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从广义而言,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从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福禄贝尔的“恩物”,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学》一书,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研究途径:霍尔的问卷法、比内的智力测验、格塞尔的儿童发育常模。
2、主要派别: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杜威的机能主义观点、儿童中心说以及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确立了发展心理学的地位。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一、横断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2、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各自独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3、相互作用论: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知论”。A皮亚杰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B他的心理发展建构学说: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C他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D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中。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b前运算阶段: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c具体运算阶段: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d形式运算阶段: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E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发展阶段 主要发展任务 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婴儿前期(0-2)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3-4)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幼儿期(4-7)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形成同一角色,防止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理论的特点:
A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B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C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
D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间互为决定因素 B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
C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
4、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历史文化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B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C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种水平6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四、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1、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
2、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
3、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4、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5、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注意对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
二、记忆的发展:12个月后,出现了延迟模仿,说明婴儿的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主要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的理论:A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B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C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语言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展的,言语是在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2、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和句法的发展。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1、笑的发展:自发性笑(是反射性的,不是社会性的),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哭的发展:主动的操作性的哭泣,才是社会性的哭。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3、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二、气质: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将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三、社会性依恋:
1、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2、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的划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一阶段主体我的发展,第二阶段客体我的发展。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第一单元 幼儿期的游戏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有如下观点: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1、儿童游戏的特点:
A婴儿的游戏特点,1岁以内是成人-婴儿游戏,2岁是实物游戏,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B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a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有某种相似性;b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c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d具有想像的特点;e具有概括性质,在游戏中体现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C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是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2、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2、游戏是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4、培养健全的人格
5、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性时期。
1、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变化、词类的扩展。
2、语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发展到有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1、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无意识记占主导,有意识记较薄弱;容易运用机械记忆,两种记忆匀增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
3、记忆策略的形成:
A记忆策略的发展:5岁前没有策略;5-7岁是过渡阶段,不能自主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10岁后能自主采用策略。
B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有如下特点,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控制措施有: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反抗期:3-4岁时出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第四单元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
2、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3、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主要的策略是复述和组织(归类和系列化)
4、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记忆监控能力逐渐提高。
二、思维的发展:
1、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10岁左右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2、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A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概括水平分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B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C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主要特点如下,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类别体系化和序列化)。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自我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2、自我评价的特点: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总体而言,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首先,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了变化;其次,父母处理儿童日常问题的类型了发生了变化;第三,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1、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2、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四、友谊的发展: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重视友谊关系的意义: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情感的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
1、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2、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五、欺负与被欺负: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生则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 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一、生理发育高峰:“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1、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
2、生理机能的变化:脑机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
3、性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器官发育、第二特征的出现、性机能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发展: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
2、记忆的主要特点:自觉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思维的发展: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表现在: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投射到周围人身上,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
二、情绪变化特点: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少年进入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主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的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1、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和反抗的迁移。
2、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父母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在反抗期到来之前做好思想准备,调整与他们的关系,改善对待他们的态度,为正确对待反抗期做好铺垫;尊重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要求;以友相待;引导子女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为了生存而诞生,第二次为了生活而诞生。有人认为青年期的个体属于“边缘人”。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三、生活空间扩大
四、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25岁达到顶峰。卡特尔把智力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智力。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二、思维的发展: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是青年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个体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一是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一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是自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过程。
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斯普兰格曾把人分为6种类型: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因而价值观也可以分为6类。
1、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青春期萌芽,高中阶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渐走向成熟。
2、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及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影响。
三、亲密感的建立:最核心的关系是指恋爱和婚姻。
四、社会关系的变化:安托露丝将夫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称为“人生护航舰”。
五、职业的适应:影响职业选择主要有四个方面,家庭因素、教育和智力水平、性别、人格。霍兰德把人格类型分为:现实的、研究的、艺术的、社会的、企业的和常规的六种类型。
六、人格的变化:“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和“外倾性”得分有下降的趋势,而“宜人性”和“责任心”得分有升高的趋势。第四单元 青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择偶应该把内在的标准放在首位,因为内在的标准相对来说不容易改变。)
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常用的技巧有:重视第一印象的建立,主动热情,学会赞美别人,积极的自我暗示,善于找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正确对待批评。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35或40-60或65)
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既能体现出平稳性,又表现出过渡期的变化性。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一、身体变化:
二、更年期: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又可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1、女性更年期: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也就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其特征是:第二性征开始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有关的组织渐渐退化,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现为“妇妇更年期综合症”。
2、男性更年期:起止时间比女性要晚5年。特征表现为,性功能降低,伴有植物神经循环机能障碍,也常表现出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变化。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渐下降,听觉阈限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中年期的记忆力不能笼统地说下降了,而是表现出了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变化,不重视简单细节,更关注有关事物本质的结论性的信息。
三、创造力的发展:在不同的领域,创造力的最佳年龄段是不同的。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意识的发展: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二、人格的变化:人格变得较为成熟
1、内省日趋明显;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在面临挫折或冲突时,更多地采用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很少采取否认、歪曲、退缩等消极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按照艾里克森的理论,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工作绩效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第一,要认识到挫折和不幸的普遍性;第二,要淡泊名利,力争做到“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第三,“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
二、毕生发展观:是巴尔特斯提出的。基本观点包括: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仅儿童青少年在发展,中老年也在发展;
2、不同的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衰退也晚;
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
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要素。第二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适应退休的4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和稳定期。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1、夫妻关系,老年期的婚姻满意度依然很高;
2、与子女的关系;
3、与朋友的关系。
三、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四、死亡的来临: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死亡过程的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坦然面对死亡: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将最终面临死亡,关键是使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过得充实和有意义,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思考死亡的目的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第二篇: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 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均不 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 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更好的记忆。
本章“★”标示内容皆为重点,需要全部掌握。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族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出生-成熟-衰老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三、研究任务
四、发展心理学简史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六、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
2、二因素论;
3、相互作用论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儿 童对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延迟模仿)★
3、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
4、言语的发展(理论、发展)★
三、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展
笑的发展
恐惧的发展
2、气质
3、社会性依恋
4、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体我的发展(5-15 个月)
客体我的发展(15-24 个月)
四、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第三节
幼儿期(3~6岁)
一、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言语的发展:
语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三、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批评、自我控制
1、自我意识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工具型、敌意型)
2、道德行为的发展: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同伴关系的发展
5、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第二反抗期:初中少年(两种特殊情况)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
一、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
为主导)
一般特点、学习兴趣的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
2、亲子关系的发展★
3、同伴关系的发展★
4、友谊的发展★
5、欺负与被欺负★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生理发育高峰
– 生理机能的变化
? 性的发育和成熟★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二、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变化的特点★
3、第二反抗期★
4、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
一、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二、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1、智力的发展 流体智力25岁左右达到顶峰
2、思维的发展★
三、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亲密感的建立★
社会关系的变化★
职业的适应
人格的变化:青年人的人格表现得越来越成熟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岁以上)
一、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1、老年丧失观
2、毕生发展观★
二、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感知觉、记忆、思维
三、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退休前后、人际关系、人格的变化 ★、死亡的来临
第三篇: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开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
开展心理学的定义〔广义+狭义,一般是狭义〕
广义:研究种系心理开展、种族心理开展、个体心理开展。
种系心理开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开展。——比拟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
种族心理开展是指人类历史开展过程中的心理开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开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开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开展的特点和规律。
种系开展的过程
1.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只能对单一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如蚂蚁、蜜蜂、蜘蛛等。
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能够对刺激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反映。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能够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如黑猩猩等。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根本条件:劳动和语言。
个体心理开展是什么
个人从诞生到成年直至衰亡的身心变化过程.开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
开展的根本性质
开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开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
开展的不平衡性
开展的差异性
个体心理开展与种系开展的关系〔霍尔的复演论〕
霍尔〔Hall,1844~1924〕的复演论:个体心理开展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
胎儿的开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
儿童期重演了人类原始的远古时代
少年期是中世纪的复演
青年期是比拟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复演
开展心理学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要有事例说明〕及两者的相互作用
1)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开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根底
2)
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开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3)
个体心理开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环境影响着遗传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遗传素质及生理成熟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年龄阶段的划分
–
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
–
婴儿期〔0岁—3岁〕
–
幼儿期〔3岁—6岁〕
–
童年期〔6岁—11、12岁〕
–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
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
成人期〔18岁—35岁〕
–
中年期〔35岁—55、60岁〕
老年期〔60岁以后〕
心理开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什么〔包括3个特征〕?
