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中国论坛: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展中国论坛: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0发展中国论坛”综述
庞 波 刘志海
由发展中国论坛组委会、发展中国论坛研究院(筹)主办的“2010发展中国论坛”于8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张文台上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全国政协常委、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发展中国论坛执行主席王瑞璞,发展中国论坛副主席、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季昆森和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黄伯诚将军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重点聚焦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大主题。与会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发展中国论坛“合作交流、科学发展”的宗旨,围绕“中国城镇化和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深入研讨,认真总结,集思广益,建言献策,达成共识,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论坛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在致“2010发展中国论坛”贺辞中强调,发展中国论坛组委会举办的“2010发展中国论坛”,通过展开官员、学者和研究机构之
间的对话,系统研究中国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在讲话中指出,“2010发展中国论坛”以中国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展开高层研讨,这是中国社科界、理论界、学术界的一桩盛事和好事,也是所有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关心的大事。会议确定的两大主题非常重要,对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中国的城镇化
一、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孙庆聚强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是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季昆森认为,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
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说,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载体。因此,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党的十七大强调“一定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卢中原特别指出,城市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深厚源泉。中国200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6.7%。从城市化的国际发展经
验来看,30%到70%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其中45%到55%这个阶段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现在正好处于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这必然产生巨大内需潜力。首先,大规模城镇化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吸引大批人口,主要是农村居民,从而激发出旺盛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到城市后,也要租房子甚至买房子,要看病,子女要上学,要上工伤保险,要进入社会保险网络等,这些消费需求潜力极其巨大,不仅表现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表现在扩大城市日常生活消费方面,城市消费有一种示范效应,农民进城后也要象市民那样消费。而且,农民进城后,收入增加寄回农村也会拉动家乡的消费。假定我们城市化水平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13亿人口的1%就是1300万人。可见,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空间是多么巨大!其次,这种消费需求的连带效应也会带来大量的投资需求。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要满足新市民的要求,城市功能完善等带来的投资需求不可估量。例如,一套50平米的住房需要多少钢材,大量人口转移进城市要建多少套房子,需要多少钢材,这就拉动了投资需求。
卢中原谈到,城市化也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要努力扩大内需,调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换言之,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平稳快速发展,要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发展城市化,能够产生巨大内需潜力,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70%的稳定阶段,还有20多个百分点,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至少可以拉动经济增长20多年。而未来5-10年,就是“十二五”期间到2020年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这段时间,是城市化最快的时期。我们要抓好这个发展机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进一步改善,实际上这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卢映川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影响人类发展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举世瞩目。
二、我国城镇化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孙庆聚说,截至7月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愈46%,而且上规模居世界第一,这足以说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到一个相当的阶段,这是一个大好事。
卢映川指出,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按照这一水平衡量,无论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进程看,还是从城镇化水平来看,我国的城镇化目前都处在中间阶段。“十二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城镇化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未来一个时期是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率仍将保持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并可能在2013年~2015年超过50%,这将为转换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积累了巨大社会风险:
1、人口的户籍未放开,实行转移人口临时居住证制度,农民工得不
到城市教育、卫生、社保、低保等公共服务。
2、城乡间存在大量流动人口,城市中形成大规模工作不固定和居无定所的飘移人群,城中村、蜗居、集装箱、鸽笼、胶囊间等低成本居住方式大量出现,特别是从农村进城的80后、90后,以及未来的21世纪后,将在城市中形成低收入生活艰难、有一定文化而无信仰、心理极不平衡等大规模的导致社会动荡的危险人群。
3、农村青年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尤其是未来20年到30年,大部分村庄将成为以老年人为主的没有活力和萧条衰败的地方。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势必造成诸多的社会动荡和灾难。
王一鸣说,我国城镇化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诸多问题:
1、农民工非市民化。由于其无法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待遇,由此带来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问题。
2、农民工就业困难。这次国际金融对制造业特别是出口部门的冲击一度使2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形成农民工“返乡潮”,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就业困难。
3、城镇化成本大大增加。一些地方政府超出本地财力,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刻意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成本。
