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
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访谈法和临床法
4、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5、少年期心理发展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大体相当于初中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6、少年期出现的心理矛盾现象有: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
4.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
5.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
由于心身发展上的不平衡,少期儿童会感受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期间承受困扰,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心身症状。如支气管喘息、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不安神经症、强迫神经症、口吃以及厌学、失足行为乃至自杀等。
7、反抗期:儿童在反抗期中的反抗,主要是指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对立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状态的延续阶段就是反抗期。
1、反抗期的主要表现:1)社会地位欲求不2)观念上的“碰撞”3)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
4)青春期烦躁5)反抗的主要指向——父母
2、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1)生理方面2)心理方面3)社会因素方面
3、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①父母亲需要转变观念②父母需要改变儿童观与教育观③父母应该正视亲子关系的变化④以友相待并尊重儿童的自主
8、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1、更年期: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2、中年期的心理变化:感知觉变化、智力变化、中年期的自我意识
9、老年期的心理变化: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
2、老年期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3、老年人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老年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第二篇:发展心理学(精选)
阅读以下材料,使用所学的发展心理学知识进行评述。
省政协委员在会上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小学课程拿到幼儿园教,让孩子背课文、学算术、做作业、学外语,举办各种培训班;幼儿园管理套用中小学校的办法,不许孩子自由活动。省政协委员吴向军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压抑了幼儿天真活泼的天性,要纠正“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
吴向军委员说,近两年对我省学前教育的调查中,发现除了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还存在“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问题。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压抑了幼儿天真活泼的天性,挫伤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剥夺了幼儿轻松快乐的童年,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为此吴向军委员建议,纠正幼儿园教学为升学服务的应试观念,把幼儿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放在爱护幼儿天性、启发幼儿智力、培养感知能力和良好习惯上来,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导,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幼儿园不应以灌输知识、考试成绩来扩大生源,赢得经济利益,建议对幼儿园普遍进行一次清理和整顿,对不具备条件或硬件虽好但办园方向不对的,坚决予以停办或限期整改。
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加强正确幼儿教育观的舆论宣传,通过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网上互动等渠道,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纠正“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
评述: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系统有四个主要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材料中提到的幼儿园中的孩子大多属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正是利用表征(心理表象、图画、词、姿势),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的,他们这时的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限制,也就是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客体外表,显得有些刻板,缺乏一些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式。最明显的就是皮亚杰的“三山任务”,这证实了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皮亚杰又通过“守恒任务”证实了儿童思维的局限性,缺乏可逆性和灵活性。
并且皮亚杰认为的儿童心理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成熟即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自然经验,即是指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获得的知识,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经验,即是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平衡化,即是指认识或者说是思维既不是单纯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来自客体的,而是主题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质是适应,它的过程包括格式、同化与顺应、平衡。所以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接受小学教育完全是不合适的。
而关于“起跑线”的说法,只简单说说关于记忆的容量问题,虽然很小的婴儿就已经具有了回忆能力,但是这种记忆往往不能被人完全保留,佛洛依德称这种记忆局限是婴儿期遗忘症。儿童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尽管儿童的记忆系统包含了诸如知识、策略、元记忆这些记忆辅助物,但是容量限制它们的使用。如果基本的信息加工就已经几乎消耗了儿童的记忆容量,那么他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各种比较高级的活动,比如执行某种策略等等。而当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神经系统的变化,或者是通过练习提高了基本加工过程和策略的自动化程度,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加工运算速度慢慢得到提高,使单位时间内可执行的运算增加,他才能更有效地储存更多的信息。所以在儿童的神经系统完善前,他们本身就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第三篇:发展心理学精华
艾里克森各阶段的发展任务:1)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伊千捷克。
2、当代的游戏理论。a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艾里克森各阶段的发展任务:1)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伊千捷克。
2、当代的游戏理论。a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任感,克服怀疑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2)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有潜意识的成分,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任感,克服怀疑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2)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有潜意识的成分,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3)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的手段,缓和心理紧张。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与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3)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的手段,缓和心理紧张。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与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验目的的实现;4)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青年期泄方式。b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验目的的实现;4)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青年期泄方式。