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首个纯农业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调查
中国首个纯农业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调查
2013年12月16日 03: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已经进入12月,但广东清远一带仍如秋季,温暖宜人。
这个季节,位于清远佛冈县龙南片区内的公路两旁,仍然是茂林修竹,摇曳生姿,沿着高低起伏的公路蜿蜒进入龙南片区深处,在一块相对空旷的土地上,两处建筑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以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风格“锅耳楼”为元素的凉亭和小广场已隐约可见雏形。
其中一处在建的是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佛冈)试验区(以下简称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只是试验区“乡村风情长廊”的13个节点之一。工地旁是两块巨大的规划效果图,展示着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美好蓝图。
1.汪洋的八字批示
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设立与吴德礼密切相关。2008年,吴德礼从山城重庆调任到羊城广州,出任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一职,结束了其在重庆四年的工作。也许是因为出身农村的关系,吴有着浓重的“三农情结”。在重庆的四年中,吴曾在农村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和探索,2006年在重庆开展了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改革,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009年,吴德礼将自己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认识和构想写成了一份报告呈报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
我们没有能够看到这份报告,但知情人士透露,吴德礼的这份报告“非常有分量”。按照知情人的转述,吴在报告中提出在广东某地构建一块区域进行小范围试验,其中重要内容是对农村土地制度、财税体系、行政管 理制度、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变革”。为此,要形成政府、企业、金融、农民四位一体的有效模式和机制,进行包括基础设施、小城镇、产业和社会体系在内的四大建设。
汪洋在这份报告上给了八个字的批语,“完善方案,可以试验”。得到汪洋书记的批示之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广东省农业厅和清远市政府着手找一个地方就吴德礼行长的初步设想做一些试验。
作为最初的倡议者,吴德礼被圈内人称为广东省首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起者。
最终,试验区被划定到了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龙南片区,这里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拥有1.86万人口。
之所以圈定在龙南片区,试验区的筹备者们有多重考虑。
2004年并入石角镇之前,龙南片区是一个独立的建制镇,由6个行政村组成,相对完整和独立。这一点对于一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备选地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一个试验区,如果只是一个自然村或者行政村,面积太小,创造出来的经验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且龙南片区虽然在粤北山区,但距离广州市区仅70公里,处在广州1小时交通圈内,还有京港澳高速擦肩而过、省道252线横贯全境,区位优势明显。
过去20多年来,珠三角与粤北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之悬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说:“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
清远地处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广东省内已属末流,佛冈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清远市内处于中间水平。试验区的目标之一是让这 个区域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迅速提升,赶上珠三角的水平。选择佛冈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试验,便于积累经验。
此外,龙南片区又恰是佛冈境内一块纯农业区,基本上没有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广东乃至中国广大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因此,将龙南片区作为“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011年8月9日,时任广东省副省长、主管农业的刘昆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的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在龙南设立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龙南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得以上升到省的层面。
有了地点,还需要更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吴德礼行长最初的构想基础上,广东省农业厅、国开行广东分行、清远市政府和佛冈县政府四方共同参与,并引进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等多个科研院校、研究所,分别从农村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了7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个初步实施方案,上报广东省政府。
2011年11月24日,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了《关于同意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基本框架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框架方案)。
这天,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副省长徐少华等广东党政高官到试验区所在地龙南指导工作。此刻试验区还只是一个蓝图。
吴德礼行长和佛冈县县委书记华旭初向汪洋等党政高层汇报了试验区的思路。
显然,汪洋对这个试验充满了期待。
“汪洋书记对试验区整体的思路很肯定,并鼓励试验区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佛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恩举回忆。
半个月后的12月9日,试验区启动仪式在佛冈县人民中心广场举行。
广东省第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正式启动。
2.农村产权改革尝试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
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中之重和改革的起点也是产权问题。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佛冈新农村建设的三大板块之一,其任务就是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创建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农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而佛冈所在地区为典型的丘陵山地,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人均耕地仅为0.5亩。如何在现有的土地格局下盘活土地资源,改变传统农业里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成为试验区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点。
