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3: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篇: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

林业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7月29日

目录

一、林业产业概述.............................1

1、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增长迅速...................................1

2、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2

二、行业供需结构分析.........................4

1、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短缺..........................................4

2、我国木材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4

三、林业产业的产业层级.......................5

1、林业第一产业:木质林产品产业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6

3、林业第三产业:森林生态服务及其他服务业...........................7

4、林业产业的纵向产业链条..........................................................8

四、行业主要竞争力...........................9

五、行业政策法规............................10

1、林木采伐企业的“三凭证”制度............................................10

2、林业增值税政策........................................................................11

六、业内主要上市公司........................11

1、吉林森工:大股东背景优势明显............................................11

2、永安林业:主业受制于政策影响,积极拓展新领域.............12

3、福建金森:主业林木种植培育采伐,营利能力强.................13

4、升达林业:林板一体化,业绩依赖于下游需求.....................13

一、林业产业概述

1、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增长迅速

森林通常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竹林;

(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受业内政策、生长周期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不明显,有些还出现了业绩倒退。根据wind资讯显示,近5年业内上市公司的收入规模在100亿-250亿之间,预计十二五期间林业产业总体规模均在3万亿左右。

资料来源:(Wind资讯)林业行业全部上市公司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2、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历史条件差异较大,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林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特征。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少林地区和西部地区。

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如湘、鄂、黔的漆、油桐,鄂、皖、赣、浙的乌柏,浙、赣、湘、黔、桂的油茶,湘、桂,闽、浙、赣的毛竹等。

东部少数林业主要以平原林业为主,即农田、沟渠、道路、村庄等防护林为主。东部地区林业绝大部分为带、网状的形式,还有林农间作形式,极少数的片林。

西南地区受西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影响,多数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树种类型非常复杂,天然原始林和成熟林比较较大,面积占90%以上。西南地区发展森林资源的潜力很大,受制于地形因素,本地区林业用地的利用率仅为4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行业供需结构分析

1、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短缺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低,人均

2、我国木材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林产品总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供给增幅远小于进口增幅,国内需求增速远大于进口增速。我们每年消耗木材2.6亿立方米,进口1.1亿立方米。根据测算,2020年全国木材供应缺口达1.53-1.73亿立方米。这些缺口都要依赖进口解决,导致我们木材对外依存程度高达40%。木材供需矛盾严重突出。目前,我国原木进口占世界出口市场的比重约25%,其中热带材进口占世界出口市场的1/2,预计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

三、林业产业的产业层级

林业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林业产业又分为很多子行业,这些细分子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各自市场供求环境影响,景气度不尽相同。

1、林业第一产业:木质林产品产业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2、林业第二产业: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业

3、林业第三产业:森林生态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所以林业生态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发展受很多不利因素影响,产业规模相对有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强,森林的旅游观光功能给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森林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其他森林服务业主要是对森林的科研、教育、国防等功能需求所形成的服务产业。

4、林业产业的纵向产业链条

四、行业主要竞争力

林木及非林木产品制造业对原材料的议价能力有限,受制于资源限制,盈利能力远低于林木培育和采伐企业。另外,板材种类的差别及报废率也是影响制造型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五、行业政策法规

1、林木采伐企业的“三凭证”制度

一限: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三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

2、林业增值税政策

六、业内主要上市公司

行业整体受政策影响较大,业内前十家上市公司产值(2013年行业十家上市公司收入208.41亿元)占行业总体产值不足10%,集中程度不高,且分布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区域。

1、吉林森工:大股东背景优势明显

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由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的。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2、永安林业:主业受制于政策影响,积极拓展新领域

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家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公司下设森林经营分公司,永安人造板厂,永林蓝豹分公司,三明制胶厂和1个种苗中心。

公司具有180万亩的森林资源是经营的最大公司优势:但受制于福建新的采伐限额影响,2011年采伐限额从43000亩/年锐减到11300亩/年,严重影响了公司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规划。人造板市场的恶性竞争,致使2011年公司亏损至4千万。受益于纤维板的三期投产,收入显著增加,2013年实现略微盈利。公司情况如下:

在政策影响及人造板市场剧烈竞争的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金线莲生产业务,毛利率高达52%。

3、福建金森:主业林木种植培育采伐,营利能力强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森林种植培育、森林保有管护、木材和绿化苗木生产销售的区域性龙头企业。现有杉木中心产区是全国杉木商品材重要产区之一,拥有森林资源面积44.19万亩,现有林权超过2/3面积由经营性的商业方式取得,是南方用材林蓄积量最大的企业。

4、升达林业:林板一体化,业绩依赖于下游需求

公司的主业为强化地板、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等木地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林木种植业务,产量、销量和品质均排名国内同业前茅,主导产品“升达”牌地板。公司自2003年开始实施“林木种植-中纤板-木地板”的林板一体化发展战略,成为国内林业行业“林板一体化”经营模式代表企业之一。受制于国内人造板材的恶性竞争,公司中高密度纤维板和木门业务的盈利能力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第二篇: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林业建设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8884万亩(59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830万亩(389万公顷)、飞播造林298万亩(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757万亩(184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5190万亩(34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42%。分省区看,内蒙古造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造林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云南、陕西、辽宁、四川、山西、河北6省的造林面积都在400万亩以上,以上7省区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1.45%。

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9万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9.55%,保持较高增速,林业产业全面复苏,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901亿元、11123亿元和18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8:53.2:9.0,结构进一步合理。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有三大优势,第一,林业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随着扩大内需的推进,农村购买力的提升,对林产品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第二,林业是重要的资源库,我国林业有着丰富又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有更多的潜能被挖掘;第三,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手握林权的林农生产热情被释放,林权流转为林业投资者提供了渠道。

