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校园创新课程催生生技创业团队
台湾校园创新课程催生生技创业团队
2014年12月20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举行“生技创新创业奖”颁奖典礼,这是岛内首次由校园主导的生技领域创新创业奖项。从台湾各大专院校135个研究团队中遴选出的32个团队参加竞逐,最终由成功大学MiDi团队拿下农业生技金奖;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团队拿下医药生技金奖、最佳潜力奖及最佳人气奖。
首次由校园主导的生技领域创新创业奖
本次竞赛由台湾“教育部生技创新创业计划总办公室”总主持人、中兴大学生物科技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杨长贤,及计划共同主持人、新竹清华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教授张大慈统筹主办,赞助单位包括互贵兴业公司、生化科技教育基金会、钻石生技投资公司、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铭旺实业公司、基亚生物科技公司、台湾微脂体公司等。
颁奖现场还请来20余位岛内生技领域企业家亲自传授生技创业心法,并邀请5家台湾知名创投专业经理人和分析师以投资眼光,进行最佳潜力奖评选。
参赛团队来自台大、清大、交大、中兴、中原、东海、成大、海大、阳明、北科大等13个岛内著名大专院校的农业/医药生技产业教学实习推动中心及跨领域生技产业精英培训推动中心。参与学生组成135个团队,经半年囊括法律、财务、专利、商业化等转译课程的培训,先由各校选拔出前3强,最后共有32支队伍参加决赛,竞争相当激烈。团队参赛的点子多元,领域横跨云计算、生技辅具、医用材料、检测及新药、饲料添加剂、保健品开发等。
这些团队在赛前分别向评审及创投基金人员介绍创新创业规划,最后由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及成功大学MiDi团队分别拿下医药生技及农业生技金奖,爱易守团队更以杰出的商业计划另外夺下由岛内5位创投专业经理人评分的最佳潜力奖和现场观众投票的最佳人气奖,堪称现场最热焦点。
生技创新创业摇篮
最近一段时间,在台湾各大高校校园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的公司准备好了没?现在进行到什么阶段?找到资金了吗?
自从1998年台湾“教育部”启动“生技创新创业计划”以来,至今共催生4个创业项目,并从2012年开始倾向产学合作与“桥接”,期待其跨领域导向研发会产生丰硕成果。2013年12月,台湾“教育部”又启动了“生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包括农业生技、跨领域生技、医药生技三大区块,并连续举办创新创业讲座。
由台湾“科技部”牵头实施的“台湾-斯坦福医疗器材产品设计之人才培训计划”(简称STB计划),其成员经常发起名为MEDX的校园聚会,汇集了众多企业家、创投基金及生医及医材领域有志创业者,大家热烈地讨论彼此的创业历程。
STB计划从2008年启动至今,已送出35名学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课程受训,已催生出9家新创公司,总资本额超过3.6亿元新台币。
例如专攻创新负压睡眠医材的莱镁医材公司执行长陈仲竹,经过BioDesign的洗礼,才下定决心将负压技术技转出工研院,全心创业。如今莱镁公司资本额超过1.4亿元新台币,挟专利负压创新技术,突围多生产正压睡眠呼吸治疗器的国际大厂,产品明年就要在欧洲发表。
再如参加STB计划学习的前“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急诊室主任蔡昆熹与任职于台湾工研院量测中心的医疗器材验证工程师陈锦丰合作,相继成立创心医电公司与信益普生科公司,前者主攻心脏监控医材,后者则着眼岛内尚缺乏的验证服务领域,聚集医材审查人才以及各科医师组成的顾问团队,提供医材厂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路径分析、安全性评估、资料送审及上市后服务等。
交大天使俱乐部执行长郭加泳形容,STB为未来台湾医材产业培养的这批生力军,渐渐构筑未来医材产业的样貌,以台湾的研发能力,一定有资格跟韩国、以色列,甚至美国硅谷对打。
