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
中国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城乡560名3~9岁儿童的调查,对其道德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因素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儿童道德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具有较为明显年龄特征,但无明显的 性别特征。学龄阶段的城乡差异显著。(2)儿童道德各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和城乡差异,但无显著性别差异。
* * *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正 如美国学者R.M.利伯特等人所言:“道德发展的研究有一度至多只被放在心理学的边缘,但近来它已处于显著 地位,成为值得研究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课题。”[(1)]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上,相对而言,国外 起步较早。早在1894年,美国的厄尔·巴因斯和玛格丽特·沙卢伯格就在斯坦福大学开创了道德判断的研 究。后来皮亚杰、柯尔伯格等人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国内本世纪60年代有一些关于青少 年道德发展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如谢千秋的《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的一些研究》。[(2)]但真正大规 模的协作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以李伯黍教授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组,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立足于我国国情,在皮亚杰框架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实证的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大样本 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研究主要可分为五类:一是大范围地检验皮亚杰模式,同时对它进行一定 的修正和发展;二是结合我国道德教育方针,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以国民公德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的发展;三是 国内各民族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四是结合我国道德教育实践,进行影响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 因素研究;五是道德价值观和品德结构的研究。[(3)]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为首的心理学同行,对学 生的品德形成进行了教育心理学的持续研究,他们提出为建立我国德育心理学体系而组织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三 条路线来进行:一是采用间接故事法测查我国3~12岁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二是运用 教育心理实验法探索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心理结构及其与教育条件、方式的关系;三是通过教育经验总结法,了解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正方法。[(4)]辽宁师范大学韩进之教授为首的关于青少年理想形成和发展的 系列追踪研究以及西南师范大学曾欣然关于小学生品德认识心理结构发展的追踪模拟调查研究均显示了各自的 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在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我国中小学生品德心理 发展研究协作组采用问卷调查、情绪回忆、实验、观察等综合方法,从分析品德心理结构入手,在较大样本的 基础上,调查和研究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取得 了丰硕成果。[(5)]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在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对幼儿品德心理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6)]所有这些研 究都为我国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然而,国内外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道 德发展的认知方面进行的,关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3~9岁这一年龄段儿童道德发展 的连续研究更是少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道德发展过程,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学习过程,是社会道德规范经学习和实践演变 为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这既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换言之,个体道德发 展的状况,可以通过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状况加以反映。依据品德心理能力序列[(7)],笔者从知、情、意三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查阅资料,编制了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在道德认知方面,着重考察自我评价能 力的发展状况;在道德情感方面,着重考察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状况;在道德意志方面,着重考察自我控制能 力的发展状况;然后综合三方面的资料,对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因素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作出 评价,旨在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由于道德认知方面有许多可资借 鉴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兼及这方面研究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与道德体验的发展。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本研究,将有关概念在此略加说明,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自我评价能力,是指儿童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思维活动为基础,对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 为作出价值上的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其实质是指自我评价的适当性程度。一般而言,适当性越高,说明自我评 价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本研究中自我评价的适当性程度,是通过比较儿童对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及其父母 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而得出的。两者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儿童的自我评价越适当,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所谓自我体验能力,是指儿童在对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价值上的判断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能力。它与儿童的自我道德认知和评价是分不开的。
所谓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儿童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自觉地掌握和支配其情感与行动的能力。儿童自我控 制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水平有关,与他们控制自己的需要、兴趣等直接愿望的水平有关。
二、方法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学前儿童和部分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偏差的学龄儿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 帮助其完成答卷,由主试逐题念给他们听,并在问卷上记下他们的回答。
测试是在江苏城乡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进行的。测试对象按年龄随机取样,分3(指满3周岁不满4 周岁儿童,下同)、5、7、9四个年龄组。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为便于统计分析,每一年龄组取140份,男女各半。
测试材料及计分方法如下:
本研究共使用4种问卷: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自测量表,分对行为控制(目的性、坚持性、自控性)、对情绪情感的控制(抗感性和自制力)、以及言行一致状况三个部分,共74个题目。自我体验能力自测 量表共有26个题目。自我评价能力自测量表及父母问卷(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内容与儿童自评量表 相同)各有58个题目。
兹以自我控制能力量表题目举例如下:
1.你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吗? 2.你经常忘记该做的事吗?
