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04:0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奋进历程

2010年,全省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扩大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同步提高。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206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9.4亿元,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3.1亿元,增长62.7%。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增长17.3%。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达11849.4亿元,增长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5亿元,增长19.2%。进出口总额242.8亿美元,增长54.8%。

——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控制和消化当年新增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巩固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坚持和完善应对危机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稳健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马钢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铜陵有色铜冶炼升级、合肥熔盛重工挖掘机、三安光电、淮南煤化一体化、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园等项目启动建设。京沪高铁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芜湖信义光伏玻璃、阜阳汽贸物流园等项目扎实推进。奇瑞整车换型改造、京东方六代线、乐凯光学薄膜、青阜复线三期、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等项目如期建成。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家电下乡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比金融危机前2008年增长18.8%。加强物价调控监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和企业发展帮扶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500.3亿元,增长26%,新增上市公司7家,农村银行机构数居中西部第一,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明显提速,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加速涌现。强化了试验区部际协调机制,争取到国家新的政策支持。合芜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准建设,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质检中心数均居中部首位,组建1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1家首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13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获授权专利16012件,增幅居全国第一,世界最大规模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投入技改资金1200亿元,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483项减排重点项目,关停火电机组25万千瓦,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第三,抢抓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实施,是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迅速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狠抓推进落实,示范区建设组织架构、政策体系和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快速启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着力重点,示范区品牌效应和抢滩效应加速显现。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20.4%,引进省外资金6863.7亿元,增长47.9%,其中示范区分别占76.2%和72.5%,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参与长三角发展合作取得新突破,皖江示范区规划与长三角规划联动实施机制初步形成,沪苏浙皖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正式建立,合肥、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合肥纳入与沪宁杭一并规划、重点建设的“1—2小时交通圈”。精心组织徽商大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开工央企项目205个,实际完成投资1190.6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订合同项目2169个,投资10594亿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投资8.1亿美元,增长13.9倍,总额由上年全国第24位跃居第7位。

第四,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深化结对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园区共建,积极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国企与皖北项目对接等活动,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北、皖西、环巢湖旅游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40万。

第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146.3亿元,增长21.2%。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启动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616.1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4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净增104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44.5%。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80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5.9万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295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被国家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第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多元化进程加快。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1家,民间投资7512.9亿元,增长45.9%。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扎实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完善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县域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七,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盛世徽韵”精彩纷呈,安徽馆成为三大热门地方馆之一,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进一步彰显国家级文化品牌效应,电影《第一书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动漫产量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与服务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30%以上。第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加固改造110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扎实推进平安校园专项行动,高考录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7.3%和80%,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快职教大省建设步伐,出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第十二届省运会,我省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11金4银7铜,奖牌总数居中部第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少数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第九,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更多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投入1096亿元,占财政支出42.4%,地方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345亿元,增长35.8%。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有1300万农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落实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69.5万人、1529.4万人和384万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349.4万人。社会救助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孤儿救助等工作加快推进。20.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保障,完成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3万户。实施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建设,惠及25.7万人。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克服海拔高、有效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提前一年完成援建松潘任务。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沈浩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大效能建设力度,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50件、政协委员提案849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4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支持鼓励网络问政。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严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令人振奋,“十一五”发展已载入安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成功战胜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重大挑战,有效应对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复杂多变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

二、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速崛起的安徽已站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迈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安徽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一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长期大规模投入效应不断释放,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作用日益显现,必将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必须看到,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可持续性矛盾依然突出,实现又快又好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新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谱写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崭新篇章。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省委《建议》的指导下,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城镇化率提升到50%以上,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和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新生力量

积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工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以城镇化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若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社区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造条件、加大力度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合肥加快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全省次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把黄山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支持其他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全面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统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品位。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开通民航机场6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全面实施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强长江、巢湖、新安江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巢)工程,实现沿淮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沿江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二)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积极引导投资向重点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拉动力。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战略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各地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防止产业同构,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率先发展,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财税、要素支持和合作共建力度,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物流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黄山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进环巢湖旅游开发,加快皖西绿色发展步伐。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和规划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发格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完成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和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能源、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生态建设制度保障,全面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

国际国内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已把我省推向扩大开放的最前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集聚发展资源,在开放发展中开创跨越崛起的新局面。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引领作用,全方位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探索跨江发展、跨区域合作新途径,加快示范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

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开展政府、企业与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形成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海西区、港澳台互动发展。

努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优化外贸结构,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资源基地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服务、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建立健全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电子口岸,完善区域通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断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四)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我省加速崛起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最大优势也在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作为,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更多的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合芜蚌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区域之一。

加快教育和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以研发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地方支柱税源。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江淮儿女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兴皖和富民的有机统一。

强力推进富民进程。兴皖之本,在于富民。“十二五”期间民生投入预计9000亿元,占财政支出45%左右,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五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逐步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增强安徽发展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必将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三、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的开局之年

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发展前景看好,但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这些目标,既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积极稳妥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完成得更好。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增强消费拉动力,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稳定价格总水平,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宏观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引导扶持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认真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继续推进家电、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培育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壮大进出口主体,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

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华谊无为精细煤化工基地一期、奇瑞20万台无级变速器、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鑫昊等离子面板、海螺3条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新桥国际机场和九华山机场主体工程、淮南潘四东矿井、安庆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尽早建成。扎实推进芜湖集瑞重卡、马鞍山华菱重卡扩建、淮北山河矿机、文化产业时代数码港、池州铜冠、蚌埠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陵铜基新材料、宿州百丽鞋业、合福铁路安徽段、徐明高速公路、芜申运河安徽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汽轿车基地二期、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京东方8.5代线、德豪润达LED外延片、亳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物医药、美的和格力中央空调合肥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徽杭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岳西至武汉高速安徽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项目谋划与储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二)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继续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园。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以上。

