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2017学校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2016-2017学校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良好的教研计划是确保教育科研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向教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校的道路是我们迎接课改挑战,走向新世纪的最佳选择。
一、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二、确定课题: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科研课题分为三级:即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分课题;教师个人子课题。
1、学校课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一项课题,即《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同时我校还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
2、教研组课题: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
3、教师课题: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中选出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不能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不能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
三、本学期将要开展的教研活动;
(一)、学校
1、本学期尽可能的传递各种科研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2、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内在人格魅力就会提升教育艺术。
3、组织我校青年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汇报表演课,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组织教师“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出课的教师在第一轮“教研组轮听课”中选出。
5、近期末时学校将组织一次校级研讨课,将采用说课、讲课、反思、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6、组织全体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优秀教案,把新课改的经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积累起来。并且进行评比和交流。
7、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在教研组内要求新老教师结对子,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大起来,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8、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和片的教研活动,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经常和校外的同事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
(二)、教研组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日开展以下教研活动:
1、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并把上是轮听课上升到课题的高度,本学期确定的探索方向为:
A、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B、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C、体现学习的探索性,探寻具体帮助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及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D、体现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尝试进行研讨式学习的课堂操作。
2、各年级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汇报课”每个教师出课一节,课后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然后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交流。
3、每个教研组隔周教研日都要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使教师的困惑能得到及时回应,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
(三)教师个人
教师每节都要进行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学记事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把教研的主战场放在课堂上,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措施
1、建立课题立项审批制度,课题必须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自主确定、自愿申报,并报教研领导小组备案,课题进展和落实情况要定期做出总结,教务处要及时掌握并提供积极支持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研组内新老教师要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促进老教师转变观念,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3、注重各种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进一步统计分类,有专人保管,为今后教研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确保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4、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及时征集、评选论文、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并向上一级推荐。
5、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教研活动,进入课堂跟踪指导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
第二篇: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1
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们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位老师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活动,以稳步开展学校特色的“和秀园”为思路,并且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1、“和秀园”工作的稳步开展。
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本学期七年级的新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翻土,播种,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农作的乐趣,也能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利用在菜地里的不同植物,教师给学生普及了一些生物知识,教会他们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识,并根据时节不同,耕种的植物不同,让他们开拓了他们的见识。体现了“和秀园”存在的意识以及它的价值。
2、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
(1)本学期继续以“小组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思想,学校教务处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走班制拓展课程。
(2)完善小组建设的校本课程。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来,小组建设一直是教研组的主要思考内容,因此在校教科室的牵头下,与组内王晓洁老师共同研究如何开展小组建设培训,并以此为课题,在龙湾区立项。
(3)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交流活动。通过教科室的牵头,在综合教研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市地方课程。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2
经安排,综合组进行了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活动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5日,为期10天。在教研活动的开展期间,参与了听课、集体备课、各班上课和评课等多个环节。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受益匪浅,现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情况作出总结:
本着相互学习的心理,每位教师用极其认真的态度参与了教研活动,努力寻找别人的优点,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参加教研活动期间,专心听课,认真备课,用心上课,客观评课,自始至终不忘教研活动开展的目的。
首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了解到,其实,教师才是教学质量的主要取决因素。教材大家都一样,可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开展下来,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归根结底,除了学生总体素质有轻微的差异外,还有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师素质的不一样。但是如果说有好的教法,就有好的成绩,却是不实际的。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即使有满腹诗书,用到教育中来,不一定就能干出好的成绩;可是如果只有优秀的教法而没有知识,那么教育也就是空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的教法,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行之有效。从这些来看,教研活动的开展正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平台。在教研活动中,通过参加了听课、评课的环节,我学到了以前自己没有尝试过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的方法等。看到别的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而自己还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上,确实感触很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我在了解别人的同时,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自己,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并没有存在问题,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还跟得上,但是在教学上下的功夫太少了,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也就是每天的备课环节不够认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常记住去了解学生,将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之间能更好地相互学习与交流。在与别的教师多接触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3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x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x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
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