当年一手催生STB计划的“国研院”资深顾问杨启航说,在台湾,医生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不知如何解决;工程师知道如何解决,但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杨启航认为,医材产业会是明日之星,但若等到电子业薄暮时才开始培养医材人才,那就来不及了!“这些送出去的30多人,我们都告诉他们,你们是要开公司的!”他认为,这些STB培育的医材产业新血,至少会催生十余家公司。
除了STB计划,台湾生技整合育成中心也师法美国斯坦福大学转译医学桥接计划SPARK,与台湾“国研院”合作启动SPARK Taiwan计划,以培训大学为中心,导入技术开发教练及专责管理团队。
“国研院”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主任庄裕泽表示,过去台湾生医教育体系专注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育,缺乏医药转译研究能力、临床及专案管理经验、商业营销能力、专利诉讼及制裁管理等跨领域人才,这造成很多累积的生医研究就此沉寂,没有爆发机会。庄裕泽认为,台湾并没有一个将学术研究成果转为具有商业价值产品的经验与机制,SPARK模式的引进,希望能成为生医产学研的桥梁。
率先加入该计划的台大及成大,培训成果优异,核准补助的经费成长67%。2013年,台大已将一新药项目衔接到台湾“科技部”的“育苗计划”,补助金额达到1.2亿元新台币。
成大也有团队研发出快速且低成本的血型鉴定及血液交叉配对卡,并推展至临床试验阶段,团队的关键成员也因此被电子大厂挖角,该团队正在寻求其他临床需求,计划筹设新创公司。
除成大、台大外,“中国医药大学”、台北医学院及阳明大学也随之加入SPARK Taiwan计划。每支团队各有擅长,如台大、“中国医药大学”、台北医学院团队涵盖新药及医材,阳明、成大团队则主攻医材,成大去年的6个团队更以成立新创公司目标为前提,积极参与岛内各大创新创业激励活动。
去年11月,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的时代基金会成立的创业育成平台Garage+新基地也热闹地开业了。该基地不仅向创业者提供共同工作空间,还时常举办创业讲座、新创交流会、天使投资人和创投的媒合聚会,更提供2.5万到10万元新台币不等的种子基金,要打造成为台湾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新创企业社群。
时代基金会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合作网络,以及包括宏?、广达、台达电在内超过20个企业,过去主要以“国际青年创业领袖计划”来催生创业家,2012年进一步成立Garage+,建立新创媒合及交流网络。目前,时代基金会召集了近20名导师,过去8年每年都举办台湾生医暨生农产业选秀大赛,持续辅导从大赛脱颖而出的新创公司。如2011年获得潜力新秀奖的精能医学团队,接受时代基金会及Garage+的辅导,现已成立公司,正在兴建生产使用无线电控制的植入式电刺激器系统产品的工厂。
出自台大应力所实验室的亿观生技公司,2012年底加入Garage+平台,目标是打入男性不孕症检测市场,其产品种猪精子检测装置iSperm、移动生物显微镜μHandy等已量产并对外销售,去年更登上创柜板,是Garage+中进展十分快速的公司之一。
此外,由台湾“国研院”科技与政策资讯研究中心负责执行的“创新创业激励平台计划”(简称FITI,即From IP to IPO的缩写),每年两次,每次遴选40个团队,获胜团队必须登记成立公司,才有领取200万新台币创业奖金的资格,入围团队可以进驻竹科、中科及南科,使用园区资源及服务。其中不乏出自校园的新创公司,教授带着核心技术担任领队,带领学生创业,经过3个月商业及经营管理培训及天使创投媒合会的启动资金,将自己研发的技术开发为商品并迈向产业化。
该计划迄今已进行到第四届,参加FITI的团队并不一定都为了奖金参赛,而是为了商业、管理等创业实务辅导课程,团队也在比赛中预测核心技术在市场的水温。
第一届FITI团队中,有9个团队加入时代基金会去年成立的育成中心Garage+,经业师辅导,有2个团队晋级第三阶段决赛,2个团队取得大型企业合作机会,2个团队分别取得Garage+种子基金及创投基金。
所有这一切,都在催生台湾年轻一代创建自己生技创业团队。不仅台大、海大、东海、成大、中兴、清华、交通、中原、北科大、阳明等大学都加入到“生技创新创业计划”,事实上,台湾岛内由北到南,几乎所有生物医学相关科系院校,如今没有哪一所大学的师生不谈创业,各高校内创业竞赛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以台北科技大学跨领域生技产业精英培训推动中心计划为例,其课程分基础、中级、高级三段分流培训,从生物科技关键技术、管理课程到实务演练工作坊总计9个模组。2014年度课程结束,总计产出实际投入创业人数达44人。