4、耕地被大量占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用土地,高价出让获得差价收益,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造成耕地大量被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至2007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至1.38亩。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
城市在开发建设中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剧了水土矛盾和环境恶化。据有关部门资料,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季昆森认为,在我国小城镇大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起点低,建设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新的污染;建筑风格单
一、类同,特色不鲜明;盲目追求规模,占用土地多等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副司长赵晖认为,中国城镇化主要面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容量和大城市病三大制约。
四、必须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张文台倡议,要加快推进城镇低碳化进程,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三生共赢的文明社会。为此,他提出必须建立和形成科学的决策规划体系、完善的政策引导体系、合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深入的文化理念体系、广泛的群众参与体系、现代的科技支撑体系、新兴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开放的交流合作体系等八个体系。
周文彰强调,要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城镇化过程。城镇化首先需要大量的土地,土地来自农村和农民,因此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征用和农民房屋的拆迁。土地征用和农房拆迁最需要讲究公平正义。城镇化要求城镇大量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苛求拥有城市人口的身份。而把城乡人口分离的城乡户籍制度,迫切需要改革、打破。城镇化要求城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齐头并进,经济建设的推进为源源不断的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为城镇的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实力。社会建设的推进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
口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卢中原强调,为搞好我国城市化建设,我们要力求做到:
1、发展城市化要克服单纯技术观念。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贫民窟等大城市病,注意研究发达国家怎么治理大城市病,如发展高速化、立体化、大型化的公共交通,实行交通无缝对接,采用智能驾驶系统、智能交通管制系统等等。这些无疑是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不能根本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过度、能耗大、排放大等弊病。根据国际上的城市规划人员最近这些年的共识,认为人类的技术进步有极限。寄希望于技术手段解决大城市病不现实。因此,克服单纯技术观念会促使我们反思、审视现有的城市化发展思路以及城市规划思路,否则很难解决现在的城市难题。比如发展大都市的快速交通、无缝对接、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等,且不说大规模的改造和应用需要巨量投资,就是技术转化为应用也需要较长时间,大规模的投资还要考虑投资效率怎样等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清醒认识,很可能盲目地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寄希望于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结果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加深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城市化理念。
2、城市化进程要注意分流需求。简言之,就是大城市过多的人口要分流到中小城市中去。根据分流需求的理念和思路,现在需要反思我们关注的蚁族、蜗居等热点。由于大城市的居住、交通和生活成本太高,上海大量年轻人已逐渐流入周边的中小城市。所以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一定要有分流需求的思路,把巨量人口由过于向大城市
集中,变为向中小城市分流。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发展道路应该认真思考这种思路。如果没有这种思路,而是局限于紧盯着大城市内部如何增加住房和降低房价,来解决蚁族、蜗居问题,例如单纯靠增加投资、增加房屋供给和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就无法根本解决大城市的供求矛盾。
3、发展城市化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现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断拓宽马路,减少道路平面交叉和人行道,架设过街天桥,为汽车行驶提供方便。立体化交通思路也是在扩张城市规模的前提下,为车提供方便,而不是发展紧凑型城市,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为人提供方便。近些年国际上研究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包括发展小规模、方便步行、邻里接近的城镇。我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更需要这种以人为本、行人方便、紧凑集约的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4、城市发展要考虑形成集聚效应,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现代的规划理念普遍认为,最适于居住的城市规模是50万人口左右、100万以下,国际上的大都市继续扩张会越来越没有出路。对我们来说,也需要集中发展5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要形成集聚效应,应该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具体说,此类城市的产业不宜多而分散,而应重点发展一个或几个产业,在同行业、同领域别人很难替代它们。那么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或者小城镇应该是什么样的?那就更需要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或者地方特色。例如在产业链条上的某个专业化配套环节非常强势,甚至主要是具有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小城市或小城镇不宜追求百万人口城市那样的产
业体系。如果不论城市大小和其他条件,都去追求完整的或高端的产业体系,我国将会陷入一轮复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小城镇、小城市一定要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在产业链中无法被人替代,就能吸引生产要素流入,就会凝聚人气和激活经济活动。
卢映川认为,我国新阶段的城镇化必须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1、根本改变以城市规划为中心的规划管理方式,转变为城乡一体规划。现有的规划体制主要着眼于城市的功能布局,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小城镇缺乏规划或者规划很粗。要充分考虑对大中城市的依托和对农村的带动,实行区域统筹规划。
2、把科学发展理念、先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技术手段真正落到城市建设中,推动城镇化集约高效发展。要超前考虑生态绿化控制、开发强度控制以及骨干基础设施实施,推行区域开发、系统实施。对技术上较为成熟、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和资源管理方式,应重视规划先行,推广使用。
3、调整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推行土地储备和集中连片开发。调整土地出让方式,实行年租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王一鸣表示,新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发展转型提出八项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 理念。将农民工就业和居住问题放到突出位置。更加重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强城市路网、商业网点、给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以及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设施规划,更好满足人的多方面需球。
