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汇报材料
玉门市总工会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构建 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精神的汇报
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会议召开后,玉门市总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并以会议精神指导、谋划、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帮扶力度,深化民主管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会工作驶入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一、提高思想认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明方向
市总工会带领各基层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责任,制定措施办法,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实事求是的总结了过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二、加强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普遍”,结合“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和第二轮“党工共建,百日整推”集中建会行动,按照“应建尽建、应入尽入、不留空白”建会目标,将会议精神引向深入。依法推动非公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积极探索工会组织建设模式,市总工会深入调查、逐个核实、摸清底数,由主要领导具体抓落实,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指导监督力度,明确职责,分片包干,新组建工会15个,涵盖法人单位50个,新增会员720人。截止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达到了168个,占非公企业总数的94.38%,乡镇(街道)、园区全部建立了工会联合会;新增基层组织示范点12个,使基层规范化建设覆盖面不断过大;推荐酒泉市模范职工之家5个,模范职工小家2个,建成“职工书屋”2家,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建家水平。
三、加大帮扶力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好基础
以建立完善“三节四季”长效帮扶机制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并举,临时帮扶与经常帮扶共济,工会帮扶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格局,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的特点、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加大了帮扶济困力度。8月22日,市总工会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为近三年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的14名困难职工子女争取“一助四年”的省财政救助,人均每年资助2000元。市总工会多方筹措资金,为10名考入二本以上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一次性入学补助,人均1000元,救助金额3.7万元,为困难职工家庭及其子女就学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是历年来资助人数人数和金额最多的一年;9月中旬,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1.5万元,为5家困难企业的50名女职工进行双癌(宫颈癌、乳腺癌)体检,增强了妇科疾病的自我防治意识,保障了女职工的身心健康;10月中旬,还将在 乡举办 农民工培训 期、人次,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
四、深化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氛围
全面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工商局等部门转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决定》、《 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规范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职工大会、职代会制度,使企业的公开工作实现程序化、透明化和无缝化,在公开形式上不断创新,形成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形式,最大限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结合。全市195家企事业单位基本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91%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厂(院、校)务公开制度,形成了较为民主、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
五、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把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向高潮。市总工会、人社局、工信委召开三方协调会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通过强化领导、自我加压、广泛宣传发动、深入指导推进,共同组织人力对全市已建会的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了分布在我市辖区内的66户(25人以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职工工资水平、权益保障等情况。通过核对比较和反复酝酿,从正常生产的34户企业里面确定了经营正常、具备民主协商基础、涵盖职工2175人的21户企业,作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要约的重点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的通知》,市总工会分管领导组织人员多次深入重点企业指导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形式上体现“统一要求、形式不限、落实协商、体现实效”的工作原则,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督促企业业主履约,基本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三方联动、工会力推、多方配合”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目前,玉门市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已达到了64%,已建会企业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1.2%。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扩大工作覆盖面,诚心诚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进一步做好工会各项工作,依法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切实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力度;注意研究解决劳务派遣工、农民工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动员组织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积极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今年,共有3.6万多名职工参加岗位练兵,61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市各工种的技能竞赛,2000多人次参加了本市级不同层次的技术比武活动,600余名选手晋升了职业技能等级。选派142名优秀选手参加扬州市总组织的车工等10个工种的技能竞赛,其中,3名选手分别获得了3个竞赛项目的第一名,31名选手破格晋升为技师,其他100多名选手晋升为高级工,自办工种、参赛人数、竞赛成绩、获奖人数位居扬州各县(市)、区前列。有3万多人次参加了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提出合理化建议4800多条,推广应用职工科技创新成果28项,创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三、贴近发展热点难点,协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及时发出了《关于全市广大职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倡议书,并组织 5个走访、服务小组,深入全市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帮助企业化解矛盾,注重发挥各企业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上汽乘用车仪征分公司工会主动为企业分忧,为职工解难,先后创办了仪征赛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仪征申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家经济实体,共吸纳2000多名下岗分流职工。《江苏工人报》以《决不丢下一个职工》为题,系统介绍了他们的做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艳为此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该公司工会创新做法的示范作用。
四、贴近职工群众实际,真心诚意为困难职工办实事
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的特点、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会同市劳保局举行“返乡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工作岗位1235个,862人达成就业意向。与市高级技工学校联合举办“月嫂”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下岗失业女职工和女农民工,该培训班还被省确定为家政培训基地,扬州工会系统仅此一家。在全市开展“奉献一片情、温暖职工心”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市、乡(镇)、系统工会共走访慰问困难企业82个,慰问困难职工362户,共发放慰问金458.16万元。叫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口号,全年共为农民工追讨欠薪300多万元。全面落实低收入劳模各项待遇,发放劳模低收入补助金25.9万元,并纳入全市财政预算,补助力度在全省县(市、区)级工会中尚不多见。
今后工作中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扩大工作覆盖面,诚心诚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进一步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切实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力度;注意研究解决劳务派遣工、农民工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十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8月23日在银川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和全总十五届十次主席团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会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陶源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自治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杨钊作工作报告。