此外,台湾“教育部”也为了促进博士生进入企业,以硕、博五年一贯培养方式,于2014年8月推动试办“产学合作培育研发精英计划”,由学校及企业合作出资教学及研发费用,并提供每人每年20万元奖助学金,为期5年。不仅鼓励硕士生深造,也为企业育才。
该计划2014年共核定15校18个项目,共104个名额;2015年度开始每年核定150人,领域涵盖生医等领域,预料未来将成为生技企业的丰沛人才库。
杨长贤指出,台湾高校的博士生、博士后甚至大学的老师,虽专业知识丰富,但对与产业接轨、创业不甚了解,造成学生对创业动机不强。现在“流浪博士”(指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现象,也反映了博士生与产业的落差。杨长贤认为,将创新创业课程直接落实校园,就有希望提高创业信心,该计划将有助打通博士就业或创业管道。
从官方、民间到学校,大家都一致在鼓励生技人才投入创业,一股生技创业大潮流难以抵挡地漫卷而来。正如台湾“国研院”科技政策与资讯中心主任庄裕泽所言,从这股大爆炸窜起的生医及医材新创公司将如何与产业相辅相成,也许可以看出台湾生技的大未来。
校园生技创业圈初步成形
以此次获得医药生技金奖的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团队为例,队长林辰谕毕业于台湾“国防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曾在“国卫院”实习,后任职于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2013年加入以预防医学为主轴的鸿海科技集团下属企业永龄生技公司。该公司内部十分重视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文化,使林辰谕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寻觅医疗电子下一个创新项目,并加入阳明大学生技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学习班,在此结识了毕业于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的林昱廷。他们都出身医疗相关科系,又同样跨入医疗电子领域,相同的背景与从业经验,使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与宋贵华、郭锦华两位拥有超过10年工作经验的同学共组爱易守团队,决定从生活周边寻找未满足需求的蛛丝马迹,改良现有的产品,认为比从无到有的创新更有市场价值,也较适合创业。他们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计划生育下一代,却常因工作繁忙错过最好的受孕时机,便将研究方向转向助孕市场,决定以生医背景和电子产业经验为优势,开发包括检测、电子扫瞄器与手机应用程序的“好安生”智慧型受孕周期检测系统,方便夫妻快速、准确地掌握关键的生育周期。
为更贴近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他们除研读相关的医学文献外,也常至网上各大女性论坛和讨论区,了解女性对排卵试剂产品的使用心得,甚至买下市面上每一款排卵试纸和验孕棒,分析其优缺点。综合各方意见后,爱易守团队发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排卵检测产品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良,这些产品多源自欧美,以欧美人种的LH(黄体生长激素)峰值为固定参照线,而亚洲女性的LH峰值数据平均达不到这一标准,即使正常排卵,仍无法准确测量,因而错失受孕良机。
爱易守团队认为,如将传统的定性测量改为定量测量,把结果以图形方式呈现,就不需靠参照线辅助判读,能解决不同人种LH峰值平均不同的难题。对医药法规、专利十分了解的林辰谕搜寻相关资料,意外发现永龄生技公司的王建华博士曾于两年前申请定量测量的相关专利,于是邀请王建华担任团队技术顾问,将定量测量专利技术视为“好安生”的核心技术。
接着,为突破传统排卵试纸阳性反应后的24小时受孕时间,爱易守团队将LH大量分泌前出现的滤泡刺激激素(FSH)也纳入检测范围,让“好安生”能在排卵前的72小时准确预测。同样于停经后第三天开始连续测量,但经过林昱廷设计的电子扫描设备能将试纸上的资讯转为数据,传至手机应用程序,作为往后排卵期的推算依据。