我国林业建设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林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为主体的产业链雏形已逐步形成。在政策扶持和市场规模化影响下,我国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上下游产业将进一步相互延伸和拓展。林业经济总量持续提升、林业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特色林业产业逐步形成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

按照《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将由2008年的l.4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2.26万亿元,保持l2%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人造板产量稳定在1亿立方米左右。2012年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量达到9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增长基本恢复到2007年水平,出口总额达到或超过500亿美元。人造板、木地板、家具、木门等优势产品继续保持世界出口第一国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木材及其制品的国内消费也在迅速增长,其中人造板、纸浆及纸张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

总量将提高到4.57-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如此巨大的需求缺口,仅依靠进口和节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立足国内,统筹安排好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用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更加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惠农富民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碳汇能力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实施五大战略,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多样化需求,林业建设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林业建设行业的投资背景、政策环境及进入障碍;林业建设行业的市场规模、供需平衡、竞争状况、投资情况;林业建设行业产业链的发展;林业建设行业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林业建设项目及区域林业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林业建设行业领先企业的经营情况;林业建设行业的投融资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林业建设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林业建设行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并根据林业建设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林业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营林企业、森工企业,是林业建设设计、施工、养护企业及风险投资者准确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三篇:20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

2009年,全国林业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稳步发展林业产业,着力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林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林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效。

1.造林规模继续扩大,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2009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造林补助标准的提高以及中央扩大内需林业任务增加的影响,全国造林面积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626.23万公顷,比 2008年增长 16.97 %。其中,人工造林 415.63万公顷,增长 12.81%,飞播造林 22.63万公顷,增长 46.91%,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 187.97万公顷,增长 24.04%。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 2153.78万公顷。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蔚然成风,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加强,截至 2009年底,全国累计有 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 563.3亿株。

2.全国防沙治沙扎实推进,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

2009年,《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下发,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履约与国际合作得到加强。据统计,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 153万公顷。2009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同意河北坝上闪电河等 62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湿地公园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湿地保护面积达到 1795万公顷,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 49.6%,湿地保护率比 2008年增加了 0.6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着力完善濒危物种保护制度,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39万公顷。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 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 2458处,总面积 1652.50万公顷。

3.林业重点工程取得新成绩,成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强大基础

2009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投资规模增加,营造林面积扩大,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2009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59.62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33.71%,占全部造林面积的 73.40%,所占比重比 2008年提高9.19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造林面积分别为136.09万公顷、88.67万公顷、43.48万公顷、189.31万公顷和 2.0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 21.73%、14.16%、6.95%、30.23%和 0.33%,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造林面积的26.6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9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136.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8.20万公顷,飞播造林15.33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92.56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10122.56万公顷,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4972.39万公顷,林业职工代管的集体林面积1239.48万公顷。工程区木材产量1484.02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1.00%,这是自2003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木材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一次性安置人数比 2008年减少,为1.21万人,其中全民职工人数 0.70万人,混岗职工人数 0.51万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 12年以来,工程区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 62.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100.79万人。

退耕还林工程 2009年,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89.86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1.2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7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57.67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2万公顷。全年完成种草面积2.93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投资352.65亿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 204.90亿元,生活费补助资金 32.82亿元,两项合计,补助到户资金 237.72亿元,占退耕还林投资完成额的 67.41%,用于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等建设的投资 90.61亿元,占 25.70%。2009年粮款兑现涉及873.21万公顷退耕地,涉及2838万农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建设重点转向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造林43.4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 13.04万公顷,飞播造林7.30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 23.14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 18.53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 12.67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 74.68万公顷。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 1.13万处,生态移民4264人,涉及到1578户。完成投资45.67亿元,其中,林业建设完成投资40.32亿元,占88.28%。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投资和造林规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189.3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1.86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27.45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 125.59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2.21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1.22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8.20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1.92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0.17万公顷。自2001年以来,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592.10万公顷、飞播造林29.1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55.53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68.71万公顷、飞播造林10.1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68.03万公顷。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9年,我国继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保护区数量与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截至 2009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12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8%。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繁育基地、保护区管理和科研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底,共有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 431个,野生植物种源培育基地 244个;野生动物园 69个,植物园 64个,狩猎场 142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4 526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 638个,鸟类环志中心(站)122个。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4.97万人,比2008年增长 12.50%,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万人。2009年,工程完成投资 8.01亿元,比 2008年增长14.75%,工程投资占当年林业重点工程投资的比重仅为1.57%,平均每个保护区投资39.81万元,投资力度亟待加强。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2009年,一批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共有 10多个省(区、市)完成了省级湿地保护规划。截至2009年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 100处,面积为 41.5万公顷。新增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国际重要湿地,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达到 37处,面积391.48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为247.98万公顷,比 2008年增加 27.21万公顷,增长 12.32%。建立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示范模式逐步形成,部署开展了内蒙古科尔沁、黑龙江安邦河、湖北洪湖、湖南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恢复项目的自评估工作。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2009年,针对已启动的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出台石漠化治理工程信息报送制度,组建了100个试点县专职信息员队伍。截至 2009年底,中央累计下达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任务26.79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18.86万公顷,人工造林7.93万公顷;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6.02万公顷,占下达任务的60%。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9年,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在市场拉动、利益驱动和企业带动等影响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农户造林和国有(集体)林场造林大幅增长。全年在荒山荒地中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21.19万公顷,占用材林建设总面积的 26.44%。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2.69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2.08万公顷,更新造林面积 0.52万公顷。

