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定稿]
积极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我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公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不断增多,企业劳动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一、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关系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企业所有制形式、劳动组织形式、劳动者就业及工资分配形式、企业与职工间的关系呈现多样化趋势。新生代农牧民工已经成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力主体,他们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牧民工相比,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要求体面劳动,融入城市有尊严地生活。而现实情况是,农牧民工在教育、医疗、居住等问题上面临许多困难。目前,我区企业超“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规定使用劳务派遣工成为普遍现象,并出现了无序发展的趋势,侵犯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酬,绩效工资存在差别,劳务派遣工与合同制员工在补贴、津贴等方面存在差异,工资增长难。劳务派遣工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易造成职工队伍的分化和对立,引发劳资纠纷和突发性事件。另外,由于以往企业改制的阶段性和政策的局限性,历史遗留问题和新阶段产生的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大增加了劳动关系的复杂性。
(二)劳动法律政策落实不到位,协调劳动关系机制需探索创新。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漠,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参保缴费,同工不同酬、加班加点超时劳动、拖欠工资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类企业一旦倒闭,遗留下的工资拖欠、社会保险等“欠账”将无人买单。
(三)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却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我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681 元。2010年,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以西六个盟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40620元,东部地区(呼和浩特市以东六个盟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163.5元,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9456.5元;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鄂尔多斯市与最低的兴安盟相比差距为5261元,到2010年差距扩大到 27814元。19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8个行业低于全区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从企业内部看,高管工资与一线职工工资差距较大。
(四)对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力度还需要加大。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存在措施虚、方法粗、落实差等问题。特别是目前劳动监察力量薄弱,无法适应劳动关系矛盾易发多发形势的需要;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基层企业代表组织不健全或是缺乏履行职责的主动性。
二、构建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一)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会议制度。二是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动三方机制向乡镇、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和行业延伸,将辖区内的小微企业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纳入协调范围。三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强各级仲裁院建设,增加专业人才,做到仲裁力量与仲裁任务相适应,不断提高仲裁效能。四是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各地应加强劳动关系舆情研判,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测、预报、预防机制和分析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二)监督劳动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一是各级人大、政府、政协要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监督检查,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履行落到实处。二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劳动监察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把专业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劳动法律监督水平。三是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劳动保障行政监督检查权。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制度。建立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建立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监督企业依法履行义务,使劳动法律法规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三)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于 2012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各级党政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着力解决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职工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强化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引导企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关心职工、促进职工发展的管理理念。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关注职工特别是农牧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精神需求,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树立用人单位与职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企业和职工共同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充分发挥各关联方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一是政府应当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立法干预和宏观调控,加大劳动执法力度,把全社会劳动秩序和劳动行为纳入刚性规范轨道。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要继续落实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二是企业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在劳动关系的协调中占据主导地位,应当主动承担责任。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要依法落实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分享权;要树立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树立和谐劳动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逐步形成自觉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氛围。工商联要大力加强区域性行业性组织建设,在教育引导督促企业执行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主动作为。三是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应当承担重要责任。工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源头维护。指导督促企业依法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覆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努力培养企业协商文化,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着力解决好部分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增长偏慢的问题,确保实现职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社会关系矛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常委,自治区总工会巡视员)
责任编辑:刘 佳
第二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推荐]
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应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一、企业层面的途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
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
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二、员工层面的分析。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
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工务段 王晗)
