力宣传,同时接受来组各方面的监督。

二、重民主、讲文明,凝心聚力夯基础。

一是坚持完善职代会和事务公开营造和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建立了职工代表述职评议,确保职代会制度严格按照其职权范围和规定认真落实,促进了汽渡处在和谐的环境中深化改革,健康发展;以事务公开为保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事务公开内容上,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内容;在形式上坚持以职代会和局域网为基本形式,除此之外还通过文件、公开栏、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通报,使汽渡处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的支持和理解,有力地促进了汽渡处劳动关系的稳定。通过事务公开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二是坚持构建职工建言献策,搭建和谐平台。汽渡处开展员工建言献策工作已经多年,每年组织召开劳模和先进代表座谈会、班组长座谈会等,从不同层面征询到员工很多富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构建了合理化建议机制,通过这个平台让全处职工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汽渡处管理。广开言路让职工的热情被充分调动,大量的优秀合理化建议涌现出来。

三是坚持落实系列合同,融洽劳动和谐关系。近几年来,我处将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专项合同、目标管理考核等方式予以保障。坚持对《集体合同》及其《实施方案》、《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去年,我处通过对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巡查,特别是对女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把女职工的健康体检纳入合同文本,同时对员工医疗期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补充。目前履约率、职工满意率都达到了100%。通过合同的兑现、年休假的落实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爱员工、树形象、共建共享筑和谐

一是规范劳动用工,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这几年来,我处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二是为从根本上维护职工权益,我处积极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推广工作。鼓励全处干部职工参加深造学习,对自学考试成绩合格者给予一定奖励,对技能鉴定合格者按照不同级别享受一定的岗位工资。近年来,我处有94人通过参加岗位技术培训获得专业技术证书,其中有21人取得船长证书、19人取得轮机长证书。74名目前在岗持证人员,有60人是自培人才,其中20人先后走上调度、船长、轮机长和值班站长等重要岗位,成为汽渡处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三是在全处推行“岗位标兵”工作,对“岗位标兵”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广大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对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发展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我处工会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送温暖,并特困职工救助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工会。同时通过生日送蛋糕卷、生病探望、节日慰问、春节送温暖等方式,表达对职工的关爱。

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和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连接员工情感的七彩纽带。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技术理论研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塑造优秀人才队伍;举办征文、演讲大赛,增长了才干,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争先创优的氛围。同时在我处建立了图书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全局职工举行拔河赛、乒乓球赛、扑克赛等多种有益文体活动;近年来,举办了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女职工法律维权讲座、职工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职工们放松了心情,融洽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同时也提升了汽渡处的凝聚力。

和谐企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创建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理顺关系、主动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在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下功夫;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创建氛围,在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实现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必须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在丰富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上下工夫。

第五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私营企业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就业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因而,仅仅经济当中,可以说,无论是生产方面的,还是分配方面的,都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说到底,这是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国家里高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因此,这样的大前提下,能够不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有如下的——

1.私营企业除了自身需要扩大发展以应对竞争外,还遇到什么困境迫使他不能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以既利于其自身的百年发展、又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呢?这个问题还得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与政治不公正待遇思考

2.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工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过剩压力,劳动力价格有时容易被人为压低,劳动者在劳动待遇的争取方面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加之工人的文化水准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维权常识,往往不懂得使用必要的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合理的劳动权益。如果没有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我国的劳动关系必定是不公正、不协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完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其一,政府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条件,根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低标准,使集体谈判协商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可以遵循;同时,政府应当大幅度扩大劳动监察人员队伍,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组织必需的集体劳动合同的普遍检查,督促集体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化和具体落实的情况。其二,企业工会组织应当将集体谈判协商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并将企业集体谈判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及其落实的具体状况作为最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其三,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应当进行劳动合同知识的普及性教育。{1.工人的权益由工会出面,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工会是谁的工会?2.如果工人的权益由政府出面,则涉及到更多的利益问题:首先,政府机构繁杂,法律赋予各个部门所管辖的权限很可能覆盖不到工人劳动利益保护的诸方面领域;其次,数个政府机构的联合执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大,而且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在复杂矛盾的相互约束和限制(即内部的明争暗斗,权力角逐的尔虞我诈),势必将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乃至工作效果。另外,政府要代表工人利益,在法律上如果是相当于“代理律师”的专业化资格,那它究竟是属于长期乃至永久性的免费服务,还是有偿回报性质的?3.劳动者的普法教育、普卫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究竟是增加工资的群众斗争,还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问题?}

