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

时间:2019-05-14 04:1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

第一篇: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

摆脱偏安一隅、与世无争的自我认知,擦亮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固有招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终于令游离多时的体育产业在浩浩汤汤的时代大潮中找到了自身的担当与定位。

古往今来,体育与强身健体密不可分,是综合国力一个强势指标。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把体育事业与全民健身一同安排、一同部署,体育事业的增增日上,增强了全民体质,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但与此同时,随着体育产业市场化与奥运竞技体育交相呼应,地方不约而同地把更多的财力、精力放到了能拿金牌、能拿奖牌的体育竞技项目上来,奖牌政绩诱发了畸形体育观念,竞技体育风风火火,全民健身被冷落了,老百姓健身难、难健身。综合国力的提升,势必需要与之配套的全民素质,全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体魄和心智。当前,发展体育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协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统一规划是基础。规划要先行,确定发展重点,制定三到五年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优先发展产业,制定出台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量化阶段性指标,把体育产业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范畴,作为一个约束性指标常抓不懈。

政府主导是关键。建立健全政府统筹、企业投入,全民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确定体育各行业协调运行规则,建立健全行政主管、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的行业体育运行制度,真正做到管办分离,有保有压,有所侧重,改由市场主导的一律交由市场,如足球、篮球等社会参与度高的项目,单靠市场难以运行的项目,政府要重点倾斜,如特奥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项目、冷门项目,真正建立行政主管与市场自律的运行机制。

企业参与是前提。体育产业化的基础是市场化,市场化的前提是企业化。企业是体育产业化的前提和保障,离开企业发展体育产业只有死路一条,靠行政命令发展体育产业好比强买强卖,没有好出路。地方政府要利用好财政性资金和税收减免这两把利剑,鼓励有实力的复合型和专业性企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放开市场要素配给,做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扶植一批发展体育产业的百年老店。

设施保障是重点。要整合资源,大力建设普及老百姓便于掌握的体育设施,要像建房地产那样建设体育场馆,要把体育场馆变成老百姓健身活动场所,让老百姓喜欢来,变成茶余饭后休闲活动必经之地。

发展体育产业吧,让体育市场活跃起来,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产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梦想!

第二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三篇:西方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西方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体育产业在西方的发展和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我所指的西方主要是北美和欧洲。因为我曾经在加拿大教书,住过很多年,现在住在英国。传统地来说,在西方有三大类组织与体育有关。第一类是私人团体,第二类是官方的体育机构,第三类是与商业有关的体育组织。第一类私人团体,主要指的是私人俱乐部,一些私人办的与体育有关的组织。第二类官方机构是由政府资助的,主要是从公众的角度来办的。私人团体通过与体育有关的团体来赚钱。第三类组织是与体育有关的商业性的组织。这三大组织在历史上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来说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目的。从80年代初期,这三类组织逐渐发生变化,以前的这三大类组织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了。总的来说,这三大类组织都是力图通过体育来获得经济效益,如果说不能收到很大的效益,至少是某方面可以减少体育的开支。

第一类组织——私人团体,主要是以俱乐部、球队为主。以前的经费都是从俱乐部的会费和所举行的比赛来赚钱。官方的体育机构是从政府得到一定的体育经费,主要是用于本地区体育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对体育采取一种十分宽松的姿态,要求通过体育来赚钱,政府用于体育的经费越来越少。比如说加拿大每年的体育经费从8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递减。再举一个例子,英国政府给的经费1994-1995年是4980万英镑,到1996-1997年缩减到4940万。澳大利亚也是如此,政府的体育经费1996-1997年缩减了200万澳元。本来1998、1999年还要缩减,但是因为悉尼奥运会,所以阻止了政府缩减经费的可能性。芬兰的体育经费从1992年的4亿6千900万芬兰马克到1995年的4亿芬兰马克。因为政府给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官方体育机构也向私人体育机构和商业体育组织靠近。现在也提倡体育赞助,卖指定商标的体育用品,同时体育彩票越来越重要,基本上成为了支柱。对于那种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这是比较容易赚钱的体育比赛,而且一些媒体如电视、报纸也逐渐关注它们。其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热门的体育项目或比赛能够吸引观众,同时能够吸引媒体的关注,所以就比较容易赚钱。但是对于一些小的项目,人们不太注意的项目,那就不太容易得到赞助。由于政府缩减了经费,他们又不能从商业体育中赚钱,就逐渐走下坡路。面临这种形势,它们只能改变自己的体育运作形式。由于体育市场和商业结合起来了,我们可以看到吸引人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得到了很多的钱。在商业运转过程中,那些不吸引人的体育比赛或项目赚的钱很少或几乎不可能,它们仍然是依赖政府的资助。这种两极分化在西方是越来越明显。

