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报告(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4:5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实验报告》。

第一篇: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2-练习1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A、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2.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3.主机A ping 主机D(172.16.1.4)。4.主机E ping 主机F(172.16.0.3)。

5.主机A、B、C、D、E、F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a”命令察看ARP高速缓存。

● ARP高速缓存表由哪几项组成?

● 结合协议分析器上采集到的ARP报文和ARP高速缓存表中新增加的条目,简述ARP协议的报文交互过程以及ARP高速缓存表的更新过程。实验2-练习2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在主机E上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辑一个ARP请求报文。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设置为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6 ARP层:

发送端硬件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发送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目的端硬件地址:设置为000000-000000 目的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F的IP地址(172.16.0.3)

2.主机B、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协议)。3.主机B、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ARP报文。4.主机B、F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进一步体会ARP报文交互过程。实验2-练习3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2.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3.主机A、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4.主机A ping 主机E(172.16.0.2)。

5.主机A、B、C、D、E、F停止数据捕获,察看协议分析器中采集到的ARP报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 单一ARP请求报文是否能够跨越子网进行地址解析?为什么?

● ARP地址解析在跨越子网的通信中所起到的作用?

6.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ecover_config命令,停止静态路由服务。

实验2-练习3

实验3-练习1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2.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3.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6.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7.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8.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B 能

E 不能

实验3-练习2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1.直接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IP数据报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1.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A再编辑IP数据报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0.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4)主机B、C、D、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 记录实验结果

表3-4 实验结果

●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2.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255.255.255.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3)主机B、C、D、E、F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这个数据报。

(5)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 记录实验结果

表3-5 实验结果

●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3.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E ping 127.0.0.1。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为什么?

实验3-练习3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在主机B上使用“实验平台上工具栏中的MTU工具”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MTU为800字节(两个端口都设置)。

2.主机A、B、E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3.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l 1000 172.16.0.2。

4.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在主机E上重新定义过滤条件(取一个ICMP数据包,按照其IP层的标识字段设置过滤),如图所示:

图3-24 过滤条件设置

● 将ICMP报文分片信息填入下表,分析表格内容,理解分片的过程。

表3-6 实验结果

5.主机E恢复默认过滤器。主机A、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6.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l 2000 172.16.0.2。

7.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察看主机A、E捕获到的数据,比较两者的差异,体会两次分片过程。8.主机B上使用“实验平台上工具栏中的MTU工具”恢复以太网端口的MTU为1500字节。

实验3-练习4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1.所有主机取消网关。

2.主机A、C、E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B(172.16.1.1)、D、F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3.主机A ping 主机B(172.16.1.1),主机C ping 主机D(172.16.1.4),主机E ping 主机F(172.16.0.3)。

● 记录实验结果

表3-7 实验结果

● 请问什么情况下两主机的子网掩码不同,却可以相互通信? 4.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ecover_config命令,停止静态路由服务。5.所有主机恢复到网络结构二的配置。

第二篇: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书

课程:网络互联技术 任课老师:程克非 学院:计算机

班级:0430801

学号:08490121 姓名:姚树秘

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实验1 路由器的启动及CLI的编辑命令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计算机和路由器的连接、启动路由器、登录路由器、熟悉CLI的各种编辑命令和帮助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刚采购了新的路由器,管理员要学习使用路由器。

三、实验步骤:

⑴ 连接好路由器电源,用反转线(rollover)、转换接头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和计算机的串口。

⑵ 在Windows中启动超级终端通信程序,建立新的连接,选择路由器和计算机连接的串口,波特率为9600,其他的参数保持缺省。

⑶ 开启路由器的电源,观察路由器的启动过程,粗略估计路由器启动过程完成的时间。⑷ 等待路由器启动完成,进入setup配置模式,用【Ctrl+C】键中断setup配置模式 ⑸ 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的切换 ⑹ “?”的使用

⑺ 熟悉CLI下的各种编辑命令的使用。⑻ 改变历史命令缓冲区的大小

部分截图

实验2 子网规划与划分

一、实验目的:

掌握ip地址的分配和划分子网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规划子网

2.在局域网上划分子网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局域网

四、实验步骤及部分截图

1、子网规划

2、在局域网上划分子网

实验3 路由器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工作状态判断等基础知识; 2 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式; 3 熟练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

二、实验内容:

1熟悉路由器/交换机各指示灯、功能按钮的含义; 用超级终端通过Console口完成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 用Telnet方式修改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4 用Web方式修改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5 熟悉基本的路由器/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 6 写出实验步骤中未列出的命令。