大田村位于整个试验区的中部偏西,全村现有耕地230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50亩,此外还有550亩山地及3亩鱼塘。从这一数据显示,当地经济发展受土地资源限制颇大。
与粤北很多农村地区类似,大田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沙糖橘经济效益被发现后,大批人口回迁种植沙糖橘。由于沙糖橘劳动强度低,见效快、效益高,很快成为了大田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人均收入从1990年代初不足3000元,提升到了2012年底的8705元。
然而近两年来,柑橘灾害使得沙糖橘产业萧条,种植面积锐减到了300亩,村民经济收入明显下降。
这个产业灾害倒是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土地收益还非常好,对土地有深厚感情的村民们,就很难接受土地被从自己手里流转出去的改革措施。
尽管如此,村里还是有几户人家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
2013年,在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大田村的土地必须进行流转、集中开发。如果那几户村民的土地不能流转出去,成片开发就无法实现。
大田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戈国星回忆,对于这几户思想认识比较滞后、保守的村民,大家轮番上门做工作。“佛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恩举与管委会干部几乎每日都会到大田村来”。
今年10月,大田村终于顺利完成了土地的确权、登记及颁证等工作,之后将土地流转入大田村经济合作社,集约村庄土地200余亩,村民们以土地入股,以大田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与有着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广州华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油菜花、水稻轮种,另加虾、青蛙等品种的立体种养试验。这种新型种养的收益远远高于沙糖橘的种植收益。
由此,村民们从原来的农户,转变成了“股东”,农户以“基本地租+分红”的方式获利,根据“入股”的土地面积,村民们在基本地租(水田八百斤稻谷)的固定收益基础上,还可以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年度分红。这样,基本地租既不能让农民完全承担风险,企业分红又能让农民分享企业发展效益,增进农民与农企之间的关系。
届时,村民们一部分将被聘请到广州华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一部分则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出来,可以从事第三产业,增加收入。
“村民们对这种方式充满了期待,相信我们的收入会更高”,大田村理事长戈国星说。
常驻大田村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吴记峰认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大田村实现了由以种植沙糖橘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高科技新型农业的转变。“美丽大田”也成为了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土地集约的典型代表。
距离大田村不远的生水塘项目,作为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要节点,其探索的则是土地流转、农村集体居住等问题。
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服务中心一路再往前,就到达了“乡村风情长廊”的下一站——碧桂园·生水塘新村。车道两旁是俨然不同的两种景观,右侧是典型的农田垄沟,几处两层小楼点缀在成片的绿海里,这是一幅典型的传统农业情景。而紧邻车道左边的则是由碧桂园集团投资的生水塘扶贫搬迁项目,正在建设中的是农民集中居住点,52户由政府划定的贫困户将在项目竣工后整体迁入这些二层别墅小楼。
按照前期制定标准,农户只需缴纳几万块钱就可以入住。而农户原有的住宅用地将通过土地流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碧桂园集团组建园艺公司,统一开发;村民们还自己建造了一些农家乐,发展经济的同时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届时,生水塘贫困村将完成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转型。
佛冈县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还计划在全区土地确权完成之后,设立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农民可自愿将闲置的土地挂牌交易,为土地自由流转创造了更高效、更公平的条件。土地流转到村民经济合作社之后,由村理事会与优质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产业经营,由此形成共同效益。
此外,试验区对于落实“一户一宅”制度、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和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3.“三个重心下移”
与产权制度改革相对应的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推行“三个重心下移”为重点的村级基层组织改革。“三个重心下移”是指村级党组织重心下移、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
从目前我国的村级自治单位运作情况来看,作为自治组织的行政村行政色彩日益严重,村民自治日益有名无实,这从村委书记等经常被村民称为“干部”就可窥见一斑。
佛冈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华旭初透露,鉴于这样的情况,佛冈县探索将自治单元从行政村下移到自然村,在自然村内成立党支部和理事会,而原本的行政村则改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公共服务站。
现阶段“三个重心下移”工作已在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全面推开,原本的6个村成立了59个党支部,154个理事会。在今年的5.15-5.16特大洪灾中,新一级的自治组织自然村理事会发挥了很大作用,政府将发放物资等事务均交由自然村理事会来处理,相较于以往政府出面的形式带来的不便,理事会能够以更大的威信来管理村级事务。
以大田村为例,在经济合作社的大框架下该村设立了党支部、村民理事会,通过召开理事会成员会议和村民会议,商议、处理村级事务。
与此同时包括“六民六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农村一站式公共服务”工程、社会三级服务平台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活动也成为试验改革的重要推进项目。
为了保证村与县里信息的沟通、办事效率的提升,佛冈还实施了县直单位一把手挂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制度,比如佛冈县财政局局长冯庆洲挂任上岳古村第一书记,每月都有固定几天在该村现场办公,随时解决村里的问题。这种明显与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不符的管理模式,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4.农村金融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村资金严重不足,尽管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也在强调对农村资金的投入问题,但真正留存到农村,服务“三农”的资金少之又少。
佛冈县人均存款2万元,人口30余万,总存款额达到60多亿。然而据县委书记华旭初介绍,大部分的贷款都流向了企业和县级单位个人组织,真正投入到农村的资金非常少。从现在的银行贷款业务来看,由于农业潜在的风险大、回收期长、保障低,使得银行也不愿为农民提供贷款。
从农村资金紧张及贷款难这一现状出发,佛冈县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重点推进农村信用合作部项目。