3.一件该做的事,不论是否有趣,你都能愉快地去做吗?
4.只要对一件事不感兴趣,不管它是什么事,你都不会去做。
单号题为正向题,从“很多”到“很少”依次记3~1分;双号题为反向题,从“很多”到“很少”依次 记1~3分,分别按男、女、城、乡、总进行统计。不同的是,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分值取的是家长和儿童问 卷二者差的绝对值。
最后,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将由自我控制与自我体验能力的和及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差这三项总合 分数反映。
三、结果与分析
(一)3~9岁儿童自我评价能力(SA)的发展
1.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
表1 3~9岁儿童SA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表1表明,学前儿童亦具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按理说,人的自我评价能力应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 我们的调查结果未能反映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恰恰相反,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相比,是前者强,后者弱。F考验 表明,各年龄组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年龄组间均数考验还表明,除3岁组与7岁组、9岁 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Z<1.96,P>0.05)。
一般而言,在对自己的评价方面,学前儿童较学龄儿童更加依赖家长和老师,而成人对儿童的评价较之儿 童对自己的评价应该说更为客观一些。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虽然也依赖成人,但与学前儿童相比,他们已具备 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是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幼稚、不够成熟罢了。由此看来,调查所反映的结果,即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学前阶段高于学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正常的。
2.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2。
表2 3~9岁儿童SA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其余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儿童,其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均无显著差异(Z<1.96,P>0.05),且无论是总体还是各年龄组都是女孩较男孩的自我评价能力强。这种情况可能 与家长对男孩要求较松,而对女孩要求较严有关。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3.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3。
表3 3~9岁儿童SA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P0.05 **P0.01
从表3可以看出,除3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及总体上均为城市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且在 总体和5岁组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城市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更有可能 受到较好的早期教育,而人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是与接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的。3岁组为何会例外,这是一个 饶有兴趣的问题,值得今后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二)3~9岁儿童自我体验能力(SE)的发展
1.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4。
表4 3~9岁儿童SE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 *P0.01
表4表明,总体上,儿童自我体验能力呈现出随年龄增长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发展是曲 折的,不平衡的。F考验表明,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经组间均数差异检验,发现5岁组与7岁组和9岁组 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学前阶段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
2.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5。
表5 3~9岁儿童SE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表5说明,虽然总体上3~9岁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是女性略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 意义,而且各年龄组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亦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3.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6。
表6 3~9岁儿童SE发展的城乡差异(附图 {图})
* *P0.01
表6表明,城市儿童的自我体验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且这种差异在7岁组和总体上有着极为明显的统计学 意义(Z>2.58,P<0.01)。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相一致的。
(三)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SC)的发展
1.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7。
表7 3~9岁儿童SC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 *P0.01
表7表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7岁为一转折点,在此之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此之后其发展呈 现为一种“高原”现象。说明7岁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阶段。各年龄组间的差异,经F检验 都达到极显著水平(F=49.18,P<0.01)。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8。