第二类组织——官方体育机构。在50年代的时候,它的主要责任是关心公众的健康,所以它组织的体育活动大多数围绕那个目的进行。但是从50年代以后,它们渐渐地开始把商业体育的因素吸引到它们的运作过程中来了。但是,无论如何政府的体育机

构的目的和私人体育团体的目的还是有差别的。政府体育机构尽管运用商业来进行体育运转,但是它的目的还是一方面通过各类体育比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是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热情,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来增加体育人口的比例。除去这种目的,从50年代到80年代,政府对于体育越来越重视,它的体育机构也越来越完善。除了政府部门的体育机构之外,还有官方的体育中介机构,以此来扩大体育的影响。而且在英国还有专门的体育部、体育部长,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的官方体育机构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是与它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撒切尔夫人的主要政策是提倡资本主义化的。谁要是能赚钱,谁就行。国家靠经济手段来运行,而不是靠以前的那种社会平均主义来运行。由于当时整个政策的变化,在英国的各个方面都把市场经济的运行理论和过程引到英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体育也不例外,逐渐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开展活动。政府机构跟市场经济的体育机构接轨,它们的目的是即使不能从体育中赚钱,也要减少用于体育的经费。现在我就举一些例子:在加拿大和英国,这个变化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政府的体育机构逐渐跟一些商业机构挂钩,这种形式的目的正如英国的体育部长所说的:“在从这种挂钩的过程中,政府的体育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钱,一方面满足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另一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给群众体育。”从80年代中期开始,加拿大政府也是缩减了体育经费。在缩减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就告诉国家的体委和地区的体育管理机构,必须自己去挣钱。在加拿大和英国,政府都设立了官方的体育赞助机构来指导官方的体育机构如何利用体育赞助来增加体育收入。同时,官方的体育赞助机构也与商业性体育团体有直接的联系。一方面指导,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一定的效益。把这笔钱拿到后用在发展它们的公众体育事业上。在美国也是一样,官方的体育机构现在也与商业化的体育机构联合起来,提供体育设施。例如,网球场等等。一方面,官方体育机构逐渐把以前一些官方所负责的责任转移到私人的体育商业团体上去;另一方面,它们又通过其他办法来增加体育收入。例如,以前在一些国家,公众参加体育活动都是不交钱的,现在都要付钱参加体育或休闲活动。像个人去游泳以前都是不用交钱的,但是现在国家都收钱,或者是私人交一部分钱,国家也同时出另一部分钱。例如,在一个加拿大的城市,政府修的曲棍球场,以前人们去打不交钱,现在去打政府要收钱,因为政府要收回成本。收费从前几年的50%增加到了70%。在英国,从1980年到1990年,对游泳池收回成本的费用已经从12%增加到36%。体育中心收回成本从27%增加到44%。高尔夫球场更多了,它收回成本从68%到109%,也就是说,它不但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赚钱。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官方体育机构把它以前所负责的一些体育责任,转移到私人团体、商业团体上去;另一方面,把它花的体育费用转到了一些个人参加者的身上。除了以上两个方法以外,还有一个在西方很流行的方法,也是传统的做法。以前政府修建的体育中心都是由政府的人员来管理,但是现在他们在社会上招标,不管是哪个私人团体或公司都能来应标,政府就选择收益最高的,耗费最低的,就是给的钱最多的那个团体来管理这个场馆。