2、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户籍制度,方便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就地落户、将农民工纳入城镇
社会保障体系等制度创新,加快农民工市场化。促进农民工在公共服务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待遇。
3、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加强城乡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和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4、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5、积极发展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进一步优化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加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积极培育北部湾、长江中游、成渝地区、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吸纳人口较多的新兴城市群,促进形成以上海、北京、香港、广州等一批国际大都市为核心的开放型国际化城市体系。
6、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从严控制对耕地的占用,建立节约使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的新机制,发展资源节约型城镇。
7、突出历史文化特色。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使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
8、鼓励公众广泛参与。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听取和反映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提高市民参与度。
季昆森指出,生态型城镇既是人类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逆转城镇化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产物和必然趋势。循环经济是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核心思想。建设生态型城镇就是要用生态学
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镇,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问题。
周天勇谈及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时呼吁,尽快改革户籍和人口管理等制度,彻底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和居住。让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法定期限的公民,都有享受同等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从根本上改革土地住房、地方财税等制度,让迁移人口能从农村顺利退出,在城市有体面的住房。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占斌认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调整资源配置方式。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多种失衡,贻害甚深。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提出了公共资源配置调整的大问题。统筹城乡,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提出了“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的新要求:一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公共政策应更多向县域倾斜,要通过权力下放和扩权,加强县域统筹发展的能力,调动县域发展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力配置尽量向县城和农村倾斜,“多予少取放活”要成为方向性常态,要有制度性保证。同时,改变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应伴随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探索极有可能担负起创新的重任,值得高度重视。
关于中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孙庆聚强调说,义务教育平衡发展,是事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均衡发展逐步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重点,它关乎每个学生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是当前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王瑞璞指出,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向城镇倾斜,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较大,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农村学校的师生比、生均经费、升学率等与城市相差甚远。特别在义务教育投入上,城乡间存在明显差距。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乡财政或县财政负担。在县乡财政普遍困难情况下,农村教育供给不足。农村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70.68%和66.13%,而所得教育经费在总经费中所占比例分别只有56.77%和49.87%。在城乡教育经费不均衡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在相关教学器材配备率上,城乡差距较大,导致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
差。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75%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实际完成初中教育的不足30%。城乡教育分配严重失衡,不仅影响农民现期的增收能力,而且对其收入的持续增长也将产生消极影响。
郭永福说,义务教育不均衡,表现在多方面,包括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升学机会等等,而关键是教师整体素质的不均衡。多年来,由于地域、城乡、校际差别的扩大,导致好的教师农村的往城里跑;城里一般学校往好学校跑;中小城市往大城市跑。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与城区差距很大,这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的最重要原因。
三、必须科学合理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孙庆聚强调,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对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教育资源要向五个地区倾斜,即: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的学校倾斜。要做到师资、校舍、设备等等实现均衡发展。
王瑞璞特别强调,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多数县市的财力明显不够、县级行政管理力量和教育教学力量明显不足等原因,难以适应农村对教育的需求。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把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有关规定从政府文件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修
改《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为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化解工作,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提高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和山区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现行教育工资保障机制,建立以县域为中心,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区域性服务功能的教育评价制度。
周文彰强调,要让公平正义的太阳普及义务教育。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利益。中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首先,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覆盖城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可以率先在区域内实现城乡区域发展,逐步在更大的范围,比如在全省,全国的范围内推进。第二,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方面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尤其是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辍学现象。第三,缩小区域教学差距,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资源支持欠发达地区。第四,辐射困难群体,困难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要把有限的国家财力、政府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问题等等。可见义务教育提出本身是公平正义的产物,同时迫切需要体现公平正义。
