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4:0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

第一篇: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

附件1:

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

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务虚会、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和重点工作安排汇报会精神,以及年度软科学研究经费预算安排,结合2011年软科学研究指南,从研究选题、委托方式、经费分配等方面,对2011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进行调整。

一、调整原则

1.突出重点,服务部党组决策。围绕部领导在党组务虚会、工作会、重点工作汇报会提到的有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问题,以及党组关注的问题设置研究选题,直接为党组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2.体现新要求,兼顾项目指南。系统梳理国家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要求,党组关心的问题,明确立项依据。按照选题小一些,针对性强一点的要求,调整研究题目,尽量聚焦到一些具体问题上。

3.考虑研究基础,保持延续性。在去年软科学项目、应急类课题研究中有较好的基础,具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或需要系统总结形成制度的课题,今年继续开展研究。

4.统筹专项工作,避免重复安排。对照已纳入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预算即将开展的重大工程或专项工作,如果已有专项工程或经费支撑,相关研究课题不再列入选题计划。

二、研究课题

根据上述原则,提出28个研究题目。其中,综合类7个、土地类11个,地质矿产类10个。此外,为发挥直属单位和社会力量自主选题开展研究的积极性,设10个自主选题(研究内容根据遴选情况确定)。

(一)综合类

1.国土资源领域利益冲突和社会风险管理研究

项目编号:201101 研究要求:研究梳理国土资源领域包括征地补偿、农村土地权益、土地规划、矿地收益分配等利益冲突,以及可能会引起的社会风险。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为突破口,研究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国土资源社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以及建立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风险评估机制的建议及风险防范预案。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20万元

2.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总体设计 项目编号:201102

研究要求:系统总结国土资源领域改革推进情况,分析制约和影响推进改革的原因,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查研究地方改革试点和新机制构建情况,梳理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内容,编制国土资源改革总体设计,提出国土资源改革的总体框架。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3.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前沿问题跟踪 项目编号:201103

研究要求:跟踪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前沿问题研究进展,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切实可行的经验,以及国土资源改革进展情况,分析国土资源改革形势,了解重点工作与重大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制定国土资源改革实施方案和2012年国土资源改革年度方案。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4.国土资源战略研究成果集成转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104

研究要求:系统梳理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成果,提出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总结提炼形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建议,细化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5.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201105

研究要求:通过对“两整治一改革”的总结,深入分析研究规划计划、征收征用、土地和矿业权出让、项目资金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会议关于反腐防控制度+科技的要求,总结各地采用科技手段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研究从思想、制度、教育、科技等方面建立国土资源惩防体系的措施建议。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6.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及指标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106

研究要求:在国土资源统计指标基础上,理清国土资源管理各环节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实践,重点研究国土资源管理运行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提出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及指标体系,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跟踪监测。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7.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成果集成及转化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107

研究要求:升级完善国土资源软科学项目数据库系统,推动成果集成转化,为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加强重大问题的跟踪把握,研究提出2012年软科学研究项目选题建议,进一步提高软科学研究项目选题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二)土地类

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研究

项目编号:201108

研究要求:系统总结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地方实施土地差别化管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与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从土地政策的产业差异性考虑,提出符合鼓励类产业不同特点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及完善限制和禁止类产业供地目录建议。从土地政策的空间差异性考虑,研究提出区域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从土地政策的系统联动性考虑,研究提出规划、计划、供地、用地、监管等相协调,与财政、货币(金融)、产业、区域等政策相衔接的差别化管理政策。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2.综合改革试验区土地政策对比研究 项目编号:201109

研究要求:总结比较各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土地改革实践,客观评

估土地政策改革创新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综合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为进一步做好综合改革试验区土地配套改革、推广改革成果、完善土地制度提供对策建议。通过举办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与发展战略论坛,总结实践经验,交流研究成果。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3.旅游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管理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10