第三篇: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变化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层面,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反,劳动关系的矛盾激化将会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劳动关系稳,则企业稳、社会稳定。
一、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主要特点
劳动关系是发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主要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劳动关系呈多变性。随着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自利益取向日益清晰和独立。所有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经营者追求利润最高化、劳动者追求待遇最优化。这三者之间即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同一性,也有利益冲突的矛盾性。用人单位对不需要的员工可以辞退;劳动者对不满意的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辞职,致使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将呈长期发展趋势。
(二)、劳动关系呈多样性。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公有经济劳动关系已不复存在,现已呈现出公有、非公有劳动关系共同发展和各具特点的局面。从公有领域来看,多数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度落实较好,用工分配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同时仍有少数企业采取歧视性用工管理办法,将职工分为固定工、临时工、农民工等,员工能进能出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从集团整体来看仍有部分单位用工,劳动关系的确立并没有实现契约化。
(三)、劳动关系呈多元性。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统一而简单。现在,由于劳动者就业自主权增大,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多重劳动关系已比较普遍。据我们了解集团目前除合同工外,还出现了劳务派遣工、特殊劳动关系(返聘人员)、实习生等。
(四)、劳动关系呈多层性。当前市场就业已成为用人单位实现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实现择业自主权的主要方式。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不同条件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呈劳动者挑用人单位的局面;具有一般技能、技术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时往往处于相对稳定地位;简单、一般性的工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时多处于劣势地位。
二、需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一)、要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赢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常说金碑银碑不如口碑。有些企业的奖项含金量不是那么高,只有百姓的口碑是最实在的。无论你的经营成果多么炫耀,只要企业爆发违法案件,你的经营发展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就要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经营,只有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劳动部门也将在推进企业守法建设,对守法给予支持,对位法企业进行监管,帮助企业调解劳动关系最想规范。
(二)是作为企业来讲,用工要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合同,调整劳动关系、查处违法案件就找不到合法的尺度,企业用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为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带来事端。因此在企业用功的基础法律制度上,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企业要依法订立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加班加点的情况比较普遍,民工生活保障差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减少避免影响劳动关系的不良因素,从而共同维持劳动关系的和谐。
(四)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到职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劳动者再就业当中,经常要为底端养老保险等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看不到预期,不愿意参保,这对日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留下了隐患,对此企业一方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免时间一长,引起社会劳动的纠纷。
(五)要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现代企业应当是开放的管理,在工资待遇上实行暗箱参加,实现片面的物质奖励,都有损于职工的合法权利,都会为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不良的事端。因此依法保障职工享有咨询权、参与权、表达权、参与权,同时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因为法律规定保障职工权益的底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待遇需要集体协商来解决,通过集体协商,有利于劳动双方消除、化解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针对劳动关系中的新情况,企业应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针对劳动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应积极推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劳动保障政策学习,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首先,对国家、省、市及公司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方便日常工作所需。其次,为履行企业告之义务,重新修订了《员工手册》,督促员工认真阅读。此外,认真做好新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通过外聘讲师、外送短期培训、购买书籍等多渠道组织企业HR从业人员等人员分批培训,从而增强企业HR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为确保制度全面、具体,企业人力资源部首先对目前用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新旧劳动合同法进行对比,亮点部分进行重点分析,补充修改完善《公司劳动合同实施管理细则》、《公司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制度》等。为及时对员工从入职、上岗、转正、调动直至离职整个成长过程进行督促指导,集团制定《员工沟通管理办法》,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融洽员工关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政策为依据,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全方位的发展,最后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得到保障、尊严要得到维护,劳动关系就必须和谐稳定。
(四)、加强监督,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近年,企业对照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制度的监督管理。如员工休假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试用期转正考核等进行跟踪。其次,规范劳动关系各项流程,对关键结点进行有效控制。如:规范劳动关系各管理流程,梳理并补充完善相关工作表单,对员工成长进行全过程跟踪与指导。
四、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
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
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共同愿景的实现来达成的。因此,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但凡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的愿景,整合各类资源,当然包括人力资源,牵引整个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牵引成员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实现个体的目标。
第四篇: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创新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
一个优秀企业的存在,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自我,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结果。只有善于、敢于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和谐的基础上。在全面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限公司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追求。
一、企业概况
