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变化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层面,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反,劳动关系的矛盾激化将会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劳动关系稳,则企业稳、社会稳定。
一、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主要特点
劳动关系是发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主要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劳动关系呈多变性。随着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自利益取向日益清晰和独立。所有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经营者追求利润最高化、劳动者追求待遇最优化。这三者之间即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同一性,也有利益冲突的矛盾性。用人单位对不需要的员工可以辞退;劳动者对不满意的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辞职,致使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将呈长期发展趋势。
(二)、劳动关系呈多样性。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公有经济劳动关系已不复存在,现已呈现出公有、非公有劳动关系共同发展和各具特点的局面。从公有领域来看,多数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度落实较好,用工分配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同时仍有少数企业采取歧视性用工管理办法,将职工分为固定工、临时工、农民工等,员工能进能出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从集团整体来看仍有部分单位用工,劳动关系的确立并没有实现契约化。
(三)、劳动关系呈多元性。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统一而简单。现在,由于劳动者就业自主权增大,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多重劳动关系已比较普遍。据我们了解集团目前除合同工外,还出现了劳务派遣工、特殊劳动关系(返聘人员)、实习生等。
(四)、劳动关系呈多层性。当前市场就业已成为用人单位实现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实现择业自主权的主要方式。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不同条件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呈劳动者挑用人单位的局面;具有一般技能、技术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时往往处于相对稳定地位;简单、一般性的工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时多处于劣势地位。
二、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一)、要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赢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常说金碑银碑不如口碑。有些企业的奖项含金量不是那么高,只有百姓的口碑是最实在的。无论你的经营成果多么炫耀,只要企业爆发违法案件,你的经营发展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就要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经营,只有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劳动部门也将在推进企业守法建设,对守法给予支持,对位法企业进行监管,帮助企业调解劳动关系最想规范。
(二)是作为企业来讲,用工要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合同,调整劳动关系、查处违法案件就找不到合法的尺度,企业用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为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带来事端。因此在企业用功的基础法律制度上,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企业要依法订立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加班加点的情况比较普遍,民工生活保障差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减少避免影响劳动关系的不良因素,从而共同维持劳动关系的和谐。
(四)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到职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劳动者再就业当中,经常要为底端养老保险等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看不到预期,不愿意参保,这对日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留下了隐患,对此企业一方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免时间一长,引起社会劳动的纠纷。
(五)要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现代企业应当是开放的管理,在工资待遇上实行暗箱参加,实现片面的物质奖励,都有损于职工的合法权利,都会为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不良的事端。因此依法保障职工享有咨询权、参与权、表达权、参与权,同时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因为法律规定保障职工权益的底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待遇需要集体协商来解决,通过集体协商,有利于劳动双方消除、化解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针对劳动关系中的新情况,企业应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针对劳动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应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劳动保障政策学习,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首先,对国家、省、市及公司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方便日常工作所需。其次,为履行企业告之义务,重新修订了《员工手册》,督促员工认真阅读。此外,认真做好新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通过外聘讲师、外送短期培训、购买书籍等多渠道组织企业HR从业人员等人员分批培训,从而增强企业HR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为确保制度全面、具体,企业人力资源部首先对目前用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新旧劳动合同法进行对比,亮点部分进行重点分析,补充修改完善《公司劳动合同实施管理细则》、《公司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制度》等。为及时对员工从入职、上岗、转正、调动直至离职整个成长过程进行督促指导,集团制定《员工沟通管理办法》,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融洽员工关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政策为依据,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全方位的发展,最后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得到保障、尊严要得到维护,劳动关系就必须和谐稳定。
(四)、加强监督,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近年,企业对照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制度的监督管理。如员工休假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试用期转正考核等进行跟踪。其次,规范劳动关系各项流程,对关键结点进行有效控制。如:规范劳动关系各管理流程,梳理并补充完善相关工作表单,对员工成长进行全过程跟踪与指导。
四、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
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
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共同愿景的实现来达成的。因此,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但凡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的愿景,整合各类资源,当然包括人力资源,牵引整个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牵引成员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实现个体的目标。
第二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推荐]
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应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一、企业层面的途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
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
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二、员工层面的分析。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
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工务段 王晗)
第三篇: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一个优秀企业的存在,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自我,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结果。只有善于、敢于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和谐的基础上。在全面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限公司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追求。
一、企业概况