陶源在总结讲话中对今年上半年工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后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陶源指出,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要结合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实际,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去,把工会工作和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创双优”劳动竞赛等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中去;要围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加强源头参与,组织和代表广大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工会帮扶工作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推动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抓住党工共建创先争优的有利时机,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会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陶源要求,全区各级工会要立足实际,强化职能,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以对党和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着重在参与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等领域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具体要在做细教育引导,参与引领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大基层阵地,参与组织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实机制建设,参与管理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深帮扶救助,参与服务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强权益维护,参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陶源强调,各级工会要发挥优势,转变作风,着力提升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以正在开展的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四种能力”。一是要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二是要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三是要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
杨钊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工会按照区总十届八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在深化“创双优”活动、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推进“两个普遍”、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有少数重点工作进展缓慢,对基层指导不力,创新亮点工作推广不够等问题。对此,杨钊强调下半年要增强责任感、提高执行力,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二是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大显身手;三是以深入推进“两个普遍”为重点,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四是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着力提高职工素质;五是进一步加强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六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责任。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扩大工作覆盖面,诚心诚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进一步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切实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力度;注意研究解决劳务派遣工、农民工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围绕“一个根本、四项建设”,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一个根本”,就是围绕让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让广大企业实现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四项建设”就是要加强维权维稳机制建设、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维护职工权益的神圣职责,努力实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统一,自觉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大工会维权力度,提高维权实效。各级工会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劳动安全、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涉及职工群众权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加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不断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水平。
四、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促进惠民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工会帮扶网络体系和困难职工电子档案,进一步做大做强“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大病救助”的工会帮扶品牌,及时把党委、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最困难职工群众之中,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工会干部下基层、帮扶济困和谐”活动,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做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并通过工会组织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维护职工(农民工)权益协调会议,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维护好他们正当的劳动权益,推动党和国家对职工(农民工)的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工会组织如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
2010-04-13 10:52:12 作者:刘晓明 来源:江西省大余县总工会 浏览次数:434 网友评论 0 条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努力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的要求,准确把握定位,大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在推动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是发挥参与和促进作用。
职代会是工会和职工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渠道。通过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职代会职能,推进落实有关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审议、决定的职权,把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企业的长远发展计划、年度工作思路、工作安排、目标任务的确定实施、重大改革措施和员工奖惩、事故责任追究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的出台,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职工代表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既体现了由职工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对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参与,又促进了职工与企业管理者的和谐关系。企业通过厂务公开,实行对企业、部门、班组工作的三公开,让广大职工更多的了解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了解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履行了发表意见的权利,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是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
工会要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向党委政府、企业行政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主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积极稳妥地处理企业与职工关心的实际利益问题,通过搭建劳资双方沟通和协商的平台,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促进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和谐以及工人阶级内部不同群体关系的和谐。一是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工会要主动调处劳资关系纠纷,从“配合工作”到“参与其中”,充当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减振器”,依法维护劳资双方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和谐;二是把事后协调变为超前协调。一旦发现劳资关系矛盾,工会要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做好协调工作,把大量的矛盾和误会通过沟通来化解和消除,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把单一协调变为合力协调。协调劳资关系矛盾,工会组织除要鼎力参与外,还要借助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外力协助,提高劳资关系调处的成功率,跟踪和关注劳资关系的新变化,并做到整体联动,密切配合,使劳资双方矛盾缓和、化解。
三是发挥创新和激励作用。
企业是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劳动关系要围绕经济效益共创、发展成果共享这一目标形成合力,在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上展示作为。工会组织要按照全总“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的活动要求,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献计出力。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立足企业生产实际,深入开展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引导职工主动参与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升级换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经营者要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紧紧围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推动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发挥组织和教育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沿阵地。工会当前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规范发展、激发活力上,确保基层工会建起来、动起来,真正代表职工、真正为职工说话办事。工作的主要领域要放在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特别要注意把农民工、个体工商业中的临时工、下岗失业职工等逐步纳为工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进一步拓宽工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和优势,提高相对弱势职工群体的文化素质,以《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政策为重点,切实加强职工法律知识的培训,让职工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要大力开展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动职工形成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主动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五是发挥监督和维护作用。搞好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和具体手段。因此,工会组织要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厂务公开,使职工及时了解企业改革发展、内部管理、职工晋级奖惩等情况,扩大知情权,增加透明度,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信息对接,同时,监督企业重大决策及劳动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确保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过程更加透明有效。