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9-05-14 04:4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第一篇:《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2014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

徐集教办课题组

年7月28日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13年4月提出申请,2013年7月获得立项。我们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商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从调查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状入手,努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所做的工作

1、我们先后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研究会议 次,组织课题组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次,聘请专家 次;2013年暑期主持人参加了 组织的娇艳培训会议并取得了考核合格证书。

2、拟定实验学校及对比学校,拟定了实验学生名单,并进行个案跟踪,在实验学生中建立了学习小组,发挥同学间的互助合作,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全员指导。

3、组织召开任课教师座谈会(研讨会)次,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调查 次,形成“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一篇,“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报告”一篇;对实验学生进行家访 次,撰写相关论文 篇。

4、立足常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应有的基础。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和学生应首先认清自己的位置,并作好必要的角色准备。

5、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自课题立项至今,我们共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次,上教学实验课(研讨课)余节,观看优秀录像课视频 节,举行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次,形成文字材料 份。

6、与学生交流沟通,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利用课前、课后或节假日与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通话中和谐了师生关系,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反馈我们课题的实施的效果,然后共同探讨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为不断总结经验,每学期我们都举行“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交流活动”,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研究教师交流课题研究心得及所遇到的困惑,寻求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1、通过研究、学习,广大教师们转变了观念,充分认识到“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将“减负”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为。

2、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表现为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主动。

3、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实施减负。学校转变了教育目标,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减少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4、通过实验探索出一条“减负”和“高效”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具体操作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使教学工作做到轻负担并提高质量,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农村学生的家长,很多还停留在“读书是为跳农门”“读书是为了当官”的观念上。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成绩考重点中学没希望就不让他读书了或者随学生放任自流。“社会的需要比造十所大学还要管用”,如果我们没有让家长认识到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必然成为了句空话。因此,我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的家访,让家长明白,只要学生尽力了,就不要给他过多过大的压力,通过学习将来总能够找到他合适的职业。

2、部分教师不愿减负,担心减负会降低质量和影响升学率。为此,我们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让全体教师都要树立起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和谐求成,充分发挥人潜能,最大程度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理念。

减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为进一步提升我镇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作出不懈努力!

徐集教办课题组 2013年7月28日

第二篇: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关于本课题我们历经了第一准备阶段的磕磕绊绊、第二实施阶段的摸索探究。本学期,到了课题研究第三阶段了,也就是到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实践的操作阶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

(一)强化理论学习

1.在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名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探讨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2.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标准中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目标。3.阅读教育类专辑,撰写论文,并已形成成果集。

4.在学校的安排下,配合大队部,各班积极传阅文明礼仪手册,开展学文明礼仪,习文明礼仪活动。

5.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校自主创编的《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小学生守则》,各班制定积极制定以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的队会方案,召开主题班队会,效果良好。

(二)行之有效的实践研究活动

1.本课题确立以后,课题组分别对低、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成因,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与大队部联手,制定相应的活动措施。

2.活动育人是教育的规律,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利用学生群体中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监督管理作用,每班每月评选“文明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等评选活动。每期进行“环保宣传”、“爱绿护绿”、“文明从我做起”、“大家学礼仪”等活动,激励导行,也为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促进文明礼仪行为养成。

3.尝试个案跟踪研究,让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里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养成的一时难以改变,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实践中,我们关注这部分孩子,积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对他们进行矫正研究,几位课题组的老师选出五位学生进行自主发展困难学生帮扶活动跟踪研究,从选择具有共性的个案、建立档案、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地措施,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优化家长资源,让学生在家校合力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习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习惯如何,以及家长对学校活动认可与支持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班级、家长的密切联系中,成了家长委员会,本着沟通、理解与支持,是实践中的又一尝试。

5.每学期确定一个月为“文明礼仪活动月”,活动月中我们开展了“请使用文明语言”、“弯弯腰,捡起一片纸”、“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活动,目的是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寻求方法,将教育规范细化、深化。

