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

时间:2019-05-14 03: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

第一篇: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

【发布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06号 【发布日期】2004-07-21 【生效日期】2004-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

(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7月2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06号公布 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旅游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包括市辖县、市)内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和进行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旅游经营者),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业。

第四条第四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旅游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全市旅游业实行行业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计划部门编制全市旅游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全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三)负责全市旅游业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管理;

(四)组织指导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五)按规定审查、审批旅行社、旅游定点单位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管理导游人员;

(六)组织指导旅游业管理人员和导游的教育培训及旅游从业人员技术业务等级评定工作;

(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旅游安全工作;

(八)受理旅游者的投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九)承担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度假区管理机构按其职责范围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负责本区域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旅游业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保证优质服务。

第六条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制定《杭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制订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八条第八条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条第九条 鼓励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商贸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多种旅游,丰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促进“行、吃、住、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十条第十条 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杭州旅游业的开发经营,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外地企业来杭投资旅游业;鼓励外商投资旅游景点项目;鼓励本市企业生产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制、对外促销方面给予扶持。

第二章 旅游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经营旅游业务应按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旅游业务。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自觉履行规定的或者与旅游者约定的服务标准,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岗位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服务。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旅游从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格尊严的行为。禁止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回扣或额外费用;旅游经营者也不得给予旅游从业人员回扣或额外费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必须公开服务项目和服务收费标准,明码标价,保证服务质量,不得擅自提高旅游收费标准;不得围随兜售和强买强卖;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购买商品;不得勒索旅游者的财物等。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依法履行职责,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侵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旅行社管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设立旅行社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旅行社必须按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核定的业务范围经营。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对旅行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旅行社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质量保证金。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专用款项,除国家规定以外,不得挪作他用。保证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旅行社应按旅游合同或与旅游者的约定提供服务。确实不能兑现合同或约定服务的,应提供相应的补偿服务或减免、退还相应服务费用;旅游中增加服务项目的,应当事先征得旅游者的同意。

旅行社提供有偿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旅游者出具服务单据。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旅行社应聘用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导游人员。不得聘用未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导游活动。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从事“一日游”经营活动的旅行社必须实行挂牌服务,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路线、游览景点和游览时间。不得随意减少服务项目。不得采取欺骗手段强行拉客。不得在公开的收费标准之外收取费用。严禁勒索旅游者的财物和利诱、胁迫旅游者购买商品或就餐。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旅行社应当按规定为旅游者办理保险。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外地旅行社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节 导游管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从事导游业务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导游资格证书,并被旅行社聘用,方可从事导游业务。未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导游业务。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导游人员从事导游业务必须持证上岗,佩戴导游胸卡,按规定职责和标准提供服务。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导游人员应按旅行社与旅游者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

导游、驾驶员等服务人员不得向有关单位和旅游者索要小费,收受回扣,不得超出合同约定安排购物。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导游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旅行社应加强对导游的管理,对不称职或违反职业道德的导游,应予解聘。导游人员应自觉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旅行社的管理。

第四节 旅游服务网点管理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饭店实行星级评定制度“;第三款修改为:”非星级饭店不得使用有关星级的用语进行广告宣传。

星级饭店必须按照星级标准提供服务。

未评定星级或未取得涉外定点单位资格的饭店,不得接待涉外旅游团队,非星级饭店不得使用有关星级的用语进行广告宣传。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对景区、景点范围内商业服务网点、卫生设施的布局,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在旅游景区、景点范围内摆摊设点,应服从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机构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五节 旅游安全管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配备相应的旅游安全设施和安全人员,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治安防范措施,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经检查不合格者不得营业。

旅游经营者应当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共同做好保护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旅行社接待入境未办理保险的旅游者,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为旅游者补办保险。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设施和游览地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应当采取安全措施,设置警示标志,向旅游者提供信息。

旅游经营者在引导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发现有危险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物安全。

旅游者的人身、财物受到损害时,旅游经营者应及时救护或查找,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协调或参与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对旅游经营者发生的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 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旅游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二)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服务方式,自主选择旅游商品和服务;