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和部分水闸除险加固、50条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快淠史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启动建设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90万亩。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鼓励县域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集群优势县认定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分类考核,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深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三)全力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巩固扩大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入推进技术要素交易、技术服务中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用足用好试验区部际协调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争取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建立完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担保融资、信用保险等扶持体系。深入实施杰出人才工程和企业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海外引智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切实加强商标工作,在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质量振兴活动,加快质检中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我省。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家电等制造业,加快工程机械等六大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改造提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巩固壮大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和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商贸、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和减排重点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广烧结脱硫、富氧助燃、高效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及能量回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脱氮改造。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环评审批权限进行更加严格的设定或必要的调整。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加快市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补偿。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快承接步伐,提高承接水平,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抓好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完成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控制区域总体规划,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科学确定集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健全财税、土地、项目审核等管理体制。落实沪苏浙皖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跨省市合作园区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园区定位,加强与境内外各地区的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形式,突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更加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别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坚持绿色承接,把好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

着力优化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融资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担保、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和用工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和法制环境。

加快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把芜湖、安庆等打造成产业层次较高、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

皖北振兴事关兴皖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使皖北成为我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

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先安排重大能源项目在皖北布点,着力提升煤电、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南北结对合作领域,加大市县结对共建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项目,着力促进省内外大企业投资皖北。加快皖北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提质扩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皖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河流、低洼地以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试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皖北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开展农民资金合作组织试点,加大对皖北项目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发展直接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

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提升全省对外开放

(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能源、汽车、钢铁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稳妥开展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稳步实施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健全水电油气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税收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社区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县布点,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确保信贷资金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持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保险资金在我省直接投资,鼓励和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支持省内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八)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加快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办好“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徽风皖韵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转制文化企业成为合格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企业“航母”。加快合肥、芜湖等动漫基地建设,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加快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结对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形式,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区志愿和城乡社区结对帮扶活动,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九)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3项,提标扩面6项,完成任务退出3项。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以上。全面移交援建松潘工程,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提升城镇就业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水平,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创业型城市。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省内外跨地区劳务协作。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进入国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全面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范围。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抓好第二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继续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的“985”或“211”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快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力度,加强粉尘、高毒物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加大防汛抗旱、救灾减灾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整合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一证通”制度、“一站式”服务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问题,积极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紧紧抓住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协调联防机制。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持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支持驻皖部队建设,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的重大责任,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倍加珍惜黄金发展期的宝贵机遇,凝聚加速崛起的智慧力量,勇于承担兴皖富民的历史使命,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下更大气力,想更多办法,谋更多福祉,努力做到,靠一切为了群众的牢固思想去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靠真正相信群众的坚定立场去回应群众的疑难困惑,靠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细工作去凝聚群众的巨大力量,靠切实尊重群众的真诚态度去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法治安徽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和环境。继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落实行政问责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的制度落实。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开展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勤勉尽责、永葆先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激发全省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加速崛起强大合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科学发展的满腔热忱转化为兴皖富民的具体行动,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

我们已经迈上科学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一幅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前景无限美好,江淮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第二篇: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2日在安徽省 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创新网络不断完善。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29件增加到7.7件。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3人,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15个,培养高技能人才42.8万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2项。量子信息、热核聚变、稳态强磁场、铁基超导等前沿技术率先突破,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由中科大主导研制,全球最薄触控玻璃实现量产,液晶显示全球最高世代线建成投产,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入列国家人工智能四大开放创新平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首家智慧医院挂牌运营,创新引领型发展在江淮大地呈现蓬勃生机。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提前1年完成,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全面展开,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率先建立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和编制周转池制度,率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从192.5万户增加到381.4万户。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江淮汽车、华安证券、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755个村实施“三变”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首家民营银行新安银行设立,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挂牌企业达1859家。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日益增强,改革的动力、活力、红利日益显现。

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实施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日益凸显。推进外贸优进优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6.2%提高到24.7%,跨境电商贸易额年均增长30%。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73亿美元,年均增长13%,境外世界500强在皖设立企业增加到152家,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海螺海外发展、马钢收购瓦顿等国际产能合作顺利实施。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合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加密延伸,新增国家级开发区6家,设立综合保税区3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4家、进境指定口岸11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运行,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56项。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工作取得新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1%。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PM10年均浓度下降11.1%,主要河流、湖泊总体水质稳中趋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率先探索林长制,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展开。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圆满完成。加快“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巢湖流域、黄山、蚌埠、宣城入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马鞍山、合肥、铜陵、芜湖、淮北、蚌埠、宣城、安庆先后入列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居全国 录取率连续5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所高校、13个学科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增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90.6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6万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健康安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覆盖16个市,建立医联体279个,医共体扩大到66个县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信访制度和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构建,连续8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不断发展,气象、地震、防灾减灾、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安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较好完成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任务。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0条”和支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建设等若干“10条”意见,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全面构建技术、平台、金融、政策四

大创新支撑体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启动建设。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功举办“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全球推介、协商73项,办理政协委员提案4729件。全省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运行,网上办理事项超过85%。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30条,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我们经受了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走过了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我们深切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全省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下,树牢“四个意识”,加强改革创新,奋力闯出新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精彩华章。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安徽改革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需大幅提

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企业经营成本较高,民间投资增长放缓,实体经济发展活力有待增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距全国水平尚有不小差距,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干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不足,少数干部懒政怠政,“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未根本解决。我们要直面这些矛盾和问题,以更努力的工作、更扎实的举措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的期盼!

二、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引领着安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程。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确立了“一建设、三同步”的目标思路和阶段性安排,绘制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宏伟蓝图。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握阶段性发展规律,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开创安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 为主线,坚持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新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人力资本素质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质量效益和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

——创新能力显著跃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加快涌现。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五大板块”阶段性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城市群能级持续提升,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确立。

——经济开放度显著扩大。高标准大通道、高水平大平台、高效率大通关基本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特

别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国际产能合作、创新能力合作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体系日益完善。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进。居民人均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打造创新型省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 引导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加强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五大板块”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各区域在主体功能定位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竞争力和带动力,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进皖江城市带创新升级、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强力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加快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步伐,提升特色产业支撑力、基础设施保障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支持资源型城市经 济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提升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群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化水利支撑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河湖管护能力,加快实现江淮安澜、河湖健康、人水和谐。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加速航空、水运建设,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完善油气管道布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建现代化网络信息体系,光纤网络和4G全面覆盖城乡,积极推进5G商用。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高效畅通的物流平台,提升临港物流园区水平。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和新增长点,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加强污染防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不断增进全省人民绿色幸福感。

保护生态系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让江淮大地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让我们的家园永葆山清水秀、共享天蓝地绿!