研究要求:研究国外旅游产业用地管理的政策和实践,开展国内旅游产业用地管理实践调查,分类比较各地旅游产业用地政策,研究研究乡村旅游用地、旅游地产开发、旅游建设用地地价评估等问题,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用地政策的优化思路,为不同类型旅游区制订实施差别化的旅游用地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和实践。跟踪国内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预测产业用地需求。总结各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的具体措施,研究提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配套的用地政策建议。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4.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1111 研究要求:分析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证建立健全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与国外宅基地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补偿、合理流转等制度研究,设计与城镇住宅用地管理制度统一的农村宅基地储备、供应、使用、收回、监管及复垦整理政策框架体系,提出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宅基地与在城镇落户享有城镇居民公共服务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机制。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5.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112 研究要求:分析现行土地审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各地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供地的经验做法。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审批权限,明确批后监管责任,简化用地报批程序和征地管理程序等方面研究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的不同方案和路径,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对比分析利弊,提出改革的倾向性方案,进一步明确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政策措施。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6.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1113 研究要求:分析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绩效和存在问题,调研总结各地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实践经验。研究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省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补充耕地的新途径,探索补充耕地项目市场化运作和补充耕地指标有偿流转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案。综合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研究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7.城市低效土地开发及相关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14 研究要求:了解国外城市低效土地开发的做法与经验,与国内城市低效土地开发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 6

低效土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研各地城市低效土地开发实践,比较各地的运作模式、操作方法和制度政策,总结各地在改造方式、改造机制和激励政策三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规范有序推进城市低效土地开发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措施,提出促进从地上、地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8.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115 研究要求:研究国际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土地管理制度条件下国家的工业用地使用政策及相关理论。系统梳理我国工业用地供应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成效,调研总结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以来各地的实践操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改革的不同方案,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集思广益,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倾向性建议,明确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思路方向,研究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的可行性、政策措施,以及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差别化工业用地出让制度。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9.未利用地用地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16

研究要求:了解国外未利用地利用现状、政策,以及具体做法和经验,分析我国未利用地利用(尤其是盐碱地)现状和问题,并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国家和地方、国土资源部和相关部委未利用地相关政策,研究提出统筹推进未利用地利用的政策框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未利用地多目标利用评价,从产权管理、规划管控、市场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我国未利用地利用的建议,探索未利用地高效利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10.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17 研究要求:开展房地产用地政策的国内外对比研究,分析我国房地产用地调控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总结近年来各地改进房地产用地管理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继续深入研究地价和房价的相互关系和传导机制。从土地招拍挂制度、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用地分类供应政策、房地产用地开发监管等方面研究设计加强和改进房地产用地调控的措施,研究建议保障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11.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1118

研究要求:跟踪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收益的时空变化特征。从市场机制、财税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研究提出改革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同方案,分析各自利弊和操作的可行性,进一步明确土地收益分配改革的总体框架、推进思路和具体措施。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三)地矿类

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税费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119

研究要求:对比分析国际国内矿产资源勘查税费理论和实践。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所处的财税制度环境,归纳对比社会对矿产

资源税费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税分配和改革的政策建议。结合资源税改革,梳理现行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关的各项税、费、款政策,分析税、费、款的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税费概念、性质、内涵及表现形式。选择重点地区、重点矿种,研究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使用费制度的改革,探索实行可浮动的费率制度。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2.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120

研究要求:总结黑龙江、贵州、陕西三省煤炭矿业权审批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围绕划分中央与地方在矿业权审批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健全国土资源部综合监管、省具体审批的矿业权审批管理体制,提出不同的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并通过对比分析利弊,提出改革的倾向性建议,进一步明确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3.探矿权出让方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121 研究要求:分析总结国际和国内探矿权出让的具体做法,研究影响探矿权出让方式选择的条件。研究探矿权的风险划分标准,根据探矿权的风险因素和市场条件,研究进一步完善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出让方式的改革方案。提出加强探矿权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探矿权出让方式的政策建议。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4.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路径、模式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201122 研究要求:研究分析国外地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跟踪调研全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总体进展情况,剖析制约地勘单位改革的原因。对市场竞争状况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路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地勘单位从上游勘查向下游开发延伸,实行探采一体化,推进企业化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提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分类指导意见。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5.地质找矿新机制典型模式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201123