(三)按照合同约定获得质价相称的旅游服务;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

(五)获得人身、财物安全保障;

(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赔偿,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权利。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当地民族风俗习惯;

(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三)遵守旅游秩序和安全、卫生规定;

(四)履行旅游合同或约定。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向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旅游经营者要求赔偿;被要求赔偿的旅游经营者应当自收到索赔要求之日起10日内作出答复;

(二)从合法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旅游经营者所在地或者损害行为发生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投诉;受理旅游者投诉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三)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擅自在本市经营旅行社业务或者未取得专项经营资格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旅行社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质量保证金的,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者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擅自从事导游业务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导游人员不持证上岗或不佩带导游胸卡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导游人员严重失职或无理拒绝检查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按规定扣留其导游证件,并可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15天至30天,并可处以5000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游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应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星级饭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提请批准机关降低或取消星级。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旅游经营者承担应保险赔付的等额赔偿,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旅游从业人员、导游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回扣或额外费用的,以及旅游经营者给予旅游从业人员、导游人员回扣或额外费用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旅游经营者擅自降低服务标准,损害旅游者利益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实施的行政处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行使。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等有关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旅游经营者在旅游经营中,给旅游者或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财物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旅游者或其他人员损坏旅游服务设施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76号 【发布日期】2014-01-13 【生效日期】2014-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76号

《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2014年1月13日

杭州市港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港口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港口资源,维护港口经营秩序,保障港口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港的规划、建设、维护、经营以及相关行政管理活动。

第三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港口行政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市港航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港口的日常行政管理。

发展改革、水利、规划、土地、环保、海事、公安、工商、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港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投入资金支持港口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五条 杭州港总体规划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土地、水利、渔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并征求各区、县(市)人民政府意见。杭州港总体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规定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公布。

杭州港重点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按照《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的规定,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后公布;其他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按照《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的规定报上级机关备案。

杭州港总体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六条 市、县(市)发展改革、土地、规划等部门在编制港口周边区域的相关规划时应当优先安排港口物流、仓储、临港工业等功能;涉及港口规划的,应当征求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 港口岸线的开发利用遵循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港口岸线的使用应当符合港口规划;港口岸线资源应当优先用于港口规划作业区建设。

第八条 建设港口设施需要使用港口岸线,或者因工程建设等需要临时使用港口岸线建设港口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港航管理机构提出许可申请。

第九条 申请使用港口岸线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填写使用港口岸线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港口岸线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使用港口岸线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证明文件;

(三)属危险货物码头、客运码头或者筒仓码头的,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申请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填写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港口岸线临时使用期限、范围、功能和建设临时港口设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情况的说明;

(二)陆域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

(三)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拟建港口设施的地理位置图、航道位置图、建筑物主要控制点坐标平面布置图;

(四)使用期满后恢复港口岸线原貌的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 市港航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使用港口岸线申请或者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市港航管理机构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港口岸线使用证书或者港口岸线临时使用证书。

第十二条 港口岸线的使用期限根据陆域土地使用权期限确定,但最长不超过50年。

港口岸线临时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年。期满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港航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延续手续。港口岸线临时使用权不得转让。

第十三条 港口岸线使用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法定代表人、住所变更的,应当自变更工商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市港航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港口岸线使用人应当按照批准的范围、功能使用港口岸线。改变港口岸线使用范围、功能的,应当重新申请港口岸线使用许可。

禁止从事可能影响港口岸线稳定或者毁坏港口岸线的活动。港口岸线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对其使用的港口岸线和港区内的坡岸进行日常维护。

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终止的,使用人应当按照申请时提交的恢复港口岸线原貌的实施方案,在3个月内恢复港口岸线原貌。

第十五条 已建成的港口作业区范围内不得建设与港口经营无关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位于港区内的,发展改革部门在实施项目审批或者核准前,应当征求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属于实施备案管理投资项目的,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在备案后10日内,抄送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危险货物码头、客运码头、筒仓码头建成后,港口岸线使用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未经安全验收评价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从事港口经营的,应当依法办理港口经营许可手续。