三、实验步骤与截图

1.不同用户之间的切换 2.给路由器配制ip地址 3.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4.配置路由器的密码 5.配置当天消息标题 6.路由器不执行DNS 解析 7.阻止控制台终止连接 8.阻止控制台信息插入命令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对路由器的认识加深,对路由器的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路由的基本配置。

实验4 网络设备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DP协议的原理

2.掌握显示各种CDP信息的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查看CDP邻居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登陆到邻居设备上。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DCES0/0:192.168.0.1/24RouterAEncapsulatonPPPS0/0:192.168.0.2/24EncapsulatonPPPRouterB

四、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两台路由器RouterA、RouterB。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

3.配置路由器RouterA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IP地址(192.168.0.1/24)、路由器RouterB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IP地址(192.168.0.2/24)并同时激活接口。

4.配置路由器RouterA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时钟频率为64000。5.使用Ping命令测试路由器RouterA和路由器RouterB之间的连通性。6.练习理论课中介绍的各种CDP命令。

7.练习理论课中介绍的管理Telnet会话的各种命令。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CDP协议的基本内容能够很好的使用一些命令显示CDP的信息。

实验5

IOS和密码恢复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我们将学会路由器的口令恢复和IOS的恢复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无法和上任网络管理员取得联系获得路由器的密码,但现在要需更改路由器的配置;管理员在对路由器的IOS进行升级后发现新的IOS有问题,需恢复原来的IOS。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四、实验步骤:

⑴ 关闭并重新开启路由器电源,等待路由器开始启动时按【Ctrl+Break】键中断正常的启动过程,进入到ROM状态。

⑵ 修改配置寄存器的值,并重新启动:

⑶ 等待路由器启动完毕并进入setup模式后,按【Ctrl+C】键退出setup模式,修改密码

⑷ 恢复寄存器值,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⑸ 准备好TFTP服务器,检查IOS文件c2600-i-mz.122-8.T1.bin是否已经在正确目录,并记下服务器的IP地址

⑹ 重启路由器,用【Ctrl+Break】中断启动过程,进入到Rom模式 ⑺ 设置环境变量 ⑻ 下载IOS,并重启

实验6 静态路由与缺省路由配置恢复

一、实验目的:

在本试验,我们将学习如何用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两种方法配置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在深圳、上海、北京各有一分公司,为了使得各分公司的网络能够通信,公司在三地分别购买了路由器,为R1、R2、R3,同时申请了DDN线路。现要用静态路由配置各路由器使得三地的网络能够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⑴ R1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⑵ R2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⑶ R3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⑷ 在R1、R2、R3路由器上检查接口、路由情况 ⑸ 在各路由器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各网络的连通性 ⑹ 在R1、R3上取消已配置的静态路由,R2保持不变 ⑺ 在R1、R3上配置缺省路由

⑻ 在各路由器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各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7 RIP协议及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RIP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192.168.1.0/24和172.16.1.0/24通过两条路径互连,我们要在各路由器上配置RIP,使得路由器自动建立路由表。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掌握了RIP路由的配置过程,能够自己完成RIP路由的配置和调试过程,对RIP有更多的认识。

实验8 EIGRP协议及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EIGRP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我们要在各路由器上配置EIGRP,为了充分利用线路要求使用负载均衡,注意各线路上的带宽。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⑴ 在各路由器上进行各基本配置,如:路由器名称、接口的IP地址、时钟等。⑵ 在各路由器进行EIGRP的基本配置

⑶ 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度量值等 ⑷ 测试连通性

⑸ 观察路由的动态过程:在路由器B上关闭s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重新在路由器B上开启s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⑹ 负载均衡

四、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EIGRP路由的相关配置,掌握的EIGRP协议的内涵,能够对配置后的路由调试正确。实验9 单区域OSPF的配置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OSPF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所用之图见图1,注意路由器A和路由器D、路由器D和路由器C是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的。

四、实验步骤:

(1)在各路由器上进行各基本配置,如:路由器名称、接口的IP地址、时钟等(2)在个路由器进行OSPF的基本配置

⑶ 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度量值等 ⑷ 测试连通性

⑸ 观察路由的动态过程:在路由器D上关闭f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重新在路由器D上开启f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⑹ 在路由器A上配置 ⑺ 在路由器A、D上配置

五、心得体会:本实验让我学会了OSPF的配置和调试过程,能够独立完成本次实验内容。

实验10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会学习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两地的Cisco路由器用DDN线路连接起来,为了安全,要在路由器配置PPP封装,并采用合适的验证,使得两地的网络能够安全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部分图

⑴ 按照图1进行组建网络,经检查硬件连接没有问题之后,各设备上电。

⑵ 按照拓扑结构的要求,给路由器各端口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时钟(DCE端),并且用“no shutdown”命令启动各端口,可以用“show interface”命令查看各端口的状态,保证端口正常工作