试验区拟通过新农村管委会引导村的经济联合社,组织吸引一些村民入股,提供闲余资金,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有息贷款。这种信用合作形式利用了农村里的熟人社会优势,为信用评估提供了优势。而农户在指定区域入股、指定区域放贷并在指定区域享受利益,最终的利息也将一分为三,一部分作为股民分红,一部分将转入村集体组织,最后一部分则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来源。
龙塘村村委主任林荣锡透露,全国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部即将落户龙塘村,信用合作部吸引的股东每人入股金为最低10万元,初步定于12月20日正式开业。
广东省首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起者,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吴德礼指出农村财税体制要改。将来财政的各项转移支付,财权和事权的关系,要在自治的基础上理顺。该补的要补,同时在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范围,将来已有的经济收入要形成具体的资产。
其次,吴德礼认为,现在农村的金融体系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试验区建设者们有很多设想,包括建立村镇银行,建立新农村建设基金等。同时,他还设想建立一套新的体系,给每家每户农民一定的限额贷款,同时允许农民拿信用贷款投入到农村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去。
5.纯农业地区的出路
产融结合,最核心还是产业带动。现在农村基本上还是靠外来的收入“输血”,农村内部的“造血”功能还没形成。因此,试验区形成产业支撑体系势在必行。
试验区所在区域是典型的纯农业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试验区也会继续以农业为重点,但不同的是,试验区内的农业产业链会被拉长,而农业产业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其科技含量、附加值会更高。但是,由于农业产业投入周期长,很难如工业企业那样可以迅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加大了试验区说服农民们深度参与的难度,并一定程度上导致外界对试验区产生“进展缓慢”的误解。
试验区内有一家叫做“田野绿世界”的台资企业,他们在6000亩山地上,种植了数万棵樱花树、杨桃树等果树和景观树,还打造了亲水平台等游乐设施。这是广东唯一一家以台湾水果种植为主题的大型农业企业。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杨文章先生之前在东莞开办工厂,有次来佛冈办事,偶然发现了这片美丽的山地,但当时,这里只是几座荒山。酷爱园艺的杨文章在这里租了6000亩山地,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台湾水果庄园。
“台湾也经历了从粗放型农业到精细化农业的阶段,台湾的休闲农业很发达,我相信,广东休闲农业的时代也即将到来了”,杨文章表示。
在他的构想里,比邻珠三角及周边省市3000多万居民的田野休闲农庄,将成为佛冈乃至广东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尽管在田野休闲农庄投资了数亿资金,还没有什么收益,但杨文章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收益”。
为了吸引更多类似田野绿世界这样的优质投资者,试验区去年开始“走出去”主动接洽企业,但今年有更多的企业“上门”来寻求合作。
“这些企业看中了试验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以及试验区由四方合作、共建的优势”,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透露。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农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公众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农业产业的巨大潜力日益彰显。而且农业做好了确实能够盈利,现在很多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发展技术含量很好的现代农业。
近一年多来,与试验区进行洽谈的农企很多。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表示,试验区在产业规划和企业的选择上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方针。
试验区要求引进的农业企业与之整体的发展定位相挂钩,并且围绕两个主要的着力点。
首先是现代农业,要有科技含量。对龙南来说,既要对整个佛冈县的经济有所带动,还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并且环保标准也要达标;同时,作为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与村民形成利益链接。在农企和农民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链接,不能让农民觉得农企的发展跟自己没关系。
第二个产业着力点是与农业农村相关的观光旅游业。
珠三角地区虽然有个别村庄在从事乡村旅游的项目,但是目前还缺少乡村旅游的大片区。试验区在龙南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上都能做到将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论是何种生产方式的企业进驻,都应该留有观光通道,跟旅游业做整体结合。
在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建星的构想里,将来的旅游者可以通过这些通道清楚地了解到农业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是一种可参观可体验式的农业。后期,试验区还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如果农民只停留在种养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跟农民的利益没有关系,无法获取更大的收益。
试验区管理者还有更远大的设想——当地龙头产品形成之后,将逐步建立“原产地认证”模式,让龙南所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都贴上龙南的标志,让“龙南生产”成为安全、绿色的代名词。
此外,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252线龙南段改造及主干道绿化工程已顺利完成,同时“城乡清洁”工程也开始实施,该项目将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村村有公园”工程,则将以奖代补建设乡村公园;绿道网络系统及龙南河小流域治理工程也都在稳步推进之中。
6.差点难产的管委会
尽管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已初见成效,各项改革正在有序推行,但其遇到的困难也非常巨大。
2011年12月,刘恩举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调任到佛冈县,担任县委常务、副县长一职,分管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工作。
他坦承,“试验区的实际进度远远滞后于原来规划的进度,推进的难度大大超出了想象”。
2012年8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管理委员会(简称新农村管委会)设立,主要负责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既要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同时还要负责组织实施,协调试验区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协调试验区公共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等。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基本框架方案和对试验区的整体定位,新农村管委会又制定了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多个专项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将对试验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承担了重大历史使命,其成立也非常高调,但实际上,试验区管委会的成立的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2012年3月30日的试验区筹备会议上,有些领导一开始不赞成成立管委会,认为试验区的工作直接交给所在镇来做即可,没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但实际上,一个镇政府已经被许多日常工作缠身,如再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则恐怕会受自身精力和思路掣肘。