港口经营许可期限届满需要延续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在期限届满20日前向市港航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市港航管理机构应当在港口经营许可有效期限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八条 港口经营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法定代表人、住所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市港航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港口经营人的装卸工艺、安全管理责任人发生变化的,应当在15日内向市港航管理机构报告,并提交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十九条 港口经营人改造经许可经营的码头、堆场、仓库、储罐、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改造手续。

港口经营人不得使用正在进行改造的码头设施从事港口经营。码头设施改造期间,需要使用未改造部分设施从事港口经营的,港口经营人应当事前向市港航管理机构提交报告。市港航管理机构发现不符合港口经营许可条件的,应当责令其停止经营。

第二十条 港口经营人不得为未办理进出港手续的船舶提供装卸服务,不得超过船舶的核定载重线装载货物。

第二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按照安全停泊的要求调度船舶,维持码头前沿停泊秩序。

第二十二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在核定的区域内按照设计荷载堆载货物,堆场、仓库等应当设置不同类型货物堆载限高标志,不得超限堆载。

第二十三条 港口作业区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实施封闭管理。港口范围内的码头、仓库、堆场、客运站、办公区、候工区等功能区域应当划分明确,并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

港口经营人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在作业场所设置灭火、防雷、视频监控等安全设施,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

第二十四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港口作业操作规程实施吊装、船舶靠离泊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第二十五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区内加油站、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危险货物码头、客运码头、筒仓码头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两次安全现状评价间隔不得超过3年。

经安全现状评价发现安全隐患的,港口经营人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十六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按照港口作业区域的经营规模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港口经营人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市港航管理机构备案。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配备相应人员和装备,储备救急物资,并按照市港航管理机构的要求组织演练。

港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港口经营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如实向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市港航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七条 市港航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港口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的,责令港口经营人采取措施,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交通、海事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港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市港航管理机构可以对港口经营人实施诚信评价管理制度,建立港口经营人诚信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港口经营人诚信评价信息。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港口岸线使用人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市港航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从事影响港口岸线稳定或者毁坏港口岸线活动,未按照规定进行港口岸线日常维护,或者未按照规定完成港口岸线恢复的,由市港航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由市港航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八条规定,未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向市港航管理机构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条规定,为未办理进出港手续的船舶提供装卸服务,或者超过船舶核定载重线装载货物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按照安全停泊的要求调度船舶,维持码头前沿泊秩序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货物堆载限高标志的,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超过设计荷载堆载货物或者超出核定的区域堆放货物的,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未对港口作业区实施封闭管理或者未按照规定设置灭火、防雷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未按照规定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安全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按照港口作业操作规程实施吊装、船舶靠离泊作业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实施船舶靠离泊作业未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对港口设施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港口应急预案演练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港航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1991年12月2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发布,根据1997年12月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0号公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5件政府规章修改60件政府规章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4年9月2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07号公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等18件市政府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2年5月1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公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征管暂行规定〉等23件市政府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的《杭州港专用码头管理办法》同时废止。1995年3月1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82号发布,根据1997年12月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0号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5件政府规章修改60件政府规章个别条款的决定》修正的《杭州市港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杭州市旅游业竞争力研究要点

杭州市旅游业竞争力研究

摘 要:

关键词:

一、旅游业竞争力

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根据迈克尔波特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产业竞争力是指不同区域经济主体在某一产业内相互竞争产业发展资源的能力,取决于区域主体的产业基础及制定产业政策、调控产业结构等主观经济行为,体现为区域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其所属区域整体产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苏忠伟等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孙萍认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区域内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所以,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旅游环境营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管理创新等领域与其他城市相比,形成比较优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三、杭州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本研究选取2003年至2007年五年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杭州旅游竞争力进行纵向分析,计算各的竞争力得分,并进行分析与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 《杭州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旅游概览》等刊物。

1.城市旅游发展业绩

经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因子分析处理,提取3个公因子后,累积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5.685%,总体上说明原始指标众多信息已被充分提取。公因子1在全年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旅行社数量上具有较高载荷,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业绩,命名为规模质量因子