目前,居家呼吸治疗医材以CPAP为主流,主要制造商Philips Respironics与ResMed就夺下约80%的市场份额。台湾的CPAP主要研发制造商则为雅博公司,自创品牌APEX,并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
10年前,陈仲竹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电子工程及发育生物学博士后研究时,在医师推荐下使用CPAP一年半,发现戴上呼吸器后,鼻腔被灌入加温且加湿的空气,严重干扰正常呼吸步调,并不符合临床需求。
回到台湾,他先在工研院医疗器材科技中心(于2010年与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合并为生医与医材研究所)带领研究人员,在2007年开发全球首个专利负压技术,可将舌头上提,避免患者睡眠时舌头陷落造成的呼吸道阻塞,比CPAP更有效,且较为舒适。
为了将技术进一步商品化,他参加由台湾“国研院”执行的STB计划,再度踏上斯坦福大学。通过学习BioDesign课程,不再以如何改善现有产品为目标,而是先观察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台湾奔走了9个多月,赌下全部身家毅然创业,从争取“经济部”的科专经费,到获得工研院技术转让,一路破釜沉舟走来,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新创公司案例二
博晶医电公司2014年8月获得APEC加速器网络高峰论坛暨创业挑战赛最受瞩目的英特尔(Intel)奖,并获得10月参加美国硅谷英特尔全球挑战赛(Intel Global Challenge at UC Berkeley2014)资格,虽最后未能进入决赛,却已打开知名度,其开发的GoMore体能传感器也在2015年1月举办的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首度亮相。
博晶医电团队衍生自台湾交通大学与“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联合执行的U-华陀无线近身网络关键技术研发计划;2011年计划结束后,团队成员决定将远距照护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产业化,于是便以心电图传感技术为核心,开发出HeartWave心脏生理监测器,创立了博晶医电公司,并进驻交大创新育成中心。
怀抱着满腔热血的博晶团队,在创业第三个月,他们便前往德国参加全球知名的MEDICA医材展,希望借此闯入国际市场。不过,在接触不少厂商后,团队发现高端的技术虽然吸人眼球,却无法促成生意。
博晶医电创办人程士恒坦言,尽管凭着在集成电路多年的设计经验,团队可以把芯片和软硬件结构整合缩到最小,第二代HeartWave产品重量只有20克,但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系统,甚至要与现有设备融合,这对资本额仅100万元新台币的新创公司而言,持续投入简直是遥不可及。
该团队于是及时修正创业方向,在一次把HeartWave拿给自行车运动员看时,原本运动员们都对这些参考数值颇为无感,但当程士恒提到可探测乳酸值数据时,大家眼睛都为之一亮,原来,乳酸值的高低与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在了解市场消费者需求与不断成长的运动产业发展趋势后,该团队便毅然决然转换方向,以原有的医疗级核心技术投入运动测量器材的开发,同时开始将目标转移至运动产业,或是一般有运动习惯及体能锻练的民众,找出了医材领域中的下一个蓝海!
博晶团队很快地倾力投入运动行为研究,发现一般运动型穿戴装置多仅用于记录心跳、速度、距离、时间等项目,但这些数据需经过累积、交互比对,才能反映出运动者的体能状态,因此多适用于初级运动者,对于有锻炼目标的使用者帮助很有限。于是,他们深入了解各类型的运动者,最终发现体能测量的关键――乳酸堆积,便把握这项缺口,开发出专业运动者适用的穿戴装置,也与各大电子厂商竞争激烈的智慧型装置市场有了区隔。
该团队以心电传感技术为核心,开发出外型类似心跳带的GoMore体能传感器,除测量基本的心跳频率外,也利用完整心电波形推导乳酸堆积趋势。
产品开发初期,他们兴高采烈地将心肺功能与乳酸堆积的数据线图提供给运动玩家,许多使用者却反映判读数据难以看懂。团队又进一步利用演算法,将乳酸堆积、心肺功能等数据综合分析后,将结果改以百分比方式呈现,就像是运动者的生命周期。直观的判断方式终于得到高级运动者的青睐。如今,他们还主打慢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型运动测量产品。
