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次大阅兵2024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次大阅兵(图)
发布时间: 2011-12-1 原始出处
原始出处: 中国文化报
相关图片
摘要
(题图: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布会现场。)
11月23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在此大背景下,文化部首次发布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价结果。那么这次评价结果是如何出台的呢?评价结果将会对今后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评价通过12个评价指标完成
为激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力争一流、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9月5日,文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组织推荐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活动。此次评价活动经过前期准备、组织申报、综合评价和评价结果公示四个阶段,最终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0家企业入选了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此次评价活动共收到了6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材料,其中包括27个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推荐的66家和文化部直属单位直接上报的1家。经过审查,有15家示范基地的主营业务收入未达到评价最低标准而被剔除,有两家因申报材料不合格而被取消资格。最终,共有50家被推荐的示范基地参加此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活动。
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介绍,此次评价确定了4项原则,即“鼓励文化内容创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行业内领先示范和统筹考虑行业间和地区间平衡”。参与评价的基地须在行业内具备全国领先地位和示范意义,同时要把社会效益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很好地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起来,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确定了推荐示范基地需要达到的最低经济效益指标。
此次评价活动将204家基地分成集聚和单体企业两大类,并进一步将单体企业区分成演艺、文化旅游、动漫业、游戏业等若干门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东西部地区基地发展的不平衡,文化部按照统筹地区发展的原则,单设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这一类别。
“根据文化内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我们设定了内容原创性、获国家级文化奖项数量、著作权和发明专利总数、品牌知名度、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员工人数、社会捐赠额、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净资产总额、年主营业务收入、年税前利润、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等12个评价指标。其中,定性指标4个,定量指标8个。”刘玉珠说。
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从本次入选“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单位来看,涉及数字娱乐、艺术品、演出、文化旅游、网络游戏、动漫等多个产业门类,所属地域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南、云南等省市。
据悉,此次入选的10家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实力,且在文化产业领域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拥有北京最具影响的文体票务销售网络系统——中演票务通,北京地区80%以上的文体活动票务均在此系统销售,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该公司在海内外演出和艺术展览市场上深受欢迎,每年海外观众达1000万人次。
成立于1985年的华侨城集团,已形成了以深圳为基地,辐射全国的集旅游、文化、娱乐、影视、动漫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2010年,华侨城集团总资产逾700亿元,营业收入343亿元,利润总额41亿元,其中文化旅游业务综合收入合计94亿元。2010年华侨城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7亿人次。
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成功打造了“宋城”品牌。2010年,宋城股份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58万,实现营业收入44476万元。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围绕文化科技产业,制定了文化科技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业务内容涵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媒体网络、影视娱乐、文化消费品五大领域。
记者了解到,其他入选企业也是各具特色,均为各自领域门类中的领头羊和生力军。刘玉珠认为,影响力评价工作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性。此次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影响力评价是开展园区基地命名以来的首次,是对以往工作的一种突破,是一次有益探索。二是权威性。此次评价活动全程以文化部名义来组织开展,并最终以文化部名义确认评价结果。三是科学性。在设计评价条件和标准时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工作,确保评价条件和标准的科学性;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采取了内外部专家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多轮修改与论证产生。四是公平性。此次评价工作先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按条件和标准推荐,文化部在收到材料后将全部指标量化,并严格按综合评分情况产生建议名单,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基地园区不搞终身制
自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以来,文化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从2004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了4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
据测算,2010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总收入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总利润超过365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催生出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以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领航者、先行者和探索者。
为了加强对基地园区的管理,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这些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规划、认定、指导和监管工作,明确认定标准,严格认定程序,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发展和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刘玉珠表示,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不搞终身制,对于不符合这个基地园区管理办法的将取消其资格。在2009年的基地巡检中,已有3家被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撤销命名,今年也正在进行基地巡检,如有不达标者同样将被撤销命名。
第二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实施
本报(光明日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李慧)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结合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文化部日前修订印发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自2014年4月21日起全面施行。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集中体现了文化部对文化产业基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给予了明确的要求,比如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类的企业申报、建设示范基地,顺应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二是提高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申报命名程序,如增加了“运营2年(含)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60%(含)以上”“最近2年连续盈利”等量化要求。三是强化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建立常态管理机制,新增了“警示”的处理措施,对于示范基地未达到撤销称号程度的一类行为给予“警示”。四是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支持和服务,针对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的情况,对示范基地能够申请享受的一些政策支持给予了阐述,引导示范基地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对于引导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做实、做强、做出特色,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第三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引导和支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做实做强做出特色,结合近几年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我部对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
2014年4月16日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工作,促进示范基地做实做强做出特色,提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示范基地是指由文化部命名,主要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优秀企业。
第三条 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数字文化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均可根据本办法申报示范基地。
第四条 示范基地建设遵循内容优先、特色突出、品牌引领、创新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文化内容创意、特色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模式创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类的企业申报、建设示范基地。
—1—
第五条 文化部负责示范基地的申报、命名、管理、服务和支持,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是示范基地的具体管理机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示范基地的申报材料初审、实地考察、日常管理和政策支持。
第六条 文化部每2年组织一次示范基地申报命名和巡检工作,申报命名和巡检工作隔年交替进行。
第二章 申报与命名
第七条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符合国家相关产业规划要求;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运营2年(含)以上;
3.以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及相关配套服务、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为主营业务,且上述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60%(含)以上;
4.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成效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最近2年连续盈利;
5.在内容、技术、模式、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具有明显的典型示范和引领意义,在全国或省级区域同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6.社会责任感较强,在依法纳税、吸纳就业、促进大学生创业、提供公益服务等方面表现较好;
7.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8.企业近2年内未受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
9.申报通知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示范基地评审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注重少而精,并兼顾地域平衡和行业平衡。
第九条 示范基地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具体负责审核和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十条 申报企业提交材料须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的基本概况,包括成立时间、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主要产品
和服务、从业人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2.企业在本行业或本领域内的地位、示范带动作用及品牌影响力情况;
3.企业在内容、技术、模式、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业绩;
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