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职能还体现了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是工会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建立健全职工生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为职工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支持。工会还要特别关注并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大力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平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广大职工的心力凝聚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上来,为实现劳动关系的良性循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作者:薛 卫 东 文章来源:江苏省总工会网 点击数:1657 更新时间:2006-11-23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诸多因素,如有的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较多;有的单位劳动卫生、生产安全得不到很好保障;劳动关系机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作用不明显;政府有关部门在思想观念、矛盾调处、执法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有的工会组织未能发挥维权作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增加了协调和谐劳动关系的难度;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难以体现主体地位;资本在劳动关系格局中处于强势,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干预力、影响作用力、检查监督力有待强化;工会组织作为劳动关系的协调者,积极作用有待发挥等。那么,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是工会要积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帮助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工会要把自身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部署,放到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尤其要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努力。当前,要大力开展“双爱双评”、“和谐企业”评先表彰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企业关心职工利益、职工关系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让业主们明白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只有员工队伍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充实,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人是根本,要做到人和,业主就要与员工情同手足,时时刻刻想着员工、关心员工,把满足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工会要把化解企业劳资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加强工会系统律师、劳动争议调解员、仲裁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发挥工会在劳动、安全生产监督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要下大力气抓好他们的业务建设,发挥他们的作用,变事发后的被动处理为事先的预防,改变劳资矛盾上访集访被动处理的现状。同时,要积极规范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日常运作,及时就区域内的劳资关系调节、劳动争议调处、劳动政策制订等进行协商、沟通和研究,从客观和源头上防止劳资矛盾的发生。三是工会要积极争取源头参与,争取每年一次的政府联席会议。各级工会要真正代表职工就职工工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重大问题积极争取源头参与,发表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积极争取每年一次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发挥桥梁作用,搞好与政府的沟通与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工会应督促资方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合同。如员工劳动合同、企业集体合同等,合同要充分体现权力对等、责任公平、内容规范、期限合理、重点突出等。同时工会要督促企业切实搞好厂务公开,防止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依法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平议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工会还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上级工会要大胆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建立工会干部权益保障机制,激发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工会要积极争取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劳动执法监管。工会要积极教育引导资方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权益,让业主明白市场经济不等于是不要政府,而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用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关爱每一个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做出贡献。同时,工会组织还要积极争取配合工商、劳动、安监等部门,围绕收缴清欠社会保险、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协商谈判、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这些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落到实处。对企业经营者,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他们定期进行法律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依法经营、爱护员工的自觉性,为协调好劳动关系做出贡献。五是工会应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知识型员工”活动。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作用,教育引导员工重视知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这既是对职工就业权、发展权的维护,也是对企业长远利益的根本维护。因此,工会不仅要动员职工针对当前的形势需求,搞好自身学习“充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工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让职工在培训中得到技能上的提高和充实。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有工会单方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它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因而,在开展活动上,工会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争取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得到更多的人、财、物的投入,为造就知识型员工、构建和谐型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管理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板桥汽渡是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全民事业单位,自1996年4月正式建成通渡。南码头位于雨花台板桥镇五胜村,北码头位于江浦县桥林镇滨江村。是连接南京绕城公路、104、205等国道以及沪宁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已拥有5艘全省最先进的28车360度全回转汽渡船,设计通行能力为每日4000辆,航行距离约为1.5公里,配备了电视监控、雷达导航、无线通讯、电子计重和微机售票等先进设施。近年来,渡运正逐步走上以渡运主业为主,“物流基地、养殖基地、修理基地”等其他副业为补充的多元发展的道路。交通大部制改革后,汽渡处内设6个部门,工会作为单设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现有干部职工203人,其中事业编制30人,借聘用职工173人,人员入会率100%;全处现有工会小组12个,工会委员会由5人组成。
近年来,汽渡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活动,有力促进了汽渡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重视“创建工作”,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列入长期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上确保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行政管理职能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
二是制定了“汽渡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小组成员、职能科室。
三是利用汽渡处办公自动化及民主管理网络、宣传栏等设施对创建工作面向全处进行大力宣传,同时接受来组各方面的监督。
二、重民主、讲文明,凝心聚力夯基础。
一是坚持完善职代会和事务公开营造和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建立了职工代表述职评议,确保职代会制度严格按照其职权范围和规定认真落实,促进了汽渡处在和谐的环境中深化改革,健康发展;以事务公开为保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事务公开内容上,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内容;在形式上坚持以职代会和局域网为基本形式,除此之外还通过文件、公开栏、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通报,使汽渡处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的支持和理解,有力地促进了汽渡处劳动关系的稳定。通过事务公开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二是坚持构建职工建言献策,搭建和谐平台。汽渡处开展员工建言献策工作已经多年,每年组织召开劳模和先进代表座谈会、班组长座谈会等,从不同层面征询到员工很多富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构建了合理化建议机制,通过这个平台让全处职工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汽渡处管理。广开言路让职工的热情被充分调动,大量的优秀合理化建议涌现出来。
三是坚持落实系列合同,融洽劳动和谐关系。近几年来,我处将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专项合同、目标管理考核等方式予以保障。坚持对《集体合同》及其《实施方案》、《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去年,我处通过对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巡查,特别是对女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把女职工的健康体检纳入合同文本,同时对员工医疗期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补充。目前履约率、职工满意率都达到了100%。通过合同的兑现、年休假的落实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爱员工、树形象、共建共享筑和谐