心理开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开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一般性:在某个年龄阶段,某些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只能从个别的人身上看到;
典型性:这一阶段的某些心理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能够代表这一阶段的心理开展的整体面貌;
本质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是这一阶段所特有的,是其它年龄阶段所没有的,或者说是这一阶段区别于其它阶段的根本特征。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第二章
弗罗伊德的根本观点〔特别是人格开展观阶段及特征〕
n
弗洛伊德的开展心理学理论
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开展的根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开展的永恒力量
n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开展观
1.非常重视无意识的作用和早期经验
无意识是没有被个体觉察到的一局部心理活动,其中包括了婴儿时期的愿望、需求,个体早期的一些原始冲动、本能或性欲违背了社会道德、风俗和法律,被排挤到意识之下。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一个人人格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无意识的本能;
快乐原那么
自我:意识结构;
现实原那么
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
伦理原那么
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
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根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根本的局部。本我由快乐原那么支配,按照快乐原那么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根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局部,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局部。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它抑制本我的冲动以维护儿童自身的平安,又根据现实的要求,保证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
在3~6岁时,从自我逐渐开展出超我。超我就是个人的道德我。良心是超我中对儿童进行惩罚、批评的局部,自我理想是儿童积极的雄心和理想,它要求儿童为这种理想而奋斗。超我是在内化社会道德标准的过程中逐渐开展起来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是人格中的调节力量,它调节着本我、外部世界与超我三个方面的要求。超我那么是人格中的控制力量,它控制着本我的冲动,不让它“越轨〞。三者应当达成平衡,人格才能健康开展,过强的自我容易让儿童变得自私,过强的超我那么容易让儿童容易自责和过分谨慎,甚至发生心理疾病。相对而言,弗洛伊德更强调本我与自我的力量。
3.人格开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开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
性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比方吸吮、排泄、皮肤接触、和身体运动等。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集中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感带〞。
在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感带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成为儿童的兴奋中心,也形成了相应的5个人格开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
性感区是口腔。父母应满足儿童的根本需要,应及时喂奶,而不应过早断奶,否那么容易造成“口腔人格〞,没有得到满足或满足过度,里比多可能固着在口腔部位。
〔2〕肛门期〔1~3岁〕
里比多转移到肛门部位。儿童在排便和控制排便时会产生快感。他们经常有一种被动的冲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手段。
〔3〕性器期〔3~6岁〕
里比多转移到生殖器部位,儿童从刺激生殖器得到快感。男孩会产生“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女孩那么产生“恋父情结〞〔伊莱克拉情结〕。
〔4〕潜伏期〔6~11岁〕
力比多进入相当平静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线清楚,儿童主要与同性别伙伴玩耍。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超我进一步开展。
〔5〕生殖期〔11或13岁~成年〕
儿童在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又重新活泼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个体的重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理论
开展受到生物因素与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开展是克服危机的过程。人生可以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危机
1.婴儿期〔0~2岁〕:信任对不信任。
心理开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心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主动对内疚。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感。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防止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约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形成繁殖感,而防止停滞感,体验着关心的实现。
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完善感对悲观失望。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完善感,防止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华生的开展心理学思想
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环境和教育、外部刺激决定学习
3.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一〕根本思想
1.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典范而获得的;
2.个人、行为、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1.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3.强化的作用:增强或削弱行为倾向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维果茨基心理开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最近开展区〞思想
最近开展区:个表达有开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到达的开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开展的潜力。
教学应走在开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正确期限
皮亚杰认知开展阶段论、一些根本概念〔比方适应、同化〕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开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开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该物体是存在的。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2.形成了因果联系。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
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又划分为两个亚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此阶段思维的特点主要表达在:
1.早期的信号功能
(1)表象符号——延迟模仿
(2)语言符号
2.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3.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征。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面积和重量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到11-12岁以后。
2.群集结构的形成群集结构是一种分类系统,主要包括类群集运算和系列化群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此阶段儿童虽然已实现了许多运算的群集,但是,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
青少年能够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
青少年期儿童的思维在灵活性和抽象性方面日益开展起来。
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到达灵活地解决问题的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思维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积极方面:
可以帮助个体思考生活中的可能事件,形成稳定的同一性,获得对他人心理和行为原因的更丰富的理解。个体也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决策,包括权衡各种行为过程及其对自己和他人可能造成的结果,为个体其他方面的开展奠定根底。
消极方面:
个体按照假设的替代物表征现实世界,开始对一切事情提出质疑,小到父母运用权威严格限制他的作息时间的做法,大到政府不顾很多人忍饥挨饿、无家可归,而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武器和太空探索上的行为。
实际上,青少年感受到的逻辑不一致和现实世界中的缺陷越多,他们就变得越迷茫和失望,甚至会对执行者如父母、政府怀有怒气。皮亚杰把青少年的理想主义看作是他们新的抽象推理能力开展的结果,并认为形式运算是“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态系统理论根本观点〔5个系统〕
1.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1979,1989,1993〕对环境影响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开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强调开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开展。
“生态〞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环境.
微系统〔microsystem〕
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同伴等。个体在微系统中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参与活动这两种过程来促进自身的开展。个体开展既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个人特征、兴趣、能力等),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周围的社会成员、物理环境等)。
中间系统〔mesosystem〕
指微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开展可能实现最优化。
外层系统〔exosystem〕
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却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环境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如,父母的工作性质与父母的社会支持状况、家庭的收入、学校的整体方案、学校的收入等。现在,外层系统对个体开展的间接影响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宏系统〔macrosystem〕
是个体开展所处的大的文化或亚文化环境和社会阶层背景。它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
时序系统
指个体的生活环境及其相应的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有的变化性和恒定性。例如,历史事件〔如2001年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和渐进的社会开展〔如妇女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它也会影响儿童开展
2.心理开展的过程是个体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不断认识和建构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开展关键期
个体开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内,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开展特别迅速,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也叫敏感期。
小结局部很重要
各种理论是从不同视角或侧面研究心理开展的,奉献各异。
1.精神分析理论:重动机与情绪
2.学习理论:重行为
3.认知开展理论:重认知
4.文化—历史理论:重社会文化
5.习性学:重行为的进化根底
6.生态系统论:重心理开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
开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的特点优点
〔一〕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research)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拟,探究其心理开展的规律或特点。
在对时间跨度大的开展进行推断的研究中,应考虑同辈效应〔cohorteffect,群体中一些年龄差异是由这个群体成长时的文化或历史差异造成,而不是真的由开展带来的变化〕.
