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顾荣施炙①(10分)》阅读答案附译文(本站推荐)
顾荣施炙①(10分)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②,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炙:烤肉。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因辍己施焉。(2)同坐嗤之
(3)每经危急(4)乃受炙人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23对于顾荣和受炙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评价。(3分)
参考答案:
21.停止; 通座,座位;
遇到; 是
22.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
23.顾荣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平等待人,不因对方是仆人而轻视他,顾荣更能为别人着想,施肉给端烤肉仆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或受炙人知恩图报,在顾荣危急之时相助保护,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行为让人称颂。(必须答出人物的品质)
【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送烤肉的仆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有失身份,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第二篇:《华佗传(节录)》阅读答案附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注释: ①太祖:曹操的庙号。②头风:脑神经痛。③差:音chài,同“瘥”,病愈。④传付许狱:解押送给许昌的监狱。⑤考验首服:考问认罪。⑥考竟:判决。这里指处死。
7.与“索火烧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B.悍吏之来吾乡
C.怅恨久之 D.蔽林间窥之
8.曹操杀死华佗最根本的原因是(2分)
A.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B.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C.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佗久远家思归远 :②数乞期不反数:
③出一卷书与狱吏与:④此可以活人 活: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天下当无此鼠辈耶?(1分)
译:
(2)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2分)
译:
参考答案:
7.D 8.D
9. ①远 :远离 ②数:屡次,多次 ③与:给 ④活:使活,救活
10.(1)(1分)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用反问句式即可。
(2)(2分)狱吏畏惧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强求),要来火把书烧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县)人。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
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遣送他回来。华佗倚仗才干,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起程。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去查看说: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有病,赏小豆四十斛,放宽期限,如果华佗弄虚作假,就立即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华佗被递解交给许昌的监狱,考问服罪。荀彧请求说:“华佗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应该宽容、赦免他。”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于是判决处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书交给狱吏,说:“这本书可以救活人。”狱吏畏惧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要来火把书烧了。华佗死后,曹操头痛病没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病。小人有意拖延我的病,是想用此抬高他自己的地位。然而我不杀这个人,也终究不会为我断绝头痛的病根。”等到后来曹操的爱子仓舒病危,曹操叹息道:“我很后悔杀死华佗,让这个孩子活活死去。”
第三篇:《名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北齐〕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
【注释】
① 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 姝丽:美丽。
③ 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 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 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 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 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译文】
名誉对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对于镜中之像。(如果)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真的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真的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真的获得美名。
【演练】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 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1.D(深厚;忠厚。面容,容貌;外表)
2.A(连词,表承接关系,就,那么。B.连词,表不相容选择关系,就是;C.语气副词,才,就;D.连词,转折关系,却)
3.C(让,辞让,谦让)
4.见译文。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求名的人应在自身的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做到名副其实,而不应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窃取名声。如今,中国“名人”满天飞,有人求助于金钱,有人求助于吹捧……如此虚名,求之何用?(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篇:《壮士缚虎》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壮士缚虎
(清)沈起凤《谐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
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反。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益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耽耽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矣。
注释:①邑宰:某一邑的长官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日徒步入山 日:每天 B.而以小虎生擒而反 反:“反”通“返”,返回
C.众皆辟易 辟:开辟 D.用材者益宜知矣 益:更加
资*源%库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B.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
C.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D.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
10、下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焦奇异常勇猛,曾经举起一座石鼎,飞跃到大雄宝殿的左边的屋脊上。
B.焦奇为人低调,当富人宴请他时,他格外谦虚。
C.焦奇无法捉到猫是因为他太小瞧猫,捕捉时很急躁。
D.焦奇的故事对怀有绝技的人和任用人材的人都有启迪。