;公因子2在国际旅行社比重、旅行社收入、旅行社上交税金、星级饭店上交收入上具有较高载荷,从侧面反映了城市旅游企业的业务情况,命名为旅游企业质量因子 ;公因子3在第三产业占GDP比、平均停留天数重上具有较高载荷,综合反映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命名为第三产业发展因子。

2.城市旅游生产要素

对城市旅游生产要素的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后,累积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6.461%。公因子1在地方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4A级景区数量、会展场所数量上载荷较高,反应了政府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力度和资本、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命名为政资因子;公因子2在影剧院数量、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较高载荷,反应了文化、人力资源,命名为人文因子。

3.城市旅游发展支持条件

提取综合支持因子后,累积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6.929%,说明该公因子已很好地代表城市旅游发展支持条件。加权计算出城市旅游发展支持性条件的综合得分值,五、持续提升杭州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1.认清旅游与经济的关系,明确产业定位

区域经济实力对旅游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可见城市旅游业不仅依附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旅游从产生时期极少数人的消费活动发展成现代的大众旅游,其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结果。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有了多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旅游动机才可能转化为旅游行为,城市内部旅游需求才能更强烈;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经济越发达,其发展旅游的软硬件环境就越有利,开发节庆、会展、商贸旅游等活动才水到渠成。

2.加快旅行社发展

从旅行社数量、国际旅行社比重、城市百强国际旅行社数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数据可以看出,杭州国际旅行社的质量、数量都还不够。对于旅行社来讲,其线路的组织和产品的包装,与旅游地的形象建立和推广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旅游形象对杭州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今后旅游宣传,产品设计的主导思想。杭州必须整合资源、搞好结合,推动旅行社走集团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3.增加游客停留天数

从2003年至2007的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可知,杭州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几乎没有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游客消费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游客逗留天数的增加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加游客停留天数,旅游界应精心设计、巧妙布局,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异彩纷呈的旅游线路。另外,还应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如五星级宾馆,酒吧街,步行街,乡村旅馆等的建设,从大的视野上拓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户外旅游的市场消费,这些有异于普通旅游的特种旅游,往往能让游客停留更多的时间。

4.加快国际化建设

从全年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接待入境旅客人数、国际旅行社比重等指标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国内游客在杭州客源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杭州旅游业国际化程度不高。杭州旅游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5.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引来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杭州的发展,历来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发展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杭州可以利用类似机会,提高国际知名度,发展国际旅游城市。积极利用国内外新闻媒体、影视公司、互联网、旅行社以及旅游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扩大杭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参考文献: [1]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陈志钢:基于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4.[3]丁

蕾 吴小根 丁

洁: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3),第511-515页.[4]范红艳 李

燕: 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第488-493页.

第四篇: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26号)

【发布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26号 【发布日期】2006-09-08 【生效日期】2006-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杭州市

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26号)

《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8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九月八日

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杭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民用建筑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活动及实施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性能、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及照明设备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管理,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等能耗。

第四条第四条 杭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经济、科技、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第五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从试制、生产、实用、推广等环节加强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第六条第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经济、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节能规划组织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应当对新建建筑的节能要求、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开发利用、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提出工作目标、具体安排和保障措施。

第七条第七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状况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编制更低能耗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应的施工规程、验评规范及评估体系。

本市实施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评估制度、建筑物能效认定和标识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第八条 鼓励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安排科技经费时,应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方面的投入比例。

第九条第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建筑节能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定期发布鼓励在本市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产品和施工工艺目录。

第十条第十条 新建建筑物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及省、市建筑节能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鼓励新建建筑物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鼓励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的重点是高能耗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物改造应当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应突出屋面和门窗的节能改造。在居住建筑平改坡改造中,可结合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物涉及围护结构的,应当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规划部门在组织编制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在规划布局(建筑高度、间距、自然通风组织)和建筑物平面布置、朝向、体型、体量等方面应当综合考虑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新建建筑物的业主应当在立项前自行组织建筑节能专题论证。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或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当进行建筑节能专题审查。凡立项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无建筑节能专题论证内容的,不予立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降低建筑节能标准,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产品。