研究要求:通过调研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情况,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在勘查中的角色定位,比较新疆“358”、青藏专项、安徽“泥河模式”和河南“嵩县模式”等典型模式,分析其优势,以及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总结、提炼地质找矿新机制实践模式,提出在推进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6.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市场研究 项目编号:201124

研究要求:进一步研究公益性地调机构,中央地勘基金、国有地勘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投资主体在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市场的合理定位。研究探索矿产风险勘查市场运行机制、投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以及风险勘查市场与地勘行业管理的关系等。研究如何利用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高风险与高回报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国有地勘单位能动性与社会资本活跃性,提出建立风险勘查市场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委托方式:择优遴选 研究经费:15万元

7.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及调控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25 研究要求:系统采集矿产资源矿产、开发、贸易、市场等方面的数据,开展季度、年度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将资源形势分析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深层次分析,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借鉴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经验,研究提出矿业权市场动态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8.资源性产品进出口关税及定价相关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26 研究要求:跟踪研究国内主要矿产品的生产、供应及消费状况,把握矿产品供需关系演变趋势。深化研究主要进出口矿产品的产业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供需状况、进出口形势。根据现行资源性产品进出口政策和关税总体水平,结合宏观调控目标,研究提出资源性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调整方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相关经济政策。比较分析国际市场大宗矿产品贸易定价的形成机制,从生产、贸易、消费、外交等各个方面,系统分析影响全球大宗矿产品定价的因素,研究提出提高我国大宗矿产品贸易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9.国外地热资源管理政策法律研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项目编号:201127 研究要求:研究国外地热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对比分析其共 11

性和差异。调研我国地热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视角,总结我国在地热资源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借鉴欧盟和冰岛等国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提出中国地热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引导和规范我国地热资源产业布局。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10.矿产资源核算方法、核算体系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研究

项目编号:201128 研究要求:以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为架构,重点研究黑色金属矿产的核算方法,相关的经济核算账户设计及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衔接。根据当前矿产资源统计渠道、统计指标等设计会统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核算方法实施操作的方案、步骤和措施,并选择一个试点地区进行核算实证。

委托方式:直接委托 研究经费:20万元

(四)自主选题类

1.选题方向:(1)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问题研究。(2)社会广泛关注的国土资源领域热点、焦点问题研究。(3)国土资源管理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问题研究。

2.选题要求:具体研究题目及主要内容由申报单位提出,要求贴近国土资源管理实际,提倡小而精。

2011年度研究计划设10个自主选题,分为两类。一是给予部分经费支持(5万),此类项目3个;二是纳入部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但不给经费支持,此类项目7个。

三、委托程序

(一)直接委托

按照《办法》规定,由承担单位填写项目申报书,由专家进行课题设计审查,之后通过项目合同约定研究有关事项。

(二)择优遴选

1.发布公告。通过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发布拟择优遴选的软科学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申报资质、申报材料、申报方式等有关要求。

2.接受申报。部软科学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代表部接受申报,负责接收申报书(纸质申报材料加盖法人单位公章一式4份和电子文档)。受理时间从公告发布时间起20天内(含节假日)。截止时间以邮戳日期为准。

3.初步审查。组织人员按照公告的要求,对项目申报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申报资质,申报书格式等。

4.专家评审。(1)专家评审采用集中答辩,同一项目申报单位回避的方式进行。申报单位讲解25分钟,专家质疑20分钟。(2)由项目研究相关司局和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综合、土地、地矿三个专家组,每组专家7人。(3)专家组负责申报项目的评审。评审采用投票制。(4)每个专家从已有工作基础、研究内容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预期成果、研究力量、项目预算等方面综合考虑,匿名投票提出个人建议承担单位(不能弃权)。(5)由工作人员在专家组监督下计票,得票多者拟提名为专家组建议承担单位。