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第三篇: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2010——2011第二学期
时光的脚步带领我们又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都要感叹岁月的匆匆,回望校本教研这块绿地,那盎然的叶尖闪动着一颗颗全体二小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体。先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与诗意语文共成长
校本教研中,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课题是“小学语文诗意课堂的探索与实践”:①语文课堂是一个生命历经的课堂,而文本是历经生命的土壤,远离“土壤”,何来生命?只有带着孩子走进文本,才能感受情的感动,理的感悟。②语文学科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只有在老师热情洋溢的或启发、或激励或小结的语言中,把朗读、感悟、想象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上出语文的味道,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③适当的拓展,提升了情感,丰满了形象,延伸了文本。
(二)历经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我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得出了以上的思考,又带着这种思考再次走进阅读教学,形成了我校目前阅读教学的特色——让语文课堂流淌真情;让语文课堂富有深度;让语文课堂走向厚实。
1、让语文课堂流淌真情
一直以来,真情课堂成为了我校阅读教学的特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感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
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感情流淌,让语文课堂充溢真情。
(1)教师充满激情,使课堂流淌真情
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奏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那么,激情从哪里来?“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先有情,学生才会被激情。在阅读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必须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深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地感受课文,进入角色,将文章中的意与自己的情感流露于举手投足之中,洋溢在言辞之间,深入学生心田,润物于无声。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无论是品读、启发、点拨、还是想象、拓展,教师才能充满激情,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动了课堂的空气,吹醒了沉睡的心灵,吹开了原野的花草。教师的激情还要来自于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而拥有了宽广敏锐的心灵,才能使我们常常感动,常常饱含进取的激情,使语文课堂流淌真情。
(2)课堂巧设情境,使课堂流淌真情
教师的激情使课堂流淌着真情,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激荡着真情。我校从1995年开始进行富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利用语文教师语言能力比较强的优势,把语言情境和音乐、画面情境紧紧相融,唤起学生的兴趣,串起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的纽带。
2、让语文课堂具有深度
一直以来,深度课堂成为我校阅读教学最高境界的追求。我们追寻文本内在情感的深度,我们追寻学生情感体验、思维品质发展的深度。
(1)以学案带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使课堂具有深度
过去,许多老师认为在学习新课前,学生就要如同一张白纸,只有经过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之后,才能涂抹缤纷的色彩。我们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深深地思考走进课堂,对文本的感悟就不是初次而是第二次;要感悟的内容就是学生所想而难以感悟的,这不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吗?而解决重难点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深刻感悟的过程。
怎样才能对文本内在情感挖掘深,使学生感悟文本深,最终让语文课堂富有深度呢?我校于6月16日下午,进行了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第二次探索:活动伊始,杨桂艳主任对我校语文教师本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总结优缺点,提出希望;然后观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一夜的工作》。听课过程中,王老师的大师风范感动了二小每一位教师,听课结束,老师们还沉浸其中,不愿离开;研讨活动进行中,老师们深情谈感受,甚至有的潸然泪下。教研过后,每位教师认真做了听课反思。通过这次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感受到了名师的诗意语文课堂,将学习并指导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
总之,校本教研使我校教学在探索中前行,回首过去,我们在校本
教研上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实践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长。教师的事业不在于功成名就的辉煌,而在于点燃未来的希望,在于做一名真正的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成为学生若干年后最感激,最怀念的一位好老师。爱在心,责在肩,法在手,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学生的求学之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我相信我们会在这求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向前!
第四篇:2014文宗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凉水河中学文综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以县局、学校教研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改为动力,进一步落实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文宗学科教育教学质量,适应中考文综“开卷、开放”命题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推行“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格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打造精品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1、落实新课改精神,进一步推动“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自觉学习“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2、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任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置问题,改进教法,激励学生创新。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理念,遵循“五转”、“五让”、“四多”、“四带进”的高效课堂原则,树立“追求效率、效果、效益”的高效课堂意识,完善并落实“一主线”、“三阶段”、“五环节”的135互动课堂模式。
三、主要工作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
开学之初,重新组织科任教师学习了135互动课堂教学通识理论,新的教学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在学习中,我们还根据各人的经验和理解,共同讨论了今后教学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作了理论摘记。
2、确立校本教研课题《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本学期,承担校本教研课任务的老师有:刘建华、何如艳、王华永、马玉兰等老师,占本组任课教师的100%。
何如艳老师上思品示范课《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保护》; 刘建华老师上思品示范课《隐私和隐私权》; 王华永老师上历史示范课《步入近代》; 马玉兰老师上思品示范课《人生难免挫折》
3、实施过程
操作中严格按“135互动教学”要求进行集体备课、集中商讨、形成定稿、由主讲教师授课。尤其是主讲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分析学情,设置切实可行的问题,鼓励学生创新与思考,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发挥小组长和学科代表的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共享。严格按照135互动教学“一主线”、“三环节”、“五阶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邀请学校主管领导及教研组成员听课、评课、反思、再集中研讨并总结等几个环节。然后在各个学科日常教学中推广。
4、工作成效
经过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备课中教学设计、导学卡设计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每位教师都花了很大工夫去创新问题设计新颖并贯穿课堂始终,真正体现“问题”为主线,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中何如艳老师上的思品示范课《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保护》;刘建华老师上的思品示范课《隐私和隐私权》;王华永老师上的历史示范课《步入近代》;受到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好评。同时特岗教师马玉兰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较快,能够胜任初中思品教学,她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气氛浓厚。
四、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工作
1、由于每科教师人数比较少,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方便,相互取长补短做得不够。为了弥补这一问题,要求老师在平时和教研常规时间多切磋,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去向高水平的教师学习。
2、教育思想不到位。个别老师,不按135互动实施方案进行教学,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贯彻,传统的经验教学根深蒂固。虽然每次教研活动都强调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但从教学效果看,思维定式难以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性教学,忽视能力培养;课堂单边活动,老师讲的太多,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习题的设制缺乏针对性,不注重知识的迁移等等。
4、缺乏研究精神。备课缺乏思路;对教材结构不进行必要的调整;照本宣科;不重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注意文科教学的思想性。
5、小组学习有待加强,小组长和学科代表作用有待发挥,需要老师进一步培养。
因此,我们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第五篇: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十五中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
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
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
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
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
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
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