⑶ 设置主机A和主机B的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完成之后,分别ping自己的网关,应该是通的。

⑷ 为保证整个网络畅通,分别在路由器R1和R2上配置rip路由协议:在R1和R2上查看路由表分别如下

⑸ R1路由器上禁止PC2所在网段访问

四、心得体会:

这次试验,我了解了PPP协议的内容,并且对于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有初步的了解,通过今后的学习,我相信能够很好的掌握PPP协议。

实验11 PPP的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会学习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两地的Cisco路由器用DDN线路连接起来,为了安全,要在路由器配置PPP封装,并采用合适的验证,使得两地的网络能够安全通信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四、实验步骤:

⑴ 在RouterA上配置PPP的验证方式为PAP,并且在RouterB上为RouterA建立用户、设置密码

⑵ 在RouterB上配置PPP的验证方式为PAP,并且在RouterA上为RouterB建立用户、设置密码

⑶ 在RouterA上测试连通性,ping 10.1.3.2;验证PAP的验证方式

⑷ 在RouterA上配置验证方式为CHAP,把为RouterB创建的用户名改为RB,密码改为 20 33333 ⑸ 在RouterB上配置验证方式为CHAP,把为RouterA创建的用户名改为RA,密码改为3 ⑹ 在RouterA上测试连通性,ping 10.1.3.2;验证PAP的验证方式3333

五、心得体会:

这次试验是接着上次实验的,也是关于PPP的了解,加深和巩固了对PPP的认识。

实验12 NAT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在Cisco 2611XM路由器上配置NAT。首先,我们配置静态NAT转换,然后我们配置动态NAT,最后我们用NAT来配置TCP负载均衡。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的网络由两台路由器RTA和RTC组成。路由器RTA是连接ISP的边界路由器,而ISP只分配了一个子网:192.168.1.32/27给该公司的网络。因为这个子网只允许有30台主机,所以该公司决定在它的网络内部运行NAT,以使公司内部的几百台主机共享这30个全局地址。除了配置NAT复用以外,该公司还让我们实施TCP负载均衡以使外部来的web请求被均衡在两台不同的内部web服务器上。公司内部的网络IP地址分配为10.0.0.0/8网段。

三、实验步骤:

⑴ 按照图1进行组建网络,经检查硬件连接没有问题之后,各设备上电。

⑵ 按照拓扑结构的要求,给路由器各端口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时钟(DCE端),并将各端口启动,还要配置主机A和主机B 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上面的信息配好之后,用ping命令测试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是否能够通信。⑶ 分别在三台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⑷ 配置路由器RTA作为一台NAT服务器,RTA将把该公司的内部地址(10.0.0.0/8)转换为ISP所分配的地址(192.168.1.32/27)⑸ 配置复用动态NAT ⑹ 我们最后的任务是设置NAT使用TCP负载均衡,因为该公司想让外部web用户以循环的方式被引向两个互为镜像的内部web服务器。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路由器RTA和RTC将担当这两台冗余的web服务器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让我恶补一些NAT协议相关的内容,并且能够配置静态NAT转换,配置动态NAT,以及用NAT来配置TCP负载均衡等相关的任务。

实验13 交换机的了解与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熟悉Cisco Catalyst 2950交换机的开机界面和硬、软件情况; ⑵ 对2950交换机进行基本的设置; ⑶ 了解2950交换机的端口及其编号。

二、实验内容:

通过Console口连接到交换机上,观察交换机的启动过程和缺省配置,了解交换机启动过程所提供的硬、软件信息。然后对交换机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配置。

三、实验步骤:

第1步:2950交换机的启动 ⑴ 2950交换机的启动 ⑵ 2950交换机的缺省配置 第2步:2950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⑴ 首先进行的配置是 enable 口令和主机名

⑵ 缺省配置下,所有接口处于可用状态,并且都属于VLAN1 ⑶ show version命令可以显示本交换机的硬件、软件、接口、部件号和序列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与开机启动时所显示的基本相同

⑷ show interface vlan1可以列出此接口的配置和统计信息 第3步:配置2950交换机的端口属性

⑴ 设置端口速率为100Mbit/s、全双工,端口描述为“to_pc” ⑵ show interface命令可以查看到配置的结果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首先了解了9520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功能,对9520交换机的物理及逻辑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一些配置命令对该交换机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和调试。

实验14 VLAN Trunking和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VALN的基本概念,掌握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

⑵ 通过VLAN Trunking配置跨交换机的VLAN;

⑶ 配置VTP;

⑷ 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有关信息。

二、实验内容:

