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19-05-12 05: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第一篇: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十五中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

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From: 两全其美网校城(http://www.lqqm.net)Url:http://www.lqqm.net/article-190278-1.html

第二篇: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十五中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

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

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

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

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

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

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第三篇: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十五中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

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第四篇: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1

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们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位老师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活动,以稳步开展学校特色的“和秀园”为思路,并且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1、“和秀园”工作的稳步开展。

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本学期七年级的新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翻土,播种,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农作的乐趣,也能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利用在菜地里的不同植物,教师给学生普及了一些生物知识,教会他们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识,并根据时节不同,耕种的植物不同,让他们开拓了他们的见识。体现了“和秀园”存在的意识以及它的价值。

2、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

(1)本学期继续以“小组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思想,学校教务处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走班制拓展课程。

(2)完善小组建设的校本课程。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来,小组建设一直是教研组的主要思考内容,因此在校教科室的牵头下,与组内王晓洁老师共同研究如何开展小组建设培训,并以此为课题,在龙湾区立项。

(3)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交流活动。通过教科室的牵头,在综合教研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市地方课程。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2

经安排,综合组进行了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活动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5日,为期10天。在教研活动的开展期间,参与了听课、集体备课、各班上课和评课等多个环节。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受益匪浅,现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情况作出总结:

本着相互学习的心理,每位教师用极其认真的态度参与了教研活动,努力寻找别人的优点,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参加教研活动期间,专心听课,认真备课,用心上课,客观评课,自始至终不忘教研活动开展的目的。

首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了解到,其实,教师才是教学质量的主要取决因素。教材大家都一样,可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开展下来,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归根结底,除了学生总体素质有轻微的差异外,还有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师素质的不一样。但是如果说有好的教法,就有好的成绩,却是不实际的。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即使有满腹诗书,用到教育中来,不一定就能干出好的成绩;可是如果只有优秀的教法而没有知识,那么教育也就是空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的教法,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行之有效。从这些来看,教研活动的开展正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平台。在教研活动中,通过参加了听课、评课的环节,我学到了以前自己没有尝试过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的方法等。看到别的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而自己还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上,确实感触很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我在了解别人的同时,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自己,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并没有存在问题,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还跟得上,但是在教学上下的功夫太少了,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也就是每天的备课环节不够认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常记住去了解学生,将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之间能更好地相互学习与交流。在与别的教师多接触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

综合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3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x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x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

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

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第五篇: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蜀都中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重庆市蜀都中学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金色的钥匙开启智慧,绿色的甘泉润泽生命”。当前,新课程的实施,恰似春风拂面,它给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本教研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之源,也是教师教学从实践到反思到成长的生命之源。近年来,全组教师积极按照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教研,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提倡在实践中得到研究与体验,推进课改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将近三年我校政治教研组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制定校本教研的推进思路:

1、以校为本,自我设计。

2、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

3、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强调教师是校本教研问题的提出者、研究者和解决者,要通过教学研究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4、以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为宗旨,强调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确立校本教研的模式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校本教研要立足本校,以学科课例为载体,以叙事反思为抓手,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疑问及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选择、确定研究内容,把研究的过程当作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新开端。因此,我们确立了如下的校本教研模式:发现问题------反思研讨——形成方案----实践交流——经验共享。

三、制定校本教研研讨的角度及内容:

1、课堂教学模式。2、教师的评价方式。3、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4、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5、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6、学生多元思维的开发。

7、课堂氛围的创设。

8、学生自信心、责任感的培养。

9、学生合作意识的构建。

四、认真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活动:

(一)立足校本培训,以理论为先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新的理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增强新课程的新理念,学习要落实到位。为此,我们在学校校本教研师资培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全组教师培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指导与监督。学习的内容广泛,从校本教研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到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理论,新思想新做法,我们都要广泛的了解,建立学习机制,走在课改的前沿。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对“同一教材,不同教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以教研组为互助载体,教师们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议课”一体多元的活动方式,使授课教师从自己的教学案例中反省自己,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听课教师也在研究、分析、探讨别人的案例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校本教研”实施途径中的“同伴互助”原则,达到了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在校本教研培训过程中,全体教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总结方法,拓宽思路,学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的课堂驾驭、调控能力,提高了对教材的分析、解读与重组能力,从个人到集体,形成优势的教师群体。两年多来,参加学校校本培训达10多次,真正使我组的校本教研做到了务本求实。