程士恒特别强调,除了纪录数据,GoMore也多了互动功能,通过机身3阶段式的震动表示体力的恢复、下降与耗尽,让使用者不需持续查看装置,能更专注于运动,且即时调整时间和强度,达到更有效率的锻炼。
产品开发终于告一段落后,营销规划便是博晶团队面临的下一个关卡。虽然GoMore的特殊定位巧妙避开竞争激烈的穿戴市场,但由于无法通过既有销售渠道,投入广告宣传方面的资金又处于弱势,因此成功的营销规划关乎公司的未来。
他们采用新兴网路营销手法,除了一般博客、专业论坛外,还借助近期大众募资平台作为新创公司的营销帮手。通过在网络上开放预购产品,公司不仅募得资金,也借此打开知名度,并吸引不少媒体主动报导。另外,他们也与岛内运动中心的健身教练、专业运动员接触,向他们解说产品用途,提供试用推广,也更能打动高级使用者。
第二篇:创新创业团队口号
创新创业是企业的灵魂,下面请看创新创业团队口号的详细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创新创业团队口号
11、深思可以“创”造,熟虑才能“新”颖。
2、纳新创智,融变精匠。
3、创智未来,心享纳福。
4、纳新意,铁定赢,福未来。
5、吐故纳新,创新纳福。
6、有你创新,创新由你。
7、创新驱动发展,共赢你我未来。
8、创新谋未来,纳福共发展。
9、创新驱动,你我先行。
10、新思维,创系统优化产品,赢差异化市场。
11、创新纳福,传动万家。
12、创新驱动未来,纳福传动世界。
13、集智创新,纳福无限。
14、融智创新,纳福你我。
15、融创新,纳智慧。
16、激情纳福,睿智创新。
17、卓越无止境,创新无终点。
18、研学而智得,立行而创新。
19、万众一心,传动新思维。
20、纳智纳慧,求创求新。
创新创业团队口号
21、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2、专利法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有效武器。
3、只有创新才有突破,只有突破才能强国。
4、知识武装你和我,创新改变全社会!
5、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6、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7、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8、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9、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0、人生因创造而精彩,民族因创造而永恒!
11、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
12、你因科技而精彩,科技因你而腾飞!
13、留心生活,创新无处不在!
14、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15、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硕果累累!
16、接轨广佛圈,融入珠三角,促进科技大发展。
17、坚持科学发展,突出自主创新!
18、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9、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20、加强科普惠农兴村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加强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2、集天下智慧,创无限财富,促世界进步!
23、绘制新世纪科技蓝图,展现新时代学生风采!
24、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业能力。
25、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26、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创新创业团队口号
31、倡导自主创业,建设绿色水城。
2、潮起水城,业创天下。
3、崇尚自主创业,缔造美好生活。
4、创新创业新福地,宜商宜居新环境。
5、创新创造创辉煌事业,通江通海通广阔世界。
6、创新改变生活,创业成就你我。
7、创新无处不在,创业只等你来。
8、创新无止境,创业践于行。
9、创阳光事业,展青春风采。
10、创业,改变未来。
11、创业,就从这个想法开始!