一是规范劳动用工,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这几年来,我处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二是为从根本上维护职工权益,我处积极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推广工作。鼓励全处干部职工参加深造学习,对自学考试成绩合格者给予一定奖励,对技能鉴定合格者按照不同级别享受一定的岗位工资。近年来,我处有94人通过参加岗位技术培训获得专业技术证书,其中有21人取得船长证书、19人取得轮机长证书。74名目前在岗持证人员,有60人是自培人才,其中20人先后走上调度、船长、轮机长和值班站长等重要岗位,成为汽渡处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三是在全处推行“岗位标兵”工作,对“岗位标兵”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广大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对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发展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我处工会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送温暖,并特困职工救助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工会。同时通过生日送蛋糕卷、生病探望、节日慰问、春节送温暖等方式,表达对职工的关爱。
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和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连接员工情感的七彩纽带。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技术理论研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塑造优秀人才队伍;举办征文、演讲大赛,增长了才干,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争先创优的氛围。同时在我处建立了图书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全局职工举行拔河赛、乒乓球赛、扑克赛等多种有益文体活动;近年来,举办了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女职工法律维权讲座、职工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职工们放松了心情,融洽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同时也提升了汽渡处的凝聚力。
和谐企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创建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理顺关系、主动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在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下功夫;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创建氛围,在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实现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必须积极实践,不断完善,在丰富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创创建工作新局面上下工夫。
第三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私营企业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就业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因而,仅仅经济当中,可以说,无论是生产方面的,还是分配方面的,都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说到底,这是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国家里高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因此,这样的大前提下,能够不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有如下的——
1.私营企业除了自身需要扩大发展以应对竞争外,还遇到什么困境迫使他不能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以既利于其自身的百年发展、又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呢?这个问题还得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与政治不公正待遇思考
2.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工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过剩压力,劳动力价格有时容易被人为压低,劳动者在劳动待遇的争取方面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加之工人的文化水准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维权常识,往往不懂得使用必要的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合理的劳动权益。如果没有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我国的劳动关系必定是不公正、不协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完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其一,政府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条件,根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低标准,使集体谈判协商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可以遵循;同时,政府应当大幅度扩大劳动监察人员队伍,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组织必需的集体劳动合同的普遍检查,督促集体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化和具体落实的情况。其二,企业工会组织应当将集体谈判协商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并将企业集体谈判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及其落实的具体状况作为最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其三,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应当进行劳动合同知识的普及性教育。{1.工人的权益由工会出面,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工会是谁的工会?2.如果工人的权益由政府出面,则涉及到更多的利益问题:首先,政府机构繁杂,法律赋予各个部门所管辖的权限很可能覆盖不到工人劳动利益保护的诸方面领域;其次,数个政府机构的联合执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大,而且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在复杂矛盾的相互约束和限制(即内部的明争暗斗,权力角逐的尔虞我诈),势必将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乃至工作效果。另外,政府要代表工人利益,在法律上如果是相当于“代理律师”的专业化资格,那它究竟是属于长期乃至永久性的免费服务,还是有偿回报性质的?3.劳动者的普法教育、普卫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究竟是增加工资的群众斗争,还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问题?}
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基于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原则,必须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第一,注重基础性劳动条件的保护。现阶段,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难度很大。但从政府的能力以及国家财政实力的角度
看,对于劳动者的基础性劳动权益亦即劳动保护的底线方面的劳动政策,如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劳动时间的保护、消除童工和强迫现象、涉及到人的生命的生产安全的保护政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当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二,宜梯度性地推动和谐劳动政策的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实社会一个公认的明显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准同西部地区发展水准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近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各个区域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使得不同区域劳动者对于劳动政策的具体要求必然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与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相适应,各个地区的政府在财力、在对劳动关系的认识方面,各个地区的企业主群体在经济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理念方面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对于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推动,不宜采取整齐划一的作法。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可以在确保劳动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劳动政策的水准,如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交纳金额水准,健全劳资谈判协商机制等等。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将劳动政策的重心放在劳动底线的保证方面,如重视制定和实施工资最低标准、提高“三险”的覆盖率、实现社会保险在劳动者工作流动后的有效转续等。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采取梯度性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策略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在和谐劳动关系上先行一步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无疑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有益的并且是具有鼓舞性的前景。(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忠民)来源: 《光明日报》 2011年5月30日
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和政府一边高喊完善劳动法规、加强企业在雇佣劳动上的尊法和守法,但另一方面却没有积极参与到“有效监督”的活动中来;如果就只有做广告、做宣传,却不是放下无用功,有所作为地转变到实际的“企业主、雇员、政府”的三
方监管活动中来,就必然常常会出现像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400,但合同上的最低月工资却是只有1000到1300之间,甚至更低的现象。——从劳动合同的局外人转为局内中介人}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在这里,提出了“政府的管理要实现公务员个人在业务上的责任制”,如果公务员在管理合同过程中不尽责、不尽职,故意与资本家勾结,坑害劳动者的利益发生时,将有合适的法律对其进行惩治。为此,政府与资本家和工人如果组织起了三方监督活动行为的话,或许还需要有社会的民间律师志愿者、人道主义者等为同样的劳动者阶级提供“局外监督和援助”的服务}
但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履行劳动合同不全面、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劳动关系的矛盾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矛盾之一。
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等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代表或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六)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平等协商争议处理制度。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另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把履约责任制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管理工作。集体合同的履行要接受工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履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把劳动保障监察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处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时引导争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调解处理。