表8 3~9岁儿童SC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从表8可以看出,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在学前阶段和总体上是女性高于男性,学龄阶段为男性 高于女性,但这种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1.96,P>0.05),说明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的发展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9。
表9 3~9岁儿童SC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 *P0.01
表9表明,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年龄组,均为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且这种差异 在9岁年龄组和总体上均有极显著差异。为何农村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 农村儿童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严,而城市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为宽容有关。
4.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0。表10表明,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三因素 发展是不同步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其共同特点,即以7岁为转 折点,3至7岁呈上升趋势,7~9岁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言行一致性则随年龄增长而提 高。F考验表明,在上述三方面,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三因素在 7岁与9岁之间以及言行一致方面3岁与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说明3~9 岁儿童在行为自控、情感自控和言行一致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
表10 3~9岁儿童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 *P0.01
(2)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1。从表11可以看出,各年龄组儿童在行为自控、情感自控和言行一致方面的发展均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Z<1.96,P>0.05)。
表11 3~9岁儿童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3)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2。表12表明,在行为自控方面,无论是总体还是 各年龄组均为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且9岁组及总体上城乡儿童得分呈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情感自控 和言行一致方面,除9岁组城乡差异极为显著外,其余各年龄组和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但学阶段是城市高于 农村,学龄阶段和总体上则相反的特点却也比较明显。
表12 3~9岁儿童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P0.05 * *P0.01
5.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3。表13表明,3~9岁儿童在行为的目的性、坚持性和自控性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的性方面,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此之后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在坚持性和自控性方面,则随年龄增长而提高。F考验表明,三因素的发展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发现,除了三因素在7岁与9岁之 间以及在自控性方面5岁与7岁、9岁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儿 童在上述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表13 3~9岁儿童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 *P0.01
(2)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4。从表14看出,除3岁和5岁儿童在行为的 目的性方面以及5岁儿童在行为自控性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别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和总体上在行为的目 的性、坚持性和自控性三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表14 3~9岁儿童行为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P<0.05()P<0.01
(3)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5。从表15看出,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 展的城乡差异情况是:①目的性方面城乡儿童无明显差异,除3岁组外,其余各组及总体上均为农村儿童得分 高于城市儿童。②坚持性方面,5岁组和9岁组城乡儿童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及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从得分看,学前阶段是城市儿童高,学龄阶段及总体上是农村儿童高。③自控性方面,除5岁组儿童有显著 差异,总体上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城乡差异均不明显;但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年龄组的得分,都是农村 儿童高于城市儿童。
表15 3~9岁儿童行为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P<0.05()P<0.01
6.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6。从表16可以看出,3~9岁儿童在情感自 控力的抗感(染)性和自制力方面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F考验表明,各年龄组在抗感性和自制力方面有极为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的均 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抗感性方面3岁与5岁及二因素在7岁与9岁之间无明显差异,其余各年龄组之间均 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2]下一页
> 表16 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 {图})
()P<0.01