从上面取得利益的渠道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三个体育运行方法: 一是把体育的权利等转交给私人团体去办;二是转嫁到个人参加者的身上;三是政府的体育机构和场馆不是由政府本身来管,而是由社会上的机构或团体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不能从这中间赚钱,也要尽量缩减花在体育上的经费。这种变化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政府让参加体育活动交钱,这就给工资很低的人带来了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了。第二个影响就是对政府机构所雇佣的人员,因为把体育场馆交给私人管理以后,政府机关雇佣的人员可能就会失去工作或减少他们的收入。另外还应注意,体育省了政府很多钱,但是其他部门也许就会花政府更多的钱。例如,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在西方,把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占用了他们的空余时间,他们就没有时间做其他的活动,比如犯罪。由于体育经费的削减,所以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减少了,这样就会使他们在空余时间参与犯罪或一些不好的社会活动。政府要管理这类青少年的活动,就要增加警察方面的开支。

政府体育机构的变化要求其内部也进行改变。从历史上来说,政府机构的决策和运作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他们跟外界的商业集团签合同或涉及法律或是财政上的东西,以前都是没有专门的机构处理的。但现在政府机构逐渐与外界商业机构挂钩,这样就要求政府机构本身也要具备这方面的职能,设置与此相关的体育机构来处理财政、法律方面的相关事务。政府机构职能最根本的应是给公众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机会,即使他们不能从中赚钱,也不能赔钱。在西方有一种看法,就是在政府机构与商业体育挂钩以后,对公众体育的关心或公众体育的设施或人民参加体育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是它不同意这种说法。举几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全球的体育产业所赚的钱现在已达到3240亿万美元;高尔夫球明星泰戈伍滋,刚跟耐克公司签了一个9000万美元的赞助合同,期限5年;英国的一个电视机构刚刚付了2200万英镑买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股票,它在股票中占9.9%。为什么这样?因为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你占股份的10%,你就不能再拥有另外的俱乐部的股票。体育产业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且它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体育服装、体育用品、电子邮件、广告、彩票、博彩都包括在体育产业内。而且这个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快。初步估计,1996年这个市场用于体育赞助160亿美元,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90亿美元,与1980年比增长了15倍。

体育赞助现在两个大的市场是美国和欧洲。中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在美国,体育赞助的增长占所有体育收入的36%。在体育赞助方面,过去通常的做法是打体育广告,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好,因为电视上的广告太多,人们不容易注意到。在加拿大的艾明顿有一个工厂,该地处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适合于滑雪,而且这个地区有一个滑雪队,于是这个工厂赞助了这个滑雪队,使得工厂与这个队有了直接的联系,好像这个队就是他们工厂自己的队。工厂职工觉得那个运动队为他们单调的工作增加了趣味,有激励工作干劲的作用。体育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它能够吸引很多的观众,很容易吸引社会的重视,就像电影音乐和娱乐一样。所以利用体育就扩大了体育商品的市场。大公司赞助体育往往利用明星的名字和观众的心理。他们往往选择著名的球星,比如乔丹。体育赞助商赞助体育,一方面可以吸引与他合作的伙伴,另外可以利用球星的名字扩大产品的销售。在大型的体育比赛和大型的体育运动会,是卖指定商品的一个大好机会。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指定产品和指定产品的权益,也就是如何防止假冒产品。这就需要很多严格的法律来防止、制止假冒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跟食物和饮料有联系,西方的俱乐部里面就有卖饮料和食物的,通过这个也能赚钱。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划船的,一个是滑冰的,她们每次去活动,总得喝点、吃点什么,俱乐部通过这个也赚钱。在西方,如果是大型的比赛或者是受欢迎的比赛,组织者会专门设置一种包厢,人坐在里面看比赛,同时也能够享受好的饮料、好的食物。当然收费是很贵的。这种做法主要是在美国,而且这种包厢主要是公司来购买。它买一个包厢,然后把它的客人(顾客)请来看比赛。这样既是一种娱乐和享受,也可以扩大影响和巩固与客户的关系。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没有直接但是有间接关系的公司都开始赞助体育。传统的做法就是公司与公司之间得竞争,它们互相防备,或者说互相视为敌人。通行的办法就是公司之间相互合作,结成联盟或者是同盟的关系。可口可乐、柯达胶卷这一类的公司与体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都赞助体育。现在有一些公司与体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想变成与体育有直接关系。比如说电池公司直接买球队。迪斯尼乐园把美国的曲棍球队买下来了,这样迪斯尼公司的老板就成为曲棍球队的董事会成员,他就可以在决定曲棍球大赛的日程、日期或是比赛的地方上有决定性的权利。而决定的时候要根据迪斯尼公司本身的利益来考虑,而曲棍球队同时也运用迪斯尼公司的影响来扩大它的影响,并运用迪斯尼公司成功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和管理。迪斯尼公司在买曲棍球队之前曾经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叫《鸭子》,这部片子很出名,就是关于曲棍球的,很受美国儿童的喜欢。后来公司买下了曲棍球队,又制作了几部系列片,也是关于曲棍球队的。与此同时,由于孩子都喜欢看这个片子,所以它买下曲棍球队后把球队的名字也叫鸭子队,同时也制做了与此相关的体育用品,衣服、杯子、鞋子等。很多美国小孩的家长都不得不给孩子买这些用品。这个例子说明二者正是因为结成了联盟,才能很好地利用观众的心理和市场来赚钱。比如说,英国大邦业集团的财团成为美国的足球联赛组委会的成员,所以它以前是间接的联系,现在变成了直接的联系,而且其他的财团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西方大财团在跟体育商业利益挂钩的时候已经结成了一种联盟了。