5.报部审定。汇总专家评审结果后报部审定。

6.签订合同。由国土资源部软科学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与承担单位签订合同。如承担单位非本系统,按照《办法》由办公厅与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

(三)自主选题

自主选题项目申报的操作方式与择优遴选方式一致,评审方式采用专家匿名评审,不再集中进行答辩。评审结果前三名的给予经费支持。

第二篇: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

附件2

2007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方案说明

项目2.提高珠海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水平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提高珠海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水平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与周边地区城市化关系研究。

2、推进珠海产业园区产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

3、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研究。

4、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及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与周边地区城市化关系,认识把握珠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着眼统筹协调发展,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2、通过研究产业园区产业集约化发展问题,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3、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发展问题,明确土地开发强度指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投融资及经营管理模式,科 学创新产业园区投融资及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了解全市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园个数、面积、企业人数、企业用地、投资额、基础设施投入、主导产业、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征用、规划与规划实施情况对比,开发建设模式等。

2、了解国内外10个先进城市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

3、外地考察、基层调研、网上收集资料等。

4、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5、数据资料要求来源工业园区、统计部门、规划国土部门(含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图纸)等。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成果内容:包括主报告和附件。附件包括系列研究报告及各类图纸、附表。

五、项目完成时间:一年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要求具有较强理论、政策研究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或研究单位承担本课题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产业园区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通过四项子课题的研究,认识把握珠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对提高珠海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水平,提出应用性强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项目3.珠海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及发展思路

2、珠海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平台建设

3、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优惠政策

4、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背景,了解、分析我市大学园区各高校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并形成分析报告。

2、根据市政府《关于设立和发展珠海市大学科技园的意见》(珠府[2007]11号)文件精神,《珠海市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讨论稿),从加快产学研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实际出发,提出珠海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定位和思路。

3、建设包括“成果孵化”、“投融资体系”、“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科技园项目申报和管理”、“数据库检索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

4、研究完善珠海大学科技园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5、提出解决发展珠海大学科技园中遇到的问题对策。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抽样方法、范围、样本数要求等。

主要针对大学园区各高校及国内有关重点高校进行研发状况的样本采集及调查分析,调查样本数:大学园区7所高校、5个孵化器、3 20多个各类实验室以及国内重点高校调查样本数80(实际回收40份以上调查表)。

2、征集数据、资料的保障条件和渠道要求等。

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调查分析经验和技术力量保障,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跟踪调查对象,确保回收的样本量达到要求。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相关配套优惠政策草案。

3、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4、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五、项目完成时间

项目在2008年6月前完成。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珠海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经验及对相关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相关科技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珠海高新区应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

项目4.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研究

一、项目名称: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产学研合作状况分析研究

2、珠海市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珠海市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相关措施 及模式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摸清全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成效以及科技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在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技术和人才供需意向等,并形成研究分析报告。

2、提出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措施、方法和思路。

3、建设包括“技术供求信息”、“相关政策法规”、“产学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产学研工作动态”、“数据库检索查询”、“产学研资源集成(公共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公告和通知”、“咨询服务”、“交流园地”等功能的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网站)。

4、起草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的相关资料和申请报告。

5、研究完善我市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抽样方法、范围、样本数要求等

主要针对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国内外著名重点高校(特别是在珠海市设有校区、分校、研发机构的高校)进行产学研状况的样本采集及调查分析,调查样本数:企业200家左右(实际回收100份以上调查表),高校20家左右(实际回收10份以上调 查表),2、征集数据、资料的保障条件和渠道要求等

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调查分析经验和技术力量保障,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跟踪调查对象,确保回收的样本量达到要求。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我市产学研合作状况总体分析研究报告。

2、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草案。

3、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门户网站—珠海市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方案。

五、项目完成时间

项目在2008年4月前完成。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珠海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经验及对相关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相关科技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珠海市科学技术局应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

项目5.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调查

2、珠海市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3、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政府应以建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针对我市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偏小、功能单