(2)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7。表17表明,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 展,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各个年龄组,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Z<1.96,P>0.05)。
表17 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3)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8。从表18可以看出,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 差异情况如下:①在抗感性方面,学前段是城市儿童得分高,无显著差异;学龄段及总体上是农村儿童得分高,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②自制力方面,除5岁儿童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及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
表18 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P<0.05()P<0.01
(四)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
1.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9。
表19表明,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的趋势是随年龄而增长。各年龄组间的差异,经F考 验都达到极为显著水平(F=15.12,P<0.01)。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5岁与7岁 组儿童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儿童道德发展并非一种线性的发展过程,而 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
表19 3~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附图 {图})
()P<0.01
2.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20。
表20表明,不论是总体还是各年龄组,3~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均为女性优于男性。不过,无论是从各 年龄组还是从总体看,其道德发展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20 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 {图})
3.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得分,除9岁组外,总体及各年龄组均是城市儿童高。其间 差异在学龄阶段是显著或极显著的,但在学前阶段及总体上,其道德的发展均无显著的城乡差异(Z<1.96,P>0.05)。
表21 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 {图})
(l)P<0.05()P<0.01
四、结论
1.3~9岁儿童道德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但无明显的性别特征。虽然 除9岁组外,总体上和各年龄组得分均为城市儿童高于农村儿童,但这种差异只有在学龄阶段才具有明显的统 计学意义。
2.3~9岁儿童道德各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学前阶段高于学龄阶段。自我体验能力 虽然是学龄阶段高于学前阶段,但学龄阶段呈现的却是一种高原现象。其道德各因素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和城乡差异,但无明显性别特征。
3.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行为自控、情感自控、言行一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行为自控 和情感自控能力的发展,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呈上升趋势,在此之后略有下降,但其发展水平仍高于学 前儿童。言行一致能力的发展则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三因素的发展均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但性别差异特征 均不明显。
4.3~9岁儿童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目的性、坚持性、自控性)的发展,除行为的目的性以7岁 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呈上升趋势,在此之后略有下降,而其发展水平仍高于学前儿童。在坚持性和自控性方面 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三因素虽有显著的年龄发展特征。但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就城乡差异而言,总体上看,除自控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外,其余二因素的差异均不显著。
5.3~9岁儿童情感自控能力各因素(抗感性、自制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特征,但其性别特 征均不显著。从总体看,抗感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但自制力方面的城乡差异并不明显。
上一页[1][2]
第二篇:6到9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6到9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关键是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等,而这些问题在8、9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能否坐得住,上体育课成绩怎么样,会不会跳绳,协调性方面是否显得笨拙等等。
在智力因素方面,有些6、7岁的孩子智力测试结果在90分左右,推理能力测试结果中下或刚刚及格,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些结果不是恒定不变的,如不加以重视,将来就会下降到正常标准线以下。家长不要仅相信自己的感觉,应找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测试,及时进行训练,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9岁孩子的任务就不再是适应学校生活,而是在学习能力上要求更高,在学习任务上难度明显加大。例如,在语言表达方面,对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更多,对文字的理解和内在联系要求更深;在数学方面,应用题的题量加大,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运算的复杂程度加大。好多家长和老师感觉到三年级对一些孩子来说,仿佛是个坎儿,他们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如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到五、六年级的课程。在这一时期,应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如何教育9岁的孩子
九岁的孩子有一定的思想了,不太好管理,给您一点建议。
一、理解和尊重孩子。