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基于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原则,必须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第一,注重基础性劳动条件的保护。现阶段,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难度很大。但从政府的能力以及国家财政实力的角度

看,对于劳动者的基础性劳动权益亦即劳动保护的底线方面的劳动政策,如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劳动时间的保护、消除童工和强迫现象、涉及到人的生命的生产安全的保护政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当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二,宜梯度性地推动和谐劳动政策的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实社会一个公认的明显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准同西部地区发展水准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近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各个区域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使得不同区域劳动者对于劳动政策的具体要求必然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与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相适应,各个地区的政府在财力、在对劳动关系的认识方面,各个地区的企业主群体在经济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理念方面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对于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推动,不宜采取整齐划一的作法。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可以在确保劳动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劳动政策的水准,如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交纳金额水准,健全劳资谈判协商机制等等。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将劳动政策的重心放在劳动底线的保证方面,如重视制定和实施工资最低标准、提高“三险”的覆盖率、实现社会保险在劳动者工作流动后的有效转续等。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采取梯度性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策略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在和谐劳动关系上先行一步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无疑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有益的并且是具有鼓舞性的前景。(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忠民)来源: 《光明日报》 2011年5月30日

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和政府一边高喊完善劳动法规、加强企业在雇佣劳动上的尊法和守法,但另一方面却没有积极参与到“有效监督”的活动中来;如果就只有做广告、做宣传,却不是放下无用功,有所作为地转变到实际的“企业主、雇员、政府”的三

方监管活动中来,就必然常常会出现像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400,但合同上的最低月工资却是只有1000到1300之间,甚至更低的现象。——从劳动合同的局外人转为局内中介人}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在这里,提出了“政府的管理要实现公务员个人在业务上的责任制”,如果公务员在管理合同过程中不尽责、不尽职,故意与资本家勾结,坑害劳动者的利益发生时,将有合适的法律对其进行惩治。为此,政府与资本家和工人如果组织起了三方监督活动行为的话,或许还需要有社会的民间律师志愿者、人道主义者等为同样的劳动者阶级提供“局外监督和援助”的服务}

但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履行劳动合同不全面、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劳动关系的矛盾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矛盾之一。

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等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代表或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六)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平等协商争议处理制度。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另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把履约责任制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管理工作。集体合同的履行要接受工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履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把劳动保障监察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处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时引导争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调解处理。

借鉴国外有关劳动立法经验,对《劳动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其方向是使它的保护范围更广泛。可以考虑在《劳动法》中对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权作出具体规定,还要对工会的活动作必要的规定。此外,《劳动法》是一部实体法律,缺乏程序性内容,在修改的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有关程序性法律。

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对劳动关系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塑造“橄榄形”社会

要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工资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关键。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王兆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兆国强调,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协助党政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要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覆盖面、签订率和履约质量。特别是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要尊重职工的劳动价值,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三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要通过开展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四是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解机制。企业要重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要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要加快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广大企业家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奉献精神,在坚持科学发展、保障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尽职尽责,让企业做强、做优、健康发展,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劳动、幸福生活。(本文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9月3日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消费,关键要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很红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五年。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比上一年增长18.4%。

但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量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消费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6。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拉动消费,根子在增加收入。目前,我国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较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把准病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切实扭转利益严重失衡的分配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认为,增加居民收入,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政府要逐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

改革不到家,有钱也不花。“今后,政府应更多承担起改善民生的责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健全社保体系,解决最紧迫的养老、医疗、失业几大保障问题。”卞志良说,比如,可以运用部分财政资金充实养老金账户,加紧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以住房、交通、通信、体育健身为热点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卞志良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拓展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为百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扩大投资,更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投资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国目前还应更多关注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近几年,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不断缩小,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合理的投资规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将定位在7%。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说,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今年秦皇岛市计划向服务业投资397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4%。“在我们看来,投资效益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更要看生态效益。”朱浩文说。

全国人大代表、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认为,优化投资结构,就意味着要特别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在这一过程中,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国家应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同投资项目,把民营企业引向国家需要发展的短板

领域。”丁立国说,同时,政府还应该帮助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其研发、生产、营销逐步国际化,开发国际市场和战略资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实现海外投资,推广民族品牌。

优化投资结构,还意味着要完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特别要遏止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招标、设计、评估、论证,在项目资金确定以后要早筹措、早安排、早实施、早见效,更要做好跟踪监督检查。