6.教师言行育人,教师要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一言一行要符合教师身份,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做好榜样。课堂育人,发挥个人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发挥主题班队会的育人功能。阵地育人,利用学校黑板报、特色园地、升旗仪式、雨露广播、红领巾监督岗,校外德育基地,校报校刊、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知心信箱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文明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家校和谐协作,齐心开展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我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评价学生行为。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减少,校内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二、阶段性成果

通过小学生礼仪行为教育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深化学生对文明礼仪认知。达到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观念,老师在上好每一节文明礼仪课的同时以身作则,让礼仪深入学生的心中,让同学们从心中认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结合学校“学礼仪,做文明小学生”的活动,有计划地完成“礼仪行为教育”专题班会。其次,为各班树立“礼仪标兵”,通过树立榜样来推动小学生礼仪行为教育不断深入。再次,开设了学校礼仪教育指导站,对小学生礼仪行为进行指导。同时,再结合各班实际,制定相关的文明礼仪规范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最后,以学校为中心,通过向家庭、社会的延伸,细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礼仪内容,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践与研究,我校《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开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其中礼仪行为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当然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现就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一)实施过程中对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加之专业理论水平的原因,只是浅尝辄止,未能对课题所依附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所以下阶段会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探索。

(二)开展单项活动和课题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不到位

单项活动开展后,多数时候无法及时有效的总结经验,或者无法将开展的各个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导致阶段性工作开展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研究进度。

(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研究存在局限性

由于时间,场地、人员、家庭等主客观原因,导致活动往往只能利用个别班级,并且在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从而影响了活动的实效性,有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学校研究经费短缺等原因,从而导致活动的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

(四)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加大了礼仪行为教育难度

现在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严重,从活动中感受非常明显。下课时上厕所拥挤打闹;每到放学时就能看见互相拥挤推搡,大声叫喊、嬉笑打骂的学生们;一些学生在放学路上破坏公共设施、损坏花草树木、随便丢弃垃圾;校园外学生望见老师远远的就跑开;极度缺乏公德心和礼仪常识。

四、解决的思路

1.对上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可进行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解决家庭教育跟不上的问题。“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通过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明确存在的问题,梳理课题研究的经验

3.继续深化完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汇总工作。

五、经费保障

为切实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所需费用,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出学习、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如期支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德育特色。主要支出:组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市区级培训;组织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系列活动等;编撰印刷了《回兴小学文明礼仪校本课程》。

第三篇:《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与研究》开题报告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其简介

课题名称: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与研究

课题简介:

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了第2个十年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减负增效。

但是,据北京宣武区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北京市教委减负举措出台后,仍然有78%的家长坚持给孩子布置作业,其中23%的家长准备布置大量作业。看来有近70%的家长反对减负或有所保留或说不清,以及认为减负不会有实质的效果或说不清,并不是空穴来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减负走极端的现象:认为减负就是不准有作业,因此许多老师根本不留作业,上完40分钟了事。教师没有了批改作业的负担,何乐而不为?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所事事,出现了许多问题行为;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滑坡,学生及家长怨声载道。总之,减负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区一个减负如此之难,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没有减负的概念,全听老师、家长的安排;中小学生心目中更无减负的观念,认为减负那是学校的事;教师大多持怀疑而茫然的态度。教师自己表面减负,却让家长加负,有的教师甚至对家长说,减负令下达后,反正我们教师是不再布置作业了,你们家长自己看着办,不少老师认为学生减负,涉及到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认可标准,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指导和要求,涉及到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分取人模式的改变等等,减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叫学校教师减负,能行吗?令许多老师感到茫然的是,删减和降低教材标准,取消以前的作业和考试评价环节,学生能学好吗?孩子有了空闲时间,总不能让他们整天沉溺于游戏机、电视或其它一些益处不大的事吧,而社会、学校和家长又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花”掉空余时间?难怪会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减负不会有实质的效果或干脆说不清。家长更是担心和反对。