(四)加快推动全面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不断提升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开放水平。

展开全面开放空间新布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合作,构建承东启西的产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枢纽。加强与沪苏浙、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构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技术转移高地。

打造更高质量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对外投资新领域新方式,构建招商引资新机制新载体,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提升利用外资技术溢出和产业升级效应。

形成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新体制。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创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跟进融入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打造更高能级的开放型经济新平台,走出更加宽广的对外开放新路子。

(五)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共享,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七有”目标,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事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健康安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产业体系和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和行蓄洪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为主战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产业就业扶贫,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构建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有效机制。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坚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实施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深化平安安徽建设。弘扬生命至上、安全

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和建设。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支撑体系,开工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开展合肥先进光源预研,支持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建设首批10个安徽省实验室。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首批10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企业研发准备金、创新券制度试点。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和升级工程,支持企业、开发区在海外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建立省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和技术市场数字平台。建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机制,支持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建成安徽创新馆。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开辟人才激励“绿色通道”,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启动国家科学中心引进海外人才百人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引进扶持5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开辟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完善科技事业单位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职称评价制度。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创新型产业和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

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再退出煤炭产能690万吨,压减生铁粗钢产能228万吨。推进“僵尸企业”处置,破除无效供给。推动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改造。

对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购置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现代医疗医药等专项支持政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成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中安联合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实施“皖企登云”计划,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生产线、车间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培育。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开展提升制造业质量标准行动,筹建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启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金融、供应链物流、人力资源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大力促进要素互融共用。加快省军民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防军工单位合作,加强军民技术转化运用、军民融合交流对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军民融合建设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加快发展智慧经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来临,我省要发挥优势,不失时机站上潮头。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中国声谷”建

设,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发展。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突出应用示范和引领,在医疗、教育、养老、物流、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智慧+”应用试点示范。

(三)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进一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消费稳定较快增长。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扩大信息消费,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引导共享经济新业态有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车购税优惠政策。扩大健康消费,大力发展医疗、体育、养老、养生等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景区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营销智慧化。

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开放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健全PPP项目价格和收费适时调整机制,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提高民间资本收益预期。

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实施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开工建设昌景黄、池黄高铁,力争开工合新、宣绩高铁,建成杭黄高铁。实施10条断头国省干线公路贯通项目,开工建设沪汉高速无为—岳西段、溧宁高速黄山—千岛湖段,全面推进县县通高速补齐项目,加快建设芜湖—黄山、蚌埠—固镇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德上高速池州—祁门段,新增高速公路160公里、一级公路350公里。开工建设芜宣机场,改扩建阜阳、池州、安庆机场,推进蚌埠、亳州、宿州、滁州民用机场和黄山机场迁建等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新汴河航道

安徽段。开展港口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港口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完成投资160亿元,开工20座重点易涝地区排涝泵站、70个中小河流治理和250座小型水库加固项目。建成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合肥—六安天然气干线。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工作全面发展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以上。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推行家禽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以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为重点,加快农业示范园区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创建1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创建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5个,推动“主食厨房”经营网点向社区、向农村延伸。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0个,创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贯彻总书记小岗村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努力走在改革前列。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平台,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有效办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农垦等改革。

着力补齐农村突出短板。今年集中力量抓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五项建设巩固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目标是:完成自然村80万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完成20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五项建设巩固提升行动:一是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谋划一批加宽改造、路面硬化项目,打通一批“末梢路”,畅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二是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拓展农村电商网点功能,加强农产品网销上行引导,强化品牌培育,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和企业培育计划。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推进农村水厂升级改造,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和水质达标率。四是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提升深度贫困地区、行蓄洪区供电可靠性,加快水电供区电网移交和改造。五是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行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振兴。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任务重,要格外重视,更多支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支持创建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促进县域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合作,支持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和异地孵化器。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招商,推行专业化招商、联合基金招商。促进企业引入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努力实现借势发展。

(五)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监管,开展出资人委派总会计师试点。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专业化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整体上市。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深化“放管服”改革。启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审批权责和标准。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建成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努力把安徽打造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健全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挂钩机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完善新型政银担业务,实现“劝耕贷”农业县全覆盖。推进省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农村商业银行资本联合。推动企 业上市挂牌,完善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提升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启动实施农产品、家电等传统产品出口提升计划,扩大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和管理,增强对外贸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商合作平台建设,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和保护。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开展“多评合一”试点。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好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

(六)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严格防控政府债务风险。稳妥处置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摸清底数,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推进政府专项债券改革,完成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建立对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的问责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去杠杆,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强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司治理风险以及“僵尸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风险管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早期干预和应急处置机制,堵住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七)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今年的减贫目标是,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摘帽,7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7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加强产业就业扶贫。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扩大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覆盖面。开展家政扶贫行动,建设家政服务市场与贫困户就业对接平台。新建就业扶贫基地300个、就业扶贫驿站400个、扶贫车间600个。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从今年起,省级财政新增扶贫专项资金50%以上用于深度贫困县。推进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实施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分类推进村(庄)台、保庄圩整治,实施一批居民迁建、环境治理、生产布局、生活保障等项目,大力发展水面种养等适应性产业,改善行蓄洪区生产条件和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落实省定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方案。完成1987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安置任务,安排好搬迁户生产生活,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健全贫困地区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加强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精准帮扶。优化“351”“180”健康脱贫政策,解决好取药报销不便捷问题。

完善脱真贫真脱贫工作机制。坚持“六看六确保”,落实“七个不落、一个不少”要求,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完善督查考核方式,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落实脱贫后续帮扶,对已脱贫人口在攻坚期内

脱贫不脱政策。落实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支持政策和帮扶措施,消除“死角”和“盲区”。完善包保机制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制度,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深入开展扶贫日活动和扶贫志愿者行动,完善大扶贫格局。

(八)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环境保护“五个一”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道路施工、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等扬尘污染防治。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巢湖新一轮综合治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长江流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今年还将抓好三个专项行动:一是城乡黑臭水体治理行动。大力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启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以上。二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推广产业化模式,创建一批综合利用试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三是秸秆综合利用推进行动。完善收储运销体系,推进秸秆发电项目和秸秆气化能源利用工程建设,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技术开发利用,加快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0万千