b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12~18岁):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6)成年早期的方法,是巩固、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将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12~18岁):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6)成年早期的方法,是巩固、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将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7)成年中期(25~50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幼儿掌握词汇(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7)成年中期(25~50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幼儿掌握词汇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8)成年后期或晚年期(50岁的特点:a词汇量的增加;b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c词类的扩展: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8)成年后期或晚年期(50岁的特点:a词汇量的增加;b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c词类的扩展: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班杜拉的社会学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d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班杜拉的社会学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d习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积极词汇的增长。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情境性言语、连贯性言习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积极词汇的增长。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情境性言语、连贯性言结果的观察而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语;
2、对话言语、独白言语;
3、自我中心言语。幼儿的思维特点:a具体结果的观察而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语;
2、对话言语、独白言语;
3、自我中心言语。幼儿的思维特点:a具体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形象性;b不清晰性和易变性;c具有符号功能;d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形象性;b不清晰性和易变性;c具有符号功能;d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性。婴儿前语言交流的特征:婴儿在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性。婴儿前语言交流的特征:婴儿在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信息交流就是前语言交流。特征:目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信息交流就是前语言交流。特征:目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2、性别化:男女儿童的性别品质大的性、指代性、约定性。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2、性别化:男女儿童的性别品质大的性、指代性、约定性。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多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模仿获得,3、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也是社会化动的冲击: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希望能尽快进多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模仿获得,3、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也是社会化动的冲击: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希望能尽快进的结果,4、亲社会行为:呈现适当的亲社会行为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由于性的成熟,对异性产生了的结果,4、亲社会行为:呈现适当的亲社会行为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由于性的成熟,对异性产生了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探讨心理发展的本理论问题:1.先天与后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体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探讨心理发展的本理论问题:1.先天与后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体天的关系;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年龄特征与个别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反抗性天的关系;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年龄特征与个别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反抗性特征的关系。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1.要将心理作为一个开与依赖性;b闭锁性与开放性;c勇敢和怯懦;d高傲和自卑;e否定童年又特征的关系。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1.要将心理作为一个开与依赖性;b闭锁性与开放性;c勇敢和怯懦;d高傲和自卑;e否定童年又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2.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3.系统眷恋童年。小学时期父母—儿童关系:
1、进入小学后,父母—儿童关系的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2.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3.系统眷恋童年。小学时期父母—儿童关系:
1、进入小学后,父母—儿童关系的处理结果。
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维果变化:a它们交往时间发生变化;b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c处理结果。
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维果变化:a它们交往时间发生变化;b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c斯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一、从最近发展区思想: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冲突数量也减少了;d在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过程方面可采用推理的方斯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一、从最近发展区思想: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冲突数量也减少了;d在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过程方面可采用推理的方有水平,儿童能够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在有指式。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二阶段:共有水平,儿童能够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在有指式。
2、父母对儿童的控制: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二阶段:共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同控制(6-12岁);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幼儿期记忆特点:a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同控制(6-12岁);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幼儿期记忆特点:a两个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由教学决定。
二、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发展;b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两个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由教学决定。