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改革目前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状况,从根本上落实“减负”工作。

小学生过重的负担,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四基”的巩固提高。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的角度讲,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的调控和创新,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

(2)提高小学教师教学业务能力。

我们要通过新一轮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们一方面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了理论水平。

3.本课题创新程度

(1)本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减负教学实践研究。

(2)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

(3)课题的研究从组织策略、备课策略、课堂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4)强调从教师的“会教”的策略研究来达到减负的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是以前少有的。

(5)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的方法,边研究边检测边推广,提高行动的有效性和反馈与运用的及时性,以强化广大教师减负的意识,做到既减负又增效。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研究目标

(1)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及课业负担。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2)育人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一个让学生学业负担不过重,保证身心健康学习的途径,让小学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3)科研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育人水平。

2.研究内容

(1)正确认识“减负”的真正内涵。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校的实际,研究不同学生的情况,研究出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措施,并切实地加以落实,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

(2)科学布置作业,采取“三化”(多样化、量化、典型化)进行深入地探索。

(3)开展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减负好的办法之一。因为,心理减压技术与厌学焦虑调节方法都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的好办法。我们利用周阅读课组织学生专读心理知识类的书籍。

姓名:陈红 学历:本科

毕业学校:阜阳师范学院小学

简历:陈红,毕业于阜阳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已有八年的教学经验。在2008年曾参加过省级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在2011发表的论文《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荣获谯城区二等奖,当年被评为谯城区农远应用新星,近年来发表的多篇论文荣获市级和区级不同的奖项。

第四篇: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根据市教科所《关于做好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期调研指导工作的通知》(银教科函[2016]73号)要求,我们对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XKT-ZH-04-033)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纳、自查自评,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一)完善方案,及时开题

一是完善方案。接到课题立项通知,我们认真研究了评审表中专家提出的意见,并按照意见认真进行了修改。首先,精简拟解决问题。将原拟解决的8个问题减少至3个,原拟定的8个研究目标任务,压缩至4个。问题更具针对性,目标更集中。其次,细化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由原来的三阶段8个环节,增加至三阶段10个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具体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二是及时开题。2014年11月19日,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在灵武市第三中学召开《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会。会上,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书记刘学科宣读了教育厅教学研究室批准《农村小学和谐互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作为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通知书。课题负责人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等方面详细汇报了课题有关情况,刘学科等评审专家对课题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及课题报告内容、结构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目标的拟定、研究步骤的细化、人员配备等进行了指导,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三是细化步骤。针对开题报告会专家提出的建议,研究小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研究步骤,进一步明确了每个环节的任务,将实施阶段任务具体为24项活动,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确定了研究人员,明确了任务分工。

(二)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组织成员集中学习。通过开题报告会、课题申报研讨会等活动,组织成员在活动中学习、在研讨中培训,了解了课题概况、熟悉了研究目标、明确了研究步骤、知道了研究方法。

二是鼓励成员自学理论。提供《即墨二十八中解码》、《课堂风暴》等关于和谐互助教学的书籍,倡导教师通过浏览即墨二十八中网站,网上查阅和谐互助教学资料等方式,学习和谐互助教学理论,学习和谐互助教学各环节操作方法,了解和谐互助教学新发展,吸收和谐互助教学最新成果、最新经验。

三是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宣传。通过教师例会、和谐互助教学课题推进会、印发和谐互助教学宣传资料等形式,促进教师了解、熟悉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基本内容、操作环节等,坚定开展和谐互助教学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组织和谐互助教学主题论坛。以教师论坛形式组织和谐互助教学论坛2次,教师就和谐互助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和谐互助解决教学难题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丰富了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三)模仿学习,感悟模式