4.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产值、产量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7493.7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 2008年增加3087.32亿元,增长21.4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13.63%、27.49%和28.21%。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 2008年的44.14:47.47:8.39调整为 41.30:49.84:8.86。分地区看,东部10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比重较大,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6.96%;中部省份增长较快,比 2008年增长 22.96%。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 800亿元的省份共有9个,广东、福建、浙江省仍然名列前茅。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清理受损林木和灾后重建,2008年木材产量大幅增加,2009年木材产量正常回落,达到7068.29万立方米,比 2008年减少12.83%。锯材产量持续增长,产量为3229.77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 13.69%。人造板产量快速增长,产量达到11546.65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 22.71%。其中,胶合板4451.2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25.71%;纤维板3488.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20.02%;刨花板产量 1431.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28%;其他人造板2175.8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占67.96%),同比增长19.53%。木地板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达到 3.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0.17%。其中,实木地板 8 139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 21.56%;实木复合木地板 11 771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的 31.18%;强化木地板 12 716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33.68%;竹木复合地板2 011万平方米,占全部木地板产量的5.33%。2009年木家具产量为 20 501.01万件,比 2008年增长8.20%,木浆产量 551万吨,比2008年下降 18.01%。

2009年,新造经济林面积100.26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17.84%。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1.27亿吨。竹材产量为13.56亿根,比2008年增长7.47%。年末实有花卉种植面积63.26万公顷;切花切叶124亿支;盆栽植物近20亿盆;观赏苗木50亿株;草坪2.32亿平方米。

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3亿人次,其中海外游客9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6.14亿元。全国森林公园共提供社会就业岗位近62万个,创造的社会综合旅游产值近1800亿元。

5.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逐步树立

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生态文化场馆建设快速推进,全国新建改建扩建生态文化场馆 51处,较 2008年增长了121.74%。生态文化休憩场所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国新建扩建生态文化休憩场所143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向深入,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全国新建生态文化(文明)教育基地29处,较 2008年增长了81.25%。

生态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 生态理论研究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探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形成了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生态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亮点频现,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众多文艺作品和活动的主题。

生态文化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中央主要报刊和电台刊播林业和生态报道及专题达到 13000篇(条),较 2008年增加 18.18%。网络媒体通过专栏、专访、博客、播客、微博、网上调查等多种途径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引导网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生态文化》、《森林与人类》、《湖南林业》、《云南林业》等中央和地方林业报纸刊物立足林业,全面报道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进展,广泛宣传各地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为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展会、论坛成为开展生态教育、传播生态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被广泛运用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生态文化队伍进一步壮大 生态文化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一批新的生态文化研究组织创立。生态文艺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许多知名文艺工作者转向生态文艺创作,大量生态文艺创作新锐脱颖而出,生态文艺创作机构增长快速。同时,各级各地有关部门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切实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6.林业投入再创历史新高,强林惠林政策实现重大突破

2009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1377.86亿元,与 2008年相比增长36.88%,资金到位率为107.90%。其中,中央林业资金838.24亿元,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60.84%,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在中央林业资金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21.56亿元,比 2008年增长98.58%;国债资金59.96亿元,增长5.1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60.66亿元,增长18.66%;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196.06亿元,增长35.59%。2009年,中央林业资金仍主要以工程资金形式注入林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投入对象。中央林业资金投入5项工程的资金总量达499.96亿元,占全部中央林业资金的59.64%。

2009年,国家林业局下达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160亿元,实际落实林业贴息贷款159.90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99.94%,与2008年相比增长 79.54%。其中:工业原料林项目落实贷款62.25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38.93%;经济林项目落实贷款34.41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额的21.52%;其他种植业项目落实贷款7.11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4.45%;多种经营项目落实贷款56.13亿元,占当年贷款落实总额的35.10%。林业贷款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支持力度的加强等因素。

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 5.5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45.04%,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900.30亿美元)的0.62%。其中国外借款1.1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 4.18亿美元,无偿援助 0.19亿美元,分别占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的21.19%、75.34%和 3.47%。2009年林业利用外资呈以下特点:从利用外资方式上看,依然以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为主;从利用外资的项目类型上看,以商品林造林项目为主,项目个数为315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05亿美元;从林业利用外资的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省份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占全部林业利用外资额的55.61%。

2009年,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351.33亿元,比2008年增长 36.88%,其中,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88.18亿元,同比增长35.2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2.05亿元,同比增长81.89%;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1.10亿元,同比增长75.33%。国家投资完成710.48亿元,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 52.58%。从结构看,营林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109.52亿元,比2008年增长34.05%;森工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8.66亿元,同比增长43.42%;营林和森工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比为6:1。营林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67亿元,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25.07%;森工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9亿元,同比增长 130.17%;营林和森工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比为 1:7。

7.林地管理进一步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林地管理制度。编制《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并上报国务院。简化并规范征占用林地申报材料、实施审批前的监督检查、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利益。把生态保护作为审查的重点,引导科学使用林地。建立了全国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情况月报制度,强化了对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并探索推广征占用林地网上审批。协调解决林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国务院法制办等部委沟通协调,解决石油天然气管线等建设项目用地中出现的法律冲突问题,与南水北调办公室协调,解决淹没区以上林地林木处置问题等。二是继续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规范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国家林业局制定下发了《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指南》,编写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和《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两个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符合中国林业特点的森林经营方案制度体系。三是中幼龄林抚育工作全面推进。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从2009年起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系统研究全面开展森林经营工作的政策机制和技术体系。四是大力查处林地案件。全国森林公安受理、查处林地案件10384起,其中刑事案件784起,有力地保护了林业用地。

8.林业种苗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

2009年,国家共下达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投资计划28851万元,比2008年增长105%;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0万元,地方配套资8851万元,分别比 2008年增加100%和119%。2009年,全国共采收林木种子2419万千克,生产良种共 257万千克,采穗圃生产穗条7.7亿条(根)、无性系繁殖圃生产穗条5.5亿条(根)。2009年,全国共完成育苗面积65.9万公顷,其中新育苗面积22.4万公顷,生产造林合格苗木178亿株。

