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时间:2019-05-14 03:0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来源: 救灾司

时间:2011-12-08 18:16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总结“十一五”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强调防灾减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

发展目标:一是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三是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四是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五是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及公众中普及率明显提高;六是全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5万人左右;七是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八是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规划》提出要着力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以及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等10项主要任务。

为确保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形成,兼顾与国家有关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的相互衔接,《规划》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8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即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工程、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建设工程、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仿真系统建设工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建设工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科普工程。

国务院办公厅在通知中强调,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来源: 救灾司

时间:2011-12-08 18: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1〕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完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实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公路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 造工程扎实推进。

四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应对了地震、干旱、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广播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科技支撑平台逐步形成。

六是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逐步壮大。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兼结合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在 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50余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七是防灾减灾社会参与程度显著提高。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积极投身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海内外和衷共济,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国家将5月12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推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

八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我国与国际组织、机构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中非合作论坛和中日韩区域合作等框架下,建立了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和行动计划。我国政府积极援助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履行了防灾减灾国际义务,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高温热浪、沙尘暴、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仍呈高发态势。自然灾害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设防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仍然很大。

“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城乡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避难场所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仍相对薄弱。三是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灾需要,救

灾应急装备、技术手段、通信和应急广播设施等比较落后,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开展综合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努力推动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依靠科学。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着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优先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和突出问题。

(三)规划目标。

1.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2.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3.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

4.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5.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及公众中普及率明显提高。

6.全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

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5万人左右。

7.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8.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

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航空遥感等系统,推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轨“4+4”星座建设,加强静止轨道灾害监测预警凝视卫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观测能力、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整合各类卫星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卫星、卫星应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卫星的复合观测能力和地面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民用、军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自然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和业务运行水平。

(二)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

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论证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减灾信息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论证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等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等装备,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

(三)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完善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以县级为调查单位,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数据库,提高现势更新能力。建立国家、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和临界致灾条件,开展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和示范工作。

建立健全国家自然灾害评估体系,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水平,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机制,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结合重大工程、生产建设和区域开发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价试点工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研究建立减少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

(四)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风抗潮、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推广安全校舍和安全医院等工程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抗旱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及农机防灾减灾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五)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学校、公园、体育场等现有场所,建设或改造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乡镇、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城乡基层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应急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通信广播、救

援搜救以及救灾专用车辆、直升机、船舶、机械设备等装备建设。优先加强西部欠发达、灾害易发地区应急装备配备。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制定物资储备规划,扩大储备库覆盖范围,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在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重要救灾物资应急生产能力,利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机制。

加强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受灾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救助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充实自然灾害救助项目,适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伤病人员集中收治能力建设。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恢复重

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工作,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编制国家防灾减灾科技规划,注重防灾减灾跨领域、多专业的交叉科学研究。

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示范。开展防灾减灾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研发。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交流与技术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推动防灾减灾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支撑作用。

(八)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灾害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干预等方面作用。研究制定加强防灾减

灾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扶持基层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促进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九)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结合救灾抢险工作特点,加强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抢险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医疗卫生、矿山救援、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等相关专业保障队伍、红十字会和社会志愿力量等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教育自然灾害及风险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扩大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十)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软实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 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防灾减灾文化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挥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

四、重大项目

(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

在充分利用已有各类灾害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技术系统;开展典型灾种灾害风险评价、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价以及区域减灾能力评价等工作,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制图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体系。

编制全国、省、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行政单元自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建立风险信息更新、分析评估和产品服务机制。编制全国(1∶100万)、省级(1∶25万)、地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1∶5万)自然灾害风险图,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以及人口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相关部门涉灾业务的协同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央、省两级的灾害风险信息与搜救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能力,以及救灾、减灾的会商和决策能力,有效支撑国家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协作。

(三)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建设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与传递。构建灾害损失评估、预案推演信息系统,为灾害应急救助提供科学决策信息。大幅提升灾害应急救助即时信息高效处理、互联互通与指令信息的快速传达能力。

(四)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工程。

以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和资源整合为原则,综合利用国家和社会现有储备仓库,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多灾易灾地区的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实际需要建设本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医疗卫生防疫、交通应急保障、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物资储备,特别加强中西部救灾物资储备和信息管理能力,优化救灾物资管理与使用。逐步建立运力集结、资源补给、车辆维修的全国救灾物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资投送能力。

(五)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建设工程。

加强自然灾害信息获取立体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加强“天、地、现场”一体化技术指标体