12、创业,我们能行;创业,我们同行。
13、创业从行动开始,梦想在青春点燃。
14、创业大舞台,有你更精彩。
15、创业点亮生活。
16、创业艰难百战多,彩虹总在风雨后。
17、创业路千条,创新加速跑。
18、创业路书写新人生,小买卖成就大事业。
19、创业起飞,梦圆水城。
20、创业全方位,创新无止境。
21、创业是船,创新是帆,成功是岸。
22、创业水城,创新中国,创意未来。
23、创业天不负,立志事竟成。
24、创业要敢拼,创新才能赢。
25、创业一起来,水城更精彩。
26、创业赢天下,创新强中国。
27、创业有益,梦想向阳。
28、创业与时代同行,创新携梦想齐飞。
29、创业转变观念,创富敢为人先。
30、创意创业创新,融智融资融合。
31、点燃创业激情,成就人生梦想。
32、点燃创业梦想,崛起和谐水城。
33、点燃创业星火,建设魅力都市。
34、点燃创业之火,照耀创新之城。
35、耕耘银土地,收获金世界。
36、和谐水城,创业舞台。
37、机会稍纵即逝,创业只争朝夕。
38、崛起新形象,创业我添辉。
39、开创事业,青春有为。
40、绿色城市,全民创业。
41、魅力水城,创业沃土。
42、梦从青春起步,业从创新开始。
43、梦起巴蜀地,业创新水城。
44、梦想在心中点燃,创业在脚下实现。
45、青春创业,幸福你我。
46、青春创业,展翅圆梦。
47、青春领航创业,智慧塑造未来。
48、青春展风采,创业赢未来。
49、青年创未来,青春更精彩。
50、融古融今融天下,创业创新创未来。
51、睿智创新,激情创业。
52、睿智创新始于心,激情创业践于行。
53、生态人居画廊,创业文化天堂。
54、水城创业精彩有约,科技创新魅力无限。
55、水城魅力无限,创业激情有约。
56、水城因创新而精彩,你我因创业而辉煌。
57、拓宽创业门路,建设和谐城市。
58、我的事业我做主,我的创意我打造。
59、相信自己,创业我能。
60、信念信心信自己,创业创新创未来。
61、幸福水城,创业领航。
62、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财富人生。
63、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自强人生。
64、宜居宜商新城市,创业创富新天地。
65、有心创业岂畏难,立足水城莫等闲。
66、自主创业演绎精彩人生,艰苦奋斗收获满园春色。
67、走创业的路,为崛起提速。
第三篇:关于创新创业团队论文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创新,同样,创新来源于生活。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创新创业团队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创业企业的文化建设
摘 要 初创企业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生存问题,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创立和管理,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起来或大企业的事。然而企业文化建设从创业期开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企业处于初创期,企业文化不要急于过早的定性,而是要做到沟通企业愿景,来逐步明确企业核心理念,并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来实现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初创企业 企业文化 创业团队 愿景
创建一个企业,更多地会考虑到资金的筹集、工厂的建设等前期工作,以及如何开展业务等这些所谓的眼前如何生存问题。许多企业也以此为理由,不谈企业文化的创立,更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发展起来或大企业的事,初创企业不应分心去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最初的创立而产生的,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同时有企业文化的存在,只是看创业者是否善于创立、管理企业文化。我们知道,企业初建,万事皆新。尤其是新班子、新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带着各自过去的经历和原单位的文化。这一时期,是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如果没有主导性的企业文化对各自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企业就难以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规范和统一行动。因此,企业初建时期,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厂房、设备等硬件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进行综合统筹。同时也应看到,企业初建时期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本最低的时机,这是因为初建时期的企业文化没有定型,尚处在发育时期,没有变革的阻力,一张白纸可以勾画最美的图画。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两三年时间就能够达到。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一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看来初创企业一开始就将企业文化写入日程,将对未来的企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内的一些新建企业,创业伊始,在管理上就抓两件事:一抓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二抓企业形象建设,并通过这两项工作带动企业的全面管理工作,这种经验很值得借鉴。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企业,不像发展起来的企业,企业经验理念、价值观等在创业者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雏形,并没有形成,谈不到加以确立和推广,更谈不到加以审视和重塑。初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有本质的区别。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塑造明确的理念体系外,还需要系统地对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规划,并且要专门组织培训、研讨等活动进行文化导入和重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于初创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重塑和建设工作。但也并不是说不进行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建设,这个时期是文化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找准核心理念,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对于初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揭开企业文化的面纱
国际很多的知名公司的品牌无不来自其背后具有辐射性企业文化的支持,如可口可乐的美国文化、劳斯莱斯的贵族文化、万宝路的牛仔文化、白兰地的田园文化、当劳的温情文化等等。因此,创企业就是创文化,企业是否真正创立和发展成功,就是看是否打造了强势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根基,企业就不可能基业长青。而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首先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真正作用,这其中需要创业者自身的学习和引导,也可请或去参加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文化专家的讲解,最好是让大家有机会到同行业知名的企业去参观学习别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好的经验。这样可以让大家统一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识;可以避免一开始大家就抵触或盲目的服从,造成企业文化执行不力,企业文化与管理、战略的脱节。