最终,在反复沟通,多方协调之下,终于达成统一意见,将原来的“佛冈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名,并转变其职能,着力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探索和实践。
试验区管委会最终得以成立。同时,由于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隶属广东省,所以在广东省政府中还有一个联系会议制度,试验区的一些问题可以直接向上反映。但不论管委会属于何种层级的机构,佛冈县仍是试验区的实施主体,试验区工作的具体实施还是在佛冈县内,任何事情都无法绕开。
广东省政府对试验区基本框架方案的批复中,有这样一句话,“涉农政策除了给农民的以外由管委会统筹使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无非是八个字,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但这句话落实起来却异常艰难。
当前的行政体系下,单单佛冈县涉农的部门就多达十几个,各个涉农部门的涉农政策也有很多。因为涉及到一些部门的利益以及对国家法律规定认识的偏差,在一些问题上难以很快达成一致,这导致管委会的协调工作非常繁重。
7.基层改革创新氛围还有待加强
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建设者们希望能够在很多领域大胆开拓、先行先试,但现实却让他们难以充分施展拳脚。
比如,国家有基本农田保护费,设计这个费用的目的,原是为了保护、维持甚至是改良现有的基本农田。可是有些不可能产粮食的农田即使给再多投入意义也不明显,然而如果将这些资金集中投入到基础更好的真正的基本农田上,则可以产生更大的效果。尽管这显然与现行的有关政策相违悖,有关部门也愿意冒这种风险,鼓励试验区就此先行先试。
既然是试验区,改革创新就需要突破目前的一些桎梏,有可能要触碰到制度的红线,相应地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哪怕不触碰到红线也会有风险,这就直接导致基层职能部门的创新动力不足。
试验区管委会对于试验区内机制体制的创新有一些想法,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但是许多部门只能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考虑问题,如此一来,管委会对于试验区的这些想法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
有关政府部门从现行框架下考虑固然有其保守传统的一面,但归根结底不是错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基层的改革创新的氛围和人员尽职免责的机制尚未形成。
今年十一月,有媒体报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草案)》原稿中“宽容失败,对按决定规定程序决策、实施改革创新,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牟私利的,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对有关部门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不予追究行政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一句,在后续的修改稿中被修改为“依法免除有关人员的责任”。
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但就基层改革创新的尽职免责机制来看还需要向上海看齐。
“对于基层创新,尽职免责的机制要尽快落实”。试验区一名决策人员呼吁。
作为佛冈党政主要领导,华旭初对试验区充满了信心,也敢于各种大胆尝试,敢冒各种风险,但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佛冈一些职能部门的干部或许没有如此决绝,思想偏于保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一些这样的干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意味着,华旭初及其团队们还必须在内部进行更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或许会给试验区的建设带来一些困扰,让华旭初等佛冈主要党政领导在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上多几分曲折。
佛冈试验的样本意义:为城镇化提供范本
中国本来是个以乡村为主要形态、以农耕文明为主要文明形式的农业大国。但近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乡村逐步衰败。一批有理想、且对农业文明怀着深深敬意的文人,忧患于乡村衰败,发起了多次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先生就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领袖之一。
文人救助的情怀令人钦佩,但效果并不理想。梁漱溟先生也哀叹十年乡村建设运动,结果是“乡村不动”。
1949年以来,依靠农民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对传统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高潮之中,中共中央在1958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授课教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看来,上述建设“具有连根拔起,进行翻天覆地改造的意识形态指向”。结果是农村贫穷的基本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反而失去了农村迁徙的自由。由此才兴起了农村改革。这说明政府改造也是无效的。
那么,我们当下建设新农村的动力来自何方?我们该如何看待佛冈此次的新农村建设试验?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陈祖煌认为,新农村的建设动力来自于改革,特别是体制的改革,来自于机制的创新,“如果没有一个新的体制和机制,很难有一个推动新农村建设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
陈还认为,农民的主体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也是试验区的一大动力机制。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建设主体、是受益者,因此一定要把农民调动起来。另外,能不能增收和持续增收,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否受益,这将决定着试验区的成败。在陈祖煌看来,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 15 重要的是通过环境的改善来达到创业、自治的目的,促进农民素质的总体提高。
徐勇以为,由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所构成的合力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动力。
所谓政府主导主要是指政府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农村。政府是资源拥有者和权威分配者。本来,农村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政府还在从外部大量汲取农村的资源。
“今天的中国奇迹完全是在农村农民贡献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才出现的”。徐勇说,改革前政府改造农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汲取资源的不当战略。
2005年,中央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试图以城带乡,让更多资源流向农村。新世纪以来,农村提出的“种田不交税、上学全免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发愁”,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些举措稳定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出现了回流的新兴迹象。