2009年,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综合防控成绩突出。2009年,我国 10多个省(区、市)遭遇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部分省(区)火灾频发。全年发生火灾8859起,受害森林面积4.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37.37%和12.15%,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为新中国成立 60周年大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压力增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成果显著

2009年,受极端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呈现偏重发生,局部成灾严重。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157万公顷,其中:虫害发生面积850.30万公顷,鼠害188.55万公顷,病害103.12万公顷。各级森防组织积极应对,完成防治面积820万公顷,防治率70.85%;实现成灾率控制在6.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78.4%以上、测报准确率83%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96.8%以上的指标要求。2009年,中央预算防治补助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5亿元,各地也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应急救灾资金。

2009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的野生动物疫情。全国各地共上报监测信息10280份,报告野生动物异常情况51起,死亡野生动物 55种2447只(头),涉及青海、西藏、江西、浙江等14个省(区、市)。发生青海更尕海野鸟高致病性禽流感、鼬獾犬瘟热和鸟禽霍乱等7起一般野生动物疫情。

10.林业科技不断进步,林业教育蓬勃发展

2009年,林业科技投资规模和增长幅度都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新增中央财政投入2.4亿元,比2008年增加 50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总经费1090万元,比2008年增加12%;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14069万元,比2008年增长16%;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5906万元和国家转基因重大科技专项经费950万元。2009年,对 92项科研项目、174项推广项目进行验收,对 71项在研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取得科研成果270多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40多项,基础理论成果近30项;近180项科技成果已成功应用。2009年,新颁布林业标准 58项,组织开展 171项林业行业标准、18项国家标准、5项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开展 60个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招收研究生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招收林科研究生共6177人,比 2008年增加11.98%;招收本专科生共60983人,比2008年增加7.64%;中等林业(园林)学校招生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林科共招收学生48956人,比2008年增加49.47%。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林科专业毕业博士、硕士生4734人,比 2008年增加 4.85%;毕业本、专科生52184人,比2008年增加3.51%;毕业中专生28447人,比 2008年增加16.75%。2009年,行业培训及人才开发成果丰富。组织林业建设专题研究班两期、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5期、其他培训班90余期,培训 8000余人次;33430人次通过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比2008年增加 17.57%。其中18 807人次获得高级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比2008年增加 3.32%。

11.林业工作站建设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扶持力度加强

2009年,全国完成林业工作站基本建设投资46379.43万元,比2008年增加2.53%,其中国家投资7516.75万元,地方配套38 862.68万元。全国新建乡镇林业站1 283个,501个林业工作站新建了办公用房,831个站配备了通讯设备,857个站配备了机动交通工具。2009年,在全国选择了 220个县(市、区)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区林业工作站建设项目,为2697个乡镇林业工作站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林业工作站建设整体水平。

2009年,国有林场全年营造林总面积 46.1万公顷,比 2008年下降 50.70%。2009年,国有林场扶贫资金总额2.5亿元,改造危旧房面积14.8万平方米,维修、接通断头路1428千米; 2009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纳入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并选择12个省(区、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将国有林场纳入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范围,国有林场公路建设也正在规划中。截至2009年底,全国国有林场资产总额319亿元(不含林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150.9亿元、固定资产133.6亿元;负债总额233.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82.7亿元、长期负债50.3亿元。2009年,全国国有林场利润总额3.4亿元,比2008年减少5.7亿元。

12.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新阶段

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及其指南。召开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举办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林业信息化成果展,设立了林业信息化标识。实施了国家林业局内外网整合改造、林业专网扩建、自然资源信息库等一批重点信息化工程。组织了林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启动了辽宁、湖南、福建、吉林森工等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点)建设。成立了全国林业信息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林业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组织、计划、制度修订等工作。

13.区域林业发展不均衡,区域性特征明显

东部地区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造林占据绝对优势,区域生态良好的局面基本形成。2009年,区内森林覆盖率为35.68%,除天津、上海、江苏、山东 4省(市)外,其余6省森林覆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福建、海南和广东省的森林覆盖率接近或超过50%,生态良好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林业经济实力约占全国的一半,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区内林业产业总产值8214.99亿元,比2008年增长20.60%,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6.96%;单位森林面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5285元 /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8950元 /公顷的2.83倍。林业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8年的 35.9∶59.4 ∶4.7调整为32.2 ∶63.1∶4.7,第二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中部地区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非国有经济造林比重较高,造林成果巩固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区内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31.45万公顷,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 20.99%,这一比例高于东部地区近10个百分点。但主要灾害在这一地区表现活跃,生态建设成果巩固的任务十分繁重。2009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960次,发生次数占全国的44.70%,火灾发生率是全国平均火灾发生率的2.6倍。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任务十分艰巨。区域产业发展特色较为突出,木本油料种植成为这一区域的一大特色,全年生产油茶籽80.3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68.70%。

西部地区 全国五成以上的投资放在西部地区,由于面积大,单位投资低于全国水平,职工收入有所提高。2009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764.74亿元,比2008年增长34.15%,占全国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59%。单位造林面积投资额为5746元 /公顷,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0%,远低于其他3个区域的水平。区内林业系统在岗职工人数40.91万人,占全国31.10%,比2008年减少 0.87万人,减幅为2.8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514元,比2008年增长2787元,增幅为16.66%。

东北地区 2009年,区内共完成造林面积 37.33万公顷,全部造林面积中 100%为重点工程造林,重点工程造林作用突出。同年,区内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983.41亿元,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1.33%;单位森林面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624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79%。单位造林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472元/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职工总数占全国的近四成。区域经济结构单一,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