二、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发展;b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学可以定义为人为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展;c形象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学龄期儿童记忆特点:a有意识记忆学可以定义为人为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展;c形象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学龄期儿童记忆特点:a有意识记忆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和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三、学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主要方式;b意义记忆的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c词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和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三、学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主要方式;b意义记忆的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c词习的最佳期限: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老年期记忆的特点:a机械记习的最佳期限: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老年期记忆的特点:a机械记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技能形忆减弱;b记忆广度下降;c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d再认能力较差;e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技能形忆减弱;b记忆广度下降;c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d再认能力较差;e成的前面。华生发展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在心理发展问题回忆力显著下降。老年性智力衰退的表现:总体上说,智力随年老有所衰退,成的前面。华生发展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在心理发展问题回忆力显著下降。老年性智力衰退的表现:总体上说,智力随年老有所衰退,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但多限于非言语性的、要求一定速度的动作性智力操作,多限于“流体智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但多限于非言语性的、要求一定速度的动作性智力操作,多限于“流体智用。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说: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力”,各智力因素的衰退速度并不相同,有快有慢;并非智力的全部因素都衰用。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说: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力”,各智力因素的衰退速度并不相同,有快有慢;并非智力的全部因素都衰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退,有的即使到了年老不但不衰退,甚至有所增长,如言语性的智力测验成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退,有的即使到了年老不但不衰退,甚至有所增长,如言语性的智力测验成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绩、“晶体智力”等。成年晚期的人格变化:大约在60~65岁,人们跨越一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绩、“晶体智力”等。成年晚期的人格变化:大约在60~65岁,人们跨越一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个转变阶段进入成年晚期,在这一阶段,与变“老”抗争,与一些社会刻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个转变阶段进入成年晚期,在这一阶段,与变“老”抗争,与一些社会刻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表现为泛灵性、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板印象抗争,最后终于认“老”。力量、尊重和权威的丧失对于习惯了对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表现为泛灵性、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板印象抗争,最后终于认“老”。力量、尊重和权威的丧失对于习惯了对掌握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自己生活进行掌控的个体来说,是难以适应的。另一方面,成年晚期的个掌握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自己生活进行掌控的个体来说,是难以适应的。另一方面,成年晚期的个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体对年轻个体来说是一种资源,他们被视为“受尊敬的长者”,年轻人会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体对年轻个体来说是一种资源,他们被视为“受尊敬的长者”,年轻人会(11、12岁~1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寻求和依赖他们的建议。而且,老年人具有可以单纯为了愉悦感而做事的(11、12岁~1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寻求和依赖他们的建议。而且,老年人具有可以单纯为了愉悦感而做事的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自由。中年人的生理变化的表现:体重增加,身体发胖,头发变白、稀疏,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自由。中年人的生理变化的表现:体重增加,身体发胖,头发变白、稀疏,原则: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原则:a具有一定的方向;b具有一定脸部、颈部、手臂、手等处的皮肤变得粗糙,视力、听力逐渐下降等。影原则: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原则:a具有一定的方向;b具有一定脸部、颈部、手臂、手等处的皮肤变得粗糙,视力、听力逐渐下降等。影的差异;c具有关键期;d具有年龄特征。横向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因素:a社会历史因素(特定因素);b群伙效应:不同的差异;c具有关键期;d具有年龄特征。横向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因素:a社会历史因素(特定因素);b群伙效应:不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优点:a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群伙在同一年龄上智力差异显著;2.职业:技术性职业活动对智力的维持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优点:a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群伙在同一年龄上智力差异显著;2.职业:技术性职业活动对智力的维持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b获得的信有积极作用;c身体健康水平:心血管系统和大脑的病变显著影响智力。成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b获得的信有积极作用;c身体健康水平:心血管系统和大脑的病变显著影响智力。成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缺点:a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b无年初期思维特点:a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个体思维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缺点:a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b无年初期思维特点:a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个体思维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纵向研究:纵向研究设计是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这个转变过程可分为二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纵向研究:纵向研究设计是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这个转变过程可分为二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也叫追元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阶段三个阶段;b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也叫追元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阶段三个阶段;b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踪研究设计。优点:a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意识发展: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踪研究设计。优点:a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意识发展: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变到质变的规律。b可研究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果关系。缺点:a展。青少年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变到质变的规律。b可研究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果关系。缺点:a展。青少年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样本的流失,b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日趋强烈;2.自我意识的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自我”与“现样本的流失,b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日趋强烈;2.自我意识的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自我”与“现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c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c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a遗传因素:遗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学龄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a思维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a遗传因素:遗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学龄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a思维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遗传变异已经被证明在7000种疾病中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c言语在幼儿思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遗传变异已经被证明在7000种疾病中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c言语在幼儿思b: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往b: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往素。