在徐勇看来,“农民主体主要是指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历史、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成为自己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当年的文人救助之所以无能,政府改造之所以无效,都是由于违背了历史,违背了农民意愿,只是将农民作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对象,而不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力量。”
当下,新农村建设的最大潜力在农民,但这一潜力却远远未能被挖掘和激活,甚至因为政府过度包办而失去了久远的农民自力意识,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将农村最为紧缺的要素输入农村。新农村与传统农村最大的不同在于要素不同。原有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使农村无法自我建设一个新农村。仅仅依靠政府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政府只能济贫兜底。即使有大手笔投入,也只能造就若干样板村。而且农村需要的资源不仅仅是资金,而是能够支持农村全面持久发展的多种要素。这就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将先进的要素引入农村,激活农村原有的要素,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应该说,全党、全国、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这件事情上,齐心并不一定合力。佛冈新农村建设实践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作用,集聚了政府、农民、银行、学者、媒体的资源,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佛冈)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上,徐勇这样提出。
在徐勇看来,佛冈新农村建设实践更是一场未竟的社会实验。这一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的若干普遍性问题:一是政府刻意打造样板而无法复制,这称之为样板式的模式;二是只有政府主导而未见农民主体,这叫政府包办模式;三是不尊重历史和农民意愿的改天换地式建设,这是大拆大建的模式;四是由于缺乏先进要素投入而只是形式上的新农房等,这是一种表面的形式。
“我觉得佛冈的试验在这个方面破解了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种种的问题,佛冈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形成合力,而且其间形成了互动机制。”徐勇评论。
合作社可以跨出佛冈
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内,农业合作社、理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个法大体上是仿效美国办合作社的方式,按照产品来组织专业的合作社,这与欧美不一样,欧美的合作社是大农户体制,但中国的是典型的分散小农户经营体制。实践证明,基于小农户基础上的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可能很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研究员在《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的文章中提出,欧美国家的合作社规模之大,很惊人,有的合作社可以排在全国的千强之内,很多国家只有几个合作社。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就是跨国合作社,吸收了荷兰大概95%的牧场,德国和瑞士的牧场主也参加了荷兰的农业合作社。
党国英认为,农民的专业合作社不能说数量越多越好,一定要立足于做强做大做少。合作社强大了以后,才真正可以在流通领域、加工领域、服务领域能够保留规模经济的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现金流给农民分配,合作社太小没有意义。
这一观点也获得了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首席专家徐祥林的认同。
徐祥林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参考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那种综合性农民合作社为好。为此要结合金融服务,吸收专业的金融人才管理。此外,绝不仅仅是搞信用合作,还要搞购销、服务、保险、土地整理、宅基地的建设等等,让农业合作社获得坚实的业务支撑和制度推进。
党国英则认为,佛冈发展合作社,要综合和专业兼顾,佛冈农业合作社可以成为一个母体,鼓励佛冈的农业合作社跨出佛冈,甚至跨出清远,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合作社,乃至走向全国。
“我们要解放思想,特别不要受到政策不完善的影响。”党国英说。
另外一种视角
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来看,试验区的目标和意义之一就是要通过部分地方的试验找出一条能够被广泛复制和推广的道路。广东省当时选址佛冈石角镇龙南片区作为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也正是因该地区为无基础的纯农业地区,区域范围小,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这样的最初设计就可以看出试验区的真正靶心所在。新农村建设自启动以来,在全国已打造了多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其中包括湖北仙洪试验区、安徽大浦试验区等,近年来受到较大关注。这些试验区无一例外地都欲形成某种“样本”的示范作用。
湖北仙洪试验区自2008年启动以来,其口号一直是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意图建立“四型”示范区,即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城乡一体示范区、乡风文明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而安徽芜湖大浦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探索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发展持续化的新路子的过程里,也提出了“大浦样本”的口号。
既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也是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吴记峰表示,在他现有的观察中,一些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前期都提出过一系列“诱人”的宣传口号,诸如“生活方式转变先于生产方式转变”、“要想把土地从农民身上解放出来,必须先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然而在真正的施行中往往无法真正落实。在他看来“样本”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地抓住了农村的关键问题。
目前学界对于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意图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本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视角。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胡振红表示,从全国来看并没有一种真正可以复制的模式。全国各地千差万别,“样本”并不具有特别大的意义。胡教授由此认为,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真正重点是要发现在农村多元利益主体下的利益平衡机制,“这才是真正有共性的东西”。
在谈到全国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与佛冈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差异时,吴记峰认为佛冈的模式“更具务实性”。佛冈现在正在打造名村名镇和古村居,“北方新农村要打造的可能是这个,但这与真正的新农村有差异。”
吴记峰认为,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新农村试验“样本”相比,佛冈新农村试验中政府的作用更多是用少量的资金和政策投入撬动乡土社会,最终 触动农民的自发力量,“互动机制做得更好”。在他看来,北方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可能成效特别快,但真正有价值的是形成机制、体制。