借鉴国外有关劳动立法经验,对《劳动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其方向是使它的保护范围更广泛。可以考虑在《劳动法》中对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权作出具体规定,还要对工会的活动作必要的规定。此外,《劳动法》是一部实体法律,缺乏程序性内容,在修改的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有关程序性法律。
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对劳动关系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塑造“橄榄形”社会
要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工资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关键。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王兆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兆国强调,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协助党政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要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覆盖面、签订率和履约质量。特别是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要尊重职工的劳动价值,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三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要通过开展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四是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解机制。企业要重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要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要加快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广大企业家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奉献精神,在坚持科学发展、保障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尽职尽责,让企业做强、做优、健康发展,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劳动、幸福生活。(本文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9月3日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消费,关键要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很红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五年。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比上一年增长18.4%。
但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量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消费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6。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拉动消费,根子在增加收入。目前,我国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较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把准病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切实扭转利益严重失衡的分配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认为,增加居民收入,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政府要逐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
改革不到家,有钱也不花。“今后,政府应更多承担起改善民生的责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健全社保体系,解决最紧迫的养老、医疗、失业几大保障问题。”卞志良说,比如,可以运用部分财政资金充实养老金账户,加紧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以住房、交通、通信、体育健身为热点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卞志良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拓展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为百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扩大投资,更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投资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国目前还应更多关注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近几年,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不断缩小,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合理的投资规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将定位在7%。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说,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今年秦皇岛市计划向服务业投资397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4%。“在我们看来,投资效益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更要看生态效益。”朱浩文说。
全国人大代表、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认为,优化投资结构,就意味着要特别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在这一过程中,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国家应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同投资项目,把民营企业引向国家需要发展的短板
领域。”丁立国说,同时,政府还应该帮助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其研发、生产、营销逐步国际化,开发国际市场和战略资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实现海外投资,推广民族品牌。
优化投资结构,还意味着要完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特别要遏止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招标、设计、评估、论证,在项目资金确定以后要早筹措、早安排、早实施、早见效,更要做好跟踪监督检查。
科学规划,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期待美好生活,关键要有活干、有钱赚
“扩大内需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代表说,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力雄厚了,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扩大内需,有利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空间和动力;又有利于加强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两者相互关联。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峰代表认为,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尽量避免与改善民生的目标出现相悖的情况。例如,如果扩大内需仅仅着眼于经济增长,而不注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有可能加剧收入差距问题,反过来又会导致内需难以扩大。如果不注意合理调节要素投向,就有可能带来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因此,扩大内需,更需要科学规划、找准着力点。”周晓峰说。
浙江传化集团
企业不可或缺的“家文化”
近年来,传化集团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做的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引起社会关注,引发传化人对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认为,在企业,质量是生命,这个生命要靠员工去呵护;技术是关键,这个关键要靠员工去突破;品牌是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靠员工去打造。企业的各种竞争要素都离不开员工,员工直接面向顾客,企业家直接面向员工,企业家的着力点应该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传化集团历经25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从借款2000元起家,发展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总资产150亿元的规模;从以生产纺织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拥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5大事业平台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从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拥有7400多名员工的社会化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从外部条件看,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从内部条件看,关键在于传化十分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恩图报,办企业如同做人,人要有情有义,企业也要有情有义。对此徐冠巨感同身受。
企业创办之始,徐冠巨的父亲就常带着与员工同吃同住,大家上下班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文化”一直在传承。在传化——这个共同平台上,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患难与共,成为干事创业的好伙伴。
当企业家用真心和诚挚对待员工时,员工会由衷地热爱工作、关心企业,这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不竭动力。如果只带着单纯的功利目的去处理劳动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持久和谐的局面。
企业家在财富安排和使用上尽好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早
在1996年,传化就开展企业内部储蓄式养老保险;2000年,浙江省进行民营企业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传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并成为首批3个试点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传化做到了凡是在传化退休的员工,都能领到社会养老金,过上幸福安稳的老年生活。2009年,企业经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传化作出并实现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并且还给员工增加10%以上的报酬。通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企业依然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传化面向关键员工推出股权激励政策,以高出企业
效益增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以上亿元的投资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努力实现未来5年员工收入再翻番的目标。
徐冠巨说:“每当我看到员工满怀希望地走进公司大门,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让企业健康发展,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把员工幸福视为己任是企业家的一种使命。”