将交换机A的VTP配置成Server模式、交换机B为Client模式,两者同一VTP域名Test。在交换机A上配置VLAN。通过实验验证当在两者之间配置Trunk后,交换机B自动获得了与交换机A同样的VLAN配置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内容: 第1步:配置C2950A交换机的VTP和VLAN

⑴ 使用vlan database命令进入VLAN配置模式,在VLAN配置模式下,设置VTP的一系列属性,把C2950A交换机设置成VTP Server模式(缺省配置),VTP域名为Test ⑵ 定义V10、V20、V30和V40等4个VLAN ⑶ show vtp status命令显示VTP相关的配置和状态信息 ⑷ show vtp counters命令列出VTP的统计信息

⑸ 把端口分配给相应的VLAN,并将端口设置为静态VLAN访问模式 第2步:配置C2950B交换机的VTP

第3步:配置和监测两个交换机之间的VLAN Trunking

⑴ 将交换机A的24口配置成Trunk模式 ⑵ 将交换机B的24口也配置成Trunk模式

⑶ 用show interface fa0/24 switchport查看Fa0/24端口上的交换端口属性 第4步:查看C2950B交换机的VTP和VLAN信息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VLAN的基本概念,对VLAN的认识加深了,掌握了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VLAN配置,包括VTP的配置和调试,并通过命令显示上述配置信息。

实验15 STP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了解和掌握Etherchannel的配置;

⑵ 在Etherchannel上配置Trunk;

⑶ 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有关信息。

二、实验内容:

按照图1将两台交换机连接起来,用两条快速以太链路形成一条FastEtherChannel。

三、实验步骤:

第1步:手动配置EtherChannel ⑴ 创建EtherChannel ⑵ 将物理接口指定到通道中 ⑶ 在以太通道上启用Trunking ⑷ 监测EtherChannel的状态 第2步:自动配置EtherChannel ⑴ C2950A(config)#interface fa0/23 ⑵ C2950A(config-if)# interface fa0/24

⑶ 用show etherchannel 2 summary可以看到channel已存在,但显示接口和Port-channel都处于Down状态

⑷ 用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发现接口23、24均处于关闭状态,用no shutdown命令将接口打开

第3步:取消EtherChannel

⑴ 分别将端口从EtherChannel中退出 ⑵ 直接取消EtherChannel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我对STP协议有一定的认识,掌握Etherchannel的配置过程,能够 在Etherchannel上配置Trunk,在配置完成后,并用相关命令查看相关配置信息。

实验16 VLAN间的路由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VLAN间路由的配置;

⑵单臂路由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依照网络拓扑结构图连接好网络,并且能够使得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之间能够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内容:

1.利用路由器R1、R2模拟PC,关闭其路由功能;

2.将路由器R1的Fa0/0端口的ip设为:192.168.1.2/24,默认网关设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2的Fa0/0端口的ip设为:192.168.0.2/24,默认网关设为:192.168.0.1; 4.将交换机SW1关闭路由功能,作为二层交换机使用,并划分VLAN14、VLAN15两个VLAN 5.将交换机SW1的Fa1/14端口加入到VLAN14中,将Fa1/15端口加入到VLAN15中; 6.在路由器R3的Fa0/0接口启用子接口Fa0/0.14(ip设为:192.168.0.1/24)、Fa0/0.15(ip设为:192.168.1.1/24)并封装相应的VLAN号 <1>交换机

i.划分VLAN ii.将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 iii.为Fa1/13端口配置干道 iv.关闭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2>路由器R3的配置清单 i.开启路由器R3的路由功能

ii.启用子接口、封装VLAN并设置ip iii.配置Fa0/0端口并启动该端口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天的上机学习,网络互联的实验也在这里告一段落,通过这几天的实验,让我对网络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恶补,对很多协议,以及很多路由交换机的配置都有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完成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并测试合格,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并且很多都是平时根本学不到的,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给我们营造了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不惜用自己的时间来让我们学习知识,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和学校对我们的栽培,网络是一个很广的面,有学不完的只是等着我们去学习,这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入门而已,但是我想有了这个基础,我以后会好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

第三篇:网络经济学实验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 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网络经济学 班 级: 电商121 学生姓名: 王旺 学 号: 20120914038 成 绩: 指导教师: 吴 学 霞 所属学期: 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一 网络外部性原理运用

实验目的

理解网络条件下外部性的新特点。实验内容

搜集资料,选取网络经济下的一个企业案例,分析网络外部性对网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实验过程