党国英则直言“把佛冈当成新农村建设的模板是不太合适的”。党国英的顾虑也是目前佛冈在建设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即新农村建设日益朝旅游区建设、农家乐产业群的方向发展。在“佛冈到底是要建设新农村还是农家乐”的质疑下,党国英认为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值得推敲。
对于这种认识,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主政者们不太认同。佛冈县委书记华旭初表示,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主要是八个方面,即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科学规划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等。显然,这是一种覆盖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试验。
徐勇认为佛冈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理念上是具有样本作用的。在徐勇看来,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具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比如考虑到农业本身的属性和环境问题,在产业引进中基本不考虑工业性产业,这种做法尽管符合某些理念,但是却使得农民最关注的提高经济收入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也正是由于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徐勇认为这种理念可以复制,但是“大规模地复制样本有点难度”。
佛冈试验背后:乡村建设重回经济核心
以城市建设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发展周期接近尾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或将成为未来10年2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的新动力。
显然,乡村复兴承载着有关中国未来的太多使命,被寄予了太多希望。
乡村建设正在逐步回归中国社会经济的话题中心。但是,中国乡村建设正处于一个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顶层设计已经向乡村建设倾斜,很多地方包括佛冈都在进行试验、探索。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忽视乡村建设,甚至有意识地压制乡村发展、剥夺乡村与城市“平等权利”的惯性思维和惯性做法尚存在于当前社会的各个层面。这给佛冈新农村试验区这种比较前卫的探索,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看,这更证明了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要性——在多种模式并行之下,找到一些真正适合中国乡村发展、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模式至关重要。
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两年的探索里,小岗村一直是其学习的榜样,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建设者们曾提出“没有小岗,哪有佛冈”的口号,甚至提出“北有小岗,南有佛冈”的目标。
安徽小岗村几户农民冒着“杀头”的风险自发改革,拉开了中国农村自我救赎、中国广大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大幕;今天的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一旦成功,将成为解决中国广大农村致富问题的试验先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徐勇先生提出,农村改革北有小岗,在于先吃螃蟹;新农村建设南有佛冈,在于寻求动力。
但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利益纠葛、逐步平衡的过程。
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中,距离其最初设定的阶段性目标越来越近,但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
当然,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是否成功,不但取决于试验区建设者们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中国乡村发展政策,取决于中国是否有有利于创新、尤其是基层进行制度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对于这群敢于冒险、愿意承担的试验者们,我们投予尊敬的目光。毕竟,勇于开拓、敢于冒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所在,也是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能够成功的前提。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卫生建设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试验区乡(镇、区)、村两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试验区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设施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计划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试验区内的10个乡镇卫生院(总投资1108万元)和210个村卫生室(总投资280万元)。
整个项目拟于2010底前完成。具体计划如下:
(一)卫生院建设计划:2008年已动工的曹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及小港管理区卫生院新建项目2009年6月竣工。汊河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戴家场镇卫生院新建房屋、瞿家湾镇卫生院房屋改造及峰口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于2009年5月动工,2009年年底前竣工。沙口镇中心卫生院房屋改造项目、万全镇卫生院扩建项目、滨湖办事处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及新堤办事处卫生院房屋维修项目,2009年完成方案设计及招投标等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元月动工,2010年12月前完工。
(二)村卫生室建设计划:2008年底前已完成村卫生室新建33个、改造5个的任务,已投入国家补助资金111万元。2009年底前,计划完成其余37个村卫生室新建、135个村卫生室改造任务,拟投入国家补助资金169万元。
三、组织保证与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卫生、国土、城建、规划、审计、财政、档案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方案的实施。各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项目建设专班,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确保项目进度。
(二)科学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暂行标准》、《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制定方案,按统一标识、统一标志、统一标牌、统一模式、统一装饰、统一服饰、统一账表等要求组织实施。
(三)严格实行“四制”,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要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切实履行建筑工程报批手续,搞好项目招投标活动。项目工程实行全程跟踪审计。
(四)实行专款专用,严格项目管理。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按项目进度拨付专款,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不得用于偿还过去拖欠的工程款。