c母体因素:包括情绪、应激、营养、患病。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产生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素。c母体因素:包括情绪、应激、营养、患病。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产生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伤害的时间和后果:孕8周是胎儿发展最敏感期,最容易受放射性、药物、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伤害的时间和后果:孕8周是胎儿发展最敏感期,最容易受放射性、药物、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感染及代谢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和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与自感染及代谢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和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与自成长,可使胎儿畸形,甚至导致早产、流产。胎儿视觉的发展:1.视觉产我体验的三方面发展。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成长,可使胎儿畸形,甚至导致早产、流产。胎儿视觉的发展:1.视觉产我体验的三方面发展。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生:4-5个月的胎儿已能够对视觉刺激产生灵敏反应;2.立体觉的发展:婴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时,生:4-5个月的胎儿已能够对视觉刺激产生灵敏反应;2.立体觉的发展:婴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时,儿6个月以前确实具有了立体觉。3.颜色视觉的发展:4个月的婴儿甚至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因此,儿6个月以前确实具有了立体觉。3.颜色视觉的发展:4个月的婴儿甚至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因此,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胎儿听觉的发展:
1、听觉的产生:听觉感受器逻辑思维的发展史青少年发展的重点。学龄初期儿童的学科兴趣:a最初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胎儿听觉的发展:
1、听觉的产生:听觉感受器逻辑思维的发展史青少年发展的重点。学龄初期儿童的学科兴趣:a最初在5-6个月时已经基本成熟,听到透过母体的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
2、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在5-6个月时已经基本成熟,听到透过母体的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
2、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听敏度的发展:一个月婴儿已经能鉴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的差异。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b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听敏度的发展:一个月婴儿已经能鉴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的差异。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b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
3、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婴儿刚出生时已具有最初级的原始的视听、视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c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3、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婴儿刚出生时已具有最初级的原始的视听、视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c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触等感觉协调能。婴儿依恋的类型:a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触等感觉协调能。婴儿依恋的类型:a安全型依恋(占65%~70%),母亲在就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b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的作用逐渐降低;e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b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的作用逐渐降低;e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c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f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加深。老人的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c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f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加深。老人的又反抗母亲的爱抚。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主要心理特点:认知活动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易生消极的情绪情又反抗母亲的爱抚。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主要心理特点:认知活动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易生消极的情绪情再左右。通常,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感,但生活满意度一般较高;个性有所变化,但持续稳定多于变化。可见老再左右。通常,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感,但生活满意度一般较高;个性有所变化,但持续稳定多于变化。可见老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婴儿社会性微笑:a自发的笑(0-5年期是一个在退行性变化的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婴儿社会性微笑:a自发的笑(0-5年期是一个在退行性变化的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周):反射性的笑。婴儿出生2-12小时中,面部即有象微笑的运动,这是内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老年人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a临近退休;b各种周):反射性的笑。婴儿出生2-12小时中,面部即有象微笑的运动,这是内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老年人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a临近退休;b各种源性的。抚摩婴儿的面颊、腹部、把婴儿的双手对拍或听各种熟悉的说疾病;c生活中的紧张事件。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拉文格认为成年期自我发源性的。抚摩婴儿的面颊、腹部、把婴儿的双手对拍或听各种熟悉的说疾病;c生活中的紧张事件。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拉文格认为成年期自我发话等,都会引起微笑,但全是反射性的。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1.遵奉者水平:按规矩行事;2.公正水平/良心水平:个话等,都会引起微笑,但全是反射性的。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1.遵奉者水平:按规矩行事;2.公正水平/良心水平:个月);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月后):真正的社会性微笑。婴儿陌生人体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其思想方法仍具有两极性;3.自主水平:能容忍月);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月后):真正的社会性微笑。婴儿陌生人体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其思想方法仍具有两极性;3.自主水平:能容忍焦虑: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内外规则的矛盾与冲突,能从多种角度来看问题;4.整合水平:个体不仅能焦虑: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内外规则的矛盾与冲突,能从多种角度来看问题;4.整合水平:个体不仅能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正视内外矛盾与冲突,而且还会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冲突,还会放弃那些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正视内外矛盾与冲突,而且还会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冲突,还会放弃那些婴儿的恐惧或焦虑。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成年初期一般特征:a从成长期转变为稳定期;b智力婴儿的恐惧或焦虑。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成年初期一般特征:a从成长期转变为稳定期;b智力则。幼儿期游戏的理论:
1、早期的传统理论:a精力过剩说,希勒。b娱乐、发展到达全盛时期;c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d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5.则。幼儿期游戏的理论:
1、早期的传统理论:a精力过剩说,希勒。b娱乐、发展到达全盛时期;c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d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5.放松说,拉扎鲁斯。c复演说,霍尔。d练习说,格罗斯。e成熟势力说,博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放松说,拉扎鲁斯。c复演说,霍尔。d练习说,格罗斯。e成熟势力说,博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成年期的自我发展。
第四篇:发展心理学试题
发展心理学部分答案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多选题】 以下()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论
A: 认知能力和身高、体形等身体方面的特征一样受遗传影响 B: 像精神分裂症、极端的攻击性等病态行为也受遗传影响 C: 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影响 D: 儿童在各方面表现均受遗传的影响 2.【单选题】 以下()不是成熟的特点
正确答案:[B]
A: 普遍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受训练和练习的影响
3.【单选题】 发展变化的实质是()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D: 量变的过程
4.【单选题】 研究人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
A: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民族心理学 D: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5.【单选题】 以下()不是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
A: 与生俱来的特性 B: 成熟的影响 C: 关键期
D: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6.【单选题】 以下()不是环境作用的主要表现
A: 关键期 B: 儿童如何解释环境刺激
C: 成熟 D: 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7.【单选题】 当代观点认为发展是由()来决定的
A: 遗传 B: 环境
C: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D: 父母的教养方式
8.【多选题】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其稳定性表现在()
A: 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B: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例外
C: 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 D: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
9.【多选题】 下面()是发展心理学家们关心的基本问题
A: 天性与教养的问题 B: 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 C: 连续性和可变性 D: 发展变化的本质
10.【单选题】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案:[D]
A: 学习 B: 发展 C: 遗传
D: 成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单选题】 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
正确答 A: 纵向研究
B: 横断研究 C: 组群研究 D: 比较研究
2.【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正确答案:[ABCD]
A: 客观性原则 B: 矛盾性原则 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单选题】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共同缺陷是()。
A: 费时 B: 易丢失样本 C: 某一时间内的研究结论不能随意推论到其它时期 D: 成本大费用高
4.【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
A: 横断研究 B: 跨文化研究
C: 聚合交叉设计 D: 纵向研究
5.【多选题】 个案法的缺点包括()
A: 个案之间的资料难以比较 B: 结论的效度受个案资料的正确性影响大
C: 可针对个别儿童,作深入研究 D: 结论难以推广
6.【单选题】()既可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从纵向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
A: 纵向研究 B: 横断研究 C: 组群研究
D: 聚合交叉设计研究
7.【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哪个阶段能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8.【单选题】 以下()不是纵向研究设计的缺点。
A: 费时 B: 易丢失样本
C: 缺乏系统联系性 D: 反复测量
9.【多选题】 应用文化比较法的目的包括()
正确答案:[ABD]
A: 用于了解人类的发展是否会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B: 防止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
C: 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D: 了解文化差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多选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描述 B: 解释 C: 预测
D: 控制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哪个阶段能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单选题】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与我们的启示是()
A: 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探索 B: 教育时要针对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 C: 奖赏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兴趣
D: 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
3.【多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单选题】 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多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多选题】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掌握人类文化的过程 B: 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
C: 认为语言与认知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D: 高级心理机能只有经过适当的教育才能获得
7.【单选题】 A问:你有兄弟吗?B答:有 A问:他叫什么名字?B答:吉姆 A问:吉姆有兄弟吗?B答:没有 以上对话体现了儿童B思维的哪种特点()
正确答案:[D]
A: 自我中心 B: 泛灵论 C: 直观思维
D: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8.【单选题】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的创始人是()。
A: 维果斯基 B: 艾里克森 C: 华生 D: 班杜拉
9.【多选题】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 注意 B: 保持 C: 动作再生 D: 强化和动机
10.【多选题】 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单选题】 新生儿如何与外界取得平衡()
A: 通过各种反射活动 B: 通过模仿 C: 通过学习 D: 通过与他人交往
2.【单选题】 母亲生孩子的最佳时间是()
正确答案:[B]
A: 18—30岁
B: 23—29岁 C: 29—35岁 D: 30—45岁
3.【多选题】 下列哪些是新生儿的反射活动()
A: 巴宾斯基反射 B: 颈强直反射 C: 抓握反射 D: 行走反射
4.【多选题】 新生儿的视觉特点是()
A: 有相当高的视敏度
B: 视觉运动不协调 C: 喜欢看复杂的有模式的东西 D: 偏爱看人脸
5.【单选题】 新生儿发展得最好的感知觉是()
A: 视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触觉
6.【多选题】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胎儿的正常发展()
A: 基因错误 B: 母亲的情绪状态 C: 药物、吸烟、酗酒和吸毒 D: 母亲的疾病
7.【单选题】 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强度降低的现象是指()
A:习惯化
B: 去习惯化 C: 模仿 D: 消退
8.【多选题】 胎儿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A: 胚泡期
B: 胚种期 C: 胚胎期 D: 胎儿期
9.【单选题】 下列哪种疾病的病毒在妊娠4-5个月后才能通过母亲血液穿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引起胎儿脑损伤()
A: 风疹 B: 艾滋病
C: 梅毒 D: 弓形体病
10.【多选题】 新生儿的社会性表现有()
A: 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 B: 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 C: 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注意 D: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会笑,不满足时会哭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10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单选题】()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 吉布森