瓦。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盘活一批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学校、灌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抓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实施,对划定的范围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造林120万亩。加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扩大生态补偿机制覆盖面。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环境信用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全面实施 长计划。扎实做好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建设一批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拓展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新产业、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50%。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施高风险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开展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试点。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优抚补助标准。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行公租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实现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保障范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8.18万套,基本建成23.75万套,完成1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因城施策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盘活存量住房,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完善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快省美术馆、百戏城、科技馆建设,推进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试点。推进明中都皇故城、凌家滩、禹会村、双墩、寿春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支持文房四宝等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加强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省属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工作。

推进健康安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医联体建设,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智慧医疗试点示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建智慧养老院,建设3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儿科、产科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 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覆盖。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气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守护平安,“防”字当头,今年切实抓好两项行动:一是安全保障监测体系建设行动。推进道路交通、城市管网、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及时监测预警风险隐患,提前采取管控措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二是地质灾害防治行动。建成地质灾害三维信息平台系统、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处置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全民国防意识,着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着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大力支持驻皖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让军政军民团结之树根深叶茂。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职责使命,加强政府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政府。树牢“四个意识”,强化政治责任,坚决忠诚维护看齐总书记这个全党拥戴、人民爱戴的好领袖,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五个纯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

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培植精神家园。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增强“八种本领”,增进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防控风险,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着力打造依法行政、治理高效的政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按法定权限履行职责,更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权力“瘦身”、服务“健身”。规范行政裁量行为,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创新政府治理,加快建设智慧政府,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加强政府智库建设,广泛凝聚群众智慧,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着力打造清正廉洁、纪律严明的政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防权力滥用和设租寻租,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审计监督全覆盖,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着力打造勤政为民、敢于担当的政府。牢记为民宗旨,始终把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把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政府诚信建设,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大力营造愿作为、敢担当的风气,旗帜鲜明为那些勇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鼓劲撑腰,激励广大公职人员尽职尽责、苦干实干,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

伟大时代充满创造,赢得未来唯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壮丽篇章!

第三篇:2012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1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长李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安徽发展进程中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5110.3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2632.8亿元,增长2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463.4亿元,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0.6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12126.3亿元,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6元,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增长17.9%: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5%左右,除氮氧化物排放量外,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着力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在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把帮扶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努力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难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增速居中部首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65.5%,提高2.1个百分点。认真落实中央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建成一批大型商贸流通项目,举办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努力克服外需放缓的不利影响,进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增长29.1%,其中出口170.8亿美元,增长37.6%,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出口量全国第一。强化金融支撑作用,新增本外币贷款2456.1亿元,贷款余额增长21.2%。直接

融资754.9亿元,增长50.9%,新增上市公司11家,保险直投突破100亿元。及时出台16条稳定物价措施,保障供给,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全年涨幅为5.6%。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完成企业技改投资2946.9亿元,增长41.8%。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发挥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巩固扩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试验区获准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总数分别居中部首位和全国前列。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启动首批21项重大产业化项目,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评价考核和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加快发展的34条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监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0件。开展”省政府质量奖“活动。

(三)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三农“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成效显著,战胜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粮食总产达627.1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蔬菜产业提升行动,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设施蔬菜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营造林315万亩。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6个。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61.2亿元,增长50.2%。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5387个,总数达2.3万个。提高涉农补贴标准,发放各类补贴159.8亿元,增长9.2%。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开展长江干支流治理,完成4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3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解决3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成效明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实施240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开展970个村庄整治试点,改造10万户农村危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年扶贫资金投入10.7亿元,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四)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2900多个大项目落户示范区。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滁州、铜

陵、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2家。江北、江南集中区建设扎实推进。顺利实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芜湖、马鞍山迈进跨江发展新时期。加快皖北振兴,皖北地区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皖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皖南和大别山区绿色发展,出台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20条扶持政策,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出台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城镇化率达4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稳步推进,3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14个县(市、区)突破20亿元,县域经济呈现竞相加快发展的可喜局面。(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省属企业间的联合重组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启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我省成功召开,省及全部省辖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形成,出台完善基层医改的30

条政策措施,新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扎实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启动省直管县体制试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村(居)达1.6万个,占总数的92%。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成功承办长三角交流合作系列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机制,承接产业转移、交通、能源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度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对接合作,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和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181.2亿元、增长56.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落户我省的世界500强企业达57家,新增6家。加快“走出去”步伐,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47家。(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达到67个。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其中33项民生工程投入468亿元,比上年增加123亿元。元旦春节前,共筹措困难群众生活专项补助资金11.5亿元,惠及900多万人。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9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944万平方米,实施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推进高校提标和化债工作,高考录取率达76.7%,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4l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83个、农家书屋6924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马鞍山市、65个村镇、110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和单位称号,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继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健

康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七)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全面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行政复议和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力度,调解仲裁案件办结率达94.7%。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全省信访形势平稳趋好。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积极做好援疆援藏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驻皖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工作,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

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2件、政协委员提案850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7件,启动“六五”普法。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市县目标管理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健全网络问政机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认真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需求增长放缓,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土地等要素和环境约束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难度较大,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自身建设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效能建设、廉政

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迈出了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新步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坚持不懈、奋发努力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安徽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2012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加大,我们必须准确研判、正确应对。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越是面临挑战,越

要强化抢抓机遇的意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要素重组和经济转型加速推进,我省综合承载力较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大规模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新的机遇;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些宏观政策取向与我省的工作着力点高度契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几年来我省致力打造的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区域联动发展等战略平台效应日益显现,高强度投入累积的发展能量逐步释放,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潜力巨大。尤为重要的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美好安徽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科学发展的“六条新路”,进一步提振了全省人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我们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增添了强大动力。综合分析,我省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没有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变,加速崛起的大趋势没有变。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全面推进美好安徽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任务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一)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充分用好投资这个现实而直接的手段,突出消费拉动,稳定扩大外需。

坚持加大有效投入不动摇。大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启动建设120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推进1300个以上超亿元在建项目进度,建成投产3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建高速公路1200公里以上,通车总

里程达到32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500公里,确保新桥国际机场、合蚌客运专线等项目投入运营,加快合福客运专线和宁安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新增煤炭产能900万吨、电力装机426万千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