〔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research)
在比拟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心理开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以探究心理开展的规律。也叫追踪研究。
〔三〕系列交叉研究(serial-cross-sectionalresearch)
将横断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的方法。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其进行追踪。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实际上也是一种追踪研究设计。在短时间内〔数周、数月或某个快速变化的开展期〕,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时机,从微观上密切观测个体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期间及之前、之后的变化〕。
开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各种方法的突出特点
一、观察法
根据观察的场所,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然环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
特点:自然、无干预。
2.实验室观察法
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经典研究:安斯沃思〔M.Ainsworth〕运用陌生情境法,考察婴儿依恋的开展。
优点
·常常可以描述自然、真实的行为,生态效度较高;
·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
·研究者想要观察的行为可能很少出现;
·有观察者偏差或“观察者效应〞,即由于儿童意识到观察者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从而使行为发生变化;
·儿童的行为不容易解释,儿童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起作用。
二、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口头交谈,来收集访谈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面的数据资料,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
特点
访谈者可以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与儿童互动;
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方案。
经典研究:皮亚杰〔J.Piaget〕运用访谈法,考察了儿童思维的开展。
优点
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
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
能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心理活动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
缺点
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不易量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访谈者的观点、素质容易影响访谈结果;
访谈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
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
三、问卷法和测验法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
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具有标准化的施测和记分程序。
优点:
〔1〕比拟客观统一,效率比拟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2〕结果处理方便,容易量化;
〔3〕费用低;
〔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
缺点
不灵活,题目制定之后不易改变;
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
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测验结果容易受到练习或个人主观性的影响。
四、心理生理学方法
通过精密仪器、设备,探测与行为相应的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电生理测量方法、脑功能成像方法等。
第四章
第一节受孕是起点
受孕是新生命的开端,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开展的起点。
第二节胎儿开展的阶段心理在一个孩子出生前就产生了
胎儿发育经过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周~出生〕三个阶段。
第三节知道母体因素有哪些
〔一〕母亲的孕史〔二〕母亲的营养〔三〕Rh因素一个人的红血球能和Rh抗体凝集成块的称为Rh阳性,不能凝集成块的称为Rh阴性。〔四〕母亲的年龄23~29岁为最正确生育年龄。
第五章
第一节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开展最迅速的时期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开展最迅速的时期
生理开展的根本规律〔头尾律、近远律〕
头尾律和近远律
头尾律:人类个体从胚胎开始从头到尾的开展趋势。胎儿期以头部发育为主,出生时头部占全身长度的1/4。腿只占1/3。2岁时头占1/5,腿那么占到将近一半。
近远律:人类个体发育是从近到远地进行,最初头部、胸部和躯干先发育,然后是胳膊、腿,最后是手脚。在婴幼儿期,胳膊和腿的发育仍快于手脚的发育。运动能力的开展与身体发育相似。
第二节动作发生的时间——胎儿期
动作发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胎儿期。
婴儿动作开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例如,把毛巾放在2个月儿童的脸上,就引起全身性的乱动,5个月的儿童开始出现比拟有定向的动作,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8个月的儿童,能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儿童最早开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婴儿最先学会抬头和转头,然后是俯撑、翻身、坐、爬、站立和行走。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生理的开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婴儿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他们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4、儿童动作开展由近及远婴儿动作开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局部,动作开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开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开展最晚。下肢动作也是如此。
第三节感知觉开展史最早的〔发生在孕期〕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开展且开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深度知觉什么时候有
–
深度知觉是对一个物体是在多远、多深的认识。婴儿大约在2-3个月左右时〔也有人认为是6个月〕具有这种能力。
视崖试验
视崖实验〔吉布森〕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深度知觉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天生的。〔注意,这个实验是的不出但是得不出结果的,只能检测什么时候有深度知觉〕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使用这种装置对婴儿施测的过程十分简单。
操作: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6-1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各种知觉发生的时间
1、形状知觉的发生开展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的发生开展4个月以前婴儿就具备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区分大小。3、客体永久性的发生开展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客体永久性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恒常性的进一步开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这已进入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第四节注意一生下来就有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际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注意开展的特点
–
婴儿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有意注意才刚刚萌芽。
–
0-1岁的婴儿注意的开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开展。
–
1-3个月婴儿的注意明显的偏向曲线、不规那么图形,对称的、集中的或复杂的刺激物以及所有轮廓密度大的图形。这些事实支持了“轮廓密度论〞和“图形视觉论〞。
–
3-6个月婴儿的视觉注意力进一步开展,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而且偏爱更加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可看见和可操作的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特别的注意。
–
6个月-1岁婴儿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经常处于警觉和兴奋状态。这时的注意不再只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广泛和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在吸吮、抓握、够物、操作和运动等日常感知活动中。这时的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受当前事物或人在其社会认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婴儿所知的自己与它们关系的支配和影响。
–
1岁-2岁婴儿言语的产生与开展使婴儿的注意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广阔的领域,物体的第二信号系统特征开始制约、影响着婴儿的注意。
–
2-3岁婴儿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开展。无意注意是整个婴儿期占主导地位的注意形式,它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对周围事物的无意注意。第二,对别人谈话的无意注意。第三,对事物变化的无意注意。
记忆发生的时间,以什么为主
–
婴儿最早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就已产生了记忆。从识记上看,婴儿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定义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响会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
婴儿言语的开展:
各理论的根本观点、阶段〔3〕
强化说
代表人物:斯金纳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对言语的强化〔强化依随〕具有决定性作用
2.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Z语言是利用规那么理解和创造的;
Z语法规那么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获得装置〔LAD〕,它可以将普遍语法转化为个别语法;
Z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结构〔语义〕和表层结构〔语音等〕,前者通过转换规那么转为后者
3.模仿说
代表人物:班杜拉
婴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言语模式而获得言语的4.认知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言语开展,认知开展是根底和前提
儿童言语起源于智力,并随着认知结构的开展而开展,起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言语是逻辑和认知开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语法开展的3个阶段
三个阶段:
单词句阶段〔1~1.5岁〕
电报句〔1.5~2岁〕
完整句〔2岁后〕
情绪开展的标志性事件
5周左右,婴儿出现最初的社会性微笑〔如对人脸或熟悉的声音〕;
6-8个月:出现陌生人焦虑〔怯生〕;
6-7个月:出现别离焦虑;
7-8个月:表现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力。
人格开展的主要任务
婴儿期人格开展的主要任务:形成信任感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期〔0~2岁〕人格开展的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
这一时期,儿童依赖于成年人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他们形成信任感,就能形成亲密的关系;如果形成不信任感,就倾向于形成对环境的疑心或不信任
如果形成信任感,儿童就能开展起希望的人格品质:他们相信人们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如果不能形成信任感,儿童会认为周围的世界是不友好的,不可预测的,难以形成亲密的关系
形成信任感的关键因素是敏感的、反响及时的、稳定一致的抚养行为或喂养环境。这种信任感是后来各个时期开展的坚实根底
托马斯、切斯气质三类型学说
容易型:约占40%,生理活动规律,有节奏;情绪愉快;容易适应新环境,讨人喜欢
气质:
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表现为行为的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如行为的强度、反响的速度、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等。
困难型:约占10%,难于抚养,烦躁不安,大声哭闹,爱发脾气,不容易安抚;生理活动没规律,不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环境;
缓慢型:约占15%,反响缓慢,强度小;情绪低落、安静,愉快情绪少;对外界环境和事物适应较慢,慢慢活泼起来。
另外的35%属于中间型,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
依恋的概念及其阶段〔4〕及根本类型
依恋: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建立的相对稳定而强烈的情感联系,是儿童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的依恋是怎么开展起来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具有哪些特点?
