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发展心理学--3
《儿童发展心理学》预习知识要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跨度为6、7 岁到12、1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因此,小学时期往往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具有三个特点:
1、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多样;
4、儿童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1、思维[认识]的起源
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即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其最基本的单元是格式,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之后,随着成熟,儿童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3、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思维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思维和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2)同化和顺应;相辅相成,总可靠“自我调节”达到平衡。
(3)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的平衡的过程。
4、思维发展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直观解决,以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为特征的思维,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并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3)具体运算阶段:
6、7--
11、12岁,质量、长度、重量和体积守恒,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和获取他人角色的能力。进行具体运算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上,灵活性、抽象性、验证假设、对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可能性选择的考虑。
5、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点(1)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3)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6、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1)概念
幼儿期
[1]实物概念: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
[2]数概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3岁左右]——数词与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学龄期
儿童掌握字词概念的年龄特征与其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越来越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学龄儿童已形成了初步的数群概念,掌握了三、四位数的概念系统,掌握概念的能力已明显依赖于教育条件。(2)判断
[1]学前期:依据外部的、表面的联系进行判断。[2]学龄初期: 实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单一联系。盖然判断——反映事物与其属性间的多种联系。(3)推理
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的推理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和自觉性均表现较差,具体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来看。
第二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第三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本书信息:
作者:刘金花
书名:《儿童发展心理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9月第3版
二、本书简介:
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从逻辑上讲,发展心理学应全面地研究人生的各个阶段,但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研究婴儿、儿童与青年。发展心理学最初的研究兴趣仅限于学校儿童,后来才往前推移到学前儿童,再扩展到新生儿与胎儿。而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三、摘抄:
具体内容摘录1: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以来存在着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发展中作用的争论。这种争论有时又称为“先天与后天之争”,“成熟与学习”之争,或“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争。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P7)
我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一个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常常比较武断,好像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受家里人遗传影响,如虎父无犬子,还有一种就是受身边人影响,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者强调了人的心理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就是遗传决定论。由高尔顿为代表人物的遗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乃由 1
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而后者强调了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认为只要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和健康的婴儿,就能培养成他想培养的任何职业。随着教育的进步,大家也都发现了不论是单纯的环境决定论还是遗传决定论,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例子,结果孩子不堪重负被压力击垮,失去美好的童年甚至是走上极端。同样的,用遗传决定论来看待一个孩子也不公平。将孩子的父母的错误延伸到孩子头上,让孩子去背负父母的骂名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更是难以弥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因此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出现了,核心就是:人类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遗传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承认两者的影响,不排斥任何一个,但是却说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作用论出现了。当初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二者的区别,我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遗传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否能够相互影响。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遗传基因,并且遗传基因也能改变环境,这种动态的影响和改变需要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这个新的角度入手或许能够让这个领域的研究走的更深入。而对于平常人来说,贯彻实行优生优育,并且在孩子出生之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障孩子心理正常发展的方式。
具体内容摘录2: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级的,每个阶级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P82)
我的思考: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识发展理论家,他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指引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道路。在这个阶段,儿童出生到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在这个接单,儿童的反射联系非常频繁,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习惯性动作,例如吮咬手指、吮吸奶头等,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孩童的这些习惯性动作,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咬指甲或者是抓到不能入口的物品要即使制止。到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时期(2到7岁)儿童出现象征性功能,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喜欢用自己身边的东西去象征一些相对复杂的事物,这个