系论证,推动由4颗光学星和4颗雷达星组网构成的“4+4”星座建设,形成机动灵活、高密度、高精度、宽覆盖、多手段组合观测能力,实现12小时灾害重访观测,确保卫星在轨运行的连续性和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加强科研试验卫星和减灾业务卫星的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国内外多星资源,提高灾害综合观测、高分辨率观测和应急观测能力。完善灾害遥感应用模型、方法和标准规范,提升业务系统处理、分析与服务水平,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论证建立综合防灾减灾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卫星减灾应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统筹利用国家遥感校验场、目标检测场和综合实验场资源,提高灾害定量化应用水平。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和航空遥感应急监测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和省级减灾应用能力建设,完善现有区域和省级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提高卫星减灾应用水平。

(六)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仿真系统建设工程。

围绕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灾害发生发展机理、情景分析、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针对地震—地质、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沙尘、低温—冰冻—寒潮等灾害链,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应急响应推演和指挥决策优化等多维可视化模拟仿真,为重特大自然灾害影响评估、指挥决策提供条件平台和科技支撑。

开展洪涝、地震等灾害系统实景模拟实验,建设典型自然灾害大型实验平台和运行环境,开展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交流合作。

(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乡社区建设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配备家庭防灾减灾器材和

救生工具,编制城乡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开展社区救灾演练,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等。

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新兴发展区域等城市群或典型城市,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或人员密集区的学校、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大型绿地等场所,建设具备应急指挥、应急避难、医疗救治等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农村灾害易发区,结合乡村布局、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或改扩建乡村应急避难场所。

(八)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科普工程。

利用现有设施,在每个省份至少新建或改扩建一个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重点扶持中西部灾害多发地区,配置防灾减灾相关专业器材及多媒体设备,为公众免费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防灾减灾知识文化服务。开发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立资源数据库和专家库,建设国家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在

线交流、远程教育等功能。

开发防灾减灾系列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适合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进一步强化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地方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信息共享、征用补偿、社会动员、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机制,完善防灾减灾绩效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

(二)健全法律法规和预案体系。

推进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各地区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防灾减灾的地方性规定。加强各级各类防灾减灾救灾预案的制(修)订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灾害信息产品等政策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经费中央和地方分级投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救灾和捐赠款物的管

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中央财政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探索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自然灾害的经济补偿与损失转移分担。

(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动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完善与联合国组织、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机构、有关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广泛宣传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和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做法,引进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进一步实施《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兵库行动纲领》,发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和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的作用,深化空间信息技术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五)做好规划实施与评估。

本规划的实施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本部门规划为支撑,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组织推动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减灾委员会建立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县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决策摆设,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生长筹划》、《**省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筹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事情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事情,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大众宁静体系的核心和百姓经济生长的重要保障,列入事情筹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分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增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立,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步伐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停止,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 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绝健全,部分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摆设,政府统一领导、部分分工

卖力、社会配合参加、属地治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事情协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事情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分及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分事情职责,民政部分充实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照料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事情。涉灾部分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事情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 防灾减灾 救灾 规矩规章政策不绝完善,依法应对灾害看法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退却预案》、《**县地动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事情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看法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绝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道水位、都市内涝、地质灾害、地动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警、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宣布机制不绝完善。气象视察、雨量水位自动视察、农情调治、地动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情况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根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流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笼罩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重点工程建立项目不绝增加,灾害防备成果得到增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革、饮水宁静、交通门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宁静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底子设施不绝夯实。民政大众办事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底子设施建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都市(地区)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备成果得到明显增强。

—— 自然灾害应抢救助 实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创建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规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抢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绝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5%以内。种种保障、补贴标准和能力水平不绝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绝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 防灾减灾 备战能力不绝增强,科技支撑平台根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增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立,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创建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增补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抢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步队结构不绝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治理和专业人才步队为主干力量,以种种灾害应抢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事情者和志愿者步队为帮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步队。驻地步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步队和下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主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 余人,防灾减灾救灾步队建立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等技能水平不绝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能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不绝深入,社会发动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诲深入人心,社会发动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产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加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规复重建等事情,形成了协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气氛。以每年 “5.12 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诲运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诲,社会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革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出现高发态势。同

时,在新型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底子改变,尤其是都市人口快速增长给都市底子设施建立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修建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水平不绝加深。别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还存在短板,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敷,宣传教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发动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实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敷。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造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备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大众底子设施和修建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下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抢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增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和社会力量参加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事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步伐、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事情快速生长。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与生长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发言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结构和“四个全面”战略结构,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长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度、省、市防灾减灾决策摆设,对峙“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事情目标,对峙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淘汰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抢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备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根本生活,为建立幸福美好**而努力搏斗。