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令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家长要科学地管理孩子的学习,看中方法胜过一时的成绩。千万别进门就是学习,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别怕让孩子知道,您其实很爱他,也觉得他很辛苦,但人生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例外。多听孩子讲述些学校的事,少些批评,多些指导和共鸣。这样,孩子才肯听您的话。
二、不要凭自己的想法买书。
学校已经给孩子不少的参考书籍,严格来说,是不再需要额外购买了,如果孩子自己愿意多买多学,那自然是好,否则的话,您大可不必强求,结果只能是白花钱。有一天,我在图书大厦,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个女孩子,也就八九岁,和妈妈一起去买书。她看上了一本书,叫《我们班的小臭事》,她母亲不屑地说:你就会看这种书,有什么用?看你的作文,写得多差!买本作文选还差不多。我当时实在没有勇气去告诉她,其实孩子看中的那本书特别好,它教会孩子如何去发现身边的事,并把它提练成为素材。可妈妈就这样武断地给抹杀了。我想那本作文选,也未必能起到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目的。
三、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就事论事。
您可以告诉他,您对他这个错误有多么失望,多么生气,告诉他这个错误的后果是什么,严重性在哪里。这就足够了。到此为止,最后,别忘了告诉孩子,您爱他。千万别孩子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便给他一种,他在您心目中一无是处的感觉。那就不好了。
四、别用自己孩子之短比人家之长。
连我们在内,谁也不是完美的,家长千万别说那种话:你看人家**如何如何!这是很失败的教育,孩子会觉得您根本看不到他身上的长处。在人前,更是不要批评孩子,只说他的优点就够了。
五、任何情况下,不要打孩子。
如果您无法从道理上说服他,只说明您的道理有不够完备之处,您在说不服他的情况下,用胜过他的武力来解决,结果只能是他在心中仍是不服,并损害了他对父母的崇拜。
家长的20个隐形坏习惯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坏习惯并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
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影响着孩子。因为宝宝们的眼睛时刻在看着你。
坏习惯
一、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
二、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今天是你做饭还是我扫地”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
三、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的想法是: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
四、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都学什么了?”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
五、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第三篇: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
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可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童话故事可以引导儿童学习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童话故事,都是小孩的最爱,我们在阅读故事给孩子听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思想教育,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欢迎查阅。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1
又是一年美好的春天,燕子妈妈带领着小燕子们来到了美丽的北方。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王晨曦回到自己的老家。晨曦发现,奶奶在门外站着,看着房檐,却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的孙女儿已经站在家门口,等待着奶奶。晨曦叫道:“奶奶!奶奶!”这是奶奶才知道自己的孙女儿已经来到。
晨曦和奶奶好长时间不见面了,所以,她们亲热了好一阵子,才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晨曦很想知道奶奶刚才在房后干什么,所以,自己像走过去看一看。晨曦刚走过去,就见到有一只看起来年龄很小的小燕子正从窝里往下掉。晨曦想:肯定是小燕子没有踩正,一下子踩空了,屋檐不是很高,不会摔伤的。
小燕子掉了下来,被正在奶奶腿旁边的小猫咪球球给看见了,这下子急坏了晨曦,她害怕小猫咪会把这只幼小的燕子给填饱肚子,就急忙去把小猫赶走。奶奶看见了说:“怎么了晨曦?”晨曦急忙说:“奶奶,小燕子掉下来了!”奶奶笑了笑说:“没关系,球球现在已经吃饱了,不会再吃东西了,何况是刚刚喂了她,就在你在之前一两分钟。”于是,晨曦把球球放了过去,想看看球球想干什么。
球球先是慢慢悠悠的走了过去,一直盯着那只可怜的小燕子,结果,小燕子也并不害怕,却是向她一步一步地靠近,小燕子的妈妈倒是吓出了一身汗,想下去把小燕子给抱上来,但是有看见那位好心收留他们全家的老奶奶把球球给放了过来,肯定不会在害他们,于是她就放心了。
小燕子和球球脸对脸地看,一眨眼都不眨,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似的`,互相都不伤害,却是很友好的样子,不打也不闹,又仿佛是一对亲姐妹一样,可好了。
看着小燕子和球球,奶奶和晨曦的“扑哧”一声笑了。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2
从前有一个小镇,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河水叮叮咚咚好像在弹钢琴。
小镇很特别:大象会学人类开车,小猴会学人类骑自行车。刺猬一家觉得这个小镇太有意思了就决定住下。
小刺猬找了一份工作。由于它一身都是刺,像一个扎满小针的小球,于是它决定穿一件衣服。
这天,它穿了一件衣服走在大街上。他发现有些小动物看了它一眼就笑得前俯后仰。这让它感觉十分奇怪,它红着脸一路跑回了家,把衣服脱了下来。这时它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到处都是一个个小洞,它身上的小刺都露在了外面,看起来像一个无知滑稽的'小丑。
小刺猬心想:“如果每穿一件衣服,就有许多洞,我就会被这些小动物笑死了,我该怎么办呢?”它伤心地哭了,妈妈看到它就问:“孩子,你怎么了?”
“我穿了一件衣服,可是一穿就有许多洞洞!”小刺猬一边将满是破洞的衣服高高举起给妈妈看,一边擦着眼泪说。
妈妈摸摸小刺猬的头说:“没关系,你可以找设计师帮你设计一条与众不同的衣服呀!”
小刺猬开心地跳了起来,急急忙忙地去找小猴。小猴摇摇头说:“我不能帮你做衣服!”
“为什么呢?”
小猴又说:“你的刺太长了,如果给你一穿就会破!”
小刺猬失落地走了,不知不觉来到了兔子小姐那,它心想:兔子小姐肯定也没有办法。但小刺猬还是想尝试下,它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你能帮我订做一件衣服吗?”
小兔说:“能呀!”
小刺猬开心地蹦了三尺高。过了几天,小刺猬又来到了兔子小姐的店来拿衣服。原来小兔给小刺猬定制了“洞洞衣服。”
小刺猬穿着这件衣服走在大街上酷极了,它感觉自己就像个大明星。许多动物看到了说:“你这件衣服是哪里买的?”