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产品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所购产品符合建筑节能标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审查,并在审查报告中单列建筑节能审查内容。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图审结论应定为不合格。

墙体、屋面、门窗等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施工图节能设计篇(章)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报告作出相应的图审结论。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施工许可申请时,应当查验施工图审查报告。对建筑节能内容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规程组织施工。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

墙体和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建筑节能施工规程进行监理;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整改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同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监理人员应当查验进场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并按规定见证取样和验收。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墙体和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监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专项验收。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的,应当责令整改。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现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以及重要部位的专项检查,重点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空调暖通系统在主体完工、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提出专项监督意见。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节能进行专项验收。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注明建筑节能实施内容。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违反建筑节能相关规定,或者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没有通过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备案,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施工和监理行为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负责。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时,应当提供房屋的门、窗及墙体保温的主要材料样品,并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予以明确。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提供的《住宅使用说明书》中,应当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指标、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相应的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节能建筑进行宣传和销售的,应当委托专业的建筑节能测评机构进行建筑效能认定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在进行建筑物的装修和使用时,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节能围护体系,降低建筑节能标准。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居住小区内公共建筑节能设施及设备的围护、保养、维修和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实行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小区)评选制度。鼓励创建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小区),对达到节能建筑示范标准的建筑工程,授予“杭州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小区)”标识。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发现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依法进行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建筑节能活动进行监督,发现违反建筑节能有关规定的行为,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违反本办法,未按照建筑节能标准以及相关建筑节能规范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政〔2006〕1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杭州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旅游西进战略,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牌,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总体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的相互统筹,促进《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或市政府批准,并加以严格执行。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123公里绕城高速顺利开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杭昱、杭千、杭新高速公路三条连线以及四大接口,构筑“一个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形成大杭州无障碍旅游交通。

(三)完善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的网络建设。发展旅游交通换乘和观光巴士营运网络,在语音交换中心的基础上,于2007年实现机场等主要出入口咨询中心的多语种服务,节假日在市区主要咨询点提供志愿者服务。2003—2007年,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旅游集散中心、换乘中心及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完善。

(四)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要在西湖景区、休博园现有旅游交通指示牌的基础上,加快大杭州区域内的整体筹划,争取今年年底通过规划。城管、交通、旅游、公安交警、质监等部门要统一协调,按照国际标准有关要求规划设置。经费由市和区、县(市)财政分别筹措解决,其中市财政从2005—2009年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万元。

(五)推进“金旅工程”。以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名特商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功能先进、资源共享、互连互通的网上旅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健康、诚信的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发挥互联网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网上促销。

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整合力度

(六)大力扶持旅游重点项目。在确保完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同时,加大对西溪湿地、运河等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法规范行政许可手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旅游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市政府将根据各项目对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七)鼓励发展旅游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展,充分发掘反映杭州人文精神、西湖文化的旅游文化产品,着力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旅游文化产品,由市旅游和文化部门授予“杭州市旅游文化示范项目”称号并授牌,同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市旅游部门应将其列为我市旅游促销的重点推荐项目。

(八)加快发展工农业旅游。因地制宜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业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旅游活动。引导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实现二产与三产的结合。对达到相应标准具有示范作用的工农业旅游项目,给予授牌及一定的资金奖励,并将其列入“杭州市社会资源国际访问点”名录,向境外游客推荐。

三、加强市场开拓,树立统一品牌

(九)统一旅游品牌。优化全市旅游资源的包装,对大杭州旅游品牌进行形象策划和整体包装,加强海外市场的宣传推介工作。每年继续筹集和安排不少于4000万元的经费,用于杭州旅游的整体宣传促销、旅游市场开发和奖励以及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旅游项目的扶持。各区、县(市)政府安排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逐年增长。

(十)加强区域协作。巩固“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成果,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手段,扩大合作成果。充分发挥杭州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城市及周边其他省市的合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体系。