科学规划,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期待美好生活,关键要有活干、有钱赚

“扩大内需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代表说,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力雄厚了,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扩大内需,有利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空间和动力;又有利于加强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两者相互关联。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峰代表认为,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尽量避免与改善民生的目标出现相悖的情况。例如,如果扩大内需仅仅着眼于经济增长,而不注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有可能加剧收入差距问题,反过来又会导致内需难以扩大。如果不注意合理调节要素投向,就有可能带来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因此,扩大内需,更需要科学规划、找准着力点。”周晓峰说。

浙江传化集团

企业不可或缺的“家文化”

近年来,传化集团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做的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引起社会关注,引发传化人对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认为,在企业,质量是生命,这个生命要靠员工去呵护;技术是关键,这个关键要靠员工去突破;品牌是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靠员工去打造。企业的各种竞争要素都离不开员工,员工直接面向顾客,企业家直接面向员工,企业家的着力点应该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传化集团历经25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从借款2000元起家,发展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总资产150亿元的规模;从以生产纺织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拥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5大事业平台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从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拥有7400多名员工的社会化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从外部条件看,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从内部条件看,关键在于传化十分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恩图报,办企业如同做人,人要有情有义,企业也要有情有义。对此徐冠巨感同身受。

企业创办之始,徐冠巨的父亲就常带着与员工同吃同住,大家上下班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文化”一直在传承。在传化——这个共同平台上,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患难与共,成为干事创业的好伙伴。

当企业家用真心和诚挚对待员工时,员工会由衷地热爱工作、关心企业,这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不竭动力。如果只带着单纯的功利目的去处理劳动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持久和谐的局面。

企业家在财富安排和使用上尽好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早

在1996年,传化就开展企业内部储蓄式养老保险;2000年,浙江省进行民营企业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传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并成为首批3个试点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传化做到了凡是在传化退休的员工,都能领到社会养老金,过上幸福安稳的老年生活。2009年,企业经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传化作出并实现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并且还给员工增加10%以上的报酬。通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企业依然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传化面向关键员工推出股权激励政策,以高出企业

效益增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以上亿元的投资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努力实现未来5年员工收入再翻番的目标。

徐冠巨说:“每当我看到员工满怀希望地走进公司大门,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让企业健康发展,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把员工幸福视为己任是企业家的一种使命。”

在徐冠巨眼里绝大多数员工来到企业,并不只是为了一个饭碗,他们有抱负、有事业心,希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好平台,建立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竞相进发,员工合理化建议平台已经成为传化重要的“智慧热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个长期课题,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就需要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相信传化人将不断努力,继续把企业发展好,把员工关心好,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徐冠巨表示。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从自己几十年经营管理企业的经历中深切感到,民营企业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负有重要责任。民营企业家应当致富思源、富而思报,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宗庆后常常感到,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身份并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而仅仅是分工、职责不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劳动者和民营企业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民营企业家应当正确定位自己,把自身利益与员工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主动投身“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行动中去,通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宗庆后认为,在掌握一定的财富后,民营企业家怎样正确认识财富,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站到员工利益的对立面,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家应当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

民营企业家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来实现自己更高的精神需求;而服务社会一方面表现为把企业经营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营造和谐舒心的劳动环境,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为他们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当前,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持续发展的风险还很大,随时可能被市场竞争的狂潮吞噬。要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竞争制高点,赢得市场优势,就必须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对企业来说,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最宝贵的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娃哈哈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不断给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加工资,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并在住房、医疗、休假、子女入学

等方面给予员工全方位的保障,从而使企业内部始终保持团结、奋进、和谐的良性竞争局面。

娃哈哈的实践说明,民营企

业经营组织只要做到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推、矛盾同解,就能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保证。

温州正泰历来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战略管理人才储备,“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五个“千人计划”实施以学习与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继任者计划”建立人才梯队。

下载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范文模版)

    申论范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来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gkz6 时间:2010-09-19内容摘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 构建和谐......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关系的矛盾逐渐显露,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就会......

    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潘友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栾川县永通矿业有限公司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方案具体分工 如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做到以下要求: 1、 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组织机构(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 2、 3......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意义 劳......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有关规定情况 劳动保护部按照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的总体部署,在市总工会党组的领导下,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为基本工作依据,以服务大项目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5篇模版)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范文大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2015年3月21日) 2015年04月09日03: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