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玩具,让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个时期丰富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的思维又受到知觉到的事情的显著特征所左右,这个是发展特点不可避免。等到了第三阶段(7到11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就有了进步,出现了守恒性也就是可逆性,举例来说当相同数量的珠子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杯里面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就能意识到两个杯子里面的珠子数量是一样的,而小一些的孩子则会认为高一些的杯子里面的珠子多或者是直径更大的杯子里的珠子更多一些。这个时期的的孩子同时也学会了群集运算,学会自己所见的事物分类处理。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时儿童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试着通过假设进行推理。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今后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是由于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成长的,过多强调了生物学的因素作用,对环境、教育和语言的作用有所轻视,因此后来出现了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了认识过程中感性的部分和理性部分,最终形成了信息 加工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研究和重视教育作用、重视应用性与整体性研究。这说明所有的理论都必须来自于实践,并且与时进步,不断更新,才能更加丰富地发展理论。
具体内容摘录3:信息加工系统的有些方面并不随着年龄而变化。儿童与成人一样有感觉登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有些东西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年幼儿童记住它十分容易。然而,为什么说承认信息加工要比儿童好呢?记忆结构起了什么变化?什么特征被改变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变化主要是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P103)
我的思考:有足够证据表明,年幼儿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言语材料比成人少,并且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相比,很少主动复述材料,及时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效果也不如年龄大的儿童。原因简单来说一个是因为年幼的儿童记忆材料相对于年长儿童少的多,二是因为年长儿童会主动将脑海中的材料整合归纳成几个范畴,年幼儿童则不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年幼儿童的教育和年长儿童的教育需要分别对待。在年幼儿童得得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复述和强调策略,来巩固短时记忆,形成长
时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一般记在学习之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并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形式的复述方式例如背诵、抄写、默写、朗读等,还要加入趣味性较高的方式例如开展短剧表演,诵读比赛等,内容也要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太过抽象的儿童理解不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自己上课的尺度,了解儿童能接受的范围,既不能轻视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又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适当提高要求,要教会学生自己创造和归纳。毕竟教授知识不是教师的最大任务,最大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获得能力。
具体内容摘录4: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或拒绝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很成问题。惟权威型父母是较为理想的父母,当然,这要视儿童所在社会化目标和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定。(P207)
我的思考:父母儿童个性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细小差别都会导致孩子性格的改变。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养成的原因都与他们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因此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时期,陪伴在儿童身边的时间最多的父母应该有意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类型分为两个维度:控制和爱。专制型的父母,很显然对孩子的控制过多,通常这样的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会去倾听孩子心声。同时孩子心理的想法无法和家人倾诉,专制的氛围也让孩子做事刻板固执,不喜爱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长久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容易出现代沟,甚至是矛盾。娇宠型的父母的最大行为特点就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宠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舍不得让他们经历风雨吃任何苦。对孩子的每个失败都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孩子的每个成长都无休止的褒奖,这只能换来孩子的自满和自私,面对不了挫折和打击,独立性差,永远成不了参天大树。最近频频发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现在富二代嚣张,目中无人,应变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点,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家庭教育,家长的一再庇护是不是真正对孩子好,是害了孩子。冷漠型的父母不论是在控制和爱上有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个人价值观也都是有问题的。通常这样的父母二人之间也存在问题,例如离异或者是感情不和,对待孩子的时候也缺乏爱和责任,非常冷漠,不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极端,敏感多疑,心思缜密,非常独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对社会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报复心理,要报复父母,报复社会。父母教育是一件复杂又重要的事情,必须学会适当控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例如在婴儿时期就要和孩子之间建立正常的依恋,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四、总结:
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只有懂得孩子的心路发展历程和生理变化,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我一直都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相对于教授知识,教学生做人,增长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倾听孩子,关心孩子,去了解他们想要的,想说的,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数学1111班0407311009林雪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我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一个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常常比较武断,好像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受家里人遗传影响,如虎父无犬子,还有一种就是受身边人影响,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者强调了人的心理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就是遗传决定论。由高尔顿为代表人物的遗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而后者强调了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认为只要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和健康的婴儿,就能培养成他想培养的任何职业。随着教育的进步,大家也都发现了不论是单纯的环境决定论还是遗传决定论,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例子,结果孩子不堪重负被压力击垮,失去美好的童年甚至是走上极端。同样的,用遗传决定论来看待一个孩子也不公平。将孩子的父母的错误延伸到孩子头上,让孩子去背负父母的骂名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更是难以弥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因此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出现了,核心就是:人类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遗传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承认两者的影响,不排斥任何一个,但是却说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作用论出现了。