根本原则

—— 以人为本,连续生长。对峙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根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低落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

——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对峙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备、宣传教诲,提高全民风险防备意识。增强防灾减灾底子设施和应抢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最洪流平淘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对峙法治思维,严格在执法框架内开展事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事情范例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事情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

—— 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对峙政府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主导职位,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协力。

—— 分级治理,属地为主。对峙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卖力、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中的主体责任。

——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对峙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实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分在保障战时难民根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生长目标1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事情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越发科学、完善,创建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 2020 年,根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生长需求的结构公道、成果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2 .筹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增强。将防灾减灾事情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总体筹划。在土地利用、资源治理、能源供给、城乡建立和扶贫开发等筹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筹划。3 .重大 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领土、交通、卫生、林业、地动、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立为重点,提高重要底子设施和根本大众办事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低落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水平。4 .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淘汰。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 1.3 以内。5。

.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底子设施和民房普遍到达规定的设防标准。6 .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到达与我县经济社会生长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7 .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办事能力全面提高。8 .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形式多样化,下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下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诲示范点,社会民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到达 100%。9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绝深化。创建 3 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 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 1 名灾害信息员。.人才步队建立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步队范围不绝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公道。种种应抢救援、志愿者、心理安慰步队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加救灾形成范围。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度综合防灾减灾相关规矩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分专项规矩为主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建立,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民众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备、应急准备、紧抢救援、转移安顿、生活救助、医疗救治、规复重建等历程性制度建立,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规矩的制定和修订事情;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对峙“统一领导、分级卖力、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完善灾害治理体制机制。增

强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备摆设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治理事权分别,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增强灾害主管部分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情况、人口、衡宇、底子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底子设施建立、生活保障摆设、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规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赔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创建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规复重建筹划体例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治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动、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底子设施建立,建立多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创建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宣布系统,增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宣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实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治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能要领;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办事网络平台建立,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办事的全面性、实时性、准确性和范例性;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创建集收罗、共享、办事、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民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探索创建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创建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能力

加快生长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抢救助等专业步队建立,推动创建以人民武装部、武警步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下层应抢救援步队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抢救援步队为增补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理人才步队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增强下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治理和使用,优先为多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治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筹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立,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治理水平。适时调解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创建健全与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规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筹划、技能保障、政策支持等事情,让灾区建立得更美好。对峙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规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大举推广绿色修建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能,加大规复重建住房质量羁系力度。加快完善大众办事体系,有效提升灾后规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财产集聚生长。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情况治理等防灾减灾主干工程建立,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备能力。加快河道治理主干工程建立,继承实施重要中小河道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都市防洪排涝建立,增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继承实施大众底子设施宁静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合宁静水平,中小学校舍到达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底子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立、危房改革、灾后规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革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家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生长战略,增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抢救援、规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备全链条科技生长,充实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盘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能新要领的应用,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下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体例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遁迹场合,增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体例和演练。增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步队建立。推进下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事情。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勉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位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治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运动的宣传教诲。增强对在校学生和下层群众的宣传教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诲、在校教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运动以及文明都市(县、乡镇)创建等运动。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设施与平台建立,建立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基地和下层综合性文化办事中心等文化平

台,遍及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诲运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立,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 步增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发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创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事情平台。增强对社会组织参加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实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增强救灾捐赠治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宣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然、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勉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办事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

继承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步队总量,优化步队结构,完善步队治理,提高步队素质。增强抢险救灾步队建立,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生长“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步队。注重灾害治理人才步队建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对外交换相助,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条理防灾减灾人才,实验委托专业机构对治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抢救援专业培训,提升步队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增强应

急专家步队建立,完善专家参加预警、指挥、救援和规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事情机制,充实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照料咨询作用。

四、重 点 工程

相关部分要结合职能,体例本部分、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工程

增强统筹筹划,注重资源整合,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增强对下层救灾物资储备治理事情的指导,形成笼罩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对救灾物资的治理,公道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发起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法,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法。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遁迹场合示范工程 继承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事情,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增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须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遁迹场合建立,凭据人口漫衍、都市结构、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立若干能够笼罩一定范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成果的大型综合应急遁迹场合。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漫衍,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遁迹场合。实现对应急遁迹场合成果区、应急物资、人员安顿和运行状态等治理与评价,面向社会民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诲和引导办事。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诲纳入百姓教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成果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运动和专业性教诲培训,注重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诲培训,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勉励各级政府、企业、小我私家通过购买保险疏散风险,充实发挥保险经济赔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实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创建健全多部分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分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配合创建大灾风险档案,不绝提高峻灾风险治理水平。