B: 皮亚杰 C: 班杜拉 D: 斯腾伯格
2.【单选题】 关于婴儿语言发展理论,勒纳伯格提出()
A: 先天语言能力说 B: 相互作用说
C: 自然成熟说 D: 选择性模仿说
3.【单选题】 15、16个月的婴儿在亲社会行为发展上主要表现为()
A: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开始有积极的反应 B: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还没有明显的情绪和反应 C: 能主动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 D: 对处于困境的他人作出明显、频繁和多样化的反应
4.【单选题】()个月的婴儿已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
A: 9个月 B: 12个月 C: 24个月 D: 36个月
5.【单选题】 婴儿认知的发展中,()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 A: 感知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6.【单选题】 婴儿在()时期产生了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A: 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时期 B: 特定依恋期 C: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D: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
7.【单选题】()依恋类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哀伤,母亲回来时表现欣喜
A: 安全型
B: 抗拒型 C: 退缩型 D: 逃避型
8.【单选题】()理论认为婴儿必先具有客体永存性的概念,才能形成依恋
A:习性学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 C: 学习理论 D: 认知理论
9.【单选题】()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那些有较多负责的看护人员的福利院中,婴儿没有表现出发展问题
A: 凯根的气质假说 B: 柯切斯佳的整合理论 C: 母亲剥夺假说 D: 社会刺激假说
10.【单选题】()个月的婴儿脑重接近成人的脑重 A: 6个月 B: 12个月 C: 24个月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多选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有
正确答案:[ABC]
A: 形象记忆好于词的记忆 B: 熟悉的事物好于不熟悉的 C: 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D: 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效果的差别在扩大
2.【单选题】 如果儿童知道小明是男孩子,但认为小明要是穿了裙子就是女孩子,说明儿童不具有()
A: 性别认同 B: 性别稳定性
C: 性别恒常性 D: 性别刻板影响
3.【多选题】 使用代词比例较高的原因
A: 由于在具体情境下针对具体的人 B: 不会说出事物的确切名称 C: 思维环绕自己展开
D: 常用不完整句,直说动作或状态
4.【单选题】 如果儿童知道自己小时候是男孩子,长大了也是男孩子,说明儿童具有 A: 性别认同
B: 性别稳定性 C: 性别恒常性 D: 性别刻板影响
5.【单选题】 在人类活动中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 学习
B: 游戏 C: 休闲 D: 劳动
6.【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童游戏的特征
A: 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 B: 是有规则的活动
C: 是“假想”的与日常生活完全一致的活动 D: 是重过程,轻结果
7.【单选题】 下列哪项词汇儿童使用的比例不高
A: 助词 B: 名词 C: 动词 D: 代词
8.【单选题】 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活动的形式是判断儿童的游戏的标准 B: 儿童的游戏是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
C: 练习性游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 D: 依认知特点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和旁观游戏。
9.【单选题】 儿童的首次反抗期出现在
A: 出生后半年 B: 1岁左右
C: 两岁左右 D: 青春期
10.【单选题】 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是
A: 点红实验 B: 延迟满足 C: 陌生人情景 D: 哈罗实验
1.【多选题】 儿童元记忆知识包含哪些内容()正确答案:[ABC]
A: 对记忆任务的认识。B: 对记忆策略的认识 C: 对记忆主体的认识
D: 对记忆客体的认识
2.【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正确答案:[CD] A: 溺爱型 B: 严厉型
C: 放纵型 D: 忽视型 3.【多选题】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A: 学习兴趣不断深化.B: 学习兴趣的分化.C: 学习兴趣的抽象化.D: 学习兴趣广泛
4.【多选题】 以下那几个年龄的儿童在加以提醒的前提下就能够使用复述的记忆策略()
A: 8岁 B: 5岁 C: 6岁 D: 7岁
5.【多选题】 学习困难儿童应具备以下哪几个条件()正确答案:[ABC]
A: 潜在能力和实际成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B: 有不能归因于如智力落后等因素的学习问题。C: 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才能进步。D: 智力落后
6.【多选题】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D]
A: 儿童与父母、师长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B: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
C: 儿童与父母、师长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D: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
7.【单选题】 儿童满足注意缺失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中至少需要()个表现,可以确诊为注意缺失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8.【多选题】 注意缺失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表现()
A: 不能制止自己不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B: 一旦他们做了某些行为时,他们就不能停下来。C: 总是无休止地动并且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上。D: 智力低下
9.【多选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1年级儿童不能自发地使用策略,通过策略指导可以学会使用组织策略,却不能提高回忆量。B: 3年级虽然仍不能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却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而且,通过使用策略能显著提高回忆量。C: 1年级虽然仍不能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却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但通过使用策略不能够能显著提高回忆量 D: 3年级能够自发地产生和运用组织性策略,并且很容易通过策略训练学会使用组织性策略,而且,通过使用策略能显著提高回忆量。
10.【单选题】 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单选题】 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 幼儿期 B: 成年初期
C: 青春期 D: 成年中期
2.【单选题】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A: 幼儿期
B: 青春期 C: 成年初期 D: 成年中期
3.【单选题】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来自于()
A: 心理发展快于生理发展
B: 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育,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 C: 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 D: 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发展相对滞后
4.【单选题】 青春期个体身高的变化是()
A: 男生比女生早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 B: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2岁
C: 女生比男生早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
D: 男女生身高变化时间没有差异
5.【单选题】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表现在()
A: 身体方面 B: 同伴关系方面 C: 生理方面 D: 心理方面
6.【单选题】 Marcia认为,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可以分为()种类型 正确答案:[C]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7.【单选题】 导致青春期烦躁的主要生理因素是()A: 身高 B: 体重
C: 性 D: 认知
8.【单选题】 下列对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A]
A: 具有明显的平衡性 B: 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加 C: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 D: 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
9.【单选题】 当青少年思索自己今天的样子,试着决定“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是()的表现。正确答案:[C]