案列:信息技术的热潮带来了全社会对“信息化”的关注,而在构成地球信息村基础的互联网领域,腾讯立足即时通讯,率先实现了网民之间即时、便捷的沟通方式,其业务渗透到IM、游戏、新闻、门户、无线增值、社区、C2C等多个方面。在短短数年之间积聚了4.3亿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用户达到1.5亿,以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近80%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了近乎“垄断”的优势,也在事实上开创了一个基于腾讯QQ的即时通讯社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网络外部性对网络产品供给的影响: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垄断”优势,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力与渗透度,供给方会不断的创新、开发新业务,如IM、游戏、新闻、门户等业务,这样一来、使得供给方的业务不断更新换代乃至完善。

网络外部性对网络产品需求的影响:当需求方规模经济作用很强时,当消费者预期某种产品会普及,它就会流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消费者的预期将被证明正确。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边际收入递减,边际成本增加,使得边际收益递减。网络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定律。一个参与者的参与给其他参与者带来好处,大网络比小网络更具吸引力,就形成了外部性。网络具有强大的正反馈效应,形成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经济遵循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即网络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QQ业务的不断创新使得用户使用它的效用不断提高,于是会有更多的用户选择QQ。随着使用者的越来越多,在网络的正外部性作用下,每个使用者从QQ中获得的收益就不断增加,QQ的价值随之升高,这样QQ的边际收益不断增加,而QQ是典型的数字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需求的不断增加,又大大降低了平均生产成本,企业的收益越来越大。

实验二 正反馈原理运用

实验目的

了解正反馈原理在网络经济中的运用。实验内容

上网查找网站,以具体行业发展举例说明正反馈原理的具体应用。实验过程

案列:腾讯QQ立足即时通讯行业,率先实现了网民之间即时、便捷的沟通方式,其业务渗透到IM、游戏、新闻、门户、无线增值、社区、C2C等多个方面。在短短数年之间积聚了4.3亿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用户达到1.5亿,以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近80%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了近乎“垄断”的优势,也在事实上开创了一个基于腾讯QQ的即时通讯社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正反馈原理具体应用:

网络效应是描述网络的一个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在网络经济中,随着市场的扩大、使用人数的增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信息在原来被大家共享的同时总量却在增加——这就是网络正反馈效应。只有不断地扩大用户数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引发正反馈,才能给使用这类软件的用户的价值最大化。

例如,腾讯公司向市场推出其产品——QQ,在QQ进入市场的阶段,为什么要提供尽量多的获取QQ客户端的途径给潜在的用户,原因就是QQ是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的数字产品。通过在互联网的QQ网站上,免费提供客户端软件下载,使市场达到临界容量引发正反馈。同时,允许其他的软件下载网站提供QQ客户端的下载,这样一来,用户便有多种选择途径获得QQ客户端。这个时候主要的获利手段是通过给用户发送广告消息,收取使用该广告渠道的公司的使用费用。这个阶段腾讯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其用户数量突破临界容量,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在发展用户的过程中对用户的预期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如果用户认为QQ将成为公众网络即时通讯的普遍手段,那么,用户将更乐意使用QQ。如此一来,QQ进入良性循环,引发正反馈,用户会越来越多。从目前来看,在大学里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QQ,QQ作为一种通讯产品已经必不可少,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使用QQ这种产品。这就是QQ产品在网络经济中引发了正反馈。

实验三 网络产品市场结构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市场结构类型,学会判断具体行业的市场结构。实验内容

选取市场集中度指标,针对具体网络行业搜集资料,进行市场结构类型分析。实验过程

案列: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案列

视频网站是指依靠网络视频播放技术,让用户在互联网上在线浏览、发布和分享视频作品的网站。目前国内的视频网站还处在成长期,网站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利润来自广告收入,这是将网站流量转化为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广告收入的高低基本由网站流量所决定,这导致了视频网站的收视份额与该网站的广告市场份额高度一致。即使未来有更多的盈利模式出现,广告收入仍然会是视频网站综合收入的主力军。因此,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能够间接地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竞争状况。

市场结构类型分析: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和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测算出2010年第一和第三季度、2011年第一和第三季度以及2012年第一和第三季度这6个季度里中国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CR1、CR4、CR8和CR10,以此分析在我国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的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从2010到2012年的6个季度里,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集中度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从2010到2012年,我国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CR4、CR8和CR10的最小值分别为48.8%、71.0%、79.3%,最大值分别为61.6%、83.5%、89.4%,极差分别为12.8%、12.5%、10.1%。数值整体偏高,表明我国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属于寡占Ⅲ型的市场结构,这是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媒介的共性。第二,从变化来看,我国的视频网站行业市场集中度变化幅度不大。从2010到2012年,CR4、CR8和CR10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极差分别为12.8%、12.5%、10.1%。虽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幅度并不大。其中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一季度的市