1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
答案:
8、C“辟”通“避”,躲避
9、B10、D11、能捉住老虎却不能捉住猫,难道真是遇到大敌勇敢遇到小敌怯懦吗,也是分量不相当罢了。
译文:
沂州山势险峻,所以多有猛虎,县令经常命令猎户捉捕它。往往反而被虎所吃。有一个名叫焦奇的,陕西人,投靠亲戚没有遇到,流浪暂时居住在沂州。焦奇一向神勇无比,他夹着千佛寺前面的石鼎,飞腾跳到大雄殿左脊,所以称他为焦石鼎。焦奇知道沂州山岭多有虎,每天步行进入大山,遇到老虎总是徒手搏斗杀死它,背着老虎回家,像这样是经常事。
一天焦奇进山,遇到两只老虎带着一只小虎。焦奇性起,连着杀死两只虎,左右肩各背负一只大虎,并且把小虎活捉然后返回。众人都躲的远远的,而焦奇却谈笑自若。有一个富人,钦佩他的勇敢,设j款待他。焦奇在座位上,自己讲述他平时捉虎的情形,听的人都变了脸色。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词,嘴里大讲特讲手上指指画画,洋洋得意。突然一只猫,登上筵席抓食物,腥汁淋漓满座上,焦奇以为是主人的猫,听任它大嚼而去。主人说:“邻家孽畜,竟然如此讨厌!”不一会儿,猫又来了。焦奇急忙起身出拳打它,座上的菜肴全都倒碎了,而猫已跳趴在窗户角落。焦奇大怒,又追打它,窗棂全裂了,猫一跃登上屋角,目视眈眈看着焦。焦更加生气,伸开胳膊拿出擒拿的动作,而猫嗥的一声,摇着尾巴迈着慢步,跳过邻居家墙而离去,焦奇无计可施,面对着墙呆呆望着罢了。主人拍手大笑,焦非常惭愧地走了。
能捉住老虎却不能捉住猫,难道真是遇到大敌勇敢遇到小敌怯懦吗,也是分量不相当罢了。装牛之鼎,不能用来烹小鱼,千斤之弩,不能用来射鼷鼠。怀材的人应该知道,用材的人更加应该知道了。
第五篇:合同法分论案例分析(附答案)
案例分析(合同法各论)
一、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卖牛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4头牛,分别为牛
1、牛
2、牛
3、牛4,总价款为1万元;甲向乙交付定金3千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牛款之前,甲保留该4头牛的所有权。签约后甲向乙交付了4头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1被雷电击死,该损失由谁承担?为什么?
2、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2生下一头小牛,該小牛由谁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3、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3踢伤丙,给丙造成经济损失1千元,该损失应该由谁承担?为什么?
4、设在牛款付清之前,乙与丁达成一项转让牛4的合同,乙在向丁交付牛4之前,该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5、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的“牛款付清前卖方保留所有权”的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
答:(1)由乙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该题中因甲已将牛交付于乙,所以牛1的损失应由乙承担。
(2)乙享有所有权。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 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因此本题中牛2已经由甲交付给乙,牛2产生的孳息即小牛应归乙所有。
(3)由乙负担。动物致损的侵权责任承担者为该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在本案中,牛3已交付于乙,乙为现在的饲养人或管理人,牛3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应当由乙承担。
(4)该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此之前即属效力未定。
本题中甲与乙已经约定在乙未付清价款之前,由甲保留对牛的所有权,所以此时乙并不是牛4的所有权人,乙对牛4 的处分属于无权处分,因此乙与丁签订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未定。
(5)保留所有权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二、李某长期在外地工作,家里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邻居的章某由于和李某的关系较好,就抽空前来照顾两位老人。李某在感动之余,就决定将自己的一台八成新的彩电送给对方。
根据《合同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彩电在答应送给对方后由于关系变坏,李某是否可以撤销赠与?为什么?
2、如果已经将彩电交付给对方李某是否可以撤销赠与?为什么?
3、如果彩电本身有瑕疵,李某在赠与后是否承担责任?为什么?
4、如果彩电在使用过程中爆炸使章某受到损失,并且李某曾经保证彩电没问题,李某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为什么?
5、如果在彩电送给对方时,李某要求章某照顾其父母,而彩电本身有瑕疵,李某是否承担责任?为什么?
6、如果章某没有按照约定照顾其父母,李某在交付彩电后是否可以撤销赠与?为什么? 答:
1、李某可以撤销。赠与人在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撤销赠与。
2、不可以撤销赠与。权利已经转移的情况下不可以撤销。
3、不承担责任。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
4、承担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5、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6、可以撤销。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三、某股份有限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一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商业银行贷款人民币5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利息75万元,借款用途为技术改造。
根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2、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银行要求提供保证担保,保证人为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即该市冶金工业局。该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3、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利息75万元预先在本金中扣除。这种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4、假如当事人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支付期限,应当怎么处理?
分析:
1.借款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本例当事人之间的借款非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因此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不符合法律规定。国家机关不能做保证人。冶金工业局为国家机关,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
3.不合法。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4.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当事人之间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的其他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借款期间1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1年时支付。本合同的借款期间为3年,应当在每满一年时支付。
四、李某与刘某签订一房屋租赁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房屋租赁合同的期限为30年,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假如租赁期限房屋需要维修,承租人也要求维修,但由于没有维修,致使房屋侧墙倒塌,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责任应当由谁承担?为什么?
3.为了美观舒适,承租人自己对房屋进行了装修,要求出租人按照装修费用的一半支付是否合理?为什么?
4.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房屋转租,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间关系是否解除?为什么?