14.国际合作范围拓宽,履约工作进展顺利

2009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增加,范围拓宽。共争取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联合国粮农组织、小渊基金、国际热带木材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无偿援助项目176个,受援资金3 651万美元;实施对外援助培训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合作项目 11个,共计 160余万美元。先后签署 1个政府间协定、3个双边部门间协定及1个区域部门间协议,对外签署林业领域政府间协定(备忘录)已达到 13个,部门间协议达到50个。2009年,召开了中韩、中希、中日、中蒙、中英、中加、中俄双边工作组及中俄兴凯湖保护协定联合工作组会议8次。专项国际合作进展顺利,履约工作成效明显。中德签署财政合作《北方荒漠化防治协调与培训项目合作协议》;继续与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加强自然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合作的协议;与湿地国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大自然协会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伊拉克政府签订了《中伊湿地合作协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UNCCD)、《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湿地公约》(RAMSAR)履约工作按要求开展工作,取得丰富成果。

15.国家出台了多项林业新政策,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和发展

2009年,中央召开了首次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国家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中央补助标准,人工造林苗木造林费补助标准由 2008年的每亩 100元提高到人工造乔木林每亩 200元、灌木林每亩 120元。国家出台了新修订《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新办法在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降低了征收比例,缩小了征收范围,减少了征收环节,明确了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确定原则。

国家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开发林业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明确了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从 9个方面改革和完善了集体林采伐管理。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从 7个方面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初步解决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困难。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稳定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关系,建立规范有序的集体林权流转机制,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的引导,维护集体林权流转秩序,禁止强迫或妨碍农民流转林权等方面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

国家出台了新修订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将国家重点公益林更名为国家级公益林,明确国家级公益林的8大类区划范围和3个保护等级,国家级公益林稳定在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0%-40%。国家出台了新修订《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自 2010年 1月 1日起,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 5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 10元。国家发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完善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机制的通知》,《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修订了《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

16.林业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治林成效显著

2009年,林业立法工作进入新阶段。加快了《森林法》修订工作,完成了《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办法》、《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证书核发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草案的起草与审查。林业执法及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共发生林业行政案件29.75万起,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15.89%。森林公安机关全年共办理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行政案件18.06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3万人次,收缴林木59.26万立方米、野生动物62.68万头(只),涉案金额72亿元。2009年,开展了全国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林木种子样品合格率为96.7%,苗木苗批合格率为96.2%。

17.木材产品供需总量扩大,林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下降,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但出口减幅小于进口减幅,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2009年,全国木材产品市场总供给为42234.49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13.74%。其中:进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18436.62万立方米,其中,原木2805.93万立方米,锯材(含特形材)折合木材 1 293.33万立方米,单板和人造板折合木材211.39万立方米,纸浆及纸类折合木材13492.83万立方米,木片折合木材497.88万立方米,家具、木制品及木炭折合木材135.26万立方米。国内商品材产量为7068.29万立方米,木质刨花板和纤维板折合木材(扣除与薪材供给的重复计算)8225.42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和烧柴产量为4604.17万立方米,超限额采伐、上年库存等形式形成的木材供给约为3800万立方米。全国木材产品消耗总量为42189.48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13.58%。其中:工业与建筑用材消耗量为32516.47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扣除农民建房用材)和烧柴消耗量 3199.83万立方米,出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6473.1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1.27万立方米,锯材折合木材128.29万立方米,单板和人造板折合木材1821.63万立方米,纸浆及纸类折合木材1570.06万立方米,家具折合木材2722.17万立方米,木片、木制品和木炭折合木材229.76万立方米。

2009年林产品价格指数为 94.05%,木材产品价格指数为 95.58%。

2009年林产品出口363.16亿美元,与 2008年同口径比下降4.47%,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 3.02%;林产品进口339.02亿美元,比 2008年减少 11.80%,占全国商品进口额的 3.37%;林产品贸易顺差为 24.14亿美元。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中,原木出口1.27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加349.56%,原木进口2 805.93万立方米,比2008年减少5.11%;锯材(不包括特形材)出口56.11万立方米,比 2008年减少 21.80%,锯材进口993.52万立方米,比 2008年增长 38.34%;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出口量依次为 563.48万立方米、203.11万立方米和 12.49万立方米,分别比 2008年下降了 21.58%、14.75%和 35.35%,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进口量分别为 17.92万立方米、45.30万立方米和 44.65万立方米,与 2008年相比,胶合板和纤维板的进口量分别下降 39.03%和 10.21%,刨花板的进口量增长19.35%;木家具出口120.35亿美元,比 2008年增长 9.24%,进口2.98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 4.58%;木浆进口1 357.85万吨,比 2008年增长 43.53%;纸和纸制品(按木纤维浆比例折合值)出口 480.28万吨,与2008年同口径比增长4.33%,进口349.59万吨,比 2008年减少6.43%;废纸进口2 750.17万吨,比2008年增长 13.62%。

非木质林产品出口 94.66亿美元,比 2008年下降 12.44%,占林产品出口额的 26.06%;进口 117.84亿美元,比 2008年下降 12.11%,占林产品进口额的 34.76%。

2009年,林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美、日市场,进口则以美、俄和东南亚市场为主。前 5位出口贸易伙伴依次是美国 24.54%、日本 10.99%、中国香港 5.60%、英国4.81%和德国3.31%;前 5位进口贸易伙伴分别为美国 12.17%、印度尼西亚10.66%、马来西亚10.64%、泰国8.99%和俄罗斯 8.78%。

第四篇:2004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04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摘 要

2003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也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9月27、2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政策措施。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精神,紧紧抓住六大工程这个重点不放松,切实抓好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两件大事,不断强化“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三项工作,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林业综合执法四项改革,大力加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业务五大建设,扎实推进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1.全国造林绿化规模继续扩大