五、保障步伐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事情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对综合防灾减灾事情的组织领导,创建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筹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筹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筹划衔接

本筹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种种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事情。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筹划的总体摆设和要求。有关筹划提出的生长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筹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筹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筹划任务的剖析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创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创建与本地经济社会生长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管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资金治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贴项目,范例补贴标准。

(四)

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查抄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创建筹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筹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阐发和监督查抄。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增强对筹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筹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卖力筹划实施评估事情,编写筹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陈诉,为政府防灾减灾事情决策做好办事。

第三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

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1〕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完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实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公路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

四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应对了地震、干旱、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广播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科技支撑平台逐步形成。

六是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逐步壮大。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兼结合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50余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七是防灾减灾社会参与程度显著提高。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积极投身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海内外和衷共济,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国家将5月12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推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

八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我国与国际组织、机构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中非合作论坛和中日韩区域合作等框架下,建立了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和行动计划。我国政府积极援助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履行了防灾减灾国际义务,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高温热浪、沙尘暴、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仍呈高发态势。自然灾害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设防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仍然很大。

“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城乡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避难场所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仍相对薄弱。三是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灾需要,救灾应急装备、技术手段、通信和应急广播设施等比较落后,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开展综合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努力推动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依靠科学。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着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优先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和突出问题。

(三)规划目标。

1.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2.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3.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

4.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5.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及公众中普及率明显提高。

6.全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5万人左右。

7.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8.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航空遥感等系统,推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轨“4+4”星座建设,加强静止轨道灾害监测预警凝视卫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观测能力、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整合各类卫星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卫星、卫星应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卫星的复合观测能力和地面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民用、军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自然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和业务运行水平。

(二)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论证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减灾信息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论证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等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等装备,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

(三)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完善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以县级为调查单位,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数据库,提高现势更新能力。建立国家、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和临界致灾条件,开展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和示范工作。

建立健全国家自然灾害评估体系,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水平,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机制,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结合重大工程、生产建设和区域开发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价试点工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研究建立减少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

(四)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风抗潮、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推广安全校舍和安全医院等工程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抗旱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及农机防灾减灾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五)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学校、公园、体育场等现有场所,建设或改造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乡镇、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城乡基层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应急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通信广播、救援搜救以及救灾专用车辆、直升机、船舶、机械设备等装备建设。优先加强西部欠发达、灾害易发地区应急装备配备。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制定物资储备规划,扩大储备库覆盖范围,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在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重要救灾物资应急生产能力,利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机制。

加强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受灾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救助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充实自然灾害救助项目,适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伤病人员集中收治能力建设。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恢复重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工作,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编制国家防灾减灾科技规划,注重防灾减灾跨领域、多专业的交叉科学研究。

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示范。开展防灾减灾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研发。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交流与技术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推动防灾减灾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支撑作用。

(八)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灾害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干预等方面作用。研究制定加强防灾减灾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扶持基层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促进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九)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结合救灾抢险工作特点,加强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抢险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医疗卫生、矿山救援、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等相关专业保障队伍、红十字会和社会志愿力量等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教育自然灾害及风险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扩大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十)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软实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防灾减灾文化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挥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

四、重大项目

(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

在充分利用已有各类灾害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技术系统;开展典型灾种灾害风险评价、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价以及区域减灾能力评价等工作,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制图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体系。

编制全国、省、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行政单元自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建立风险信息更新、分析评估和产品服务机制。编制全国(1∶100万)、省级(1∶25万)、地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1∶5万)自然灾害风险图,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以及人口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相关部门涉灾业务的协同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央、省两级的灾害风险信息与搜救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能力,以及救灾、减灾的会商和决策能力,有效支撑国家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协作。

(三)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建设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与传递。构建灾害损失评估、预案推演信息系统,为灾害应急救助提供科学决策信息。大幅提升灾害应急救助即时信息高效处理、互联互通与指令信息的快速传达能力。

(四)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工程。

以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和资源整合为原则,综合利用国家和社会现有储备仓库,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多灾易灾地区的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实际需要建设本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医疗卫生防疫、交通应急保障、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物资储备,特别加强中西部救灾物资储备和信息管理能力,优化救灾物资管理与使用。逐步建立运力集结、资源补给、车辆维修的全国救灾物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资投送能力。