四、加快培育会展旅游,形成产业新增长点

(十一)鼓励会展业加快发展。修订完善原有的《杭州市会展中心布点规划》,加强引导,鼓励高标准会展场馆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控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打破行业垄断,减少行政干预和政府直接主办、承办会展活动的数量,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会展市场,促进市场主体培育。制定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推行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会展企业服务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人事、劳动部门要将会展业人才的培训纳入经常性工作。

(十二)设立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为促进会展业良性循环,每年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作为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引进全国性、国际性大型会展活动的奖励性支出和申办工作中正常的经费开支,对在我市连续举办、规模大、效益好、有市场潜力的国际性品牌会展项目的培育奖励,对我市优秀会展企业的表彰奖励,会展业总

体形象宣传以及会展业所涉及的基础性、保障性公共支出。

五、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素质

(十三)营造旅行社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要促进旅行社之间开展公平竞争,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合资或独资的旅行社来杭经营。支持旅行社采购公务活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和会务等相关事宜。鼓励旅行社通过资本运营方式,向专业化、连锁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十四)鼓励旅行社上规模、强素质。对被新评为全国百强的国际、国内旅行社,省十强国际、国内旅行社,市十佳旅行社以及进入百强前30名的经营者,给予授牌和适当的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十五)对引进入境旅游者进行奖励。对国际旅行社年接待境外来杭过夜游客3—10万人天(含10万人天)的,每人天奖励1元;10—15万人天(含15万人天)的,每人天奖励2元;15万人天以上的,每人天奖励3元。国际旅行社结汇1美元,奖励0.1元。

(十六)鼓励提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加快建设高星级饭店,大力提高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对被新评定为五星级饭店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被新评定为四星级饭店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被评为市十佳饭店的,给予组织该饭店高级管理人员赴国内外接受培训的奖励。

(十七)提高景区管理水平。鼓励旅游景区(点)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管理,对被新评定为4A级景区(点)以上称号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十八)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建立200万元的导游基金,重点用于导游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尤其是优秀导游员的再提高和紧缺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引进,以及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导游员进行奖励等。(十九)鼓励和支持旅游购物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鼓励以丝绸、茶叶等为重点的具有地域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升级,鼓励企业申请产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培育地方优势品牌和国家级强势品牌,研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打造具有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旅游商品购物商场。完善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生产、引进和奖励机制。每年举办杭州市优秀旅游商品征集、评比和展示展销活动,制订鼓励各旅游景区景点销售有杭州特色旅游商品的评比、奖励办法。

(二十)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的实施。对在旅游国际化工作的推进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十一)鼓励旅游企业推广使用环保、互联网和绿色设施,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形成推进合力,优化发展环境

(二十二)形成推进合力。建设、交通、工商、物价、文化、公安、公安消防、城市管理、体育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完善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机制,积极配合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自职责范围的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并将旅游市场秩序治理依职能进行分解,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建立旅游市场的属地管理机制,通过目标考核,推进各城区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二十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根据我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和规范旅游业的有关法规、规章,建立健全旅游业服务标准体系。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要互为补充和协调,以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二十四)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健全旅游投诉有效预防机制、投诉受理网络和快捷处理工作机制。建立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下载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杭州市旅游业管理办法(2004年7月1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杭州市屋面整改管理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区 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0‟36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区建筑物屋顶综合......

    杭州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

    杭州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强市名城”战略的实施,促进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更加......

    杭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杭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196 号 《杭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9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2月1日......

    杭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

    杭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 杭科合〔2015〕57号 关于推广应用创新券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开区、钱开区、大江东集聚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推广应用创新券推动“大众......

    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

    名称: 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28号法规分类: 工业交通 颁布日期: 2004-09-20 实施日期: 2004-09-20 有 效 性: 有效 颁布单位: 杭州市人民政府 正文: (1991年12月28日杭......

    杭州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5篇)

    杭州市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本市民办教育培训业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培训学校办学行为,维护民办培训学校和学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

    杭州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杭州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145号 (1999年11月2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杭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杭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鼓励发明创造,激励自主创新,完善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杭州市专利管理条例》的规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