于是这件“洞洞衣服”成了全镇最有名的衣服,所有动物都有了这件“洞洞衣服!”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3
从前,在森林中有一只小山羊,它有一种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耍弄小动物们,森林中的小动物们几乎都上过它的当,都很讨厌它,不愿和它交往。
一天,这只可恶的小山羊闲着无聊,又想搞恶作剧来捉弄别人。它看见小白兔正在林中采蘑菇,脑子一动,起了一个坏脑筋。它走到小白兔的面前,装作一副紧张的样子,说:“小白兔!小白兔!你家都已经着火了,还不赶快回家救火去!”小白兔一听家里着火了,急坏了,马上丢下蘑菇,脚下像安装了马达一样,一溜烟地跑到家里。见小白兔慌张着急的样子,小山羊觉的太有趣了,“嘻嘻”地捂着嘴笑了。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家,抬头一看,傻了眼——家里好好的,丝毫没有被烧过的痕迹。这时它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小山羊那只淘气鬼在欺骗自己找乐子,于是小白兔决定从此再也不跟小山羊这个淘气鬼交往了。
还有一次,小乌龟家爷爷快到寿辰了,小乌龟特地从遥远的北海跑到这里,就是为了要邀请森林中的小动物们去参加寿宴。见小乌龟这么热情,小山羊满口答应地说:“好吧!没问题,你爷爷寿诞那天,我一定去!”到了那一天,小乌龟家来了许多客人,有小白兔、小黑狗、小龙虾……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咦,小山羊怎么还没来呢?”小乌龟说,“难道它有事误了时间吗?那就再等一会儿吧!”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为了等小山羊,宴会已经延迟了一个多小时了,不能再等下去了。可小山羊还没来,小乌龟见小山羊半天都没来,生气地说:“小山羊怎么能这样呢?说好要来的,却又不来了,这种朋友不交也罢!”“是啊,小山羊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大伙儿都议论纷纷。从此以后,小乌龟也和小山羊绝交了。
一天中午,小山羊在家午休,忽然来了一只大灰狼。小山羊拼命地喊着:“救命呀!救命呀……”小动物们都听见了,可大家并不相信小山羊的话,它们都说:“不知道小山羊又在耍什么花样?”就这样,可怜的小山羊不但失去了朋友的信任,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假如小山羊没有这种特殊的爱好,那该多好啊!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4
星期天,小猴和它的好朋友小熊一起去公园玩。公园的景色真美啊,小猴和小熊一进大门就被公园的美景迷住了。
它们走啊走。突然小猴发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而且小河的中间还有一块石头,石头上面还有些青苔。小猴一看见就高兴的奔跑过去了,并且它还站在那条小河中间的石头上面“金鸡独立”并放眼远眺,但是小猴没有发现它脚下踩的是青苔。小熊看见了小猴站在有青苔的上面立即跑过去对小猴大声说:“小猴,小猴你快下来吧,那块石头上有青苔很容易掉到河里去,而且你和我都不会游泳的啊。”小猴听到了小熊的话非常害怕就跳到地面,又开始往前走了。
走着走着小熊对小猴说:“走了很久了我快累死了,你一定也很累吧,看前面正好有一个亭子,我们去休息休息吧。”小猴回答:“好啊!好啊!”接着它们就走进了亭子。小猴突然心里想:这公园我从来都没来过,不如我在这柱子上写一下我的名字留做纪念吧!说干就干,小猴把脚紧紧地缠住一根柱子,然后拿出毛笔快速的在另一根柱子上写上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看见了急忙对小猴说:“快下来并把字擦掉,不然这里的工作人员会罚你的`。”小猴听了立即把字擦掉了,并且下来了。
看见小猴这么顽皮,小熊忍不住对小猴说:“你太顽皮了,如果刚刚你站在有青苔的石头上,那我不叫你下来,你就会掉进那条小河里淹死。如果刚刚我没叫你下来并把字擦掉的话,你就会被工作人员罚的。”小猴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并轻轻的说道:“谢谢你的帮助,我知道错了。”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5
有一对漂亮的小花狗,一只狗叫欢欢,一只叫喜喜,他们俩是兄弟关系,他们有一个母亲,生了6只小狗,其中的三只被主人送走了,还有一只狗经常受欢欢、喜喜的欺负,所以一直和他们的母亲在一起。
这一天,他们俩在一起走着,看到前面有一块石头,欢欢十分轻松地走了过去,而喜喜没有看到,摔了一跤。欢欢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可真笨啊!”喜喜十分难过地说:“有什么大不了,我们走着瞧!”