***于20年 月组建,注册性质为 企业,注册资金 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
公司成立以来,注重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形成有效制约和高效运行机制,并且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行业优秀值,利润总额、销售业绩等均名列上海市同行业前茅,公司生产经营进入了持续、健康、协调的良性发展的轨道。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完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先后荣获“”、“”、“”等称号。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始终坚持倡导人为本、民主协商,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和职工在协商共谋、效益共创中实现了双赢。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科技投入,重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化、管理实现网络化、装备实现数控化,公司成立 1 以来,研发并批量生产数十种新产品。公司连年获得........文化是管理之基。*****一方面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专业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和管理人员队伍,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几年来,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为保证企业根基常青,公司秉承诚信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便捷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和公众的褒扬。在经营往来中,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先后被评为......二、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情况
法律法规是企业恒久发展的保障,尊重法律,依法行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公司成立以来,*****就把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自己坚定而又明确的行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加强和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夯实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基础。一是规范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用工管理,公司十分重视发展企业工会的作用,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工会的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遇到规章制度的修改、废止等情况时,也采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予以执行,并及时向职工公示。在员工手册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公司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听取职工意见,为创造和谐民主的企业氛围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公司在组织职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向职工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让其明白自己应享有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内容、劳动时间等各项权利,同时公司工会也积极配合,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针对职工的加班工资、公休假以及其他休息休假的落实,公司在严格执行法律政策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会及时沟通,做好相应计划安排,并向职工告知。如果说劳动合同100%的签订给员工带来的是主人翁意识的增强,那么企业在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上的规范作为,给员工带来的则是成功感的满足。加班后及时列出报酬,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舞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对员工的爱护和尊重,给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繁荣。岗位立功、技能竞赛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三是认真做好综保转社保相关工作。2011年8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上海也对综保转城保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公司在学习和熟悉政策外,还对公司全体职工进行了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福利,了解社会政策。在广泛宣传培训基础上,公司先后为多名员工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为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公司还在公示栏中定期公布职工社会保险交纳情况,员工也可随时查询个人社会保险交费情况。
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公司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系列从书为教材,对农民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农民工参加了由****总工会举办的“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法律知识竞赛。学习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情况
自《企业集体合同条例》颁布以来,公司坚持把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开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这项工作时,公司把重点放在了平时的集体协商活动中。作为代表职工一方的工会,在协商的过程中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工资、奖金分配这些最具体、最直接、最敏感的问题,既 3 是员工关心的热点,又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企业工会通过与企业行政的沟通,充分运用集体协商的途径,特别是对员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员工生病住院慰问办法等进行了多次集体协商,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又依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企业、员工利益的“双赢”。目前,企业在保证签约率和续签率的基础上,正将工作重心由注重签约转移到注重履约上来。
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通过职代会的正常运行,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在厂务公开方面,实行了制度透明化,管理民主化。公司利用宣传橱窗,将企业的相关政策、重要事项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布。公司每年召开2次职代会,坚持将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在深化职代会内涵和健全工作制度方面,公司切实加强职代会提案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建设。比如:公司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提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在职代会上职工提出增加培训机会的提案后,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并提出了“培训是员工福利”的口号,每年提取一定的经费作为职工的培训费用,建立以鼓励创新为目的,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保障职工的学习权利。同时,公司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干部民主评议以及员工考核,要求职工代表和领导干部向职工述职。通过评议和考核,在职工、干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形成了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基本经验与主要特色
和谐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和谐就是生产力。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企业依托工会组织,从职工生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公司先后被评为“”等称号。要说创建经验,也许从以下一些细微的 行动中更能体现南华兰陵的和谐。
1、为了改善员工生活,使食堂饭菜更合员工口味,公司专门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定期监督和检查食堂工作,使食堂伙食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一举措深受员工好评。
2、为了提高住宿员工的生活质量,公司给每间员工宿舍都配备了空调、电视、饮水机等生活用品,在宿舍楼添臵了洗衣机。“象爱家一样爱企业”。
3、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公司员工到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身体检查,并定期为从事特殊工种以及油漆车间的员工提供职业病体检,时常给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力地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4、为给员工提供一个幽雅的工作环境,公司专门聘请人员对厂区内的绿化进行维护和保养,整个厂区经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员工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心情舒畅,微笑常在。
5、为了追求企业内外和谐,公司定期举办公益慈善活动,给云南贫困地区的人民募集善款,为公司内部困难职工解决难题。同时,公司还在节假日期间慰问和看望困难职工和群众,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为了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和谐中谋发展,企业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为了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公司修建了篮球场,建立了职工健身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足球比赛、卡拉OK赛、乒乓球比赛等等。“象爱家一样爱企业”,这句话不在*****不是虚言,因为这里处处有可感可见的家的温馨。