(五)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建设工程。

加强自然灾害信息获取立体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加强“天、地、现场”一体化技术指标体系论证,推动由4颗光学星和4颗雷达星组网构成的“4+4”星座建设,形成机动灵活、高密度、高精度、宽覆盖、多手段组合观测能力,实现12小时灾害重访观测,确保卫星在轨运行的连续性和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加强科研试验卫星和减灾业务卫星的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国内外多星资源,提高灾害综合观测、高分辨率观测和应急观测能力。完善灾害遥感应用模型、方法和标准规范,提升业务系统处理、分析与服务水平,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论证建立综合防灾减灾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卫星减灾应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统筹利用国家遥感校验场、目标检测场和综合实验场资源,提高灾害定量化应用水平。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和航空遥感应急监测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和省级减灾应用能力建设,完善现有区域和省级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提高卫星减灾应用水平。

(六)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仿真系统建设工程。

围绕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灾害发生发展机理、情景分析、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针对地震-地质、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沙尘、低温-冰冻-寒潮等灾害链,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应急响应推演和指挥决策优化等多维可视化模拟仿真,为重特大自然灾害影响评估、指挥决策提供条件平台和科技支撑。

开展洪涝、地震等灾害系统实景模拟实验,建设典型自然灾害大型实验平台和运行环境,开展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交流合作。

(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乡社区建设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配备家庭防灾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编制城乡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开展社区救灾演练,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等。

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新兴发展区域等城市群或典型城市,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或人员密集区的学校、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大型绿地等场所,建设具备应急指挥、应急避难、医疗救治等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农村灾害易发区,结合乡村布局、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或改扩建乡村应急避难场所。

(八)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科普工程。

利用现有设施,在每个省份至少新建或改扩建一个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重点扶持中西部灾害多发地区,配置防灾减灾相关专业器材及多媒体设备,为公众免费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防灾减灾知识文化服务。开发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立资源数据库和专家库,建设国家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在线交流、远程教育等功能。

开发防灾减灾系列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适合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进一步强化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地方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信息共享、征用补偿、社会动员、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机制,完善防灾减灾绩效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

(二)健全法律法规和预案体系。

推进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各地区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防灾减灾的地方性规定。加强各级各类防灾减灾救灾预案的制(修)订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灾害信息产品等政策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经费中央和地方分级投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救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中央财政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探索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自然灾害的经济补偿与损失转移分担。

(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动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完善与联合国组织、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机构、有关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广泛宣传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和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做法,引进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进一步实施《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兵库行动纲领》,发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和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的作用,深化空间信息技术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五)做好规划实施与评估。

本规划的实施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本部门规划为支撑,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组织推动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减灾委员会建立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第四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畅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覆盖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功能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民政公共服务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城市(地域)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御功能得到明显加强。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及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各类保障、补助标准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防灾减灾备战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平台基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急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驻地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余人,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术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社会动员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以每年 “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此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还存在短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足,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为建设幸福美好**而努力奋斗。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坚持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降低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坚持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坚持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战时难民基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发展目标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工作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2.规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加强。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规划。3.重大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国土、交通、卫生、林业、地震、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降低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程度。

4.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减少。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5.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6.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达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

7.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8.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基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基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育示范点,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达到100%。

9.“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断深化。创建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10.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各类应急救援、志愿者、心理抚慰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形成规模。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相关法规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门专项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过程性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 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管理事权划分,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加强灾害主管部门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发布系统,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 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人民武装部、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置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基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适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让灾区建设得更美好。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快河流治理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重要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全链条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工作。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育、在校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文明城市(县、乡镇)创建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与平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平台,广泛开 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设,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鼓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注重灾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层次防灾减灾人才,尝试委托专业机构对管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加强应急专 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四、重点工程

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编制本部门、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加强对基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覆盖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建议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式,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 继续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必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设若干能够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分布,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管理与评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鼓励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通过购买保险分散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共同建立大灾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规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

本规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关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担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

(四)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检查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规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编写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报告,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决策做好服务。

第五篇: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4.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4.3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

②固定防灾公园 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①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5.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5.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5.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5.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6.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下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范文大全)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工作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范文合集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 1 (一)发展成就 ....................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55号)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07〕55号 【发布日期】2007-08-05 【生效日期】2007-08-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Xx社区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综合防灾减灾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及社区相关资......

    浅谈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浅谈我国城市防灾规划 谷旭佳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摘要: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是长期以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

    防灾减灾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从2009年起,5月12号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

    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五篇]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XX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XX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XX省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