一是建立学习小组。在中高年级个别班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中仿照即墨二十八中操作策略,进行师友划分、分工,建立互助小组。并不断完善结对学习小组,调整师友学习小组,使师友在学业成绩、学习习惯、性别搭配、认知基础等方面更具有互补性、合作性,借鉴性。同时,开展宣传动员,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开展师友培训,使师友知道各自承担的责任,开展教师培训。

二是尝试课堂教学。仿学和谐互助教学设计,为促进和谐互助教学有效开展,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计内容,补充了课标理解、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等内容,从环节上,把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备课更好地服务于和谐互助教学。仿照即墨二十八中操作模式在语文新授课、作文课、复习课,数学、英语新授课、复习课,开始和谐互助教学。

三是仿学和谐互助教学环节。课题组教师仿照和谐互助教学操作环节开展教学。如:语文设计课前预习提纲,明确课前预习内容、要求,课堂用检测单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督促学生课前主动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数学课把学生每两人分一小组,每四人分为一大组,“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的时候“师傅”再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讲给“师傅”听。

四是仿学和谐互助教学评价。课题组教师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如有的班,以2-4人为评价单位,用成员名字命名小组名称,对小组在课堂表现打分奖励小红花,并在黑板一边统计公布,激励学生合作共进。

(四)模仿改进,理解模式

一是开展课前和谐互助学习。尝试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课后合作学习,课堂互助学习。针对学生早晨到校早,学习时间长的情况,教师指导学习小组开展督促学习、检查预习、温故复习等学习活动,形成班干部负责整体、组长负责小组、学友负责结对的课前互助学习机制。一些班级早读学生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学习环境初步形成。

二是开展课堂和谐互助学习。课题组积极探索课堂和谐互助学习形式,逐渐形成了结对小组互助解决字词、听读课文、复述内容,班级互助质疑问难、汇报展示、竞赛交流等形式的课堂合作互助学习方式。

三是开展和谐互助教学展示。组织课题组成员以汇报交流和谐互助教学体会、探索为内容,开展了上汇报课、研究课活动,全体课题成员用课堂展示了自己对和谐互助教学理论的理解、展示了自己在和谐互助教学上的探索,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四是及时交流体会。每学期利用学校教师论坛交流和谐互助教学理论、操作体会多次,组织专项课堂教学研讨交流1次,学期和谐互助教学工作汇报会1次,交流了教师在和谐互助教学上的探索,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多名教师撰写的和谐互助教学方面的论文获市奖次。

(五)初步融合,实践运用

一是探索不断优化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始终是开展好和谐互助教学的关键,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实现互助、共赢。教师对和谐互助小组成员在怎样情况下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发展进行了进一步实践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有优等生1名、中等生1-2名和学困生1-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师傅、学友(徒弟)或者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探索发挥互助小组作用。小组是学习的主要单位,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确定好后,各班积极探索发挥和谐互助小组的作用。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后练习,还是自主学习,都注意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尽量体现学习小组的教育力量。通过发挥互助小组的作用,自习课上讲话的现象少了,课后作业组长会认真检查后才上交给课代表,拖交作业现象少了;课堂上讨论更加热烈,参与率提高了。如一位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班规时,每个同学都各抒己见,不仅列举他们班已有的班规,还补充了一些对本班比较实用的其他规定。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时,有意识仔细观察某组的发言,并为她们计时,该组4个成员个个发言,每人列举了1-2条班规,而且他们在2-3分钟内完成了发言。这位教师后来反思,如果不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小组间的竞争,估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几倍。他们的主动性更是让教师感动,那节课后学生主动要求写班规,要求教师帮他们修改。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立,整节课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是探索和谐互助教学技巧。互助小组如何开展学习,怎样使他们的互助学习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对课堂引导学生互助学习的技巧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有教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与学生整合出了三个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如何来读懂一个人物呢?”然后,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解决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探究的空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时机,体验了“合作”。其次,注意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而复杂的知识内容,重点的问题,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教师教学《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时,当学习了本课字词后,教师让学生自学解决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解决了问题。合作互助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是探索和谐互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转变,是实践和谐互助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探索是:课堂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先不讲,而是师傅讲。徒弟自己可以学会的,师傅就让他们自己钻研,师傅的训练质量大大提高。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达到对知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领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求异的思维能力,而给别人讲的过程中又是一种熟练的过程。师徒结对荣辱与共,当师傅想教会徒弟,自己必须先熟练掌握教材才能给徒弟讲明白,要会分析题的解题思路,把题同更多的类似题,相应的知识点和拓展点联系起来,从而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师傅都有一种使命感,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榜样,有责任心,对于培养师傅的品德和素质非常重要。师徒管理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对于师傅时刻保持绷紧的心弦,既要学习好,又要管理好徒弟。教师在学习小组困惑时指导,在师傅困难时点拨,在困难生气馁时鼓劲。