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我市在自主创新大会上提出了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或兴办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中介机构,引进外来中介服务机构,最终形成以依托政府公共资源的官办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为骨干,以民营科技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服务体系。

本课题研究应当全面梳理当前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科技中介体系建设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确立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起草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总体规模小,课题研究应把数据分析和现场访谈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和专家力量,将全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纳入调查研究范围。相关二手数据的获得和采集主要通过统计 和科技部门的科技统计渠道进行。必要时,应展开对深圳等先进城市的外部访谈。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研究报告: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2 政策草案: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7月-2008年6月。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应当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比较熟悉,在我市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积累。

项目6.2007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分析与决策研究

一、项目名称

2007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分析与决策研究 子课题一: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 子课题二:2006年珠海市软件产业分析; 子课题三: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决策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根据信息产业部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重新划分珠海市纳入软件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和产品名单。

1.完成2006年软件产业快报、2006年软件产业年报、2007年 软件产业月报工作。

2.根据软件统计数据及珠海市软件行业发展情况完成2006软件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并为市政府下一软件行业发展提出决策意见。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一)实施范围:

1、经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从事软件研发、销售及软件产品相关服务的各种经济类型的软件企业(含取得软件企业资格认证的企业)。

2、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软件企业,统计数不少于120份。

3、港澳台地区登记注册的软件企业不在本统计范围内。

(二)统计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统计在地原则”,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收集本地区软件企业统计报表,审核、汇总后按上报时间逐级上报。

(三)汇总上报时间要求:

1、软件统计年报:

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收集、审核、汇总。并在年后3月5日前向市信息产业局、省信息产业厅报送全套报表,包括企业基层表、汇总表和录入的数据库文件。

2、软件统计月报:

(1)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收集、审核、汇总,经市信息产业局审核后于月后15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向省信息产业厅报送。(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字(1999)101号文规定,在报送软件统计月报表时逢国务院规定年、节假日顺延(不包括星期

六、日)。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珠海市软件产业2006年年报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与2007年软件产业决策;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月报数据。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31日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承担单位资质要求:

1、社会团体、机关或事业单位;

2、有专职统计人员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3、建立了严格的单位管理制度和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4、曾经承担过产业统计工作。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了解国家统计法和信息产业部统计制度;熟悉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对我市软件产业有深入的研究和预测能力。

项目10.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子课题:

1.“发达国家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结题形式:论文

2.“珠海市创意产业现状分类调研” 结题形式:调研报告

3.“珠海市创意产业架构构建可行性分析” 结题形式:分析报告

4.“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结题形式:研究报告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清晰了解与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创意产业结构,GDP总值,占有比率和强势行业发展趋势。

2.珠海市创意产业现状、行业分布及其优势和劣势。3.探索适应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4.为政府决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5.推动珠海市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比较方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统计法、社会及价值体系研究法、归纳法等。

2.研究步骤:

课题论证→现状分析→组织分工→开题报告→研究实施→评估 反对→子课题研究→

子课题成果→主课题报告→结题报告 3.数据主要收集源

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人大报刊数据库。美国EDSCO host 数据库。

国家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珠海市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资料。4.调研采样:

拟采用全面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典型调查为主,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为典型样本,以典型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特别关注旅游业、休闲体育、高尔夫、娱乐业、广播电视、广告业、博物馆业、艺术市场、建筑设计等行业。

四、提交成果形式和内容 研究报告 5万——8万字 学术论文 1篇——2篇

五、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课题资质要求:

本课题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珠海相关大学或研究单位共同承担,以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旅游经济学、社会体育学、管理学、信息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结合,多端切入,并结合我市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分题研究,协同攻关进行分析研究。