欢欢听了,便向回走去。而喜喜却接着往前走。
刚走不远,他们两个面前出现了两个哈哈镜。哈哈镜前面有几个字:如果你很骄傲,那么你会变小;如果你很谦虚,你就会变大。
他们俩个相互看了一眼,欢欢大声地向喜喜喊:“我一定是会变大的那个!”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很骄傲。
欢欢走到哈哈镜前,发现自己变得很小很小,几乎找不到自己了。于是,他变得十分沮丧。喜喜走到哈哈镜面前,一看,自己变得很大很大,几乎成了一只“巨狗”,喜喜以为自己面前的是一只大怪兽,迅速地跑开了。而欢欢看到自己的样子,难过极了,也跑开了——他是哭着跑开的……
两天后,欢欢和喜喜又在一次偶然中碰面了,喜喜连忙从身后拿出一只烟斗,放在嘴里叼着,而欢欢见了喜喜后,连忙低下了高傲的头。
由于欢欢的骄傲,在哈哈镜面前变成了一只“小矮狗”,而喜喜因为自己虚心,变成了一只“大巨狗”。这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故事。
适合9岁儿童的童话故事
第四篇: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2)权威阶段(6~8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皮亚杰把儿童绝对驯服地服从规则要求的倾向称为道德实在论。他指出,此阶段成人的约束和滥用权威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3)可逆阶段(8~10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应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道德行为的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相互行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判断好坏的标准不是以权威而是以是否公平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认为公平的行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由此可见,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具有自律道德水平的初步萌芽。
(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篇:儿童7到9岁的谜语答案
根据谜语提供的条件、线索和其他参考元素,儿童可以通过联想、推理和判断来猜出答案。猜测过程中的联想法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7到9岁的谜语大全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经典益智的谜语
1.冰变成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去掉两点水
2.小刘是个很普通的人,为什么竟然能一连十几个小时不眨眼? 答案:睡觉
3.小王是一名优秀士兵,一天他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答案:他自在瞄准
4.猪的全身都是宝,用处很大,猪对人类还有什么用处? 答案:还可以用来骂人
5.六岁的小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闹钟整坏,妈妈为什么总是让不会修理钟表的爸爸代为修理 答案:妈妈让爸爸修理小明
6.早晨醒来,每个人都会去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睁眼
7.报纸上登的消息不一定百分之百是真的,但什么消息绝对假不了? 答案:报纸上的年月日
8.阿研的口袋里共有10个硬币,漏掉了10个硬币,口袋里还有什么? 答案:一个破洞
9.为什么女人穿高跟鞋后,就代表她想要结婚了 答案:因为穿上高跟鞋,别人追就跑得慢啊。
10.草地上画了一个直径十米的圆圈,内有牛一头,圆圈中心插了一根木桩。牛被一根五米长的绳子栓着,如果不割断绳子,也不解开绳子,那么此牛能否吃到圈外的草?
11.答案:没有说牛是被栓在木桩上的12.有两个人,一个面朝南,一个面朝北的站立着,不准回头,不准走动,不准照镜子,问他们能否看到对方的脸? 答案:面对面站着
13.有一块天然的黑色的大理石,在九月七号这一天,把它扔到钱塘江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案:沉入江底
14.汽车在右转弯时,哪一条轮胎不转? 答案:备用
15.小王与父母头一次出国旅行,由于语言不通,他的父母显的不知所措,小王也不懂丝毫外语,他也不是聋哑人,却象在自己国家里一样未尝感到丝毫不便这是为什么?答案:小王是个婴儿
16.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 答案:明天
17.你只要叫它的名字就会把它破坏,它是什么? 答案:沉默
18.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 答案:打瞌睡
19.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答案:错字
20.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角度
21.什么时候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答案:发誓的时候