郭永福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五点思路是:
1、要不断提高和加
深对促进教育公平,首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觉性。
2、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是长期形成的历史现象,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就不难。
3、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要在差别中,推进相对均衡,在均衡中,谋求更高质量。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近期只能先实现区域内的初步均衡,然后再达到区域内的基本均衡,不能一蹴而就。
5、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治理,才能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秘书长刘立德谈及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六点思考:
1、确立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重中之重的观念。明确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基础性、长期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特点。发展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改善民生、增强国力的基础。
2、建立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责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以单纯的升学率、名牌率评价地区和学校、奖惩地区和校长、老师。
3、统筹城乡教师待遇。分地区制定《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标准》,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
4、注重公办与民办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鼓励并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加强和改进国家对民办教育的管理。
5、促进普教与职教的均衡发展。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渗透、融合,反对“非普即职”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推动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
6、进一步更新教育观
念,促进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均衡发展。
杨银付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按照这一新的部署,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整体上把握以下政策要点:
1、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把均衡发展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要有新的思路和明确的路线图,进一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2、在统筹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特别是明确事责财责,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3、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上,致力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现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4、在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上,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规范的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流动制度,切实缩小校际乃至城乡教育差距。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依靠科技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会影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快”也不会持久。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又要注意的速度。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谈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为什么说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摆在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相辅相成,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
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地方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属于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求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
第四篇: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不松劲,在优化环境提升形象上出实招,在解民忧办实事上动真情,推动了全街道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项目,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
抓好新上技改,把工业结构调优。华盛江泉天地磁砖改造项目投资1亿元,9月份投产后可年增加产量三分之一以上,年增产值过亿元。冠龙管业油气钢管生产线投资4500万元,已于5月上旬投产。森森集团大众石油管线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年底可望投产。上半年,全街道新上技改项目13个,到位资金4亿元,钢管、铝型材等高附加值项目6个,占46,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1-6月份全街道完成工业产值131.2亿元,利税10.1亿元,工业增加值36.7亿元,销售收入1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8.2、52.1、42.1、42.7。二是打造发展平台,把第三产业调强。华盛江泉集团总投资8亿元的江泉大厦为超五星级商贸服务大厦,目前已进入装饰阶段,预计2008年10月可竣工投入使用。万泉商城改造方案已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下半年即可实施。罗庄陶瓷商城、朱陈建材批发市场、沂罗园改造等工程都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这些工程的实施,营造了第三产业发展新的热点,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三是抓好企业上市,把招商引资放大。华盛江泉集团烨华焦化于3月份在马来西亚成功上市,一次融资6.6亿元。罗欣药业计划于下半年增资扩股2亿元,新光毛毯年底在英国上市,届时全街道上市公司将达到5家,实现了招商引资、企业融资和外经外贸工作的新突破,推动了全街道经济建设的跨跃发展,上半年,全街道实现税收入库42355.7万元,其中国税37998万元,占年计划的61,地税4284.7万元,占年计划的55.4。
二、抓基础,再添新农村建设新动力。一是大力实施旧村改造。于泉庄金昊小区建设已完成,湖南崖、韦姜屯、王庄三个村的旧村改造正在施工,闫泉庄、朱陈西、朱陈东南、朱张桥河北、沟东五个村的旧村改造方案已经区城建领导小组研究通过,朱陈西南、山南头、西山等正在进行旧村改造手续报批工作。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南路西段改造工程总投资150万元,硬化路面2.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路面垫层施工,9月中旬竣工通车;投资500万元新建中心中学综合实验楼一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10月上旬可投入使用;较好地完成了南环路拆迁工作,完成拆迁265户,拆迁面积4.6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10万方,兑付补偿资金12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污水管网建设拆迁,共拆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兑付补偿资金208.2万元,同时支管网建设工作已顺利开展,有4家企业已开始施工。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罗四路集中治理工程,目前金川瓷厂沿街楼和振兴广场改造已开始施工,小黑河两侧砌石渠30余米,整治任务已完成,叶家岭路垃圾清理已全部完成,其他6个重点整治项目的改造规划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