当初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二者的区别,我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遗传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否能够相互影响。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遗传基因,并且遗传基因也能改变环境,这种动态的影响和改变需要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这个新的角度入手或许能够让这个领域的研究走的更深入。而对于平常人来说,贯彻实行优生优育,并且在孩子出生之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障孩子心理正常发展的方式。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我的思考: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识发展理论家,他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指引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道路。在这个阶段,儿童出生到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在这个接单,儿童的反射联系非常频繁,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习惯性动作,例如吮咬手指、吮吸奶头等,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孩童的这些习惯性动作,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咬指甲或者是抓到不能入口的物品要即使制止。到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时期(2到7岁)儿童出现象征性功能,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喜欢用自己身边的东西去象征一些相对复杂的事物,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玩具,让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个时期丰富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的思维又受到知觉到的事情的显著特征所左右,这个是发展特点不可避免。等到了第三阶段(7到11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就有了进步,出现了守恒性也就是可逆性,举例来说当相同数量的珠子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杯里面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就能意识到两个杯子里面的珠子数量是一样的,而小一些的孩子则会认为高一些的杯子里面的珠子多或者是直径更大的杯子里的珠子更多一些。这个时期的的孩子同时也学会了群集运算,学会自己所见的事物分类处理。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时儿童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试着通过假设进行推理。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今后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是由于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成长的,过多强调了生物学的因素作用,对环境、教育和语言的作用有所轻视,因此后来出现了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了认识过程中感性的部分和理性部分,最终形成了信息 加工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研究和重视教育作用、重视应用性与整体性研究。这说明所有的理论都必须来自于实践,并且与时进步,不断更新,才能更加丰富地发展理论。
第十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我的思考:有足够证据表明,年幼儿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言语材料比成人少,并且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相比,很少主动复述材料,及时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效果也不如年龄大的儿童。原因简单来说一个是因为年幼的儿童记忆材料相对于年长儿童少的多,二是因为年长儿童会主动将脑海中的材料整合归纳成几个范畴,年幼儿童则不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年幼儿童的教育和年长儿童的教育需要分别对待。在年幼儿童得得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复述和强调策略,来巩固短时记忆,形成长时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一般记在学习之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并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形式的复述方式例如背诵、抄写、默写、朗读等,还要加入趣味性较高的方式例如开展短剧表演,诵读比赛等,内容也要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太过抽象的儿童理解不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自己上课的尺度,了解儿童能接受的范围,既不能轻视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又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适当提高要求,要教会学生自己创造和归纳。毕竟教授知识不是教师的最大任务,最大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获得能力。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我的思考:父母在儿童个性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细小差别都会导致孩子性格的改变。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养成的原因都与他们小时候的遭遇有关。因此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时期,陪伴在儿童身边的时间最多的父母应该有意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类型分为两个维度:控制和爱。专制型的父母,很显然对孩子的控制过多,通常这样的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会去倾听孩子心声。同时孩子心理的想法无法和家人倾诉,专制的氛围也让孩子做事刻板固执,不喜爱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长久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容易出现代沟,甚至是矛盾。娇宠型的父母的最大行为特点就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宠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舍不得让他们经历风雨吃任何苦。对孩子的每个失败都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孩子的每个成长都无休止的褒奖,这只能换来孩子的自满和自私,面对不了挫折和打击,独立性差,永远成不了参天大树。最近频频发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现在富二代嚣张,目中无人,应变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点,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家庭教育,家长的一再庇护是不是真正对孩子好,是害了孩子。冷漠型的父母不论是在控制和爱上有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个人价值观也都是有问题的。通常这样的父母二人之间也存在问题,例如离异或者是感情不和,对待孩子的时候也缺乏爱和责任,非常冷漠,不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极端,敏感多疑,心思缜密,非常独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对社会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报复心理,要报复父母,报复社会。父母教育是一件复杂又重要的事情,必须学会适当控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例如在婴儿时期就要和孩子之间建立正常的依恋,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第十二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我的思考;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只有懂得孩子的心路发展历程和生理变化,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我一直都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相对于教授知识,教学生做人,增长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倾听孩子,关心孩子,去了解他们想要的,想说的,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1)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家庭环境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就是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3)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或是意志坚毅、或是善于克制、或是含蓄内向、或是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4)总结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原因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