22.换心手术失败,医生问快要断气的病人有什么遗言要交代,你猜他会说什么? 答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23.小明发现房间遭窃,却一点也不紧张,为何 答案:哪是别人的房间
24.一个人从五十米高的大厦上跳楼自杀,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为什么没被摔死 答案:他在半空中就已经被吓死
25.小王是一名优秀士兵,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答案:他正在瞄准
26.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树高 答案:树不会跳
27.什么时候四减一会等于五 答案:四个角的东西切去一个角
28.什么东西愈生气,它便愈大 答案:脾气
29.象棋与围棋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象棋越下越少,围棋越下越多
30.一只鸡,一只鹅,放冰箱里,鸡冻死了,鹅却活着,为什么 答案:是企鹅
31.医生手术为何带口罩 答案:怕人认出来
32.比细菌还小的是什么 答案:细菌的儿子
33.当你向别人夸耀你的长处的同时,别人还会知道你的什么 答案:不是哑巴
34.IX---这个罗马数字代表9,如何加上一笔,使其变成偶数 答案:前面加5
35.文文在洗衣服,但洗了半天,她的衣服还是脏的,为什么 答案:她在洗别人的衣服
36.有一个人头戴安全帽,上面绑着一把扇子,左手拿着电风扇,右手拿着水壶,脚穿溜冰鞋,请问他要去哪里 答案:精神病院
37.香港生活的人,是不是可以埋葬在广州呢? 答案:活人怎么可以埋呢
38.小明知道试卷的答案,为什么还频频看同学的? 答案:小明是老师
39.什么事你明明没有做却要受罚? 答案:做作业
40.报纸上登的消息不一定百分之百是真的,但什么消息绝对假不了 答案:报纸上的,年,月,日
趣味好玩的谜语
1.睡美人最怕的是什么 答案:失眠
2.小明对小华说:“我可以坐在一个你永远也坐不到的地方!”他坐在哪里? 答案:小华的身上
3.什么官不仅不领工资,还要自掏腰包 答案:新郎管
4.当今社会,个体户大都靠什么吃饭 答案:嘴巴
5.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 答案:车上有空座
6.什么情况一山可容二虎? 答案:一公一母
7.一个可以大可以小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厕所
8.新买的袜子怎么会有一个洞? 答案:袜口
9.最不听话的是谁 答案:聋子
10.什么书谁也没见过 答案:天书
11.狐狸精最擅长迷惑男人,那么什么精男女一起迷 答案:酒精
12.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七窍生烟 答案:火葬
13.有一种东西,买的人知道,卖的人也知道,只有用的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答案:棺材
14.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 答案:打瞌睡
15.为什么一瓶标明剧毒的药对人却无害? 答案:只要你不去喝它
16.有一根棍子,要使它变短,但不准锯断、折断、削短,还有什么办法? 答案:找一根比它长的棍子和它比
17.什么时候四减三会等于五? 答案:四个角的东西切去一个角
18.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为什么今天就有人想自杀? 答案:去天堂占位子。
19.黑头发有什么好处? 答案:不怕晒黑
20.失意的TOM跳入河中,可他不会游泳,也没有淹死,为什么? 答案:爱河
21.哪种竹子不长在土里? 答案:爆竹
22.黑头发有什么好处? 答案:不必担心被晒黑
23.小王与父母头一次出国旅行,由于语言不通,他的父母显得不知所措,小王也不懂外语,却象在自己国家里一样,没有感到丝毫不便,这是为什么?答案:他是婴儿
24.什么鸡没有翅膀? 答案:田鸡
25.有个人说用牙齿可以判断鸡的年龄,为什么? 答案:牙可以嚼出肉的老嫩
26.什么东西晚上才会长出尾巴? 答案:流星
27.有一种动物,你杀了它却流了你自己的血,这是什么动物? 答案:蚊子
28.一个可以大可以小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厕所
29.什么贵重的东西最容易不翼而飞? 答案:人造卫星
30.最不听话的是谁 答案:聋子
31.离婚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答案:结婚
32.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 答案:时钟本来就不会走
33.被鳄鱼咬和被鲨鱼咬后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答案:没人知道
34.有人说,女人象一本书,那么胖女人象什么书? 答案:合订本
35.为什么大部份佛教徒都在北半球? 答案:南“无”阿弥陀佛
36.什么人生病从来不看医生? 答案:瞎子
37.黑人为什么喜欢吃白色巧克力? 答案:怕把自己的手咬到
38.为了怕身材走样,结婚后不生孩子的美女怎么称呼? 答案:绝代佳人
39.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以近2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载着人奔驰,而且不必加油或其它燃料? 答案:地球
40.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树高 答案:树不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