大力促进消费和对外贸易。拓展消费领域,发展文化、旅游、健身、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促进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培育更多外贸主体,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推进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紧缺资源和关键装备等进口,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协调帮助解决融资等方面难题。认真落实稳定物价各项政策,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经济强省,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全省产业布局的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省里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整合各种资源,持之以恒推进,打造若干个5000亿元级以上的大产业。引导各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锁定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千百十”工程,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鼓励和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成套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实施

4400多项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和占有率的安徽品牌。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新建一批研发平台,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实施150项重点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争取全年专利授权量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认真开展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扶持本地科技人员创业,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创业团队,推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加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地方新建省级高新区。推进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开展试验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实和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发

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合肥区域性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再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深化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纵贯全省、对接周边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响安徽旅游品牌,壮大提升旅游经济。(三)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为依托,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深入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积极发展林业经济。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集中建设一批优质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原产地名优特产品品牌资源效应,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乡(村)。建立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抓好标准化认证,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高起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550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启动农业物联网工程试点。

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全面启动以防洪、防旱、防污、供水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淮河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建设淮水北调骨干水资源工程,实施淮河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推进引江济淮(巢)前期工作。加快青弋江分洪道、水阳江、滁河等长江重要支流治理项目建设,加强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实施72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建设。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实施塘坝扩挖、河沟清淤、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7万亩。加强防汛抗旱工作。

推进新农村建设。新改建县乡公路3000公里,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00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科学制定村镇发展规划,完成10万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实施240个乡镇农村

清洁工程,开展2000个以上村庄整治,保护村庄自然文化生态,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加大各项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落实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确保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省区域特色鲜明,差异较大,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动、多极支撑的增长格局。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坚持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集成发展的重要平台,打造具有较高规模经济效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加快建设江北、江南集中区,支持中新苏滁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瞄准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发展和产业链拓展需求,加强与境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对接,带动配套企业快速跟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为产业承接提供坚实保障。

加快皖北振兴步伐。争取将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市县列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着力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打造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持续加大投入,坚持科教兴农,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和煤基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和现代物流,逐步形成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坚持科学规划、精细建设、严格管理,持续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全民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突出特色,集群发展。加强南北合作,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构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

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加速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推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提升黄山和徽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扶持政策,编制实施六安、安庆等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构建与生态相适宜的产业体系。

加快合肥经济圈和中心城市建设。统筹考虑人口增长、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建设

管理水平。支持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促进沿江城市跨江发展、联动发展,加快皖北城市群发展,推进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深化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总结推广先进县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县域分类考核办法。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县域流动,努力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大力招商引资,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三化”同步提升,催生更多的经济强县强镇。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和重点城镇提质扩容。加大对深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扶持力度。(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安徽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臶,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统筹运用引入战略投资、上市融资、整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产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主业规模化步伐,打造一批“皖字号”的国家级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运营责任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和预算管理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省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等领域。实施初创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我省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沃土和创业乐园。扎实开展财税体制改革。抢抓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机遇,积极做好基础性工作,争取先行先试。认真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快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体系建设,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引导银行服务网点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与金融机构总部的战略合作。优化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做好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抓紧抓好统计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继续深化与长三角的分工合作,积极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央企新一轮战略合作,扩大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六)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文化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全面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徽风皖韵的精品力作。办好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招商和上市融资,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快建设文化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七)着力打造生态强省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赖以生存发展、引以为豪的家园,必须倍加珍爱,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求,执行淘汰和限制类行业企业差别电价政策,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节能重点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加强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切实控制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严肃查处环境违法突出问题。新增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000公里以上,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大重点建制镇环保设施投入。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加大清理闲臵土地力度,完善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及产出效益的标准和激励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清洁高效利用。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绿色照明工程,促进全社会低碳消费。抓好农业、城市、企业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实施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循环经济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100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启动巢湖、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加大长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大气、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加强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乡绿化,启动大别山区和新安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加强江淮分水岭、矿区、采煤塌陷区等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让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永存。

(八)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经济越发展,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56所。完成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314所。办好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规划和皖北职教园区建设。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建设。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高度重视、真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教育和成长,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

就学问题。实施12个试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加固改造校舍248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全面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省内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普遍上调lO个百分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大病救助工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险接续办法,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基本建成25万套,其中竣工15万套以上。认真落实用地指标、建设资金和支持政策,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分配、管理和退出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拓展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5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标准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考核绩效评估,完善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办好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Z-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支

持驻皖部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九)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社会建设和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深入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巩固“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错必纠,绝不姑息。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煤矿及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应急处臵力量建设。加快建设信用安徽。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对守信行为的鼓励保护和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戒。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网络问政。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做表面文章。

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三公”消费。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各位代表!科学发展任重道远,美好安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

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安徽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安徽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长 李 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安徽发展进程中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5110.3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2632.8亿元,增长2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3.4亿元,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0.6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12126.3亿元,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6元,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增长17.9%;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5%左右,除氮氧化物排放量外,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着力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在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把帮扶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努力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难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增速居中部首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65.5%,提高2.1个百分点。认真落实中央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建成一批大型商贸流通项目,举办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努力克服外需放缓的不利影响,进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增长29.1%,其中出口170.8亿美元,增长37.6%,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出口量全国第一。强化金融支撑作用,新增本外币贷款2456.1亿元,贷款余额增长21.2%。直接融资754.9亿元,增长50.9%,新增上市公司11家,保险直投突破100亿元。及时出台16条稳定物价措施,保障供给,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全年涨幅为5.6%。

(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完成企业技改投资2946.9亿元,增长41.8%。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重点

行业生产规模进一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发挥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巩固扩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试验区获准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总数分别居中部首位和全国前列。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启动首批21项重大产业化项目,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评价考核和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加快发展的34条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监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0件。开展“省政府质量奖”活动。