场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在2011年第一季度达到最高,从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自2011年第一季度视频网站行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明显地影响了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第三,排名靠前的几家视频网站的广告市场集中度较高。在统计的6个季度中CR4平均大于50%,表明排名前4的视频网站实力较为雄厚且市场份额较为稳定。排名第一的优酷网,除了2010年第一季度外,CR1一直保持在20%以上。虽然近两年来行业竞争加剧,优酷网的优势稍有减弱,但仍然保持着业界“领头羊”的位置。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熟知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也适用于视频网站行业,网络视频的内容是决定视频网站广告市场集中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在国内视频网站发展的初期,因为最早发展起来的几个视频网站主要是借鉴YouTube的运营模式,内容以原创为主,所以原创内容的数量一度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竞相追逐的对象。以优酷网、土豆网为代表的建立较早的视频网站,在发展初期就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原创内容,因此它们在后来的竞争中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随着视频网站行业这几年来的发展,原创的视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影视剧资源越来越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竞争的“王牌”。影视剧版权争夺战一度出现混乱的局面,版权价格经历了单集售价在一年多之间从1万元到150万元疯狂暴涨的情况,一时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砸钱”高价购买首播权。这种恶性竞争把电视剧的版权价格越抬越高,导致只有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视频网站才有经济能力购买影视剧版权。这一状况导致视频网站之间的流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告收入也随之拉大。网络视频广告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并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2012年以来,随着视频播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有一些中小型的视频网站以及个别大型视频网站依靠技术升级赢得部分广告市场份额,使网络视频广告集中度进一步降低。例如部分视频网站推出的高清模式,以视频质量的高低寻求产品的差异化,既满足了带宽不够的用户,又满足了喜欢高清晰度视频的用户。

实验四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在学习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策略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策略的新特点。

实验过程

案列:快递公司的竞争策略

顺丰快递的“即日达”、“次晨达”、“次日达”是其特色业务,首先是速度造就了顺丰的成功,服务水平与服务态度也是顺丰的一大优势,并且顺丰提供了门到门服务。顺丰的这三大特色服务,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另外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自助服务。这项技术使得客户可以随时登录顺丰网站,享受网上自助下单和查询服务。再加上灵活的支付结算方式,寄方支付、到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现金结算、月度结算、转账结算、支票结算等等,任何一种都有客户选择。顺丰速运就是凭借其三大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自己的业务发展之路,让自己的业务触手延伸到一座至另一座的城市。品质如一的发展策略,也让其在高速扩张业务的同时,保证了自己的服务品质,让顺丰速运变成了一个不需要任何宣传就已经赢得市场认可的快递企业。

分析:

顺丰快递竞争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差异化策略,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速度快和服务质量好。顺丰快递在进入市场时,首先保证就是自己的速度和服务质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是高价快递,仍有对货运要求较高的消费者为其买单。一旦国内有一定的市场分额和管理基础后,再采取价格战略,来使很多竞争者退出竞争市场。

第四篇: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 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一、预备知识

1.网络编程基本概念

网络上的计算机间的通讯,实质上是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程序之间的通讯。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在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主机上不同进程,即使用(IP地址,端口号)二元组。

套接字(Socket)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信时一个网络程序将要传输的一段信息写入它所在主机的Socket中,该Socket通过与网络接口卡相连的传输介质将这段信息发送到另一台主机的Socket中,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图1-1 TCP通信流程 2.TCP通信流程

TCP程序是面向连接的,程序运行后,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之前必须首先发起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在双方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互相通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Winsock API编程原理; 2.掌握TCP Socket程序的编写; 3.了解C/S模式的特点; 4.学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任务

使用Winsock API相关类实现TCP Socket通信程序,并能成功运行。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

1.Windows2000/XP/7 2.Visual C++开发平台 3.Visual Studio2010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参照《Visual C++网络编程教程》书中81页,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连接:

void CChatClientDlg::OnConnect(){

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

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使用Winsock 2.2版

m_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创建流式套接字

//服务器地址

sockaddr_in serveraddr;

UpdateData();

if(ServerIP.IsBlank())

{

AfxMessageBox(“请指定服务器IP!”);

return;

}

if(sPort.IsEmpty())

{

AfxMessageBox(“请指定端口!”);

return;

}

//获取服务器进程的IP和端口

BYTE nFild[4];

CString sIP;

ServerIP.GetAddress(nFild[0],nFild[1],nFild[2],nFild[3]);

sIP.Format(“%d.%d.%d.%d”,nFild[0],nFild[1],nFild[2],nFild[3]);

//设置服务器地址结构的内容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sIP);

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atoi(sPort));

//发起连接须指明要访问的服务器进程地址,这个地址存储在serveraddr中

if(connect(m_client,(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0)