(二)坚持以课例为载体,确立自我教学反思机制。

教学反思是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方式,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成为先进教育理论的自觉的实践者,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使教学中的经验得到积累,使经验经过提炼、升华转化为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确定好校本研究的主题。在教学反思中我们坚持校本教研的主题以课例为载体。课例的选择具备如下特征: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反映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我们采用的反思方法有:教学前进行的反思,在教学中进行的反思,在教学后进行的反思。

我们采用的反思途径有:以研究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反思;形成写课后记的习惯,在回顾中反思;以学生为镜子,与学生交流、座谈时反思;在理论学习中,通过与学者、与大师的精神对话进行反思;参加研讨交流活动,在与同行、专家的对话中进行反思;开展专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进行系统的反思。另外,还可以借鉴现代教育技术,对自己的一些课堂录音、录像,进行更为精细的自我研究和反思。

(三)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年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了特色课堂教学活动。特色是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联系的,由教师自我选择。这些活动有: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以案说法,哲理小故事交流,心语小屋倾诉等。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师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达到教学相长。

(四)尝试集体备课新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同伴作用非常重要。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所以,我们对集体备课常抓不懈。

在教学过程中,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质量不断提高,老师们深入研讨、分析教材、教法,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作课件,整合教辅资料,资源共享,课后反馈及时,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力求做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每当组内有老师找到好的教学素材,第一时间会提供给其他老师;当一堂好的教学课得到学生肯定时,组内每位老师都会相互表示祝贺,同时协助主讲者完成教学反思。

通过集体备课,一方面集中了政治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备课质量,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教讲精炼;另一方面,节约了备课时间,加大了备课容量,效果非常好。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也形成了一种共识,对于集体备课,我们也定时定点、定时、全员参于。集体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每周安排一位主备教师,提前准备,每周初,对于本周所授内容,面对同级教师进行讲述,对每节重难点、易混点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作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发表见解。对资料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寻找最佳解决方法。这样每位教师对本周教学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

(五)扎实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教研工作,并把教研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研的内容方方面面,教研的形式也不单体现在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认为教学研究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政治组素有团结、宽松、和谐、研究的风气,因此,大家互相听课、评课、说课都能抱着理解、信任、宽容的态度,扎扎实实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活动,不搞形式,不摆花架子,围绕解决问题、完成目标、提高质量搞教研,实事求是地从教研的角度出发,开诚布公,争鸣互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使所有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人都能走在教改的前沿,不仅做课者本人有所提高,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如在新课程实验启动阶段,虽然经过大量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活动,实验教师普遍接受了一系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然而,受认知水平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敢改变自己早已熟悉的传统习惯和教学方式,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给课改实验的推进与深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对此,在学科教研中,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观摩研讨式教研,通过“听课、说课、评课、议课”的教研模式,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广大教师如何凭借教材,将静态的文本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促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强调实践与思辨同步,教师既是学习者、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重视学习、观摩,强调交流、分享;注重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开展主题式的评课;倡导跨学科听课。通过听课、观课,直接感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感悟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优越性。

在上课的基础上,还组织教师开展说课活动,让他们就一节课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与评价、设计特色等进行说课,并就如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等教学技艺进行培训。在这种结合真实问题研究而进行的培训活动中,对全体参与者来说,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培训,也是一次新课程理念的再洗礼,更是一种教学智慧的挑战。

在听课、说课的基础上,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让教师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围绕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该怎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这节课?该如何改进和完善这节课?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诸如此类的疑问,结合新课程理念,组织听课教师阐述个人的理解,发表意见和建议。在这种广泛的评议中,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其收获已远远超出了对一节课的经验分享,而更多地是一种教学价值的构建过程,是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思想的飞跃过程。

关于评课我们也定时、定点、定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周四上午第三节,首先让授课教师谈本节的教学设想及课后的反思;其次由听课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评议,要求每位教师谈自己的看法,不流于形式,不说客套话,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最后,我们把这节课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

通过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活动,我们取长补短,肯定优点,提出不足,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确立同伴互助协作制度。

同伴互助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没有了同伴互助协作,校本教研就失去了交流与沟通,没有了集体智慧,校本教研难以提高和升华。我们的同伴互助协作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备课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论、热点搜集过程中,甚至在某位教师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都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与协作。本组成员从相互协作的教学制度中,真正体验到了合作的效率以及合作的快乐。