三、抓和谐,再续协调发展新篇章。一是社会秩序的和谐。严格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首问责任制”和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接访等制度,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安全生产工作微机化管理,开展了六次大规模安全生产大检查,保持了安全生产稳定形势,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伤或死亡事故,街道安监中队被省安监局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监察示范中队”;扎实开展了“治安保险”工作,完成25个社区警务室建设,筹集保费57万元,聘用治安人员203人。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狠抓污染治理,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成果,拆除废弃烟囱35根,拆除关停土小企业25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强了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治绿等措施,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坚持优质服务与保持高压态势并举,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较彻底地清理了各类尾子,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利益关系的和谐。统筹兼顾社会不同群体的得益,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农村合作医疗今年筹集保费205万元,上半年报销医疗费用60多万元,受益群众10814人次。社会保险扩面上半年完成企业养老保险扩面313人,医疗保险扩面561人。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困难群体更多地体验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上半年救助困难户333户,发放救济款12万元,深入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捐款30多万元。
《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街道又好又快发展经验材料。
第五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的做法是: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把工业总量做大。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2008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骨干企业,把工业龙头做强。我们抓住白云边、飞利浦、大水泥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采取领导和专班包厂、税收增长比例返还、贷款融资担保、品牌创建重奖等措施进行扶持,促使企业加大投入,迅速裂变。例如,白云边公司在此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实施产能、效益翻番发展计划,新征用地近700亩,计划总投资4.2亿元,新上白云边工业园和华林创业园项目,预计“两园”项目建成后,白云边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入库税金可超过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云边”。飞利浦公司计划将国外8条生产线转移到松滋,新增投入1.5亿元。这些投资到位后,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入库税金可达50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我们依托骨干企业——双七水泥公司,投资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目前投资2.5亿元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拉长。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重点发展白酒酿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光源产业、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等6大产业集群,并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搞好工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等措施,力争使6大产业的产能形成倍增效应。其中白酒酿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电光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两大特色产业。松滋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3123”工程(即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饲料生产3大龙头企业;培育1万户以上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年实现生猪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08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松滋是全国优势水果生产带,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以“两线一流域”(沙刘线、红东线,洈河流域)为重点,以新上水果精深加工项目为引领,突破性发展水果生产,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以“一建三清五改”(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由城镇向农村、由公路沿线向纵深腹地全面推进。三是以“两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两整”(整治当家渠堰、整修当家泵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75%的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通有线电视用户达7.6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我们以提高城市的“两个能力”(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和改善城市的“两个环境”(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以建设宜商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中心城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万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去年,我们启动了7大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2.78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额1.86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与乡村联络的重要节点。目前已选择了刘家场、洈水、沙道观、陈店等4个重点门户镇,并拟每年重点扶持一个镇,召开一次小城镇建设办公会,研究出台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这4个城镇成为市域经济的副中心。
——强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资金和地方可用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有效解决就学、就业、就医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2008年,全市共拿出1204万元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97万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2008年,全市共筹集资金5277.4万元用于社会救助,办了“十件实事”。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去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赴省进京滋事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恶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四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松滋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