结合以上的内容,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三大类体育组织机构:私人团体、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他们现在互相之间的界限已日益模糊。从政府官方机构来说,即使不能赚钱,也要减少开支。但不管怎么说,这三种体育机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怎么样利用体育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 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 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 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 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五篇:申论精选:践行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践行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

习近平曾说过:“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让老百姓在宜居环境中生活”,绿色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当下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上,出现雾霾笼罩、资源困境等问题,不仅限制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使民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因此,践行绿色发展,方能助力美丽中国。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是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绿色发展的转变必然伴随着改革的沉痛,比如对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必然要抛弃原有利益模式,对个人来说必然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积极转型,而且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环保实惠,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方能使中华大地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

培育民众环保意识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郭泽铎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自觉选择绿色出行,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低碳理念;建筑摄影师张华宏以自己的行动引起大家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汇福粮油集团积极践行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也为江苏环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为沿线企业发展树立了榜样。因此,需要从培育环保意识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营造一个绿色生活氛围。

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新的形式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群众的期待都对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当下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转型的瓶颈,如何实现企业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们急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能意识到企业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就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意识到企业突破技术的关键作用,不仅企业转型难以持久,会降低民众对发展绿色经济的信心,更会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产生威胁。所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现实之需,发展之要。

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保护生态环境”,意在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践行绿色发展对个人来说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对企业来说能够促进转型,对政府来说有利于提高政府形象。所以,践行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石。

以上为每日甄选优秀申论范文“践行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的完整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申论带来深刻的借鉴意义,对其提升申论写作水平能有切实的帮助效应。

下载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精选:发展体育产业,助力国富民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工作计划”体育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为目标,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抓住......

    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当前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21 世纪最具活力,是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朝阳产业......

    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范文

    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体育是民生,体育是文化,体育是时尚,体育是娱乐,体育是消费的现代体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体育产......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通过机构:北京市体育产业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文号:京体产业字„2010‟1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首都体育产业发展,落实北京市......

    浅谈我国农村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农村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 学院:体育学院 班级:14级社会体育专业 学号: 任课老师: 摘要:在世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趋势影响下,我国作为经济强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打响扶贫攻坚战 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打响扶贫攻坚战 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 2020年是我党历史进程中重要且关键的一年,这即将标志着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打响扶贫攻坚战 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打响扶贫攻坚战 实现国富民强中国梦 2020年是我党历史进程中重要且关键的一年,这即将标志着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胜阶......

    立足交通岗位,助力交通发展

    立足交通岗位,助力交通发展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