***于20年 月组建,注册性质为 企业,注册资金 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
公司成立以来,注重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形成有效制约和高效运行机制,并且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行业优秀值,利润总额、销售业绩等均名列上海市同行业前茅,公司生产经营进入了持续、健康、协调的良性发展的轨道。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完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先后荣获“”、“”、“”等称号。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始终坚持倡导人为本、民主协商,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和职工在协商共谋、效益共创中实现了双赢。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科技投入,重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化、管理实现网络化、装备实现数控化,公司成立 1 以来,研发并批量生产数十种新产品。公司连年获得........文化是管理之基。*****一方面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致力于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专业造诣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和管理人员队伍,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几年来,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为保证企业根基常青,公司秉承诚信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便捷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和公众的褒扬。在经营往来中,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先后被评为......二、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情况
法律法规是企业恒久发展的保障,尊重法律,依法行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公司成立以来,*****就把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自己坚定而又明确的行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加强和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夯实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基础。一是规范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用工管理,公司十分重视发展企业工会的作用,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工会的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遇到规章制度的修改、废止等情况时,也采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予以执行,并及时向职工公示。在员工手册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公司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听取职工意见,为创造和谐民主的企业氛围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公司在组织职工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向职工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让其明白自己应享有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内容、劳动时间等各项权利,同时公司工会也积极配合,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针对职工的加班工资、公休假以及其他休息休假的落实,公司在严格执行法律政策的同时,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会及时沟通,做好相应计划安排,并向职工告知。如果说劳动合同100%的签订给员工带来的是主人翁意识的增强,那么企业在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上的规范作为,给员工带来的则是成功感的满足。加班后及时列出报酬,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只要有梦想,就一定有舞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对员工的爱护和尊重,给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繁荣。岗位立功、技能竞赛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三是认真做好综保转社保相关工作。2011年8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上海也对综保转城保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公司在学习和熟悉政策外,还对公司全体职工进行了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福利,了解社会政策。在广泛宣传培训基础上,公司先后为多名员工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为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公司还在公示栏中定期公布职工社会保险交纳情况,员工也可随时查询个人社会保险交费情况。
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为了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公司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系列从书为教材,对农民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农民工参加了由****总工会举办的“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法律知识竞赛。学习丰富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情况
自《企业集体合同条例》颁布以来,公司坚持把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开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这项工作时,公司把重点放在了平时的集体协商活动中。作为代表职工一方的工会,在协商的过程中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工资、奖金分配这些最具体、最直接、最敏感的问题,既 3 是员工关心的热点,又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企业工会通过与企业行政的沟通,充分运用集体协商的途径,特别是对员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补充医疗保险办法、员工生病住院慰问办法等进行了多次集体协商,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又依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企业、员工利益的“双赢”。目前,企业在保证签约率和续签率的基础上,正将工作重心由注重签约转移到注重履约上来。
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通过职代会的正常运行,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在厂务公开方面,实行了制度透明化,管理民主化。公司利用宣传橱窗,将企业的相关政策、重要事项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布。公司每年召开2次职代会,坚持将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在深化职代会内涵和健全工作制度方面,公司切实加强职代会提案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建设。比如:公司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提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在职代会上职工提出增加培训机会的提案后,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并提出了“培训是员工福利”的口号,每年提取一定的经费作为职工的培训费用,建立以鼓励创新为目的,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保障职工的学习权利。同时,公司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干部民主评议以及员工考核,要求职工代表和领导干部向职工述职。通过评议和考核,在职工、干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形成了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基本经验与主要特色
和谐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和谐就是生产力。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企业依托工会组织,从职工生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公司先后被评为“”等称号。要说创建经验,也许从以下一些细微的 行动中更能体现南华兰陵的和谐。
1、为了改善员工生活,使食堂饭菜更合员工口味,公司专门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定期监督和检查食堂工作,使食堂伙食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一举措深受员工好评。
2、为了提高住宿员工的生活质量,公司给每间员工宿舍都配备了空调、电视、饮水机等生活用品,在宿舍楼添臵了洗衣机。“象爱家一样爱企业”。
3、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公司员工到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身体检查,并定期为从事特殊工种以及油漆车间的员工提供职业病体检,时常给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力地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4、为给员工提供一个幽雅的工作环境,公司专门聘请人员对厂区内的绿化进行维护和保养,整个厂区经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员工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心情舒畅,微笑常在。
5、为了追求企业内外和谐,公司定期举办公益慈善活动,给云南贫困地区的人民募集善款,为公司内部困难职工解决难题。同时,公司还在节假日期间慰问和看望困难职工和群众,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
为了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和谐中谋发展,企业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为了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公司修建了篮球场,建立了职工健身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足球比赛、卡拉OK赛、乒乓球比赛等等。“象爱家一样爱企业”,这句话不在*****不是虚言,因为这里处处有可感可见的家的温馨。
和谐凝聚力量,诚信赢得市场,责任成就未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利益,提高职工的福利,既体现了公司对职工的关心、5 爱护,体现了公司的规范、有序,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打下了“人和”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企业用家的温暖关怀职工,职工就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回报公司。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职工与企业利益的“双赢”。