〔一〕依恋的开展阶段
1.无差异的社会反响阶段〔0~3个月〕
对所有的人作出相同的反响,无区分、无差异,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有差异的社会反响阶段〔3~6个月〕
对人的反响有了区别和选择性,对母亲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反响,对陌生人反响较少,不怯生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对母亲更为偏爱,母亲在身边时快乐,离开时哭闹;怯生,对陌生人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泣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根据特定的目的,与依恋对象形成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依恋的类型
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响,可以把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平安型、回避型、对抗型
回避型与对抗型又称为不平安型依恋
1.平安型依恋〔约占65~70%,B型〕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平安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响积极;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A型〕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对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
3.对抗型依恋〔约占10~15%,C型〕
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对抗,短暂的别离会引起极度的对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对抗与母亲的接触。
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另外,Main和Solomon提出混乱型依恋(即D型依恋),这是最不平安的一类依恋,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不一致、不连贯,行为是A,B,C三类依恋的行为不寻常的结合,亲近、回避、对抗兼有,有时行为怪异,如看到陌生人时转过头去,做出怪异举动,或者僵立不动。这类依恋常见于母亲抑郁和被虐待的儿童。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平安型依恋的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开展通常更为健康,而不平安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第六章
注意开展的根本特点
无意注意高度开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记忆开展的根本特点〔几个大标题即可〕
学前儿童已能用语言描述他们记住的东西,他们还能按照有关记忆任务的指导语来记忆。这使记忆在儿童早期获得了较大的开展。
〔一〕记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不断增加
〔三〕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开展
〔四〕形象记忆为主,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开展
〔五〕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开展
思维开展的根本特点
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
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性;
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思维的局限性〔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最严重的缺陷是自我中心。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之外的他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其他人理解、思考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与他们自己一样。〔三山实验〕
泛灵论思维: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地把人的意图赋予物理事件,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才出现泛灵论思维——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如思想、愿望、感受和意图,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不能守恒:守恒是指,在物质的外表发生很大变化〔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某些物体的物理特征和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造成儿童思维的刻板性和非逻辑性。
不可逆性:前运算阶段最大的非逻辑特征是它的不可逆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不能通过问题的一系列阶段,然后再以相反的方向返回出发点。可逆性是任何逻辑运算的一局部。
缺乏等级分类能力;缺乏逻辑运算能力使幼儿很难进行等级分类。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根据相似性和差异性把物体分成类和子类。〔类包含问题〕
自言自语的特点以及性质
自言自语
皮亚杰认为,自言自语是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思维特点的表现,是思维的自我中心决定的维果斯基认为,自言自语是一种社会性言语,它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思维和自我调节
自言自语可以分为问题语言与游戏语言,是一种出声的思维过程,也具有指导自己行为的作用。
个性开展的主要任务
幼儿期个性开展的主要任务:获得自主感和主动感,克服羞怯与内疚感
1.儿童早期〔约2~4岁〕的开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成人应在保证儿童平安的前提下,保证儿童具有适当的行动自由
2.游戏期〔4~7岁左右〕: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性的实现
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
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产生的主要标志〔约2,3岁〕
同伴关系的友谊开展阶段
Selman提出的友谊开展阶段
〔1〕短暂游戏伙伴〔3-7岁〕: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是短暂的游戏伙伴,还不能考虑到他人观点。他们看重是否邻近或身体特征
如,她与我是朋友,是因为“她与我同住在一条街上〞,“她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2〕单向帮助阶段〔4-9岁〕:好朋友会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她是我的好朋友,因为在我借她的橡皮时她总是借给我〞,“她不是我的好朋友,因为我想和她在一起时她不愿意〞
道德开展的阶段及特点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开展阶段论
〔1〕品德的开展与儿童认知的开展阶段是一致的,认知的开展决定着道德开展的阶段
〔2〕总体趋势:他律到自律
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幼儿属于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
2.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认为幼儿道德开展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主要特点是:尊重权威,逃避权威的惩罚,服从规那么是为了防止惩罚。属于他律道德。
3.根本特点
〔1〕道德规那么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决定的,公正就是服从权威
〔2〕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主观动机
幼儿晚期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
常见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
1.专制型:强调控制和服从
孩子不满、退缩、不信任别人
2.权威型:在形成某种社会价值观时尊重孩子,强调说理
孩子具有平安感,自立,自我控制,自信,满足,富有探索性
3.放纵型:强调自我表现和自我调控
孩子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低,缺乏探索性
4.无视型:对孩子没有兴趣,显得漠不关心,经常拒绝孩子,他们在感情上与孩子比拟疏远,经常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保护他们的人身平安。
孩子往往开展最差,这不仅反映在个性、社会性方面,也反映在身体和认知方面。这些孩子通常感到父母不爱他们,与父母有一种疏离感。他们显得很不懂事,自我控制能力很低,在生活和交往中比拟消极。
第七章
注意开展的根本特点〔几个标题〕
〔一〕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开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
〔二〕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开展,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
〔三〕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冲动而兴奋起来,而且注意的外部表现很明显
〔四〕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记忆开展的根本特点〔几个标题〕
〔一〕从记忆的目的性说,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二〕从记忆的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都随年龄而提高,但后者的效果更佳
〔三〕从记忆的内容上看,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开展,但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四〕记忆策略的开展
思维开展的总体特点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儿童具备哪些能力〔守恒、等级分类。。。〕
小学生能够实现守恒,同时协调任务的几个方面而不是仅仅集中于某一个方面;
他们能够去中心化;
他们还显示出思维的可逆性,即从一点出发,进行推理,然后再以相反的方向返回到出发点。可逆性是一种逻辑运算。在儿童中期儿童能牢固地获得这种能力
具备等级分类能力
空间推理能力逐渐开展
具备根本的排序能力
自我开展的根本特征
小学生自我的开展进入“客观化时期〞,社会自我形成,儿童获得各种社会角色,更现实、更平衡、更全面,能更清醒地意识到自我的各个方面。
友谊开展的阶段特点
Selman提出的友谊开展阶段:
〔1〕短暂游戏伙伴〔3-7岁〕: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是短暂的游戏伙伴,还不能考虑到他人观点。他们看重是否邻近或身体特征
如,她与我是朋友,是因为“她与我同住在一条街上〞,“她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2〕单向帮助阶段〔4-9岁〕:好朋友会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她是我的好朋友,因为在我借她的橡皮时她总是借给我〞,“她不是我的好朋友,因为我想和她在一起时她不愿意〞
〔3〕双向帮助阶段〔6-12岁〕:能互相帮助,但仍然倾向于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好处而不是双方共同的利益
“我们是好朋友,我们相互帮助〞;“朋友是没有人和你一起玩的时候,能与你一起玩的人〞
〔4〕亲密共享阶段〔9-15岁〕:朋友可以互相分享,相互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认为共同的兴趣是友谊的根底,友谊的形成需要时间,朋友是排他的“交一个亲密的朋友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交其他朋友时,你会感到很糟糕〞
〔5〕自主独立阶段〔12岁开始〕:儿童能相互尊重朋友的需要,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真正的友谊是真诚的奉献,必须相互支持和信任,并要让他有自己的自由〞
师生交往特点
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
1.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的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
2.教师的期望、态度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社会性的开展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
第八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过渡期,表现在什么方面
1.性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具备生殖能力
2.心理上由不成熟逐渐到达成熟
〔1〕认知的成熟: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
〔2〕情绪的成熟:了解自己的身份,形成自我同一性,独立于父母,形成价值观,形成友谊关系
青少年是生理开展的顶峰期
初中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顶峰期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身体机能的增强
3.性的发育和成熟
思维开展的根本规律、总体特点、具体特点、有什么能力
总体特点
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和命题思维,思维过程表现出抽象性,把各种变量进行复杂的组合,思考那些在真实生活中不易探测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境,与学龄儿童的思维相比,青少年的思维更为明确、合理而富有想象力。
具体特点、能力:
对运算进行运算
在形式运算阶段,能对抽象的符号进行操作或思考。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对现实进行运算〞,需要以具体的东西和事件作为思维的对象。
青少年能像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寻找问题解决方法一样进行推理,能“对运算进行运算〞,能通过内在的反思推导出新的、更一般性的逻辑规那么。
假设—演绎推理
青少年期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能从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的一般性理论出发,由此推导出对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具体的假设〔或预测〕。然后,他们还能有秩序地检验这些假设,看哪些假设能适用于现实世界。
命题思维
青少年能够在不考虑现实条件的情况下对命题〔言语论断〕的逻辑进行评价。相反,小学生只有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经验进行思考,才能对命题的逻辑作出评价。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需要经验的支持,还包括具体形象性成分;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能完全抽象的符号进行推理,属于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初中生思维开展的总体特点
初中生思维开展的特点
形式〔命题〕运算阶段〔12~15岁〕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地位,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将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
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可以想象各种可能,根据演绎进行推论。
1.概念的丰富和系统化
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形成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2.运用假设
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建立假设,检验假设。根据对多种假设或可能性的检验,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
3.逻辑推理
能进行相对复杂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但前者要高于后者。
4.思维的品质不断完善
〔1〕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创造性表现为,他们能采取新颖、独特的方案解决问题
批判性表现为,对他人的意见持疑心和批评态度,不盲目相信他人;能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并开始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思维具有片面性和外表性
片面性表现为,思想偏激和极端化,不能辨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
外表性表现为,分析问题时经常为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有时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5.思维的自我中心
不能区分自己的关注焦点与他人的关注焦点
〔1〕假想的观众
感觉自己在舞台上表演,周围的人们都是自己的观众,在关注自己的表演。他们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过分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并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无二的。