在统一思想中,有个观点必须树立起来,那就是企业文化是可操作的,是一个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有调整、有变革、有升华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无为而治”、自然而成的。这对创业者尤为重要,有时候听到一堆高深的企业文化“玄学”就可能会放弃创业初期建立企业文化的想法。“等发展了再说吧”,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因为创业期不着力创造强势的健康企业文化,企业便会滋生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反作用力会吞噬你创业中的许多经营成果。创业团队要加强沟通,取得利益共同点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
创业团队是创建企业的关键要素。在现实中,创业团队成员由于经营理念与方式的不一致,团队思想没有统一,有些成员不认可公司的目标和策略价值,产生恶性冲突,导致创业团队解散,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交流,这不仅可以避免团队的解散,更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利于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沟通愿景,逐步明确核心理念
初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在摸索和形成过程中,大可不必急于定论自己的企业文化,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还需假以时日。但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发展比较盲目。
愿景告诉人们“我们(企业)将成为什么”,它不同于战略目标——明确告诉成员什么时间能达成什么具体目标。一个明晰的愿景,应该是对企业内外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可以想见达成愿景后的收益,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鼓励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人们觉得有点高远但又愿意全力为之奋斗。20世纪50年代初,当索尼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时,它宣称的愿景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愿景很容易在股东、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之间进行沟通、达成共鸣。如果没有规划共同愿景,战略管理很容易在一大堆项目的混乱选择中消失,各部门间的变革因为没有人知道变革将会带领企业走向何方而毫无意义。同时在战略阶段中也要按愿景规划中所提到的,给员工一个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的蓝图。所以战略要提出共同愿景,让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帮助,甚至于牺牲短期利益。用愿景激发员工变革的欲望,这是战略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初创企业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创业者要合理发挥企业文化缔造者的功能
造就企业文化的通常就是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最高管理者,他(她)的行为和其思维模式也就奠定了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模式,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一部分是创始人的人格化。所以说创始人对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当一个新的企业成立后,创始人的管理思路以及言行举止就已经开始打造这个企业的文化,对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已经开始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美籍华人博士忻榕指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企业文化取决于老板,尤其是创业老板,不仅在中国,西方也是如此。在企业的创业初期,企业文化力就是创业者个人能力的文化,这个时期企业老板或创业者在企业的决策中起到了舵手作用。例如万科王石的理性赌博带来了超前的制度设计;华为任正非的“君主立宪”使得权力结构半开半锁;联想柳传志的大刀削藩化解了四次分裂;海尔张瑞敏的权力神化下的隐忧;长虹的强人政治、独缺纠错机制等等,这些老板的文化思维和行为风格界定了企业文化初期的形式,也是老板个人能力的一种展现,基本上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文化风格。我国90%以上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文化现状就是这样。企业的文化力只是一种朦胧而模糊的雏形,没有人去注意或研究它,只是觉得老板能把企业做好,老板的能力强,大家就在他的影响下,向他学习或模仿,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要注意,一味地把企业文化的个性当成个人风格的展现,于是老板主义盛行,个人以言代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搞个人崇拜,造成组织中弥漫着个人至上的气息,这种神化的结果不但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反而是企业中的一个毒瘤。注重企业文化执行力
经过共同愿景的规划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种支持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就初步建立起来了,而这仅仅是开始,企业成员对于新的价值观只是停留在了解阶段,让企业成员高度认同企业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才意味着长期的胜利。有几个要素要关注。
(1)领导团队身体力行,要带头实施执行文化。如果共同的价值观只是停留在口头、文字、会议等形式上,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被员工所接受的。价值观不应该只是每天不断地说教,而应该每时每刻体现在每个行动上,领导团队的行动更为重要。企业文化说起来是一些理念和口号,但实质是“行为”。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要靠每天的决策、做事、待人的方法来形成,而且,企业文化是多数人形成的,不是一个领导者提倡就能形成的。领导者的作用是,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组织所有成员的心理以及客观的环境,透过口号和行为引导,形成共识,让大家行为一致,形成优势文化,形成强势力量文化执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层们的以身作则,真正成为执行文化的先行者和推动者,并且有文化组织变革的勇气和决心。
(2)绩效管理与薪酬文化要服务于企业所想要确立的理念,使员工的业绩与激励的方向一致。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不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是不可能让人们折服的。要员工信奉共同价值观,必然就要让他们相信这样的价值观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绩效的,无论是在薪酬上或者是个人发展空间上,必须有一个体现的载体。所以要有意识地向员工表明,新的战略是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绩效,使他们对战略的实施产生与价值观的联系从而愿意去坚持这种价值观。