A: 与他人距离失调 B: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C: 同一性危机 D: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10.【单选题】()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辨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 A: 老年期 B: 成年期 C: 青少年期 D: 童年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9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 第1次测试
1.【多选题】 成年初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
A: 友谊 B: 爱情 C: 心理适应 D: 成熟
2.【多选题】 老年人适应退休的几个过程包括()
A: 期待期 B: 退休期 C: 适应期 D: 稳定期
3.【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进入成年中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是()
A: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 防止同一性扩散 C: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4.【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任务是发展出()感,克服绝望感。A: 勤奋
B: 自我完善 C: 同一性 D: 亲密感
5.【多选题】 有关更年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更年期是女性特有的现象
B: 女性更年期与初潮时间,生育多少,种族、家庭、气候和营养等因素有关 C: 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 D: 男性更年期的明显标志是性功能减退
6.【多选题】 男女在爱情上的差异体现在()
A: 对爱情的侧重不同 B: 对爱情的憧憬和指向不同 C: 对爱情对象选择定向上不同 D: 对婚姻的看法不同
7.【多选题】 成人中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生理功能的衰退 B: 流体智力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没有明显改变 C: 面临中年危机 D: 老龄化
8.【单选题】 艾里克森认为,进入成年初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是()
A: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 防止同一性扩散 C: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9.【多选题】 成年初期的心理适应包括()
正确答案:[ABC]
A: 婚姻的适应 B: 对子女的适应 C: 对职业的适应 D: 对父母的适应
10.【单选题】 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
A: 不再衰退 B: 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
C: 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
D: 全面减退
第五篇:《发展心理学》读后感(通用)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通用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展心理学》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1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一些教育原则,明白教育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读了英国心理学家布丽姬特.贾艾斯的《发展心理学》。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胎儿的发展、婴儿的认知、知觉发展、发展阶段、记忆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应用和未来的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书中第一章和第四章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受也多些。第一章胎儿的发展让我更深入地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起跑线应该指受孕的那一刻起。一个胎儿在子宫中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胎儿时期,认知能力、视觉能力、味觉嗅觉、听觉、运动能力都在发展。很多认知技能都有自己的关键时期,一旦关键时期错过了,一些认知技能将不能以同样的熟练程度被学会。胎教的内容多少会被胎儿记住,也就是说胎儿有记忆。
例如:对新生儿地研究明确显示,他们仍然记得在子宫里的经验。在出生之前一直听的音乐会阻止他的哭声,因为这个音乐并不是婴儿第一次听到。莱斯艾略特博士曾说:“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智力技巧和抵抗易患病的体质,以及独一无二的适应早期生活的关键要求。”因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应从胎教开始努力。第四章详细论述了发展的阶段。关于儿童心智和认知发展与两个最重要的理论。
一个是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是跟更有经验的人学习的“学徒”。维果茨基通过实验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是最近发展区刺激了儿童的发展。我明白了要想让学生发展,就得弄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促使学生发展。促使学生发展的关键是更有经验的人恰当帮助。另一个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与列夫·维果茨基观点不同的是皮亚杰把儿童看做体验其周围环境的“探索中的科学家”。皮亚杰的观点更突出了儿童的自主性,因此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及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经过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感觉运动期(从出生到两岁)、前期运思期(从两岁开始到七岁结束)、具体运思期(从七岁开始到十一岁结束)、形式运思期(大概从十一岁开始到成年时期确立)。
每个儿童都是有差别的,他们将会以自己的速度经历不同的阶段。中国的小学生从六岁入学十二岁毕业,经历着前期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皮亚杰认为学龄前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他们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不是他们只关心自己。儿童在整个前运思期过程中都在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大约七岁时确实学会这个本领。由此我明白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上课为什么注意力那么容易分散,上课总喜欢王子窗外和摆弄自己的物品,总是不由自主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连和老师谈话时也总喜欢说自己有关的事情,而把老师的提醒抛到脑后。本来我很生气总想:真可气,这些小不点儿竟不把老师放眼里,真是不长记性,前面左耳朵听后面右耳朵就扔了。现在我明白了,我生气也是白费功夫,他们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今后再教低年级的学生时要多理解孩子并且引导他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具体运思期的儿童出现了心智运思,懂得了守恒概念,可以同时探索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但只能思考具体的事物。
当碰到复杂的问题是,他们处理问题的程序仍然存在相当多的试错成分,所以他们常常会重复前面已经做过的步骤。了解了具体运思期的儿童的特点后,教师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因为学生常常重复已有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必然会出现许多错误,老师们也经常埋怨道:怎么搞得,原来会的知识需要在新的知识中运用孩子反而不会了,讲过好几遍的东西就是容易错。
也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怎么搞的?有时火大了,直接发到了学生身上,既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十一岁的儿童和成年人才可以用形式运思去思考那些存在的事物,抽象思维才得以发展,做事情解决问题会制定出有效的计划。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各种有效计划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读完《发展心理学》后,我想到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我对一个人的发展阶段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更多地了解了小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同时也明白了,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迁怒。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2作为一位新东方的个性化老师,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也有义务去全面的了解学生,遵循一些教育原则,明白教育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读了英国心理学家布丽姬特.贾艾斯的《发展心理学》。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胎儿的发展、婴儿的认知、知觉发展、发展阶段、记忆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应用和未来的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因为平时比较多接触到的都是初中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处在我们平时所说的青春期中。