思维的自我中心,有哪些表现
思维的自我中心
不能区分自己的关注焦点与他人的关注焦点
假想的观众
感觉自己在舞台上表演,周围的人们都是自己的观众,在关注自己的表演。他们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过分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并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无二的。
高中生思维开展的特点
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和内省性
〔1〕假设性: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内省性: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并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开展
不仅能运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思维,而且能够运用全面的、运动的、统一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1〕能够形成精确的概念,形成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各种推理能力根本成熟,根本掌握并正确运用逻辑法那么
〔2〕能够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
道德开展的阶段水平
可以到达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包括契约、权利和民主法制阶段、普遍的道德原那么阶段〕
1.寻求成人认可和遵守法规阶段
重视成人的认可和赞赏,遵守社会标准,强调社会标准的不可改变性
2.社会法制取向阶段:以理性方式思考问题,重视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社会福利
“法律是为维护社会环境而设立的,违背法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制裁〞
3.普遍的道德原那么阶段
应根据普遍的人类道德原那么和一个人的伦理观念,而不是法律条文或他人的意见,来判断人们的行为。
自我同一性开展的状态有哪几种
1.同一性形成:已经体验到危机,而且进行了积极的投入
2.同一性延缓:正在体验危机,而尚未出现积极投入
3.同一性早期完成:没有体验到危机,但已经进行了投入
4.同一性扩散:没有体验过危机,而且没有出现积极的投入
初中生个性开展的突出特点
〔一〕自我意识高涨
1.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喜欢自我表现
2.具有主观性、偏激性
〔二〕出现对抗心理
1.独立意识增强
2.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等。
〔三〕矛盾的情绪表现
1.同时具有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
2.同时具有可变性与固执性
3.同时具有内向性与外显性
〔四〕人际交往特点
1.朋友关系的影响增强
2.克服团伙交往方式
3.与异性朋友交往从疏远到融洽
4.在亲子关系中,情感、行为、观点日益独立
5.在师生交往中变得独立而客观
6.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烦恼增多、孤独、压抑
高中生个性开展的突出特点
〔一〕自我意识高度开展
1.独立愿望进一步增强
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化
3.关注自我开展
4.自我评价客观而深刻
5.自尊增强
6.道德意识高度开展
〔二〕价值观初步形成和确立
对职业、生活方式、个人开展方向等的看法逐渐稳定,而且能独立决策
〔三〕具有较强的自治要求
1.要求独立于父母
2.独立选择职业
第九章
生理状态的最正确时期
成年初期是生理状态的最正确时期,是健康、体力、精力和耐力开展的顶峰期,感觉和运动机能也处于最正确状态
思维开展的根本特点
〔一〕辨证逻辑思维的开展
成年初期处于后形式思维阶段,这是形式运算阶段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这一时期,个体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辨证逻辑思维为主转化。能够根据现实情景进行严格的推理,在推理与现实的思考之间转换;能意识到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和解决方案,在选择方案时注重实用性;能意识到潜在的矛盾和冲突。
〔二〕在成年初期的后期阶段,创造性思维获得重要开展
他们不是更注重获得知识,而是更注重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工作、夫妻关系和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于教室或智力测验中所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常常并不单一
后型式思维根本特征
后形式思维具有几个重要特征:
1.现实性
看问题防止极端化、绝对化,具有相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看到事物所处的不同程度
2.变通性
能在抽象的推理与实际的、现实的考虑之间来回转换。
例如,“这在理论上讲得通,但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
3.多重原因,多重方案
意识到大局部问题都有不止一种原因,也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一些方案可能比另一些方案更有效。
例如,“我们按照你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我们再按我的方法试一试。〞
4.实用性
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正确的解决方案,并确定选择的标准。
例如,“如果你想最实用,就这样做;如果你想最快,就那样做。〞
5.矛盾意识
认识到一个问题包含了潜在的矛盾或冲突。
例如,“这样做会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但它最终只能使他不愉快。〞
知识的阶段
知识的获得阶段: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生命前20年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知识。
知识的实现阶段:成年初期。在成年初期,人们必须使自身的认知活动适应各种情境〔如婚姻和就业〕的要求,这些情境对长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的开展水平
到达原那么化的后习俗水平,包括法制定向阶段和普遍原那么定向阶段
道德判断更为复杂,青少年虽然也能意识到更高的道德原那么,但他们不一定实际地执行这些原那么;成年人那么能知行统一
个性社会性开展的根本任务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如果个体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他们就会感到孤独;当解决了亲密与竞争、疏远之间的冲突时,他们才能形成一种道德感,这是成年的标志。
成功地解决这一时期的人格危机,可以形成“爱〞的品质:与人生伴侣相互投入和奉献,生儿育女,帮助孩子健康开展。
个性开展的根本特征
1.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
2.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情绪逐渐走向平稳
4.能建立比拟亲密的人际关系,并能忍受孤独、独处
5.开始恋爱、结婚
6.开始同时面对父母与孩子两代人,形成复杂而矛盾的亲情
第十章
生理上的变化
生理上由盛转衰。由成长发育、健康逐渐转为衰退。
智力开展变化的根本特点
晶体智力继续提高,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智力技能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提高。
创造力开展的旺盛时期
成年中期是创造力旺盛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智力高度开展,知识积累到达一定程度,经验也比拟丰富,因而创造性成就十分突出。
个性社会性开展的根本任务〔埃里克森的观点〕
艾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中期的人格或个性开展的危机是繁殖对停滞,任务是形成繁殖感,而防止停滞感。
繁殖是指对下一代的引导与奠基,对下一代的承诺与关心,在工作、家庭中自我实现;停滞意指自私自利、完全不考虑别人,在工作中无所作为。
如果成功地解决这一时期的开展危机,就能形成“关心〞这一品质,自觉地关心周围的人和所从事的工作。
在完成一些生命的目的,包括家庭、事业和社会的开展后,尚能对下一代付出更多的关心,并且从对自我的关注扩展出去,转而关心别人、关心社区,继续感觉自己是个有生产力、奉献力的人,那么能创造个人持续的生产潜能。
相反,假设过去未完成的理想令个体感到遗憾,而产生“逝者如斯夫〞的感觉,而未来将面临的衰败、死亡也令个体感到害怕和消沉,那么其生命的开展极容易停滞不前或自我沉溺
个性开展的根本特点
〔一〕个性开展的“内向化〞
〔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寻求自我实现的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第十一章
生理开展的总体特点〔以衰退为主〕
各种器官和组织都出现明显的衰老,生理机能出现明显下降
毕生开展观根本观点
毕生开展观的根本观点
〔1〕个体开展贯穿一生,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2〕开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开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3〕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开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开展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增长,而总是由获得〔增长〕与丧失〔衰退〕两局部构成。
〔4〕心理开展具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或个别差异,由于个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开展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5〕心理开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开展过程都是由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标准事件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思维的突出变化
老年期的思维总体上也呈现衰退趋势,在概念学习、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有较明显的下降,但在思维开展的不同方面、对于不同的个体,又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1.思维衰退
老年人思维呈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化特点,他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认知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
2.以语言——理论思维为主
3.思维内容偏重对社会的认知,其中包括对适应社会、人生经验、价值观、伦理信念等问题的思考
4.老年人的思维仍然具有创造性
智力的变化总体特征
老年期智力的开展在总体上有所衰退,但并非全面衰退,或者说,一方面表现出衰退的趋势,另一方面那么呈现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智力活动的任务、智力观或智力内隐理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智力活动的任务
老年期的智力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和整合自己的一生
个性开展的根本任务、根本特征
n
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个性或人格开展的危机是自我整合对失望,人格开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防止失望和厌倦感。
n
如果能克服这一时期的开展危机,就能形成“智慧〞品质。
n
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那么产生一种完善感,它包括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并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之外;如果一个人不能产生这种感觉,就会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n
开展的具体任务:
n
接受自己的生活以及获得生活满意感;
n
保持和促进认知功能;
n
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
n
形成死亡观
根本特征:
〔一〕心理开展的“内向化〞
〔二〕老年期的个性持续稳定,但也有所变化
〔三〕老年期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变化
常见的适应问题有哪些
1.对离退休生活的适应
许多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退休综合症〞:由于不能适应或接受退休后的生活,在刚离退休的一段时间内,往往感到怅然假设失,或茫然无措,感到烦躁不安,产生厌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还会发生一时性的情绪问题和身体上的失调。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适应。
2.对疾病的适应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响不尽相同。有的情绪比拟抑郁、消沉,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有的惊慌失措,过度忧虑;有的不把疾病放在心上;有的感到痛苦、焦虑、内疚,沉默寡言,甚至轻生。
3.对生活应激事件的适应
配偶死亡、离婚、夫妻分居、坐牢、婚姻问题、生活环境变化等,都可能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打击。
第四篇: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
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 整体研究、分析研究 个案研究、成组研究
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
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
*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 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
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它抑制本我的冲动以维护儿童自身的安全,又根据现实的要求,保证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
在3~6岁时,从自我逐渐发展出超我。超我就是个人的道德我。良心是超我中对儿童进行惩罚、批评的部分,自我理想是儿童积极的雄心和理想,它要求儿童为这种理想而奋斗。超我是在内化社会道德标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过强的自我容易让儿童变得自私,过强的超我则容易让儿童容易自责和过分谨慎,甚至发生心理疾病。相对而言,弗洛伊德更强调本我与自我的力量。3.人格发展阶段论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5个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
性感区是口腔。父母应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应及时喂奶,而不应过早断奶,否则容易造成“口腔人格”,没有得到满足或满足过度,里比多可能固着在口腔部位。(2)肛门期(1~3岁)里比多转移到肛门部位。儿童在排便和控制排便时会产生快感。他们经常有一种被动的冲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手段。(3)前生殖器期(3~6岁)
里比多转移到生殖器部位,儿童从刺激生殖器得到快感。男孩会产生“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女孩则产生“恋父情结”(伊莱克拉情结)。(4)潜伏期(6~11岁)力比多进入相当平静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线分明,儿童主要与同性别伙伴玩耍。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超我进一步发展。(5)青春期(11或13岁~成年)
儿童在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又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个体的重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
发展受到生物因素与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发展是克服危机的过程。人生可以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危机 1.婴儿期(0~2岁):信任对不信任。
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2.儿童早期(2~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主动对内疚。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标的实现。
4.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感。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诚实的实现。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约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完善感对悲观失望。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8、华生的发展心理学思想(行为主义创始人)