2003年,林业生态建设规模继续扩大,全国造林面积再创新高,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11.89万公顷,比2002年增长17.35%,人工造林843.25万公顷,飞播造林68.64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305.54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全国有5.59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树25.49亿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8万个。部门绿化进一步加强,解放军全面启动军事管理区“三荒”造林项目。武警部队完成四旁植树141万株,栽植花、灌木134万株。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绿色通道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实现铁路沿线绿化达标1.27万公里,延伸江河两岸绿化4990公里,新增湖库区绿化面积3625公顷。森林经营管理加强,全国造林质量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私有经济造林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8%。

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快速推进

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826.28万公顷,比2002年增长21.92%,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90.61%,其中人工造林760.23万公顷,飞播造林66.05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到897.48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自1998年陆续启动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09.75万公顷,完成投资946.7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90.12亿元,国家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83.4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3年,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68.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8.19万公顷,飞播造林50.64万公顷。工程区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566.37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山育林61.39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8789.22万公顷,其中个体承包管护面积1648.81万公顷,占18.76%,比2002年提高3.2个百分点。2003年工程区生产木材923.47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9.40%。全年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3.1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人数达到109.6万人,其中有94.62万人进入省、地、县级社会养老统筹。2003年,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各类资金达到75.5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5.01%。工程实施6年来,已累计完成荒山造林368.67万公顷,封山育林679.90万公顷;累计减少木材采伐11127.6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蓄积21419.83万立方米;累计安置富余职工60余万人,占应安置人员总数的81.08%;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80.75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量的36.40%,其中国家投资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际完成投资总量的93.51%。工程区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区传统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国有林区以非林非木产品为主的第一、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人口正在逐步减少森林能源消耗。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林区经济状况、职工就业和劳动保障状况继续改善。

退耕还林工程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684.09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内的退耕还林,下同),完成种草面积19.6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341.81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342.28万公顷。全年兑现粮食94.28亿公斤,种苗补助费54.81亿元,生活费补助28.18亿元,1885万农户从中受益。全年完成投资225.9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49.74亿元,国债资金59.24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66.26%和26.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5年来,已累计完成1332.58万公顷(约2亿亩)的造林任务,其中退耕地造林643.65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688.93万公顷。累计完成投资394.5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完成366.42亿元,国家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92.87%。粮食、现金、种苗补贴政策得到较好地贯彻与落实,造林质量进一步提高,工程区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3年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治理面积132.16万公顷,其中造林面积82.44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完成人工造林71.69万公顷,飞播造林10.75万公顷,全年封山(沙)育林面积达到95.20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山(沙)育林面积28.74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15.22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5.76万公顷;水利配套工程完成5380处。为解决工程区内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困难等问题,2003年5省(直辖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22246万多人,涉及户数5948户。完成总投资25.8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3.95亿元,国家投资占总投资的92.54%。2001-2003年,工程总计完成治理任务338.64万公顷,其中完成营造林227.64万公顷,草地治理90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21万公顷,建设水利配套设施近1万多处。项目区生态状况开始整体好转,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沙尘危害有所减轻,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3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全年完成造林27.5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6.20万公顷,飞播造林1.33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6.43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7.73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9491公顷。全年完成投资8.5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91亿元,占57.49%。群众投工投劳折合资金3.57亿元。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工程建设健康发展。2003年,长江、珠江、沿海、太行山和平原绿化5项防护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25.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2.50万公顷,飞播造林3.33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9.48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14.76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3.42万公顷。实际完成投资14.6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完成8.71亿元,群众投工投劳折合资金6.97亿元。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优化和恢复得到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和培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新建自然保护区133处,新增保护面积900万公顷。截至2003年,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538个,总面积达1.18亿公顷,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2.30%。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4个,面积7137.61万公顷。大熊猫、金丝猴、老虎、藏羚羊、兰科植物等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03年,国家已划定禁猎区2664个,总面积为4910.56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1处,面积303万公顷。工程自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已累计新建自然保护区629处,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1600万公顷,新增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67%。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全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5.91万公顷,完成低质用材林改培1.07万公顷。工程造林面积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04万公顷,迹地更新造林面积2.53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造林面积1.34万公顷。农户、外资、龙头企业成为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主体,占速丰林造林总量的71.95%。纸浆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大径级用材林、其他工业原料林继续成为造林重点;主要树种包括桉树、相思树、松树(南方)、杉木、柳杉、杨树、泡桐、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樟子松、水曲柳、胡桃楸、黄波萝、椴树及竹类等。工程全年完成投资31297万元,国家投资455万元,占全部投资的1.45%。

3.林业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造板产量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大国

2003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860.33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2年增长26.46%,高于前5年的14.16%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62%、48.20%、41.37%。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2002年的62.83﹕32.06﹕5.11调整为60.04﹕34.24﹕5.71,第二、三产业比重继续小幅度上升。分地区看,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有浙江、山东、福建、江苏、河北、广东、湖南7省,7省产值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5.01%。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1129.01亿元,比2002年增长13.90%。

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快速发展,人造板已成为林产工业的主导产品。2003年,全国木材产量在连续6年减产后开始出现增长态势,产量达到4758.87万立方米,比2002年增长7.28%;锯材产量1126.87万立方米,比2002年增长32.32%;人造板产量4553.36万立方米,比2002年增长55.40%,已与世界产量第一的美国人造板产量基本持平。从分省情况看,人造板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四省人造板产量占全国人造板总产量的68.49%,其中河北人造板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已突破1000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73.65%;木制家具3.51亿件,占全部家具产量的38.03%;纸和纸板4300万吨,比2002年增长22.81%;木浆产量221.14万吨,比2002年增长3.34%;松香产量44.33万吨,比2002年增长12.14%;紫胶1078吨,比2002年增长92.16%。

林业系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全国林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3亿元,扣除行业调整因素,比2002年增长21.74%。林业系统国有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5.0%,比2002年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104.1%,提高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4%,提高1.4个百分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2056元/人,增长86.84%;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2.46点,比2002年上升了13.44点,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缩短了与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2.1点平均水平的差距。