青春期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我看过一篇调查报告,600多名参加调查的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时,42%的初中生和75%的高中生的心理防卫方式大多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在我看来,很多学生的在上初中时出现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很多都可以归结为心理健康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是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表面的贪玩,走神等等,盲目施加压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很多心理需求。而学校的教师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各种各样的进度压力,升学压力,绩效压力,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新东方的个性化教师,逃过了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一对一的面对学生,对学生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在根本原因上去帮助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去更多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多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在书中有提到中学生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中有提到一个学习障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学习障碍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残缺。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学校的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4、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受到百般疼爱,一旦与老师同学发生不愉快的摩擦,往往不肯主动承认错误,缺乏宽容谅解之心。当学习成绩或日常表现出现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处于困惑、迷茫状态,心理很脆弱,而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过度施压,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大,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对学习感到厌烦并采取回避的方式。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对学习、考试中的难题、错题,设法解决它们,就会进步,而回避只能会将缺失积少成多。真正的快乐是一朵需要困难作陪衬的花儿。
遇到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不是降低了我们的能力,而是一种升华。不要怕被拒绝,恰当的寻求帮助是我们生命的成长力量。在共同应对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活中,携手并进,过关斩将,才会拥有攀跃巅峰的辉煌。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3下班了,伴随着同事们关门锁门的声音,静下心来,结合自己近年来与心理学接触的有限经历,以及最近阅读《发展心理学》第一章《毕生发展绪论》的有限心得,提炼出“从盲人摸象到睁眼观象”这个自认为还算形象的题目。
因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人、事、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脑海里星星点点记录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觉得心理学是张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动力学、是海蓝博士、是曼陀罗、是海灵格、是催眠……这个领域的知识始终是一团乱麻,和完全不懂的人还敢白话两句,在专业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蝉。
今年2月下旬从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师去年组织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主题阅读群,大家通过共同学习竟然意犹未尽,纷纷建议“重走长征路”,感到既好奇又兴奋,立即购书入群。按照要求仅读了1个章节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心理学这头“大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原来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墙”。“毕生发展”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这本被北大心理系选中作为教材的大部头,以全面的视角,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纵观个体从产前阶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发展过程,其完备、条理的编书特点极其符合自己的学习口味,虽然专业性很强,但读起来充满了乐趣感。
当然,由于零基础,底子太薄,专业术语前面读后面忘,逻辑分类前面记后面丢,年近半百怎么也无法与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攀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复读,挤时间将前30页品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新理解和新风光。
尽管如此,依然感觉没有读透,好在这是绪论,很多内容在后面的章节都会展开来讲,相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景老师的引领以及各位学友的共同参悟下,《发展心理学》会满足自己的诸多期待。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4今天,我又坐在合德熟悉的教室里,听由杨老师讲《发展心理学》。不一样的是这次我听课的角度有所不同,原来注重的是课程的内容,这次我不但温习了课程内容,也重点关注了杨老师讲课的一些技巧,有以下几点感想:
1、课程开始,老师用了谜语与论语的经典句子来推出本门课程,人的一生,发展心理学。
2、课程中,老师用了很多提问的方式来引出重点内容。对于学员回答问题后,不论对错,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下午的时间特别容易犯困,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互动,让大家振作下精神。这个关于“触觉”的游戏,我上次参与过,这次作为观察者看大家做这个游戏。事实上,个人感觉这次,部分同学不够投入,结束的时候,在老师未做指示前,就各自回位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杨老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个班级表现不同,感受不同,我接受大家的不同”。确实,作为老师,也许都会有期待,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即使同样的游戏,对象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接受不同,多么重要。
4、以往听课的时候,对于书本的知识理解就基本够了。但是,对于授课的老师,相对的深度与广度就不同。课程外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许多延深知识点需要用案例来让学员更容易理解。比如: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英国的纪录片内容,心理学家做的实验“打玩偶”模仿游戏等等,个人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很欠缺。
5、发展心理学理论内容比较枯燥,杨老师的讲课语速、声音用平铺直述的方式进行授课,部分学员也许会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个人感觉语速、声调也是技巧。
6、这一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从概述到人的一生各个阶段。这次,杨老师讲课的重点在前面一、二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中年与老年期内容来不及涉及了,只能留待下次时间。所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内容讲述完成,时间控制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5终于安安静静地读完《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了,这是开学到现在,读完的第四本书。读书,真的可以让人内心变得平静。
《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解了从婴儿到青少年这四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其本质。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很有趣的实验和很新颖的打动人心的观点。例如行为主义学家华生研究的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婴儿小阿尔伯特本来对毛茸茸的小白鼠不害怕,但是实验室,当阿尔伯特即将伸手去触碰毛茸茸的小白鼠时,研究者播放巨大的噪音。小阿尔伯特被噪音吓哭了,在噪音和小白鼠搭配实验重复出现几次后,小阿尔伯特每当看到小白鼠,就会吓哭。
通过该实验证明,通过条件反射,婴儿可以对原本不害怕的东西产生恐惧。但是这个实验涉及到了实验伦理道德问题,值得后来实验者的反思。此外,幼小的婴儿也会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情绪和人格变化的。譬如0—3岁的婴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会从自身出发,没有将自己和外界事物区别开来。
斯金纳的三山实验,先让一个婴儿面对一张桌子坐下,桌子上放着三座山。然后再让一个布娃娃面对婴儿坐下。研究者问婴儿“布娃娃能看到什么”,但是婴儿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婴儿知识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去描述,以为自己看到的也是布娃娃所看到的。
婴儿这个时候的身理心理特点,都是其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我们应该遵循其发展的潜质去培育和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意志去过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