*******有限公司 年5月8日
2012
第五篇: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目录 和谐关系的内涵…………………………………………………......1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1 1.2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思想境界…….……..1 1.3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2 1.4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2 1.5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2 2.1 企业层面的途径…………………...……………………...….3 2.1.1 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3 2.1.2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3 2.1.3 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3 2.1.4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4 2.2 员工层面的分析……………………………………………….......4 2.2.1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4 2.2.2 提高法律意识………………………………………………..…4 2.2.3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4
浅谈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 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合同管理理念,恪守法制理念,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理念。要使这“四种”理念根植于劳动关系的深处和生动体现在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用人单位和员工是两个重点环节。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企业管理;员工层面 和谐关系的内涵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润滑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不和谐到和谐再到不和谐的矛盾循环过程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社会世界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面趋于完善人类。
企业管理环境的和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而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应当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入手,解决个体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提倡竞争中的和谐,注重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的平衡。
1.2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职工思想境界。
由于人际关系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千方百计去寻找那些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相近或相一致的人,作为发展和扩大自己人际关系力量的对象。同时,人际关系群体也时刻在物色和接纳新的“知音”。因此,和谐的、进步的、高尚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是一种鼓舞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使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积极作用。企业 1
一旦具有了这种人际关系,广大职工的思想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他们就会诚实守信、忠诚企业,自觉地把自己与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以“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为己任,积极投身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努力发挥主人翁作用。
1.3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维护企业、尤其是职工队伍的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职工队伍的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人与人之间没了友情、没了团结、没了合作、没了相互帮助,大家金钱至上、自私自利、不讲人格、不顾大局,那么职工队伍就会出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混乱局面,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因此,稳定职工队伍,需要营造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
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企业团队精神。“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人们团结友爱、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相互协作的精神,使人们在和睦相处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在相互帮助中完成劳动生产任务。“家和万事兴”。企业一旦营造了这种人际关系,就能产生众人划桨的巨大合力,就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1.4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
由于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横向、纵向或是相互交叉进行交往的,相应地,企业领导层的人际关系也是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只不过比一般人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人际关系对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的作用,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反馈到企业领导集团中去,为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企业领导之间的相互交往,对于提高领导者自身的决策水平也会创造经验交流的条件。
1.5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企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活力,二是集合活力。个体活力指的是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合活力指的是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的不断增强。不管是个体活力的增强,还是集合活力的强化,都离不开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没有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职工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就不可能得到增强。总之,和谐进步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生产力,对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产生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效果。
构建企业的和谐人际关系,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职工对利益的占有与自己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不是对应的,合情合理的;二是产生了利益矛盾,企业能不能及时地加以协调和解决。这里既有职工自身素质的原因,又有企业体制机+制的问题。为此,企业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应当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2.1 企业层面的途径。
2.1.1 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2.1.2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3
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2.1.4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2010年10月28日,我国《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2.2 员工层面的分析。
2.2.1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
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2.2.2 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员工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2.2.3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
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 4
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王自强,王浣尘。构建企业管理中的和谐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5.[4]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李福海。管理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6]宋维明.管理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7] F•X•贝尔等.企业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8] 斯坦雷•M•戴维斯.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9]蔡树堂.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0]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