4.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向继续向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倾斜

2003年,林业系统到位各类建设资金471.33亿元,比2002年增长26.76%。中央林业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比2002年提高24.5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增长41.53%,国债资金增长16.79%,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增长28.02%,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9.86%。2003年,中央林业资金继续以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投入对象,两项工程投资总量达249亿元,占中央林业总投入的71.80%。其中退耕还林占51.66%,天然林保护工程占20.14%。

林业贴息贷款实际落实额度与2002年持平。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达林业治沙贴息贷款项目建议计划46亿元,实际落实41.5亿元,占同期贷款计划的90.2%,比2002年减少0.5%。其中速生丰产林基地项目贷款落实23亿元,占同期贷款落实总额的55.4%,增长42.9%;经济林项目贷款落实9.6亿元,占同期贷款落实总额的23.1%,下降7.7%;沙区综合治理项目贷款落实8.9亿元,占同期落实贷款总额的21.4%。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林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2003年,我国林业利用外资项目479个,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7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1%,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的0.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4亿美元,国外借款8976万美元,无偿援助3873万美元,分别占林业利用外资总规模的65.50%、24.10%和10.40%。2003年,林业利用外资集中投向了营造速生丰产林、木竹材加工、花卉种苗等竞争性行业;林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福建、陕西、江苏、湖南、宁夏和河南,六省(区)林业利用外资规模占全国林业利用外资总水平的78%。

2003年,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7.28亿元,比2002年增长29.20%,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5个百分点。二是国家投资力度继续加大。2003年国家投资达到313.05亿元,比2002年增长23.34%。三是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1991年开始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四是林业系统森工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下滑,表明国家资本正在退出系统内林产工业建设领域。

林业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强。2003年,按照“慎用钱”的要求,国家林业局相继颁布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会计核算办法》、《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工作规范》及《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对2000年以来林业重点工程资金使用的自查自纠工作,有效地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5.林木种苗生产态势良好,森林火灾形势不容乐观,森林病虫害略有上升,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不断加强

2003年,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增强,质量明显提高。全国林生产木种子2500多万千克,其中良种230余万千克;优良穗条15亿条(根),苗木供应量接近300亿株。林木种苗国债投资45450万元,其中林木良种繁育中心4322万元,省级种苗基础设施建设6930万元,良种基地13778万元,采种基地16324万元,省级种苗示范基地3363万元,其他项目733万元。

森林火灾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0463起,比2002年增长39.0%。火灾受害森林面积45.1万公顷,是2002年的8.5倍。因森林火灾伤亡142人,比2002年增加44人。

森林病虫害略有上升。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888.74万公顷,比2002年增长5.64%。其中,森林虫害718.46万公顷,病害75.75万公顷。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总体发生相对平稳,突发性、区域性成灾现象明显,成灾种类增多,常发性食叶害虫南降北升、多点发生、局部成灾;二是蛀干害虫呈小幅上升;三是外来有害生物形成新的扩散,并发现新物种入侵;四是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加大,天然次生林、灌木林和荒漠植被病虫害危害加剧。

森林资源监测工作顺利进行。2003年是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最后一年,除按计划完成对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和青海5省(区)连续清查复查外,结合对天保工程的中期评估,增加了对东北、内蒙古四大森工集团的连续清查复查工作,确保了第六次清查除港、澳、台以外的国土范围全覆盖调查目标的实现。同时,积极推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国家林业局修订下发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技术标准、森林经营区划、调查方法、统计和成图、组织和质量管理、调查成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逐步完善,监督范围不断扩大。自1989年以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原林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先后向全国派驻了14个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其中2003年新增派驻机构7个,实现了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全覆盖,森林资源监督网络基本形成。

6.林业科技取得丰硕成果,林业教育稳步发展

2003年,继《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出版发行之后,“战略卷”、“保障卷”、“森林问题卷”三个部分共计22个专题的研究任务相继完成,形成了近200万字的研究报告。至此,经过历时近两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的各项研究任务圆满完成,为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2003年,共取得林业科研成果147项,其中新技术开发成果10项,新产品开发2项,新设备研制1项;有7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银杏、落羽杉和杨树抗性机理及培育技术”、“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培育”等5项林业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林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林科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宽。本科、高职(专科)毕业生首次突破2万人;中等林业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生源数量不断增长。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林科类本科、高职(专科)招生44696人,比2002年增长17.0%,毕业生20343人,比2002年增长75.6%。林科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25508人,比2002年增长22.6%。6所普通高等林业院校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比2002年增长7.1%,毕业生比2002年增长59.3%。

林业行业培训工作成绩突出。2003年分别开展了林业重点工程、现代公共管理、行政许可法、森林公安及其他业务培训,共培训11853人(次)。

7.林业工作站和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乡镇林业工作站30851个,其中作为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出机构的工作站8658个,占28%,县、乡双重管理的工作站12012个,占39%,乡镇管理的工作站10181个,占33%。与2002年相比,全国林业站数量增加了676个。2003年,全国完成林业工作站基本建设投资234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79万元,地方配套18929万元。

全国国有林场达4466处,经营总面积5666.6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866.6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0多亿立方米。国有林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0多个县、旗、市。列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区的国有林场1008个,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1058个,列入沿海防护林工程区的165个。有223个国有林场坐落在57个大型水库周围,503个国有林场位于沙漠前沿。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林业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2003年,国家林业局又新争取无偿援助项目88个,受援金额5102.7万美元;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部门间渠道由2002年的25个增加到28个,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截至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已累计执行无偿援助项目532个,受援金额达8.22亿美元,其中双边项目252个,受援金额5.2亿美元;多边项目280个,受援金额3.02亿美元;正在执行的无偿援助项目131个,受援金额2.5亿美元。项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涉及科研、教学及林业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