(七)定期进行阶段总结与经验交流。

校本教研有计划有实施,每一个计划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分阶段总结,查找问题,积累经验,并及时修改与调整,以尽量保持教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推广性。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一得,我们在集体教研时,专门设置一个活动,交流自己好的作法与经验。这些作法与经验包括方方面面,既有教学技巧,也有机智故事,还有处理应激事件的做法及教训。我们教研组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数教师都是班主任,这个活动对于提高大家的教育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作用重大。

(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

我们结合学校要求,进行拜师活动,签订师徒协议,坚持以老带新,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如青年教师参加专业知识考试等,及时进行业务学习

情况进行检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使他们早日加入骨干教师的队伍,在这方面,我组青年教师积极配合,加大投入,不仅提高了专业素质,还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

(九)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效能。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的专门教研机构,是一座连接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何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与教师之间的管理与教学、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应该是职能上的分工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骨干示范作用,就会有效提升学校的整个组织效能,更有利于达成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更好地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来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规范教研组长行为,我校教务处制定和印发学校教研组长守则,明确本学的总体工作、每月、每周应做的任务,从备课、教研、讲课、评课、考试、试题分析等多角度、全方面的进行明细要求。目的在于加强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学校教学成绩。

(十)注重教研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组战斗力,提高政治教研组的科研水平。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积极有效的开展校本研究离不开教研组队伍建设。我校政治教研组大部分是中年教师,从职称角度看,有4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可谓“新老断代”。鉴于我校政治教研组队伍“中年化”特点,教师队伍在年龄方面有着较大的鸿沟,因此,我们政治教研组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和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努力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发挥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并通过赛课和校领导及同科教师随堂听课等形式挖掘教学潜力,发现教学骨干,打造名优教师,营造名优教师群体。

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要积极主动自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对遇到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写成感受、体会、提升经验,提高我校政治教师队伍。

五、成果初现,学会了用思考行走。

校本教研实施以来,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教师专业迅速成长。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素质获得了快速的成长,近三年来政治组在学校风声鹤起。青年教师周雨捷在全校举行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拿到了一等奖,在区级和市级心理学辅导课竞赛中均获一等奖。

徐德群老师在 2009年全区政治课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参加全市高中政治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周永静、郑尧、徐德群三位班主任教师年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周雨捷老师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

(二)教研成果空前丰硕

近三年以来,我们政治组教师共有10余篇优质论文获奖,其中市级获奖6人次,区级获奖8人次。

(三)校本教研影响深远

校本教研使每一位教师走向了自己的生活舞台,是教师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它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挖掘了教师的发展潜力,为每位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我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红色”学校,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市、区人大、政协、统战部等相关单位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要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高一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上。新课程教材变化较大,授课的要求也相应要采取新的方法。我们的初步思路为:

首先,以新教材为平台,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渗透进去,并逐步进行修改完善和发展,建立起完整的与我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治教学模式。

其次,要积极吸收外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加以消化和创新,形成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诚然,伴随着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课改与校本教研的工作中,使我们有了“双赢”的喜悦和骄傲,然而校本教研作为一个崭新的事物教研的路还很长,我校的课改与教研还处在起步阶段,集体备课、研讨能力、校本教材开发还不够成熟,缺乏专业引领,学生评价改革还未形成制度化等众多问题尚会给课改及校本教研带来困难。

带着几多困惑,我们蜀都中学政治教研组作为一个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集体,我们将继续坚持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努力把新课程改革推纵深发展。全体成员愿与各位同仁协手共进,不断探索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在积累中进步!让校本教研这个崭新事物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重庆市蜀都中学 政治教研组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五日

下载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自然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文科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XX中学文科教研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XX年上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

    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2010——2011第二学期 时光的脚步带领我们又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都要感叹岁月的匆匆,回望校本教研这块绿地,那盎然的叶......

    2014文宗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凉水河中学文综教研组校本教研总结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以县局、学校教研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改为动力,进一步落实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文宗学科教育教学质量,适应中考文综“开卷......

    2016-2017学校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2016-2017学校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良好的教研计划是确保教育科研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话,那么校本教研就是这个生命线上的心脏。因此,做好校本教研不能只停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 一、......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最终定稿)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范文大全]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把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中,本学期重点围绕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重点工作展开活动,研训一......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燎原乡中心小学 本学期,我校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