{

MessageBox(“连接失败”);

return;

}

else

{

m_ListWords.AddString(“连接服务器成功!”);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ServerIP.EnableWindow();

ServerPort.EnableWindow();

m_ButtonConnect.EnableWindow();

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false);

m_EditWords.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Send.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Exit.EnableWindow();}

“发送”按钮事件过程代码如下:

void CChatClientDlg::OnSend(){

//向服务器发送信息

UpdateData();

if(m_sWords.IsEmpty())

{

AfxMessageBox(“发送的消息不能为空!”);

return;

}

//开始发送数据

int i = send(m_client,m_sWords.GetBuffer(0),m_sWords.GetLength(),0);

m_ListWords.AddString(“发送:” + m_sWords);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closesocket(m_client);

ServerIP.EnableWindow();

ServerPort.EnableWindow();

m_ButtonConnect.EnableWindow();

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false);

m_EditWords.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Send.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Exit.EnableWindow();} “清空”按钮的事件过程: m_ListWords.ResetContent();“关于”按钮的事件过程: CAboutDlg dlgAbout;dlgAbout.DoModal();

服务器端: 开始监听代码:

void CChatServerDlg::OnListen(){

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

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栈,使用Winsock 2.2版

m_server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创建流式套接字

//将网络中的事件关联到窗口的消息函数中,定义消息号为20000,侦测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WSAAsyncSelect(m_server,m_hWnd,20000,FD_ACCEPT);

m_client = 0;

BYTE nFild[4];

CString sIP;

UpdateData();

if(ServerIP.IsBlank())

{

AfxMessageBox(“请设置IP地址!”);

return;

}

if(sPort.IsEmpty())

{

AfxMessageBox(“请设置监听端口!”);

return;

}

ServerIP.GetAddress(nFild[0],nFild[1],nFild[2],nFild[3]);

sIP.Format(“%d.%d.%d.%d”,nFild[0],nFild[1],nFild[2],nFild[3]);

//服务器地址

sockaddr_in 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sIP);

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atoi(sPort));

//绑定地址

if(bind(m_server,(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MessageBox(“绑定地址失败.”);

return;

}

//监听开始,服务器等待连接请求的到来

listen(m_server,5);

m_ListWords.AddString(“监听开始:”);

m_ListWords.AddString(“地址” + sIP + “ 端口” + sPort);

m_ListWords.AddString(“等待客户端连接„„”);

//界面完善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ServerIP.EnableWindow(false);

ServerPort.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Listen.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StopListen.EnableWindow();

m_ButtonClear.EnableWindow();

m_ButtonExit.EnableWindow(false);} “停止监听”按钮事件过程代码如下: void CChatServerDlg::OnStopListen(){

//停止监听

closesocket(m_server);

m_ListWords.AddString(“停止监听”);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断开”按钮事件过程代码如下: void CChatServerDlg::OnDisconnect(){

closesocket(m_client);

m_ListWords.AddString(“与客户端断开”);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界面完善

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

m_EditWords.EnableWindow();

m_ButtonSend.EnableWindow();} ReceiveData()函数代码如下:

void CChatServerDlg::ReceiveData(){

//接收客户端的数据

char buffer[1024];

int num = recv(m_client,buffer,1024,0);

buffer[num] = 0;

CString sTemp;

sTemp.Format(“收到:%s”,buffer);

m_ListWords.AddString(sTemp);//显示信息

m_ListWords.SetT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1);

closesocket(m_client);//关闭与客户端通信的Socket

WSAAsyncSelect(m_server,m_hWnd,20000,FD_ACCEPT);//准备接收新的客户端连接

//界面完善

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false);

m_EditWords.EnableWindow(false);

m_ButtonSend.EnableWindow(false);} 服务器的初始化代码如下: //界面初始化

m_ButtonStopListen.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Clear.EnableWindow(false);m_EditWords.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Send.EnableWindow(false);

运行结果:

六、思考题

1.用Winsock API编程时,主要进行哪些通行的操作步骤? 2.阐述C/S模式的通信过程。答:

1.通行的操作

1.Winsock的打开(WSAStartup())。2.建立套接字(socket()或WSASocket())。3.地址绑定(bind())。

4.服务器监听连接(listen())。

5.客户端提出连接申请(connect()或WSAConnect())。6.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accept()或WSAAccept())。7.数据的发送(send()或WSASend(),sendto()或WSASendTo())。8.数据的接收(recv()或WSARecv(),recvfrom()或WSARecvfrom())。9.关闭套接字(closesocket())。10.关闭Winsock(WSACleanup())。

2通信过程

第五篇: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 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

一、实验目的1、2、3、4、了解无线网络中的载波检测机制;