9.重点工程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各项林业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继续加大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支持力度。2003年4月,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处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2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的意见》,对天然林的培育、经营、保护和利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不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国家林业局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规定(试行)》、《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若干意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技术规定(试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标准》等。这一系列管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工程管理,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林地林权保护管理得到切实加强。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地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截至2003年,全国依法进行林权登记发证的面积达2.4亿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0%以上。

进一步调整规范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2003年3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规范树木采挖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将树木移植作为采伐林木对待,对树木采挖的管辖、审批、运输、经营等行为依法进行了规范,逐步将树木采挖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2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完善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的意见》,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利用实行更为宽松的政策。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2003年1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和开展标记试点工作的通知》;6月,国家林业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适应形势需要做好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8月,国家林业局组织审核论证并发布了《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

林业税费政策进一步完善。2003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业特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部分农业特产品不再单独征收农业特产税,改征

第五篇:2013中国林业出版社述职报告

2013中国林业出版社述职报告

2013年是我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社深化学习落实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全社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图书生产任务。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深化发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新的成就和突破。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治理论学习、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

一年来,能够按照局党组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等,积极参加中组部司局级干部选修学习和局党组组织的各项政策理论学习培训及社党委安排的各项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为提高业务水平,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关法律、历史、新闻出版方面的有关知识,图书出版行业改革方面的有关政策等,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局党组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并能结合我社实际,研究制定我社有关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政策规定,做到了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以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不搞一言堂,能够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廉政建设方面,一年来,能够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家林业局关于领导管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没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做到了遵纪守法,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带头执行规定。

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抓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社行政班子成员一道,抓图书生产经营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工作思路,重大项目的申报、图书重点选题的确定,图书销售、编务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党政综合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充分发挥社行政班子的主动作用。

(二)抓深化企业改革工作。根据局领导关于出版社改革要紧紧围绕“巩固、深化、完善、提高”的要求,认真抓了转企后深化改革等工作。如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图书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规定的制定,进一步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和水平,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三)抓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班子建设方面,重点是坚持社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全国XX厅局长会议精神。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及能力培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新编辑上岗培训、公开招聘社会人员充实编辑一线和司局级干部参加中组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培训及处级干部上党校培训等工作。

(四)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抓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制度,坚持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坚持案例教育。二是抓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廉政工作制度化。根据图书生产规律,研究制定各项图书编辑、发行、管理等规章制度,强化经营管理。三是抓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防能力。根据驻局纪检组的要求,认真开展了2013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自查工作。四是抓纪检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纪检干部队伍素质。除坚持参加局里举办的各类纪检干部培训班之外,还专门组织纪检干部定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法律知识、使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五)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今年,有1名同志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2名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名党外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针对干部职工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谈心,了解情况,开导思想,解疑释惑,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职工反映出的对改革政策的疑惑,在各种不同场合,宣传改革政策,宣传改革的利好作用,使大家进一步拥护支持改革。

(六)抓老干部工作。积极组织老干部党支部和老干部开展春秋游活动等,做好老干部一年一度的体检工作。均取得了预期效果。

(七)抓重点项目。一是组织我社人员完成了XXX局主编的《党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的资金申报和纸质图书编纂出版工作。二是主持开展了中央文化产业支持项目“XXX数字出版与林业产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

(八)抓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如:庆祝建党92周年“七一”主题当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赴“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和“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组织职工及老干部春秋游活动、春节联欢晚会、妇女干部座谈会及我社60周年社庆等工作。这次社庆60周年活动,局党组和广电总局高度重视,XXX局长、XX组长和总局部长、副部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九)抓“两转变两服务”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任领导小组组长。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广泛征求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的意见,扎实高质量地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并带头查找本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带头剖析思想根源,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制定整改措施。通过精心组织,起到了洗澡、排毒、去病的要求。起到了促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

(十)抓图书三审工作。今年共完成三审图书19种,其中重点图书5种,共844万字。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总结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局党组的要求和全体员工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编辑业务的熟悉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图书出版的规律把握的还不够准;对当前新闻出版业发展改革态势了解不够深入;对员工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够深入细致。针对上述不足,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把握图书出版规律和改革发展趋势;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对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多关心员工的疾苦,多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做细致深入的思想工作。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为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XXX贡献力量。

下载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林业行业分析报告(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业分析报告

    一、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一)辅助性。在我国,秘书工作与行政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管理的层次上看,任何一级领导都是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而秘书工作本身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辅助......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模板 1. 本行业分析报告模板列出行业资料收集、行业分析的思路和框架,各位顾问、分析员可按照此框架开展工作,也可在此基础上做针对行业特点的局部结构调整。 2.......

    如何写行业分析报告

    如何写行业分析报告 上午接老大通知,让我写几页关于中国制造业的slides,方便她去印度演讲。我自然不敢怠慢,放下其他所有工作,立即开始研究。对于写行业报告,我已经有一定经验了......

    如何写行业分析报告

    什么是分析报告?怎么写?分析,就是归纳总结。 大体就是:将你所分析行业的基本情况加以描述说明,得出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一下优劣,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中国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

    一、银行监控现状 银行作为安防行业用户,经过近20年的安防建设,其监控子系统已具有相当规模,由柜员监控、ATM监控、金库监控组成。系统应用以回溯录像为主,实时监控为辅,但这样的......

    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分析的定义 行业分析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济的运行状况、产品生产、销售、消费、技术、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

    行业分析报告格式

    报告的主要格式内容:(1) 行业定义(2) 关键统计数据:现行价格对比、不变价格对比、实际增长、财务比率。(3) 市场特征分析: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国内与国际市场、竞......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这表明,两会再次强调国家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经济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