(3)创立大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很多企业的文化强调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要主动协助他人和组织实现整体工作目标,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于初创企业,建立团队精神尤为重要,这是由于企业在初创期,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职责并不太清晰,导致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相互推脱责任、相互扯皮、相互抱怨,丧失团队合作精神。针对这种状况,企业在进行员工考核时,要注重团队激励,加大团队精神的考核,并作为企业奖励和晋升发展的重要依据,使管理制度的“硬”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4)要注重和倡导创新学习。企业从创立的第一天开始就需要把创新学习提升到重要地位,企业文化不是短期可以收到成效的,需要积累和沉淀。创新学习型文化可以打破固步自封、停止不前的局面。许多企业,在初创期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停止学习,喜欢谈论过去而不是未来,这是企业开始衰亡的标志。实际上,企业文化也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和演化中的。创新型学习企业文化就是要取消各种界限、官僚层级和妄自尊大的习惯,创造一个信息共享的开放性环境,要不断奖励创新带来的成果,使员工能够体验因变革而带来的学习兴奋感和巨大能量,把工作成为一种“带薪的愉快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韦华伟.创业期的企业文化[J].中外企业文化,2004(7)黎群.企业文化建设100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刘志迎.企业文化通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与企业文化:200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张云初,王清.企业文化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高天增.企业文化力[J].创新科技,2003(12)
第四篇:创新创业课程论文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要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业品质给予强化。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通过教师队伍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合作意识,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
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环境类课程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尽可能把校园的布局与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应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如校园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器等。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系统创业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第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第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襄樊学院还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
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我认为以下几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第二,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创设环境类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第五篇:创新创业课程总结
创新创业课程总结
食品学院生物工程142班
王辉腾 5602214040
经过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见识了一位又一位的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牛,自己也获益良多。今天主要在两方面做一个总结。
一、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心得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持设备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持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当然要归功于设备上应用程序的多样化。一些大中小型公司层出不穷的推出各类APP,当然,这些APP有好有坏,优秀的APP成功的被推广至市场,成为时下的流行,失败的APP下载量一直出于低迷,不能被用户所接受。那么是什么让一款APP成功被用户所接受,并且能够长久的留住客户呢?
从被下载至客户端的那刻起,一款APP的诞生就是为了能够服务其所对应的用户群,能否长久的存在于设备上,并且被长期地使用,这决定于这款APP是否能否很好的服务于用户群,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可见用户的需求是APP持久发展的动力来源,而留住用户成了APP努力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通常设计师们会和用户一起置身于典型情景中,观察用户的操作,并且不打断用户对于APP的使用,在这过程中最好进行拍摄和记录,留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表情、行为方式、情绪等,等用户结束了体验,再对其进行访谈,让其解答刚才行为的原因。由此在最终结论中,可以将用户群细分出,知道对于每个用户群可提供的服务是什么,他们需要的功能是什么,以此来满足用户。最后,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群设立1-2个用户模型,并且设计师们可以将自身带入情景中设想需求,这样做出来的设计能更符合用户的真正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通过以上的用户调研,分析调研结果,用数据说话,从数据中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对内容、界面、交互进行设计。
内容是APP的根基。APP的内容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有明确的用户群,针对这些用户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而非硬塞给用户他所不需要的一些东西。不需要的内容就删除,否则会吸引用户注意力,并且给用户杂乱无章的感觉。仅给用户需要的。
在日常生活使用中无处不在,让一款APP留住用户,增加用户的粘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从用户角度出发,使APP更人性化更生活化并且紧跟用户当前甚至是将来的步伐,才能让APP长久地被用户接受并使用。
二、人生规划篇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