五是探索和谐互助评价运用。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我们探索通过奖励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去主动学习。奖励的方式有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六是探索和谐互助德育实践。在学习上实施和谐互助的同时,我们也提倡各班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实行和谐互助实践。有的班级实行小组和谐互助这种学习方法后,极大地发挥了小组互助合作精神,组内互帮互助,组间互相竞争,比学习习惯,比作业效果,比行为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班主任把小组合作方法还用到了班级管理上。比如,有的班级上半学期班里纪律差、卫生乱,整顿了一段时间无效后,教师就采取互相监督的方法,每个小组负责一星期的卫生纪律监督工作,小组间成员互相约束,不许把垃圾扔在地上。如果有人扔在了地上,那么无论小组成员谁看到之后都要捡起来,否则就惩罚小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轮流监督,很长一段时间地上都没有垃圾,教室保持的特别干净,班里连着得了好几周的流动红旗。纪律方面也是如此。

二、初步成效

(一)大多数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些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交流,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二)教师角色在课堂上有了一些转变。学生积极展示,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变得和谐高效。

(三)“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将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自己,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讲。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合作探究都比较注重实效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存在问题与困惑

(一)教师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转变。基于教学成绩等的考虑,教师仍然喜欢用自己熟悉、习惯的教学方式。另外,研究实践带来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等,都增加了教师畏难情绪。

(二)学生学业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刚开始,学生处于好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随时间增加,学习主动性与学习量的增加,学习热情、动机受到一些减弱。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或父母早出晚归在外打工的学生,缺乏家长的支持,在家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学友互助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互助动力、积极性的手段、方法不够丰富多样、务实有效。合作互助的意识、习惯有待继续强化。任课教师、班级、学校缺乏富有实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

(四)和谐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初步形成一些学科教学操作流程、相对固定的环节,尚未进行归纳、概况、提炼,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实践、验证。

(五)教学模式融合有待进一步加深。以和谐互助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情、校情开展校本化、本土化的和谐互助教学,融合不够、创新不够。

(六)和谐互助理念有待进一步理解。存在和谐互助教学理念与合作学习混淆的情况,把和谐互助教学教学等同于合作学习,弱化了师友职责,弱化了效果。

四、下一步研究思路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心。深入学习和谐互助教育理论,丰富理论素养,增强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用科学的操作保证教学实践。

(二)融合创新,实践运用。综合和谐互助教学理念、操作方法、学校班级实际,开展本土化和谐互助教学实践、德育实践。

(三)归纳提炼,形成模式。相同学科教师结成结对发展共同体,对本学科同课型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具有共性的课例模式,创建个人特色课堂教学形式。

(四)多措并举,激发动力。加强班级、学校对和谐互助进步明显、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组的鼓励,要求教师更多地使用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五)注重实效,提高质量。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最终要落实在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落实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师德进步、知识丰富。

(六)整理收集,汇总资料。边实践边收集整理资料,同时做好资料的分析工作,为总结做准备。

总之,我们将按照既定研究方案,结合近两年实践,继续脚踏实地、稳步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力争取得满意的效果。