(三)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三农”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成效显著,战胜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粮食总产达627.1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蔬菜产业提升行动,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设施蔬菜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营造林315万亩。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6个。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61.2亿元,增长50.2%。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5387个,总数达2.3万个。提高涉农补贴标准,发放各类补贴159.8亿元,增长9.2%。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开展长江干支流治理,完成4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3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解决3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成效明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实施240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开展970个村庄整治试点,改造10万户农村危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年扶贫资金投入10.7亿元,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四)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2900多个大项目落户示范区。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滁州、铜陵、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2家。江北、江南集中区建设扎实推进。顺利实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芜湖、马鞍山迈进跨江发展新时期。加快皖北振兴,皖北地区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皖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皖南和大别山区绿色发展,出台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20条扶持政策,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出台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城镇化率达4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稳步推进,3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14个县(市、区)突破20亿元,县域经济呈现竞相加快发展的可喜局面。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省属企业间的联合重组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启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我省成功召开,省及全部省辖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形成,出台完善基层医改的30条政策措施,新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扎实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启动省直管县体制试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村(居)达1.6万个,占总数的92%。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成功承办长三角交流合作系列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机制,承接产业转移、交通、能源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度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对接合作,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和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181.2亿元、增长56.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落户我省的世界500强企业达57家,新增6家。加快“走出去”步伐,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47家。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达到67个。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其中33项民生工程投入468亿元,比上年增加123亿元。元旦春节前,共筹措困难群众生活专项补助资金11.5亿元,惠及900多万人。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9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944万平方米,实施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推进高校提标和化债工作,高考录取率达76.7%,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41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83个、农家书屋6924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马鞍山市、65个村镇、110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和单位称号,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继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健康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七)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全面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行政复议和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力度,调解仲裁案件办结率达94.7%。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全省信访形势平稳趋好。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圆满完成对口支援 3

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积极做好援疆援藏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驻皖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工作,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2件、政协委员提案850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7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7件,启动“六五”普法。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市县目标管理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健全网络问政机制,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认真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需求增长放缓,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土地等要素和环境约束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难度较大,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自身建设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效能建设、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迈出了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新步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坚持不懈、奋发努力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安徽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2012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中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加大,我们必须准确研判、正确应对。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越是面临挑战,越要强化抢抓机遇的意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要素重组和经济转型加速推进,我省综合承载力较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大规模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新的机遇;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些宏观政策取向与我省的工作着力点高度契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几年来我省致力打造的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区域联动发展等战略平台效应日益显现,高强度投入累积的发展能量逐步释放,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潜力巨大。尤为重要的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美 4

好安徽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科学发展的“六条新路”,进一步提振了全省人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我们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增添了强大动力。综合分析,我省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没有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变,加速崛起的大趋势没有变。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全面推进美好安徽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任务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充分用好投资这个现实而直接的手段,突出消费拉动,稳定扩大外需。

坚持加大有效投入不动摇。大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启动建设120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推进1300个以上超亿元在建项目进度,建成投产3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建高速公路12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达到32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500公里,确保新桥国际机场、合蚌客运专线等项目投入运营,加快合福客运专线和宁安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新增煤炭产能900万吨、电力装机426万千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

大力促进消费和对外贸易。拓展消费领域,发展文化、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促进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培育更多外贸主体,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推进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紧缺资源和关键装备等进口,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加强煤 5

电油气运保障。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协调帮助解决融资等方面难题。认真落实稳定物价各项政策,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经济强省,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全省产业布局的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省里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整合各种资源,持之以恒推进,打造若干个5000亿元级以上的大产业。引导各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锁定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千百十”工程,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鼓励和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成套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加大技改投入,实施4400多项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和占有率的安徽品牌。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新建一批研发平台,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实施150项重点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争取全年专利授权量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认真开展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扶持本地科技人员创业,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创业团队,推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加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地方新建省级高新区。推进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开展试验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实和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合肥区域性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再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深化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纵贯全省、对接周边的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响安徽旅游品牌,壮大提升旅游经济。

(三)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为依托,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深入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积极发展林业经济。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集中建设一批优质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原产地名优特产品品牌资源效应,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乡(村)。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抓好标准化认证,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高起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550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启动农业物联网工程试点。

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全面启动以防洪、防旱、防污、供水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淮河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建设淮水北调骨干水资源工程,实施淮河临淮岗枢纽综合利用工程,推进引江济淮(巢)前期工作。加快青弋江分洪道、水阳江、滁河等长江重要支流治理项目建设,加强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实施72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建设。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实施塘坝扩挖、河沟清淤、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7万亩。加强防汛抗旱工作。

推进新农村建设。新改建县乡公路3000公里,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00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科学制定村镇发展规划,完成10万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实施240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开展2000个以上村庄整治,保护村庄自然文化生态,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加大各项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落实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确保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省区域特色鲜明,差异较大,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动、多极支撑的增长格局。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坚持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集成发展的重要平台,打造具有较高规模经济效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加快建设江北、江南集中区,支持中新苏滁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瞄准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发展和产业链拓展需求,加强与境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对接,带动配套企业快速跟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为产业承接提供坚实保障。

加快皖北振兴步伐。争取将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市县列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着力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打造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持续加大投入,坚持科教兴农,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和煤基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和现代物流,逐步形成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坚持科学规划、精细建设、严格管理,持续提升城镇化质量 7

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全民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突出特色,集群发展。加强南北合作,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构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

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加速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推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提升黄山、九华山等名山和徽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扶持政策,编制实施六安、安庆等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构建与生态相适宜的产业体系。

加快合肥经济圈和中心城市建设。统筹考虑人口增长、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支持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促进沿江城市跨江发展、联动发展,加快皖北城市群发展,推进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深化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总结推广先进县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县域分类考核办法。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县域流动,努力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大力招商引资,支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三化”同步提升,催生更多的经济强县强镇。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县城和重点城镇提质扩容。加大对深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江淮分水岭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扶持力度。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安徽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统筹运用引入战略投资、上市融资、整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产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主业规模化步伐,打造一批“皖字号”的国家级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运营责任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和预算管理制度。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省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等领域。实施初创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我省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沃土和创业乐园。

扎实开展财税体制改革。抢抓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机遇,积极做好基础性工作,争取 8

先行先试。认真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快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体系建设,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引导银行服务网点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与金融机构总部的战略合作。优化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做好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抓紧抓好统计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继续深化与长三角的分工合作,积极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央企新一轮战略合作,扩大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六)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文化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全面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徽风皖韵的精品力作。办好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招商和上市融资,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快建设文化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七)着力打造生态强省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赖以生存发展、引以为豪的家园,必须倍加珍爱,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求,执行淘汰和限制类行业企业差别电价政策,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节能重点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加强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切实控制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严肃查处环境违法突出问题。新增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000公里以上,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大重点建制镇环保设施投入。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加大清理闲置土地力度,完善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及产出效益的标准和激励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清洁高效利用。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绿色照明工程,促进全社会低碳消费。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抓好农业、城市、企业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实施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循环经济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100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启动巢湖、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加大长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大气、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加强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乡绿化,启动大别山区和新安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加强江淮分水岭、矿区、采煤塌陷区等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让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永存。