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3.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
9、斯金纳行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派)
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最基本的)。
2、强调强化(包括外部内部的)来控制儿童行为: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
3、强化控制理论利用于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10、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
核心: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一)观察学习:指人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学习。在替代强化基础上发生的学习就是观察学习。
(二)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作用过程
二、相互作用理论:行为、认知因素(最重要)、环境
三、自我调节理论
(一)直接强化: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二)替代强化:观察者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
(三)自我强化(最重要):自我强化是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11、维果茨基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
“最近发展区”思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1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同化、顺应、平衡、适应)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该物体是存在的。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2.形成了因果联系。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又划分为两个亚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此阶段思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早期的信号功能(1)表象符号——延迟模仿(2)语言符号 2.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 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3.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征。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面积和重量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到11-12岁以后。2.群集结构的形成
群集结构是一种分类系统,主要包括类群集运算和系列化群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此阶段儿童虽然已实现了许多运算的群集,但是,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进行。⑴青少年能够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⑵青少年期儿童的思维在灵活性和抽象性方面日益发展起来,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的形式运算阶段。
1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一)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research)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在对时间跨度大的发展进行推断的研究中,应考虑同辈效应(cohorteffect,群体中一些年龄差异是由这个群体成长时的文化或历史差异造成,而不是真的由发展带来的变化).
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缺点是,首先,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分不清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其次,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调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research)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重视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重视对心理发展机制的探讨。缺点有三,一是样本的流失;二是反复测量可能影响初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三是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三)系列交叉研究(serial-cross-sectionalresearch)
将横断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的方法。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其进行追踪。
优点:第一,它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第二该设计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各种方法的突出特点
一、观察法
根据观察的场所,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
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然环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特点:自然、无干预。
2.实验室观察法
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经典研究:安斯沃思(M.Ainsworth)运用陌生情境法,考察婴儿依恋的发展。
优点常常可以描述自然、真实的行为,生态效度较高;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研究者想要观察的行为可能很少出现;有观察者偏差或“观察者效应”,即由于儿童意识到观察者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从而使行为发生变化;
儿童的行为不容易解释,儿童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起作用。
二、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口头交谈,来收集访谈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面的数据资料,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
特点:1.访谈者可以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与儿童互动;2.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
经典研究:皮亚杰(J.Piaget)运用访谈法,考察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优点:1.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2.能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心理活动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缺点:1.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不易量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2.访谈者的观点、素质容易影响访谈结果;3.访谈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4.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
三、问卷法和测验法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
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具有标准化的施测和记分程序。
优点:(1)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2)结果处理方便,容易量化;(3)费用低;(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
缺点:1.不灵活,题目制定之后不易改变;2.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3.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4.测验结果容易受到练习或个人主观性的影响。
四、心理生理学方法:通过精密仪器、设备,探测与行为相应的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电生理测量方法、脑功能成像方法等。
14、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时间,依靠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内外环境。
15、婴儿(0-3岁)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行走动作的发展、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从整体动作到分化、从上部动作到下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16、格赛尔(Gesell):成熟势力说(成熟与学习,成熟更重要),双生子实验
17、感知觉: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感觉:视觉(4、5个月的胎儿已发展)、听觉(5、6个月的胎儿已发展)知觉:图形知觉(出生2天后可分辨人脸)、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吉布森石崖实验:2个月可分辨,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18、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头尾律、近远律)
头尾律:人类个体从胚胎开始从头到尾的发展趋势。胎儿期以头部发育为主,出生时头部占全身长度的1/4。腿只占1/3。2岁时头占1/5,腿则占到将近一半。
近远律:人类个体发育是从近到远地进行,最初头部、胸部和躯干先发育,然后是胳膊、腿,最后是手脚。在婴幼儿期,胳膊和腿的发育仍快于手脚的发育。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身体发育相似。
19、各种知觉发生的时间
1、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4个月以前婴儿就具备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3、客体永久性的发生发展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20、客体永久性概念:客体永久性是知觉恒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 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这已进入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21、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定义: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会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
22、婴儿言语的发展:
各理论的基本观点、阶段(3)
1.强化说
代表人物:斯金纳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对言语的强化(强化依随)具有决定性作用 2.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语言是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的;语法规则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获得装置(LAD),它可以将普遍语法转化为个别语法;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结构(语义)和表层结构(语音等),前者通过转换规则转为后者 3.模仿说
代表人物:班杜拉
婴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言语模式而获得言语的 4.认知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是基础和前提
语法发展的3个阶段
三个阶段:单词句阶段(1~1.5岁)电报句(1.5~2岁)完整句(2岁后)
情绪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5周左右,婴儿出现最初的社会性微笑(如对人脸或熟悉的声音),5周-3.5个月对人的社会性微笑不加区分;
6-8个月:出现陌生人焦虑(怯生); 6-7个月:出现分离焦虑;
7-8个月:表现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力。
23、婴儿的气质: 传统: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学说: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性——粘液质;强而灵活性——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气质三类型学说
容易型:约占40%,生理活动规律,有节奏;情绪愉快;容易适应新环境,讨人喜欢
困难型:约占10%,难于抚养,烦躁不安,大声哭闹,爱发脾气,不容易安抚;生理活动没规律,不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环境;
迟缓型:约占15%,反应缓慢,强度小;情绪低落、安静,愉快情绪少;对外界环境和事物适应较慢,慢慢活跃起来。
另外的35%属于中间型,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
24、依恋的概念及其阶段及基本类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婴儿的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Bowlby,艾斯沃斯Ainsworth)
(一)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所有的人作出相同的反应,无区分、无差别,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性,对母亲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反应,对陌生人反应较少,不怯生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对母亲更为偏爱,母亲在身边时高兴,离开时哭闹;怯生,对陌生人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泣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二)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Ainsworth))
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可以把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回避型与反抗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B型)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积极;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A型)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表示不略不显得高兴。未与母亲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3.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C型)
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另外,Main和Solomon提出混乱型依恋(即D型依恋),这是最不安全的一类依恋,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不一致、不连贯,行为是A,B,C三类依恋的行为不寻常的结合,亲近、回避、反抗兼有,有时行为怪异,如看到陌生人时转过头去,做出怪异举动,或者僵立不动。这类依恋常见于母亲抑郁和被虐待的儿童。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通常更为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25、阿姆斯特丹的“点红测验”
他应用“点红”的方法,对婴儿进行了追踪研究,揭示了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游戏伙伴阶段”。6-12个月的婴儿把镜像当作一个游戏伙伴。
第二阶段:“退缩阶段”。13-24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镜像表现出小心翼翼的行为。
第三阶段;20-24个月的婴儿有了稳定的对自我特征的认识,他能意识到自己鼻尖的红点,并表现出自我欣赏或困窘。
26、游戏是幼儿期(3-
6、7岁)的主要活动形式
27、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28、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P190
(1)霍尔的复演说(2)席勒—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
(3)彪勒的机能快乐说
(4)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