附:创意产业简介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英国最先产生并最先运用的,其后迅速在北美流行,现已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学界的标准概念。创意产业结合体验经济指的是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力。通常包括广告业、建筑艺术、手工艺品、电影音像、广播电视、旅游业、休闲体育、博物馆、出版业、报刊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时尚设计等。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50亿美圆,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以发达的欧美国家为主,尤其是美国增长率为14%,英国大到1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英国布莱尔为首相的工党政府上台,把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政策性重点扶持。到2004年,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国民总产值中第二大的产业,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8%。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并进行单独统计。可以这样说,创意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理论界对与创意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地,从理论界到社会舆论都在为创意产业如何结合当地的优势推进发展作深入研究和讨论。政府相关部门也逐步在这一领域进行一系列的研讨,努力形成自身优势。项目11.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2、珠海市技能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珠海市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4、珠海市技能人才发展规划

5、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措施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全面了解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真实总量、行业分布、生存现状。

2、全面了解珠海市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及各培养机构的发展现状,为建立珠海市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平台提供科学依据。

3、为制定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鉴定、发展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4、为珠海市人才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专家、行业协会成员组成的调查小组,通过对市内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分析、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在大量搜集真实有效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共同起草调查报告。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报告:珠海市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2、方案:关于建立珠海市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平台的可行性方 案

3、政策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的意见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12月31日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1、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和社会信誉,熟悉珠海市人才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基本情况。原则上优先选择政府部门或其下设的相关研究中心(所)承担此项目。

2、项目负责人要求具备研究员(或同等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调研经验、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并能有效组织和协调调查小组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篇:2018年顺义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2018年顺义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社会征集选题内容

一、聚焦 “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1.顺义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摸清顺义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底数,梳理顺义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和结构、重点企业及项目、创新能力水平、空间布局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的设想,根据全国科创中心建设以及顺义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的任务部署,结合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科技前沿方向、知识产权布局、综合管理和利用、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提出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和措施。

2.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我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突出问题和发展前景;围绕我区主要新材料产业,分析市场应用情况;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联合创新基地建设,研究提出构建国际化公共研发平台、创业加速孵化科技服务平台的部署规划。

3.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发展路径研究

我区航空航天产业格局和全产业链研究,提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研究全国航空航天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研究开展双边或多边协同创新的模式,分析如何将我区的航空航天产业融入世界产业链;研究与空间技术、先进材料、自动控制、特种加工、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的融合创新;研究产业科研成果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等。

4.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业态情况、发展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模式等内容;研究跨区域、跨国协同案例和机制,研究在产业融合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跨区域协同与合作,为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针对我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区域协同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和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

5、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

以贯彻落实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顺义区的功能定位,以集成电路产业“承载国家战略、布局新兴前沿、支撑转型升级”为主线,集中资源、重点投入,实施“核心企业—关键领域—重点产品”突破战略,研究提高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有效建议。

6.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前沿方向、热点信息及发展趋势;研究科技对重大疾病、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艾滋病、职业病、精神病、老年病诊疗技术的支撑作用;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细胞存储、智慧医疗、远程诊疗、医药贸易、医疗器械等方面对我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及政策需求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推进与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合作建设医学工程转化产业基地,加快集聚高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人才,打造首都东北部生物医疗中试基地,并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建立浅山地区健康诊疗服务基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与数字医疗、大健康、体育休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对打造宜居绿色生态健康区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

顺义区作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将全力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顺义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建设的风向标和引领者,提出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1.顺义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盘活资源、优化政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建议。结合我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探索我区承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域、模式和途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研究探索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活化首都科技平台资源研究 结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资源实际,对顺义区内可以承接科技创新主体、研发服务资源等创新要素入驻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基本情况、招商引资意向、商业合作计划等进行摸底调查。结合顺义区政府出台的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形式确定的重点工作,针对需要通过科技资源发挥作用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进行剖析研究。

3.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顺义全面创新的带动作用研究 研究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我区全面创新的推动作用;研究国内外先进地区科技创新模式对我区的借鉴意义;分析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和难点;结合我区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提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我区科技创新目标检测评价体系;研究我区与其他区域协同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4.顺义区创新创业资源整合机制研究

调研我区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现状,分析我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外部的资源整合互动关系;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中的资源整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北京其他区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中的资源整合现状进行比较,针对我区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的方向与路径,提出有利于我区创新创业资源整合的作用机制。

