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高耗能工程总结
东港市高耗能配变改造工程(2011年)
工 程 总 结
编号:SXMP17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规模:
更新配变125台,容量 17.4兆伏安,其中:100千伏安/60台;160千伏安/40台;200千伏安/25台;改造变台80座。2.主要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设计单位:丹东东贝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东港祥安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东北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3、施工组织
项目经理:王有才
技术负责人:孙德良
专职质检员:于萍
专职安全员:伊彩富
工长(施工负责人):兰信坤
朱广林
4.施工主要进度节点(1)开竣工日期
计划开竣工日期: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06月30日 实际开竣工日期: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06月20日(2)竣工验收日期:2012年07月10日(3)投运日期:2012年07月15日
二、施工管理工作总结
1.项目管理:组织各施工班组认真学习和落实业主项目部及监理项目部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地区工程建设规程、规范及规定,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保护意识和质量创优意识,严格落实施工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把制度、措施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人,每个单位、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全员技术安全交底,交代危险点及防控措施,交代施工方法及技术要领,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人检查、监督、指导,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三级自检(班组级、项目部级、公司级)和安全班后会(安全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等),同时积极配合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积极组织各工种人员通力配合、协同施工,保证设备、机械、车辆的健康安全运行,保证工程有效、连续施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2.安全管理:安全方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成立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委员会,定期开展工作,督促施工班组健全工程安全监督和保证体系。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且机构人员到位;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增强安全激励的力度。每月召开由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和每月的安全活动会及班前班后会。及时检查了解工地和各工种、工序的安全情况,查找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布置指导安全工作。使得本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可控、能控、在控。
3.质量管理: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建设管理,工程目标得到全面完成。基础开挖、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导线展放、拉线安装、变台改造、接地工程各分部(分项)质量均达到《省农电系统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10kV柱上变压器台及进出线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满足强制性条文《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以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等规程规定。主要质量控制措施是采取现场派驻质量监督员,运行部门部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入现场会同监理部成员进行检查指导,隐蔽工程隐蔽前,工程转序前,各分部工程结束前必须经运行部门和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通过一系列质量管控措施使得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全面完成了建设前制定的质量目标。
4.进度管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期与进度管理办法》,按省公司农电部计划规定期限内完成建设和改造任务,开展工程任务与工程档案同步管理,本工程依据《农网改造升级10kV及以下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归档目录》,档案管理坚持前期策划、过程控制、同步归档、分阶段移交。档案管理符合工程档案验收规范要求,一次通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
5.造价管理:原计划批复玖佰参拾万(批复文件),实际壹佰柒拾壹万参仟肆佰贰拾玖元(工程决算审定单),工程造价没有超过批准概算。
6.技术管理:认真执行现场工作安规有关规范、规程验评标准等,并对现场考察,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落实有关规定,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进驻现场后,在总工程师统一组织和安排下。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依据有关的国家及电力建设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进行控制,对项目的合同和信息文档资料进行管理。定期召开生产技术例会,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建设管理单位进行汇报;及时把握项目监理提出的建议进行整改;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本工程的各项任务,控制目标达到合同要求。
三、本项目主要经验与教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尤其是物资设备进场时间迟,导致部分工程施工时间在春夏季,出现毁青苗和庄稼的现象,从而引起不必要损失和麻烦,我们在以后的建设中,将继续探索好的建设管理方法和适当的施工方式方法,利用施工黄金季节集中人力、物力,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
四、工程遗留问题与备忘录
1.未完成的项目和原因及影响工程功能实用的程度
(1)、部分电杆杆号牌、警示牌因未到货,暂未安装。
(2)、二次计量装置因设备到货不齐备,暂未安装。2.后续完成计划
计划待设备材料等到货后,结合停电计划与工作现场情况,择期全部完成以上未完成工作。
东港祥安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篇: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XX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根据百色市工业节能领导小组《关于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的通知》(百工节办字【2011】2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实施方案》(凌政办发
【2011】111号)的文件精神,我公司积极响应,立即在全县电网范围内开展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从2011年5月份至目前,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实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组织机构。淘汰高耗能变压器是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举措,对此,我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经营班子成员为主要成员的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保障了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市节能办及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公司认真对在网运行的淘汰类高耗能变压器进行全面核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强制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淘汰高耗能变压器的工作目标、检查机制及责任人员,细化了淘汰更换计划、工作措施及有关要求,确保了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开展广泛宣传。积极采取张贴通告、发放手册、电视媒体播报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对促进节能降耗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政策,做好用户解释和沟通工作,为淘汰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联合县经贸局召开与部分淘汰高耗能专变用户工作会议,落实在2012年6月30日前分期完成产权属于用电企业、单位或个人在网运行的S7、SL7及以下108台高耗能变压器的淘汰更换工作,并与淘汰专用变户签订责任状。
四、扎实推进淘汰变压器工作,主要完成工作:
1、从2011年5月份起,我公司按照文件要求,对新入网变压器进行严格审查,禁止型号为S9、SC9及油式S9及以下国家限制、淘汰类变压器新并入XX县辖区内电网运行。
2、在推进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中,切实做好高耗能变压器的拆解和新型变压器安装,做好交接试验及电力安全的监督管理,避免更换淘汰类变压器以旧代新或改装回用。
3、截止2012年3月底,已完成淘汰产权属用电企业、单位或个人的S7、SL7及以下高耗能变压器XX台,占全部淘汰数量的XX%。完成计划投入资金XX万元(其中购买变压器需资金XX万元,更换安装变压器需资金XX万元)。已完成淘汰产权属本公司的S7、SL7及以下高耗能变压器XX台,占全部淘汰数量的XX%;完成计划投入资金XX万元(其中购买变压器需资金XX万元,更换安装变压器需资金 XX万元)。
4、为确保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落实到位,公司还组织人员深入专变用户进行摸排,检查用电设施,从导线线径、配变容量等方面,指出企业在电能损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企业节能增效。
五、存在问题
1、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由于资金有限,属于供电企业产权的变压器更换主要配合农网抬去改造项目来完成,因此更换变压器工作很难一步到位。
2、属于用户产权的淘汰类高耗能变压器数量多,由于投入资金较大等原因,用户积极性不高,工作推进十分缓慢。迫切需要县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
XX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
2012.4.9
第三篇:高耗能行业的定义
高耗能行业