(5)拉扎鲁斯的娱乐放松说
(6)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
29、当代游戏理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 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2)皮亚杰的认知动力理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儿童在游
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
30、注意发展的基本特点:无意注意高度发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
31、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记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不断增加 3)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 4)形象记忆为主,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5)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6)
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3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2.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性;3.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33、幼儿思维:
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2-7岁)最严重的缺陷是自我中心。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之外的他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其他人理解、思考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与他们自己一样。(三座山实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造成儿童思维的刻板性和非逻辑性。泛灵论思维: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地把人的意图赋予物理事件,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才出现泛灵论思维——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如思想、愿望、感受和意图,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不能守恒:守恒是指,在物质的外表发生很大变化(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某些物体的物理特征和物质含量保持不变。不可逆性:前运算阶段最大的非逻辑特征是它的不可逆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不能通过问题的一系列阶段,然后再以相反的方向返回出发点。
缺乏类包含能力:缺乏逻辑运算能力使幼儿很难进行等级分类。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根据相似性和差异性把物体分成类和子类。
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6-8岁 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7-9岁 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
8、9-10岁 容积守恒——11-12岁
34、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
⑴ 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对偶故事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第二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 ~10岁)第三个阶段为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
⑵ 柯尔伯格的研究:既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思路,又有重大的发展。采用“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他将道德判断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6个阶段:
阶段0:前道德阶段
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
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2:以功利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第二个水平:习俗水平
阶段3: “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好公民”取向(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 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
品德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模式:
1.前习俗水平(0~9岁)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他包括两个子阶段 :(1)以惩罚和服从为准则,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看是否会受到惩罚、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2)以行为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自己出发的。2.习俗水平(9~15岁): 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3)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好孩子取向,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者获得别人的赞赏,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是看是否被人们所赞许(4)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秩序为准则,相信尊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的规范去行动。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行为准则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5)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看重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看重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认为法律可以维持公正。(6)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认为道义高于一切,行为诉诸个人的良心和普遍的道德规范。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非常重要的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他们还可能存在言行不一致形象,特别在小学高年级
35、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行为。
攻击性行为: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 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36、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特点: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
37、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本质抽象水平
38、社会性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要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研究者分别称之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
垂直关系: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具有互补性,即成人控制,儿童服从;儿童寻求帮助,成人提供帮助。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也可以使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
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她)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是平等的、互惠的。主要功能是给儿童提供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而这种技能
经验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是垂直关系所不能给予的。
39、儿童的友谊:塞尔曼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谊阶段。儿童间只是短暂的同伴关系,友谊关系很不稳定。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一定的
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的出于共享和双方的利益而与他人建立友谊。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八章
青少年时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表现在什么方面
1.性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具备生殖能力 2.心理上由不成熟逐渐达到成熟
(1)认知的成熟: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2)情绪的成熟:了解自己的身份,形成自我同一性,独立于父母,形成价值观,形成友谊关系
青少年是生理发展的高峰期
初中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身体机能的增强 3.性的发育和成熟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总体特点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形式(命题)运算阶段(12~15岁)-⑴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地位,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将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⑵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可以想象各种可能,根据演绎进行推论。
1.概念的丰富和系统化: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形成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2.运用假设:能够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建立假设,检验假设。根据对多种假设或可能性的检验,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
3.逻辑推理:能进行相对复杂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但前者要高于后者。4.思维的品质不断完善:(1)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创造性表现为,他们能采取新颖、独特的方案解决问题
批判性表现为,对他人的意见持怀疑和批评态度,不盲目相信他人;能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并开始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片面性表现为,思想偏激和极端化,不能辨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 表面性表现为,分析问题时经常为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有时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5.思维的自我中心:不能区分自己的关注焦点与他人的关注焦点(1)假想的观众
感觉自己在舞台上表演,周围的人们都是自己的观众,在关注自己的表演。他们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2)独特的自我
认为自己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过分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并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无二的。(思维的自我中心及其表现)
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和内省性
(1)假设性: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内省性: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并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不仅能运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思维,而且能够运用全面的、运动的、统一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1)能够形成精确的概念,形成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各种推理能力基本成熟,基本掌握并正确运用逻辑法则
(2)能够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
道德发展的阶段水平
可以达到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包括契约、权利和民主法制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阶段)1.寻求成人认可和遵守法规阶段
重视成人的认可和赞赏,遵守社会规范,强调社会规范的不可改变性
2.社会法制取向阶段:以理性方式思考问题,重视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社会福利 “法律是为维护社会环境而设立的,违背法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制裁” 3.普遍的道德原则阶段
应根据普遍的人类道德原则和一个人的伦理观念,而不是法律条文或他人的意见,来判断人们的行为。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状态有哪几种
1.同一性形成:已经体验到危机,而且进行了积极的投入 2.同一性延缓:正在体验危机,而尚未出现积极投入 3.同一性早期完成:没有体验到危机,但已经进行了投入 4.同一性扩散:没有体验过危机,而且没有出现积极的投入
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自我意识高涨:1.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喜欢自我表现2.具有主观性、偏激性
(二)出现反抗心理:1.独立意识增强2.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等。
(三)矛盾的情绪表现:1.同时具有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性2.同时具有可变性与固执性3.同时具有内向性与外显性
(四)人际交往特点:1.朋友关系的影响增强;2.克服团伙交往方式;3.与异性朋友交往从疏远到融洽;4.在亲子关系中,情感、行为、观点日益独立;5.在师生交往中变得独立而客观;6.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烦恼增多、孤独、压抑。
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自我意识高度发展:1.独立愿望进一步增强;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化;3.关注自我发展 ;4.自我评价客观而深刻;5.自尊增强;6.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二)价值观初步形成和确立:对职业、生活方式、个人发展方向等的看法逐渐稳定,而且能独立决策
(三)具有较强的自治要求:1.要求独立于父母;2.独立选择职业
第九章
生理状态的最佳时期
成年初期是生理状态的最佳时期,是健康、体力、精力和耐力发展的顶峰期,感觉和运动机能也处于最佳状态
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在成年早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 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个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㈠从成长期(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到稳定期的变化。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⑴生理发展趋于稳定;⑵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⑶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⑸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㈡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高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力。㈢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㈣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㈤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辨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成年初期处于后形式思维阶段,这是形式运算阶段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这一时期,个体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辨证逻辑思维为主转化。能够根据现实情景进行严格的推理,在推理与现实的思考之间转换;能意识到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和解决方案,在选择方案时注重实用性;能意识到潜在的矛盾和冲突。