5.研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根据研究开发链条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等,分析我区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短板和问题,提出促进我区研发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结合《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提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议。

6.顺义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梳理我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资源与发展现状情况。对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为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分析基础。构建顺义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并对分析维度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进行论证,研究提出制约发展的政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现政策突破。

7.顺义区科技人才规划研究

研究分析我区科技人才缺口及解决途径;提出切实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尤其针对领军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人才等人才队伍;比较研究顺义区与其他地区高端人才的水平和层次现状,发现高端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顺义区的科技人才现状,提出培育重点前沿领域高端人才的对策建议。

8.利用高端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综合分析人才、重点项目、总部企业等高端科技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发展需求。研究对照我区科技资源各方面条件现状,探讨目前顺义区在科技创新资源竞争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近3年来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在吸引高端人才、重点项目、总部企业等资源过程中的新经验、新做法,开展案例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利用高端科技资源支撑顺义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区域创新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1.重点科技领域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

根据我区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要求,研究选取2-3个我区重点发展的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归纳我区过去支持特定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科技金融举措与成效等;对特定产业展开调研,分析特定产业的特点,对接特定产业和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分析目前我区科技金融政策存在的主要短板等,为科技领域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2.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对策研究

研究我区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重大挑战,从空气清洁、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构建我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3.顺义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分析研究

研究顺义区科技服务业现状、面临形势、存在问题和发展路径,对比先进国家和地区,提出促进我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对大数据应用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分析大数据应用于社会治理各方面的可行性,并进行案例分析。结合顺义区社会治理现状,提出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治理,提升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政策建议,包括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好大数据。

5.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为核心,加快形成一流的“亲”“清”政商关系,落实顺义区内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打造首都营商环境高地;突出顺义区域特点,研究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智慧政务”建设为抓手,增强具体改革措施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政策实效,以解决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为重点,把不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促进全区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高;调研报告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成长、顺义转型发展、经济“稳增长”提供保障,形成从科技创新上推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6.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研究

对国内外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前沿领域和新兴热点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业态和模式创新趋势,结合我区的现状基础,提出有关建议。

四、科学普及产业发展研究

1.顺义区科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研究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集成技术应用,深化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和专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分析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现状、转化及成果推广现状,制定落实计划;装配式建筑技术攻关研究;对我区科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研究提出顺义区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顺义区科普资源调查分析研究

科普人力资源调查,包括全区科普工作人员(专职、兼职)以及科普志愿者等的数量及其分布结构。科普经费资源调查,包括科普经费投入规模、投入方向、投入结构等。科普场地资源调查(比如社区科普体验厅、科普基地或其他科普场馆),包括科普场馆及基础设施的管理主体、面积、类型、位置等。科普传媒资源调查,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网站等各类传播载体的主体、科普内容、受众对象等方面的资源调查。科普活动资源调查,包括科普讲座、展览、竞赛活动、科普交流活动等各类科普活动数量、活动主体、活动内容等。科普产品资源调查,包括科普展品展教具、科普图书、科普影视动漫等。通过上述五个方面调查分析,提出对顺义区科普资源优化存量、引导增量的对策建议。

3.科技教育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对顺义区科普事业发展的借鉴研究

结合国内主要城市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与具体措施案例,总结我区科技教育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顺义区科学传播与普及的运作模式、创新机制、需求特点,提出借助科技教育资源、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顺义区科普事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申报单位的研究方案可根据选题内容适当进行调整。

第四篇: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施细则

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使软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以及《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贵阳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软科学研究是指:自然科学的应用,与自然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应用,宏观分析与决策,发展规划研究等领域中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活动。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应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开展,其成果应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软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科技政策法规研究、体制改革研究、产业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研究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第四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软科学项目”)是科技计划项目的组成部份,其管理包括:项目调研、申报 1

项目审查、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立项实施、检查、验收和促进成果的转化等。

第五条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制并发布软科学研究指南。

第六条 软科学项目立项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研究内容应符合当年《申报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二)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创新性与适用性;