高耗能行业:所谓高耗能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比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成分比较高的产业,也可称为消耗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当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就具体行业而言,化工产品:本次出口关税调整中涉及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化学品范围较广,出口退税取消的涉及385 个品种,主要包括基础石化产品,基础无机化工原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以及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等;出口退税下调到5%的有239 个品种,主要包括基本有机基础产品、各类助剂、塑料、农药、橡胶和粘胶纤维等。这对于出口比例较高的磷化工公司盈利的负面影响较大,如兴发集团、澄星股份等。对于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而言,钢铁和有色金属产品基本上是每次关税调整的主要对象。但就调整商品清单显示,此次调整涉及的钢铁产品主要为钢管、空心异型材制品、钢轨等钢铁制品,调整方案是一般焊管取消现行13%的出口退税,除石油套管之外的不锈钢管、无缝钢管、钢轨等钢铁制品一律将现行13%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鉴于此次调整主要针对钢管相关品种,而钢管在钢材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并大,因此对钢铁行业影响有限。另外,本次出口退税涉及到有色金属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出口退税全部取消;二是其他贱金属及其制品(除已经取消和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商品以及铝箔、铝管、铝制结构体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显然将对从事电解铝生产的上市公司产生不小的压力,如焦作万方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定义当前受到国家政策关注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水泥行业等。
按国家统计分类,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广东省主要有:1.火力发电厂、2.石油化工行业、3.水泥产品、4.制浆造纸产品、5.钢铁生产、6.有色金属主要产品、7.建筑陶瓷瓷质砖、8.平板玻璃。
第四篇: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116号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经2009年5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王 勇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耗能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
第三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的节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实行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履行节能义务,做好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并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家鼓励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特种设备能效水平。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第二章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
第八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生产的高耗能特种设备符合能效指标要求。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不得生产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或者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
第九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应当在设备结构、系统设计、材料选用、工艺制定、计量与监控装置配备等方面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节能要求。
第十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进行鉴定,方可用于制造。未经鉴定或者鉴定不合格的,制造单位不得进行产品制造。
第十一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制造企业的新产品应当进行能效测试。未经能效测试或者测试结果未达到能效指标要求的,不得进行批量制造。
锅炉、换热压力容器产品在试制时进行能效测试。电梯产品在安全性能型式试验时进行能效测试。
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接到高耗能特种设备制造单位的产品能效测试申请,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并出具能效测试报告。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高耗能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时,应当同时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影响设备或者系统能效的项目、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节能监督检查。
未经节能监督检查或者监督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第十四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出厂文件应当附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能效测试报告、设备经济运行文件和操作说明等文件。
第十五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不得降低产品及其系统的原有能效指标。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发现设备和系统能效项目不符合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时,应当及时告知高耗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被告知单位应当依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评估或者能效测试,符合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六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移交有关节能技术资料。
第三章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十七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设备及其相关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第十八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特种设备,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或者出厂文件的要求配备、安装辅机设备和能效监控装置、能源计量器具,并记录相关数据。
第十九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有关能效证明文件。对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不予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含有设计能效指标的设计文件;
(二)能效测试报告;
(三)设备经济运行文件和操作说明书;
(四)日常运行能效监控记录、能耗状况记录;
(五)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六)能效定期检查记录。
第二十一条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考核时,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将节能管理知识和节能操作技能纳入高耗能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考核内容。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开展节能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高耗能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节能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三条 锅炉清洗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锅炉进行清洗,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保证锅炉清洗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节能管理和设备的能效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应当要求使用单位进行整改。当检查结果异常或者偏离设计参数难以判断设备运行效率时,应当由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能效测试,以准确评价其能效状况。
第二十五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及其系统的运行能效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或者节能改造。整改或者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二十六条 对在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改造或者更换。到期未改造或者更换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产品推广目录、淘汰产品目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八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现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行为,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有关单位予以改正。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效果的信息收集,定期统计分析,及时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并将相关工作信息纳入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
第三十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状况。
第三十一条 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依法进行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工作。
第三十二条 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保证能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溯源性,对测试结果负责。
第三十三条 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发现在用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严重超标的,应当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报告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活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和处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18-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设备及其相关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2、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3、特种设备要符合特种设备能效指标要求,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或者出厂文件的要求配备、安装辅机设备和能效监控装置、能源计量器具,并记录相关数据。
4、开展节能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节能管理制度。
5、特种设备及其系统的运行能效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或者节能改造。整改或者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不得继续使用。
6、对在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改造或者更换。到期未改造或者更换的,不得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