(二)在成年初期的后期阶段,创造性思维获得重要发展:他们不是更注重获得知识,而是更注重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工作、夫妻关系和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于教室或智力测验中所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常常并不单一
后形式思维具有几个重要特征:1.现实性。看问题避免极端化、绝对化,具有相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看到事物所处的不同程度;2.变通性。能在抽象的推理与实际的、现实的考虑之间来回转换。例如,“这在理论上讲得通,但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3.多重原因,多重方案。意识到大部分问题都有不止一种原因,也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一些方案可能比另一些方案更有效。例如,“我们按照你的办法试一试,如果不行,我们再按我的办法试一试。” 4.实用性。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确定选择的标准。例如,“如果你想最实用,就这样做;如果你想最快,就那样做。”5.矛盾意识。认识到一个问题包含了潜在的矛盾或冲突。例如,“这样做会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但它最终只能使他不愉快。”
知识的阶段
知识的获得阶段: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生命前20年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知识。
知识的实现阶段:成年初期。在成年初期,人们必须使自身的认知活动适应各种情境(如婚姻和就业)的要求,这些情境对长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道德的发展水平
达到原则化的后习俗水平,包括法制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道德判断更为复杂,青少年虽然也能意识到更高的道德原则,但他们不一定实际地执行这些原则;成年人则能知行统一
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任务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如果个体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他们就会感到孤独;当解决了亲密与竞争、疏远之间的冲突时,他们才能形成一种道德感,这是成年的标志。
成功地解决这一时期的人格危机,可以形成“爱”的品质:与人生伴侣相互投入和奉献,生儿育女,帮助孩子健康发展。
个性发展的基本特征:1.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2.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情绪逐渐走向平稳;4.能建立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并能忍受孤独、独处;5.开始恋爱、结婚;6.开始同时面对父母与孩子两代人,形成复杂而矛盾的亲情。
第十章
生理上的变化
生理上由盛转衰。由成长发育、健康逐渐转为衰退。
智力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晶体智力继续提高,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提高。创造力发展的旺盛时期
成年中期是创造力旺盛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智力高度发展,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经验也比较丰富,因而创造性成就十分突出。
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任务(三种观点)
(一)艾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中期的人格或个性发展的危机是繁殖对停滞,任务是形成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繁殖是指对下一代的引导与奠基,对下一代的承诺与关怀,在工作、家庭中自我实现;停滞意指自私自利、完全不考虑别人,在工作中无所作为。如果成功地解决这一时期的发展危机,就能形成“关怀”这一品质,自觉地关心周围的人和所从事的工作。在完成一些生命的目的,包括家庭、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后,尚能对下一代付出更多的关怀,并且从对自我的关注扩展出去,转而关心别人、关心社区,继续感觉自己是个有生产力、贡献力的人,则能创造个人持续的生产潜能。
相反,假如过去未完成的理想令个体感到遗憾,而产生“逝者如斯夫”的感觉,而未来将面临的衰败、死亡也令个体感到害怕和消沉,那么其生命的发展极容易停滞不前或自我沉溺
(二)莱文森的观点
1.成年期是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所构成的。中年是其中的一个转折期。2.中年期(40~65岁)的发展任务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以及各种承诺。根据先前确立的目标评价当前的成就,根据当前的成就和期望调整当前的目标,处理好现实与可能的矛盾,形成智慧、同情心等品质。
(三)哈威格斯特的观点
1.发展任务是由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个人的价值观和态度倾向等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2.中年期的发展任务:(1)帮助孩子成为负责、快乐的成人;(2)履行成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具有公民责任感;(3)在工作上达到并保持良好的表现,建立和维持生活上的经济标准;(4)发展成人休闲活动;(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接受生理上的变化并能适应;(7)适应年迈的双亲。
个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个性发展的“内向化” 1.日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2.自我评价和自我调
节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根据现实评价自己当前的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能够积极地调节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充分实现自身潜能。
(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寻求自我实现的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第十一章
生理发展的总体特点(以衰退为主)
各种器官和组织都出现明显的衰老,生理机能出现明显下降。老年期是一个在退行性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
毕生发展观基本观点
(1)个体发展贯穿一生,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2)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3)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增长,而总是由获得(增长)与丧失(衰退)两部分构成。
(4)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或个别差异,由于个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5)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发展过程都是由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思维的突出变化
老年期的思维总体上也呈现衰退趋势,在概念学习、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有较明显的下降,但在思维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不同的个体,又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1.思维衰退:老年人思维呈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化特点,他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认知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2.以语言——理论思维为主
3.思维内容偏重对社会的认知,其中包括对适应社会、人生经验、价值观、伦理信念等问题的思考
4.老年人的思维仍然具有创造性
智力的变化总体特征
老年期智力的发展在总体上有所衰退,但并非全面衰退,或者说,一方面表现出衰退的趋势,另一方面则呈现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智力活动的任务、智力观或智力内隐理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年智力衰退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固执、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持久性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
智力活动的任务
老年期的智力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和整合自己的一生
个性发展的基本任务、基本特征
一、基本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个性或人格发展的危机是自我整合对失望,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如果能克服这一时期的发展危机,就能形成“智慧”品质。
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则产生一种完善感,它包括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并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之外;如果一个人不能产生这种感觉,就会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发展的具体任务:1.接受自己的生活以及获得生活满意感;2.保持和促进认知功能;3.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4.形成死亡观
二、基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内向化”
(二)老年期的个性持续稳定,但也有所变化
(三)老年期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变化
常见的适应问题有哪些
1.对离退休生活的适应
许多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退休综合症”:由于不能适应或接受退休后的生活,在刚离退休的一段时间内,往往感到怅然若失,或茫然无措,感到烦躁不安,产生厌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还会发生一时性的情绪问题和身体上的失调。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适应。
2.对疾病的适应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不尽相同。有的情绪比较抑郁、消沉,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有的惊慌失措,过度忧虑;有的不把疾病放在心上;有的感到痛苦、焦虑、内疚,沉默寡言,甚至轻生。
3.对生活应激事件的适应
配偶死亡、离婚、夫妻分居、坐牢、婚姻问题、生活环境变化等,都可能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打击。
第五篇:发展心理学专升本知识汇总: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广义: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即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2、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
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说,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复演种系进化历史。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一类理论问题;一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四点争论:①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②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③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④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⑴概念: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⑵正确理解:① “一般”是指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典型”是指这些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是指这些特征属于某种质的状态或标志;②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③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指它不经常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又有可变性(指在发展过程中,速度可加快或延缓,也表现在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上);④各年龄阶段特征是相互联系且逐步过渡的,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在同一阶段内,开始和结尾有很大的差异。
⑶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即人的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能力、自我意识、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②四个有关方面:即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②生理因素的发展;动作与活动的发展;和言语的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发展的不平衡性;④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其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①准备时期:19世纪后期之前;②形成时期:1882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④演变和增新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其《青少年心理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其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4、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
5、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其所著《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6、自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做章名,代替惯用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
7、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①杨国枢: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四个层次;②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四、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⑴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名人家谱调查;②格达特的家族调查;③霍尔的复演说。⑵环境决定论:①华生;②斯金纳。
⑶二因素论:格塞尔“成熟优势论”; 双生子爬梯实验。⑷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②瓦龙。
⑸现代的观点:①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②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③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与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