5.在承租期间,出租人将房屋出售,是否需要承租的同意?为什么?
6.在承租期间,出租人将房屋出售,租赁合同仍然有效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1.合同部分无效。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2.责任应当由出租人承租。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不合理。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该承租人没有得到出租人的同意自己进行装修,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要求出租人支付一半的费用是不合理的。
4.没有解除。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间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5.不需要承租人的同意。但应当提前通知承租人。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6.正确。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五、佰斯房地产公司欲装修新建成的商品楼一栋。2000年5月7日,佰斯公司与本市胜捷装修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胜捷公司为佰斯公司A楼阳台安装铝合金玻璃窗90个。主要原材料铝合金、茶色玻璃由佰斯公司提供,并将这些材料全部交给了胜捷公司,胜捷公司将材料放在工地临时材料库中。5月22日,胜捷公司发现前一天未完全安装完毕的4个一楼阳台铝合金窗架被盗。发现被盗后,胜捷公司及时将这一情况告知了佰斯公司,并要求佰斯公司重新购买这四个阳台铝合金窗架的原材。
经查,这4个窗架均为仅有一半已经固定在阳台上,尚未装上玻璃,盗贼从外部卸走。4个铝合金窗架价值2000元。佰斯公司认为该损失应由胜捷公司赔偿,而胜捷公司认为被盗的4个窗架已安装在阳台上,商品楼是由被告派人看管的,自然包装阳台上窗架,因此被盗窗架的损失应由佰斯公司承担。对此佰斯公司认为:合同规定阳台全部安装好后,再统一验收交付,此时已安装的窗架既未验收,也未交付,在此期间应由原告自己看管,自己承担损失。
问题:
1、你认为胜捷公司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2、上述案例中的损失应由哪一方承担?为什么?
答案:
1、胜捷公司的说法无法律依据。本案属于承揽合同。装修材料由定作人佰斯公司提供的,并将这些材料全部交给承揽人胜捷公司。胜捷公司未完全安装完毕的4个一楼阳台铝合金窗架被盗。而胜捷公司认为4个窗架已经安装在阳台上,商品楼是由被告派人看管的,自然包括看管阳台上的窗架。因此被盗的损失应由佰斯公司承担。合同法规定“承揽人应当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以及完成的工作成果,因保管不善善造成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本案中胜捷公司因保管不善造成定作人装修材料被盗,应当承担被盗的4个阳台铝合金窗架的损失给定作人佰斯公司。承揽人应当预见也能够预见未安装完的1楼铝合金窗架有被盗可能,却未采取必要措施,主观上有过错。而法律或合同均未规定定作人有保管承
揽合同材料的义务,故胜捷公司主张被盗损失应由定作人佰斯公司承担无理。况且合同约定:阳台全部安装好后再统一验收交付,此时已安装的窗架未验收,也未交付,在此期间应由承揽人自己看管。
六、商人胡某在波浪仓库寄存一批电话机5000个,价值共计100万元。双方商定:“仓库自2000年7月19日至9月5日期间保管,胡某不定期取走。9月5日胡某取走最后的电话机,并支付保管费1200元。” 9月5日,胡某前来取最后的1000台电话时,双方为保管费的多少发生争议。胡某认为自己的电话机实际是在7月29日才到J市,晚上才入波浪仓库,应当少付保管费200元。波浪仓库拒绝减少保管费,理由是仓库早已为胡某电话的到来准备了地方,至于胡某是不是准时进库是胡某自已的事情,与仓库无关。胡某认为波浪仓库位于火车站,业务繁忙,波浪仓库不可能空着货位。只支付1000元保管费。波浪仓库于是拒绝胡某提取所有电话机。
问题:
1、你认为胡某要求减少保管费的要求是否合理?
2、波浪仓库在胡某拒绝支付足额保管费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拒绝其提取货物?如果可以,波浪仓库是否可以留置所有电话机?
答案:
1、不合理。本案当事人签订的是仓储合同,《合同法》规定:“仓储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意味着仓储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而诺成性合同的成立不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双方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合同即成立。若合同成立后,因存货人原因货物不能按约定入库,依然要交付仓储费。
2、可以拒绝。根据我国《合同法》,在对仓储合同没有规定时,可以适用法律对保管合同的规定,即“寄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主保管费以及其他费用的,保管人对保管物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本案虽为仓储合同,但在寄存人不支付仓储费,而双方对留置无相反约定的情况下,保管人可以留置仓储物,拒绝其提取仓储物。但本案保管人明显过多留置了寄存人的货物,是不妥的。因为在仓储物是可分物时,保管人在留置时仅可留置价值相当于仓储费部分的仓储物,而本案的仓储物恰恰是可分物。