(八)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经济越发展,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56所。完成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314所。办好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规划和皖北职教园区建设。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等新校区建设。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高度重视、真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教育和成长,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就学问题。实施12个试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加固改造校舍248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0万人。全面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省内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普遍上调10个百分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做好重大 10

传染病防控和大病救助工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险接续办法,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基本建成25万套,其中竣工15万套以上。认真落实用地指标、建设资金和支持政策,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分配、管理和退出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拓展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5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标准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考核绩效评估,完善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办好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驻皖部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九)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社会建设和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深入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巩固“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错必纠,绝不姑息。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煤矿及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建设。

加快建设信用安徽。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对守信行为的鼓励保护和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戒。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推进网络问政。

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做表面文章。

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三公”消费。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各位代表!

科学发展任重道远,美好安徽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奋进历程

2010年,全省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扩大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同步提高。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206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9.4亿元,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3.1亿元,增长62.7%。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增长17.3%。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达11849.4亿元,增长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5亿元,增长19.2%。进出口总额242.8亿美元,增长54.8%。

——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控制和消化当年新增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巩固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坚持和完善应对危机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稳健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马钢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铜陵有色铜冶炼升级、合肥熔盛重工挖掘机、三安光电、淮南煤化一体化、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园等项目启动建设。京沪高铁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芜湖信义光伏玻璃、阜阳汽贸物流园等项目扎实推进。奇瑞整车换型改造、京东方六代线、乐凯光学薄膜、青阜复线三期、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等项目如期建成。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家电下乡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比金融危机前2008年增长18.8%。加强物价调控监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和企业发展帮扶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500.3亿元,增长26%,新增上市公司7家,农村银行机构数居中西部第一,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明显提速,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加速涌现。强化了试验区部际协调机制,争取到国家新的政策支持。合芜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准建设,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质检中心数均居中部首位,组建1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1家首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13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获授权专利16012件,增幅居全国第一,世界最大规模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投入技改资金1200亿元,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483项减排重点项目,关停火电机组25万千瓦,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第三,抢抓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实施,是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迅速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狠抓推进落实,示范区建设组织架构、政策体系和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快速启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着力重点,示范区品牌效应和抢滩效应加速显现。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20.4%,引进省外资金6863.7亿元,增长47.9%,其中示范区分别占76.2%和72.5%,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参与长三角发展合作取得新突破,皖江示范区规划与长三角规划联动实施机制初步形成,沪苏浙皖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正式建立,合肥、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合肥纳入与沪宁杭一并规划、重点建设的“1—2小时交通圈”。精心组织徽商大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开工央企项目205个,实际完成投资1190.6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订合同项目2169个,投资10594亿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投资8.1亿美元,增长13.9倍,总额由上年全国第24位跃居第7位。第四,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深化结对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园区共建,积极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国企与皖北项目对接等活动,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北、皖西、环巢湖旅游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40万。

第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146.3亿元,增长21.2%。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启动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616.1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4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净增104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44.5%。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80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5.9万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295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被国家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第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多元化进程加快。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1家,民间投资7512.9亿元,增长45.9%。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扎实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完善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县域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七,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盛世徽韵”精彩纷呈,安徽馆成为三大热门地方馆之一,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进一步彰显国家级文化品牌效应,电影《第一书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动漫产量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与服务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30%以上。

第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加固改造110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扎实推进平安校园专项行动,高考录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7.3%和80%,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快职教大省建设步伐,出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第十二届省运会,我省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11金4银7铜,奖牌总数居中部第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少数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第九,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更多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投入1096亿元,占财政支出42.4%,地方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345亿元,增长35.8%。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有1300万农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落实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69.5万人、1529.4万人和384万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349.4万人。社会救助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孤儿救助等工作加快推进。20.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保障,完成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3万户。实施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建设,惠及25.7万人。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克服海拔高、有效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提前一年完成援建松潘任务。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沈浩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大效能建设力度,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50件、政协委员提案849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4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支持鼓励网络问政。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严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令人振奋,“十一五”发展已载入安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成功战胜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重大挑战,有效应对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复杂多变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创造性地谋划建设皖江示范区、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突出加快皖北振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263.4亿元,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4%。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这五年,是我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五年。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涌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倍。家电、汽车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6.5%和5.7%,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提前三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27.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是我省“三农”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五年。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687.1亿元。1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明显,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成绩显著。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显,皖江城市带增长势头强劲,皖北经济增速快于“十五”时期3个百分点以上,皖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县域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迈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这五年,是我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6550亿元,增长3.6倍,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的时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淮北大堤保护区、蚌埠和淮南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6735亿元,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9.5%提高到57%以上,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超万亿元。利用省外资金由801亿元增加到686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0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落户我省,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友城新增16对。

这五年,是我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和14.9%,均为“九五”以来最好水平。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开创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历史性地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突破性地迈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步伐,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的五年,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生动实践的过程,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安徽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风雨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大台阶,谱写了安徽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就能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积极主动作为紧密结合,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就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扩大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战略平台打造,就能为跨越崛起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持续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更加注重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的互动发展,就能拓展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优化政治生态与形成发展合力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全省上下汇聚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崛起的强大力量。各位代表!