和谐凝聚力量,诚信赢得市场,责任成就未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利益,提高职工的福利,既体现了公司对职工的关心、5 爱护,体现了公司的规范、有序,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打下了“人和”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企业用家的温暖关怀职工,职工就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回报公司。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职工与企业利益的“双赢”。
*******有限公司 年5月8日
2012
第四篇: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目录 和谐关系的内涵…………………………………………………......1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1 1.2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思想境界…….……..1 1.3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2 1.4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2 1.5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2 2.1 企业层面的途径…………………...……………………...….3 2.1.1 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3 2.1.2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3 2.1.3 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3 2.1.4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4 2.2 员工层面的分析……………………………………………….......4 2.2.1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4 2.2.2 提高法律意识………………………………………………..…4 2.2.3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4
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 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合同管理理念,恪守法制理念,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理念。要使这“四种”理念根植于劳动关系的深处和生动体现在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用人单位和员工是两个重点环节。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企业管理;员工层面 和谐关系的内涵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润滑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不和谐到和谐再到不和谐的矛盾循环过程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社会世界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面趋于完善人类。
企业管理环境的和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而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应当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入手,解决个体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提倡竞争中的和谐,注重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的平衡。
1.2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思想境界。
由于人际关系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千方百计去寻找那些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相近或相一致的人,作为发展和扩大自己人际关系力量的对象。同时,人际关系群体也时刻在物色和接纳新的“知音”。因此,和谐的、进步的、高尚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是一种鼓舞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使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积极作用。企业 1
一旦具有了这种人际关系,广大职工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他们就会诚实守信、忠诚企业,自觉地把自己与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以“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为己任,积极投身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努力发挥主人翁作用。
1.3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维护企业、尤其是职工队伍的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职工队伍的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人与人之间没了友情、没了团结、没了合作、没了相互帮助,大家金钱至上、自私自利、不讲人格、不顾大局,那么职工队伍就会出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混乱局面,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因此,稳定职工队伍,需要营造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企业团队精神。“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人们团结友爱、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相互协作的精神,使人们在和睦相处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在相互帮助中完成劳动生产任务。“家和万事兴”。企业一旦营造了这种人际关系,就能产生众人划桨的巨大合力,就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1.4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
由于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横向、纵向或是相互交叉进行交往的,相应地,企业领导层的人际关系也是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只不过比一般人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人际关系对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的作用,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反馈到企业领导集团中去,为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企业领导之间的相互交往,对于提高领导者自身的决策水平也会创造经验交流的条件。
1.5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企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活力,二是集合活力。个体活力指的是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合活力指的是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不断增强。不管是个体活力的增强,还是集合活力的强化,都离不开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没有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就不可能得到增强。总之,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生产力,对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产生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效果。
构建企业的和谐人际关系,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职工对利益的占有与自己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不是对应的,合情合理的;二是产生了利益矛盾,企业能不能及时地加以协调和解决。这里既有职工自身素质的原因,又有企业体制机+制的问题。为此,企业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应当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2.1 企业层面的途径。
2.1.1 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2.1.2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3
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2.1.4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2010年10月28日,我国《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2.2 员工层面的分析。
2.2.1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
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2.2.2 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员工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2.2.3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
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 4
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王自强,王浣尘。构建企业管理中的和谐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5.[4]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李福海。管理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6]宋维明.管理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7] F•X•贝尔等.企业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8] 斯坦雷•M•戴维斯.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9]蔡树堂.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0]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