(三)研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资料来源可靠、方法科学合理,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和数据资源等条件。

第七条 软科学项目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

(一)软科学项目的课题组长应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在研究的全过程中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

2、一般应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应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课题组长主要职责:

召集课题组会议,牵头制定研究方案,负责研究人员的分工,主持撰写研究报告;按合同检查研究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根据经费使用的范围,审批课题研究经费的开支;考核研究人员绩效;按合同的各项要求,负责项目的完成、验收和登记等工作。

第八条软科学项目申报应提交《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等相关资料。

第九条市科技局对符合申报要求的软科学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予以立项。

第十条 审批立项的软科学项目,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合同书》。多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必须明确项目主持单位,项目主持单位需向参与单位分拨经费的,应在合同中明确分拨方案。

第十一条 软科学项目的经费来源主要是:

(一)市科技局当年科技经费的预算;

(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项目的经费资助。

第十二条 软科学项目资助经费在立项后一次性拨付,专款专用,接受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第十三条 软科学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1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四条 市科技局对软科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

抽查,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报告项目的实施情况,提交阶段报告或最终研究成果。

第十五条 软科学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向市科技局申请验收,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软科学研究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项目研究报告》;

(三)研究工作总结;

(四)软科学研究经费使用财务决(结)算表;

(五)其他材料:立项文件、《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合同书》等。

第十六条 软科学项目验收采取会议验收或经市科技局同意的函件验收两种形式,由不少于3名相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验收。

第十七条软科学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是否达到合同的要求;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观点和分析是否科学;

(三)研究工作是否按时完成,技术资料是否齐备;

(四)研究成果是否创新,是否适用;

(五)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十八条 软科学项目取得的成果,除另有约定外,应属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部门和成果完成单位所有。凡凭借市软科学项目(课题)印制或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报

告、专著和论文等),需在研究成果封面或论文首页标明“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或“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经费资助项目”字样。

第十九条 市科技局不定期地将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辑,供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农村等推荐应用。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2011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附件1:

2011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一、重大公开招标项目

重大公开招标项目题目如下:

1.鲁、粤、苏、浙转变发展方式比较研究

2.山东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3.山东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对策研究

4.山东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5.山东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研究

6.科技支撑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研究

7.山东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8.山东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与高端人才集聚重大问题与对策研究

9.鲁、粤、苏、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10.加快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11.深化山东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绩效研究

12.山东省建筑节能降耗对策研究

13.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14.地理信息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模式研究

15.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重大公开招标项目的申报题目必须与上述题目相一致,具体研究内容由投标人自行拟定。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将对投标人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选择项目中标单位。重大公开招标项目投标不限额。每项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8万元。

二、面上项目

申请人可从下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自行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

A.“转方式、调结构”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B.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

C.依靠科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民生保障改善;

D.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

E.依托高校自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F.重大工程、项目前瞻性研究及咨询;

G.软科学研究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申报项目要以决策应用为导向,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参考。申报题目不得与本软科学重大公开招标项目题目重复。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选择立项项目。根据选题意义、研究难度、成果形式、经费情况等,将立项项目分为有经费资助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对申报有经费资助的申报项目,经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有可能被列为自筹经费项目,如不同意被列为自筹经费项目,必须在申请书中相关栏目中注明,否则,一经立项,必须完成课题研究。

下载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国土资源软科学研究项目调整方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务书.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务书 使用手册 软科学组织处 2007 年10月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目 录 1 任务书填报 .........................................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 (试 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浙江省科技计划与......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 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 子项目二: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中期报告 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课......

    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附件3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要求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将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围绕科技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项目,主要是三大类:重大......

    2009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2009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2009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要......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体育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参照国家 有关规定,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体育局组织实施......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第一条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为国家发展提供宏观咨询服务的重大科技计划。为了做好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审批管理工作,为编制国家软科......

    2003年度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1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按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要求,2011年度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将重点组织有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