五年的开拓奋进,五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坚实基础,开启了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崭新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6800万江淮儿女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几大班子历届历任老同志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同志,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皖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比重偏低、城镇化步伐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管理体制亟待创新,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还有不少隐患和问题。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完全到位,一些部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少数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速崛起的安徽已站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迈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安徽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一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长期大规模投入效应不断释放,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作用日益显现,必将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必须看到,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可持续性矛盾依然突出,实现又快又好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新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谱写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崭新篇章。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省委《建议》的指导下,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城镇化率提升到50%以上,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和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新生力量 积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工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以城镇化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若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社区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造条件、加大力度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合肥加快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全省次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把黄山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支持其他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全面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统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品位。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开通民航机场6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全面实施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强长江、巢湖、新安江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巢)工程,实现沿淮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沿江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二)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积极引导投资向重点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拉动力。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战略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各地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防止产业同构,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率先发展,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财税、要素支持和合作共建力度,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物流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黄山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进环巢湖旅游开发,加快皖西绿色发展步伐。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和规划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发格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完成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和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能源、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生态建设制度保障,全面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

国际国内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已把我省推向扩大开放的最前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集聚发展资源,在开放发展中开创跨越崛起的新局面。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引领作用,全方位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探索跨江发展、跨区域合作新途径,加快示范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开展政府、企业与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形成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海西区、港澳台互动发展。

努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优化外贸结构,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资源基地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服务、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建立健全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电子口岸,完善区域通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断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四)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我省加速崛起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最大优势也在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作为,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更多的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合芜蚌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区域之一。

加快教育和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以研发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地方支柱税源。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江淮儿女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兴皖和富民的有机统一。

强力推进富民进程。兴皖之本,在于富民。“十二五”期间民生投入预计9000亿元,占财政支出45%左右,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五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逐步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增强安徽发展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必将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三、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的开局之年

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发展前景看好,但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这些目标,既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积极稳妥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完成得更好。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增强消费拉动力,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稳定价格总水平,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宏观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引导扶持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认真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继续推进家电、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培育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壮大进出口主体,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

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华谊无为精细煤化工基地一期、奇瑞20万台无级变速器、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鑫昊等离子面板、海螺3条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新桥国际机场和九华山机场主体工程、淮南潘四东矿井、安庆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尽早建成。扎实推进芜湖集瑞重卡、马鞍山华菱重卡扩建、淮北山河矿机、文化产业时代数码港、池州铜冠、蚌埠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陵铜基新材料、宿州百丽鞋业、合福铁路安徽段、徐明高速公路、芜申运河安徽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汽轿车基地二期、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京东方8.5代线、德豪润达LED外延片、亳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物医药、美的和格力中央空调合肥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徽杭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岳西至武汉高速安徽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项目谋划与储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二)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继续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园。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以上。

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和部分水闸除险加固、50条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快淠史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启动建设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90万亩。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鼓励县域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集群优势县认定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分类考核,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深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三)全力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巩固扩大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入推进技术要素交易、技术服务中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用足用好试验区部际协调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争取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建立完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担保融资、信用保险等扶持体系。深入实施杰出人才工程和企业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海外引智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切实加强商标工作,在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质量振兴活动,加快质检中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我省。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家电等制造业,加快工程机械等六大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改造提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巩固壮大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和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商贸、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和减排重点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广烧结脱硫、富氧助燃、高效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及能量回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脱氮改造。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环评审批权限进行更加严格的设定或必要的调整。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加快市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补偿。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快承接步伐,提高承接水平,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抓好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完成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控制区域总体规划,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科学确定集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健全财税、土地、项目审核等管理体制。落实沪苏浙皖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跨省市合作园区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园区定位,加强与境内外各地区的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形式,突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更加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别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坚持绿色承接,把好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着力优化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融资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担保、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和用工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和法制环境。

加快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把芜湖、安庆等打造成产业层次较高、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

皖北振兴事关兴皖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使皖北成为我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

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先安排重大能源项目在皖北布点,着力提升煤电、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南北结对合作领域,加大市县结对共建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项目,着力促进省内外大企业投资皖北。加快皖北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提质扩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皖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河流、低洼地以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试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皖北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开展农民资金合作组织试点,加大对皖北项目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发展直接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

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抓紧落实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成果,加快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方案,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对于特别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户一议”、“一企一策”。深入谋划合作新项目。瞄准央企、民企结构调整方向,扩大合作领域,着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改革重组、科技创新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提升合作发展质量,吸引更多央企、民企来皖投资发展。强化项目滚动开发,建立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突出招商重点,强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引进。更新招商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招商,提高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率和落户率。认真办好徽商大会、台湾经贸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等积极作用,完善政府、商会、行业组织间合作交流机制,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能源、汽车、钢铁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稳妥开展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稳步实施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健全水电油气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继续加强政府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社区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县布点,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确保信贷资金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持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保险资金在我省直接投资,鼓励和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支持省内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八)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加快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办好“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徽风皖韵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转制文化企业成为合格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企业“航母”。加快合肥、芜湖等动漫基地建设,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加快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结对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形式,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区志愿和城乡社区结对帮扶活动,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九)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3项,提标扩面6项,完成任务退出3项。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以上。全面移交援建松潘工程,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提升城镇就业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水平,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创业型城市。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省内外跨地区劳务协作。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进入国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全面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范围。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抓好第二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继续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的“985”或“211”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快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力度,加强粉尘、高毒物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加大防汛抗旱、救灾减灾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整合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一证通”制度、“一站式”服务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问题,积极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紧紧抓住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协调联防机制。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持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支持驻皖部队建设,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的重大责任,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倍加珍惜黄金发展期的宝贵机遇,凝聚加速崛起的智慧力量,勇于承担兴皖富民的历史使命,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下更大气力,想更多办法,谋更多福祉,努力做到,靠一切为了群众的牢固思想去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靠真正相信群众的坚定立场去回应群众的疑难困惑,靠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细工作去凝聚群众的巨大力量,靠切实尊重群众的真诚态度去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法治安徽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和环境。继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落实行政问责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的制度落实。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开展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勤勉尽责、永葆先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激发全省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加速崛起强大合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科学发展的满腔热忱转化为兴皖富民的具体行动,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

我们已经迈上科学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一幅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前景无限美好,江淮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下载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9日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 王学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

    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6日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王学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

    安徽省涡阳县2012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8日在涡阳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涡阳县人民政府县长戴 力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

    安徽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安徽华图 0551-3671136 3635899 3662985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5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

    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参考答案5篇

    1、健康安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分级诊疗制度覆盖16个市,建立医联体279个,医共体扩大到(66)个县区。 2、2017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和(8.9%)。 3、加强科技人才......

    2018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知多少答案

    1、过去五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640元和12758元,年均增长8.8%和10.3%。 答案:31640元;12758元 2、过去五年,全省生产总值从1.72万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

    2011安徽省旌德县政府工作报告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月4日在旌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光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