第五篇: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和”是由“禾”和“口”构成。从其本义来看,就是养家“糊口”,可以引申为物质问题或说是经济问题。“谐”字则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言”、“比”和“白”。可见,“谐”就是指,有话都坦坦荡荡地说出来,根据“比”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引申理解为,需要大家说,而不是一言堂。如果把“和”理解为是物质的或经济基础的方面,那么,就可以把“谐”理解为是精神的或上层建筑的方面。所谓“和谐”从人类社会学意义来理解,就是指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应当同时实现。“和谐企业”就是要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像悦耳的交响曲那样一种具有激情的企业秩序。和谐企业是温暖的企业,和谐企业是民主的企业、和谐企业是多元的企业、和谐企业是秩序的企业、和谐企业是充满生机的企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谐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 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工会与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我们党提出这样一个理想目标,更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它不是哪个组织、哪个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各个组织、每个人的事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党提出并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工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工会工作只有融入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工会工作必将获得新的契机;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在新世纪现阶段创新工会工作的重大挑战。
一个社会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正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我国工会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必不可少作用。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实现人民的温饱,保障人民的生存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中国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保障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实现职工的合法所得,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从而实现劳动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工人这个群体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是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无法比拟的。工会维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开展扶贫解困的工作,使工人队伍实现稳定,便奠定了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坚实基础。工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基础。工会通过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凝聚职工积极投身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事业中去,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工会组织职工依法有效地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推动厂务公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五条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工会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生产的同时,监督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保障产品的质量拒绝污染环境的生产,从而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
由此可见,工会并非置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之外,从法 律的角度上看,工会恰恰身置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工会可以全方位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中的工会工作
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的同时,坚持和发扬工会工作的传统充分展示工会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的方法、途径和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是,工会应当立足本职履行维权职责,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开展工作。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有些人把“基本职责”仅仅理解为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甚至认为工会除了维护“劳动权益”就没有其它是的工作了。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所谓基本权益,就是指,工会工作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而具体的工作则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说,工会维权工作是全方位的亦即凡法律规定涉及职工的权益,工会组织都应当依法予以维护。工会维权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各种劳动权利、精神文化娱乐权利、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权利等等,所有这些权利,只要是职工有需求,工会都应当予以维护。从维权的形式上看,源头参与实现维权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事前维护;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权隐患,这可以称作过程的 维权;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仲裁或诉讼,工会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可谓是事后维权。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等活动是维权,开展歌咏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也是维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工会的权利。但是,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是就维权而维权,维权的目的调适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事业的繁荣。工会组织的这种维权行动,使劳资纠纷控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内,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二是,发挥工会的社会参与功能,协助政府等部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中国工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功能和资源。无论是地方工会还是多数的企业工会,其领导人按照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在各级党组织、政府、人大、政协及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都有一席之位。这些资源为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提供了开展特色工作的便利。各地方工会的领导同志可以通过其在各级党组织、地方人大或政协等机构所兼任领导的职务,及时而有效地反映职工的状况、愿望和呼声,帮助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协和政府,制定出更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方针、立法、政策及经济发展规划。工会通过其在社会管理中占有的社会功能性资源,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可以依法对各级党组织、人大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执行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广泛的监督。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和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行为,工会通过法律的渠道提请有关方面予以严肃处 理。列宁同志当年阐述社会主义工会的社会功能时就明确指出,工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其对国家的行为进行监督,预防官僚主义对人民权利的侵害。
三是,工会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党中央提出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何建设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村务公开”和在城市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厂务公开”,这两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动越来越被普遍认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事业中,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必将对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奠定下基础。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工作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是启蒙和教育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对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职工懂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程序及应当遵守的规则。具有先进性的中国工人民主意识及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也将对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