第五篇: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开题立项

稳步推进

1、研究背景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情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课外作业的现状来看,并不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致使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敷衍了事。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作业效率可想而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变学生课外作业中的这种现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课外作业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决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从课外作业的设计、批改、评价等环节着手,进行“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

2、概念界定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课本剧表演、手工制作、读书笔记实践活动等。如此丰富的作业形式,一定有合适不同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

3、课题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述和规定,但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说明。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众多目标,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完成的练习,对教师而言它就像一把尺子,既可以反映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又可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所以新课程改革得更关注作业的优化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课外作业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优化课外作业的措施更有效。(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跟踪分析,及时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二、创新工作

研究有序

1、积极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的开题、宣传、立项等工作。特别邀请了教研室的陈文主任参加了本课题的开题仪式,并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给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意见,使课题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

为了能使课题工作顺利展开,课题组长对组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让大家各负其责,朝着研究目标努力。为了让课题研究更有成效,课题组长还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并让组员认真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研究制度。

为了做好“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组员积极听取有关“减负增效”的专题讲座,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阅读了相关书籍并且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明确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状况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们随机对小学生进行了“小学生作业问卷调查”、“小学生家庭作业家长问卷调查”。然后由课题组各成员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学生对“看课外书”及“动手作业”比较喜爱,对“朗读背诵”也比较偏爱,但对课后练习题的喜欢程度不高。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大力研究语文家庭作业,积极改进语文家庭作业,让小学语文的家庭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圈子。

3、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外作业、布置、批改、评价的理论文献,如《让语文作业活起来》《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学习中做到个人与集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荐组内成员阅读《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名师作业设计经验》等书籍,并且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课题组长会及时将理论学习登记表上的相关内容上传到课题网站上,真正使理论学习成果让课题组成员共享。另外,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教科研行家、专家学习。课题组成员每次外出学习、听课回来之后,会主动向老师们介绍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学校还邀请了市教研室主任周怡和、陈文等专家来做专题讲座,为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理论知识。

4、积极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为了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

“如何设计有效课外作业”“优化作业设计与减负”等主题沙龙活动。课题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等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

5、课题组成员认真上好课题研究课为提高老师教学教研能力,课题组长要求每位课题成员每个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并且每次公开研究活动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全员听课、说课反思、重视评课。集体评议时先由执教老师进行说课,然后再由其他老师进行评课。使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搭建平台

初见成效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调查研究表、教学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课题组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市级获得一、二等奖,在省级刊物发表。高雅婧老师的论文《让低年级孩子爱上语文作业——浅谈减负增效下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发表于2011年第8期《学生之友》。许福兰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之浅思》获金坛市一等奖。杨康梅老师的论文《让阅读放飞心灵》发表于《新课程》2011年第6期。

2、教师学会如何精心设计作业,实现“减负增效”要减负,就必须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精选习题,精心琢磨,作业要适量,难易度要适当。现在作业设计已成为备课中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设计“作业超市”或“作业套餐”,供学生选择倡导教师分层布置作业,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根据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免做部分作业。推行“计时”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并且增加实践性作业,实践性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方面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并且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教师。现在每节课会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四、问题思考

研究方向

1、由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并且都是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较重、班级工作事务繁多,所以理论学习的时间不充分,活动的形式不够多样化,随意性比较大。

2、虽然课题组的每位成员都上公开课,都进行了教学反思,教学评价,但是这些都仅仅局限于本校,很少有机会上市级公开课,因此课堂教学水平并不能提高很多。课题组的成员都积极撰写了多篇论文、案例,可是获奖、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却不多。

3、由于对当前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研究不够,在精心组织的研究过程中,设计开发的实践性作业似乎并不是都能适合学生的需要。部分实践活动的设计,在农村家庭中开展难度大。虽然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但还是有极个别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可能与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以及长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与重点

1、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的注重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课堂实践能力,包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撰写研究笔记、案例、论文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重点的专题研究,加强总结和交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力争做出具有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下载《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