在徐冠巨眼里绝大多数员工来到企业,并不只是为了一个饭碗,他们有抱负、有事业心,希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好平台,建立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竞相进发,员工合理化建议平台已经成为传化重要的“智慧热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个长期课题,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就需要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相信传化人将不断努力,继续把企业发展好,把员工关心好,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徐冠巨表示。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从自己几十年经营管理企业的经历中深切感到,民营企业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负有重要责任。民营企业家应当致富思源、富而思报,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宗庆后常常感到,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身份并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而仅仅是分工、职责不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劳动者和民营企业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民营企业家应当正确定位自己,把自身利益与员工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主动投身“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行动中去,通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宗庆后认为,在掌握一定的财富后,民营企业家怎样正确认识财富,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站到员工利益的对立面,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家应当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
民营企业家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来实现自己更高的精神需求;而服务社会一方面表现为把企业经营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营造和谐舒心的劳动环境,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为他们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当前,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持续发展的风险还很大,随时可能被市场竞争的狂潮吞噬。要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竞争制高点,赢得市场优势,就必须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对企业来说,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最宝贵的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娃哈哈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不断给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加工资,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并在住房、医疗、休假、子女入学
等方面给予员工全方位的保障,从而使企业内部始终保持团结、奋进、和谐的良性竞争局面。
娃哈哈的实践说明,民营企
业经营组织只要做到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推、矛盾同解,就能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保证。
温州正泰历来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战略管理人才储备,“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五个“千人计划”实施以学习与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继任者计划”建立人才梯队。
第四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范文模版)
申论范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gkz6 时间:2010-09-19
内容摘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我国也于2008年1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有增多并深化的趋势,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要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从转变自身职能人手,不断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严厉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不敢违法”的监察环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促进和谐劳动关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主动配合执法维权,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企业主动参与,职工广泛认同的局面;为职工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定期在职工中开展调研,及时向企业主反映职工诉求,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1日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依法化解劳动关系中影响经济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增强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要创新工会工作机制,...直接关系到百姓能,为构特别是利益机制发而社会主义各部门要树经常性地加大加大努当好企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月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制基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加深和扩大,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制建设的不完备,法律法规的滞后,又使得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表现劳资纠纷大幅度上升。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切实抓好各自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力用工情况、惩处力度,形成用工单位系的形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宣传教育。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力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工会的力量。工会组织要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常态化,要密切与职工的关系,及时帮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业与职工的桥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企业参保率,为劳动者提供较为健全的劳动保障。要加大《劳动法》落实力度,依法保障劳动关系。要畅通诉求,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信访、投诉、举报渠道,使劳动纠纷得到有效处理。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更需要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则需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如何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现实课题。最近,区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取得了重要收获。
浑南新区自2001造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发展。2007年6月,浑南新区被命名为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工业园区。
一、主要做法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不懈努力,已成为推动沈阳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活力源,资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工人越来越集中,使之在劳动用工、薪资分配、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浑南新区按照国家、省、活动,目前已形成了“谐稳定劳动关系调处机制。
一是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劳动关系,必须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了新区总工会,实施和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具体创建中,由劳动、工会、安全生产、经发、人才中心、办公室(新闻中心)、工商、地税、质监、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共同负责,各部门都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新区管委会还正式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并制订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具体标准,规范其申报、评审、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程序,从而使创建工作迅速地在全区展开。
二是以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和企业集体合同为重点,动合同制度是规范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关系的基本制度,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浑南新区在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中,按照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新区集体合同框架性草案,建立了劳动、工会、企业联合会已成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破解 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的服务理念,以扎实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的新型劳动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新区经济又好又快“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沈阳浑南新区经过近但随着入驻的外资企业、新问题,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显得尤为迫切。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形成通畅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工作运行机制。浑南新区先后成立并完善了企业联合会、目的在于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顺利 《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 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创积极构建“规范AAA级单位”,成为全省6年的据此,劳动部门依法仲裁”的和构建新型劳动“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先易后难、分类实 /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辽宁沈阳市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年10其实质就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合市关于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具体要求,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