(五)实行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并归档,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
四、落实扶持政策
按照市政府同省卫生厅签订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血吸虫病防治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和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建设用地实行无偿划拨,对“工程”建设免征水利建设基金征地管理费、土地权属用途变更登记费、房屋拆迁管理费、城建配套费、水电增容费,免收合同监证费、消防设施配套费、避雷图纸审查费等规费。对服务性收费按成本收取。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建设调查——以小岗村特色农业旅
游为例
缘由和现实意义***@163.com
活动缘由: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即将展开,本团队响应学校和团总支的号召,积极参加,并努力追求完美,完成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为民生之本,国民经济之本,农民占国家人口的大部分,居住较为分散,农村生产力较不发达,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教育水平普遍比城镇地区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小农经济发达,地区地理差异不同可灵活开展各种特色经济,见效较快。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显著贡献,而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是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的大潮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激起浪花。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获得了新发展。
本次活动旨在对小岗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的调查和研究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现实意义:
一 通过对小岗村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调查来反应小岗村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于改革初期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做对比,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通过小岗村特色农业旅游来看当代农村在时代发展大潮中的前进道路,还原再现政府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可行性,并给其他安徽农村的发展做出指导。
三 通过对小岗村的暑期社会调查丰富我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我们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意志,强化我们统筹事物发展、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 本次社会实践将会加强大学生与农村的联系,加强中央民族大学与小岗村的联系,为将来双方的合作打下基础,毕业大学生可以去小岗村创业,小岗村也会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双方达到共赢。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建设调查
2011年.1月
我是个农村的孩子,做农村调查比较方便,趁着放假的机会,我了走了多户人家,问了他们对新农村的了解,及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传播新农村思想等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是要把分散的自然村落拆迁掉,按一定密度人口数量兴建集中的城镇化新社区。新社区须建在交通沿线,住宅建设应为五层以上商品房,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场、老年院、竞技娱乐场所等,新村规划有生活区、工业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新社区人口数量须达到五千人以上,那样才会利于工商服务业等职业体系的有效产生,让人人都能找到一定的职业劳动,绝大部分人从农田脱离出来从事工商服务业。新的生活方式不允许家家户户再在家里养鸡养猪,这样就会出现专业化的养鸡场、养猪场、牛羊鸭鹅鱼等多种养殖业就业岗位,新的生活方式不允许家里烧土灶就自然会有人去经营液化气,新的生活方式必须有水、电、暖、通信等基本服务业,一定数量人口集中生活的新社区更有利于做豆腐的、生豆芽的、蒸馒头的、煮牛肉的等等个体食品加工业的经营,会出现家电维修、车辆修理、美容美发、商场超市、酒店小吃铺等等个体工商户,有智慧的做老板,没智慧的跟老板出力气,人人都有活干,家家拥有幸福的小康生活。
新农村的概念提出相对来说不是很久,所以大多数的村民不是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但是还是有少数比较关注全国农村变化,了解国家的一些新农村政策的人熟悉,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等收集新农村有关的信息。
听到新农村的概念后,大多数人还是显得比较乐观,认为会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相信要是实施新农村建设,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也有少数人持悲观态度。所以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但农业生产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旱涝、冰雹、冻害、虫灾、动物疫情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决定农民的增收压力和产业风险比较大。对此有些农民提一些自己措施
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入手,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发挥作用,要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所以首先要狠抓村级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标准,在选好配好村级班子上狠下功夫。鼓励优秀党员带头人依法竞选村干部,以增强党员和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要狠抓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抢抓机遇,精心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坚持建管并举,注重发挥实效,使其成为政策宣传,党性教育的课堂,调整矛盾,维护稳定的场所,科技培训,信息传递的中心,培养典型,交流经验的平台,休闲娱乐,服务群众的广场,决策议事,凝聚班子的阵地,真正起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顺农村基层组织决策议事机制。建立健全党支部决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委会具体实施的决策程序;全面推行阳光财务公示制度,对于群众关心的如低保,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考细核,奖罚分明,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要大力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教育,增强党支部的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体来说,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还是乐观的,毕竟国家给的政策是好的,是有利于农民的,相信有一天会广泛实施。
第五篇:中国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最终版]
关于中国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
--------报告人:
实践主题: 中国新农村建设问题
实践任务及目的:
一、了解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发表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四、调高调查能力和沟通能力。
实践团队: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发放问卷和群众访谈。
引言: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暑假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调查。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得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村问题错综复杂,农民很穷、农村很差、农业很危险,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
这五句话20个字,内涵丰富,可以说,这是对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农村的高度概括。也为我们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
“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解放农村生产力;“生活宽裕”侧重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集中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建设新农村文化;“村容整洁”是对新农村规划和布局的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法治管理的表现。
调查中发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
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论在合作领域或合作数量上,都远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低,农村条件差,农民精神生活缺乏。
农民的医疗负担重。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没解决,目前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覆盖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
农村教育成问题。近年来中国教育费用持续攀升,绝大多数家庭为供养子女读书,不得不省吃俭用,抑制其他消费支出。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在农村一些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滋生蔓延,已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个主要原因,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
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
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低价征地已成为新时期“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一种新形式。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当前工作重点。
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当前,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大约只有1/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缓慢。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多是先生产农产品,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有组织的农民很少。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生产从来就是自给自足基础上的“果腹”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和的人口数量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一直左右着农业生产战略的定位。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可耕地急剧减少。耕地资源的有限增
加不断被城建、交通、工矿企业占地抵消。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工大量进城,撂荒土地现象严重。氮肥施用量,远远超出安全上限。农药的使用量每年增加,使大量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仅为30—40%,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有2/3没有得到普及优良品种的推广。
我国以传统农业为主,个体小规模种植,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装备落后,农业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纵观农村诸问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总体要求,我们也得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极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要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题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面子工程,不能搞形式主义。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而现如今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人才严重缺乏,使新农村建设失去了前进动力.所以要通过制度的创新使知识分子重返农村。
作为现代大学生,尤其是农学专业学生,面对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影响下,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专业知识,争取对农学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的钻研,我们也要关注国家政策,号召国家政策,宏观把握国内国际农业现状与形势,以使自己钻研的领域有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思路。我们要坚持学好书本知识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服务社会相统一。大学毕业,去基层工作也将是锻炼的好机会,也将有美好的未来。大学生拥有系统而专业的知识,有自由而创新的意识,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农村进行推广、应用,以至学有所用,即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我们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动员全国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共同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业当中,去描绘广大农村未来的美好图景。
总结:
这次调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比于自己的理想和目前的状态,我和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一样也任重而道远。这次调查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带学生不能袖手旁观,要行动起来,努力让自己成为杰出人才!这次调查还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提高了交际能力和社会调查水平,十分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由于经验不足,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指正,多谢老师!
学生签名:
201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