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

时间:2019-05-14 03:4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

第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

通辽市开鲁县坤都岭中学 罗玉江

一、正确认识并适应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学生就要适应这种考试模式,调整学习方法。首先该记的内容还是要记,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记忆,没有知识的积累,运用时就难以得心应手。所以,扎实的知识基础是所必需的。由于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基础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加强训练。

二、复习过程中的主导思想:

第一、变“灌”为“导”。即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复习课上得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复习的效果。因此,采取多种形式上活复习课是非常必需的。例如,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来上复习课、小组自己找复习题,课上集体讨论作答,课前小考等,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第二,指导学生把知识归类、比较,从而理清知识脉络,更好把握教材。例如,在复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矛盾、国情、时间等联系在一起,学生就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

第三,抓住热点,释疑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即引导学生关心时政热点,关心天下大事,把课堂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第四、突破传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

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的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再次,关注社会热点和地区特色 ,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训练,最后做好笔记。

2009年5月

第二篇:九年级思想品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

20、立国之本是四项基原则,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10、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奉献精神。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教育优先发展)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八、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十九、带有“三”的知识点:

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P34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9、三步走战略:P88第二段第3行---P89第一段。

10、“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4、新型民族关系的三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15、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二十:其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伟大的民族精神有: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4、国家发展战略有: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篇: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罗河初级中学张联柏

2014年5月

第四篇: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公平合作》教学体会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公平合作》教学后记

资中县龙山乡中心学校

代志斌

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公平合作》是“我与集体、社会”这条主线的第三个模块。“我与集体、社会”作为主题贯穿于三个学中,其目标依次确定为“正确认识社会”、“积极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教材各个模块主题稳定,层次分明,课程目标螺旋上升,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结构逐步完善,“我与集体、社会”这条主线在“承担社会责任”中达到该主线的最高境界。具备“公平合作”的能力,“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公平合作》的导语用开门见山、富有哲理的语言,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受公平合作对个人、对社会的主要作用。导语最后一句“公平合作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又能促进社会稳定”,对公平合作的重要性作了总概括。这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教材,培育公平合作的能力,养成公平合作的品质,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构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言通过学生参与、观察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在现代社会中,合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无奈与苦恼。但合作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公平合作,从而引入《社会需要公平合作》的学习。

教材的第一目《社会需要公平合作》由三个组成。其中第一个第一个,以三组图画再现生产中的合作、体育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这三幅图画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再引导学生列举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科研活动中、文艺活动中、抢险救灾活动中成功合作的事例。用具体的案例证明现代社会生活中小到人与人,大到国家与国家的合作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第一第二个,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从社会得到什么?个人又为社会提供什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合作。在这里我深切感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合作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材第一目第二解读公平,让学生感悟公平。我首先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大辞典》对“公平”的解释,认识“公平”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对“公平”的解释兼有“公正”、“平等”两重含义,“公平”常常是通过社会权利来实现的。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人们对公平的不同认识,再次让学生感悟公平。再次,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直视公平。最后,通过案例和社会经验让学生初步理解公平合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参与合作的人们中合理地分配合作的利益与负担,意味着每个人在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并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从而理解良好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

教材第一目第三个,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首先使学生理解在一个合作系统中,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合作?那就是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其次,就是让学生感悟公平合作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使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公平的社会。

第二目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和背景材料,领会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都要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社会也要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人获得应得的利益。因此,国家有责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其次,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的问题。采取的措施: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和医疗问题,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维护了群众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了社会整体公平发展。从我国正在积极采取的措施,解决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不公平现象。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要求我们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正确对待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我体会到要使学生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平合作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懂得以下道理:①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他人的活动和服务。社会生活是许多有着不同职业或兴趣的人通过自愿交换他们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并由一个政府为这种交换提供服务的共同生活。因此,每一 个人都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合作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取决于合作是否公平。③公平合作能使合作者得到合理期望的东西,既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又能使新的一代人得到恰当的抚养和教育,并在成长为成年人时选择适合的职业参与到这种合作中来。④公平的合作一定是互惠的,它不但可以使每一个合作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应得的利益,而且可以扩展每一个人的力量,增添每一个人的自信。⑤社会没有公平合作,不仅个人的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之所以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是因为公平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⑥为保证公平和作的实现,每一个合作者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人公平合作,从而使合作者各自的利益得到保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公平合作的意识。为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公平合作的意识,我策划学生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要培养学生公平合作的意识,在学校生活中应如何公平的对待同学?如何公平地对待每位老师?②要培养学生公平合作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怎么办?③要培养公平合作的意识,应怎样正确对待身边发生的不公平的事?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保证他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步形成在社会生活中维护社会公平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公平合作意识。

教材指出:“我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就暗示社会存在不公平现象,应怎样正确对待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比较单一,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不是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就是认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所以难以理智的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就成为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以下道理:①从国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为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国家助学体系”,以及农村新合作医疗保险及低入者最低生活保障的逐步实施,都说明社会公平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公平是相对的。②例举国内外存在的不公平案例,说明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据,说明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③对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辩证地思考,理性的对待。一方面,保持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积极地支持、协助党和政府依法治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④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善于运用合法的手段去解决。总之,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我们要正视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发展,要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努力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合作意识,理智对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最后,以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共勉。

第五篇: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向课堂要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等。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质量意识。继续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会精神,提高政治素养;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关注国际国内的重要时事。用更扎实的的专业素养和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关注常态教学,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分析新课程实施情况,学习先进。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反思,对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积极参加政治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竞赛活动,充分利用每一次外出听课机会,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3.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工作。要制定好改进教学五环节的具体要求。重视学法研究,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备课

(附:进度安排)第一周 学生对初三政治的初步认识和准备工作 第一课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二周 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

第二课 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第三周 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第三框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四周 第三课 第一框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第五周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四课 第一框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六周 国庆假期

第七周 第二框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三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第八周 第四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九周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期中复习第十周 期中复习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期中分析

第十三周 第六课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十四周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第七课 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第十五周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框 学会合理消费

第十六周 第八课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二框 灿烂的文明之花

第十七周 第九课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第十八周 期终复习第十九周 期终复习第二十周 期终复习第二十一周 期终考试

下载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方法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湘教版(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C111班的思想品德教学。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目前,许多学生的“责任”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责......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

    九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公民肩负的重任。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人无远虑,必有......

    九年级思想品德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期教学复习计划周堂三中陈香永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计划[定稿]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计划 为做好今年工作,顺利迎接6月底的学业水平考试,特作出计划: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再现阶段(时间:开学——4月底) 第一周:(2月17日至2月23日)复习七年级上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合集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让学生在中考的时候有更好的成绩。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1我国正处于......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我们学校提出的“发展学生”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相信学生”为主线,以“提高......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李炎熠 2014.3 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了切实可行的搞好思品教学,为了本年统考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