企业家协会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为深入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三方召集了40家规模较大的域内企业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必须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面推进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和《劳动合同登记手册》。新区总工会全力加强企业工会和行业工会的组建,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使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达标为载体,扎实推进和谐工业园区创建。建立和谐企业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方面,浑南新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严格制订创建标准,全面推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和评价达标工作。为避免流于形式,组建了由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三方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建工作,对考核有问题、不合格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所有用人单位都建立了劳动关系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用工登记备案、签订、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等信息。额审核时,严格控制和指导企业完善用工手续;关用工合同、劳动保险缴纳及企业相关资质,务部门联合,积极组建企业工会,加强会费收缴;合稽查,对不缴纳保费的企业不予受理纳税申报;业的特种设备带证运行情况、安全检测情况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危险源;人才中心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新区理念,动,从而保证了和谐工业园区的扎实创建。
四是以完善劳动信访争议调处机制为抓手,外资、合资企业增多、劳动关系比较复杂、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议调解委员会,并在区内企业加快建立劳动争议基层调解机构,训,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充分发挥各基层工会作用,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指导,在企业中建立民主制度,通过工会代表会议,与企业平等协商,保护劳动者个体作为弱势一方的共同权益,使劳动争议的隐患明显减少。目前,“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劳动部门依法仲裁制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来。
二、主要成效
浑南新区通过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不仅加快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而且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是促进了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以来,确实优化了企业投资和发展软环境,新区发展创业。目前,新区注册企业已达上企业近300家,外资企业40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沈阳市平均水平用不断增强。
具体指导域内企业积极开展申报创工资发放、《工资手册》和每月工资工商部门在企业注册和年检中,加强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管理;税务部门在征缴税费的同时,实行税费联安全生产和技术监督部门随时监督抽查企及时查处安全隐患和并定期举办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班;由于三方积极组织,努力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培使劳动关系的矛盾解决在企业、“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浑南新区自新型劳动关系特别是一些著名企业和高技术人才纷纷落户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0强企业27家。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10个百分点以上,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劳动合同严格审查有工会与工商、税企业家相关部门协作联浑南新区针对积极组建劳动争解决在基层、实行工会700余家,规模以25%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日常办理参与创建企业文化。新办法,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多家,世界
二是增强了产业、企业活力和后发优势。通过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迸发出强烈的创业热情。比如,在东软集团,新员工只要进入企业,就会受到良好的培训,一些员工无不为集团的人性化管理而叫好,特别是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在沈阳全密封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始终本着 “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帮助员工安居乐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形成了员工与企业同兴旺、共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是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福利、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登记备案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合同和区域性集体合同;企业参保登记率达到资源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并在区内所有建筑工地都设立了农民工维权举报电话,以此畅通其维权信息通道。
四是有力推动了工会组建及维权作用的发挥。截至目前,新区组建工会直属独立企业工会430家(外资、私营企业工会了全区的960家企业。新区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认真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的标准,积极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订集体合同。全区上下自觉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工作、企业中开展职代会制度试点示范工作;在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职工的赞誉。
三、主要启示
沈阳浑南新区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实践和经验,用,而且对全省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也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第一,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在法制化和规范化方面有了一定进步,重。比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拒签,括农民工)工资,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金,备,以及随意解雇职工等。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些方面和防止其问题的再现,通过加快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并抓住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核心,推动全区所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和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开透明的动态管理,以此规范约束劳资双方主体的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而维护了双方主体的利益,实现了企业和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公平、民主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发展,100%,规模较小的企业签订了行业集体100%,缴费率达到90%95%以上。新区工会还把维护农民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加强跟踪管理,398家,占92.6%),联合工会组织和代表职工与企业签依法开展维权活动。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构建和谐沈阳起着非常关键的作不规范和无序现象还相当严阻挠工人组建工会,随意延长工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不具浑南新区正是针对这使双方利益维护真正纳入了法制化、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家,其中24家,覆盖”制度。受到了企业(包实行数据库公通过平等协商
社会保险、目前,新区内所有企业都建立了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和用工以上;用人单位人力劳动安全、1390如支持工会在非公“厂务公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必须坚持规范有序。目前,一些企业和单位的劳动关系虽然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压低或拖欠职工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就是公正的基础上,来实现职工的合理利益诉求,并使双方利益关系真正得到妥善协调解决,相关矛盾也得到及时处理。在这方面,浑南新区通过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时刻考虑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这个问题,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时候,强调把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劳动关系摆到重要位置。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浑南新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前来安家落户,寻求合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到区内发展创业。可以说,由于他们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既增强了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又促进了职工利益诉求的很好解决。
第三,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的利益既统一又矛盾。因此,在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浑南新区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其实质就是在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最终以企业发展、园区发展,来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同样,职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合适位置,充分发挥其聪明智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企业和园区迅速发展。东软集团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此看来,只有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新型劳动关系。
第四,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坚持和谐稳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劳动关系越发呈现出主体明晰化、构成契约化、性质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等特点,这就必然使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而浑南新区通过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园区活动,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劳动)、工会和企业组织(雇主)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在落实平等协商制度和劳动信访争议调处等工作中,通过三方的协商,定期研究解决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监督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实践证明,只有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关系的矛盾逐渐显露,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就会产生劳资纠纷或冲突影响企业发展;对社会来说,如果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会产生对抗,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可以使劳动成为一种有价值有尊严的活动,还将成为一种享受。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再把职工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再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把职工置于“严格监督与控制之下”,而是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在对职工的尊重和信任上,必须尊重职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一切权益。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重点要做到教育、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教育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效忠精神,使企业每个职工真正理解“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道理;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关心人就是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