熟悉节点的传输范围、冲突干扰范围、载波检测范围和噪声干扰范围的概念; 了解载波检测接入体制中存在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结合仿真实验分析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743800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9922073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739902205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98078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4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3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00311903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12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由于节点3是节点1的一个隐终端,节点1无法通过物理载波检测侦听到节点3的发送,且节点3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外,节点3无法通过虚拟载波检测延迟发送,所以在节点1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节点3完成退避发送时将引起冲突。

四、思考题

1、RTS/CTS能完全解决隐终端问题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从理论分析上看,RTS/CTS协议似乎可以完全解决数据链隐藏终端问题,然而在实际网络中并非如此,尤其是在AdHoc 网络中。以节点为中心,存在发送区域和干扰区域。在发送区域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数据包可正常收发;该区域的大小由站点的功率等参数确定,可视为定值。干扰区域是相对于接受节点而言的,在该区域内,节点可以受到来自非相关节点发送的数据的干扰,造成冲突、丢包。RTS/CTS对隐藏终端问题的屏蔽实际上是建立在两区域相等的基础上的,即所有的隐藏终端都位于接受节点发送范围内。此中假设并不成立,干扰区域与收发节点间距有关。

实验二 无线局域网DCF协议饱和吞吐量验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IEEE 802.11 DCF 协议的基本原理。

2、理解网络饱和吞吐量的概念。

3、通过仿真对DCF协议饱和吞吐量的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验证。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rver address: 55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rver address: 54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rver address: 53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rver address: 5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51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6858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549303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197264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1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Client address: 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6449537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896570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558445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33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Client address: 1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0001809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2000125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8534977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3926016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7668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14112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Client address: 1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377490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3715844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410793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Client address: 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712768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7148630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772955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三、实验结果分析

各发送节点发包间隔较大,当网络中发送节点较少时,网络还未饱和。逐渐往网络中增加负载,网络总吞吐量逐渐增大,之后,网络吞吐量逐渐趋向于平稳,此时,网络即达到了饱和状态。

四、思考题

1、总结IEEE 802.11DCF协议饱和吞吐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任选一个时隙,网络中有节点在发送数据的概率 当有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概率 数据包发送成功和发送失败所需的时间

2、为什么在数据包长度较长时,采用RTS/CTS模式更合理?

“隐藏终端”多发生在大型单元中(一般在室外环境),这将带来效率损失,并且需要错误恢复机制。当需要传送大容量文件时,尤其需要杜绝“隐藏终端”现象的发生。

实验三 动态源路由协议路由选择验证

一、实验目的1、2、了解DSR路由协议的优缺点。

理解DSR路由协议中路由发现过程和路由维护过程。

3、掌握DSR路由协议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结果 Time(s): 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3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6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三、实验结果分析

仿真过程中路由表变化:2,4-2,5-4-2,3-2,2。当节点[1]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内时,节点[1]和[2]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中间节点。随着节点[1]的移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并渐渐远离,最后又逐渐靠近。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节点[1]和[2]需要通过中间节点来通信,而且节点[1]离节点[2]越远,需要的中间节点越多。

下载网络实验报告(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实验报告(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经济学实验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 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网络经济学 班 级: 电子商务111 学生姓名: 学 号: 成 绩: 指导教师: 吴 学 霞 所属学期: 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实验一 网络外部性......

    实验报告:网络管理

    实验名称:网络管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学生信息:07计算机班 郭文(2007114046) 实验时间:2010年6月6日 实验目的: 理解网络管理的概念 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实践 实验原理: 网络管......

    网络搜索引擎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网络搜索引擎营销-我们熟悉的搜索引擎有哪些我们所不熟悉的内容  实验目的: 让学生通过访问百度和Google,认真了解和学习网络搜索引擎怎么帮助企业推广,从网络营......

    网络编辑实验报告4[推荐]

    实验四 网站策划与制作 【实验目的】 掌握网站策划书的编写,并会制作简单网站。 【实验环境】 多媒体机房 【实验内容】 1)参考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网站(http://www.xiexieb......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实验报告参考

    XX 理 工 学 院实验报告 课程 计算机网络 题目 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网络层实验 院系名称 计算机学院 班 级 计科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时 间 2016.11.14......

    网络原理实验报告网络层

    苏州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学年 / 学期 计算机网络原理 *** 闫自立 软件13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陶滔 2015~2......

    网络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网络信息检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09软件1 W班09144136张越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加,电子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互联网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人们......

    网络存储实验报告(小编整理)

    湖北文理学院《网络存储》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计科 1211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李学峰 2014 年 11 月 16 日实验 013 Windows 2003 的磁盘阵列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 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