5.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6.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的复印件;
7.企业最近2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
8.开户银行开具的有关企业信用状况的资信证明;
9.税务部门提供的完税证明;
10.企业近5年来(成立不足5年的自成立之日起)所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荣誉和扶持情况;
11.申报通知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申报资格。
第十二条 示范基地申报命名程序如下:
1.省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企业申报,并对申报企业的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企业名单,上报评审办公室审核;
2.中央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可经主管部门推荐直接向评审办公室提出申请;
3.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审查,提出评审意见;评审组未达成统一意见的,评审办公室可另行组织专家进行复评;
4.评审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确定拟命名示范基地名单经文化部部务会审议通过后,在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和相关媒体上予以公示;
5.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文化部命名为示范基地。
第三章 管理与巡检
第十三条 示范基地应于每年4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报送上一发展情况。
第十四条 示范基地变更企业名称,应在工商部门核准变更之日起3个
月内提交保留示范基地称号的书面申请报告,经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核准。
第十五条 文化部以直接考察和委托省级文化行政部门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巡检工作,对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实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第十六条 示范基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对其予以警示:
1.因管理失当或产品和服务内容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2.未履行法定义务,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3.因管理不当连续2年严重亏损;
4.未按规定要求上报统计数据或者上报数据不真实;
5.企业变更名称,未在规定时间内报请核准保留称号。
第十七条 示范基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文化部对其示范基地称号予以撤销:
1.申报时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手段骗取示范基地称号;
2.主营业务发生变更,在文化产业领域不再具备示范作用;
3.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或企业行为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4.无特殊理由连续停止经营1年以上;
5.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6.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累计受到2次警示。
第四章 支持与服务
第十八条 支持示范基地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高产品研发和原创能力。鼓励示范基地申报各类扶持计划、荣誉奖励和专项资金。加强对示范基地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九条 支持示范基地合理利用区域独有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鼓励示范基地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支持范围。
第二十条 鼓励示范基地内的优秀人才依照有关规定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计划或有关资格评定,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各类人才扶持计划或培训
活动。
第二十一条 支持示范基地积极拓展国外市场,符合条件的示范基地及其项目可申请纳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
第二十二条 支持示范基地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建立完善品牌认定和发布机制、开展影响力评价等工作,激励示范基地争创一流、扩大影响。鼓励示范基地参加文化部主办(支持)的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品牌建设和市场推介活动。
第二十三条 鼓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示范基地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与服务,推动辖区内示范基地加快发展。
第二十四条 鼓励并支持各类文化产业协会或行业组织搭建信息桥梁,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引导示范基地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开展省(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和建设工作。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6年2月13日发布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作 者: 发布时间: 2010-08-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规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命名管理工作,现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本地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文化部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附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都可以根据本办法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
第三条 示范基地原则上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
第四条 文化部将对示范基地在政策、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报示范基地的文化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全国本行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2.企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3.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够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有一定生产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中央机关直属文化企业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申报;各地文化企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申报;情况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报。
第七条 申报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
第八条 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申报资格。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九条 示范基地评审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第十条 示范基地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具体负责审核和评审过程的组织工作。
第十一条 由评审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评审组。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对申报企业的材料进行初审,然后报评审办公室审核、组织专家评审组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组对上报企业材料进行评议审查,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四条 评审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提交拟命名示范基地名单报文化部核定,由文化部公布并颁发证书和铜牌。
第五章 管理机制 第十五条 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负责。第十六条 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示范基地进行巡检。第十七条 组织示范基地交流经验、相互观摩,对示范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八条 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示范基地建设。
第十九条 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示范基地,文化部将给予通报表彰。
第二十条 示范基地应于每年3月底前以书面形式向文化产业司汇报上一年的企业发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示范基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文化部对其示范基地称号予以撤消:
1.申报时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手段骗取示范基地资格的; 2.宣传虚假文化产品信息的; 3.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或企业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5.不按规定时限上报企业发展情况的; 6.其他应当撤销称号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涉及示范基地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都可以根据本办法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
第三条 示范基地原则上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
第四条 文化部将对示范基地在政策、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报示范基地的文化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全国本行业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2.企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 要求,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3.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够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有一定生产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六条 中央机关直属文化企业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申报;各地文化企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申报;情况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报。
第七条 申报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
第八条 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 消申报资格。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九条 示范基地评审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 示范基地评审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具体负责审核和评审过程的组织工作。
第十一条 由评审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评审组。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对申报企业的材料进行初审,然后报评审办公室审核、组织专家评审组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组对上报企业材料进行评议审查,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四条 评审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组提出的评审意见提交拟命名示范基地名单报文化部核定,由文化部公布并颁发证书和铜牌。
第五章 管理机制
第十五条 示范基地的管理工作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负责。第十六条 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示范基地进行巡检。第十七条 组织示范基地交流经验、相互观摩,对示范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八条 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示范基地建设。
第十九条 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示范基地,文化部将给予通报表彰。
第二十条 示范基地应于每年3月底前以书面形式向文化产业司汇报上一年的企业发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示范基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文化部对其示范基地称号予以撤销:
1.申报时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手段骗取示范基地资格的; 2.宣传虚假文化产品信息的; 3.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或企业行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5.不按规定时限上报企业发展情况的; 6.其它应当撤销称号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涉及示范基地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