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员工群体、关心一线员工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各项改革措施,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凡涉及一线员工切身利益,要坚持职工总体受益,充分考虑一线员工综合承受能力和保障一线员工基本生活的原则。这既是为了一线员工的要求而改革,也是改革为一线员工的具体体现。
第二、应当让企业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认真完成;会把发展中的企业当成婴儿一样地去照顾,负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使命感。而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企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分享企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物质享受。让企业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首先要让职工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大家共同的事情,积极主动为集体着想,而不要认为单位就是几个领导的事情,从而对单位的相关情况漠不关心。因此说,作为单位的一员职工,想办法帮助单位和大家是份内的事情,是应该的。当然树立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赞扬跨越岗位的混乱行为。而是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多为集体想一想。
要让职工从整体、大局出发,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客观、实际、正常地反映问题,维护集体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有礼貌,有修养,就事论事地解决好问题,避免个性张扬和情绪化。
第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让党员成为骨干,让骨干成为党员。首先,把企业优秀人才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生产一线员工中的优秀分子、科技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关键岗位上的先进分子和经营管理层中的骨干分子,采用“叠加培训”的模式对他们加强培训,既加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业务知识培训,也注重党的知识、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政治理论培训,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基础上,严格把好入口关、考察关和监督关,坚持考学制、公示制、票决制和预审制,确保他们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
其次,把企业党员培养成科技能手、生产骨干和管理行家。按照因人制宜、分类施教的原则,对党员明确培养目标,优先进行岗位培训,促其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复合型党员;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每月一星”评选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企业党员队伍中不断掀起岗位“争优”、技术“练兵”热潮,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挑选出政治素质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的党员作为中层干部后备梯队,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促使他们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风口浪尖砥砺成才。
第四、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薪资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资薪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此,必须认真把握和运用。一是实施资薪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关心职工生活等原则。二是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企业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正确引导、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舞其工作热情、促使职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业务熟的职工队伍,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必须坚持制度化管理,认真学习企业及行业的决策规定,做到依法治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以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及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体系,形成整体管理合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1、企业管理人员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因此,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从过去的能人管理改变为制度管理,依法处理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各种问题。
2、企业各职能部门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企业各类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事,使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凡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职工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等都要通过民主讨论决定,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把劳动争议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4、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终止)备案登记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强化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减少、预防企业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第六、必须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工资报酬权及福利待遇。在企业劳动关系要素构成中,工资报酬权是职工最核心的权利,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如果连工资报酬权也得不到保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就无从谈起。因此,保障劳动者依法按时足额领取工资,这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薪酬是员工劳动报酬的具体体现,薪酬是对员工的最佳激励方式之一。薪酬是对员工在岗位工作业绩表现的认可和价值体现。
一是应加大对工资分配的调节力度,切实保护苦、脏、累、险和弱势职工群体的利益。要构筑面向困难群体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子女入学和生活救助等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并要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可能,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且有计划的、逐步的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例如:目前我厂职工饭卡上每个月有200元的收入,在我厂效益好的时候,这个标准可以适当提高;现在的夜间值班费每个部门基本上在每人50元左右,现在物价都在上涨,这个标准也可以适当往上涨一涨„„使企业熟练职工不出现频繁外流,让曾为企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企业普通职工群众受益。二是要建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和劳动力人格尊严为代价。企业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让企业职工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职工积极性。三是在企业中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企业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式,确定工资标准、支付形式和工时定额,逐步形成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
第七、必须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活跃职工工作环境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广大基层员工的受教育水平不同,只通过文字介绍根本不可能让全体职工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涵义。文体活动首先能够把企业文化中呆板、机械、教条的部分通过书、画、歌、舞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职工,使广大职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助于舒缓员工因长期枯燥工作后疲乏的心态,同时能减少职工由于单一的操作环节所形成精神倦怠和行为惯性。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在工作之余已不满足于消极的休息,期望用集体的娱乐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缓解一天工作的紧张。员工还希望通过娱乐满足自身的兴趣,释放过盛的精力和不良的心绪。同时,随着员工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把欣赏文艺作品,组织文艺活动,研究书法、绘画、摄影等作为美的追求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为员工展示才艺创造空间,为员工培养才情提供条件,能够满足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体现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意识行为转化为集体意识行为。在日常工作和行为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思考问题和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和散乱行。而组织强调更多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和行为,一个组织如果缺乏集体观念,那么必然处于松散、不稳定状态。文艺活动具有目的的统一性、动作的协调性、整体的合作性、信息的沟通性,能够有效地带动参与者走出个人的思维范畴,达成集体的共识。由于文体活动的集体性质,要求每个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放弃狭隘的个人偏见,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修改着每位员工的个人认识,规范员工的个人行为,使员工服从集体目标,达到统一和谐。从而达到加强员工凝聚力的作用。比如我们厂每年举办的各种比赛,如拔河、羽毛球、扑克比赛等活动在对职工提高集体荣誉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